正因为是年轻人所以哪怕再宅再颓废也是有欲望的,差异在于有的人有动力去实现有的人就懒散了。
男主为了追求巴拉一洛的校园生活和妹纸还算是有动力在支撑的否则也没那么多剧情了。
但是他失误在哪呢?
外因被作者不分青红皂白全堆积到OZ一人身上,对于死宅来说最可怕的无非是平时给自己造成麻烦的混蛋居然是自己的好友,又是情报网又是巨富又拜大仙为师还吊超级马子平时就知道下馆子连猫拉面都不稀罕去吃,无论是从相貌到语声(吉野桑辛苦了)还是到所作所为都颇为招嫌,这倒是像把复杂的三次元中所有讨嫌的成分投影到一个人格之上了,某种角度上也算是符合了低端死宅对于三次元幼稚的世界观,或者说OZ此人明显是作者拿出来嘲弄你的,于是所有的厌恶都可以精确攻击——没有比狙杀更刺激快感的事情。
内因就是男主对四叠半的依赖了。
男主的自述已经上升到种种虽不知但觉厉的层面而且居然连三叠纪都拿出来恶搞了,对应到三次元来说其实颇有象征的意味以至于四叠半推广成了四次元半。
但是内外因都可以归于死宅的幼稚上,或者说他们对于三次元幼稚的理解。
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不切实际的幻想坠毁之后的失态,对良机的误解以及相应的优柔寡断反复错失良机活活便宜了算命媪。
死宅生涯导致判断能力减弱,于是不就悲剧了嘛。
或者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不知道走哪条路、某条路怎么走,这不就傻逼了吗。
本剧可以说是对死宅的一次高级黑,不过结尾时因为死宅觉悟了所以大概是出于补偿和励志有了极其超现实的一幕而且还算happy end。
毕竟死宅什么的也是有自尊的。
幸好还有自尊。
看了2遍,第一遍昨年此时,那时才大二,典型的二笔少年的我对这部作品看过就忘。
第二遍今年此时,依然二笔少年的我已经大三,所以看的勉强懂。
我觉得,作者并不是在纪实,甚至我第二遍才开始看时一度觉得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在嘲讽也在自嘲,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时期,我不知道日本的大学生活怎么样,但我知道自己身边的基友经历着中国大学的生活,心态都经历着煎熬,迷茫,信心,兴奋,痛苦等反复无常的循环,可是我发现并没有因为主人公“我”的无限轮回而厌倦或者总是在两年时间里打转而痛心,相反,我从“我”的生活里反而看到了朝气的青春!
这种感觉就是,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如果一旦你停下来,开始审视过去,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开始相互比较,你都会迷茫,后悔,惋惜,或者庆幸,欣喜,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结果都是一样的呢,那就是,它们都会成为你的青春你的回忆!
我的意思是,二笔的青春何尝不是青春?
不过加了个形容词而已,它也是青春,也是【你】的青春啊。
我以前太否定自己了,太过自卑,我以为二笔的青春不是青春,只有那种学习事业爱情成功的青春才是。。。
现在想来这种想法太极端了。
第一遍看四叠的时候,总觉得四叠的“我”两年一事无成蹉跎岁月但无可奈何因为无论怎么样都会陷入循环,我甚至觉得,如果“我”勇敢走出去,跟明石告白,如果幸运的成了,会不会打破这个怪圈呢。
可现在的我看四叠,我却觉得四叠的“我”的两年是青春的,充满迷茫矛盾但又五彩缤纷的,因为无论选择什么,结果都一样。
津口表面上游手好闲,把“我”拖下水,但我喜欢他,因为他是真正的朋友,为什么?
你想想你周围的朋友有这样的吗?
他真正【害】过“我”吗,那不过是【捉弄】而已,那是一个朋友真正对你好跟你轻松平等交流的表现不是吗,有此【最佳损友】夫复何求,这种友谊跟学业、出身、相貌通通无关,实在是我所渴望的友谊。
幸运的是我在现实跟一群基友玩了半年LOL,虽然学业爱情没有收获,但收获了这样的朋友。
青春就是这样,你总会迷茫,总会痛苦,总以为自己在地狱无限循环,总苦于不能突破现状,但当你时隔一年看第二遍四叠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不是纪实,它有点点娱乐,有点点自嘲,但你一定不会联想到废材的你而哭,因为那明明是朝气蓬勃的青春!
二笔的青春何尝不是青春?
关键是你的【心】,你敢不回头看那些痛苦的回忆吗?
你敢自我肯定你的过去吗?
你敢相信是人都会二笔吗?
你敢再拾起英语书而不回忆过去失败的痛苦吗?
你敢相信你至今为止的二笔岁月都会成为最好的回忆吗?
现在的我又重拾英语,开始向下一个地方行走,我想像四叠那些青年一样去讴歌青春!
由第一话的迷人语速坠入罗生门,由最后一话OPED颠倒重回故事最初继续,11话的数量还可以以Eleventh Hour的典故来诠释一番。
除了最后两话显当然的汤浅式的后现代主义拼贴风格,故事整体也充满设计感地运用着重复和特异,当然,这一过程中一再上演的四叠半纪平行宇宙多少还是会让人审美疲劳,虽然意图是为了表达“最后一刻”(Eleventh Hour)努力所做的充实。
平行宇宙间的契合点和续承其实可以做到更好。
The Eleventh Hour,圣经典故,意为最后一刻。
在古代,犹太人通常将白昼分为12个小时。
《圣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天国里有一个葡萄园(桃园!?
),经常需要从外面雇用大量劳动力来园劳动,一天之内有三四批人在不同的时间进入园内,最后一批是11点进去的,但是所有雇工的工资却都是在一天劳动结束时(12点)一起发放的。
这样,如果有人打算钻空子,只要每天都跟最后一批雇工进园干活,领到的却仍然是全天的工资。
而在此动画中,显然是,即便你的人生在每一个钟点都大败特败,除非到了最后一刻,也许你会一雪好多个平行宇宙自己的耻辱,搞不好最后洋洋得意的竟会是自己呢。
最后一话中小津从妖怪退化成了洋葱头,而作为主人公的我,也可以很妖怪啊,这充分说明,优势是可以互换地,特别是在你得意的时候,就像库柏说的:我是我眺望到的一切的君主,我对它具有的权利无可争辩。
特别是在你得意的时候,你就是世界之王啊。
动画的系列构成为上田诚,但汤浅政明参与了所有脚本,同时作了首集和末集的分镜与演出,作为监督,也算是尽了心力。
另,大岛满的配乐也可作一标记。
人的一生总要面对许多次的选择,选择之后你是否也曾后悔过,也曾想过如果当时我选了另一条路,又会是如何?
故事从一个刚迈入大学校门向往玫瑰色学园生活的大学新人选择社团开始,每一次选择的后悔又生出一个新的平行世界,在这个新的平行世界里他又做出完全不同前次的选择,但每次的选择都不尽如人意,每次他都觉得人生不该是这个样子,好像还缺少了什么,人生应该更有意义才对,玫瑰色的生活究竟在哪里?
直到最后一个平行世界,他被困在无穷无尽地四叠半世界中,慢慢回想起之前的每个世界,忽然发现之前被自己厌弃的每一次生活原来都是这么幸福这么充实。
你是否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个错误,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错了?
如果人生可以反复回到分岔点又如何?
借用樋口师傅的话来结尾:你只可能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一定要承认现在的自己。
玫瑰色的校园生活根本就不存在,因为这个社会就不是玫瑰色的,充满了各种颜色。
原有一轮的新番该完结的都完结了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有《四畳半神话大系》的存在?
本身题材的限制可能导致它只能成为小众的心头爱我们一直无法逃离的是我们自己无法释怀的过去与贪恋谁都不能扰乱你迷乱你只有你自己 只有那些太多太多的如果 如果怎样 我们在哪里神经病如我 看荒川哭 看四叠半还哭“我”陷入了迷途 迷失在无数个平行的小世界里 那里住着“如果怎样”的自己 1200个小时还是1200天1200次窗口的火车经过 我们都只是“我”不曾改变 无论怎样的时间倒流 改变选择 本质不变的“我”永远生活在四叠半 且“玫瑰色的人生”真的存在么?
也许他真的只存在于乌托邦的世界 是自我逃避和自我安慰的借口 算命的婆婆最后在街口蹲坐 身边有很多流浪猫 和充气娃娃香织要过一辈子的城崎过着爱电影爱人生的文艺生活 樋口清太郎和羽贯凉子去环游世界 走那些大头针扎在地球仪上的风景 “我”醒悟了 于是他抓住软趴趴人冲出了四叠半 破衣烂衫赤脚胡子很长头发很脏 他看见猫拉面的老板骑着小平板车 看见小日和在灯塔上张望飞艇的到来 纤细的手指压住差点被风吹走的乳白色的帽子 他看见各种表情境遇的自己朝自己飞奔而来 然后呼啸着掠过他 消失在无论怎样都不想再经历的“如果” 当一切都回到最开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很幸运 很快乐 他发现站在那里的人似乎 是与他缠绕着命运黑线一同沉入马里亚纳海沟的朋友 小津此时的小津不再是恶魔 他有闪亮闪亮甚至让人恶心的纯爱 “一起去吃猫拉面吧”他把软软人放在明石的手掌上 微笑着说 “我好像期待这句话很久了”明石笑着说“我在寻找一条男士灰色拳击裤的主人”一大群蛾子从崩塌的四叠半中飞出 带着无数个时间轴和假设消失了 留下的只有 最简单的并不十分美丽的人生 但它真实 理想虽然不能完全实现但有活着的我自己和我最最亲爱的朋友时间不能重来 因为我是我 我拥有我这种设定的人生 我能改变的不是生活 而是我自己 ====================================================== 因为白痴所以没在网上找到翻译 从视频里抄下来的 迷子犬与雨的协奏OP: 人们用浓云遮掩着脸. 研磨着没有去处的想念即使被淹没在什么都没有的街 即使如此 现在也 接连的橱窗里. 并排站着人偶们的噩梦 或者在仓库里 被塞藏也好 只弄的灰头土脸也找不到 不管是谁的手也触摸不到 相信走有一天会和你相遇吧 想着那一天 所以好好过着 好好过吧我觉得猫拉面老板很帅……
偶尔失眠的时候,就会像男主一样,开始回忆过去的某个人生片段,然后产生早知道当初这样做多好啊的感受。
这种行为在家乡的方言中被“早知道&幸好”这个词汇所描述,在对过去的可能性进行无限遐想的同时,失眠通常会加重变成深夜emo,偶尔也会睡着,总之,四叠半神话让我产生很强的共鸣。
世界上是否存在玫瑰色的大学生活呢,是否有人能在所有的人生节点上做出最优解呢(听起来怎么这么像贪心算法),四叠半神话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初入大学的我面临社团选择这一人生节点,在九个平行的世界中,我分别选择了网球社、电影社、自行车协会等社团,最终的结局都与玫瑰色的人生相差甚远,而我产生后悔之念,觉得如果在命运的钟楼前选择了其他社团,自己应该过上不一样的两年生活。
最终在九个剧本中碰壁后,我选择成为了四叠半主义者,却被困在了四叠半空间,在被剥夺了大多数身份和社会关系的四叠半空间中,幡然醒悟,最终冲出了四叠半世界。
动漫中的我无论在哪个社团,都会遇到相似的人,拥有命运黑线的小津,丢失饼熊的明石,茄子脸的师父(朱元璋?
),每次都会涨价的老婆婆,似乎在暗示着,无论怎样remake,我们都会遇见相似的人,在面临选择时还是会做出相似的选择,最终走向相似的结局。
有趣的是在领悟四叠半人生真谛之前的我眼里,小津总是呈现妖魔般的长相,老婆婆永远散发着老远就能感受到的妖气,加入社团后的生活都是无聊透顶愚蠢至极的,明石的饼熊永远没有去还(愤怒),而自己是一个才能有限的菜鸡。
在四叠半空间中碰壁后,我的人生还是之前的人生,而小津变得可爱起来,老婆婆其实挺和蔼,社团生活虽然不完美但也有吸引人的地方。
所以,世界上存在玫瑰色的人生吗,如果让你回到某个人生节点,你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最终的结果会让现在的你不再在回到某个人生节点的选项中做出yes的选择?
作者残忍的告诉我不存在,这也是生活的真相,人生就是如此的荒诞,如此的没有意义,我所追求的玫瑰色的人生中的事物,如恋爱、他人的关心、优良的成绩等,也支撑不起人生的意义。
人类所苦苦追求的确定性与世界的随机性之间的矛盾,是荒诞感的最大来源。
你无法选择你的父母,也许勉强能选择你的小学、中学,努力学习也许只能上个不错的高中,所以在取得优秀成绩这个价值体系中,你已经与玫瑰色的人生失之交臂了,世界的随机性给你的人生带来的互信息几乎是无穷大的,毕竟人类的出生都是随机的。
重要的当然不是这个残酷的现实,而是对于无论如何倒带重来都无法变成玫瑰色的人生进行反省,并勇敢的面对它,正如被困在四叠半世界中我的自言自语:“如果能从这里出去的话,我要去吃咖啡屋的鳕鱼子、通心粉,吮吸猫拉面的汤汁,跳进澡堂的大浴盆里洗澡,到河源町看电影,和峨眉书房的老头吵架,就算去大学听课也可以,拜通口为师,沉迷于黄色笑话,体验羽贯的地狱无尽之夜,和城崎制作意义不明的激情电影,还有试着投身于秘密组织……困于四叠半空间的我,被剥夺了身份与社会关系,几近于社会学上的死亡(似乎),在这样的人生时刻,过去中那些平淡、无聊、令人有些畏惧的时刻都变得无比怀念,抱着对它们的渴望,我终究冲出了四叠半空间。
加缪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
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人生的荒诞之壁的出现,正是因为死亡的无法避免,而对抗荒诞世界的方法也有些荒诞,以人生无意义为前提,依旧享受无意义的人生。
现在就是我的碎碎念时间,如果小时候没有近距离面对家里的老人家经历病痛和死亡,自己的人生会不会变得更开心一些呢?
如果升高中的时候没有为求稳选择直升全市第二的高中部,而选择了全市最好的高中,自己的高中生活会不会更有趣一些,会不会上一个更好的大学呢?
如果高中时没有喜欢上班上的那个女生,高中生活会不会更开心呢?
如果大学没有生病的话,生活的色彩会不会更明亮一些呢?
当然,如果有如果的我,那我还是我吗,至少现在的我不会看了四叠半神话而写如此长的书评。
什么时候才能回答加缪的问题呢?
因为男主在平行世界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最终用来买扫刷的代理战争资金是10w,每个房间是1000,那么算一下,是100个四叠半。
无论是哪一种追求玫瑰色校园生活和黑长直妹子的四叠半,都有OZ的"爱的羁绊“,绑着男主掉入海沟。
真是能下三碗饭的不幸日常啊!
在每一个四叠半的男主都想着不认识小津就好了,却在最后一个四叠半里认真地羡慕着以往觉得苦逼的日常,认真地觉得要是认识小津就好了。
有些事有些人总是在拥有时察觉不到其贵重,当从手上失去才明白其重量。
连日常也是。
总是觉得随时可以推开门离开自己的四叠半,所以一直没有离开过,等发觉离不开时,才歇斯底里地崩溃羡慕四叠半之外的日常。
妈蛋最后一个四叠半吓死爸爸了好么,我也是想着我随时都可以推开门离开我的房间所以一直宅着啊,妈蛋现实世界果真才是正途啊!
其余的都是魔障啊!
师傅说,不可随意使用可能性这个词,眼睛老是盯着不存在的东西是不行的,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别的可能性,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之上,这正是万恶之源,你必须认同只能成为如今的你的自己,玫瑰色的学园生活什么的压根不存在。
要说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根本不是玫瑰色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师傅果真是高人!!
最后男主把握了良机,从唯唯诺诺的安全牌变成了全身心全裸的主动健气的男主,对着小津说着小津说了100遍的爱的宣言,露出小津笑了100遍的妖怪笑容,把握了良机,把饼熊给了明石,遵守了100个四叠半做过的约定一起去吃猫拉面。
真好啊看完之后,特别想做的事:1.好想去下鸭幽水庄吃猫拉面啊2.好想吃一次黑暗火锅啊3.好想去福猫饭店参观一下啊喂!
适可而止一点!
不要妄想了好么!
(笑)最后的最后,果真主角没有名字的番一般都不会难看
声明:本文不黑小说也不黑动画,当然也不洗白任何一方原则:没有真相,只是吐槽附注:笔者观看顺序[动画1-10]—[小说]—[动画11(完结)]1.是说浅汤和新房没有可比性,四叠半动画已经不是原作粉碎机这种程度的问题了。
2.同样是平行世界的噱头,如果都是为了拖沓掉整个番季的话,四叠半比漫无止境的八月要来的有诚意很多,甚至比原著小说还有诚意——没有大段地挪用镜头组和对白,甚至安排了占卜费用等差递增这样可心的原创捏他,动画的死大夫组简直使我想要脱帽致敬;森见登美彦乃不要看其他地方,小说里那一段段看上去似乎一模一样的文字是怎么回事?!!
3.只要不是自己的,没人会介意围观杯具,死大夫们显然深谙某些人心的阴暗面,动画循环世界里的BE怎么看都要比小说的凌虐两倍以上。
相较之下,虽然这么说对原作者多有得罪,但若是过分介意“我”“明石”“喜悦羞涩”“成功的恋爱”这类字眼多次出现在同一自然段并且完全不表达任何讽刺意味的观众盆友,请忘记四叠半还以书籍这种媒介存在着的这件事吧。
4.不像动画进行过大规模的结构重组,作为原始物的小说在平行世界中不少共通细节的安排上更加相互契合,譬如第二话的自虐代理代理战争引发了第三话香织小姐的进驻,该话的年糕熊则被小津丢在了第二话的黑暗火锅(第二话里未作交代的“凶手”也在此真相大白),第一话结尾处掉入河中的或许正是第三话逃跑中的小津。
必须承认的是,更趋完美的时空错乱让我对虫洞理论和有着月球背面驻民一般表情的霍金再次深感凌乱。
5.比照小说中“我”与小津温吞的爱意和动画里面那几个高亮的KISS还有最后一话那个彻底失态的裸抱到底是什么发展啊!
其实这是主角总受在最后时刻熬成攻的励志故事吧……T^T,不可置否的一件事是动画死大夫里必定潜伏了一整只爱意满满的搅基团。
是说小说津乃对主角的爱实在太肤浅了麻烦也试试女装PLAY乘船私奔什么的好伐!!
6.动画最后一话“没人知道蛾子大量出现的真正原因,不过各位观众应该明白其中的缘由吧”——汤浅乃要是有森见三分之一的诚实就请直说,这是要不明真相的群众去看小说看小说是伐!!
7.碎碎念研习者可以考虑入手小说作为优秀练习台本一枚。
8.小说乃前传,萌上后患无穷。
-fin-
四叠半真正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住在下鸭幽水庄的单身四叠半大小公寓的“我”是一名进入大学已有两年时间的大学生,喜欢读书和吃猫拉面,生性孤僻懦弱,不善于与人交际,也没有加入任何学校社团,整日独自畅游在自己小小四叠半的世界里,并自得其乐。
公寓的楼上住着八年的留级生樋口,为人恣意随性,不拘小节,其身为牙医的女同学羽贯和徒弟小津会时常来登门拜访,而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素不相识的小津送了盒蛋糕给“我”。
在一次炎炎夏日的淘书过程中,认识了比自己低一年级的学妹明石并一见钟情,明明有机会交往却迟迟没有勇气,捡到的玩偶也只能默默的挂在自己屋里。
相岛是一名猥琐又带阴险的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平日连借两本书都不容许,暗地里其实是地下社团的老大,专做偷卖自行车的勾当。
城崎是学校电影协会的会长,总是扮演其电影里的伟大英雄,长着一副亚历山大般英俊伟岸的脸,引得无数女粉丝为之痴狂,却被人揭露其有爱恋女玩偶和痴迷女子乳房的癖好。
但,这一切都与“我”无关,跟“我”有关的只是这小小的四叠半空间。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被困在了这四叠半中,遇到了各种不同的四叠半,在这些不同的四叠半中“我”成为了不同的“我”,相同的是这些四叠半都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与烦恼,每次都会不禁的发问:责任者是谁?
为什么会如此?
直到逃出那自己的四叠半之前,“我”仍然还在假设埋怨后悔:要是当时选了任何一个社团,也绝不会至此,绝不会一事无成的困死在灰暗的屋子中。
但是在奔向小津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明白原来小津不是拖住“我”一起沉入深渊的损友,而是自己应该倍加珍惜的伙伴;明白“我”在每个社团里扮演的那个角色也不是罪魁祸首,而是自己应该奋力去做好的本分。
所以,自己选择撕碎过去陈旧的枷锁,孑然一身清白,奋力奔跑,热情勇敢的迈向真正的内心生活。
敢作敢为,敢担当,永远不失对未来的希望,以最大的热情与包容去迎接一切好的坏的期待的痛苦的,没错,此片就是一部向短挫穷挥手告别的屌丝励志宣传片。
但我想到的却是另一个问题,这世上,什么都在不停改变着我们,什么又让我们不断错过着,我们本该是现在的这副模样么?
有个词叫做命中注定,命中真的注定么?
我回过头来打量我稚嫩的过去,我又是如何一步步走至此处,此刻,依然迷茫万分,简直又是一间四叠半。
胡适说这世上每个人都是不朽的,不管他是农夫还是国王都时刻在改变世界改变历史,只是有大有小,但不朽是一回事,如何不朽便又是一回事了。
我的如此般不朽是从何而来去往何处却又是另一回事。
我忽然想起我大一时的那个秋天,百无聊赖中,在午后的小图书馆里,发现了那本破旧的,静静的别在书架书堆中,毫不起眼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真的就好像在等我,等我打开她,结识她,等我花一个下午的时光与她相伴。
一个人在合适的时候碰到一本合适的书,听到一段合适的故事,是多么美好,跟那个午后的阳光一样温暖。
扯远了。
我其实想说的是,一个人在你自己的血液中骨髓里是有些上天赋予的东西的,有时甚至独一无二,你在内没有人知道你到底得到了什么上苍的宝藏,只有等你去发现去寻找答案,也许得穷尽一生,但你还是得去找,因为这就是你拼了那几亿亿分之一的机会来这凡尘一遭的缘由啊。
四叠半千千万,你只取那一间足够,也许你会途中偶尔迷路,偶尔走岔路,但只要别停下脚步,就算时间久点,最后你会发现竟也殊途同归,绕个圈又到了那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四叠半。
莫多说,上路吧。
在本人最为惆怅后悔的时候,无意见打开了这部番剧。
一开始为汤浅政明独树一帜的美术风格和充满张力的动画分镜赞叹不已,后来又同"我"一样对"玫瑰色的校园生活"充满向往,回想起这几日拧巴的心情,时时想着假如当初没有如此选择又或者在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后没有如此踌躇不前,会不会结局就会更好?
心中无数次妄想着重来一次,然而最后汤浅却告诉观众"或许能行也说不定,但是眼睛老是注视着不存在的东西是不行的,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别的可能性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之上,这正是万恶之源。
你必须认同只能成为如今的你的自己,你肯定无法过上有意义的学生生活,我可以保证,你就做好心理准备吧。
玫瑰色的校园生活什么的根本不存在,要说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根本不是玫瑰色,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人生充满了遗憾与失落,但当你真正选择逃避在四叠半的舒适圈吋,才会发现生活就只有老旧相机拍摄下的灰黑色。
无论生活具备怎样的色彩,不踏出门去是描绘不出来的。
"良机无论什么时候都在你面前你不把那个良机抓住并拿出行动来是不行的,要不然的话你还是会走在和现在没什么两样的人生路上的吧。
"我的良机在哪里?
总之先走出去罢
中间确实太拖沓了
话太密了,这种风格我真受不了,脑袋疼。前面看得都无语了,到小津大反转的时候所有线索汇聚就跟云图一样才觉得有点牛逼,甚至小津为爱奋斗的还有点感人。
3月2日,《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拿到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最佳动画片;3月7日,终于来看下《四叠半神话大系》了。
太过重复了
汤浅政明真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日本动画导演之一
宅的最高境界,废物人生的建与破,四叠半无限轮回的平行宇宙,此刻我是果壳之王,此刻我处于宇宙的中心,一个对抗世界的迷你星球,一场葆有自我的意识催眠,精彩纷繁,渐入佳境,倒数第二话超五星,从一个梦中醒来却无法冲破最终层梦境的心声呐喊。无论怎样选择都会失败,无论开启多少个平行人生都难逃命运的指引,性格因素如咒语如魔怔,在每一个决定性的时分,将我们引向无法逃离的渊薮。重来一千遍,依然遇见你,依然做直冒傻气的事,在每个擦肩的瞬间也依然没有向你开口的勇气。宛如《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的前传或另一分支,极有趣的互文,很难抵御这种想象爆棚、节奏雷霆万钧的动画,不忌重黄粗猛,内心却是浪漫无比的纯爱。
那三个女人的选择支笑死我了
什么玩意儿啊这是
与传统画风截然不同。很有校园气息。只是镜头有点晕。
后面几集应证了男的脑子里只有下体
嘴太碎了
汤浅怎么这么喜欢拍森见登美彦的作品。。
half很创新的故事形式,各单元之间没有前后联系。其实是数个毫不相干的新故事,用了相同的主人公。重复无聊,每个小故事内容都很少,情节发展空间不足,我更喜欢看层层递进的情节。
很棒的收尾 中间没忍心看……
稀饭他的快速吐槽……
不錯,畫風比絕望先生好。
对不起我放弃补完。。。那白白
简陋画风加主角美妙的语速 本来以为是纯吐槽片 结果最终话真是看燃了啊!BGM要不要这么强大。。
汤浅政明的美术风格一如既往很优秀,但故事本身实在无聊,以很闭塞拧巴的视角传达所谓开放性,诸多花活重重掩映着的不过一碗更适合宅男体质的速食鸡汤——宅男的意淫再绚烂精致,扑面而来的也只有呛鼻的四叠半精神胜利味。当时看封面相当期待,结果明石同学只是一个怕飞蛾+等待麻薯熊(男主的到来)的心动工具人,这种落差我只想骂诈骗,把男主脸、要么至少也是小津(尖牙版,最后一集的本体真是丑得我一哆嗦)的脸实在地印海报上吧谢谢。下次再有这种故事请好歹做长片而不是漫长啰嗦的TV,虽然用脚后跟想都知道制作组肯定会比庵野秀明还要诡计多端用心良苦地展示自己搞男凝多么有水平。
宅男动画语速超快又是平行世界已经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