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青春片有些不同于以往的青春题材电影,大概是片中的女主不是颜值很高,身材高挑的成熟型女生吧。
但张子枫饰演的韩梅梅非常可爱,把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异性有好感,以及对爱情充满懵懂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相比之下,张逸杰饰演的李雷确实很帅气,颜值颇高。
片中其他的男女生大多数也都是俊男靓女,且极富青春期那种活力激情。
虽然部分剧情依旧有着传统青春片的老套路,但能深刻感受到高中生们青春时代的甜蜜美好。
这是我前几天看的一部电影,演员的表演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是剧本太烂。
张子枫怎么硬着头皮接了一部这么烂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觉得电影最有创意的部分就是开头部分,但是这样动画结合电影人物的出场方式早就被用烂了,结果这边还在用呢,简直让我笑死了。
编剧这是真的没什么拍了吗?
李雷和韩梅梅这样书中的人物都要出现了,关键是出现也就出现了吧,能不能修改一下故事情节,这样的故事情节也真的是烂透了。
我看的时候就又想起了“Lily and Lucy”这样的人物,还有Wu yifan。
所有的青春记忆,都在刹那间涌起 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除了李雷和韩梅梅这个电影标题比较能勾起我的回忆之外,其余的真的和普通故事情节没什么区别,而且烂透了的那种。
我看豆瓣第一条评论是“这么勉强的命题作文,看你们编得真辛苦。
”看到后我简直要笑死了,这是在跟我搞笑的吧。
看完这部电影,觉得我青春中所有的记忆,都在刹那间涌起,尤其是对于英语课本的记忆。
记得我小时候是英语课代表,英语老师 觉得我们不听话,一边吵着我们一边跟我们说:“一凡,等一下我要是晕倒了,你记得把我扶回办公室。
”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愣了一下,那个时候年少无知,一无所有,看到这样的情况只会愣愣怔怔的,其余什么也都不会,那是我的青春时光,我是英语课代表。
电影除了标题比较青春之外,其余所有都是噱头,流水账一样的剧情简直让人忍不住要笑出声了,但是几个小演员的表演是真的还不错。
老师乱收费的现象有一点点的疯狂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居然上课乱收费。
身为一名教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就是收费也不能搞成这么个样子啊,这也有点太明目张胆了吧。
”不过反映的这个情况还是挺真实深刻的;老师确实应该拥有师德,不应该乱收费,不应该在课堂上没有奉献精神。
想一想我在课堂上面,突然有一个小小的灵感的时候都要兴奋地告诉我的学生们的时候,我就开开心心的。
演员没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他妈的也能拍出来?
”电影圈真的是早就该整顿了。
2023年6月28日22:43:55《李雷和韩梅梅》是杨永春执导,张子枫、张逸杰等领衔出演的青春喜剧片 [1] 。
该片讲述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李雷和韩梅梅,在校园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1] 。
该片于2017年6月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李雷和韩梅梅》试图真实生动再现当下青春的全貌,对爱情、友情、亲情以及师生情的展现。
该片除了有青涩的暧昧初恋,更有同学间的共同成长、与父母老师间的矛盾摩擦。
影片中,李雷、韩梅梅与小伙伴们,或组织乐队表演,或篝火晚会沙滩联欢,学习之外他们肆意展现青春的活力。
电影对爱情、友情、亲情以及师生情的展现,造就了一副青春ING的生动画卷 [24] 。
(东方娱乐评)《李雷和韩梅梅》讲述了发生在青春期的暧昧故事,影片中的爱情青涩纯真,又不乏对初恋和暗恋的美好描述。
很多情节都能击中少女心,很多场景能找回曾经的记忆 [21] 。
该片全面打破以往青春片“只有好看的人才有青春”的惯常套路,没有撕逼堕胎车祸的跌宕起伏,却有青春期人人都会经历的小情绪,呈现了一部青春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25] 。
(腾讯娱乐评)(一)里面的人太精致了,电影里面的情节真是难以共情。
竟然还有洋人,就那样吧,同一个世界,不一样的青春!
(二)青春爱情电影的标配就是:喜洋洋、美羊羊、沸羊羊、懒羊羊、暖羊羊。
(三)太浅尝辄止、无关痛痒了,看一部这样的电影还不如刷几个短视频!
就好像吃一根油腻的油条、很咸的咸菜一样,东西没错,但就是味儿不对!
(四)看了豆瓣评分只有3.7分,看来我还是高估它了!
(五)总结:国产爱情电影是弟中弟,看一秒浪费一秒的时间!
影片的后半部分,越来越多年代交错的场景出现,拿着旧款的随身听,喝着21世纪最新包装的雪碧;骑着那个年代的自行车。
李雷用只有韩梅梅懂得的方式,留下了“21521”的暗语;李雷用自己的方式,留给韩梅梅,得以呼唤自己的无线装置。
这部影片有着不足之处,但是同样也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所以整体来说,这部影片让我们借此回忆下校园生活,至少,它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种存在。
其实这类片子好多都已经拍的挺出彩,挺成熟了。
就是不知这部编剧大人和导演是怎么把这样一部青春校园剧硬拍成社会尴尬片的。
首先剧情尴尬不说,各种台词及动作镜头也是蛮尴尬的,让我一看再看尴尬症都犯了。
虽然想说可能是因为审批的原因,不管是积累的暧昧的好感还是算初恋也罢,最后都转变成积极的高大上的能量,但是转变之尴尬真是让人无语。
没有良心的老师的洗白过程也蛮尴尬,就因为从小缺钱,长大就得歪着心思去骗别人来赚钱,这是什么道理?
一转眼,就变成连钱都可以随意捐出的良心老师?
若干年后,虽说是为了说明成长的过程,但这高中到大学的过程也蛮尴尬,然后就是签书会,浦发银行啊……真牛!
真扭,唉,强扭的瓜不甜呵!
(之前看《我的姐姐》以为那是妹妹第一部主演的电影,刚翻看之前写的影评,发现这部才是)第一次看完青春影片后,感到自己经历过青春。
李雷和韩梅梅的高中,才是我们熟悉的青春期男女的高中,正是普通人如我曾真真切切度过的生活。
初中,高中,哪怕再平凡的女孩,谁没有暗恋过一个人,谁没有把初恋留在这几年呢?
韩梅梅是特别又平凡的女生。
特别的是,她喜欢的人是校草男神,又极幸运地跟他有青梅竹马之谊。
男主角李雷初次出现是个普普通通的初中男生,因为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转学”和韩梅梅分开。
再相遇,土男孩好好拾掇后变身高中生版柯震东,大长腿跨着单车,一把拉住同样骑单车差点撞上汽车的女主,说着怎么还是这么冒失。
简单一句话,一个微笑,配上帅气的脸,立刻让小女生怦然心动。
同时画面上白校服,自行车,梧桐道,与青春期最配的清新气息已营造出来,如此自然而然。
甚少看到能把小说桥段还原得如此清新不做作的青春电影了。
抛却只有小说桥段才有的设定外,韩梅梅有一个极其平凡的高中女生。
张子枫饰演的女主,几乎就是她本人,年龄一样,甚至外貌也仅称得上十分清秀而不算出众。
所以她暗恋学霸小校草,又是多少长相平凡的女生都做过的梦。
凡是校草,身边必然都有有校花环绕。
韩梅梅也不例外。
她的追求大计划,通过做早操站男主身边,给两人自行车放气创造偶遇等等行为与男主熟悉,还没有成功,就遇到转学而来的女神。
女神刚一出场就衬得女主黯然失色,更何况她还是男主的发小兼邻居,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于是女主开始默默注视两人,默默嫉妒和委屈的时光。
这又跟无数普通女生的青春遭遇多么相似。
喜欢同龄清秀又优秀的男生,课上不自觉朝他的方向频频看去,又怕被戳破,只好假装看他身后墙上的钟表。
尤其在意他周围的女生,长发大眼睛班花在向他请教问题,两人有说有笑,会嫉妒得满心委屈。
虽然有难过有委屈,但平常青春期男生女生之间,李雷和韩梅梅之间,不会有狗血剧里浓烈的爱恨,极端的误解和报复。
他们之间除了是爱与被爱的男女之外,还是共同校园经历、背负高考、一起成长的高中生。
爱的基础是这特别时期培养出的坚强友谊。
他们成长经历过的,正是你我都亲历或看别人经历过的事。
文理科分班,无数高中生都经历过的选择。
除了出于自身优势和喜好考虑外,谁不会刻意打听和在乎暗恋之人的选择呢。
憋红脸问出去后,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韩梅梅决心选择自己并不擅长的理科,家长怎么劝都不听。
同无数男女生一样,这时期的他们多少有些任性。
但大多都不会失去原则的胡来,来个喊楼四插烂打强吻啥的。
对不起,我们的青春里没有。
同样韩梅梅也没有。
她任性地要跟李雷选一样的理科,却也知道唯有好好学习赶上他的脚步,与他并将而行才能“愉快地玩耍”。
于是别人吃喝玩乐的暑假,她全部用来恶补弱势的英语及其它科目。
正如吉卜力动漫《侧耳倾听》中的男女主一样,相互吸引相互激励进步,这才是青春本来积极向上的原貌。
一起反对不良老师,青少年最最重要的诚信和正直品质,他们也都有。
常铖饰演的英语老师为了赚外块,通过提前泄露考题“诱骗”学生参加补习班,强制出售过期的教辅资料。
男女主没有沉默和屈从,而是站出带领同学们一起反对和抵制,最终让爱贪小便宜的老师受到惩罚。
《怦然心动》中布莱斯的外公曾因他私下扔掉女主送的鸡蛋,教育他说少年是人品格养成的最关键时期,诚信是他最应该坚持的。
很欣喜,《李雷和韩梅梅》终于借反对不诚实补习老师事件,突出了高中生们没有经受俗世世故前,大多都有的执拗的耿直和诚实。
终于不再是堕胎和撕逼此类狗血的冲突。
结局每个人都很美好。
有漫画家梦想的女主如愿以偿。
得癌症的女孩被大家捐款救治,最终完全康复。
不爱学习整日做些贩卖糖果的贫嘴差生,却最终抱回校花美女。
这些祖国的花儿,都茁壮成长,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一切过于完美,过于阳光正能量。
尽管青春期过后的生活远非如此,但留点希冀作为适合成人欣赏的童话有何不可。
不过,青春之所以一再让人回忆和怀念,在于它必然留存遗憾。
影片的遗憾是,李雷和韩梅梅最终没有牵彼此的手,各自天涯,各自安好。
这是电影,也是生活。
寡淡,是观看这部电影后的直观感受,更是普通人青春生活的真实写照。
但它并不是淡而无味的“淡”。
恰如吃遍饕餮盛宴,尝遍山珍海味后,忽而吃到一碗白米粥,那香浓和感动的体会怕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影片有结尾,但青春没有可称得上结局的结局,怀念才是它最终的归宿,因为存在那些小美好。
“它永远都不会老,在心底不会飞走。
”
刚看完虽然没那么好但是也没有那么差,所以看到豆瓣只有3.7分很吃惊了(我打一星两星的片子真的是很烂了)所以为了折中给了四星吧。
很普通的校园恋情故事,很甜很美好,互相喜欢的两个人突出表现张子枫对李雷的暗恋与追求,从制造机会到修成正果,中途穿插揭发老师补课行为和为同学马丽丽筹款而开演唱会,补课这个真的太普遍了,电影美化了太多,老师是同学爸爸这个点可以,居然一点也不违和还觉得很真实??
演唱会让我觉得学生时代和一群人干一件事的感觉真的很棒啊,比如rainbow???
所以张子枫因为喜欢李雷英语就变得那么好的吗?
可以很棒了,121对我而言就是天文数字呜呜呜,校园生活有些美化(谁想看看每天考试的日子呢?
谁想看讨论数学物理题怎么做的片子呢?
谁想看没有周末只有补习的学子呢?
)正因如此才能在烦躁的现实中稍微活在虚幻的电影里求得一丝丝喘息和念想吧。
可能因为自己学生时代太过于平淡所以看片子还挺棒的,自己没有发生过的在别人身上看到了美好与期许。
突然的25521结尾有点懵,直到看到了彩蛋是电台的联络码,李雷一直把电台放在桌子上也是很赞了。
张子枫最终真的成为了漫画家好羡慕(我也想???
)顺便期许一下她在第三部唐人街的表现。
最近国产院线中,最大事件应该当属是《李雷与韩梅梅》的导演,在微博上指名点姓怒怼豆瓣了。
这并非是国产导演与豆瓣之间发生的第一次争执,但却是受关注度最高的一次。
有好事者扒出《李雷与韩梅梅》存在买票房,强制学校毕业生观影刷票房等事件,来反衬导演指责电影“在猫眼格瓦拉都是高分电影,为什么豆瓣上却只有三分?
”的言论,还各种假托著名影评人、共青团等媒体的正面评价舆论造势。
(以下摘取自导演给豆瓣CEO阿北的微博中的一些话)
而又有好事者扒出,说根本就是导演因为影片收不回成本,自导自演的影片异类“宣传”,是源自对去年《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时,冯小刚怒斥豆瓣“都是大尾巴狼,不知道什么是蒙太奇就不配看电影,不能写影评”的言论。
可我觉得冯导这个话说的有失偏颇,因为但凡有点审美的人,就算不知道什么是蒙太奇,也该能分辨他们观看的电影好坏吧。
其实在国内院线中,某些国产电影的口碑与票房是不一定成正比,比如在国外获过奖的《路边野餐》《颐和园》。
但分歧化严重的电影一定是票房最好的,因为观众都想知道争论焦点是何种模样后才能参与讨论,做出自己的站队。
就像这次的《李雷与韩梅梅》,无人问津没关系,我们自己来搞事情制造分歧。
(以下是从豆瓣中截取关于电影五星好评论者与真正评论情况汇总)
(五星评论者都是些只有一篇影评的“真人号”)
我猜想片方应该是看收不回成本,才出此下策。
因为这件事不论怎么搞,他们都是最大受益方。
不论是否买了票房组织学校观影还是抹黑豆瓣,它都让民众参与转发评论,通过口耳相传讨论无形中增加了电影本身的曝光度,而这种利用人们的窥探心理有助于立场的传播,所以微博上“导演的一封信”才成为热点事件。
才让人们注意到还有这么一部电影存在。
从一开始,这个事件中的诸多细节就都充满着偏见、隐喻、攻击与羞辱,这是新闻中偷偷把真实隐藏而后偷换概念的经典案例。
也是做曝光宣传的一种手段。
所以不论你的站队究竟是哪一方,都宣传了她的电影。
而《李雷与韩梅梅》的导演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最后,如果大家那么积极去讨论谁是过错方的问题,倒不如也花些时间思考一下国内导演有一天能不能不要用大家拍烂的题材和剧本拍出这样的电影,用耳目一新的态度,能去到国外电影节斩获奖项,也让国产电影业界振动一下呢?
再者说,社会舆论应该需要的是一个充满各种声音的平台,拥有各种理性的非理性的、全面的偏颇的、义正言辞充满诡辩的,而不是谁出名谁就有理大众就听谁的。
而某种言论的出现只能叙述事情在他眼中的始末以及看法,并不能代表整个事件,认为代表的那都是不公允的表现。
所以在你下次看待“热点事件”时不要着急分辨对错方,寻找蛛丝马迹拼凑所谓真相;因为这个世界始终只存在“你所认为的对错”与你说了算的“真相”。
微信公众号:杏仁核秘密
前天在一个电影爱好者的微信群里,我们无意间聊到了影评强行吹捧电影的事儿,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段对话
当时大家都震惊了,用这么霸气的题目来强行吹捧这部电影,的确不是一般的水平和心理素质所能达到的。
这部电影同大多数国产青春电影一样,标准的流水线作品。
说实话,豆瓣上给出4.2的评分已然够可以的了,原以为这部电影就这么自己在角落里呆一阵,靠IP怀旧和高考完后少男少女们打发时间而赚点钱就罢了,没想到,却搞出了一场大动静。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李雷和韩梅梅》的导演杨永春突然发了一篇长微博,在这篇署名为“电影《李雷和韩梅梅》的出品人 陈永宁”的长微博中,作者讲矛头直指豆瓣CEO,说豆瓣是在刻意打低分,甚至上升到了“抹黑国产电影,充当黑恶势力的帮凶”的高度,真是字字血泪啊。
仔细看看这篇文章,你会发现作者是一个非常懂得写作套路的人。
首先是骄傲,作者开头便提到自己的电影是多么厉害,在好莱坞宝莱坞大片的挤压下,毅然决然的扛起了民族大旗,赚了三千万票房;然后开始装可怜,哭诉自己的电影被几个著名影评人和几十个大学生夸奖,却在豆瓣上被打了差评;最后上升高度,说豆瓣要是再不阻止打差评的行为,就是祸国殃民,沦落为黑恶势力的帮凶。
很快,这篇来自片方的文章就产生了重大影响,《李雷和韩梅梅》的豆瓣评分从4.2直线掉到3.0分,并且仍在下降中,努努力,超过国产版《深夜食堂》不是梦。
从《百鸟朝凤》下跪事件起,国产电影为了排片量而做出的“奇葩之举”就层出不穷。
然而收到的效果却截然不同,《百鸟朝凤》方励跪的虽然突兀,但电影本身确实不错;《我不是潘金莲》冯裤子那篇扭捏的自白书,其实是资本之间的博弈,对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影响不大;而这次《李雷和韩梅梅》怒怼豆瓣,则完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是砸自己的脑袋。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产电影一直在票房和口碑上都逊色于进口大片,但也不乏有精品出现,像《百鸟朝凤》、《大明劫》、《师父》、《提着心吊着胆》等等,这说明并不是国产电影不行,而是做电影的人不行。
你踏踏实实的用心去做电影,自然就有人出来替你说话。
从《大圣归来》到《提着心吊着胆》,片方既没声泪俱下也没大张旗鼓,完全靠自身实力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相比之下,《李雷和韩梅梅》不但层次低了好几个档次,还很无耻,几乎就是在明目张胆的告诉大家:我不但不要闷声发财,我还要给自己立个大牌坊。
在那篇长微博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是作者说个别影评人和大学生看了都说好,因此豆瓣的评分就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搞破坏,这种“文革式”的逻辑简直可笑。
这部电影并不是指定只给影评人和大学生看的,而且豆瓣的用户也并不是只有影评人和大学生,那么,片方选定的样本群体所得出的评分和豆瓣全体用户给出的评分相差巨大,有一分钱的关系吗?
作者还在文中将豆瓣和猫眼等平台的评分进行比较,拜托,那几个平台都是售票平台好嘛,用本山老师的话说:“卖裤子的要告诉你你腿不一样长你还买裤子啊”。
上那些售票平台上去看,即使再烂的电影分数都不会太差,因为人家要赚钱的,你要是把这上面的分数当真的话,要么就是太天真,要么就是太坏。
而豆瓣上的评分则是用户在观影结束后来发表自己意见的平台,因此分数代表的是所有用户的感受,跟豆瓣官方并没有多大关系,我花了钱看了场电影觉得烂回来上网给个差评是理所应当。
而且看那篇文章下面的留言,导演杨永春跟留言的人各种唇枪舌剑,大有“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的气势,大姐,我票钱都让你坑了,逼逼两句又怎么了?
花钱买罪受还不行吗?
至于文章最后所说的“黑恶势力”,建议作者有证据就报警,没证据就默默收集证据,在文章里哭诉有什么用,真拿微博当国家权力机构了?
说到这,顺便提提国产电视剧吧。
同样是在昨天,中国版《深夜食堂》遭到了全体网友的一致批判,豆瓣评分2.3,连以“手撕鬼子”而闻名的《抗日奇侠》在它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大家都知道原版《深夜食堂》受到的评价有多高,为什么买了原版版权的国产剧却会遭遇如此差评呢。
究其原因就是“不用心”。
《深夜食堂》所表达的是在日本社会独有孤独气质下,人与人之间的奇妙联系和温情互动。
而片方在把该剧移植到中国后,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文化层面的改动,于是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生硬的照抄下,这部美食与心的故事成了非常尴尬的存在,即使有十个黄磊,也无法挽回。
更何况,连黄磊老师在片中也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
《深夜食堂》的老板是一个深沉而稳重的男人,但到了黄磊这里,却成了刻意压低嗓音的硬装忧郁,把深沉演成了服丧,仿佛一言不合就要哭出来。
我觉得,黄磊老师演的老板如果变成一个阳光点的哑巴,开心做饭不废话,效果会好很多。
其实在豆瓣上,高口碑的国产影视剧也不在少数,电影有《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心迷宫》等,电视剧有《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战长沙》等,它们证明了豆瓣上并没有那么多黑恶势力,国产作品也不是没有优秀的,只要你脚踏实地的写剧本,从演员到服化道都能贴合实际,不浮夸不扯淡,那么不论过去多少年,你的口碑都不会差。
有些时候并不是进口大片挤压了国产片的生存空间,而是不用心的国产影视作品挤压了真正精品的国产作品;而某些人为了博眼球的奇葩做法,更加加深了观众们对国产影视剧算是垃圾的误解,从而自毁长城。
所以,我想对那些“电影人”、“电视人”说:求求你们了,别再撒泼打滚了,用心去做好作品,给国产电影电视剧留条活路吧。
很烂就是普通的国产青蠢片,一坨屎,,不过我想说的是背后问题,我有个Q,Q群,群主是个挺有威望的人,对,大家都挺喜欢他,然后就变失踪人口,突然有一天冒泡,和我们寒暄了几句就说有事求帮,发了豆瓣网址叫我们在这片刷好评尽量不要像水军,给我们一个劲发红包,对亲身经历水军交易现场。
这片在我们学校拍,剧组态度极差,学校收了钱逼学生配合,不愿意还要拿学分威胁,我特么是来上课的还是来看你们撒野的?
有点时代感
各种拼凑感觉乱乱的,结尾的戛然而止更是莫名。但是,不打架滋事,不撕逼堕胎的青春片就给三分,奏是这么不讲理。
我不行,我也不拍
演Jim的小帅哥长得挺不错的
李雷韩梅梅都能当ip拍出来,贵圈基本是疯了。网大水平,剧情平,表演渣,年代感怪,部分英语对白为配音。
照着蒋小涵的模样,找了个年轻时候的饭岛爱。我喜欢魏华那个小婊砸。
没有很差 的确有一些bug,剪辑也有问题,但很纯很甜,这就够了
很傻很天真。
“整个事件最让我愤慨的只有一点这个杨永春,是个年轻人” (忽然就想起刘睿哲时大火的这个句式)
可能是我比较俗吧,真的挺喜欢这部片子的,那些上学时的小情愫小心思都表现出来了,有人说剧情老套,但我还觉得挺青春挺纯的呢!虽然也有硬广啊、过于理想化啊,但是比起那些乱七八糟的成年化青春好呀,这里表现的还不错啊,其实我觉得片方还是用心了,也非常正能量啦!
喜欢张子枫小可爱,总是看着好开心!
我特别好奇 都说了是高三 不写作业不上课不学习吗?哪有这么多时间去弄这些玩意儿啊 还演唱会呢……现在的孩子哟 都放飞自我了……
幼齿
初恋……
开头十分钟满满的泪,后面什么狗屁
2亿学生用过的人教版英语教材国民IP《李雷和韩梅梅》媒体场。笑中带泪追忆青春,看到学生时代我们的影子。台词搞笑:老师从你讲的英语都听出你的籍贯了。上学和同学打球打游戏,下学送女友回家,对方出国留学。画面美好,台词搞笑,情节丰富。有幸和最美的Miss Gao聊天合影。今夏票房黑马。
没有读过这版教材,挺羡慕那些经历过的
从公开课怼老师开始尴尬,再到演唱会什么的,弹幕说认真你就输了,对无线电那个还是挺有意思的喜欢电影里的那种南方小城,低树,街道,沙滩电影中的漫画要是真的有这本书,觉得应该很有意思,色彩鲜艳,青春校园,你会觉得那么多烂梗,还是会喜欢他们那时候的单纯美好吧,长大了就不纯粹了现在00后的李雷和韩梅梅们都有开房的吧
为了妹妹打4分。
不明白评分能低到如此。多少人从众的别人低他就低。豆瓣的评分参考意义简直越来越差了。几个演员不差啊,baby来了不是更违和?哪国青春校园片不是傻白甜的热血。虽然结尾莫名其妙,合成较色不太好。但整体水灵灵,小花痴,小耍酷,我就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