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年轻气盛

Youth,回春(港),青春,Il futuro,La giovinezza,In the Future,The Early Years

主演:迈克尔·凯恩,保罗·达诺,蕾切尔·薇兹,简·方达,哈威·凯特尔,内芙·加切夫,埃德·斯托帕德,马达丽娜·珍娜,马克·科兹莱克,亚历克斯·麦奎因,艾米莉亚·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法国,瑞士,英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瑞士德语年份:2015

《年轻气盛》剧照

年轻气盛 剧照 NO.1年轻气盛 剧照 NO.2年轻气盛 剧照 NO.3年轻气盛 剧照 NO.4年轻气盛 剧照 NO.5年轻气盛 剧照 NO.6年轻气盛 剧照 NO.13年轻气盛 剧照 NO.14年轻气盛 剧照 NO.15年轻气盛 剧照 NO.16年轻气盛 剧照 NO.17年轻气盛 剧照 NO.18年轻气盛 剧照 NO.19年轻气盛 剧照 NO.20

《年轻气盛》剧情介绍

年轻气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老友米克和弗雷德结伴前往阿尔卑斯的度假旅馆,他们以爱和幽默的视角,探讨子女们满是麻烦的生活。米克是导演,正在积极创作自己看来最重要的一部电影,而早就没有了事业追求的指挥家、作曲家弗雷德却收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为菲利普的生日演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自由职业者隔空投送风雷天决杀无赦第二季I救赎LadyGaga:神彩巡回演唱会末路狂花钱废柴特工丑女也疯狂我的鄂尔多斯邪神与厨二病少女第三季系列大片了无痕迹玉面桃花总相逢青春向前冲隆美尔飞天小女警Z听说出线了,初恋魔鬼卡车红心的杰克陈翔六点半之疯狂代号维京传奇:英灵神殿第二季瞒天过海自然之力迎来黎明功夫雄狮凶宅笔记纯平,再想想中国营长让我死

《年轻气盛》长篇影评

 1 ) 论页面图片的重要性

我果然是年轻,被影评图片吸引过来了,我相信也绝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被年轻性感的身材吸引来了,我以为是讲年轻人的爱,但实际正相反,更没想到是一部很好的影片,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茫茫雪山,自然景色的静谧优美,真的让人既感受到自然之美,看到老人松弛的皮肤,满脸的皱纹,老年斑的鲜明对比,赞叹着真的会很恐惧衰老,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耄耋老人形成了视觉冲击,影片叫年轻气盛,其实是从老年角度来探讨关乎生命、过去、未来、性、孤独,效果好的惊人。

 2 ) 回忆永远遥不可及

最有感触的一段台词,是编剧们躺在草地上讨论他们电影《生命中最后一日》结尾的台词:他奄奄一息躺在床上 咕哝着对她说:“我真该花时间好好对待你,珍惜我们的爱,而不是把一生都浪费在卖保险的野心上”或许他跟她说了很平常的话,比如:“照顾好自己”。

不我们得把他肉体的痛苦延续到最后,不如就说:“现在吗啡也不能减轻我的痛苦了”。

也许他最后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事呢,或许他会说:“我想知道25年前你给我的那个钥匙圈去哪了,像马蹄铁似的那个”。

不,他临死前什么也没说,开口说话的是她,布兰达,她说:“我因为你浪费了太多时间,麦克,我失去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未曾料,米克临死前说的话是:我现在想明白了一些事,弗莱德,人要么就是好看,要么就是丑陋,中间不美不丑的,只能说可爱。

你说过,情感都是被夸大了的,那是扯淡,情感就是我们的一切。

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弗莱德?

我要重新开始筹备一部新电影。

说完之后,米克便走向阳台借着凳子一跃而下。

弗莱德懂他,坐在椅子上不说话,身体颤抖。

这我看来,我甚至觉得不是一部老年人的题材,它是一部关于人生,关于生活意义的写实。

弗莱德年轻时一心扑在音乐上,作为大音乐家,隐退江湖不问世事,拒绝女王的邀请。

原因在于他闻名于世的“simple songs”是为妻子所作,妻子再也无法歌唱,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她就是这些曲子的唯一演唱者”。

多年来说过的唯一浪漫的话却对女王的特使说了。

米克,一流导演,捧红过50个女明星。

他带年轻的编剧们上山,让以为年轻的女编剧透过望远镜看对面,说:“看见对面的山了吗”?

“看到了,看起来非常近”。

“没错,当你年轻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切看起来都非常近,那就是未来”。

然后米克把望远镜反过来让她看身边的伙伴,说:“当你老了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切都那么遥远,那就是过去”这就是人生的残酷,只能向前,从来没有回头路。

已经发生的就是唯一发生的。

而那些回忆再清晰也离你无比遥远,远到一个人永远也不可能够着,只有未发生,才是触手可及。

两位老人曾经都喜欢过一个女孩——吉尔达,弗莱德不止一遍的想,如果曾经跟吉尔达上过床会怎样,米克表示他也十分想知道,弗莱德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看着米克说:“骗子”!

而那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遥不可及。

米克捧红的女明星之一布兰达,也是米克最后一部电影《生命中最后一天》的女主角,她选择向前,选择更好的机会,临时变卦拒绝出演米克的电影。

米克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生命中最后一天》也是他生命中最后一部电影,布兰达的拒绝意味着这部电影再也拍不出来了。

她牵着妓女走了一段路,试图尽可能的感受一些青春的回忆——米克曾经对弗莱德说,我老了以后再也想不起来以前发生的事,我的父母,我的童年,而唯一记得的,就是自己小时候学会骑自行车的记忆——后来弗莱德才得知,米克将自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跟吉尔达牵手的事情比喻成学会骑自行车。

牵上妓女的手也暗示着他已经接受,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再感受一次与吉尔达的回忆。

波澜不惊,送走年轻编剧,并告诉他们,无非就是延迟拍摄而已,不要抱怨布兰达,布兰达是墙头草,我们都是,如果想要在这片丛林生活下去,你就必须得这样,好的剧本才是我们的热情所在,我们都是群众演员罢了。

说完这些,送走年轻的编剧们,米克就看见了他这一生捧红的所有女演员,她们在他眼前出演一个个经典镜头。

那一刻他明白,不仅仅是他成就了她们,她们也成就了他。

最后他看到了布兰达放弃他的电影选择出演的墨西哥老婆婆的形象。

那一刻他彻底释怀了。

他理解布兰达,他接受,他明白,他的最后一部“遗作”只能靠他自己完成。

弗莱德跟医生谈话时,说:“我慢慢老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老的”。

村上曾经有句话也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而医生说:“你知道这外面的世界是什么吗?

青春”!

也是这次谈话,弗莱德才得知关于吉尔达,米克从来没有骗过他,他个吉尔达最亲密的举动就是小时候的牵手——被他称作“学会骑自行车的那一刻”。

所以弗莱德开始释怀,十年都未去看望妻子的他,先去墓地看望了特斯拉文斯基(俄罗斯大音乐家)与妻子维拉的墓——他们葬在一起,互相依偎,再去看望了妻子。

也暗示这弗莱德坦然接受,他也想自己以后与妻子葬在一起。

坦然面对了这一切,他接受了女王的邀请,最后一次表演了“simple songs”。

弗莱德最后在痴呆的妻子面前回忆了两人甜蜜的年轻时光:“他们不知道,我们当时已经在一起了,我们顶住了所有的疲惫、痛苦和艰难,他们肯定从来不知道,你和我,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将彼此视为‘a simple song’”。

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青春、友谊、爱情、婚姻、儿女、事业、未来、过去,人生这个复杂的舞台上,充满了情绪,emotion,米克死前说,emotion is all we got.导演将这些情绪缓缓道来,不过分渲染死亡的悲痛,不煽情逝去的青春,在你面前所有都遥不可及,可是在外面,在外面有的是青春啊。

保持青春的热情,接受一切即将到来的情绪,待老去时,不致于叹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还可共同敬一杯酒,敬永远遥不可及的回忆。

PS.插个题外话,弗莱德说聪明的人没有品味,所以我这一生都在避免成为聪明人。

抖得一手好机灵。

 3 ) 《年轻气盛》:被创造的意义和情感

塞缪尔·厄尔曼(Samuel Ullman)在那篇著名的短文《青春》里写道:“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1970年出生的保罗·索伦蒂诺(Paolo Sorrentino)算不上年长,但他的电影却总是充斥着老年人的生活。

从处女作《同名的人》到初露头角的《爱情的结果》,从口碑不佳的《为父寻仇》到令人赞叹的《绝灭之城》,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索伦蒂诺对年长者的关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一位痴迷老年人生活的中年导演。

总会有人将保罗·索伦蒂诺的《年轻气盛》与之前的《绝美之城》相提并论,更有甚者称两部电影实际上是姊妹篇。

电影的名字虽然叫做“Youth”,但索伦蒂诺真正想要呈现的却是年老。

年轻的身体触摸着苍老的肌肤,身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的年轻护理员们乘着电梯上升,裹着着浴袍的老人们乘着电梯下降。

这样的反差和对比贯穿了整部电影。

《年轻气盛》中,退休的作曲家弗雷德和好友著名导演米克来到位于瑞士一处景色宜人的休养院,在这里,他们享受细致体贴的按摩、桑拿、温泉和前列腺检查,以及季末的可悲表演。

作为久负盛名音乐家,弗雷德拒绝了女王的邀请,拒绝了出版社为他出自传的要求,即使和作为自己助理与之朝夕相处女儿,似乎也有着不可言深的隔阂。

莱娜抱怨他冷漠——十年以来弗雷德都未曾去探望过自己在医院的妻子。

他整天无所事事,远离原本的生活。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一直不够热爱生活”,他“只是一个充满偏见的老人”。

但与此同时,他也会时不时掏出随身携带的糖纸摩擦出节拍,耐心地纠正酒店里素不相识的小男孩演奏自己的代表作。

而作为“杰出的女性导演”的米克则仍然自信满满地筹备着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同样年纪不轻的他不得不服用各种各样的药物,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身体。

但他仍然每天和自己的主创团队不停地讨论着电影的结局,他依然期待着与合作过十一部电影的女主角布兰达·摩尔继续合作。

他甚至将这部电影称为自己的“遗作”。

疗养院里的日子就这样平静地一天一天过去,两位年过古稀的老友每天都在吃力地的回忆自己的父母、童年、爱情以及整个人生。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明天能尿的出来”。

就像米克让年轻的主演们在望远镜里看到的那样,在年轻的时候,未来的一切看上都很近,而在年迈的时候,过去的一切看起来都很远。

而他们身边其他人也都不是一帆风顺。

莱娜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婚姻破碎的打击,而保罗·达诺(Paul Dano)扮演的好莱坞明星Jimmy Tree也一心想要突破演技好摆脱人们对他扮演的机器人“Mr.Q”的刻板印象。

索伦蒂诺甚至还大胆的映射了毒瘾缠身,暴饮暴食导致身体极度肥胖的马拉多纳,再加上赢得冠军的妖娆多姿的环球小姐,似乎能够腾空打坐的喇嘛,总是闷闷不乐的妓女……以及老态龙钟的病患和年轻整洁的护理人员,这样一群人朝夕相处在景色优美的疗养院里,组成了一幅奇特、绝美,虚实交错的“费里尼”式的众生相。

看来索伦蒂诺想呈现的并不是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遭遇,他关注的是人——以及作为人的危机。

让·米特(Jean Mitry)里曾说,“小说是叙述的故事,电影是故事的叙述。

”作为两种在结构上最相近的艺术形式,如果将一部电影电影比作一篇小说,那么淡出、溶解、划接、跳切等一切转场方式就是它的标点符号。

在《年轻气盛》中,索伦蒂诺虽然利用“可悲的节目表演”形成了章节和段落,但镜头与镜头在现实、梦境、幻想等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之间跳切,却令人沉醉和困惑。

摄影师路卡·毕格兹 (Luca Bigazzi)虽然并未提供太多开创先河的技法,但配合精心设计的中心对称的构图,以及层次丰富的景深,加上自始至终,无处不在的推轨镜头和慢镜头, 所有这些索伦蒂诺最为鲜明和最为擅长的方式 ,强化了场景中上升的张力,累积成为人物的厚度与其情感的深度。

这种为了提供“角色于不同的场景当中所摆出的表情与姿势"带来的心理效应瓦解了传统电影中常见的叙事方式。

在索伦蒂诺的电影中,线性叙事似乎从来都是不可能的,就像他游弋的摄影机从来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一个地方,毕竟戏剧性这一词并不一定意味着传统和常规,情感和意义也并不是自然存在的,它是被创造出来的。

经常被媒体们拿来与费里尼相提并论的索伦蒂诺似乎响应了这位大师的话:“一位导演能够使用一位作家所使用的同样个人化的、完全私密的方式制作一部电影。

”也许正是因此再次坚持自己的风格,有不少评论者认为相较于《绝美之城》,索伦蒂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突破。

虽然电影中弗雷德指挥乐队的一幕是在向费里尼的《管弦乐队彩排》(1978)致敬,但他的电影相对于新现实主义实在过于华丽了,连费里尼本人最终都远离——或者说超越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是一种人道的现实主义,通过特殊的技巧来展示人和物质世界间不断的交流和沟通,而索伦蒂诺的更像是后现代主义的拥趸。

索伦蒂诺称的上是新写实主义的信徒吗?

他的御用意大利男主角托尼•瑟维洛(Toni Servillo)在谈到两者的差别时说道:“费里尼是凭栏静观,而保罗则是下楼梯那样观察。

我想在语言方面,保罗参照了他的前辈”。

费里尼以“战后的激情来创作”,而索伦蒂诺“对一些错过的机会感兴趣。

”与此同时,《年轻气盛》再一次展示出了索伦蒂诺对音乐元素的痴迷和独特品味。

从始至终贯穿整部电影的"Simple Song"由美国作曲家David Lang创作 ,除此之外不乏以Ratatat、Godspeed You、Sun Kill Moon这样特立独行的另类乐队为代表的,从电子,英伦,民谣,爵士,后摇等等范围广阔的音乐。

索伦蒂诺电影中的音乐不仅加强,而且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用音乐来控制情绪的转换已经成为了他的另一个显著的符号。

弗雷德不解地对医生说:“我慢慢老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老的。

”同青春一样,衰老也不仅仅是年华的逝去,它同样也是一种心境。

那位最终缓缓腾空升起的喇嘛就如同《绝灭之城》中毫无预早的出现又被魔术师瞬间消失的长颈鹿,就像那只在《年轻的教宗》中的花园里闲庭信步的袋鼠,这样的荒诞或者超现实总是会成为索伦蒂诺电影中对生活的无法解释和不可理喻的注脚,他以一种华丽和浪漫的手段创造了这种情感。

无论是音乐家、导演、记者、黑帮分子、总理还是教宗,无论是人类,动物或是植物,我们其实都是这个世界上短暂存在的临时演员而已。

与其等待死亡,不如表达自己的欲望,面对生命的老去。

 4 ) 许亿:对于年轻气盛的释怀

最近有两个感到不错的,和政治有点关系的笑话,一个是翻墙看到的,说是假如让中国人知道ISIS暴徒 的阳物可以壮阳,不出两年,Isis就准被灭绝。

另一个便是昨晚看的这部电影,叫做《Youth年轻气盛》,女王的使者邀请这位垂老的音乐家去为女王演奏,老头表达了拒绝,他说,我其实对于君主制没有意见,因为他足够脆弱,只要解决了一个人,世界就大为不一样了。

当然,这两个笑话,其实也不怎么好笑。

导演保罗·索伦蒂诺,大我六岁,隐约大师气度,上部作品叫做《绝美之城》,不知道我给下在哪个文件夹里,一直没有看,这部,也是百无聊奈,也或许是下的文件实在太大,必须看完给清除掉。

于是昨晚也就勉强自己看了下去,结果,感觉很不错。

你要叫我现在给你讲这片子有个什么样的结构什么样的技巧什么样的暗喻,我就是想装逼也实在没有这个能力,要叫我说的话,其实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我都未必能准确的给你说出来,也就一个老音乐家和一个老导演在一个疗养院里,絮絮叨叨,谈谈他们的人生,打打岔他们的现状。

然后一堆的问题,对于情人的期待,对于逝者的感情,对于家庭的弥合等等,其实这么说来,这也是一个很老套的电影,再是大师,这把年纪,也是懂得食人间烟火的,也恰好这点人间烟火味,让我喜欢。

描写老境,无非刻画演员的举手投足,更无非他们的闲言碎语,然后拉一点大全景,也多一点大特写,将景色拍的美到心旷神怡,音乐用在恰到好处,所以这样沉闷的电影,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难以坚持,当然对我来说,感觉更好在电影所呈现的那个况味上,这种感觉,犹如喝茶时候的回甘,与人讲出来的都是言不由衷,因为即便是一样的茶叶,一样的水,心情不一样,回甘也是不一样的。

没有办法,每个人感受的最好,都是稍纵即逝,然后又在回味中无限放大的。

剧中的片段,一个年轻的明星,因为演出一个机器人而成为明星,但他感到沮丧,认为在几十斤的金属外壳包裹下,他的表演聊胜于无,所以自己没有得到最有意义的承认,他甚至为自己演出这个机器人感到沮丧。

这天,他与老头闲聊的时候,一个环球小姐跑过来搭讪,哪壶不开提哪壶,她说她特别喜欢他演的那个机器人。

明星很不乐意,他讥讽说,你还看机器人以外的电影吗?

环球小姐说,看啊。

明星说,真人秀可不算。

环球小姐道,我听出来你是讽刺我,但我做环球小姐我喜欢,你演这个机器人你喜欢吗?

明星无语,旁边的音乐家老头说,环球小姐也是有智慧的。

我也没有必要把这放到价值观的高度,就是觉得人生的智慧,还真的就是存乎一心,什么是愉悦,什么是痛苦。

都未必可以固定下来吧,就好像乐理一样,每个音符都可以是1234567中的任意一个,只是不断的升调或降调而已,但所有微妙的变化,都在其中。

老音乐家这辈子沉迷于各种变化与实验之中,而女儿谴责他对不起他的妻子,说母亲什么都要忍受你,忍受你的各种实验,最后,你不理不顾,最后甚至同性恋,你也要尝试一下,你伤害了她。

老头不语。

但女王的来使一再的劝他去演奏这首名叫《简调》的曲子时候,老头愤怒的说,不去,这是为自己的妻子写的,也只有她一个人可以唱,她死了,谁也不要唱了。

坐在身后的女儿抽泣起来,有时候,有些情绪真得不可言说,说了都觉得自己是矫情,但也真有一个时候,必须要说出来,说出来,天地安静。

音乐家看见一个小孩用小提琴演奏他的曲子,他跑过去说,我就是这个曲子的作者,你不信的话,可以去前台求证。

小孩半信半疑,他说老师讲这只曲子是最适合入门学习的曲子。

老头不语。

小孩继续,说但我很喜欢,不仅是因为这个曲子简单,而且它优美。

老头说当然,这是他刚谈恋爱的时候写的。

接着他帮小孩微微调整了一个动作。

过了些天,他们在游泳池遇到,小孩说,我问过了,你真是作者。

还有,你帮我调整的那个动作,让我拉出来的音色好极了。

老头很得意,他道,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微小的调整,而且我观察你是个左撇子。

泳池的不远处,胖得不成人样的马拉多纳(真的马拉多纳)跑了过来,他说,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我也是左撇子。

诸人很讶异,道,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左撇子啊。

电影中,有一个很长的镜头,是拖着大肚子的马拉多纳用神乎其技的脚法踢一个网球。

最后躺倒在地,大口大口的喘息。

往昔的荣光不复,此刻的孤独却是无比的真实。

好吧,我还是承认我要看这部电影的目的,当然因为这个海报,这个场景是其中最为香艳的一个时刻。

两个老头并肩躺在泳池了,全裸的环球小姐缓步走进了泳池。

老头们看的目瞪口呆,他们道,这是人生最后所见最好的春光。

你知道,这就是一部抒情的电影,当然抒情也不妨碍我们为着这些动人的春光而憧憬,读川端康成,马尔克斯最后那些羞羞的作品时候,明白过来他们道出的心声便是人类内心的暗处,依旧企盼隐约一丝光亮,哪怕与道德全不符合。

虽然讲的全是一群老头,但片名之所以被叫做《年轻气盛》,我想,电影其实还是讲的是一个如何释怀的故事,因为曾经年轻气盛,所以一直耿耿于怀。

人老时并非一定不惑,但最好,能对一切可以释然。

++++++++++++许亿微信公共号:xuyi_bpz 或请用微信搜索“许亿频道”直接搜索加入。

 5 ) 不知老之将至

有多少人是被《Youth》的海报骗进影院,或者骗着看了这部电影的?

起初我也以为这会是一部反映老年人青春不再,面对角色美女只能想一想昔日的辉煌的电影。

结果出其不意,这只是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导演并没足够的能力表达这个(因为他才是个70后,40多岁),而是避重就轻的把镜头转向小孩儿,青春期的女孩儿,事业瓶颈的中年男,以及,两个快八十岁,过着截然不同生活的老人老友。

最后,靠阿尔卑斯山麓那不可抗拒的美景简单优雅的音乐以及一段引而不发的感情,一个简单深刻的故事,这部电影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Fred是个盛名满天下的指挥家,他作的曲目(Simple Song)简单而优美,家喻户晓,被用作音乐课的入门教程。

但八十岁的他回顾自己一生,既感到满足又有点懊悔,他的一生是异常丰富的,有事业有家庭,尝试过各种情感的起落(甚至爱上斯特拉文斯基)但世人对他也未必全然是善意,哪怕已经80岁,没什么要做,他仍对负面评价耿耿于怀。

他坚定的拒绝别人帮他做传的请求,拒绝皇室封爵的邀请。

因为老友一句话他可以生气好几天,像个孩子。

和他相反,老友Mick却是个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的导演,他也垂垂老矣,仍天天和一群年轻人讨论剧本,计划着自己的新戏,拉投资,找相熟的演员(也老了)做主角。

落日西斜,俩人一块儿沿着山坡小径,沐浴在夕阳的余辉里散步,两人的日常对白是这样的:“今天你尿了吗?

”“尿了两次”“我操,不错啊,我尿了一次”“不错啥啊,两次,每次两滴”“那个×××感觉怎么样?

你到底上过她没?

”“我也不知道,我不记得了”“你昨天说的你搞过的,坦白点儿,说说吧”“哎,真不记得了。

”(大家不必担心,最后老头体检报告出来了,『像马儿一样健康』,前列腺没问题)

然后二人各自回房,Mick回去继续和年轻人喝酒聊剧本,Fred就独坐在卧室里,咀嚼自己的成功和落寞,一个苍凉的背影。

两个老人的故事里,Fred枯做在树桩上,望着天空半明半暗的云,那一刻他想爱,想年轻,想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瑞士的牛远远的悠闲的吃草,脖子里的铃铛和自然里的风声虫鸣和谐一片,老人情不自禁的对着大自然指挥起来,简单而美好的乐曲缓缓流淌:牛铃,风声,扑愣愣而起的鸟儿就是一曲完美的Simple Song。

这一幕真是拍的美极了,天人合一。

Paul Dano演一个中年危机的演员,盛名之下遭遇瓶颈,憋在酒店酝酿角色,同时也是寻找人生的方向,他的故事比较简单易懂,首先他因为演一个机器人成名了,在这个漫威一统天下的时代,演机器人成名不奇怪,但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演员他异常痛苦:人们甚至不能看到我的脸,就TMD记住了Mr.Q,a fucking robot。

所以他挺愤世嫉俗的,觉得观众都是傻逼,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嘲讽环球小姐不过就是胸大屁股翘罢了,不读书,没思想,没内涵,果然环球小姐见到他时和别人一样惊呼,哎呀,我特别喜欢你演的Mr.Q,他鼻子哼出大大的不屑,但是转眼,他眼中波大无脑的环球小姐说:那你感谢过这个角色吗?

我挺感恩我参加了环球小姐比赛的。

意思很明显:也许你不屑,但你的确因此而获得了部分自由,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了。

他深受震动,接着就在手信店里碰到一个小孩儿说我看过你演的一个电影,演一个父亲,没有准备好做父亲,对儿子手足无措 (看上去这是个文艺片,肯定是他比较看重的),在这个偏僻之地居然遇到一个小小的知音,他才感到自己的傲慢无礼,后来他选择放弃新的角色就是因为他明白自己可以选择。

名气是随机的,偶然的,但自己却可以选择要或不要。

两个老人相比,Mick是深深的入世的人,所以最后他不能忍受年老,不能忍受每况愈下的艺术能力,跟不上时代堕落的步伐,自杀了。

Fred像个孩子,但也像个孩子一样简单豁达,把人生看得简单清澈,真的到了中国人所谓『从心所欲不愈矩』的程度--毕竟老头儿什么样的感情都大胆的尝试过了,甚至男的女的都试过了。

面对女儿婚姻的失败他不评论,不干涉,而他亲家Mick却骂自己的儿子眼瞎,还回来给Fred女儿道歉。

这段对话也写的非常棒,Fred女儿一定要问出她丈夫为何喜欢一个流行明星,Fred一开始说问了但不记得了,最后没办法了只好直说,你老公说:她床上功夫好。

他女儿沉默了,不过隔天对他说,这个原因是编的借口,因为我床上功夫一流。

老头儿:我知道。

女儿:啊,这你怎么知道?

他:I'm a wander in bed when i was young. (年轻时我也是个性爱大师啊)女儿笑了,(这也能遗传啊),这当然是个玩笑,但他女儿已经理解。

有的人虽然八十了但仍然幼稚,就像Mick,Fred说他,你这个人啊,很天真很傻,这么多年来,我说啥你都信。

Mick从未尝试堪破人生,他一辈子都面对演员,是个情绪化的人,但导演需要这种激情,Fred对他说,我年轻时曾经和斯特拉文斯基处过一段,他对我说:别做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没品味。

这句话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对于一个作曲家指挥家而言,真诚的释放感情,不要压抑,别端着。

我想这是Fred的理解。

从Mick和一群年轻人讨论剧本看得出来,他过去的影片总是有个意义的。

这部『遗作』他其实想尽量淡化这个意义,试着别做个知识分子。

但还没开始就失败了,于是他自杀了。

其它几个角色也非常有特点,比如那个拉小提琴的小孩儿,Fred进去对他说你拉这首歌是我做的,你的手位置不对,应该这样,小孩儿认真的看了一下,No,作者是贝林杰,你叫啥名字?

贝林杰,你可以去前台查。

隔天小孩儿碰见他冲上去说,我去前台查了,你果然是贝林杰,另外,你帮我纠正那个手势之后我果然拉的好多了。

老头平静的说,你知道为啥吗?因为你是左撇子啊。

左撇子总是特别一点儿。

这时候正在游泳的马拉多纳艰难的挺着大肚子凑上来说,刚才你说左撇子都会特别一点是吗?

我也是左撇子啊,黄金左脚。

Paul Dano演的那个演员在旁边一副多此一举的眼神对老马说: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左撇子啊。

虽然如此,马拉多纳还是心满意足的走了,笑的像个孩子。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非常考究,贯穿其中的那些衰老下垂的裸体大概就是导演对老去的理解吧,显然以他的年纪也就只能理解(想象)到这儿了。

最后那个一直打坐的喇嘛教大神终于白昼飞升了。

凡事都有可能,Fred接受了皇室邀请,去指挥了Simple Song。

并即兴发挥了点儿他在小树林里感受到的自然。

这部电影传达的意思太多了。

人生就是个不断得到与失去的过程,谁都有自己的修行,年轻时你有激情,体力,无数的机遇和可能,还可能有天分,但又傻又天真,没有足够的智慧,经验和成熟的从容去做选择,非常容易迷失;中年时开始变得有智慧,从容,但为种种责任与义务羁绊,让你的选项变的很少;无论是怎么度过的人生,当你老去,回首往事,总难免感慨,几分荣光几分懊悔,总之,没有准备好的人生,没有无悔的人生。

爱过,努力过,有过几个知心朋友和爱人,就不算虚度。

什么是年轻(Youth)?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 ) 终为一物,气定神闲

衰老,永远是生命中无法忽视的一部分。

声色犬马下的浮光掠影,到了暮年却又显得不足一提。

索伦蒂诺从《绝美之城》的罗马恢弘城市中脱离出来,落定于静谧的阿尔卑斯山的度假酒店中,来探讨关乎生命、过去、未来、性、孤独。

索伦蒂诺用一部《年轻气盛》传达出了更宽广的哲学思考,用其匠气去堆砌出惊奇的影像来释然对过去回忆的林林总总。

影片中每一个主要角色或多或少都被某些事情所牵绊,对痴呆妻子的怀念,对情感寄托的忠诚、对自我怀疑的坚持、乃至对爱情失败的束缚。

好在,所有的人物在影片结尾都从灰色阴霾中走了出来。

这对于导演所想传达出的主题恰好结合在一起,年轻气盛之时多少还是需要一些对未来不顾一切的探索。

影片中借米克之口说出了这么一段台词:”everything seems really close, that’s the future. And now everything seems really far away, that’s the past.”,突然仿若被点醒一般,不念过去追逐未来这便是导演想从中传达出的最为重要主题。

生活中所有人都在未来不确定中迷茫,又有很多人在经历生活不如意后回头看过去的幸福生活。

悲喜的过程中总能从最为基本的生存矛盾下去寻找自我价值,艰难困苦的生活也罢,幸福美满的生活也罢,对于暮年之时的人们来说,过去的记忆模糊不清,那份对青春荷尔蒙刺激下的冲动和无知在随时间推移后都将渐行渐远。

米克和弗雷德这几十年的好友凑在阿尔卑斯山青草白云下,因为一个女孩斗嘴、打趣,生活中最幸福的事不也就是这样对所有烦恼的不留念而坦然享受当下生活吗?

不如意的生活往往让人绕不开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心底里存在主义的价值观让懦弱的情绪无限放大。

意识到情感不受控制,所有人都会像米克一样选择终结吗?

显然不是,索伦蒂诺并没有过分夸大米克的结束,平淡的动作,固定的镜头,从摄影中不难看出导演对其的不屑和冷漠。

无论生活如何亏待了你,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反思自己,更重要的是对触手可及的未来有着最正确的规划。

即便如米克所说:“情感就是一切”,情感打击下的摇摇欲坠总不会永远雨打风吹。

米克选择了恐惧,而弗雷德选择了希望,孰是孰非对于电影导演没有告诉我们太多,只是在影片结尾米克用手搭成了一个望远镜望着镜头,他是不是已经发现未来其实真的很近呢?

索伦蒂诺用意大利式的幽默去讲故事,用特有美学的运镜来掌握影片的风格,另其整部影片都凸显出作者电影的独特魅力。

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讲述的很多,导演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也趋于完美,叙事节奏上也比上一部《绝美之城》好了很多,但是总体看来影片不大气,虽然描写性表现的十分坦然,但却无法挖掘出性对于加强影片整体叙事核心的作用。

虽然影片的整体观感舒适,可是正是这份舒适让影片过于平淡,凸显不出电影所具有的独特视角和故事上的感动。

当然影片的摄影依旧可以拿来作为标杆,诗意的美学画面也让索伦蒂诺和马力克有着十分相像的地方。

故事上的匠心独具和几句台词的画龙点睛,整部片子倒也流露出导演对其电影文本上的自信。

大抵若是真到了垂暮之年,所有事情都不再是事了吧。

 7 ) 年轻气盛的人可能欣赏不来的《年轻气盛》

本文转自微xin公众号“发现四次元”,特此声明:这是一部非常特别、非常有味道又非常美的电影,适合周末一个人静静的欣赏,电影名字叫《年轻气盛》(Youth),但真正年轻气盛的人或许未必欣赏的来……毕竟一般年轻人很少会深入思考关于时间和衰老的问题,我很庆幸自己不是在跟电影主角一样老的时候才遇到这部电影。

电影的主角是两个年迈的老头:Fred是一位已经退休的音乐家,而Mick则是一把年纪仍在工作的电影导演,电影讲述这对老友结伴去阿尔卑斯山脚的高档酒店度假,带着好奇与温柔的眼光观察着他们子女充满麻烦的生活,以及旅馆里其他人各式各样的人生,影片从已经有丰富阅历的老人视角出发,去探索有关青春与衰老、亲情与爱情、音乐与艺术、性与欲望、成功与死亡的答案。

电影里没有充满戏剧冲突的情节,导演甚至都无意于借助情节来表现人物关系,用结构来包装故事,而是用一种分散的,细碎的方式来展开叙事。

电影里出现的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思想早熟的小女生、并不愚蠢的环球小姐、带着钢牙的按摩女、不时出现的红衣僧侣、肥硕且行动迟钝的退役球星、看似成功有名的演员、吃饭时从不说话的老情侣……即便只用了几个镜头去描述他们每一个人,也让人回味无穷,给予了影片多义性和深沉的哲学意味。

鉴于电影里出现了几处虽不情色却完全裸露的画面,在中国上映应该是不可能的了。

虽然它并不是什么动作大片,但如果你只是用小小的手机屏幕去看它则有点太浪费了,甚至可能会完全感受不到这个电影的美妙之处。

所以小元建议大家把这个电影的高清资源下载来以后,用电脑或电视机大屏幕去看,如果还能配上不错的音响效果就更好不过了,因为它独特的美,它的恬静和诗意,它美妙的音乐,都值得被你我的眼睛耳朵好好享受。

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小元我是第一次看,总觉得影评写多了反而会把电影的逼格降低了,电影里的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台词,其实都非常有哲理,不同的人看完所感受到深浅也一定有所不同。

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这个来自意大利的导演——保罗·索伦蒂诺,《年轻气盛》已经是该导演第六部入围金棕榈的作品了,有人说这部电影跟他13年拍的另一部获奖电影《绝美之城》有异曲同工之妙:唯美,优雅,又让人灵魂得到升华。

这部电影,值得你找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忘掉快节奏生活的疲惫,静下心来去好好品味。

欢迎各位四次元的粉丝们点赞哦

 8 ) 人都有老的时候

当女儿把父亲对自己的“亏欠”逐条陈列、毫无顾忌地一口气倒出来的时候,父亲沉默了,苍老的就像一张旧报纸。

这份沉默不止是对女儿“控诉”的默认,更是看透了过去的一切早已遥不可及,更无法弥补!

女儿歇斯底里的控诉也许并不是想改变什么,更多的一种宣泄,直到现在,她还是从心里渴望得到父亲的关怀!

/-What happened?-Daddy , I have to tell you something.It's …Personal. -Tell me, lena.-Julian is an ass.Because…I'm really good in bed.-I know.-What do you mean "you know"?-You're my daughter.And,in all modesty…I was a wonder between the sheets.It's true!/哈哈哈,舐犊情深,可见一斑!

-"YOU ARE MY DAUGHTER"-That's enough父亲的这段对话仿佛能让人看到过去抑或说是思考未来,小时候父亲没能及时给予的“caress, hug, kiss…”在面对“at my age”的父亲的时候,云淡风轻,也没什么不能释怀的。

更重要的是:有些情感,也许人只有老了才明白!

人都有老的时候.王晰人生注定毫无准备,也无法重来!

这部电影对我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它让我在年轻气盛的时候静下心去想想自己未来的样子…

 9 ) 《youth》在死亡面前挣扎

导演 索伦蒂诺人间仙境的瑞士小村落,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温泉疗养院,Waldhaus Flims酒店,停留着一帮显赫尊旺的客人。

环境的理想化,预示着叙事的情境专注为心灵或情绪的捕捉,走向衰落的年老在这里就成了濒临死亡以及对青春渴望的濒死体验。

疗养院的完美一方面可以解读为完美,但是“完美”也预示着“完成”,预示着一件事情的”终结“,桑拿房里毫无动静的一堆肉身,反而像是为死而准备的一个仪式。

空镜头的完美景色,呆滞的人群,其实预示着死亡的笼罩。

在这死亡笼罩下,有形形色色的形象。

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在挣扎。

这部电影就是这么一部“向死而生”的电影。

弗雷德一生坎坷跌宕,作曲无数阅人无数,到老年退休了却哑然失趣,对俗世一点情趣都捡不起来,所以会对人冷淡、彻查身体、不相信奇迹,基本是毫无疑问的走在向死的路途上。

和他同在这个度假疗养院的,还有他同时期的老朋友米克。

米克的生命状态却表现的截然相反,大张旗鼓召集了一帮年轻编剧到山青水秀的瑞士,昼夜不息的写剧本,他思维活跃,观察犀利,妈字问候语张口即来,生命气息浓厚,活的甚是潇洒;但从弗雷德和米克一起买药开始就落下了伏笔,事情的结果并不是安稳的按照发展的趋势来进行的。

实际伤病缠身的其实是米克,而弗雷德的检查结果却出乎意料的非常健康;弗雷德的女儿被米克的儿子出轨,结果竟然是弗雷德和女儿的一番撕扯之后却重构了父女之情,米克的儿子则彻头彻尾是个衣冠混蛋。

故事的高潮就起于在温泉里两人共同无法自拔于环球小姐的现实春梦时,米克的御用女主却忽然釜底抽薪。

这要了米克的老命,电影到这个时候,才发觉原来米克才是强弩之末,支持他的遗作之梦摧枯拉朽般崩塌,米克的世界也随之烟灭,只剩一堆灰飞。

而弗雷德其实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米克在弗雷德的眼前毫无预示的跳楼解脱,弗雷德吓的一直喘大气,这个两人时间空间的共处场景安排导演太过心机,其实就是明示两人的生命状态交换。

弗雷德如梦方醒,米克的死促他回复了生命的神志。

在菲利普亲王寿辰的演奏会上,弗雷德不在纠结于那些冥顽不化的老年人的纠结,大大方方的指挥了一场他口中永远也不会有的交响乐会。

曲终时画面转向米克的遗像,正是致敬那重新给他予生命的老朋友。

除了弗雷德的女儿,另外还有两个大配角,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马拉多纳是索伦蒂诺的偶像,特性演员的替身出场,可以理解为是索伦蒂诺期望的白日梦。

马拉多纳的余日如何,像是一直素绕这导演的一个非常迷人的话题,但他在这里的配角出场,应该也是跟最后的那句“在想未来”有关,内心强悍的人,总是不肯承认面前残忍的现实。

希特勒的扮演人找不到这个角色生的途径,所以他来时,实际是“死”的,只剩下观察别人角度,死在对自己过去的不认同里。

但是最终他也找到了生的窗口,就是“去做那些让他能感到生命的事情,没有谁能在开始前做完全准备”。

相比《绝美之城》,《Youth》脱离了索伦蒂诺生存的意大利。

意大利在他眼中生生不息,《绝美之城》的叙事可以绵长,眼花缭乱。

但是《Youth》这个底蕴架空的理想舞台,没有了繁杂的历史干扰,导演的描述意图则显得简单多了,也平淡多了。

写完这篇剧透极强的影评之后,忽然感觉索伦蒂诺这样对待垂死的固定眼光,其实一点都不好玩。

垂垂老矣的时光,你还想从人家身上蹦出什么火花呢?

 10 ) 苍老是件可怕的事情

高中时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小说的结局一直没有忘记,渡边彻与绿子通完电话,迷失在另一个城市的电话亭,久久没有离开。

而后是渡边彻的独白:木月照旧17,直子依然21,直到永远。

不记得之前看过的是一本书,还是一部电影,女主有一个可爱而充满生命力呼之欲出的形象,她有一个梦想或者说是自我约定:活到30岁就自杀,因为无法忍受苍老下去。

苍老于我来说是一个很遥远的词语,死亡也是,到目前我长到二十五岁,所历经过的真正让我难以承受的关于死亡的事件,是我一个十年没见的小学同学,因为白血病,过世在2013年4月的最后一天,永远23,这让我充满遗憾。

其他亲戚的过世,带来的至多也只是短暂的悲伤。

有人拒绝变老,有人根本没有机会去历经,这是悲哀的地方。

某种程度上来讲,能够生老病死体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生感受,能够寿终正寝应该可以算作是一件有造化的事情吧。

不过话说回来,苍老的确是一件让人害怕的事情。

这可能是我看完电影「年轻气盛」的最大感受了。

最近两年我几乎很少再看这一类节奏慢的欧洲文艺电影了,基本很难消化也通常带些悲观气息,让人不论是观感体验还是精神层面都有些难受。

要不是这部电影海报上年轻女人的漂亮胴体,我可能就略过了。

电影「年轻气盛」的英文片名「Youth」更具象,但你以为说的是少年青年,其实电影讲的是老年,表达的就是苍老这么一回事。

电影基本讲的就是是两个老年人的生活点滴,退休的音乐家和专注拍女性电影的导演是两个有着几十年感情的朋友,他们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两人都已苍老的行将就木,皮肤松弛,满头白发,热衷于一起回忆过往旧事。

不同的是弗雷德基本接受了苍老,拒绝任何形式的采访和演出。

而米克仍然不愿意服老,热衷于筹备自己最后一部电影,并早早的宣称这会是一部优秀的遗作。

之所以觉得电影表现出的人之苍老是那么的可怕,是因为电影中仍还穿插着其他一些年轻人的烦恼,然而他们却又大把的时光去慢慢的自我消解。

就像片中那个年轻貌美的环球小姐被质疑演技,她会骄傲的回应,未来还很长,仍有无限可能。

就像弗雷德的女儿,因为男友的背叛前一秒在浴缸里哭的天昏地暗,后一秒又能轻易地对下一个人产生别样的情愫,就像那个一直苦恼自己演技不被记得的“机器人Q先生”还能去尝试更多。

而苍老如弗雷德与米克的片中的大多数老年人肉配角们,只能每日机械一般的泡温泉泡桑拿,听晚安前的音乐演出。

而弗雷德与米克,每天关注的却是今天尿了吗?

尿了几滴这样的事情。

当电影的最后,米克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标榜自己作为一个女性视角的导演有多么可笑时,意识到自己的苍老带来的停滞不前思想僵化时,只有选择纵身一跃。

「年轻气盛」是一部标准的欧洲文艺电影,细腻琐碎又有点悲天悯人,没有多少大众意义上的趣味性,就不建议观看了。

虽然苍老如此骇人,好在我这么年轻。

《年轻气盛》短评

几分神似托马斯·曼的《魔山》

8分钟前
  • acidrain
  • 推荐

我看到的是老人慵懒,无聊,死气沉沉的情绪

11分钟前
  • 花生酱
  • 还行

不喜欢,但独特,有些体验只能从不喜欢但独特的事情上获得,所以还是持乐观态度比较健康

13分钟前
  • 苏乏
  • 推荐

有点像八部半,不过还是欠点火候……

15分钟前
  • 严箫玉
  • 较差

看这片感觉就像是在逛博物馆,而且是以一下午逛完卢浮宫的速度。

16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还行

这样一部电影,想不联想到八部半还是很难的。当然更多的还是在谈衰老,所以真的整部电影都填满了各式各样的人生箴言,只是归结到最后好像还是,保持一颗青春勇敢的心。 但是看到emotion is all we've got那一段还是很感伤,因为人生还有另一种可能啊,那就是悔恨。

18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镜头有很多动人的地方,但故事衔接性差,道理太多太说教。“In a good friendship you only tell each other the good things.”

23分钟前
  • duckducker
  • 还行

這部雖然故事只發生在一個瑞士度假酒店,感覺要比他的《絕美之城》要好,但又散了一些,說了一些什麼都沒說的話。

26分钟前
  • 無邊無際
  • 还行

索伦蒂诺总是知道那些深邃的情感该如何安放,巨大的失落,孤独的黑夜,人与人的疏离。在音乐家的耳朵里,世界如何带有节拍,在艺术家的眼睛里,心灵如何感受痛苦与爱。这是一个值得不停回看的电影,在不同的年纪,会看到不同的世界。

3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消费皱纹、肚腩、松垮的皮肤以及肥大的前列腺,对衰老都没份敬畏之情,谈个毛的youth

35分钟前
  • 喷子
  • 很差

看了3天勉强看完。人类无法逃避衰老和死亡。那些伟大的灵魂,知道自己被束缚在必然死亡的躯体中,该是多么绝望和不甘啊!

36分钟前
  • 小医僧日记
  • 较差

关于死亡。索伦蒂诺再次用最琐碎的方式探讨了难度和深度都不亚于“美”的问题。总体看比绝美之城有更为明确的主线,戏剧性也更强。全片充斥着衰老与青春的意象,像诗般隐晦而动人。哈威·凯特尔太有意思了,一爆粗口就把人从瑞士疗养院拉到了美国街头,给全片添上一层幽默感。

38分钟前
  • 圆首的秘书
  • 力荐

风景真美,终于走到了终局的人会这样松一口气么。对肉体最直接的迫近真是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42分钟前
  • 琴酒
  • 推荐

一星照例给ending和女儿;另一星给萝莉和正太。我比较痛恨死的是米克而不是弗雷德这个设定 ==

44分钟前
  • 小檠的罗宾熊
  • 还行

做作,浅薄,愚蠢。

48分钟前
  • 朗韵
  • 较差

8/10。1.索氏小叙事依然专注角色内心感受,人文景观诗意盎然。2.魔幻时刻:幻想指挥惊动森林万物,藏佛禅坐后悬浮;老导演眼前浮现草地群演,宛如集体谢幕3.先后打赌的夫妻沉默&做爱与否。4.混浴邂逅女艳星的春光乍泄。5.希特勒扮相引众注目6.多次穿插按摩小姐跳体操。7.爱与生命的宏大主题,绝美超群。 @2015-10-31 22:35:29

4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

52分钟前
  • 1
  • 较差

有病呻吟系列,把我给看困了……

55分钟前
  • 悲伤丘比特
  • 较差

就是容易被衰老的东西打动,不论是老人家还是老欧洲。

60分钟前
  • 57
  • 推荐

如此空虚、贫乏、做作的片子最多值两星,最后一星给那具诱人的肉体。

1小时前
  • 安德烈大叔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