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耐心细细品味的影片,之所以把G和戴安娜王妃联系起来,是因为她们的命运是如此惊人的相似,神奇的命运轮回。
同样是天真烂漫的少女,某一天幸运降临,成为了无比尊贵荣耀的公爵夫人/王妃,婚后的生活却不像童话故事般美丽,等待她们的是丈夫的冷漠和灵魂的孤寂,有人说“她丈夫是这个城里唯一不爱她的男人”,和受爱戴的戴安娜王妃又是如此的相似,她们的婚姻都不幸福,或者说没有自由到可悲的地步,但是她们在政治上都做出了杰出的成就,被人们所铭记。
在片首G和政客谈论自由的时候,她嘲笑说哪里有相对的自由,要么就是自由,要么就是不自由,相对的自由是多么可笑和模糊的概念,难道会有相对死亡吗?
而她之后的命运却戏剧般的说明了自由只能是相对的,因为她一生都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被禁锢在婚姻的枷锁里。
与公爵的婚姻里要失去尊严,与情人的厮守里要失去孩子,与孩子的欢聚里要失去爱情,无论如何她都没法获得真正的自由,那种相对的自由陪伴了她的一生。
而对于G来说,什么才是生活?
是坚韧和妥协,或者说是牺牲。
她坚强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这样的婚姻家庭中生活,活得有价值有分量,于是被后人所铭记。
电影的秘密9.0[美] 斯蒂芬·普林斯 / 2018 / 文化发展出版社公爵夫人(The Diuchess,派拉蒙优势,2008)「制作精良的美术往往能传神地重现历史。
这部有关18世纪末德文郡公爵夫人乔治亚娜•卡文迪什的传记片就是一个例子。
影片在遍布英格兰的十几个历史遗迹中取景拍摄,如位于英格兰北诺福克海岸的霍尔克姆大厅(Holkham Hall)。
这些地点均由迈克尔•卡林(Michael Carlin)挑选,令影片的布景和服饰十分逼真。
」
真人真事,很考究的作品。
英国君主立宪百年,法国大革命前夕,英国德文郡公爵及其夫人乔治安娜同床异梦,各开小灶,却始终搞不好避孕,婚内婚外生了一茬又一茬。
最终夫妻相互妥协,形成了二女共侍一夫的家庭格局。
乔治安娜的出轨对象也不简单,是当时支持美国独立及法国大革命的下议院议员查尔斯·格雷伯爵。
因格雷伯爵在这段婚外恋中悬崖勒马,并未拆散公爵家庭,故而在其后通往英国首相的道路上免遭公爵的阻挠。
此类作品有个共性:贵族生活、门第观念、政治阴谋、革命理想、道德约束、情感纠葛交织在一起,往往通过聚焦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就能淋漓尽致地呈现当时社会概貌。
原因很简单,历史总是由那些时代的精英们在书写。
同理,后人书写我们的时代,大约也是如此。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本片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的确实从很多地方看本片都是传记片的佳作公爵夫人那充满魅力色彩却又让人惋惜的悲剧人生的确让人为之动容我不知道在追寻真爱的路上到底有多少人最后成功了而那些短暂的稍纵即逝的爱情却明明是那么具有杀伤力人们本来信以为真的一段感情又有多少是永久的也许这个问题和站在什么角度上看有关系不过是甜是苦 是悲是喜希望每个人都能自己看清楚
看完这部片子,我就不禁唏嘘感叹,为什么这么些个对人生对爱情已然绝望的老男人们非得找那些对感情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年轻貌美的小姑娘来摧残呢?
到底是人性趋向美好的本能还是出于容不下别人美好自己残败的变态心理呢?
'He loves me?""Yes,of course.""I do believe u will be happy with him.""I know I shall."一开始她相信他对她是有爱的。
就算没有爱,她也那么自信的可以得到爱。
可Duke透过窗户远远看她的寂寞表情,就像看抬头看天空中飞鸟路过,她不属于他也不会受控于他。
偏偏这没有拥有过也没想要拥有过的美好事物要赠送与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完美的“三不政策”,保全自身,没有爱只要接班人。
故事还没开始,她就已经输了。
接着,她开始接受他的过去和公然的寻欢作乐,为他埋单为他隐忍。
她是那个整个伦敦都爱,唯独自己老公不爱的女人。
在Duke连自己最好的朋友Bess都不放过之后,她最后的底线也被破坏了,再也忍无可忍。
可当她大发一通脾气之后的那句What's wrong with me? 我却不禁心酸。
不是质问吗?
不是生气吗?
怎么听起来还像是乞求?
这爱的卑微像极了张爱玲的那句话: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心是欢喜的。
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随着对Duke的绝望,她和年轻的Grey相爱了。
这段爱情在我看来只能算作她的救命稻草,因为无法忍受每天看着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好友亲亲我我,只能逃向一个爱她的安全的温暖的怀抱。
而这样一个逃离的姿势也真真正正成为他们正面斗爱的开始。
对,我称之为斗爱,就像现在的爱情,男女之间谁都不会先低头,僵持只是为了一时占上风的胜利,完全丧失了爱情原本的美好。
自此之后,我才猛然惊觉,渐渐开始关注Duke的感情。
原来他对G一直都是有爱的,不管这爱的表达是冷漠还是回避,但除了对G的责任和占有之外,这爱确实存在,而且深深的存在在一切平静的表面下。
毕竟像这样一个可爱的全伦敦都爱的女人,他离得最近又怎么可能不爱呢?
毕竟透过窗户那远远一望还是直指了他的内心,不然能生儿子的那么多为什么非得选她一个呢?
但不得不说一句,愤怒的Duke不顾一切的强奸了G,那叫喊声让我顿时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精液的味道。
那恶心的感觉实在值得三天不吃饭,禁欲一礼拜。
无论如何,当Duke用他的手段把G逼回了家之后,我是完完全全认为影片应该结束了。
作为故事,再讲下去无非都是闹剧;但作为再现公爵夫人的一生,只好硬着头皮看下去。
还好,最后Duke握着G的手说:I'm not particularly adept at expressing myself. But I shall try.让我觉得没白坚持这一段。
他看她的眼神原来一直都有爱怜,他的脸上也一直想要带着笑容,他也只是害怕而已。
对感情缺乏安全感,导致惧怕失去而拒绝付出。
Duke就是现今无限盛行的“三不男人”——“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典型,让我们这些傻乎乎的痴情怨女们莫名其妙的就对号入座成为了“不死心、不后悔、不靠谱”的“三不女人”。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
假如有爱,不论是平静的处理一切,把他那点小没安全感击打出局,赢得美满爱情;还是硬撑不见伤心再见,发现爱两人释怀,赢得美满爱情;都只是殊途同归而已。
还不如及早修炼出强大的内心,不哭不闹不上吊才是真正的三不女人准则。
终于挤了个时间把《公爵夫人》看完。
只因为凯拉奈特莉。
很喜欢这个英伦玫瑰。
这是个非常不清晰的DVD版本,而且字幕被翻译的驴头不对马嘴。
但这一切并不影响我对赫赫有名的德文郡公爵夫人乔治亚娜·卡文迪许抱有深深的同情。
记得很久以前读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记。
相信在历史的社会中乃至现在的社会中,女性身上都保留着一种特殊的浓墨重彩的悲剧色彩。
虽然在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下,西方信仰人生而带罪因此引申出“性本恶”的观点,我个人更倾向于中国传统的“性本善”。
都说叶卡捷琳娜是如何的骄奢淫逸色乱宫廷,都说乔治亚娜·卡文迪是如何深陷婚外情丑闻是个酒鬼和赌棍,至于戴安娜,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更能理解什么是所谓的婚姻悲剧。
乔治亚娜·卡文迪许17岁时嫁给五世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许。
得知这一决定后,她的反应是问她的母亲:他爱我吗?
而公爵的反应则是对乔治亚娜的母亲说,你的女儿会卖个好价钱。
我开始鄙夷这个男人。
新婚之夜,他脱下她繁琐的衣衫,高高在上的扫视她赤裸的身体,然后以命令似的语气说,上床去吧。
这是我痛恨这个男人的开始。
新婚不久,乔治亚娜在一夜惊愕的发现一个女仆赤裸着从他丈夫的房间惊慌跑出。
她为他生了可爱的女儿,他只想要儿子,开始关注其他女人。
失去丈夫的伊丽莎白·福斯特成为她的闺中密友。
乔治亚娜在回家的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丈夫在和最好的朋友做爱。
她伤心,痛哭,怒斥着这个男人并要求把这个女人赶走,但他拒绝了。
从此,乔治亚娜开始了同一屋檐下的三人生活。
这样的煎熬,对于一个女人而言,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坚强?
幸而她还有一个爱他的男人。
幸福终究是短暂的。
为了孩子她重新回到那个痛哭窒息的三人家庭。
生下了查尔斯·格雷的孩子,她情人的孩子。
并和威廉·卡文迪许离婚。
只身回到上流社会,继续发挥着强大的政治和时尚影响力。
至于,查尔斯·格雷。
当然爱上了别的女人,并娶她为妻。
当乔治亚娜痛苦的问母亲,妈妈告诉我,我到底该怎么办?
如若在现在社会,离婚是最好的解脱,尤其当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冷漠无情又极端无耻的男人。
但是在她那个时代:have no option.我们可以想象,当戴安娜得知查尔斯跑到卡米拉那里共度春宵时,是怎样一种痛苦。
除了背叛的折磨,任何女人都会心有不服。
一个比她老比她难看比她庸俗的中年妇女。
然而,命运有时就是如此残酷。
乔治亚娜和戴安娜都有着迷人的魅力和相当的政治影响力,聪明又风趣。
请原谅上帝,他无法给任何人想要的一切,包括完美。
叶卡捷琳娜从一开始就是如传说中所言厚颜无耻吗?
当然不是。
她也曾经是个单纯美好信奉爱情的小女孩。
没有进入宫廷,就不会有后来载以史书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
命运并不是握在她的手中,而是始终握在别人手中,有时她仅仅是为了生存。
一入豪门深似海。
身边的待嫁女孩,有几人能懂此间冷暖?
我一直认为,这个社会再如何进步,关于女人的态度,并没有增长多少宽容。
从此萧郎是路人。
果然。
我喜欢看以英国18到19世纪为故事背景的电影。
从《简•奥斯汀》到《傲慢与偏见》,我被英国特有的田园、建筑、服饰、舞会与礼仪深深吸引——英国的文化自有一股优雅从容的魅力。
这部电影甫一开头,我已在脑中设想这大约又是一部典型的淑女传奇,离不开爱情与现实的挣扎,最后女主角或是私奔或是堕落或是孤独一生。
没想到我失望了,这也是这部电影让我感到新奇的地方。
它平平无奇,故事讲述一名贵族名媛嫁给德文郡公爵,因不能繁衍子嗣而备受压力。
她的朋友福克斯夫人与丈夫相好,恰在此时她重逢旧日的好友格雷,从而衍生一段情史。
故事的最后,公爵夫人成为当代最具盛名和权势的女人,福克斯夫人始终与她和公爵同住,在她死后成为德文郡公爵夫人。
我们普遍期待她会抗拒强权,拒绝嫁给公爵或是勇敢追求真爱。
但是故事一开始她显然乐于嫁给公爵,到最后她并未为了真爱而放下一切。
这样的故事非常真实。
谁不会为成为公爵夫人,能住进豪华府邸而雀跃?
谁又忍心抛下孩子,不顾一切追求爱情和自由?
然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公爵自私的爱。
这部电影演得最出色的,就是这位德文郡公爵。
我不否认他是爱着公爵夫人的,但他的爱自私而残忍。
如果公爵真心爱他的妻子,他怎么会让她忍受与别的女人共事一夫的痛苦?
他风流、专制,但他却深邃、严谨,让人捉摸不透。
英国绅士的深沉,让人感到一阵安心和自若。
不管怎样,婚姻中的男人若总是自我中心,从不考虑妻子的感受,那么他就不能大言不惭地说他爱着她。
因此我并不同情公爵,只是我太喜欢他蓝色的眼睛。
或许我不能要求那个时代的男性,会给女性多少尊重,但我相信不管在任何时代,男人在婚姻必须对妻子有最基本的尊重。
婚姻的不幸,往往肇因于此吧。
You can't ask me to battle nature in my own heart. --- This will be the mistake of your life. --- No, I made that many years ago. I trust you can see yourself out. --- I fail to comprehend how far we are fully committed to the concept of freedom. --- Freedom in moderation. --- The concept of freedom is an absolute. I love you in the way I understand love. How wonderful to be that free. --- We love each other. --- I do not doubt it; he is a dreamer like yourself. You both dream of another world that does not exist, and never will. --- Up and down, up and down. Why can't we recover like that? --- It's too far to fall now. --- You don't have to please others all the time. --- It's what I've been brought up to do. Difficult lesson to unlearn. --- Please tell me what is wrong. --- I fear I've done some things in life too late and others too early. --- No, you haven't. I don't make deals. Why would I? I'm in charge of it all. Of all the women in England, you had to throw yourself on her. I have never objected to any of your affairs. I have accepted whatever arrangement you have proposed. But this... I have one single thing of my own. Why couldn't you let me keep Elizabeth for myself? What kind of man are you? She is my sole comfort in our marriage. You have robbed me of my only friend. What is wrong with me? --- There are limits to the sacrifices one makes for one's children. --- No, there aren't. No limits whatsoever.
看了这部电影想起姑姑说过的一句话:做男人难在肩负重大压力,做女人难在面临诸多抉择。
而公爵夫人乔治安娜最大的悲哀正在于,她甚至没有什么机会做出抉择。
对于女人来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拥有美貌和智慧的公爵夫人——社交女皇、时尚的引领者乔治安娜本应该是一只自由翱翔的鸟,却被“全伦敦唯一一个不爱她”的男人关进了无爱婚姻的牢笼。
古板乏味冷漠的公爵对这段门当户对的婚姻只有两个期许:男性继承人和忠诚。
说实话这部片子选的演员长得都不怎么样,凯拉的身段也单薄了点(莫非历史上的乔治安娜也是如此?
),但都演到位了。
乔治安娜洞房花烛夜的紧张和不安让我想起了小说《灿烂千阳》里类似的描述。
无论出身低贱如私生女玛丽安,还是高贵如公爵夫人,在冷酷专横的丈夫面前,都是同样的束手无策。
有名声和利益当道,自由和爱情对贵族来说从来都是奢侈的,何况身为女人!
乔治安娜隐忍了那么多年,竟没换来半点公平,她一直都是公爵的生育机器,得到的关爱还不如他的两条狗。
她从未放弃过斗争,却每次都含着屈辱的眼泪妥协。
亲生母亲最先考虑的从来不是她的幸福。
母亲何尝不是这样一步步忍辱负重走过来的?
只不过她的婚姻比女儿更幸运些罢了。
纵使公爵夫人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决心强烈到想要孤注一掷,本能的母性还是让她选择了继续隐忍。
这就是女人啊,太多的羁绊让她们难以像男人一样坚决而冷酷,为了孩子,乔治安娜和第三者贝丝都选择了最大限度的牺牲。
乔治安娜在家门口送走爱人格雷的一幕,已经是心灰意冷;亲手把孩子交给老格雷的痛苦,几乎是垂死的挣扎了。
格雷看穿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足够的力量给她自由,公爵一再断送她的幸福,也并非完全没有愧疚。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自由和幸福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最后还得继续强颜欢笑,在众人欣羡的目光之下作秀,重拾时尚女皇的尊荣。
无限风光的她真的快乐吗?
然而不快乐又能怎样?
至少她还有可爱的儿女,才华和智慧,舒适的生活,已经比许多女性幸运很多。
看《公爵夫人》本来是为了消遣,以为是和蜘蛛女的《绝代艳后》一类内容空洞的的艳情服装秀,没想到却看得这么心疼。
当公爵在片尾终于说出几句像样的话之后,乔治安娜哭了,我也哭了。
男人的冷漠或许还不足以让女人流泪,但体贴的话语,因为太难听到,才更让人觉得心酸。
有人说公爵的转变太突然,其实并非如此,他那句“How wonderful to be that free!”绝对是点睛之笔,毫不忸怩造作。
公爵收放自如的表演把一个专横固执冷漠的贵族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他说他以自己的方式爱她,不知是真是假,只可惜这两个人完全不合拍,她的魅力没有一样被他欣赏,造就了一出利益婚姻的典型悲剧。
即使是一切尽在掌握的公爵大人,也有许多无可奈何。
有人说这是一部烂俗浅薄的电影,我觉得恰恰相反,或许它不是一个题材新颖的故事,却讲出了几世几代不自由的女人艰辛的抉择,以及抉择背后深切而沉重的隐忍和哀愁。
推荐理由:这部电影对于人性的开掘,比寻常宫闱片要多一些。
片 名:《公爵夫人》导 演:索尔•迪勃主 演:凯拉•耐特丽、拉尔夫•费因斯、海莉•阿特维尔、多米尼克•库柏出品时间:2008年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每每,当我在美术馆游荡,倘若看见了欧洲贵族的肖像画,总会十分多事地设想,他们,在天鹅绒与塔夫绸的妆裹里,华服与珠光的辉映下,究竟快不快乐?
史书以外,作为个体的他们,有过怎样的人生,可曾七情上脸地生活,是不是,被绘制的当下,正思念着什么人?
所以说这一部《公爵夫人》,完全像是专为我这样的多事者而拍的电影。
故事的起始是,乔治安娜•斯宾塞十七岁嫁给德文郡公爵威廉•卡文迪什为妻。
话说这个斯宾塞家族,祖上是一位诗人,早年由罗利爵士引荐给伊丽莎白女王,以词藻事奉君上。
而该家族的后人当中,有一个在我们的时代亦曾嚣艳一时,燃烧并沸腾过世人的眼球,这个人,即英伦玫瑰,已故戴安娜王妃。
大凡想要走香艳路线的宫闱故事,不外乎围绕子嗣跟偷情展开。
那时乔治安娜年轻而饥饿,渴望温柔而汹涌的感情,但公爵的心已衰朽,只以子嗣为第一要务,其余全然不在他的考虑。
而她是一个如此艳丽的存在,并且她也竭力以痨病般的腮红,凛然的眉锋以及巍峨的假发,来表达自己的艳丽。
然而没有用,公爵的心,根本欠缺热烈,以至于她的帽饰哪怕再高妙些,也不能点燃他的热情了。
之后,公爵迷恋上显然更加肥美丰饶的肉体。
一报还一报,乔治安娜则重逢了少时的玩伴,辉格党的年轻党魁查尔斯•格雷,尝试了令人色授魂与的爱欲之妙。
其后的故事一波三折,疼痛非凡,实则是关于一个女性如何被男权宰制绑架和摧毁,并逐步重建她自身的过程。
你看乔治安娜也曾挣扎也曾违抗,那么剧烈,但最终,不得已地,她也只能平静下来,与她的丈夫、她丈夫的情妇结盟,共同维护贵族婚姻光鲜浮华的表象。
这是很虚伪的。
但人生有时必须虚伪。
我记得电影里有一幕,是乔治安娜来到公爵与女仆的私生女儿床边坐下,表情很复杂,像是一个人不得已顺从了,同时又为自己的这一点妥协由衷感到尴尬,于是她一面自我介绍,一面抽动嘴角那样浅淡而善良地一笑,在那一刻,凯拉•耐特丽的表演令我当真有一点明白乔治安娜这个人,因为她的脸上兼有少女与妇人的神色,那是一个人在不认命和认命之间的表情。
是自《傲慢与偏见》起,凯拉•耐特丽开始对所有英伦风角色大包大揽,也不见得多有演技,只是一味的瘦,锥子般戳在这儿戳在那儿,简直硌眼睛。
但她有一个表情却颇令人心动,就是当她呲着两枚天生丽质的小虎牙,冲人一乐,样子那么天真,所以当今后伤害跟变故临到她头上,就特别的有戏剧性,业内所谓Camera Face,大抵就是如此。
老戏骨拉尔夫•费因斯也真是精湛。
当阴沉的公爵对出轨的乔治安娜说,“是的,我爱你”,说话的时候抬一抬眉头,自己也不相信,而且因为撒谎而多少有些难堪。
还有当他站在窗前,望着花园里奔跑的孩子们,自语道,“像那样无拘无束,多好”,那一刻的德文郡公爵,流露了他全部的人性。
说到底,冷酷如他,炽烈如她,都无非是时代洪流中无可奈何的个体,生活自会如实降伏野性难驯的每一位,对此,我们无法有所抱怨,甚至也不能说“不”。
他需要婚姻和子嗣,而她渴望爱恋和情动,不是谁想伤害谁,只不过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办法。
于是公爵说,“我不想让你遭受更多的痛苦了”,我相信当他这样说时,他是认真的。
电影改编自畅销书《德文郡公爵夫人乔治安娜》,并且毫不避讳传记主人公与戴妃的关系,影射是一定有的,借古讽今的意思也一定是在的。
但,倘要上纲上线地为这位颠倒众生的公爵夫人贴上“女性主义先驱”的标签,我却头一个不同意。
我只相信,饥饿的人一向特别真诚,乔治安娜的传奇魅力只不过在于,她任性地袒露了自己乏爱而饥饿的灵魂。
2009-1-30
我的微信公号:逍遥兽
that‘s disgusting
有些事情与爱情无关却凌驾其上,有些事情以为可以坚持去最终放弃,有些事情以为不可容忍却习以为常,C’est la vie
没看故事简介,否则断然不会看纠结无趣的情感故事!一开头就是一连串败笔啊……男爱人一回头地球抖三抖啊!凭什么女人的生活就只是打扮自己,还出自女人之口!浅薄!
i love you, in the way i understand love. 受用!
公爵的演技不错,戴着假发很帅。女主角就苍白些。赞一下服装和音乐。
我喜欢你明媚的双眸
衣服很棒、但是、、剧情太跳跃、太薄弱
总觉得 Keira Knightley有一种马伊琍的赶脚~
公爵和公爵夫人还有公爵的情人同时也是公爵夫人的好朋友生活在一起,奇怪的多角关系。公爵拥有了一切,却不幸福,即使年轻漂亮的公爵夫人也未能使他感受到快乐。如此沉闷无趣的婚姻,恐怕任谁都想逃离吧?何况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公爵夫人。而伊丽莎白,她一直横亘在公爵和公爵夫人之间算是怎么回事儿呢?
女人混到这份上也算可以了。
什么破玩意儿 还不如玛丽皇后 大闷片
那小姘头好丑。。好丑
不错,但还不够好,三星太低,四星稍高。爱情是主线,历史只是陪衬
剧本太薄弱了。我倒是觉得演员塑造得很好。
很是一般啊,类似流水帐
感觉中国也可以拍一部类似的啊,某王爷的夫人与某人婚外情,然后拿某人最后科举当上宰相神马的……KK的颜不比从前了啊,还有风景和服饰都太美了。重要的是我发现公爵很眼熟,事后一查他居然是伏地魔!!!!!
我对法国电影《游戏规则》非常推崇,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但每一个环境都有自己的规则,而人,要么遵循规则,要么被毁灭。乔治安娜有没有反抗过,有,但是只一下下,最后依然回到了规则中去了。所以我看完这部电影以后,发现基本也没有什么可回味的东西了。凯拉的表演很没意思,除了频繁换装(为尊重历史,衣服与历史上的德文郡夫人画像很像)还能吸引点我的眼球。公爵倒是一个很有嚼头的人物,其他的统统可以无视,包括后来成了首相的那位。我不喜欢把乔治安娜拿来和戴安娜比,就因为她们是亲戚吗?那要是拍摄查理二世的情妇Louise de Kérouaille的故事又会怎么样呢,此女的后代有一个叫戴安娜,有一个叫卡米拉。
满怀期待的看,俗套的表现方式...服装布景还可以,keira表现一般
音乐和画面很赞,至于剧情,额,英国贵族的家族故事太可怕了,太复杂了。。。。
公爵的修养有这么差劲呢 里面除了好看的服装 什么都不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