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常深感好片太多,而我又非得留时间给工作给社交,根本来不及追赶出片速度,有时候还一不小心踩到个烂片。
在一众好片中,冒险乐园基本属于排不上号,不过我也不认为这是个无可救药的烂片,因为他真实。
虽然高中毕业将入大学那段时光,离我已经有点遥远了,但那段回忆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所以我还可以很清晰地记得,高中时候那些糗事,比如把少女心事讲给密友听,然后the rest of the world就都知道了,就好像这个糗糗的男主一样。
又比如喝个酒都会喝到脸上,闯祸接二连三,就好像这个笨拙的男主一样。
再比如明明对感情一无所知,还要煞有其事的胡诌几句,就好像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男主一样。
混乱的状况百出的,却依然美好的青春啊。
Kristen Stewart依然操着和暮光之城里一样的腔调,让人一时错乱自己到底在看哪个片,可也真是美,眼睛的颜色让人情不自禁有点沉迷。
配乐和色调都有种上世纪80、90年代的感觉,陈旧而庸懒的,theme song那段吉他很好听。
老实说,我是冲着Greg Mottola的大名去看这部电影的,还自以为会是《superbad》的续集,但只用了五分钟就让我清楚了,这不是一部适合捧着爆米花端着大杯可乐来看的电影。
说真的,电影的情节并不吸引人,剧中James、Em、Connell、Lisa.P的四角关系算得上是剧中最复杂的关系了,但放在今天,错综复杂的N角关系比比皆是,这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剧中安插的几个角色,如adventureland里的Bobby、Paulette、Joel、Frigo,或者是James 和Em的老爸,看起来就是些笨笨呆呆的角色,一开始还差点让我觉得这是部烂俗的搞笑片。
耐着性子看下去,还是被Greg的故事打动了。
这出看似平淡的故事,主要是讲述一段有关青春期的爱情。
主角James和Em将那种捉摸不定的恋爱感觉,演绎得十分到位。
故事虽是平淡,但在那个年代,也能隐隐约约在他们身上找到青春期的那种骚动。
情节虽简单,但影片中的小细节却是最触动人的地方,在游乐场里以夜空中的烟花背景,James与Em相偎依的一幕,平淡而温馨;在下着雨的纽约大街上,Em跟James说出“you know, you are the only good thing to happen in this summer”的一幕,真致得动人;还有就是James在雨天初到纽约,在搭乘巴士时,模糊的霓红灯映射在被雨淋湿的车玻璃上,十分迷幻,光线透过玻璃投射在James坚定的脸庞上的那一幕,令人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对场景的安排亦是十分到位,复古的老爷车、衬着晕黄的路灯的宽敞大街、五光十色的游乐场,都很好的还原了那个年代的样子。
The mixed tape J gave to Em1. Pale blue eyes - The Velvet Underground 2. Lonesome Susie - The Band3. Living without you - Randy Newman4. Don’t let it bring you down - Neil Young5. Old man - Neil Young6. Vienna - Billy Joel7. Milk and honey - Nick Drake8. Maggie May - Rod Stewart
主角是男一号, Kristen 演女一号但戏份没男一号多,但是她的出场很抢戏份,眼神很引人。
让丫演一摇滚妞儿是一个非常对的决策。
只想说虽同是青春剧,Kristen演得Em比在Twilight里的角色要强不少。
电影里1980年代的音乐用得也挺得体,从Crowded House到Lou Reed。
每个人在戏里都抽叶子,就像是里根执政时代的一个注脚。
所有归类为励志的作品,电影、书、歌等等等等,尽管再别出心裁,但也越来越激励不到我。
我这人真的好奇怪。
但两人相爱,之间之中发生无数破事儿,最后放下心结,克服一切,然后在一起,结局。
尽管有无数这样的故事,但对我来讲,永远是一部很有作用的励志片。
我这人真的神经病。
你问这所有人的人生,问他们有几个人真正实现了梦想?
再问他们,又有多少人有真心人陪着他们平凡?
《Adventureland》是一部电影,关于80年代美国几个年轻人的电影。
那些背景音乐,那些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就像一场回忆。
我的胸腔满是关于青春的情感,混杂着大脑里被幻想篡改过的记忆。
我被带进了回不去的过去,经历过去对未来的向往,经历过去沉迷的那些音乐,经历过去仰望的天空和吹过的风。
我从来没有担心过我的记忆会失去,因为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它逝去。
当我突然体会到已经快要忘记的感觉时,我才明白原来记忆和时光在逝去。
虽然偶尔它会回来触碰你柔软的心脏,但也许它再也不会回来了,你会完全忘记,就像你从未经历过,就像你从未回忆过,就像从未感动过。
记忆是安乐死的。
这部电影我看了三遍 这篇影评我写了两遍到现在真的没有当时的种种念头 没有对电影里所有人无所事事态度的迷恋 也不认为那样的random可以持续到生命尽头 所以电影是感性的一塌糊涂 剧里每个人与每个人的排列组合也是毫无头绪 但是哪一种都相当迷人。
错了也没所谓不回头的一股傲娇 可是现在不了 毕竟青春就那么点时间 即便作为青春期脑残粉的我也开始对于不符合年纪的各种横冲直撞或是不慎言的情绪感到羞愧 。
但是那时候 夏天暑假看电影的时候 十分情绪化的说了很多话 现在根本不记得话的内容 但就是一种喝高了状态 觉得世界特别美 你也是我也是的一种迷醉。
给你的钥匙后来就没有还给我 2011.1.16 2012 .1.16 2013.1.16 2014.1.16我和这个日期卡上了 觉得像是咒语。
对人的感情有时候会像Kristen遇上Jesse一样很有可能只是无端的依附或者是偶然巧合碰撞后有如齿轮般的切合 这种就特别容易记得 一直记得一直记得 直到现在仍然有很稀有频率的悼念。
后来我把很具体的感受写在了上一次的影评里 然后某天突然有条评论写着“我也饿了”。
没有错啊 当时看完电影也是同样的感受 觉得很饿 想要吃点什么填补心里的空虚(积极的空虚)然后在想点进那个回复人的主页时不小心按了永久删除 一直觉得很遗憾 因为能写出这句话的人 真叫我心动ps哪天你再次看见这篇 请一定告诉我是你!!!!
——————2015.1.16换钥匙了
如果你看过格雷格·莫托拉在07年导演的那部《太坏了》,一定会觉得他将成为好莱坞的第二个贾德·阿帕图。
你甚至开始猜测他的下一部电影会不会启用塞斯·罗根那样的性喜剧专业户。
09年到了,格雷格·莫托拉的《冒险乐园》来了,但男主角并非塞斯·罗根,影片本身也让性喜剧爱好者很失望:我们想看的那些美式屎尿屁桥段在哪?
失去了几棵恶趣味大树的格雷格·莫托拉一定暗自偷笑,因为《冒险乐园》为他赢得了整片森林。
《冒险乐园》改编自导演少年时期的亲身经历。
讲述了一位乖乖仔男孩为了凑到旅行的费用,到游乐场打工的故事。
同道中人一看便知,充满年轻人的游乐场一向是美国导演偏爱的青春性喜剧温床,但是这一次格雷格·莫托拉却缩小了恶搞,放大了青春。
通篇没有十分露骨的镜头和玩笑,即使是一些大家心知肚明的情节,基本上也都点到为止了。
同时身兼编剧的导演将细节设置得相对“干净”,并没有冲淡影片的观赏性,反而如少林拳法般拳拳到骨,因为每个观众心中一定都有一段青涩纯洁的青春期恋情,像影片中那样有些甜蜜,有些纠结,却又让人珍藏一生。
《冒险乐园》开篇便告诉大家,故事发生在80年代。
导演并非想借助《海盗电台》、《制造伍德斯托克》这股怀旧浪潮扬帆起航,而是更真实诚恳地还原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心灵与情感状态。
在那个有些”山寨“的游乐场中,各色人物悉数登场。
无论是修理工到处留情,还是大众情人散布谣言,都透露出一种有别于当代的简单与纯粹。
而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犹如京剧舞台上的书生与青衣一般,你来我往,欲说还羞,更是一下子就击中了观众们心中那处最柔软的地方。
男主角杰西·艾森伯格无论是角色定位还是表演方式,都与《爱情无限谱》中的迈克尔·塞拉有几分相似。
这种宅男真诚细腻起来,宛如别人眼中的“直男”,是十分讨喜的。
而女主角是《暮光之城》的当红炸子鸡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姣好的面容、善良的心灵以及故作成熟,实则叛逆的姑娘,不正是我们每个人学生时代的梦中情人吗?
值得一提的是,《冒险乐园》中选用的歌曲为影片大大加分。
从Don't Dream It's Over,到Just Like Heaven,每一首歌都让你仿佛坐上了时间飞艇,回到了那个让人怀念的青涩时代。
为了卷毛硬生生捱完107分钟。
卷毛太喜欢拍独立小电影和文艺片了,偏偏我都看不下去,补番计划任重道远啊。
开始觉得基友神烦,后来发现原来是因为深爱。
最近小k出柜,然而小k和小佩姬都和卷毛演过对手戏...有点奇怪啊老实讲卷毛你是不是做了什么😂男二挺帅的而且好眼熟,百度之后发现原来是金刚狼里的死侍而且明年有单独电影,重点他还是寡姐前夫和Queen S现任!
前妻和老婆都这么hot简直牛逼呀!!
snl的那一对萌逗。
话说男主要是没有大麻那他基本没有存在感吧心疼...整个故事在我看来就没有高潮而且毫无意义。
最后好不容易有段卷毛激情戏我裤子都脱了居然戛然而止?!
最大的收获真的是截到了卷毛白嫩果体图。
某天下午下课后无聊 就自己开车去电影院看 Adventureland... 超级后悔我居然买了票 因为整个电影院就只有2个人 一个在卖票 一个在卖爆米花.. 然后我进到影厅里 开始蛮恐怖的 偌大的放映厅就只有我一个人.. 然后我还是坐下了 很不错的感觉 一些粗俗但又温馨的 幽默 迷人的女主角 熟悉的美国农村小镇的感觉 很不错 superbad的导演 不过没有那么搞笑了 温情为主
Jesse Eisenberg&Kristen Stewart=文艺男青年&文艺女青年
3.5
这种片子真是看得火冒三丈,不知道有什么好忙的,不就是多角关系吗
小卷毛~
不爱暮色,却越来越爱Kristen Stewart,她身上为什么有一种又成熟又清新又酷的迷人气质呢
如果不是两位帅哥美女压阵,这青春片会很无趣。
Stewart采访中说选角都会和自己的个性完全不一样,但她演出的来的都一个感觉。而Jesse,那种awkard的感觉与Zombieland如出一辙。
一个电影儿要不是歌舞片儿却还有百分之80的时间是在放歌儿那说明了什么呢?
純粹沖人看的。。劇情好無聊啊
如果没有我的kristen,压根不会去搜索
youth is full of shit.emotion and existed.
很多熟悉的面孔 不过唔好睇
giant ass panda
关于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只是这一次男主角已经大学毕业了。
那时候烂仔帮还停留在羞涩的青春期,快嘴jesse还是不讨喜的弱宅。爱情描述的太简单感情太幼稚完全没有《太坏了》的神韵,而且女主角分明是男人啊。而且snl的卡司bill和wiig姐,你们不自己写本子就得演这种神经病酱油吗
结尾过于的做作,有点虚。
TMD浪费时间。想表现那个年代的种种,但是又以微弱的爱情关系为主线。还见缝插针的想表现政治啥的。
我竟然看到了glee里面的亚裔
如果不是女主角实在是太气质了!肯定会忍不住5分钟直接删的~~~
青春偶像片儿……我已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