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看过,今天又重温了一遍,打开豆瓣一看评分并不高。
这或许是挺像爽文剧情,但整体来说,我是觉得不错的,从中最让我铭记的就是“你为什么要跳舞”,因为它一直都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
真正的热爱是不会被浇灭的,就算是很多人都说梦想只能想想,转换一下思维,只有因为各方原因没能实现梦想心有不甘或者是根本没有梦想的人才会这么去说,去打击他人,虽然他可能不是个坏人。
不管别人怎么说,just do it,你所热爱的你用内心去表达的,就是最好的。
再一次告诫了自己,做个好人,永远不要嘲笑一个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人。
我也想要未来的他最初是喜欢上我优秀的吸引人的地方,爱上的是我最本真的自己。
好看又轻松的一部片子,画面和音乐简直棒极了!
对音乐有灵感、喜欢蹦蹦跳跳跳舞的孩子一定很喜欢。
之前看到评论说三观不正,都不想给孩子看了,看完觉得三观太正了。
说冒名顶替毁三观的,你们一定是没有仔细看电影的情节就来喷的。
小孩子都是像片头的菲丽西那样,活泼好动,很容易犯错误,而且毕竟菲丽西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应该只有管束而没有良好的教育。
而当菲丽西受了挫折后的表现我想也会是大部分孩子的表现吧,还有那个被冒名顶替的孩子,结局也是HAPPY ENDING!
虽然整个片子的转折来的都太快,从敌变友,从同伴变支持都过度的太快了。
但是毕竟90分钟的电影,需要轻松,需要易懂,需要好音乐,需要好画面,就足够孩子们开心的笑和会心的体会了。
什么冰冻三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给自己的孩子解释爱莎会魔法这件事的,怎么解释安娜偷吃巧克力这件事的,怎么解释克里斯托夫吃斯特吃过的胡萝卜这件事的。
(对冰雪无异议,只是拿来对比)总之,看了大家的评论,其实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儿童影片我已经觉得这部真的很赞了。
看过以后就去找了原声,孩子非常喜欢跟着片尾曲Cut to The Feeling跳舞,说明真的打动了孩子们了!
已经刷了N遍,看得很详细,片子三观没毛病!
💙 这两天,翘翘姐一直在帮我做指引冥想,预炼自己未来的一天,遇见另一个自己。
💙 那个“自己”在做着很多这个“自己”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给当下的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力。
💙 但是当我指引他人做冥想,哪怕只是在自己的冥想里预炼这个过程,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丰盛、幸福与满足。
💙 我慢慢的意识到,冥想是我的天赋,是我的热爱,是我的热情。
💙 看到菲丽西又回到孤儿院,看到她状态不佳到重新开始跳舞,我看到了她眼里的光,看到了她的行动。
💙 对我来说,是时候让这个热情落地、开花、结果、精进。
我可能更多没有看到她为梦想的努力,细细看发现各种事情其实都是我不认同的,比如偷人家的录取通知书。
我可能自己看的也比较局限了,没有注意女主的努力,女主的天赋,女主的成功,我更多注意到她的不对,觉得其实她因为自己的梦想也伤害了别人,如果没有女主光环,光是偷通知书也是不小的事吧。
到也不能否认也有人能从中看到其他品质,坚持,努力,坚韧,看的角度不同吧。
踢翻这碗让人生理厌恶的臭鸡汤。
看得出来主创是想向迪士尼的励志女主角靠拢的,但是从头到尾就是鸡贼鸡贼再鸡贼。
女主光环大到靠骗、靠偷得来的机会也能如此理直气壮,真是对所有用功努力的人的侮辱。
这种片子给小孩子看真的没问题吗?
女主"惯例性"失败后,坐在我后座的妈妈对小孩讲:"你看,考试前一定要复习,不然就会这样了。
"影片如果真的停在这里,我也敬他是条汉子。
《了不起的菲丽西》这部动画电影是我在上映第二天一大早就拉着老爸一起去看了的,看完问老爸的感受,老爸说还不错啊,片子就是教人追梦,挺正能量的,女主也挺会来事儿,很会讨人喜欢,里面也没有真正特别坏的人,大家都很善良,还是挺值得一看的。
但之所以这篇影评拖了这么久,是因为我有些东西一直没有想得很清楚,看了许多影评,两极分化也非常的严重,有些人觉得影片简直演出了自己追梦的心路,感动到哭;有些人却视之为毒鸡汤,简直毁三观,恨不得避而远之。
这部影片的女主设定着实和一般动画电影女主的傻白甜设定不同,她特立独行,为了追求自己的芭蕾梦想和同伴维克多合伙逃出孤儿院,横冲直撞来到巴黎歌剧院,靠着超级粘人的嘴炮和伶俐勤快的帮忙得到了借宿的机会,因为同大小姐有些不快就冒名顶替人家去到了巴黎歌剧院学习芭蕾。
在奥黛特的悉心照顾和教育下她努力学习芭蕾,得到了俄罗斯王子鲁道夫的垂青,在选拔《胡桃夹子》小演员的前一晚去和鲁道夫约会,引发了鲁道夫和维克多的争斗,她也因此伤心难过选拔演出迟到发挥失常而暂时失去了演出的机会,被送回孤儿院。
到这里为止,我始终是怀着十分纠结的心态在观看这部影片,她被送回孤儿院的时候我反而觉得前所未有的畅快,因为这样的她才是她自己,是菲丽西,而不是那个过度自我膨胀、一心想要成为“卡米耶”的“小耗子”。
这个时候的她也一度失落无助,让孤儿院的大叔都于心不忍,但是她也逐渐接受了孤儿院的生活,真正地理解了芭蕾与她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于是继续充满热情地生活,依然在屋顶上尽情的练习舞蹈,并在孤儿院大叔的帮助下重回巴黎歌剧院,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和对芭蕾的热爱重新赢得角色。
细细想来,这个故事就是一个自我认同、自我找寻与自我成长的故事。
之所以让我们觉得纠结或难以接受,多半是因为它从某个角度展现了成长的真相,也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不愿触及和接受的许多细腻而又真实的情感。
其实,每个人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和菲丽西一样情况,会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时心里羡慕嫉妒恨,会在可能走捷径的时候经不住诱惑,会在欲望和诚实面前选择欲望伪装自己,会希望成为某个我们心中完美的她(或他),会在小的成就面前自我膨胀,会将别人善意的规劝当耳旁风,会在突如其来的爱情面前迷失方向……然后才渐渐地明白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擅长和喜爱的,什么才是自己人生中不可或缺的。
只是往往时过境迁,我们不愿再回想自己成长时的那份稚嫩和无知,不愿承认自己也有过自我意识模糊想要成为别人的时刻。
我并不认为这部影片真的能毁掉孩子们的三观,在影院里看这部动画影片的孩子们大都安静认真,不吵不闹,很多孩子在看到菲丽西的“信仰一跃”时甚至还鼓起了掌,他们都为芭蕾的美妙而感到惊叹,并没有很在意菲丽西是否冒名顶替,是否比较心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观众也会有一千个菲丽西,你心里有什么,你也就看到什么。
不可否认的,《了不起的菲丽西》是春节档一部颇为走心的动画电影,也许它包含了许多我们不愿包容的真实和讽刺,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部浪漫美好、充满梦想、值得一看的动画,正如原版《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中许多丑陋的现实隐喻一样,有阴影恰恰是因为有阳光,而人们记住的往往是那些阴影承托下更加难能可贵的阳光。
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镜子的万事屋
这部电影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贫穷女孩的梦想实现了。
菲丽西成长于孤儿院,有一个成为芭蕾舞蹈家的梦想。
有一天她和另一个男孩儿逃出去了,到了巴黎,被一个女仆收留。
因为富家女摔了她的音乐盒,她就冒用富家女的名额进入歌剧院学习芭蕾。
她基础太差了,眼看要被淘汰,没想到女仆曾是芭蕾大佬,帮她很多。
最后她因为热情得到乐舞蹈老师的欣赏……总之,这就是个拼图🧩,只管把板块拼上去而不考虑情节的合理性,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菲丽西偷了富家女的名额还撒谎,靠女仆良多还白眼狼,富家女从满口毒言到帮助女主转变极其突兀,而女仆和芭蕾老师的爱情就是俗套结局中的俗套。
女主的青梅竹马、女仆老师、富家女、芭蕾老师都是她实现梦想的工具人。
别的不说,女主不就是一个偷窥狂,道德绑架者,剽窃贼吗?
偷溜进大剧院,随意进入后台偷看表演者跳舞。
被清洁工救下来之后,却道德绑架人家,“我是个孤儿…”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还去偷看主人家孩子练舞,(八音盒被摔坏不能全是富家女的错,是她先偷看别人)还死不悔改冒充别人的身份去舞蹈学院(我就呵呵🙂,练了几天就能比得过人家练了几年的基本功,还得是女主光环)。
{目前电影就看到这,也属实不想看了,毕竟是毒鸡汤!
作为幼教专业的学生,真诚建议别去看,1到5岁的孩子价值观都没有建立,只会一味的吸收外来物质,不会明辨是非,这种电影只会让孩子丧失正确的价值观}
了不起的菲丽西 (2016)6.52016 / 法国 加拿大 / 喜剧 动画 歌舞 冒险 / 艾瑞克·莎莫 艾瑞克·韦林 / 艾丽·范宁 戴恩·德哈恩
《了不起的菲丽西》孤儿院长大的女主角菲丽西为了成为巴黎歌剧院一名真正的芭蕾舞者。
菲丽西,她是如何成功的?
成功的背后,我们可以学习什么?
信念热爱当我看到罗西·卡莫里时,我就知道我想成为她,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奥黛特问她:“你会跳舞吗?
”。
菲丽西之前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只是在孤儿院里自娱自乐的跳过舞,参加了梅拉特培训后,也见识了跳得优秀的人。
还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会啊,我觉得我会”。
菲丽西成功最重要的因素:“热爱”。
菲丽西在孤儿院打扫的时候会舞蹈;
在梦中会舞蹈,梦醒时第一反应还是在保持跳舞时的站位;
在等朋友维克托的时候,会手扶路灯柱练习站位、舞步;
在酒吧听到喜欢的音乐时,更会情不自禁的跳舞。
以“热情”为基础,感受愤怒、痛苦、悲伤和快乐,将它们尽情融入进你的舞蹈中、生活中,感受音乐的生命力,每个音符,每段旋律,每首曲子,都会带动你的身心随之起舞,从你的头发丝到你的脚趾尖,享受这一过程。
以此来感染、打动到你的每一位观众。
遇到好的老师第一位是奥黛特,从一个动作就能看出菲丽西缺点与优点,并为她制定出最适合她独特的训练方案。
这些能力来源于她之前的专业累积和对芭蕾舞蹈的热爱。
她不仅了解菲丽西,更是了解对手卡米耶。
卡米耶各方面优秀,拼技术肯定输定了。
十分精准的给出了打败对手的突破点,最大发挥出菲丽西的“热情”唯一一张底牌。
这一点让我想起《功夫熊猫》烷熊师父,教出的太郎、悍娇虎、灵鹤、金猴、俏小龙、快螳螂徒弟个个是高手,短时间内也能把熊猫调教出来,无一不是利用他们自身的潜能。
第二位是梅拉特,芭蕾舞大师,世界闻名的芭蕾舞编舞。
梅拉特在酒巴喝酒的时候,看到菲丽西即兴的跳舞,感受到了菲丽西对跳舞的热爱,并对她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今晚的表演倒是不错”。
这也为后续的发展埋下的伏笔。
在得知了菲丽西是冒名顶替时,面对卡米耶母亲的指责,坚定的给出自己的立场。
给予了两个截然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同样的平台,同等的机会,让二者自己去争取。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社会地位低的菲丽西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让她知道在才能上是不会用背景来说话的;而同时又能让身为富二代的卡米耶有一些危机感,让她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背景解决,也需要靠自己的才能说话。
对于梅拉特自己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首先他看到了菲丽西的巨大潜力与感受到她对舞蹈充满的热情,一方面惜才,另一方面如果赢了话会十分感谢自己给她争取来的机会;因为有着竞争意识在,也会让卡米耶更加努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优秀,在外名声也会越来越好。
同样当卡米耶、菲丽西斗舞和梦想表白后,卡米耶把克拉拉角色让给菲丽西之后,梅拉特立即抛出继续留在歌剧院的机会。
无一不体现出做人的智慧。
梅拉特人物在历史中有真正的原型,他就是法国著名舞蹈家和编舞家路易-亚历山大·梅拉特,因一出《希尔薇娅》流芳千古。
追逐梦想
现实我们的梦想就如孤儿院修女所说:我知道你梦想当芭蕾舞演员,我们都知道。
世上人人都有梦想,可你要记住我的话:梦想不能当饭吃,生活很残酷,根本不会可怜你,它注定要被埋葬。
幸好菲丽西没有记住这些话。
为什么跳舞?为了梦想,因为这一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还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梦想。
梦想让我活下去,找到自我。
跳芭蕾舞小人的音乐盒,是片中最为重要的道具。
不仅是菲丽西渴望实现梦想的象征,它屡屡出现在菲丽西的梦中,激起小女孩做出一个个追求梦想的决定,但它在现实中频频损坏,是维克托一次次尽心竭力的修补,这也是维系她与维克托关系情感的纽带。
主线与辅线的处理也很精妙,除了菲丽西想要跳芭蕾的梦想外,与之烘托的孤儿院男小朋友维克托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发明家。
最后结局,菲丽西被逼从自由女神的皇冠掉落的绝境,维克托用自己那个失败了好几次的飞行器前去营救,两人翱翔在天际彼此实现了各自的梦想。
里面一个小bug有很多人指出"菲丽西"冒名顶替之举,极其不道德,甚至不适合给孩子看,我想这也是豆瓣评分不高的原因所在。
但如果能从剧情和创作者角度来思考的话,就会更易理解了。
从剧情的角度来讲,冒名之前是发生的小插曲的,卡米耶把菲丽西的芭蕾舞小人的音乐盒故意摔坏,冒名可看作是小小的报复。
其后,她面对卡米耶是有还信给她的举动的,只是因表达出自己的对跳舞的那份爱,感动到奥黛特老师,奥黛特给挡了回去。
从创作者来讲,太平凡、没有争议的故事,是不容易引发关注。
就如之前Boss直聘、知乎、马蜂窝等企业在世界杯央视转播广告,广告投入到世界杯的舞台,最害怕的就是没有任何冲突和波澜的完美主义,什么都对,什么都美美的,但这样没人记住你,没人评价你,结果就是没人消费你,就代表没有人爱你,也没有人恨你。
你要脱颖而出,你首先要洞察受众的冲突,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解决他们的冲突,关键在创意的表达上,尤其需要制造冲突。
制造冲突的手段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殊途同归的是,首先的要务是要让他们看到你,听到你,记得你,爱你,或者恨你。
对于这个小bug,怀着好的接受,不好的就不那样做的态度就好。
喜欢奥黛特练习时里面的一句话:你要盯着一个点,牢牢地盯住。
这满脸雀斑的女主角看着很是令人讨厌。
完全没有教养,也没有道德感,偷主人家女儿的舞蹈学校通知书冒名顶替去上学,比赛前天晚上去谈恋爱,比赛迟到,摔倒……都是因为舞蹈老师特意给她开后门才留下的。
我觉得那个反派女孩比女主角更真诚更努力更完美。
整个故事情节就是舞蹈老师为了泡女清洁工老给女主开后门的故事。
刚从电影院看完,感觉非常三观不正啊,你穷你有理。去偷去抢,野鸭子上路,三天就把人家专业的舞蹈演员PK下去了,所有人都得让着你,最后happy ending找到了真爱.....这碗鸡汤喝不下去..
要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轻言放弃。
不能说不好。。只能说太平庸。如果不看场景和配音口音。。你会觉得就是一部普通的好莱坞动画。。没有法国的特色。
全篇各种逻辑不通。如果芭蕾可以几天速成那干嘛还要从小练?
像片中勒奥小姐的舞姿,制作上无可挑剔,可是缺乏惊喜。高蒙和加拿大魁北克合作的成果竟然是一部如此美式的动画作品,委实让人有些高兴不起来。
动画表情都比国内流量担当的面瘫们丰富精彩。励志。追求梦想永远感人。
盗窃别人的身份,毫不珍惜练习和演出的机会,就这两点我就不是很理解到底哪里“了不起”了。至于仅仅凭借“梦想”和“热情”的小白被扫地僧特训几天就battle掉日复一日努力练习的一众舞蹈生的剧情,实在只能呵呵一笑。
lets set Paris on fire!原来真正爱你的是那个天天管教你的老汉和为你一次又一次修理你坏掉的破玩意的小男孩。
标准的鸡汤
陪喜爱芭蕾的女孩看的芭蕾梦电影。
孩子舞蹈学校推荐 励志 但不认同里面女主采用偷盗 隐瞒等手段对待女二 而且里面俄罗斯男的角色莫名其妙 没看出来他喜欢女主的动机和原因 太生硬 整个剧情也没看出来女主的天赋异禀 但就是一下子试镜就被老师相中了 总之就看看画面还行 让孩子看看芭蕾动作的优雅 剩下的真不敢说值得看
喜欢本片对于成功的理解,会做和做好、逐梦和达成目标毕竟是不同的,是否热爱才是区分它们的关键。比起菲丽西的自我实现,她对芭蕾舞的热爱更让人动容。
看得好感动!情节就是美国电影的套路但是我喜欢!
冒名顶替是无法忽视的硬伤
紫色的巴黎,金色的梦想。
一部好看、原声也很棒、但是主角光环大过天的电影。
好看……
⒈虽然是动画形式,但故事整体感觉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以至于好多情节编排都给我一种不合逻辑的难以置信;⒉我也曾带着梦想去到陌生的城市,只是没菲丽西不可思议的运气,那次被残酷的现实打败后,迷茫地回去家乡用其他方式继续奋斗;⒊有梦想能追逐,真好;为之努力,即使没实现,能问心无愧也好!
戴涵寒!!!!
不必过度解读,一个女孩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