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巴尔干边界

Балканский рубеж,绝密突袭,The Balkan Line

主演:安东·庞布施尼,戈沙·库岑科,米洛斯·比柯维奇,米莱娜·拉杜洛维奇,拉芙珊娜·库珂娃,阿勒克山达·斯雷科维奇,乔基科·米提克,德米特里·弗里德,米奥德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塞尔维亚语言:俄语,塞尔维亚语,英语年份:2019

《巴尔干边界》剧照

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1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2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3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4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5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6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13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14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15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16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17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18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19巴尔干边界 剧照 NO.20

《巴尔干边界》剧情介绍

巴尔干边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9年, 南斯拉夫。 俄罗斯特遣部队被命令控制科索沃的斯拉蒂纳机场,直到增援部队抵达。但这一战略目标对于阿尔巴尼亚战地指挥官和北约将军来说极为重要。该组织被迫与恐怖分子进行不平等的战斗。俄罗斯维和部队和北约部队正赶往机场。世界再次接近一场大战。但是特别组织的指挥官安德烈 ·沙塔洛夫并不接受政治:在机场,他心爱的女孩亚斯纳是人质之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音乐家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唐顿庄园第三季大明医圣李时珍烟波浩渺之相识说好不分家艾薇和豆豆:芭蕾必修课抽象画中的越南少女2绿色房间脆弱花之武者指环王3:王者无敌黑执事-绿之魔女篇-上帝之国我的一生人生对抗赛露蒂的玩具冒牌大状审死官父子大变身新包青天之南侠迷案不加滤镜路易斯·韦恩的激情人生跌打婆与辣妹我的助理梁莹莹小姐中情局律师第二季奔跑者白日梦与她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捏造陷阱-NTR-诸神混乱之女神陷阱

《巴尔干边界》长篇影评

 1 ) 和平年代的战争

在硬盘里停留很久,趁晚上俩孩子在和妈妈在外面玩,一个人静静的看。

开始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原来需要组织一个特殊小分队占领科索沃的一个机场,以便为俄罗斯主力部队占领战略要地,不让北约维和部队一家控制科索沃。

1999年6月北约空袭南斯拉夫,也炸了中国领事馆,这一事件印象深刻。

其实了解了很多次波黑,塞尔维亚,科索沃的故事,总是忘记再次搞不明白。

巴尔干半岛从一战起就出名了……现在看来依然是火药桶。

前半段老百姓因为战争民不聊生,真是不知道明天是怎么样的。

不敢相信是现代社会。

宗教,民族的矛盾导致如此巴基斯坦何尝不是,叙利亚何尝不是。

战斗场面非常写实,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八个人对付百十来人,绰绰有余,要不是最后的迫击炮,更加强势。

烟鬼造型有特点,在我看来就是格瓦拉与萨达姆结合体。

最后男主活下来而且还与女主再次相逢,是个可接受的乐观结局。

俄罗斯中下层军官,真猛,做到了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将军也拼着老命坚持自己的决定,最后也证明他是对的,英国将军,克林顿都只能表示欢迎,来了个哑巴吃黄连。

小女孩的出现,我一直担心,为了她瞎逛,牺牲一个战士,还好,结果没有。

只是一个战争中孩子的代表,具有象征意义而已。

关于宗教有几个镜头,基督教牧师坚守信仰而被枪杀,两个不同民族战士一起祈祷的镜头挺震撼的。

作为非欧美的战争片,应该五星。

只不过电影的配音嗡嗡的有些回音,可是压片的失误吧。

在和平年代,看到同一地球另一侧的战火连天,有些感慨。

而如今全国战「疫情」,对我们来讲是无硝烟的战争。

这些天,陆续好多一线医护人员染病去世,也有其他人员劳累牺牲,也是与老天搏命。

每天早上看着100多的死亡数字,想想真是很可怕。

希望早日归于平静,回到正常生活。

2020-02-21 22:04 于疫情困宅中

 2 ) 巴尔干

拍摄质量挺高,战斗布景及道具都不错。

时间过长,前期介绍各个人物出场可以剪辑一下,整个影片剪到两小时以内就好。

片里部分内容过于血腥,不剪国内未必过审。

另给女主五十个赞,战争下一位清新的славянка。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梁山伯住丰台(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333335/强烈推荐去塞尔维亚的Novi Sad(诺维萨德)。

在那的城堡可以看到1999年北约炸毁的数座桥梁。

当时,老百姓们为了保住一座维系日常生活的重要桥梁,诺维萨德人走到大桥上开摇滚音乐会,后来这成为了一个传统,但摇滚音乐会的地址改在桥边的城堡,每年六七月(没记错的话),延续至今。

反战,反NATO的著名圣地。

塞尔维亚人和俄罗斯人一样,充满了民族自豪感,有的时候甚至有些夸大,被称为大塞尔维亚主义。

但普通的Serb,和曾经被波黑塞族军队和民兵围困两年多的萨拉热窝的穆族一样,都热爱和平。

尽管南斯拉夫曾是一个新的政治整合体,一部分奥斯曼土耳其的行省,一部分奥匈帝国的行省,不同的信仰,伊斯兰,天主教,东正教,但他们说的都是几乎同样的语言。

只是塞族人选择用西里尔字母拼写,而波黑穆族人习惯用阿拉伯字母和拉丁字母拼写。

克罗地亚人用拉丁字母拼写。

每个国家都有激进的民族主义者。

只是在某些地方,特别是战略价值极高的地区,例如巴尔干,中东,朝鲜半岛,小国的命运几乎很难被自己掌控。

世界豪强的利益驱使着他们在这些小国中间制造傀儡,安插代理人,扯起战争,百姓生灵涂炭。

巴尔干,在空中俯瞰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莫斯塔尔,萨拉热窝,每一个城市都美丽如同花园一般。

但当你降落在任何一处,都能在身边稍微有些年头的建筑物上看到弹孔,路面上残留的弹坑,以及许多至今仍未修复的轰炸残骸。

行走在波斯尼亚的街头,随便和一个当地人聊天,如果不慎聊到了92到96年那段黑暗的时间,都会发现,ta的家人可能都不在了,或者ta的爸爸参军保卫城市再也没回来。

萨拉热窝的城市随处可见成片的公墓。

许多人的死亡时间都是同一天。

离开萨拉热窝的时候,的士司机聊天,说起来以前的事情,从副驾驶储物抽屉里拿出来一张照片,92年拍摄的,是他的朋友,同学们参军后的合影。

他跟我说,96年的时候,这张照片上一半的人已经不在了。

说完车里一片沉寂,只听得车轮声嗡嗡作响。

为什么要去这些曾经在悲剧中挣扎的国家。

既不发达,也不先进。

因为正是这些地方,能清清楚楚的看到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某些人是多么的丑陋,残忍,疯狂,又能看到另一些人是多么的可爱,善良,勇敢。

然而在很多时候,人既丑陋,残忍,疯狂,又可爱,善良,勇敢。

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什么是彻头彻尾的道貌岸然,什么是无耻混蛋。

这个世界特别美丽。

美丽到有些人贪婪的,想要剥夺其他人享受美丽的权利。

然而那些把别人推进地狱的人,永远不会因此升入天堂。

 3 ) 有一个国家从2008年独立到今天,世界上已有108国家给予承认,但中国从没有承认过它,这个“国家”就是科索沃。

对不了解发生在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黑战争和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战争,还是满难看懂这部电影的。

(这里一时半会也说不清,自己上百度查) 但是 , 有一个国家从2008年独立到今天,世界上已有108国家给予承认,但中国从没有承认过它,这个“国家”就是科索沃。

对中国而言,一个主权国家内的自治省份,搞所谓“全民公决”,造成国家分裂,中国决不可能认同这种独立方式。

关于种族屠杀始于92年的波黑战争和99年的科索沃战争因民族和宗教矛盾而起因“统”和“独”而扩大,最后在西方军事打压下结束。

在战争中塞、穆、克三族均动了血本,并付出了惨重代价,由民族和宗教矛盾引发的战争往往伴有大规模的种族屠杀。

波黑塞族是在维护南斯拉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穆克联盟是为了争取所谓的民族独立和解放,究竟孰是孰非,很难轻易定论。

时至今日,波黑境内塞族、穆族分而治之,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做为有一个大一统概念的中国人来说,对于分裂国家的行为,不关是用民族,宗教或者民主的借口来实施,我是不能接受的。

电影背景简单提一下,下面说说电影本身不剧透了,其实这部片子已经弱化主旋律概念,也没有民族主义,种族和宗教对立,说的就是一个事,老百姓就想好好过日子,吃吃火锅,唱着歌,高兴了再跳跳舞,但是战争就来了,而不像美片,民主是必须谈的,基督教是神圣的,穆斯林是必须丑化的(穆斯林片中做祈祷也加了滤镜满圣洁的,没有黑鹰坠落里那种绝望恐怖的感觉),反派虽难很凶残,血腥,连小孩也不放过,但是并没有过多的加上宗教背书(穆斯林等同于恐怖分子)和民族背书(普通阿族还是很善良的)。

看完老外的战争片就一个感觉,真实!

服装,道具,战术,炮击,唉!

国产战争片可能只有三大战役了。

国内实在不知道怎么拍还不如请老毛子和拍电影了。

这部片子喜欢军事,战争片,硬核危机的推荐一下。

 4 ) 来自俄国的铁血柔情

影片虽长,但无尿点,剧情模式岁陈旧,奈何最是中意,恐怖分子的惨无人性,铁血汉子的无所畏惧,无辜百姓的世界末日,美女医生的欲火重生,权利政客的尔虞我诈,激战前的宁静,视死如归的坦然……音效,摄影很棒。。

每每看别人的战争后,总会很庆幸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很幸运生活中没有硝烟的土地,每天早上起床吃早点上班,下班回家,看电影睡觉,周末到处走走,难道这还不是幸福吗?

 5 ) 配音毁所有!

抛开时间事件真实性,当个故事看还是不错的,就是配音太出戏!!!

有字幕的嘛大哥!

两种声音还要看字,看人物...好尴尬!

俄语又难听先关键!

整片要是能精简些,最好120分钟以内,去掉一些不痛不痒的地方,让节奏快起来,我会给4颗星,最后一小时很燃,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典型的俄式主旋律意淫,毛子开心就好,随意,反正我是看战争场面的,还要说说女主———大胸妹,好像可有可无,作用不大,去掉多好

 6 ) 不要被电影带节奏

不要被电影带节奏1.补打卡。

俄语电影名称翻译非常考验知识的综合性,光会俄语是远远不够的。

这部电影名称如果是我翻译,我会译成《巴尔干战线》。

巴尔干边界在这里吗?

完全是误导观众。

当年南联盟是俄罗斯和北约接触的最前战线,是巴尔干战线的最前沿和大巴尔干半岛战线的一部分。

2.本片就是借着巴尔干战线上俄罗斯和北约周旋的大背景来博眼球的,但是他拍的啥也不是,本片中没有任何拍摄和描述是符合史实的,千万不要被误导,千万不要把这个小电影当成纪录片或者认为有部分事实来看,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编的,是为了满足很多人对俄罗斯以及科索沃战争剧YY的需求来赚电影票钱的。

电影前面铺垫太长,跟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该交代给观众的一样没交代。

战斗部分主要拍的是编造出来的志愿兵和一伙阿尔巴尼亚土匪之间的战斗,俄军成了背景板,战斗跟正规军根本没关系,简直是挂羊头不卖肉的骗子。

3.女主的演员正确译名叫做米林娜·拉德罗维奇,网上除了我没有一个把她名字叫对的,都是一些不懂斯拉夫语族的人,人云亦云瞎翻译。

她是个90后,她出生在南联盟波黑战争刚结束的时候,从小目睹南联盟的战火和塞尔维亚艰难的30年,可以说她是与新塞尔维亚共同成长的一代。

我对这个演员没啥意见,但是,第二个冷知识来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演员并不是靠脸吃饭的,她其实是靠胸吃饭的。

她从出道和几乎所有的作品里,简直是一部胸器展览史,所有角度,所有方式差不多都有。

她五官非常有棱角,很适合大荧幕,但是脸蛋不是说不漂亮,在斯拉夫女人里,算是一般吧,但是她的胸型算是斯拉夫女人中有代表性的一类(这里不便形容),也很适合大荧幕,最关键的是她愿意露阿,本片中为了靠战争感人已经很收敛了,但是导演还是不断给她各种加戏,不是只有我看出来了吧?

就是没有这个角色,都反而令影片更好看些。

点到为止啊,下面说点正经的。

4.俄罗斯军队虽然腐败,但是在基层部队中对于军事命令的执行一直是比较僵硬的,在1999年还不会发生电影中的抗命事件,相反,僵硬执行上层命令往往是从苏联到俄罗斯时期(包括现在)俄军军事失利的重要原因。

当年占领普里什蒂纳机场是严格按照俄军命令执行的,并不是某位俄军高阶指挥官的心血来潮和爱国抗命行为。

不管导演本意是想讽刺叶利钦还是突出谁,总之,电影中这样表现俄军是十分不妥的,会给不了解历史的人带来误导。

如果你是想研究历史的朋友,那么出一道抢答题:“俄罗斯最高层中:是谁下令俄军占领普里什蒂纳机场的,又是谁负责执行的呢?

”(请注意标点符号,哈哈)如果你答对了,那么还有一道附加题:为什么?

我告诉你,这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带这三个字的,哈哈5.占领普里什蒂纳的部队是俄军正规军第76空降师部署在波黑图兹拉的一个加强连,没有电影中的雇佣兵和志愿兵什么事,也没有什么科索沃群众夹道欢迎、箪食壶浆的场面,当时7个半小时急行军600多公里,一路风驰电掣,要是像电影中那样在箪食壶浆,那说不定就是英国人先到了。

而且电影中根本没有表现英国人为什么没有赶在俄军之前,因为导演不能拍真相。

其实俄军本来是绝无可能强在英军之前占领普里什蒂纳机场的,实在是上天帮忙,让英军蠢死了,第一波飞机因为超载起飞就返航了,结果返航降落时候飞机还坠毁了,第二波飞机磨磨蹭蹭天都快亮了才起飞,但是英国人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就跟汤恩伯打日本人一样,就是不敢直接降落在普里什蒂纳机场,而是降落到了离普里什蒂纳机场一段距离的山上,英国陆军非得走雷区,等自己到了才发现,俄军已经占领了机场。

英国人这么掉链子,要是毛子还不先占领机场,除非是毛子半路喝多了或者走错路了。

关键还是英国人蠢死又怕死。

北约盟军最高司令兼美国驻欧洲部队总司令美国人克拉克,因为波黑战争一战成名,有的媒体说克拉克是“当代拿破仑”,克拉克眼里哪有俄军,当时就命令英军开火、赶走俄军,但是英国人跟克拉克讲法律:英军狡辩说攻击命令须出自北约军事委员会的授权,而不是克拉克一个电话命令就可以的,哈哈哈,克拉克就是行动总指挥,这就是授权,他说开火就是命令,你看谁打仗下命令还需要给你寄个快递授权书吗?

哈哈哈。

英国人就是怕死,不想给克拉克军功章当垫背的,不想替美国人承受俄罗斯的反击。

人家英国军人是来挣差旅费的,不是来玩命的。

结果全世界都以为俄军多牛巴拉巴拉的,不算当时赶往科索沃的北约德国、法国、美国的上万人维和部队,几千人的全副武装英军消灭200人的俄军就跟玩一样,是因为我刚才说得诸多原因才导致俄军耍小聪明成功的,美国人都气疯了。

俄军高层都没想到这事竟然办成了,自己都老意外了。

还有人说什么俄军躲过了北约的侦查,哈哈哈哈,开什么玩笑,俄军刚出发,刚到波黑边境附近就被美军发现了,美军立刻就判断出了俄军的目标是普里什蒂纳机场,但是,美军并没有拦截俄军,因为美军认为英军的飞机一定比俄军的破装甲车快,没想到蠢死又怕死的英军愣是让600公里外的俄军抢占了机场,而且数倍于俄军兵力,还抗命不开火,哈哈哈。

6.俄罗斯在南联盟问题上是个软蜡头,一开始表态如果北约敢动南联盟,俄罗斯就用核武器攻击北约,结果北约知道叶利钦虚张声势,喝多了,哈哈,根本没理会他。

南联盟炸了两个多月,叶利钦这个酒鬼加骗子忽悠了米洛舍维奇这个傻子,两个人一起葬送了南联盟,就像叶利钦葬送了苏联一样。

叶林钦觉得特别没面子,俄罗斯在国际上也是颜面尽失。

后来俄罗斯一看挡不住北约,按照打不过就加入的酒鬼原则,俄罗斯又想当战争的调停人角色,结果呢,南联盟本来听信了叶利钦的承诺等着俄罗斯武器和部队的支援呢,结果发现俄罗斯啥也不给,只玩口活,大骂俄罗斯背信弃义;另一方面,美国人一看俄罗斯原来不敢北约打仗,所以根本不理会俄罗斯,战争是靠打出来的,根本用不着俄罗斯调停,所以,俄罗斯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整个南联盟内战和科索沃战争过程中,俄罗斯那是主打陪伴。

俄罗斯国内的强硬派和反对派也趁机攻击叶利钦软弱的外交政策,叶利钦当时并不在意南联盟,苏联没了叶利钦都没伤心过,何况一个南联盟呢,叶利钦最害怕的是自己会不会被另一个叶利钦推翻,就像当年他自己推翻戈尔巴乔夫一样,哈哈哈。

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是俄罗斯出卖南联盟整个事件中唯一可以拿出来说一嘴小破事,啧啧啧,俄罗斯当局支持的媒体更适大书特书,好像占领了一个破机场就跟打赢了南联盟和科索沃战争似的。

而且这个故事一般都是从俄罗斯部队接到命令开头,到和英军对峙达到高潮,最后俄军抢占机场成功和加上各种“重大意义”作为结束。

实际上呢,俄军和英军对峙后,英军并没有被赶走,俄军也没能独占机场,被迫允许英军共同驻扎在机场,当晚就允许英军在机场过夜了,因为俄军中层害怕英军玩真的开火而因此丢了饭碗。

更丢人的是俄军和北约谈判达成的618协议,这个可不是618国际购物节,协议内容简单说就是“机场共享,各自维和。

俄派代表,允许驻军”。

你看看,机场没守住,连驻军还得人家批准,啧啧啧,好大的胜利阿。

2003年俄军完全撤回科索沃维和部队,更是灾难,哎。

所以吧,这个机场的事儿没啥值得俄罗斯炫耀的,有本事拍一个当初俄罗斯叶利钦如何出卖南联盟的纪录片。

这个故事也就糊弄糊弄不了解这事的,觉得俄罗斯还挺牛的小白们,希望大家一定要认清所有帝国主义纸老虎们的真面目,不要被一个小破电影带节奏。

困了,就先写到这里吧

 7 ) 最后背景音乐

最后男主和女主那里的背景音乐和星际穿越的cornfield chase 简直一模一样有人注意到没有。

不知道算不算抄袭,或者就是那段背景乐,没有太去研究。

刚刚看完来说一下,如果有人能有更详细的回答就更好了。

原先看了很多遍星际穿越,所以对那段背景乐印象很深刻。

ノ☀无效分界线再来一个才能发

 8 ) 这个战争片很Man

两个半小时,故事主线慢慢聚焦,到中期开始血脉喷张,基本到了机场守卫战那一段开始就没法停下来了。

相对国内一些战争片来说,俄罗斯的战争片更有独特的味道,抛开背景和国际形势不说,该故事把人性剖析的也很到位,无论是70岁仍然坚守小镇的老警长,还是坚守信仰的牧师,两个年轻的爱国警察,再到特种分队……都有血有肉,尤其是女主和男主两人在恐怖分子的枪口下热情相拥那一瞬间,这部影片也达到了极点。

没有想到这部战争片能够拍出这种效果,实在令人吃惊!

细节刻画也非常到位,前期种种场景,恐怖分子的险恶屠杀,小分队的拼死一搏,整个机场夜间守卫战,虽然是混战,但是有条有理,没有刻意展现英雄主义,场面悲壮、揪心,借此把每个人物雕刻出了独特的立体感,塞尔维亚警察最终血刃恐怖分子头目,比较有意思。

爱情线也十分简单明显,相遇,英雄救美,然后保护女主,男主中枪,大结局的彩蛋,男主复活……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唯一不足就是带有俄语的重音,可能有的人不太习惯,但是看到中间应该就差不多了。

尤其是最后两分钟,俄军的车队占领机场后,特种部队撤离,指挥官见到女主那句:我们是俄军。

把俄罗斯人霸气、硬气的一面展现淋漓尽致。

 9 ) ctm的战争——《巴尔干边界》影评

1.ctm的战争2.战争中的爱情真tm感人3.影片细节拉满:①战友给戈利亚(之前牺牲的战友)在机场准备了钱(原以为他要私吞)②安德烈最后把戈利亚的牌子给战友③只有女主贾斯娜叫男主安德烈④恐怖分子让小男孩作前哨⑤逃跑的小女孩⑥指挥官下命令让部队停下来时欲言又止…… 总的来说,该片战争场面逼真毫无违和感,人性被暴露地撕裂惨绝人寰,战友间的友谊没有过分煽情更加显得战争的真实和残酷,男女主之间的爱情即使仅仅有手足之交却更显得弥足珍贵,最后俄军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终于在小分队准备自杀来殉职的千钧一发之际到达了机场…… 现在,该地区仍然处在战火的纷扰之下,那片土地上的人民仍身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单拿恐怖分子对待过路公交车的平民禽兽行径就足以看到这里毫无人权所言…… 再来看我们的国家,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巨狮。

我们的和平是多少人民战士用鲜血换来的?

还记得北纬三十度吗?

还记得上甘岭战役中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一天打退41次进攻歼敌280多人享年七十岁的奇迹吗?

还记得长津湖战役中有多少战士是冻死在雪地上的吗?

…… 感谢国家,感恩国家,因为有你做我们强大的后盾,我们的人民才能享受到如今美好的生活。

话不多说,望阿中哥继续努力,有我们与你同行,阿中哥NP!

 10 ) 战争,没有赢家。

2019年,动作战争电影《巴尔干边界 | Балканский рубеж》本来以为是一个比较主旋律电影,没想到却真的是在讲述战争与和平。

战争电影,还是不要加入太多的感情内容,女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只是单纯的为了片长?还是只为了秀一下巨神峰?

配音非常糟糕。。

原声应该很好。

俄国装甲兵的剧情线比较迷茫,最后违背命令的将军也并没有再提。

迷剧情线。。

水深火热的塞尔维亚。。

电影还是不禁让我想起 南斯拉夫大使馆。。

其实苏联的感觉很奇妙,也是很多民族聚在一起,拧成一个国家。。

但是现在分开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东西永远也分不开了。

这个电影没有对于宗教的偏见,只是讨论战争。

这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槽点也是有,开始的战斗很迷,队友迷之操作死亡很迷,丢下飞机很迷。。

最后200+人,又有迫击炮都攻不下机场。。

漂亮。。

真的就差 一个人都不死全歼敌军了。

反派很棒,如果坏人不坏,那惩治坏人怎么能过瘾呢?

总体来说 还是挺好看的电影。

-我是毛子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战争,没有赢家。

《巴尔干边界》短评

真的配音毁全影啊

8分钟前
  • 板凳
  • 还行

俄罗斯特种兵深入塞尔维亚,击破极端主义分子

13分钟前
  • 墨染青衣颜
  • 推荐

俄式正能量,三星半。不了解历史背景,故事情节没太看明白,摄影很优秀。

18分钟前
  • 中年危机谢腾飞
  • 推荐

俄国版的《红海行动》

20分钟前
  • 精灵的梦想
  • 还行

地中海行动。

22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还行

毛子的爽片

27分钟前
  • 一步
  • 较差

一等的题材,二等的故事,三等的内核。

30分钟前
  • 纯Jun
  • 较差

人物介绍了1个半小时(基本快进了),对各方立场和动机都稀里糊涂,更没搞懂小分队的作用(把恐怖分子留给大军不就好啦?)。。好在战斗还算够燃。。。

32分钟前
  • Sh@rk
  • 还行

稀烂零分电影,好怀念苏联时期,似乎讲出了导演心声。俄罗斯军队为什么不行?平时看战狼,红海行动,还能有战斗力?但给女主角一🌟,女主角胸口的痣再➕一🌟,库斯图里卡出镜一🌟,维克多崔的音乐加一🌟,但老崔说为最近的乌克兰人民减三🌟,最终滚蛋吧。

34分钟前
  • 信仰难民
  • 很差

除了硬核没有任何优点,片源的配音太搞笑就实在看不下去了。

36分钟前
  • 麦田
  • 很差

牛逼的毛子主旋律

40分钟前
  • 地瓜
  • 推荐

这毒瘤配音毁我观影体验。

44分钟前
  • 差不多先生
  • 还行

不明白巴尔干半岛民族矛盾和前南地区那段混乱历史的人可能会看着一脸懵逼?到底是谁和谁因为啥在哪打的仗?美国,俄国,英国,北约,科索沃,塞尔维亚,波黑,南斯拉夫,太多势力搅在一起。不过光看热闹也可以,战争场面拍的还是很过瘾的。说起这个电影,我们不能忘了美帝轰炸我南联盟大使馆这件事,也是一段耻辱的历史。如果放在现在,我想美帝没有这个胆量了。

47分钟前
  • sunking
  • 推荐

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50分钟前
  • 瓦片
  • 较差

一百五十分钟太长了,看到后面大战都打瞌睡了

52分钟前
  • 凯奇
  • 较差

近年最亮眼战争片。

53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片是个好片,就是没有背景知识理解剧情有点费劲

56分钟前
  • 杨子虚
  • 推荐

还行吧!

1小时前
  • 小张
  • 较差

俄罗斯怎么能忍这样的配音。。。。毁电影,原声的话起码4.5

1小时前
  • 阿瞒冲起来
  • 还行

俄罗斯版的《红海行动》,对于一部战争片来说,战争场面要好看那至少就能及格了。女主身材真棒。

1小时前
  • 梦之安魂曲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