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西格内·包马内
主演:达格玛拉·多敏齐克,米歇尔·波克,马修·莫迪恩,卡梅隆·莫纳汉,史蒂芬·朗,埃里卡·施罗德,艾玛·肯尼,安娜·奥多诺霍,塔尼娅·弗兰克斯,克莱德·巴尔多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拉脱维亚,卢森堡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从小泽尔玛就坚信,如果她表现得像个正派、受人尊敬的年轻女孩,她会找到一个大块头的爱。然而,她第一次与异性的胆怯交往证明,现实与现实相去甚远....详细 >
题材很棒,有些想象画面很棒,但色彩过于瑰丽,看下来会有点累,且不太吃这种画风。故事讲得有些平淡,但有些台词和旁白挺有意思的。
女性的成长总是掉进一个又一个,自己设立或者别人设立的陷阱中……
我脚趾头写的故事都比这深刻
像看了100分钟的TED ed,画风黑童话,音乐剧场感。结束得好莫名奇妙,不敢相信自己从头到尾看完了...
意识觉醒永远不晚,也不会过时;最后字幕里有看到主创团队里有中国人,开心;来的大部分都是女观众,还挺好奇男观众看完作何感想的
充满惊喜的女性电影,观感好于《我在伊朗长大》。将动画这一载体天马行空、自由变换的可能性酣畅地运用。它说教,但却并不古板,它平淡,但却并不乏味。用人体生物学各个知识点将女主人生不同时期的状态与故事衔接在一起。讽刺意味十足,困囿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被灌输所谓“正确”的思想,从中逃脱并得以觉醒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尤其是对女性而言。真正的顿悟或许需要经历十分漫长的一个时期,但学会接纳自己,爱自己永远不会是一个过时的话题。
4.5女性苦难录。
北影节,非常丰富大胆的画风和想象力,人类的悲观不相同,可女性总有幽暗细腻的共情。
Keep cool. No pressure.
北影节观影,制作的想象力确实蛮不错的,对于风俗和意识之差展现的也很好,女性和男性的批判也很到位,不过近几年这种批男的女性题材也太多了,看的都审美疲劳了。
前半部真的非常非常好,通过展现一个具有原始野性的女孩是如何一步步被社会规训成“标准女孩”的过程,来表现对社会和男权的讽刺,但是结局感觉又有点回到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上去了,我当然明白用性别差异来划分群体不如尊重个体差异,从社会的施加的影响之下重新夺回自我主导权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但是一个爱穿女装的西方男人?我不觉得这是最优解。为什么不能是通过一道又一道男权陷阱,最后发现女性的联合呢?
不动的背景是用3d实物做的,和维斯安德森的《犬之岛》一样。而为了配合科普表达的流畅性,所以动的部分是采用2d动画。女性主义宣传片,对于表达女性处境的部分,比如女性被教育日常应该是什么样,工作时应该是什么样,在婚姻里应该是什么样。但是人由激素控制的唯激素论的表达很难让人认同,人最终还是由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塑造,激素只是中间的传递物质。将性与爱以及爱情婚姻完全混淆则是另一种难以接受的表述。婚姻很多是糟糕的,毕竟要两个人是相爱的比起自己爱自己要难得多。选择爱自己,不结婚是一条ok的道路,但是这并不应该给批判婚姻道路曲折任何心理优势。给出新时代下婚姻道路怎么走才是好的范本也很有意义。
畫風極好,以至於不斷降低自己的底線看完這個蠢女人的情感紀錄。小時渴望被父親認可,長大後渴望得到戀人/丈夫的認可,覺得世間沒一有好男人以後開始渴望得到兒子的認可,然後變成有毒的媽媽/讓人窒息的婆婆。你可以可憐她,但千萬別拯救她,你會倒霉。
几乎纯文本的文学性电影 我是真烦旁白多的电影啊 感觉就是给字配图。但内容挺好的 都该看看。
乍一看以为是在打破恋爱脑,其实还是要找到自己、与自己和解。
建议人教收录
一方面用传统的时间顺序叙述女主角在成长过程中对“爱”与“婚姻”理解的不断成长过程,另一方面又用上科学式的解释法来将这一切的行为动机都变得合理而自然,这种充满了想象力却又不超脱于现实的故事展开法不仅新颖别致,也让全片的主题阐述变得更为自然,尽管是那种已经被说了无数次的女性自我觉醒话题,但这一切却在本片的讲述下变得更为绚烂夺目:爱人先要爱自己,踏进自己的想象之前请先务必考虑自己,真正的快乐不是全部来源于他人,而是同甘共苦、彼此映照、再是无可分割。
挺有意思的科普型动画电影。除了画风有待接受。
想下载剧本,每一个单词的使用都好规整,令头脑舒适的一部佳作。
看过之后确实有共鸣一些,但是还是很无聊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题材很棒,有些想象画面很棒,但色彩过于瑰丽,看下来会有点累,且不太吃这种画风。故事讲得有些平淡,但有些台词和旁白挺有意思的。
女性的成长总是掉进一个又一个,自己设立或者别人设立的陷阱中……
我脚趾头写的故事都比这深刻
像看了100分钟的TED ed,画风黑童话,音乐剧场感。结束得好莫名奇妙,不敢相信自己从头到尾看完了...
意识觉醒永远不晚,也不会过时;最后字幕里有看到主创团队里有中国人,开心;来的大部分都是女观众,还挺好奇男观众看完作何感想的
充满惊喜的女性电影,观感好于《我在伊朗长大》。将动画这一载体天马行空、自由变换的可能性酣畅地运用。它说教,但却并不古板,它平淡,但却并不乏味。用人体生物学各个知识点将女主人生不同时期的状态与故事衔接在一起。讽刺意味十足,困囿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被灌输所谓“正确”的思想,从中逃脱并得以觉醒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尤其是对女性而言。真正的顿悟或许需要经历十分漫长的一个时期,但学会接纳自己,爱自己永远不会是一个过时的话题。
4.5女性苦难录。
北影节,非常丰富大胆的画风和想象力,人类的悲观不相同,可女性总有幽暗细腻的共情。
Keep cool. No pressure.
北影节观影,制作的想象力确实蛮不错的,对于风俗和意识之差展现的也很好,女性和男性的批判也很到位,不过近几年这种批男的女性题材也太多了,看的都审美疲劳了。
前半部真的非常非常好,通过展现一个具有原始野性的女孩是如何一步步被社会规训成“标准女孩”的过程,来表现对社会和男权的讽刺,但是结局感觉又有点回到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上去了,我当然明白用性别差异来划分群体不如尊重个体差异,从社会的施加的影响之下重新夺回自我主导权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但是一个爱穿女装的西方男人?我不觉得这是最优解。为什么不能是通过一道又一道男权陷阱,最后发现女性的联合呢?
不动的背景是用3d实物做的,和维斯安德森的《犬之岛》一样。而为了配合科普表达的流畅性,所以动的部分是采用2d动画。女性主义宣传片,对于表达女性处境的部分,比如女性被教育日常应该是什么样,工作时应该是什么样,在婚姻里应该是什么样。但是人由激素控制的唯激素论的表达很难让人认同,人最终还是由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塑造,激素只是中间的传递物质。将性与爱以及爱情婚姻完全混淆则是另一种难以接受的表述。婚姻很多是糟糕的,毕竟要两个人是相爱的比起自己爱自己要难得多。选择爱自己,不结婚是一条ok的道路,但是这并不应该给批判婚姻道路曲折任何心理优势。给出新时代下婚姻道路怎么走才是好的范本也很有意义。
畫風極好,以至於不斷降低自己的底線看完這個蠢女人的情感紀錄。小時渴望被父親認可,長大後渴望得到戀人/丈夫的認可,覺得世間沒一有好男人以後開始渴望得到兒子的認可,然後變成有毒的媽媽/讓人窒息的婆婆。你可以可憐她,但千萬別拯救她,你會倒霉。
几乎纯文本的文学性电影 我是真烦旁白多的电影啊 感觉就是给字配图。但内容挺好的 都该看看。
乍一看以为是在打破恋爱脑,其实还是要找到自己、与自己和解。
建议人教收录
一方面用传统的时间顺序叙述女主角在成长过程中对“爱”与“婚姻”理解的不断成长过程,另一方面又用上科学式的解释法来将这一切的行为动机都变得合理而自然,这种充满了想象力却又不超脱于现实的故事展开法不仅新颖别致,也让全片的主题阐述变得更为自然,尽管是那种已经被说了无数次的女性自我觉醒话题,但这一切却在本片的讲述下变得更为绚烂夺目:爱人先要爱自己,踏进自己的想象之前请先务必考虑自己,真正的快乐不是全部来源于他人,而是同甘共苦、彼此映照、再是无可分割。
挺有意思的科普型动画电影。除了画风有待接受。
想下载剧本,每一个单词的使用都好规整,令头脑舒适的一部佳作。
看过之后确实有共鸣一些,但是还是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