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嗣治
FOUJITA,藤田嗣治与乳白色的裸女(台)
导演:小栗康平
主演:小田切让,中谷美纪,安娜·吉拉多特,玛丽·克雷默,加濑亮,镰田小惠子,岸部一德,青木崇高,福士诚治,井川比佐志,风间杜夫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日语,法语年份:2015
简介:在1920年代的巴黎,日本艺术家藤田嗣治为这城市所爱,他对于裸体女人的独特诠释折服了整个蒙帕尔纳斯艺术圈,他与凡东根、奇斯林、毕加索、蒙迪里阿尼等艺术大师私交甚笃,他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在二战的时候,他回到了祖国日本,他的生活与信仰被战争击碎了,他与自己的妻子隐居在日本北部小城青森,在乡下躲避战争,他也发现一个他..详细 >
导员没有任何情感强加给观众 煽情的画面可能就是洗澡的时候凝视了大腿上的刺青几秒钟
每一个巴黎的镜头都美得让人眼前一亮。光和影,构图的安置,对景的收纳,对人体的勾勒,对物的执迷。表达出了一种干净的美,不沾染一点情欲。东方美学里总有一种自律的疯狂。
倒是有透纳先生的感觉 但是画面为什么这么暗
音乐佐藤聪明,亮了。
太闷...
电影非常精致,但也非常无聊。精致的是画面,摄影,试听语言都非常完整,剧作也充分。无聊可能是我的问题,对人物了解不够,叙事节奏注定看着很累很累。
万物浮生路,颜王小田切
作为传记类电影有点无聊,仅有纪念意义。
有了这部作参照,《刺客聂隐娘》是更好了还是缺点更明显了?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真的不可得兼吗?这种寓情于景的山水画式留白是开宗立派还是自闭门户?或者把以上问题归纳集中起来,侯孝贤到底能不能被复制?又或者,早中期的侯孝贤和后期的侯孝贤哪个更难复制?至此好像又明朗了一点点。
3.5
还行,很平淡的传记
A / 大片连成工整矩形的中远景镜头简直是立体的克制冷峻。以传统传记片眼光来看瑕疵不少,中心人物不断地疏离观众,愈发模糊。而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三个片段,这种远离又是如此恰当地描摹出了人生的轨迹,在末尾的超现实段落达到顶峰,仿佛藤田在勾勒身体的轮廓。最终又用寥寥几笔画成一个不完整的圆。
在太阳下山的时候穿上新木屐 会变成狐狸的
画面美,艺术感强,情绪变化自然
纪录片 节奏缓慢 真的是要静下心来 慢慢的看
注重内心与精神的非典型传记,从异域到境内的心理变迁,从自由奔放到彷徨虚无;巴黎时期如流动盛宴,如甜蜜生活,声色光影里的浓烈纵情;日本时期静穆素简,沉静淡然,如劫后余生的转世重生,因其荒诞,真实中生出超现实意味;低调布光,讲究站位,精致布景,十年磨一剑。
中世纪的“蒙娜丽莎”美绝,相形之下Kiki de Montparnasse就神韵稍欠了
今年新片中最有野心的杰作,明暗处理极尽人事,两部截然不同的电影砸到一起,一纵一寂,两种人生,多方无奈。漂泊异乡的流动盛宴与重回家国后的山河破灭,对人生的喟叹与凝望水到渠成。暗中光与乱世狐。
传记片的大忌即贪大。聪明的传记片一定截取人物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事件,通过事件展现人物,也足够留白,毕竟两个小时左右的内容容量实在有限。【藤田嗣治】从人物在巴黎的“全盛”时期开始讲,直至回到日本,面对战争带给国家的满目疮痍,受到震撼。“去他妈的意识形态”这个点没问题,但倘若对人物不够了解,根本也无法理解前半部分写巴黎生活的用意。同时小栗康平偏好大量使用全景,人物的神情也难以捕捉,代入感又降。电影实在太选择观众,其实并无必要。藤田嗣治可以找的点太多,在巴黎时刻意包装宣传自己源于当时对黄种人的歧视,迫于税务问题回到日本却又得不到国家艺术圈的足够认可,当然还有风流的一生,可惜影片的聚焦实在过散,不做点功课看实在一头雾水。
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