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之前的建模,本应是率真有才、自有高深造诣的降龙罗汉!
被建成瘦骨如柴嘴脸猥琐自认为风流倜傥的痞子。
打斗画面真实的凸显制作水平。
剧情设计是反派无人可挡,济公姗姗来迟,再双双封印陨落。
无处不是僵硬。
最明显的是打斗,以及转世后脸被孩子扔东西砸却没有碰撞的感觉。
剧情、画面、配音,稳稳当当的一星😋看过游本昌爷爷的经典,和陈浩民叔叔的虽搞笑但管事,我很难想象编剧是怎么另辟新路整出一个开玩笑似的降龙罗汉的,真是太惊喜。
认真建议,有这个精力从小剧场做起,能做好就做好,不要一下子做大电影。
作者:知傲曌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知傲曌谈Animation摘要济公的“颠”绝不是孩子的顽皮,而是一种打破常规,看破红尘的一种清醒。
唯有济公这个人物是最不应该希望自己成为英雄的。
故事内核上还是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包装上中国传说的皮搞的不伦不类。
济公既颠既佛的思想和形象是释道融合的产物,而影片无视济公背后的宗教文化却讲儒家伦理的家庭故事,是大家认为没有讲“济公”故事的根本原因在讲《济公之降龙降世》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去了解“济公”这个人物IP
济公,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济公的经典形象是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
因其出生时正逢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便有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的说法。
济公的家境富裕,家族世代礼佛,少年时就读于赤城山瑞霞洞,受到了家庭先天的佛教思想和后天的道教思想的熏陶,决定了济公不同与普通僧人。
济公的佛性体现在他是“僧”,济公的道性则体现在他的“颠”济公出家后,一反常态。
言行叵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状类疯狂,人们称他为“济颠僧”。
在一般僧俗眼里,道济的言行出格,被认为不是正常的人。
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状,说道济违犯禅门戒规,应责打并逐出山门。
方丈慧远一边口宣:“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
”并在首座呈上的单纸上批了:“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
”此后无人再敢诟逐。
国内影视中最经典的济公形象莫过于我从小看到大的1985年版游本昌演的《济公》
然而“济公”的颠真的仅仅是俏皮、戏谑、游戏人间吗?
虽然济公从外表看,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实际上却是禅宗杨岐派第六世得道高僧。
他学识渊博,擅诗善文,出语谐谑,往往超诣。
《道德经》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古汉语中的“愚”意思为诚朴、淳厚之意。
所以与其说济公是颠,倒不如说济公如同孩子一般诚朴。
看似若愚,实则是一种看破红尘的大智。
明代才子唐伯虎诗曰:“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现在让我们去反观《济公之降龙降世》
人物设计上的问题动画里的“李修缘”将济公这个IP本身带有的佛性和道姓剥离出来,刻画成了一个村里的惹是生非的问题儿童。
除了在设定上是降龙罗汉转世,“李修缘”这个动画人物性格已经不能体现出是济公了。
如果编剧愿意尊重一下观众智商大可在动画中给“李修缘”加一段看似浅显实则有内涵的台词或情节,来刻画一下角色思想的深度(比如《心灵奇旅》)
反派脸谱化哪怕您把《哪吒之魔童降世》申公豹的台词搬到金色大鹏身上也好啊雷人情节吐槽(涉及剧透)1.动画里有一个玄天碧火龙骑鸡追人的情节,我严重怀疑是在抄周星驰
2.反派怂恿李茂春去夺金身是因为金翅大鹏说“只有血肉至亲才可以接触金身”(大致意思)。
然而当李茂春把金身给了反派,也没见金身对反派有什么负面效果。
感情就必须要让当爹去呗。
故事内核《济公之降龙降世》的题材是具有释道两教思想的人物传说,然而动画故事方向聚焦于儒家思想里的家庭伦理。
是大家认为影片没有讲“济公”故事的根本原因济公的思想和形象决定了他从不是一个英雄,也更不会想成为英雄,他仅仅是一个乐善好施、仗义疏财的如同孩子般的智者,而智者有大爱。
最好的济公题材电影在动画中当“李修缘”发现自己拥有“超能力”时想成为英雄(救母亲的病)时,像极了西方传统超级英雄电影里的主角。
由此可见主创团队并不理解济公背后的文化价值和信仰理念,只是取出了济公的设定皮囊,装进去还是个人英雄主义。
最明显的就是将动画故事单拿出来后他的故事情节依然成立。
主角可以不是济公,也可以是哪吒,也可以是蜘蛛侠。
来看看今年我认为最好的两个国漫,一个是《罗小黑》,一个是《时光代理人》。
你会发现这两部作品的故事,必须嵌套在原有的世界观和人物才能成立,或者说如果把《罗小黑》的主角换成一只狗,那么故事就变了,但目前主流的动画电影大多不是这样。
《济公之降龙降世》这部电影虽然有点晚,但是我还是有些话想说说,因为我不是小朋友,我不知道小朋友的想法,但是如果我有孩子,我一般也不会带着孩子去看的,这部电影整体透漏出两个字“尴尬”。
首先是开头和结尾处添加的“搞笑”的台词,仿佛就像一个油腻大叔跟一个女孩讲冷笑话,自以为很幽默,实际气氛尴尬的要死,完全不知道笑点在哪;剧情方面呢,本来想讲一个有内涵的的故事,让大人和小孩都能喜欢,但是编剧的能力不行,导致剧情很尴尬,故事想从其父母的遭遇来促使主角觉醒,但是对其父母和主角之间的感情刻画太少了,对一些不必要的情节刻画太多,让人觉得能让这样一个熊孩子觉醒,感情方面还是太单薄,不如让剧情简单一些,就像《葫芦娃》和迪士尼剧情简单直接,就是好人斗坏人,最终大圆满的结局,小朋友也好理解,要不剧情就再深刻,让成年人感情共鸣,要真想都兼备,那就好好打磨剧本,不要为了圈钱而拍摄,让剧情变得这么尴尬,并且很多网友说剧情仿《哪吒之魔童降世》,真的动点脑子不行么,剧情可以相似,但是你能不能有点自己的创意啊。
最近几年出一部动画电影就说中国动漫崛起,出一部动画电影就说中国动漫崛起,真的是崛起了么?
我看不是吧,只是一点点在变好,离真正的崛起差多了,现在资本看见这几年动漫赚钱,都蜂拥而入,让动漫的数量起来了,质量反倒是下落了,不要让动漫也像科幻电影一样,刚出了一部精品,立马就成了巅峰了,真的是让人失望啊。
求中国动画不要越做越回去,这真是让我越看槽点越多。
编剧写故事能不能有点逻辑。
主角成长又要靠献祭亲人,决战大鹏说“降龙你哪点比我强,凭什么可以重塑金身”我就满脸问号,这台词不弱智吗?
主创想做一个关于成长、家庭的故事,但完全没有展示出来,成长生硬,家庭也没有让人感觉多感动多温情。
一星给场景,一星给老戴的片尾曲
傻儿子 不知道是不是昨天才看完俑之城的原因,今天再看这个总有点审美疲劳和尴尬感,感觉这部影片的内容有点豆腐渣工程了,济公作为民间深入人心的人物,想要拍好本身就不是易事,不用心雕琢,很容易弄巧成拙。
首先来说说,这部影片的故事开头,500年济公使用法相金身镇压大鹏,历经五世从回人间,500年和5世?
一世100岁?
这都不叫高祖这叫鼻祖了,五代都是鼻祖,还有中间一处,感觉像是为了过审剪片一样,断层了,有了起因就结果了,跳过中间段,叙事不清晰,条理不分明,逻辑说不通,槽点颇多,这是说故事的一大忌讳,还有整个故事内容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其实对于书本上的人物,人们幻想的空间是很大的,因为无实物,只能靠幻想,而每个人所幻想出来的人物又各自不相同,理解更是五花八门,所以形象并不鲜明且不单一,做成动漫的话,如果有视觉上的冲击力,突破传统,那就能做到让人物鲜明、立体,特别是突出性格特点,加上故事情节,会让人印象深刻很多,而且具有统一性,就好比游本昌老师一样,说到济公就会想到他,耳边响起的就是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但是该作品完全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当然我知道国漫不易,但是咱们能不能再严谨一些呢?
不要随大流,因为除了一部哪吒和白蛇引起了反响,咱们就都跟风的来,她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影响力?
一个是占先河,先出道的总归是占优势占据市场的,加上好看的的画面,好听的音乐,好的故事情节,融入一些自创的幽默语句,打破常规的一些表现手法,效果肯定就出来了,而后面出来的国漫一出片,势必要面对比较,在已经没有这些优势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创新,没有好的点子和故事、情节,再配上过度宣传,那一定会招来大部分观众的骂声,你就算是仿,也要加上创新才能仿出个新高对吧?
所以我觉得当下的国漫应该沉住气好好的琢磨一下,而不是急着群起而上。
其次人物,就好比哪吒吧,一对黑眼圈挂在那,观众看见第一印象是什么?
坏孩子,不可能是觉得他是个乖孩子对不?
观众总不可能会想到熬夜上面去是不是?
这就是直观的印象,有被惊到,而这部影片的人物并没有这样的感觉,相比较之下刻板了很多,太平淡了,就是往人群里一放,不被注意的那一挂。
最后,主角人物性格上的刻画,哪怕人物画的不够有特色,你性格有特点也能加深印象啊,这我就无力吐槽了,我感觉作者压根就没看过济公,这济公给人的感觉不是调皮捣蛋了,是傻,而且爹也傻,小孩子嘛从小想做英雄可以理解,大人都还有英雄情节呢,关键是不能为了做英雄让爹妈都死吧,这是什么故事梗啊,强行煽情吗?
观众感情这么好骗的吗?
观众又不是傻,你故事都没说好,就指望观众能真情流露?
那眼泪得多不值钱,里面的群众演员也是,说笑话都不带笑点的,我说我的,至于你笑不笑我不管,不过最后结尾蛮不错,感动一小吧,歌曲也做得不错,值得表扬,但这完全不够看。
总归我看下来就是一句话,这部片子与济公毫无关系,也并没有达到我对人物翻新的那个期望值。
国漫起步晚,本就不易,你们也不容易,要是容易的话,相信大家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期待了,如果你们不用心对待的话,是很难有所进步的,而且很难持续性进步,望各位在一片骂声中能够警醒,多看看评论,从中找出自己的问题,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多想想别人为何成功,多多探索,结合自身的优势,打磨出更好的作品。
电影开头就说了,大鹏和降龙一起下凡间捉怪。
然后大鹏吞噬了恶龙被反噬,可见大鹏是立了一等功的,降龙功劳明显没大鹏高,如来为何不救不化解大鹏的反噬,还把最后的罗汉名额给了降龙,我是大鹏我也要闹了,不公平。
这电影就一股脑直接把大鹏打入反派,伏虎实力弱的一批,凭啥他能进罗汉编制?
如来干嘛不把伏虎的名额给大鹏?
这些年,国产动漫似乎开始上行,时不时的总是会蹦跶出一两部还不错的国产动漫来。
从孙悟空到哪吒,再到现在的济公,他们似乎一直倾向于把中国传统的神话人物用动漫的形式呈现出来,于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个神话里的人物,慢慢开始有了新生的模样。
可是很遗憾,但哪吒的横空出世过后,似乎不论是姜子牙还是济公,都非要重新解构一下这个人物,要让这个人物有不同的性格。
姜子牙的时候,多少还有些克制,毕竟姜子牙已经年纪很大了。
但是这个版本的济公,怎么看都怎么感觉那么熟悉呢?
哦,原来是济公的人设居然和哪吒是如此的相似,一样的调皮捣蛋,只不过哪吒有一种黑化的感觉,而这个济公则是纯粹的调皮。
也一样的都有一个宠溺自己的母亲,只不过哪吒的母亲非常有特点,和哪吒在一起产生了化学反应,而济公的母亲却只会装病来帮助儿子逃避惩戒,似乎没有真正形成化学反应。
真心是不能放在一起对比啊。
近几年国漫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强大了,依稀记得几年前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时的震撼和澎湃,之后的《大鱼海棠》《风语咒》《白蛇缘起》《姜子牙》等众多国漫也是让人惊叹!
尤其是我内心的国漫封神之作《哪咤之魔童降世》,不愧是票房NO.1。
说回本片,国漫必须支持,但也要给国漫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说到济公,总会想起儿时看的《济公活佛》,脑中也会不由自主地回荡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这句歌词,可谓活佛济公的形象深入人心。
本部影片讲述的是转世投胎的降龙罗汉在人间历劫,修心悟出金身的意义后对抗金翅大鹏拯救苍生的故事。
其实本部影片和《哪咤之魔童降世》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转世投胎到守护百姓的大人家里,虽然他们小时候很调皮,但父母依旧对他们恩爱有加,之后到了天下大乱、反派为祸人间的时候都会切换大号来保家卫国,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但有一说一,剧情有点冗长、拖沓,不像《哪咤》能时刻调动我的注意力、积极性,最后李修缘切换大号与金翅大鹏决斗的时候也不够热血。
当然本部影片还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比如玄天碧火龙喝了假酒后一路喷着火追着卖酒老爷爷一直到烟火仓库,点燃了一屋子的烟花,也点亮了漆黑的天空的情景;又如在李修缘和金翅大鹏对抗,李将军来助力时哪咤一句“金身重要,可爹您对我更重要”化解了父子间的隔阂,最后李将军也为了保护儿子牺牲了;再如结尾时的平行时空里,李修缘的娘亲看到济公时眉头的紧皱到舒展,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让人泪目。
最后想说的是差点被转世后的金翅大鹏三观跟着五官跑了,还好定力够强!
我真的看完,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
才下的豆瓣来行影评。
真的无法忍受和这个剧情,1.李茂春的设定是借鉴的哪吒的父亲么?
全局到底在表达什么?
2.李修缘的母亲生病,什么病,为啥李修缘当大英雄能治病?
和李修缘说一下金身在保护李家不行么?
3.为啥降龙可以打过大鹏,伏虎就不行?
4.既然说修缘死,降龙生,金身加持失败了,为啥李修缘后来又有了法力?
5.最最最不能接受的,李茂春去偷金身,是因为相信反派说的那个一看就是假话的话???
是要突显父爱伟大么,只感觉了智商在摩擦,摩擦的不仅是李茂春,还有看时候的我6.最后非得父母祭天,法力无边???
这种老套路,是认为观众都不知道么,最后那个是时光倒流了??
那是不是大鹏又要冲开封印了???!!!
这真的是我看过最最最糟的国漫,真的8+以上的年龄就不要看了,毕竟年龄小点印象差点,以后能忘掉
导演,你自己满意吗?
没能力做长篇可以从短片开始,不会做材质可以报班去学学,想不出来梗也不用一直揪着周星驰不放,放过周星驰吧,放过这么好的IP吧。
什么人都能做动画?
找不到工作可以做广告 做游戏啊,做动画干嘛呢?
糟践传统文化干嘛呢?
浪费这些人力和时间干嘛呢?
这可是济公啊,免费IP就能随便玩?
你做完了愿意给你家孩子看吗?
换人嚯嚯了,😂悟空泪目
玄天碧火龙,呼呼大睡虫
动画制作的是真好 降龙罗汉只要不说话就是帅的
期待过高,感觉是另一版哪吒,济公的红衣少年形象很想是“妖僧”不像是罗汉,全片的亮点有很多,但是故事太拉夸了,很喜欢小虫虫这个设定莫名觉得金翅大鹏的化身也超级好看。故事理顺了讲好了,全片会更加分。
过于套路
就很模式化 没有一点点惊喜
低龄向动画,哪吒之后的又一东施效颦之作,小朋友们大概会看的开心一点
故事、人物、美术、特效全方位一股塑料感;目标群体定位不准确,至少对成人来说内容有些幼稚;最后主题升华即主人公金身加持的时候可以说非常生硬,明明前面关于成长的铺垫不够,母亲一句“做你自己的英雄”就升级成功不免有些儿戏;台词也存在大问题。大决战明明应该“燃”,整体情绪向上走,结果金刚罗汉居然在关键时刻对反派说“你是不是怀念我大脚丫子味儿”?!不合时宜的低级幽默消解了升华时的严肃性;彩蛋更是莫名其妙,让人离场时只剩失望!
4/10。作画质量像五年前的中国动画,故事也莫名其妙。儿子闯祸后老子闯,可怜妈妈最先死。哪吒的成功不是因为他叛逆闹腾啊,小济公非常熊孩子。
糟蹋了济公
还行,不至于4分
最后几分钟蛮好看的,片尾曲还蛮好听的。
反派太帅了
疫情居家一个月,我在饭厅吃火锅,小儿子自己在书房看得笑得咯咯咯的,我觉得就值五星。毕竟,不是拍给我看的。
影片讲述了青年时期济公的传奇经历,不过整体观影下来实在很一般,并未让人感到眼前一亮。故事无趣,情节乏味,甚至有些经不起推敲,剧情拉垮,强行搞笑,人物性格闹腾,建模不出色也不讨喜,配音台词更是令人尴尬,画面特效也不够惊艳,整体效果也完全不如隔壁《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出彩。但作为首部改编自《济公传》的原创国产动画电影作品,还是要鼓励的,虽然也逃脱不了套路的剧情,总是以一个人的叛逆来表现他的成长,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动画电影整体蒸蒸日上,但水准还有待提升。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出色的作品问世,可以将更多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故事带给观众。
片尾曲不错
真心觉得挺不错的,这么低分倒是没想到,父子关系的一部电影,讲述了父亲的庇护和孩子拼命走出遮挡的故事,特效也很好。
少儿频道大电影系列。
我挺喜欢的,生动有趣情节紧凑,快乐又感动,中国动画电影技术越来越好了,特效很棒,也能看出制作的用心和细致。有很多惊艳的地方,比如配乐,比如一些画面的设计和构图,比如李修缘和降龙罗汉的一些表情神韵,还有最后的反转。虽然很快就推到了故事核心加持金身,但是情节是一点点铺进的,后面并没有落下去,这点我觉得做得很棒了,自塑金身这个idea也特别有禅意。每个人物形象都是立得住的,尤其李修缘的顽劣和佛性在他的性格中兼容得很好,与降龙罗汉相得益彰,太帅了。通病也有,台词尴尬,剧情矛盾突兀,动物形象不好看等等,但是那些惊艳我的地方我很喜欢。整部故事是有佛家智慧在里面的,就像大隐隐于市,真正的修炼在人间,有了李修缘尝尽人间百味,才有济公的济世潇洒,修通人性自然成佛,众生皆在神佛中。只是剧本还是不够成熟通透。
画面、立意、人物、故事确实都跟哪吒差了好几个白蛇缘起,但还是要去影院支持的呀,国漫蹒跚起步,每一步都需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