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我们曾是战士

We Were Soldiers,军天壮志(港),勇士们(台),越战忠魂,征战岁月,士兵宣言,我们曾经是战士

主演:梅尔·吉布森,玛德琳·斯托,格雷戈·金尼尔,山姆·埃利奥特,克里斯·克莱因,凯丽·拉塞尔,巴里·佩珀,丹阳,瑞恩·赫斯特,罗伯特·巴格内尔,马克·布鲁卡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法国语言:英语,越南语,法语年份:2002

《我们曾是战士》剧照

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1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2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3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4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5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6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13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14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15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16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17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18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19我们曾是战士 剧照 NO.20

《我们曾是战士》剧情介绍

我们曾是战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越南战争中的真实战斗改编。1965年11月,越南战争升级至美军直接参与战争阶段。驻越美军人数不断上升。摩尔中校(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 饰)受命把一群新兵训练为真正的战士,部队中同时涌入不少随军家属,军人们扮演着丈夫与战士的双重角色,温馨的气氛中掺杂着丝丝不安。为了缓解单调的军旅生活,部队举办了大型晚会。出征的时刻到了,摩尔在典礼上庄严承诺“带回每一名士兵”。 摩尔与他的部队被空降在临近柬埔寨的河谷地带,这里是北越军的重兵所在,人数弱势的美军陷入了重重包围,伤亡惨重,最后在火炮、直升机的辅助下战局开始僵持。第二天,战斗推进到山丘但仍然无法突破包围,摩尔寻求空军帮助,由于双方距离过近,美军的汽油弹炸伤了部分地面部队。摄影记者乔(Barry Pepper 饰)记录下了战斗中一幕幕残酷的画面。第三天,美军正准备进行决定性的近身战斗,这时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夺命营救武神苏乞儿之黄金海盗神探特伦特第二季包青天书院诡事小男孩黑井剑破龙门外交风云69式夏天恋爱屁话红酒烩鸡2十二生肖传奇给你生命给我爱隐墙致命布局梅费尔行动异世界悠闲农家皇家国教骑士团外传:黎明银行匪帮封口者寻鹿香巴拉一出好戏前任2:备胎反击战灵药危情法证先锋5不死鸟怨恨猛兽列车阿鲁斯的巨兽搞什么飞机?

《我们曾是战士》长篇影评

 1 ) We Were Soldiers

我是在豆瓣的推荐下看的这部电影,震撼了我许久!觉得原来一直以为美国战士就只是会运用一些高科技武器尤其是轰炸飞机在他国林空飞来飞去,放几颗炸弹.看了这电影后,其实美国人也是会站着冲锋陷阵,任凭越南人机枪扫射!他们为彼此而战,不是为祖国,为自己.就因为国家的一个命令,他们就得抛弃妻子,上战场!回来时没有鲜花和掌声,更多的只是失去友伴的心灵创伤和战争留下来的无法磨灭的阴影.突然让我想到我们的革命先烈,他们又何尝不是呢?看完后,我就一想法:维护和平,远离战争!

 2 ) 美国在回避什么~~~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充满英雄主义的战争片。

交战的双方都以无与伦比的勇气按照自己的方式为国尽忠。

好莱坞一如既往的在片中对美国强大的军事机器大肆宣扬,精良的战斗装备让美军在战场上几乎获得了一边倒的战术优势。

勇敢高尚的军人,忧伤但通晓大义的的家属,面对国内种族歧视的豁达态度,面对胡乱指挥上级的骑士风度的服从,和部下同甘共苦的袍泽情怀~~~~。

略带哀伤的音乐环绕着国旗背景衬映下,家属收到亲人阵亡通知书时一幕幕的表情,在瞬间感动了我,几乎落泪。

于是不再问他们为何而战,为何牺牲,主角主旋律的豪言壮语便成为真理:没有礼仪卫队欢迎他们回家,他们去打仗是因为国家命令他们这么做……。

历史真相是被告,我们是陪审团,媒体宣传是律师,赢得陪审团既获得正义,裁判将倾向于能打动陪审团的那个律师,对此,我们的宣传部门,我们的导演不该想想,应该怎么做么——

 3 ) 战士的荣耀

我们曾是战士。

Some had families waiting.For others, their only family would be the men they bled beside.There were no bands, no flags…no honor guards to welcome them home.They went to war because their country ordered them to.But in the end they fought not for their country or their flag.They fought for each other…战争,大恶,所以孕育诞生大善。

国家和国旗的虚拟实体,无法比拟身边浴血奋战的战友。

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带来,带走,这直关生死的故事,让他们流血,让我们流泪。

 4 ) 永远不要战争

  不想预设谁是正义的一方,战争对于交战的双方战士来说,没有谁对谁错。

发动战争的不是他们,他们只是战争的执行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通常对于战争习惯上形容为残酷,但电影上的表现已经可以说是惨烈了,不用说那些真正上过战场的军人们。

战争不仅是剥夺人的生命,遭受更大伤害的是那些活着的人们。

和平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字眼,可战争却总是发生,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这对于世界上很多人来说,一生都不可求,我为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和环境中所庆幸。

 5 ) 战争没有胜利者

战争没有胜利者,那一封封通知书递到那些悲痛欲绝的女人手里的时候,谁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呢。

最近看战争片子比较多,前几天看的仲夏夜猎户座,都是一样,无论对谁,想回家,想活着回家,都是不变的永恒。

 6 ) 反对

反对不义之战,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加入战斗,反对轰炸,反对空中支援,反对边打仗边摆pose,反对发表战地演说,反对后方妻子儿女温情,反对滥用爱国主义,反对过度吹捧英雄主义,反对死守不撤退,反对士兵斗志不衰,反对战地背景歌声,反对敬礼,反对星条旗飘扬...不明白了,有些战争片用一样的招数让人感动,为什么在这个片里就这么别扭。

是不是用得太多太过太全了?

就滥了。

不知道南方公园有没出过恶搞此片的,想找来看看。

 7 ) 战争,武器重要还是人重要?

电影《我们曾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2002年)以越南战争中的德浪河谷战役(1965年)为背景,真实还原了美军与北越军队的激烈战斗,做为影迷,军事迷,想和大家聊聊影片中出现的各类武器装备,当然有说错的,还请大家见谅

首先是使用做广泛的轻武器,做为美军士兵的主要武器,M16突击步枪承担了向前突击的任务,但早期型号(无辅助推机柄),在潮湿环境中偶现卡壳问题,接着班组还需要火力支援,用到了M60通用机枪,常由机枪手携带,压制敌方阵地。

在影片中,老军士长使用M1911A1手枪杀伤越军,一枪一个,很是威猛。

而M79榴弹发射器用于打击掩体后的越共士兵,主要发射40mm高爆弹。

除此之外,近战中使用雷明顿870霰弹枪,可清理战壕或丛林区域。

M26/M61手榴弹,防御和进攻中频繁使用。

当然,最火爆的还是给到M2火焰喷射器,用于清除越共坑道,真是火光过去,寸草不生。

说完了轻武器,我们来些大家伙。

M2勃朗宁重机枪,安装在直升机或吉普车上提供火力压制;M61“火神”机炮(20mm)装在UH1直升机机头处;M19 60mm迫击炮,美军阵地内的曲射火力支援(由于炮筒过热,没有水,摩尔中校直接喷尿);105mm榴弹炮(牵引式),后方炮兵阵地远程火力覆盖。

只有地面部队,那就不是美军,所以空中装备必不可少。

UH1“休伊”直升机,在越战中一战成名,既可以运输兵员、撤离伤员,又可以改装为“武装直升机”(搭载火箭弹和机枪)。

而F100“超级军刀”战斗轰炸机,执行对地轰炸任务,投掷凝固汽油弹和常规炸弹。

(印象最深刻的是误投入友军阵地,一片火海,士兵吉尔一半皮肤完整,一半烧成焦炭)其他装备,包括AN/PRC25野战电台:通讯兵背负,联络炮兵和空中支援。

阔剑地雷(M18A1):布置在防御阵地外围。

说完美军装备,再来看看北越的武器,那好比乞丐和富翁打架,一个天一个地。

使用最广的,就是大名顶顶的AK47突击步枪,越军主力步枪,可靠性强于早期M16。

(至今仍在服役),接着是RPG7火箭筒,攻击美军直升机及防御工事。

(价格低廉作用大),SKS半自动步枪,部分越军士兵使用,配10发弹匣。

而DP轻机枪(转盘供弹),提供持续火力压制。

对于擅长丛林,山地作战的北越士兵,怎么少的了地雷与陷阱:竹签陷阱、绊发雷等丛林战术武器。

这些武器在影片中也有一些战术配合使用,比如,直升机机降突击,UH1编队突降“X光着陆区”,M60机枪手在舱门提供掩护。

105mm榴弹炮齐射打破越军围攻,展现“钢铁暴雨”战术。

美军士兵使用刺刀、霰弹枪与越共贴身搏斗。

影片虽然火爆,但还是有多个情节和细节隐晦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

首先,开篇的告别场景:美军士兵出征前与妻子、孩子相拥告别的镜头反复出现,尤其是中校哈尔·摩尔(梅尔·吉布森饰)与五个孩子的温情互动。

这种平静的家庭生活与后续血腥战场形成强烈对比,暗示战争对普通人幸福的摧毁。

接着“遗书写作”仪式:士兵们在出征前集体写下遗书,军官冷静地指导他们如何填写身份牌信息。

这一场景以近乎冰冷的程序化方式,揭示了战争对生命的漠视。

而官僚化的死亡通知,将阵亡电报错误地投递到未亡士兵家中。

这种荒诞情节讽刺了军事体制对个体生命的忽视。

总之,导演并未完全否定士兵的勇气,而是通过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挣扎,质问“为何要让他们承受这一切”。

影片的反战性不在于否定爱国主义,而是揭露战争本质的荒诞与非人道。

正如哈尔·摩尔在战前所说:“不要为祖国而死,要为彼此而活。

”("Don't die for your country. Live for each other.")

 8 ) 铁血军魂 无关正义

这是一部美式主旋律电影,英雄塑造的侠骨柔情、忠肝义胆、完美无缺。

他听从总统的使命召唤,履行军人服从命令的天职,一住无前踏上彼岸的未知战场。

前方的枪林弹雨浴血奋战,后方一封封阵亡通知书。

血肉横飞的战场与军嫂悲伤无助的眼神共同交织成一幅战争的画面。

男主说,“我不保证把每一个人带回来,但我承诺第一个踏上战场,最后一个离开战场。

”但为什么而战呢,这不是军人该想和该问的。

是的,无论什么样的战争,身处其中的人都不是为主义、为正义而战的,而是在为战友而战,为身边同生共死的兄弟而战的。

 9 ) 我们曾是战士

不知道什么原因会下载来这部片子看,大概是因为觉得这六个字带着某种怀旧而浪漫的英雄主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即便是从旁观的角度,战争的残酷还是远超想象,不是对着地图部署战略决胜千里,不是吹着冲锋号攻城掠地。

战争是枪弹穿越是身体喷涌而出的鲜血,是每一个失去丈夫和父亲的家庭的无言的痛苦,是对生命的暴虐。

什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fuck,死生契阔,罔论其他!?

然而战争终归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强大的国家意志有必须争取的利益,而每个参与战争的人也会有必须守卫的正义。

我们能掌握且引导的,或许仅仅是对待战争的态度。

想起高中时代看过的西线无战事,彼时当然不能完全理解,但读罢到底心情沉重。

大学时代看过的美丽人生,看完已是泪流满面,四个男生。

这些都与战争有关。

今天日本地震,在校内上有个朋友写“如果中日开战,你能拿起枪上战场,值得敬佩;如果现在,你能拿起担架去救人,同样值得敬佩”相比那些叫嚣着日本沉没的人,难道不是要文明和正常很多!?

启蒙教育的小朋友,想必也是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出生并生长在和平年代的26岁青年的观后感而已以上又及,真正的力量,应该并不是通过丑化或自我催眠加以实现的吧。

以意志力作为武器,凭借土枪地雷便能打败数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敌人,这样的故事看多了,只会扭曲人的世界观而已

 10 ) 不错的战史改编版电影

看着电影情节不由得想起家里人讲述的对越反击战....战史改编的电影难免情节上有些平淡....对其不了解的人会感到空洞,对冗长混战的场面感到烦躁(一如葛底斯堡)但是这种触动恐怕只有亲历和幸存者才能体会....相比于第一滴血....已经非常写实了....反战的反思往往未必是通过钢锯岭或者战马这样才能传达,尽可能的真实并正面展示出残酷也是可贵的尝试……

《我们曾是战士》短评

煽情太多 为了煽情而煽情

9分钟前
  • 插头丙
  • 还行

大英课上放的,惊现Vic女王,她绝对整容了!!!

12分钟前
  • ルル
  • 还行

美军、越军、苏军、德军,甚至硫磺岛日军,再艰难的战斗都会有人记录,唯独解放军老战士都不愿谈论曾经经历的战斗,中国兵就例外?可以品一品。

16分钟前
  • mobydick
  • 推荐

没多大意思。如果抛开它所要刻意去表现的东西,就剩下一个所谓“大场面”的空壳了。 现在的美国大片还都要有个千篇一律的鼓舞士气的演说 -_- 独立日、勇敢的心、指环王、(当然前三个都没得说,赞~)角斗士(这个有点假)、天国王朝(这个更假……)等等

20分钟前
  • gabrilin
  • 较差

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没有正义与邪恶的战争,有的只是人性和反思战争

24分钟前
  • chu
  • 推荐

跑到别人的国家去屠戮他国的人民,你TMD还出来卖惨,宣扬军国主义?恶臭

29分钟前
  • 一根曲木
  • 很差

美国战争机器的宣传片,把侵略和屠杀描绘得如此冠冕堂皇,把美国人自以为的天然正确拍得如此毫不掩饰,放大你因为侵略的死亡给家人造成的痛苦,而那些被你杀的人只不过是个背景板、NPC、一个数字,拿这种叙事来反战,根本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也难怪于日本人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是错的,因为他们放大广岛的苦痛和轰炸东京的惨烈,本质上和这部片子渲染那些士兵遗孀的悲伤有任何不一样么?

32分钟前
  • 洛梦蝶
  • 较差

什么玩意

37分钟前
  • vvjinjinji
  • 较差

看到美军一个个死的死,伤的伤,心里好难过啊,怎么不多死点。跟抗日神片有的比,把美国鬼子刻画的高大尚,把越军刻画的枪都不会开,就知道前冲,你以为是AI吗?你们曾经是屠夫,战士,你们不配!为了利益的跑到别人家肆意杀虐的刽子手!跟法西斯有甚么区别?希望有天有国家打到美国本土!让他们尝尝被

38分钟前
  • 雨中静流
  • 很差

我想说,改编对不起原著。

41分钟前
  • Die Katze
  • 较差

3.5星。越战,加反思。

45分钟前
  • 寒狐居士
  • 推荐

传输的美式家庭观念看着不喜欢

47分钟前
  • momo
  • 较差

越战题材里拍得比较一般的一部,只表现战争的残酷,却没想清楚到底为何而战。缺乏清晰的作战目标,混乱无序的战地指挥,除了主角梅尔·吉布森,其他角色都没有深入性格刻画。

50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还行

101空降师是黑鬼和苏联托派的贴心人。恶心的好莱坞

54分钟前
  • Heinrich
  • 较差

一部平庸的主旋律电影,结构松散,内容无聊,用了四十多分钟的冗长铺垫。战斗场面也毫无新意,双方都在无脑冲锋,最后莫名其妙地就赢得了胜利,还自我感动了一把~

56分钟前
  • Toddemon
  • 较差

3-惺惺作态

58分钟前
  • 斯多亞
  • 较差

事实证明主旋律这个东西谁碰谁死,就连梅尔吉布森也不例外

60分钟前
  • 夏末。浮光
  • 很差

美国的主旋律电影,看多了也挺无聊的,不过对战斗细节的把握确实比我们的抗日神剧做的好很多,天下乌鸦一般黑,作为一个小老百姓还是希望永远生活在和平中,战争真的太残酷了!

1小时前
  • 掀不起波浪的海
  • 还行

主线有战场残酷血腥的激战,有家庭的侧面描写,有敌方的同等视角,比起大多数战争片算是够均衡了。没有重点,情感的链接没有触发,偏右派的思想还是多了一些。

1小时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没有一场胜利值得铭记!

1小时前
  • 阿克曼·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