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管游完泳回来,心里念的无以复加,找了个同志片来看。
没想到这么好看。
腐女会责备马克一直掩饰自己内心,但是这就是一个深柜的真实反映。
凯已经被这个困扰很久了,所以他已然接受自己的身份去寻找自己的爱情。
但是人总是有占有欲的,人总是有占有欲的。
马克对他的回应,反而促使理想化的凯认为同性的路已经变得平坦许多,甚至行为太不检点被发现,扩张的野心和占有欲让他和马克的生活都置于混乱中。
一方面觉得,凯不是真正的爱马克,让他的生活陷入一团糟,让他痛苦真的好吗。
但是另一方面,从凯考虑,哪个人会情愿当受,情愿被从后面操而一无所求?
他想和马克天天相见,他想和马克远走高飞,因为他爱马克。
想起杰克,一直想叫恩尼斯一起过去住,主动的一方总是会要求更多。
他们也无法镇压自己内心的恶魔,暴露是难免的,但是相继而来的压力确实前所未有的,难以估计的。
我们生活在我们的圈子里,所以觉得同志的形势现在一片大好,但是当你小心翼翼的从柜子里走出来的时候,柜子外面等待的直男直女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是一系列嘲讽的开始。
看的时候让我不能理解的,是马克对那个反同警出柜的那一段。
他为什么偏偏对他出柜,为什么不还手,为什么笑。
我想那时他已经接受不了内心和现实的差距了,对他出柜,是对反同警的反抗,笑,是对自己坠落到这种地步的无奈和嘲讽。
自由坠落,真的是同志的写照。
我们的欲望不比直男少,但是世俗不允许,我们内心的恶魔不比其他的弱小,但是我们必须压制他在黑暗中。
我们知道,有关的行为是不正常的,不被接受的,变态的,但是内心的欲望总是会冒突出来,而当我们最终屈服于这种欲望的时候,事后总是有巨大的恐惧和罪恶感袭来。
自责,自厌,从正常线一直坠落,坠落。
我见过很多我们学校这样的同志,自卑,萎靡,低落。
你不想坠落?
柜外的人带着笑声对你说,那你出来吧。
但是这个片子没能让我摆脱对管的迷恋,我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
但是,是又怎么样,偷偷摸摸总是会被发现的,把他的生活搅得一团糟。
我不想。
可能还是按照原计划像凯一样试探吧,趁机偷吻一口。
不行直接跟他说清吧,因为我觉得这样能把他掰弯。。
掰不弯,那就做朋友吧,只要还能一直看到他就好了。
凯。
我也是凯,而且我的行为也不检点。
片头是凯跑在队伍的最前头,片尾是马克跑在队伍的最前头,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这时候的马克,变成了和凯一类的人了。
PS:男主真心帅。
不过这样的同志百里挑一啊。
每次看到他们两个亲吻,心都要沉了。
KAY真的让我觉得疑惑:为什么要诱惑他,为什么来到马克的城市,为什么还给他自己公寓的钥匙。
马克最后一次在阳台上对着被同事欺凌的KAY说:也许你该搬到别的地方去,当马克一个人发现已经没有KAY的空房间时,我仿佛感觉到了答案。
就算KAY没有出现,马克就会和妻子携手到老吗?跑步是故事的主线。
故事开始,马克不擅长跑步,而跑步测试是警校测试的一项,KAY就是陪着马克跑步,两人渐渐才逐渐有了感觉的。
故事中间跑步成了两人亲密的时光。
在发现KAY已经离开自己后,马克自己去跑了一次步。
回来后对妻子说出了自己的决定:不想在这么继续下去。
故事的最后,他回到了警校,和大家一起跑步,已经不惧怕跑步的他跑在队伍的最前面,嘴角有一丝温暖的笑,是给谁的呢?
自由坠落 (2013)7.82013 / 德国 / 剧情 爱情 同性 / 斯蒂芬·拉坎特 / 汉诺·科夫勒 马克思·雷迈特
太真实了。。
男主最开始究竟是不是同性恋?
这非常影响我对他的评价。
如果他最开始是的话,那罪过又多了一层,骗婚。。
不过感觉也不像。
他应该很无奈,他应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
从一个经常思考生活的同性恋,我其实可以理解他的心情,所以很有带入感?
不要有这种代入感啊喂。。
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个女人也太好了吧,这简直不能再好了。
朋友frank也很好,真的是好朋友。
剩下的比如母亲,其实还可以理解,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走上不道德的路,当然这条路是指婚外情,而且优柔寡断之类,同性恋最开始不是不道德,只有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才,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但从电影的表现来看,母亲可能是收敛点的臭嘴同事。
但这两个男人就很难说他们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要搞婚外情?
好好对你的家庭。
如果选择Wolfgang,恩格尔?
我不记得叫啥了,那就好好对他,同时也承担那份在家里应该承担的罪过,及时坦白,无论什么都受着,要不就管好自己的感情,不要让他乱跑。
Wolfgang,哎,一言难尽。
说多了都是泪,作为同性恋要压抑自己的感情吗?
在他们看来这只是自然而然的感情吧,但是既然对方有家庭,就要及时停下来吧,就像异性恋一样,如果喜欢的人是有家室的,那这样的感情还是要压制吧。
所以我是不会去结婚的。
因为没法承担这份心里的罪过。
要善待别人啊。
但又非常理解那些去结婚的,他们向社会规范屈服。
而且,婚姻不一定要以爱情为起点,这是我的想法,以下慎重地去读,因为很多婚姻里并没有爱情,只要两个人合拍,又互相善待,好像也是可以的,毕竟一辈子又短又长的,都是要过日子,双方可以接受的话,生活可以美满的话,我很支持,这是现实中最好的结局了吧。
但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对于女方来说很难接受自己未来的结婚对象是gay吧。
男方也很难接受结婚对象是女性吧。
所以还是坚强一点,不要走这条路吧。
真的能有这样合拍的女性和男同,那我觉得他们之间除了爱情,其他的情感应该不亚于爱情。
这太难了。。
作为同性恋生活在社会里,是很痛苦的,生活了四年的室友,每天的话题就是gay佬,今天也是。
你既然生来如此,就应该承担这些痛苦。
毕竟社会不可能因为你而立刻改变。
那我应该努力让社会去改变吗?
这样你会有很好的生活吗?
不敢也不愿去奋斗,你是这样一个缺乏奉献精神的人,但你也不是这样的人,你很矛盾。
这么多的人,你甚至连自己的几个室友都改变不了。
他们其中口口声声说着尊重,另一方面又将同性恋话题作为每日必备的笑谈。
大概这就是尊重吧,真的很傲慢。
所以最终的根源在社会意识,虽然在意识上我们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开放,但社会没有发生剧变,以至于让每个人都觉得同性恋是件很自然的事。
我们仍然生活在旧时代意识的影响下,但新的变化一定是好的吗?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自由和平等的吗?
它们是隐藏的剥削,隐藏的压迫,所以我是不是应该求助于马克思主义?
我不知道,需要学习。
这扯的就有点远了。
好像也不远。
我不是斗士,思想上那么清楚干嘛,我只是想要好好生活的普通人,这是我想选的路,所以你选择学习中哲,希望改变自己看世界的方法,改变自己的心境,比不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让自己变得多明智,知道的越多,难道不是越痛苦吗。
可是哲学生,又有谁不想在思想上变得很聪明?
又有谁不想拨开表象,看到太阳背后的世界。
那你就得自己去承担一切,不要变成男主那样逃避问题。
奔着甜甜的爱情来的,只是再次感到现实的残酷。
哪些问题一直都在,只是我不再去想他们罢了,想的够多了。
本来还在担心这怎么结尾,没有结尾是最好的结尾,第二部要怎么拍?
期待一下导演怎么发挥。
因为太真实了,还是打5分吧。
这写的没头没尾的,东一句西一句。
不过应该也没有人看吧,当日记码在豆瓣算了。
马克没有遇到凯之前,绝对没有想过自己会爱上另一个男人。
循规蹈矩而又日复一日的生活,忽然闯进一个另类的灵魂,从此冷色调的天空也开始出现暖阳。
只是,不安分的因子一旦落下便迅速生根发芽,抓心挠肝的,Who are you?
为什么我以前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一次次的试探与攻防,一遍遍的前进又后退;凯的自信和勇敢,却终被爱所伤;马克的困惑与迷惘,也终被爱远离。
马克在这条遍布荆棘的自我认同的道路上,伤痕累累,所幸,结束也即意味着开始。
往前是毁灭,往后是痛苦,倒不如,自由坠落,这才是真正的自己,去放手一搏吧!
自有堕落是一部让人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一遍的电影,在看了之后的几天里还一直徘徊在脑海里的电影,于是我又看了一遍,我觉得我不得不写一篇影评,才能彻底平息我的心情。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并不是一部能怎么推得电影,我甚至没有为它流过 泪,也许是缺少一份感觉吧。
可我明白了不是感动到逼出眼泪来才算好电影。
我甚至反思以前看的电影都太像幕电影,无论题材如何都是七彩炫丽泡沫,轻到触不可及可它是那么真实,仿佛可以透过电影感受到里面人物的鲜活跳动的心脏。
有人说这是德版的断背山,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感受过这部片子,如果说断背山是西方人演绎的带有中国古风的旷世长情,那么自由堕落就是适合于所有现代人的自由爱情。
两位主角演的很好,很有戏,不得不说他两成了粉丝心目中经典的荧幕情侣。
剧里凯的话不多,马克和他的妻子,家庭,同事之间的对抗是主要的戏份,是这部电影的明线,而马克和凯的恋情则是串联起这一切转变的暗线。
仔细看马克对凯的 每一次态度的转变你都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马克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对妻子的欺骗行为,对凯的混蛋行为有些让人看不过眼,为他的欺骗,软弱,自私而生气,而凯似乎是个good guy,但其实不是这样。
马克和凯两个人人不仅仅是相爱了,这才是开始,就像电视演到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圆满结局了,可对于生活,二人仅仅是才开始呢。
凯和马克是两个很不同的人。
他们要走下去,两个人不可能不交流不磨合,不能仅仅靠做爱,享乐而爱下去。
他们本来就是一场无言的开始,可有人不想结束,两个人的巧合,总有个人坚持。
凯的不辞而别,果断的作风绝不拖泥带水的行动是他的风格——”我这苦心已有预备,随时有块玻璃破碎堕地,再吻下去我会憎你,只差那一口气。
"凯他是个行动派,他说的话很少,可他做的事很多,却得不到他想要的。
他们二人似乎谁都没有奢望真正的让对方有所改变,他们的对话总是浅尝辄止,凯不相信马克会为他牺牲,所以在他做完他要做的一切后,他毅然的走了。
马克更惨,甚至不敢对凯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因为他愧疚,他甚至没有对凯说过对不起——不信眼泪能让失落的你爱下去,难收的覆水将感情慢慢荡开去,如果你太累,及时的告别没有罪,牵手来空手去。
马克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认真的爱上凯,认真的维持自己直男的世界,认真的反抗父母,最后认真的放弃一切,重新开始。
在夜店里尽情舞动,在日光下落魄愁思,在女友面前卑微乞求,在空房子里失声哭泣,在同事面前大胆嘲讽,每一步他都认真地体会了,你会发现他的反应那么真实,他从不虚伪,你会发现他成长的很痛苦,但是很健康,即使他拥有成年人的身份,但谁说成年人就该装出成熟度样子,除非你不让他去体会,剧中我觉得情感最爆发的那一刻是马克在车上对他妈说,“那你说你把我教成什么样了?
教成你们那样吗?
”这就像说出了每个人的心声。
如果没有在警校的相逢,如果没有树林里那次大胆地试探。
马克的人生是不是会按照寻常的路线,生子、结婚、工作、终老?
也许会,但我更相信即使不是凯,另一个拨动心弦的人出现时,马克还是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只能说,在女友怀孕后,这样的觉醒有些太晚。
凯真的很有魅力。
帅气、安静、包容、有时还会冒一些险。
比如树林里和马克的第一次,比如酒吧洗手间里的小药丸。
不多的篇幅将凯吸引人的优点展现地很充分。
开放性的结局总是带给人希望,希望马克和凯还能有新的故事。
晦暗的画面风格透露着些许悲观,从周围人的冷漠也能看到,做出大胆的选择对于马克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
但如果决定朝森林人比较小的那条路出发,就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孤独与压力。
马克跑出人群,独自奔跑着,希望他,以及所有在独自奔跑的人,能够追逐到自己想要的。
因为,我们生来不同,总有一天你会跑出人群,坚毅而孤独。
我承认我看电影带着猎奇的心理,但由于噱头被骗进去的话,还是会看完,毕竟没有看过就没有发言权。
free fall应该算是上等之作,她让我看过后莫名地记住了。
上一阵子,知道他要出第二部,其实还是挺期待的。
<图片4>整片Marc是第一角色,第一角度,完全记录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
未知的世界被开启,自我挣扎、矛盾、冲突,看到最后,我以为编剧要让随便一个挂掉,但所幸,影片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也是我喜欢的地方之一。
Marc在Kay的诱惑下,发现自己潜藏身体深处的不忠,但Marc终究没有抑制得了本能的欲望,和Kay在一起的Marc自在又自由,但他并没有理清楚,这只是他逃离责任和沉重生活的避风港,还是这是一个让他爱到不能离开的生活伴侣?
<图片3>孩子出生,生活的变化让Marc忙得不可开交,暂时搁置了一种思绪,但在人性的自私上,我倒认为影片反映的非常现实,而且很合情理。
Marc暂时搁置了和Kay的交往,全身心投入一个叫父亲的角色,他忙得不亦乐乎。
从观众的角度,我们很是心痛双方,一种纠结得说不出话来的感受,也是两边不是人的感觉。
Marc没有错,可Kay又似乎更可怜,因为没有人关心过Kay的感受。
他也是一个人呀,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呀。
所以在这种冲突、矛盾上,导演和编剧处理的非常好,连观众都设身处地感觉的那种揪心。
<图片2>在一次搜捕行动中,Kay在酒吧玩被逮住和男人在亲热,当然遭受了同事的白眼和恶作剧。
但更让观众爽翻天的是,Marc的嫉妒。
粗暴直接的对话,男人之间没有过多的矫情,又一次内心大战,又一次抵不过本能的妥协。
<图片8>女友发现Marc的秘密,影片在处理上非常自然又铺陈到位,淡淡的一个动作,一抹眼神,女演员拿捏得非常好。
德国女孩的果敢、分明又在分手处理上表现得落落大方。
我第一次看这影片的时候没有弹幕,第二次看的时候,其中一条弹幕是这样的:请你们先去了解德国人对同性恋的态度再来评价好吗?
于是,我搜集了一下相关资料。
爱白网上有这样一篇报道: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20399,德国人的态度大底跟我们差不多,但法律上比我们开放些,而更多的压力来自于生活而非法律。
虽然,弹幕99%的时候都是不靠谱的,但偶尔看到靠谱的还是觉得有得着。
<图片1>总的来说,我喜欢free fall所表现的冲突,矛盾,因为他合情合理有血有肉,我看着揪心又难受,但有一种能够畅快表达的舒畅。
一部好的电影,在我的角度就那么简单。
电影没有交代,最后为什么Marc得到女友的原谅后回去小房子找Kay,但此时小房子已经人去留空,Kay离开了有Marc的地方,Marc忽然就崩溃了。
我猜那种忽然落空的慌,应该跟我丢了自行车差不多。
去到原来的地方,发现原本属于那里的东西,不见了,被偷了,不会回来了,就是这个失落。
Marc尝试去酒吧玩,但他完全没有兴致,他吃和Kay一起吃的蓝色小药丸(这里也是一个很细致的处理,第一次他和Kay一起吃蓝色小药丸,导致第二天起床对怀孕的女友大有兴致,结果企图自然地采取后入式,结果女友一个巴掌过去)他也尝试随便找一个人进厕所,但还是做不到,完全做不到。
这时候,他才更清晰自己的心。
<图片5>
导演让Marc回到学堂宿舍,看着kay曾经的床铺,影片镜头随着Marc的目光移向跑道,镜头一切,Marc出现在跑道上,甩下身后一堆人,淡出的屏幕,缓缓上了字幕……一个优美的结束,很多人说,Marc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也不得到。
但Marc得到了自己的心,前所未有的清晰。
<图片7>原文出处:http://i.mtime.com/edenruan/blog/7958522/,同为本人
五分打给这个影片的真实。
人是这样的,即使对另外一个谁产生了唯一的感情,却并非是生活中只此就可以的。
我确实爱上了你,可是我还有我的孩子,我的父母,我的家人。
你离开了,我却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生活,发生过的事情就是发生过了,生活就是那么真实的存在,你只能往前走,无论如何贪恋那些看似拥有一切的曾经,哭着笑着也只能往前走。
·让人看了有点心绞痛的片子。
演员的表情很隐忍,雨中的野战的光线相当美好。
前5.6年总也不敢反复看悲情些的同影[占多],中Happy ending的毒太深,饮鸩止渴,现实似乎成了被逼发现的东西,接受真实的自我成了最无法接受的事情,抵触,挣扎,爱他。
没有遇到他,他可以爱她,可遇到了他,他便必须爱自己。
谎言和现实的不相容会撕裂一个人的精神,用谎言遮蔽真正的自己,是用空气淹没火焰。
会同情男主是他在乎的是两个他爱的人,而不是彻底的为其他人和世俗妥协,像大多数人的掩盖是彻底的虚伪,改变自身只求残喘,可男主在面对母亲和同事时都没有要解释清楚的意思,他不在乎,可终究,谎言就是背叛的代言词,一个人的谎言伤害了妻子,爱人和下一代,自身也更受其伤,爱情从来都没有罪,有罪的是谎言,霸凌,无知,教条,因为自己的无知要求他人遵守无知,因为他人的不同而霸凌是无耻的权力意志的体现,更是对无脑的献媚,
转载请联系授权 | 李澈 (微信ID:CheLee2017)《自由坠落》是同志心中的一大神片,从开始写【李澈学长】的公众号以来,后台一直有小可爱们留言,要求澈澈写这部片子。
1【德国版的“断背山”?
】即将成为警察的马克(汉诺·科弗勒 Hanno Koffler 饰)有着令人钦羡的生活:和睦的父母,深爱他的女友,还有女友腹中即将诞生的孩子。
在警校训练期间,马克认识了帅气的室友凯(马克思·雷迈特 Max Riemelt 饰)。
凯陪着马克训练长跑的同时,也带着马克去实践之前从未尝试的大胆行为,比如深夜游泳、抽大麻等。
凯喜欢上了马克,并有意表白。
马克起初对同性恋情持排斥态度,在凯的穷追不舍之下最终缴枪。
在日后的交往中,马克不但接受了这份同志恋情,也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凯。
这份感情打乱了马克原本平静安逸的生活。
一方面女友察觉出了马克的种种异常,一方面凯又希望能和马克远走高飞,同时孩子又即将出生。
所有的矛盾都汇聚在马克身上,面对此番情景,马克又该如何抉择?
影片讨论的是同志群体中老生常谈的问题:自我认同的痛苦和挣扎。
虽然主题老套,但成片的观感度还不错。
整部片子看下来让人觉得特别舒服,这种舒服感来自于对影片节奏的良好把控,画面色调的简洁干净,电影配乐的轻盈流畅,更主要是来自于两位主角的表演。
请直人演员出演同志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异性恋演员为了刻意塑造出“gay”的效果,将gay群体中小部分人的行为特点进行无限放大,导致呈现的表演刻意且做作。
《自由坠落》中的两位演员很好的回避了这个问题。
两人用非常自然和流畅的方式,以平常的方式和平常的情绪,完美呈现了两个平常男子的爱情。
整部片子看上去就是家庭琐事,就是观众邻里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在此为两个演员打Call。
《自由坠落》被誉为德国版的《断背山》,但就澈澈看来,还是差点火候。
整部作品缺乏《断背山》的厚度。
所谓厚度,大致是能从个体事件中看到整个时代变迁。
《GQ》前主编在某本书中写道:“用刀将每一个人切下去,都可以都可以看到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年轮。
”无论是《断背山》,还是澈澈最近在读的《包法利夫人》都是如此,《自由坠落》显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但总体来讲,《自由坠落》仍旧属于同志片的“上乘之作”。
著名作家高行健说:“文学的最高意义是见证人性的复杂性。
”作为影视作品的《自由坠落》这一点上,圆满实现了“最高意义”,值得一看。
《自由追落》获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的最佳导演提名(不了解泰迪熊奖的戳这里《科普 | 世界五大同志电影节,你知道几个?
》)。
《自由坠落》非商业电影,是由德国电影学院资助拍摄。
由于第一部反映良好,第二部已在筹备之中。
2【同志心中的理想男友】凯是多数基友心中的理想男友人选。
颜值高,身材好,话说的少、事做的多,并且有勇气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爱情甚至做出极大的自我牺牲。
这样的男人,时而认真时而狡黠,这样的男人一旦爱上你并对你展开追求,除了比钢筋棍还硬还直的男人,无论男女都会缴枪。
电影的前半段,凯一直处于攻势,特别是丛林中借烟亲吻马克,看得观众的心中小鹿都要跳出来。
高潮戏是雨中“行暴”那场,当马克将凯按在车上,从后面进入时,凯的脸庞浮现了一丝得意且幸福的表情。
那个表情一闪而过,演员的高超演技也借此体现。
从那个瞬间即逝的表情中我知道,凯赢了,他最终攻破了这个起初非常排斥同性爱的男人,他得到了他想要的。
第一次发生关系,澈澈原本以为是无关感情的,是马克因为女友怀孕不便,找个人发泄欲望罢了。
后来影片中讲到,其实怀孕的女友依旧可以满足马克的。
在女友主动提出要求时,马克以腹中孩子为借口拒绝。
换句话说,马克第一次与凯发生关系,绝不单单是因为欲望。
雨中的缠绵,让马克开始重新进行自我认知。
这就好似积木搭成的玩具房子,抽出一条,缺口只会越来越大,房子最终轰然倒塌。
凯之于马克便是如此。
凯带领马克发现了不一样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不断加深马克不同于之前的看法,不断让马克否定原来的自己。
凯在做出种种努力依旧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后,最终选择悄无声息的离开。
马克发现凯离开后,像丢了魂儿的孩子痛苦流涕。
他愧疚,他甚至没来得及对凯说句“我爱你”或者“对不起”其实爱情里,最令人难过的,不是伤害不是背叛,而是错过。
就像《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和叶问,马克和凯成了浩荡时空里的两颗孤星,知道对方的存在,彼此牵挂,却再也无从相遇。
3【同性爱情神圣化 ❌ 】关于影片中的女朋友,我始终是抱以同情怜悯之心。
这种同情怜悯并不是站在高位者借着存在或不存在的优越感,以一种俯视的角度对不幸者施舍的同情。
澈澈对于片中的女友同情,更多是由于她所经历的遭遇、她所面临的困境,她在遭遇中的挣扎和困境中的妥协。
这种同情怜悯,更像是是朋友之间的“同理心”。
(其实这一点设置澈澈也摸不清导演用意,马克女友的人设完全就是妻子的人设,为什么不直接用妻子而改为女友关系,也可能是翻译问题)
我素来不喜欢将同志恋情神圣化的,尤其无法接受将“婚内出轨”的同性感情美誉化。
谁能肯定马克和女友之间就没有感情?
谁能说马克和凯之间一定就是真爱?
或着更恶俗一点的讲:体验到和同性做爱快感的马克,难道自此以后就真的对女人失去“性趣”?
凯彻底消失后,谁能保证马克以后不会与别的男性寻欢作乐?
婚内出轨也好,婚内出柜也罢,错了就是错了。
追求自我没有错,追求爱情更没有错。
同性可以爱,但责任感不能丢。
欺骗一个无辜的女人,这种行为就是可耻的。
并不能因为我爱一个人,就可以将对旁人的伤害全都忽略不计。
在澈澈的价值观里,爱情还是应该有先来后到的伦理。
先来的那个人,陪你走了那么长的路,不能因为后来者的出现就将前者全然抛弃。
毕竟在陪你走的那段路上,对方付出了爱。
能回报对方这份爱的,除了我们的爱,还有责任。
回归到电影中,我相信马克对自己女朋友是有感情的。
从女友要求离开,马克的多次挽留就可以看出。
特别是马克去朋友家找女友,遭到女友拒绝后,马克一个人无助流泪的样子,能看出来,他对女友,对这个家是有责任和爱的。
只不过这份爱,在他生命中的这个特定阶段,被另一个致命魅力男人所给予的爱而吞噬。
前者在面临后者时,无力抵抗、节节溃败。
女友在片中的表演也可圈可点,特别是浴室中“强上”马克的戏份,感情的张力完全爆发,让澈澈看得好心疼。
4【小可爱们理想的结局?
】影片最后的结尾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凯的离开,女友的放手,马克孤独地搬回警校。
马克究竟会去找凯,还是重新回归家庭,亦或者怀着愧疚之心一个人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但片中结尾处的一个细节设置地非常巧妙。
在影片结束时的集训长跑中,马克一马当先,脱颖而出。
这与影片开头的集训中,马克总是掉队而遥相呼应。
似乎暗示着在经历了风雨之后,马克也从大男孩成长为大男人,更加有勇气坦诚面对自己的心,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影迷入戏太深,写了一段设想的结局,澈澈觉得很有意思,看完甚至双眼微微湿润:几年后,一个孩子拉着母亲的手站在那幢有着巨大阳台的公寓门前,孩子看了旁边的母亲一眼,母亲笑着点点头。
孩子像是得到了莫大的鼓舞,颤抖着手轻轻按下了身旁的门铃。
门开了,男人一把抱起孩子举过头顶,让孩子骑在自己肩上。
孩子发出了快意的呼喊,女人站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眼里有淡淡的温情和笑意。
父亲托着孩子一路来到了阳台,远处是成群的小孩嬉闹的笑声。
头顶的阳光慵懒地洒在孩子和父亲肩头。
“爸爸,旁边吸烟的叔叔是谁啊?
”孩子歪头看着旁边穿着灰色连帽衫一边抽烟一边正打量自己的陌生男人。
“他也是你的爸爸。
”小可爱们理想的结局是什么呢?
欢迎留言:延伸阅读:科普 | 世界五大同志电影节,你知道几个?
一个专注同志电影、同志圈正能量的暖心公众号:李澈学长 ID:CheLeeboys是微信公众号,不是知乎号。
留言点赞数最高的两位朋友加李澈微信拿红包。
再直的男人搞着搞着也弯了。舍去那些老生常谈的观念冲突,整部片在探讨同性恋行为和心理产生的根源的同时,不停地在抛出各种问题,就像片尾曲唱到的“who are you,who are you”,你是谁,我是谁,欲望和家庭,肉体和精神的多重纠葛主题。
渣攻伤害了两个人= =
中规中矩。男主这种双一开始就要想清楚,到底要哪个?不能两头好处都要最后落个竹篮打水
我觉得过于冗长和无聊…看到还有第二部的词条我惊了,还好没有2部
情感是个什么东西,谁也说不清楚。
如果凯是个女的,呵呵
主要是很喜歡兩人的互動才給到4星,很可惜兩人不但不能走到一起,還恨也重重、怨也重重。整體劇情大概只有3星,看著所有人不斷墜落,幾乎要玉石俱焚了,也是很難受。不太明白男主為什麼說崩壞就崩壞,性格人設不討喜也不一致,男主從頭到尾一直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狀態。
有点渣但是又好无奈……
这部我以前居然看过 ???
2013/06/21 同妻发飙的时候说的那句&#34;I can&#39;t even be properly jealous&#34;真心把我震撼了。 喜欢最后收尾的节奏,看清一切的时候,世界却忽然复杂起来,只有脚步更加坚定。
先带我看GV湖畔陌生人,又看了一部成熟西班牙大叔,这一部直接是有个有老婆刚有孩子的直男如何背叛家庭被掰弯,室友真是步步为营。
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还一直觉得男主是个渣男,但是到最后男二走了之后,才明白男主的迫不得已,最后还是顶住压力直面人生来的轻松些。
很喜欢一直阴郁的画面。
恶意低分
看完真就是心疼每个人(除了那个恐同的同事),绝对是德国最好的同性电影之一了。ps, 床戏欲得让人想当场加入
所以凡是PP太翘的男人都是危险的,【掰弯直男新技能get√】居然有男二号的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229308/,以及两个删减片段http://site.douban.com/229308/room/3230861/,豆瓣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中规中矩的同志片,两主角都很养眼。只是马克也弯的太快了,跟kay在gaybar跳舞high的一比,这是正常的节奏么?囧
俗套的剧情,悲伤的结局,尴尬的表演。心疼被打了那么多下的Mark
“呼吸均匀”反倒成了对过往恋情的缅怀。依然比较“纯爱”,涉及的大背景问题较少。妻子浴室崩溃那段很有张力。话说很多人都是从这一部才开始认识腮帮青年马克思的吧?
二刷结束,德国电影总这么写实吗,看时感觉马克怎么如此纠结,吃男友的醋还想要完好的家庭,转念一想,如果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哪个人不是既想要自己的routines又想要难得的sparkles,在感情这个局里,没有人是赢家……max看起来真的很像一颗金色猕猴桃!以及他的房间有一个大露台我非常喜欢!!意犹未尽,雨中跑步,阳台聊天,德国小树林,这都什么神仙取景……太有感觉了for me///这个很北欧,高二暑假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