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之夭夭》这部电影得到了一个同事的大力推荐,他买了DVD碟片,我借来看。
结果看到一半,DVD卡住不动了,我晕,虽然还没看出个三四来,但是已经看到一半了,美丽的老苏菲·玛索已经开始铺设迷局了,你让我怎么办?
于是就电驴吧,下载下来,又看了两次才看完。
看完后严重的没看懂,其实不是没看懂,只是觉得自己没看懂,严重的怀疑自己把这部电影看的太简单了,就看网上的评论,原来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
这部电影叫Anthony Zimmer,但是到后来我知道了Anthony Zimmer是谁,但是不知道这是个怎么样的人。
在我看来,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遗憾吧。
一个喜欢苏菲玛索的朋友推荐,在网站上观看的。
影片的背景是警方要抓捕一名洗钱高手齐默,此人绝顶聪明,狡诈多端,神出鬼没,甚至于易容变嗓音,警方似乎完全没有头绪,但探长却胸有成竹。
玛索是齐默的情人,也是警方唯一可以追踪的线索。
玛索开场即被人跟踪,按照指引,她机警地利用自己的魅力,轻而易举在火车上勾搭上一个单身挫男,此男身型酷似齐默,玛索想通过这招误导警方错认此男为目标。
之后,挫男几乎被(黑帮——同样想置齐默于死地)暗杀,几次命悬一线,玛索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终于出手相救,并将其安置在安全地点,并说出事情真相,宣告游戏结束。
但挫男却因与女神一吻而陷入情网,冲动之下非要找玛索,勇敢地追求她。
挫男在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情况下,完全生死置之度外。
此时,警方出手将挫男控制住,告诉他其实玛索是警方的卧底,让他老老实实配合,不要把事情搞砸了。
故事讲到这里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警方精心布置一个圈套,让玛索引诱齐默上钩,然而,齐默迟迟没有现身,黑帮却不请自来,玛索立马陷入险境。
警方决定继续等待大鱼——齐默的出现。
就在这时,被警方控制住的挫男不知去向——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心上人受到任何伤害,不顾一切地冲进了房间,黑帮毫不费力地抓住他,不顾玛索的辩解,认定他就是齐默。
黑帮头头举起手枪,就要送挫男上西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玛索发出攻击信号,警方的狙击手开枪,消灭了黑帮一伙。
玛索和挫男得救了,当然整个行动告吹,玛索的身份也暴露了。
这时高潮来了——挫男抱住玛索,扯掉她身上的监听设备,告诉她,其实自己就是齐默。
此次行动之后,齐默借警方之手,除掉了劲敌,也彻底洗白了自己,还最终抱得美人归,名副其实地“逃之夭夭”。
警花玛索从此踏上与狼共舞的燃情岁月。
刚看完的第一反应以为挫男成功逆袭,看了一下别人的影评才知道自己错过了结束前的一个细节。
第二反应是,是不是齐默把挫男悄无声息地杀掉了,取而代之,但似乎也不成立(恐怕整容没那么快)。
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为挫男一开始就是齐默本人,OMG!
但仔细推敲,也有蹊跷,既然是本人,就算他是影帝,在情人面前不露任何马脚,但一起游泳,接吻,各种亲密接触,玛索都意识不到吗?
这可能吗?
另外,在好几个镜头里,如果挫男就是齐默,他没有必要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继续表演(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电影的艺术化处理,否则没法继续“欺骗”观众)。
但我还是想说,故事里有一个太明显的BUG,如鲠在喉,就是警方在布下天罗地网之时,却被挫男轻而易举地破坏了,这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太生硬了!
这是个浪漫的爱情故事,线索清晰,表演也非常出色。
玛索确实有点美人迟暮之感,最后的一个手部特写真的没眼看(好粗),法国人不知道找替身的吗?
一部欧洲片,有浪漫的爱情,还能有出人意料的大反转,还有巨星的精彩演绎,应该说已经合格了。
值得一看。
如果想从故事当中体验到什么深刻的主题,人性的复杂和黑暗啥的,那将注定要失望。
总结一下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生命不可贵,正邪不重要,若为爱情故,全都可不要。
Sophie Marceau,从初吻里的女孩,一下跳到芳芳,一下跳到云上的日子,如此地轻盈。
在我少年的日子里,她是天上永远的少女,我从来没法想像她也可能变老。
就在2003年的Alex & Emma(书中自有颜如玉)里,她的万丈光芒还把女主角Kate Hudson压得喘不过气来,青春无敌???
那是个笑话!
但就在2005年的这部逃之夭夭里面,她居然突然就老了,干涩的皮肤,丰润不再的双颊,失神的目光。
伤感伴随着我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常常神飞戏外。
本片是我看Sophie Marceau演过的电影中少见的商业片。
片子其实还不错,有些美国警匪片中少见的气质,法国导演Jérôme Salle把有些东西弄得很松:配角警察做饭弄破了手指,下面一个镜头他已经被坏人害死,横尸街头。
弄破指头这样小小的sign,再次让我们看到命运的暗示。
我就是喜欢这些小地方:)情节也还凑合,结局不算傻(我一直担心这个)。
而且,结局有关爱情。
IMDB评分 6.2/10 (348 votes) 幕后故事: 令人吃惊的是,大家公认的法国第一美女苏菲·玛素可不觉得自己很有魅 力,“吉雅拉把引诱男人当作一种武器,这个角色其实和我一点也不像。
我是一个非常自然而又感情外露的人,我对于吉雅拉表现出的性感魅力感到有些不安,即使在某些照片中的我具有那种风情,可那并不是真正的我。
因为从小我就像个假小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逐渐学着展现女性柔媚的一面,但我还不能灵活运用。
其实,我不喜欢去引诱别人,而是更喜欢被引诱。
” 苏菲·玛素还讲述了她是怎么进入吉雅拉这个角色的:“为了演好吉雅拉,需要我穿着贴身的裙子摆动臀部,有点矫揉造作,却很有意思。
尤其是上个月,我的父亲第一次发现我穿着条裙子,这么女性化的形象还真让他吓了一跳!
” 一般要演对手戏的男女主角在拍摄前多数要互相熟悉,培养感觉。
但导演热罗姆·萨朗没有选择这么做。
在拍片中弗朗索瓦初遇吉雅拉那场戏之前,伊万·阿达勒和苏菲·玛素两人从来都没见过面。
伊万说:“通过这部片子,我真正认识了苏菲·玛素。
在拍摄南下的火车上那场戏时,我们第一次见面,我立刻感到了一种搭档的默契和感觉。
” 热罗姆·萨朗解释说:“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伊万从来没有和苏菲一起合作过。
他们的第一场戏就是在火车上的相遇,吉雅拉注意到了弗朗索瓦,并决定引诱他。
这也是他们合作关系的开始。
苏菲·玛素是个非常特别的女人,需要找一个有份量的演员为她搭档,而伊万·阿达勒的条件还算符合。
”
看多了这种类型的影片,可能就像看多了青春偶像剧一样,知道定会得癌症会失忆,几年以后男女主再次见面又会重续前缘。
可能在看到影片类型后就会带着主角光环和这种结局反转的一般套路来看电影,越是不可能是弗朗索瓦的往往结局就越会是他。
电锯惊魂那个,你怎么可能想的到幕后主人是那个躺在地上好几个小时的“死人”!。
我是在男主从沙发上醒来时有些疑惑开始往这方面想的。
服务生无意中吵醒男主,告诉他他的妻子为他点了早餐并留了字条出去一小时。
男主表情很惊讶,“我妻子?!
”我第一反应是陷入爱情的男主看到这么交代服务生还是惊讶与开心并存的,但是想想他们昨天晚上申请的拥吻,觉得有可能男主就是易容后的弗朗索瓦,他以为妻子认出了自己十分惊讶。
从男主西装莫名合身、在酒店抓了报纸出门开始,就坚定了这个套路,女主每次都购买那份报纸,夫妻二人肯定通过报纸传递着某种信息。
男主伪装的太完美,妻子都没有发现。
哎呀本来好好的影片,结果被自己搞的看到没有那么过瘾。
最后男主不顾一切冲进去维护女主,并愿意放弃所有金钱愿意与女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还是让我很感动的。
全程被苏菲玛索的美丽和魅力吸引,女神就是女神。
我一直在想,女主到底知不知道男主就是弗朗索瓦,什么时候知道的,真的是最后一刻吗,还是之前就感受到了一直在配合演戏呀。。。。。
但是当男主说“我在这儿”的时候,女主的反应,不像是之前识破了。。。。
据说吉雅拉是zimmer的女友,是他唯一的弱点。
那么假如吉雅拉是和阿卡尔曼有一腿,是阿卡尔曼安置在zimmer身边的卧底呢?
在接近结尾的地方他们再车里有一段对话。
<你不该感情用事, 你会爱上一个你背叛过的男人吗?
><我没有背叛你>这样的回答,我的理解得补全吉雅拉的回答<不,不会。
我没有背叛你>。
因为从彼此相视之后的无奈,可以看出阿卡尔曼在怨,而吉雅拉很厌恶爱人的质疑。
好吧,其实吉雅拉背叛了zimmer、弗朗索瓦、以及阿卡尔曼。
那么她没有爱过任何人,当然是在结尾真相大白之前。
(一)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始。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吉雅拉会去引诱弗朗索瓦。
如果是因为弗朗索瓦和zimmer相似,而想通过牺牲弗朗索瓦而保全zimmer免受俄国黑帮追杀的话,那说明吉雅拉还是爱zimmer的。
这样就和我的结论背道而驰了。
那么我这么自圆其说:其实吉雅拉是为了吸引黑帮的注意,如果黑帮以为弗朗索瓦就是zimmer而大开杀戒的话。
这无疑对警方今后抓住zimmer更加有利。
<在旅馆的时候吉雅拉早早离开就是这个道理。
她已经想好弗朗索瓦去死了。
>所以弗朗索瓦只是吉雅拉的一颗棋子,最后说她“感情用事”。
不,其实吉雅拉的感情用事只是对自己间接杀人的懊悔而已。
这是人本能地对自我原罪的忏悔而已。
可是弗朗索瓦对吉雅拉却是那么着迷,甘愿为她赴汤蹈火。
除了赠送昂贵手表,我感觉他们的感情来得太汹涌。
认识不到几天,居然就可以为她去死。
如果说是法国人浪漫本性使然的话,那还真的不好说这样不可以。
但有一个镜头,却泄露了弗朗索瓦的身份——那块手表。
吉雅拉的刻意赠送是想陷弗朗索瓦于死地,但弗朗索瓦接受后却一直带着这块表不曾摘过。
吉雅拉是“zimmer唯一的弱点”,这块表的分量自然很大。
好吧,这块表将置弗朗索瓦于危险中,然而他却义无反顾,这就泄漏了他的身份。
(二)在楼梯口,弗朗索瓦问吉雅拉<为什么要这么做>吉雅拉说<因为我爱他(zimmer)>吉雅拉真的爱zimmer吗?
不爱。
她说这话只是为了摆脱弗朗索瓦的纠缠。
却无意间刺激到zimmer,让zimmer更加觉得有愧于她。
在真相大白前,吉雅拉只是想单纯地抓住zimmer,扼制犯罪(警察天职么)。
所以阿卡尔曼和吉雅拉才是真正的爱人吧,他们共同努力想要惩恶扬善。
确实,在吉雅拉和zimmer私奔前,吉雅拉没有背叛阿卡尔曼。
但是愧疚的zimmer甘愿冒死营救吉雅拉,深深地俘获了吉雅拉的心,重重地给阿卡尔曼扣了顶绿帽。
或许是弄巧成拙,但就是天意让这个谜一样的男人居然在“唯一的弱点”的帮助下 逃之夭夭。
写完了,瞎扯的 但我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部电影的角色。
希望大家谅解。
影片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悬疑故事:洗钱高手安东尼·齐墨是警方和黑帮的眼中钉,他鲜为人知的女友希雅拉被认为是他唯一的弱点,双方都看到了这点,皆欲通过她摛获齐默。
希雅拉按照齐墨的指示使年龄与身材都与其相仿佛的翻译弗朗索瓦成为齐墨的代罪羔羊。
弗朗索瓦在南下的火车上与美女希雅拉邂逅,并且在海滨共度周末。
刚刚“被甩”的他对希雅拉一见倾心,当然,共度良宵的代价是被黑帮误认为齐默并险些横死街头,在医院中希雅拉及时赶到救了他的小命。
但被爱情烧得头脑发昏的弗朗索瓦开始自杀式地追随于希雅拉的左右,并且很快被警方抓获,警方向他透露希雅拉原来是他们的卧底,并警告他不要碍事。
希雅拉与齐默约在山间小屋见面,警方荷枪实弹潜伏于小屋周边,螳螂捕蝉,静候大鱼入筌。
同时黑帮也得到消息,并且长驱直入,将希雅拉扣为人质逼齐默现身。
危急关头齐默并没有出现,弗朗索瓦不顾安危破门而入,而齐雅拉为了救弗朗索瓦也发出信号,警方的枪声大作,黑帮头子和杀手应声毙命。
希雅拉为齐默对自己的见死不救黯然神伤,并且爱上了这个几度赔上性命追求自己的“翻译”。
直到此时,故事主线安东尼·齐默才浮出水面,弗朗索瓦扯下希雅拉身上的对讲器,道破天机,原来他就是齐默本人,这个金蝉脱壳的妙计骗过了所有人,利用警方除去了黑帮,并且赢得了佳人芳心,瞒天过海,可谓大获全胜。
故事结局当然皆大欢喜,齐默终于如游龙入海,携如花美眷飘然远遁。
情节并不复杂,主线也明析,不蔓不枝,但编剧对于底牌的出人意表过于自信,一路马不停蹄、心无旁骛地讲着这个故事,但给人的感觉就是情节显得过于单薄。
影片汇集了悬疑、惊悚、爱情、追杀、伏击诸多元素,地中海的美景和苏菲·玛索的绝世美貌也是卖点,但所有元素都是按部署堆砌在一起,虽然位置和力道丝毫不爽,但给人的感觉确是单摆浮搁,不能融合一体。
几场脱戏中,男女主演都不遗余力,轮番上阵。
一是苏菲·玛索在火车上找到弗朗索瓦这个倒霉孩子的时候若无其事地脱去风衣,风情万种地款款落座,鞋尖轻挑,勾魂摄魄,轻易将弗朗索瓦收为裙下之臣。
在地中海上,海蓝如碧,晶莹剔透,两人身着泳衣浮汎于水上,苏菲·玛索丽出肌表,曲线玲珑;伊万·阿达勒则是满身缀身,松松垮垮,腰间的游泳圈一览无遗。
伊万·阿达勒大概是本片的最大败笔,相貌平平,身材臃肿,困惑于他“法国的汤姆克鲁斯”的雅号从何而来。
虽然身材不佳,但伊万·阿达勒在片中脱戏不少,最重要的是被黑帮追杀,裸(半身)奔逃命一段,穿梭于车流之中惶惶逃命,赤足狂奔,节奏紧凑,可算是此片的华彩之一。
另一点遗憾是苏菲·玛索虽仍是丰容盛鬋,但终究年近不惑,难掩岁月的痕迹。
作为中法文化年的压卷之作,这部片子无论如何都太显平淡了些。
http://perfumehotpot.spaces.live.com/blog/cns!643CD2F748422257!373.entry
把一个惊心动魄扑朔迷离的情节糅合在爱情片中,法国人果然做到浪漫唯美。
一开始,会有一个美丽的误会,当然,看完你会会心一笑,情节处理得不错,苏菲马索确实漂亮逼人。
值得观赏。
原来是苏菲大姐怪不得眼熟不过还是老了唉唉故事倒还紧凑主要是电影比较短可惜讲的有点乱再加上力求新奇给人感觉是为了新奇而新奇不怎么样
首先,我觉得是自己看的法国电影太少了。
和许多在好莱坞大片轰炸下成长起来的人一样,我看了十几年的英语电影,应该算得上熟悉那套流水线模式,也习惯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一切题材和类型的影片都见怪不怪。
但作为观众,总是要寻求新鲜感,尽管好莱坞也在吸纳世界各地的影人并积极的求变,毕竟还是逃不脱骨子里的东西。
2010年上映那部《致命伴旅》时,因为演员表里有朱莉和德普的名字而提早期待了很久, 结果看完后我大失所望。
其实回过头想想,德国《窃听风暴》导演执导的《致命伴旅》也没有差到哪种地步,或许只是因为我已经开始厌倦好莱坞的产物,加上两位巨星并不卖力的表演,再也难以让我眼前一亮。
好在《致命伴旅》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原创电影,他是有法国影片《逃之夭夭》做基础的,于是抱着对这个故事的一点点好感与好奇,我才想到要把目光投向法兰西。
2005年这部法国电影《逃之夭夭》给我的感觉是,它的结构就像它的国籍一样纯粹,没有了好莱坞模式的德国导演以及跑到意大利威尼斯取景的种种混杂,它纯粹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法国的法国人的故事,由法国国宝苏菲玛索和法国帅哥伊万阿达勒主演。
电影的制作方计划想要呈现一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片,虽然不能说它悬疑的份额有多么重,但我觉得它所表现出来的部分还是挺到位的。
比如电影开场就有段平行剪辑的叙事,一面女主角出场却不露脸,另一面调查局在分析一宗洗钱案件,我们隐约能感觉到两件事有着某种关联,却迟迟得不到更多的信息。
苏菲玛索的高跟鞋带领我们进入情境,好似进入了希区柯克的“炸弹区”,因为我们通过一张字条揣测出了她是由于某种目的才去接近男主角伊万阿达勒,但究竟是什么目的则不得而知。
电影的前四分之一,我始终认为自己比男主角清楚有炸弹存在,因为他看起来是那么无辜,被苏菲玛索选中很可能上一秒还沾沾自喜下一秒便成了替死鬼。
于是我紧张地期待着危险快点降临,而当他被追杀时我又非常希望他能顺利逃脱。
伊万阿达勒暂时逃过追杀,与苏菲玛索重逢后,我确实松了口气。
不过到这里看似许多危机都正在浮出水面,却没想到其实这个故事的大网才刚刚结好被抛入水中,短促的安宁只是给人一个小憩的时间,电影同样也把它做得不动声色,处理得好像是一位发现第二春的普通男子不甘心就这样被利用完了甩掉,他执着地追寻着神秘的苏菲玛索,让观众完全觉察不出这一切有什么地方不合理。
相较于它还算缜密的悬疑元素,看完电影后我更愿意相信它在两者之间偏重了爱情,是一部爱情片。
都说法国人很浪漫,而我所见到的法式浪漫又绝非《泰坦尼克号》般古典悲壮,而是以一种奇特的轨迹在飞扬。
《逃之夭夭》的故事总结起来也很简单,就是高超的罪犯隐藏在普通人背后静观其变,并且和追捕他的女人在逃跑的过程中相恋。
但是导演把这个故事反过来,或者说从侧面讲述出来,事实真相在最后的几分钟才得以揭开,于是观众会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有人说,影片结尾处伊万阿达勒突然告诉苏菲玛索自己的身份,前边完全没有铺垫显得特别唐突。
但是我想说,这正是我觉得它有魅力之处。
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是让观众始终提心吊胆,但并没说悬念只是一枚炸弹。
悬念的炸弹可以有很多枚,可以放在你眼前,可以让你不经意的发现,更可以隐藏在完全看不见的地方。
《逃之夭夭》里这三种炸弹都具备,最后那枚炸弹我们完全不知情,却是由男主角自己捧出来,并且和他偷盗的钱财一起缴了械,他微微一笑选择了只带着爱情离去,这样的设计真的是浪漫到了骨髓里!
《逃之夭夭》做到了好莱坞大片通常做不到的一点,它不需要靠着虚张声势或者众多让人眼花缭乱最后很可能自己都给整糊涂的把戏来自我包装,它也没有给自己过度地贴上诸如惊悚、商业、喜剧亦或是展现巨星电眼和旖旎风光的各色标签,甚至从头至尾美艳的女主角都只亲过男主角两次其中一次还被打断了……但依旧不妨碍它讲述特别浪漫的爱情故事,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内涵非常丰富。
曾经也看过几部比较大众的法国电影,至少在我看来都是表现爱情的,比如《 天使爱美丽》和《敢爱就来》,它们都不似美国人处理爱情的套路,而是带有它们本国的怪诞与幽默。
其实《逃之夭夭》也有许多怪诞幽默之处,所以最后男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对的人”才会显得合情合理,女主角立即放弃抓捕他的任务跟他走才会如此的自然而然,这是一种骨子里的浪漫,也是浪漫者的逻辑。
同时,《逃之夭夭》也在不经意间打动了我,当我看到之前并不怎么显山露水的男主角为了苏菲玛索,毅然出现在追杀他的人们面前保护她,那一刻我无比相信,就算整个故事都是个精心编织的圈套,但他绝对是真心爱她的。
有點出乎意料
我喜欢伊万大叔的眼神,Oh God~
苏菲·玛索=烂片女王,或者说什么好剧本被苏菲·玛索一演就变成烂片了。。。当然,除了《初吻》以外。。。
看叻时候一直在想咋个预告片那么长……很无聊的片子。
带悬疑色彩的电影,分不清是你忽悠了我,还是我忽悠了你。sophie也逃不过地心引力的作用啊
Anthony.Zimmer.2005.BluRay.1080P.DTS.2Audio.x264-CHD
剧情太弱了。Yvan Attar没有空间施展演技,都在耍帅了。第一次躲追杀拍得不错
虽然片子烂了点,但有一小时的美人可看又何妨
没有什么一见钟情,只有再一世的萍水相逢。
有大明星的小制作
真无趣
结局有点儿出人意料,2分,苏菲玛索1分
比起《致命伴旅》确实好太多,但和《西北偏北》相比还是蛮灾难的
法语版Tourist,放在天朝导演会被骂到死吧
风光片。。有点《西北偏北》的感觉。。但是故弄玄虚的有些过了。
靠了!!!跟《致命伴侣》一个出!!!还不如!!!
爱情为主线的故事中夹杂着希区柯克式的悬疑,整部电影细节设计,浪漫的场景,快慢节奏的混合都可圈可点。酷似好莱坞大片却有着典型法国式的细腻,不错啊!大家都说情节结局勉强,个人觉得还好,电影中都有交代的。。可能是个人理解上不对而已...
sophie老了。
爱情片,应该叫“再次爱上你”
的确使人迷离,久久转不过味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