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无间道》系列让香港警匪片重现曙光,而近年来《窃听风云》、《扫毒》、《寒战》等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电影纷至沓来,让观众甚至开始相信香港电影即将上演王者归来。
而这部《使徒行者》不慌不忙的告诉大家,帅哥+悬疑+警匪=好电影 之模式绝不是一成不变。
当我在监制里看到王晶这个几乎是烂片代言人的名字的时候,心里已隐觉不妙。
电影开片,更是被年华不再的佘诗曼一系列电视剧级别的特技表演雷的冷汗直流,再听吴镇宇讲过冷笑话,omg,不会是《澳门风云》的续集吧?
因为看过电视剧版的《使徒行者》,所以对影片还是有些期待,更何况三大男神同台飚戏,养养眼也是聊胜于无。
不过,当天乐熊抱家辉为其挡子弹的一瞬间,我知道可能是自己过于幼稚了,当天乐跟家辉错过了N次KO对方的机会,非要跟释行宇同归于尽的时候,邵氏的LOGO在我的脑海中愈加高大起来,需仰视才见!
本片的核心其实就是张家辉的一句话:“见过有人装警察,没想到还有人扮卧底。
”不错,通篇反复铺垫,跌宕起伏,就为了告诉你:没想到吧,还有人装卧底的!
被愚弄了,真的是被愚弄了。
与《七宗罪》或者《记忆碎片》之类,在结尾感觉被高智商的导演和编剧愚弄正相反,你将被导演的低智商彻底愚弄。
正当你感觉一个惊天的阴谋正在浮出水面,自己知道的恐怕只是所有事的冰山一角的时候,导演用字幕告诉你——完了!
就这样了?
就这样了!
NMB!
纵观影片,拿的出手的坏人一共就三个:没错,就三个。
一个古惑仔出身的幕后黑手董事长带着一个智商乘以情商等于零的总裁,加上一个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的职业杀手,对了,还有个D罩杯的杀手李成敏,只不过我觉得她真实的身份应该是个小姐。
反观正义方,牢牢占据了领衔主演的全部名单:高智商的王牌卧底张家辉,高情商的电脑高手古天乐,智多星警届大佬吴镇宇,老清新卧底一枝花佘诗曼,千年卧底老妖许绍雄,美貌与武功并重的张慧雯....阵容之强大,逼格之威猛,简直可以称谓“省港复联”。
在实力悬殊到如同虐狗的情况下,三个男神挂其二,而且死的莫名其妙,看得我一脸懵逼。
想来想去,导演真实的用意,只能是四个字。
没有续集!
至于其拙劣的手法,例如扔娃娃的蒙太奇,例如枪声掩盖的密码,例如连环套的反间计等等,其可推理性几乎为零,水平介于“猜不到很难”与“跟想的一样”之间。
一部手法拙劣的警匪儿童片。
总之,也许您觉得《使徒行者》还ok啦,sorry,见仁见智了,连《澳门风云》都有几个亿的票房,只能说,您不挑口!
2014年TVB剧《使徒行者》,五位隶属CIB的卧底失联,警署内部怀疑有“黒警”在高层潜伏,CIB警司康Sir被害,临死前将五位卧底的安全托付给好兄弟卓Sir,卓在暗中寻找保护失联UC的同时,带队智斗警队内鬼,最终成功肃清警队,击破政商勾结谋利的阴谋。
如果延续电视剧的主旨和案件编排,电影版《使徒行者》会是《寒战》般又一部颂扬香港法治之作。
可是导演文伟鸿,显然不满足“从木桶里拿苹果”,他要直接“在树上摘”。
电影版《使徒行者》无论故事还是人物角色都有了大变动,电视剧中五名卧底只有佘诗曼饰演的“钉姐”留存,再加上原剧反派“欢喜哥”起死回生加入电影版。
电影主角阿蓝(张家辉)和少爷(古天乐)这对德贸公司的“头马”,均为全新设置。
整个故事的重点已经从“法治精神”转变为“兄弟情”。
不管是那句疑似致敬《无间道》的“去桑拿”,还是在巴西球场和妹记茶餐厅的两次“做兄弟,在心中”的口号式宣言,都让人回想《扫毒》(2013)三兄弟高唱的“势要入刀山”——强调得有些刻意。
只是这种“双雄”结构的电影,要不能像早年《喋血双雄》般,在“猫鼠游戏”模式下做出巧,从强势敌对慢慢转变为惺惺相惜;又或者如早前的《无间道》系列、杜琪峰的《毒战》,双雄从一开始就都是互不信任和猜忌残杀。
电影《使徒行者》这种“老夫老妻闹别扭”并最终和好,让结尾收得生硬而没有信服力。
放是在《无间道》里,也就是陈永仁和“傻强”之间的一条友情线(同样都有人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那些明显有用心的细节。
大卫·波德威尔曾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中阐述道:“港片像大部分亚洲流行文化一样,都会有幼稚得无聊的时候。
”比如《重庆森林》里的警察家里放满猫咪毛公仔,比如《全职杀手》中反町隆史为心爱的女孩集齐世界各地史努比公仔;比如《热血最强》中拖着充气沙发到处跑的杨采妮。
“港片纵然不像日本娱乐文化,要么是极致暴力要么是看腻人的趣致物事,但两者通常就会认为长大就是要具有侵略性,而温柔的惟一方式,便是倒退回童稚状态”,这在日韩暴力电影名家北野武、金基德作品中亦常有见。
电影《使徒行者》中这种“童稚状态”尤其凸显。
阿蓝(张家辉)和少爷(古天乐)双雄刚出场,就撒开手大玩“整蛊”——逼对头东友集团Boss跳伞,随后嚣张飙车、滑板打鼓,魔方弹球,办公桌后的柜台摆满咸蛋超人公仔收藏,威胁炸弹实为八音盒,都透着股浓烈的老顽童气息。
但在《使徒行者》里,这些玩具的用途还不仅限于雕琢人物。
当QSir在面对阿蓝和少爷这双真假卧底,头大理不清头绪时,咸蛋超人公仔身上暗藏监视器,魔方的旋转位置都恰到其份地推动了情节进展。
而且,玩具角色中也有互文隐喻。
在少爷(古天乐)与Q Sir通完电话后,将手中公仔丢进了垃圾桶。
而这只公仔,正好是日本的漫画形象“电脑奇侠”,身体左蓝右红的机器人,它其实是一位徘徊在正邪之间的悲剧战士。
“电脑奇侠”被丢弃的细节,呼应了阿蓝(张家辉)的卧底身份被知晓,同时也暗示其悲剧结局。
电影和电视剧的相同之处,是女人。
电影《使徒行者》虽然是“双雄”模式的男人戏,但女性角色亦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延续了电视剧的人设,佘诗曼饰演的钉姐,古怪机灵又擅于斡旋,是男性社群得以连结紧扣的关键“粘合剂”,她这条线不但串起了Q Sir、邵志朗和蓝博文,还有剧集里笑面虎“反派”欢喜哥,凑足一盘棋。
这个角色功能类似《无间道2》中刘嘉玲饰演的大嫂Mary,《窃听风云3》中的叶璇。
不同的是,以上两者在男性情谊里,最后都变成搞破坏的“搅局者”,而钉姐则单纯是起维系作用,而且还一人之力抗下了全片笑点。
张慧雯饰演的保镖小英,可以对比电视剧中卓Sir的外甥女,是被归入男性社群的“义气”领域,模糊性别的存在,类似《PTU》系列中的警官邵美琪。
很多观点认为,香港电影的跨文化力量主要来自其暴力元素。
无论李小龙、成龙,吴宇森到杜琪峰,都是以暴力这种官能感受打造了香港电影的招牌。
电影《使徒行者》里也有几场激烈的枪战,场面火爆,子弹横飞,构建了暴力快感的源泉。
其中一场枪战设计在巴西,进行毒品交易和枪战。
巴西里约热内卢,《上帝之城》、《菁英部队》、《人类之城》等影像作品里,都有其暴力泛滥的虎狼面目,动荡不安的底层世界贫民窟画面。
《使徒行者》中阿蓝和少爷刚开始跟毒枭交易的时候,镜头扫过几个当地“毒枭”,搭配这种荒唐粗砾的张狂环境,确实增强危机感。
再加上开始几个航拍镜头吊高期待,如果出现类似《飓风营救2》在伊斯坦比尔那样,大街小巷的追逐戏份,巷战险隘的空间容易调动氛围。
结果冲突爆发后枪战的场景切换却单薄,而且相对开阔,人物变成了视觉的附庸——两个白衣服人夹在红蓝车中间,搭配后面的花样涂鸦,引得人注意力全在颜色上。
再加上个汽车炸弹(跳戏到狂人皮埃罗?
)问题还倒不是说明亮的画风不行,而是一种整体不协调的观感。
据说服装方面还特意请奚仲文来打造。
可惜虽然精雕细琢,但人物矛盾冲突生硬,兄弟情感空洞,服装造景再好也无能锦上添花。
匠气过重盖过了兄弟情谊,以致最后阿蓝被车轧过,少爷跪地叩头,场面亦突兀,因着前头没有铺垫足够的悲情力道。
故事与剧集关联不多,没看过剧集也无碍。
只不过在场景服饰上“用力太猛”但没能支撑故事的警匪片,显得重心失衡。
只见创新意识聪明,不见义气雄心。
2014年一部《使徒行者》大获好评,林峰和佘诗曼一起挑大梁的搭配,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满意。
这部剧当时火到什么程度?
1、总播放量超24亿2、打破港剧网络播放量记录3、首部进入“20亿俱乐部”的港剧4、创港剧历史记录5、TVB年度收视冠军。
当年追完了整部剧的我听到《使徒行者》电影版上映的消息,其实是拒绝的,因为按照一贯套路,电视剧版优秀就增加了电影版扑街的概率。
再加上电影版里少了我帅气的爆seed哥,我就更没什么想看的想法了。
没想到的是,电影意外的好看,上映两天时间,眼看着评分从6.4涨到了7.0。
而我也通过这部电影找到了我新晋男神——张!
家 ! 辉!
这个五十岁的不老男人真的帅,还在电影里展现了自己的爆棚演技:拿枪帅
被枪指着头也帅
玩魔方帅
被审问还是帅!
总之就是干什么都帅!!!
整部电影里,张家辉演技炸裂。
看多了小鲜肉们面瘫演技我,被炸的跪倒在张家辉面前,再也没有站起来。
从今天起,要做张家辉一辈子的迷妹!!!
我的命都是你的!
迷妹我回到家,马上百度了一下这位影帝。
没想到张家辉曾经真的是一位帅气的警察!
1984年的时候,张家辉考入了皇家警察少年训练学校(听起来有没有觉得很牛逼)?
1988年于警察训练学校毕业后他就做了警察,但张家辉一心梦想做一名便衣警察,最后因为职位调配没有达成他的愿望,他便辞职去了电影公司打杂。
1989年,当过警察的他被入选一部电影警匪片《壮志雄心》开启了自己的演绎生涯。
张家辉在影视圈打杂、跑龙套、演喜剧小人物平凡的过了20年。
终于在2009年,凭借《证人》,首登影帝宝座。
《证人》七度称帝,打破香港娱乐圈凭同一部电影获奖次数记录。
张家辉扮演过的角色,可谓是多种多样演过硬汉
也演过逗逼
青涩的时候也展示过几次“面瘫演技”
无论是《扫毒》里的张子伟
还是《赤道》中的李彦明<图片19>都让人高呼,张家辉的演技,绝对配得上他的影帝称号。
《证人》里抽烟的桥段,让我觉得烟都有演技!
像刘青云、吴镇宇、张家辉、梁家辉这种各种戏路都能驾驭的实力派演员,演技都非常可圈可点。
不像现在的小鲜肉,只会演自己:要么在电影里冷脸、话少、耍酷、装逼。
要么就话唠一样叨逼叨、叨逼叨一直在你耳边bi!
bi!
bi<图片21>井宝的演技也.....哎......<图片22>你们也别喷我,别不服气。
长得帅我承认,但长得帅和演技好坏没什么直接关系。
张家辉曾经公开宣布张学友是亲兄弟,骗到了一票媒体,后来才知道,张家辉不过是和大家开了个玩笑而已。
<图片23><图片24>媒体和广大吃瓜群众得知真相后大呼:影帝演技真是棒棒的!
别的不说,就井柏然+吴亦凡+鹿晗这三位当红小鲜肉的渣演技,加起来都不如张家辉临场发挥随便演一演给力!
<图片25>其实张家辉的演艺生涯也并不顺利<图片26><图片27>刘青云、周星驰、吴镇宇、梁朝伟这些看起来有头有脸的实力演员也都累积了多年的演技经验。
梁朝伟<图片28>刘青云<图片29>吴镇宇<图片30>周星驰<图片31>其实很多演员都有过跑龙套的经历,并不像现在这些小鲜肉们,只要攒够了人气,就可以直接出演男一。
“你不知道他有多努力吗”这种话,不应该成为粉丝为小鲜肉们辩驳的借口。
每个人都很努力趁着年轻,别只想着卖脸,卖人气增加实力,提升演技,才是现在小鲜肉偶像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了凌晨场点映的使徒行者电影版,毕竟身为一个tvb粉,当年也是追过剧版的使徒行者的。
看完之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好像是部好片,又想不出哪点能让我为之惊叹的,好像是部差片,又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吐槽的。
按照阿丁对欢喜哥的记忆推算,影版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剧版结束3年以后,此时Q sir是CIB的长官,阿丁的男朋友,根据剧版,也就是说Q sir很有可能就是爆Seed,然而吴镇宇的表演和林峰可以说完全是两个风格的,所以剧迷们就不用期待爆seed了,而故事发展和剧版剧情也完全没有关联,影版可以说就是剧版的一个番外篇。
下面影评带有严重剧透,严重剧透,不想被剧透的请不要看,看了别骂我。
<图片1>故事的开头,阿丁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一串乱码,认真阅读后,发现这串乱码是曾经的卧底联络人康道行独有的康式密码,根据密码内容,康道行手下除了剧版里的5个卧底外,还一个blackjack没有被找到,而警局it部也从电脑里找到了blackjack的损坏档案(这里想吐槽下,康死了3年了,黑警案也破了,就没整理过卧底档案么)。
于是,应blackjack的要求,阿丁在晚上7点到了东友集团晚会去见blackjack,然而男主阿蓝(张家辉)的乱入打乱了这次碰面,虽然这个情节体现了一下阿蓝的谋士属性和少爷(古天乐)的猛将属相,然而对于主线而言,这些情节完全不重要,所以笔者有点怀疑这段情节完全是为了糗百,红牛的广告。
事后,公司开会,阿蓝进入会议室开会,少爷却被拦在门外,而阿蓝在会议中被老板郭铭怀疑,为后文埋下伏笔。
见面失败,blackjack又要求阿丁去澳门见面,佘诗曼在这段澳门戏里将污演绎到了极致,也真正开始了正片的感觉,在澳门阿丁发现联系她的blackjack正是少爷,然而来自于少爷老板郭铭派来的杀手的刺杀,再次破坏了这一次碰面。
经过这两次不成功的碰面,郭铭开始怀疑少爷,于是阿丁被抓,少爷被搜,万幸少爷有两只手机,只被搜出一个追踪器,阿丁危险之际,欢喜哥再度出现一枪假装杀了阿丁。
至此,阿丁和主线剧情的关联彻底结束,大家热烈鼓掌,是的,到此为止,之后的主线和剧版有关联的只有欢喜哥了,还是个打酱油的。
挂着使徒行者这个名字,真的不代表什么。
之后进入被大量宣传的巴西剧情部分,这段可能真的是制作方花费最大的一段,也是渴望突破的高潮部分,阿蓝为了防止少爷被老板杀害,带少爷来巴西和毒贩交易,并暗中联络反派大boss董先生,算计反杀正计划杀了他俩独吞毒品的老板郭铭。
狙击炸弹,机枪乱扫,小车就是打不穿,答主对枪械不熟,但这种拉子弹链的机枪真的打不穿一辆轿车么,这个枪战戏里的终极bug是不是永远改不过来了。
反正一段激烈的枪战戏后,两个主角莫名其妙来到一个运动场。
一段“做兄弟,在心中”的煽情对话后,阿蓝用枪声通过监听器发摩斯密码给郭sir,告诉警方他才是真正的blackjack。
郭铭被杀,阿蓝正式上位,和欢喜哥董先生合作毒品生意,阿丁现身原来假死欢喜哥讲述卧底真情,警方通过记录发现少爷是个黑客,blackjack是他黑警方电脑知道的,一切进入高速节奏。
然而这里出现了答主最不能忍的一件事,电影跳过了最关键的一段剧情,董先生的毒品是怎么被扣的,董先生的犯罪证据是怎么找到的,这是警匪片吧,这是卧底篇吧,反派该死,你起码告诉我他是怎么死的吧,什么都没有,董先生暴露了。
跳过这段迷之片段后,董先生暴怒,下令杀所有人,藏在警方层层保护下安全屋里的阿丁,被神一般的发现了,歹徒轻而易举的攻进安全屋,杀光所有人,包括Q sir(爆seed?
),然后在最后一刻手枪卡壳,被阿丁反杀,阿丁杀青。
我一个顶别人一队·我不用枪·杀手,独自找到了刚逃脱追杀,没有带一个保镖,也没有一件武器的阿蓝和少爷,展开了一场肉搏。
最终阿蓝杀手同归于尽。
然后反派boss董先生直接被欢喜哥抓了,是的,直接抓了,没有任何反抗。
这部影版,我看到了两位影帝那纠葛的兄弟情,我看到了Qsir阿丁嘴硬心软的爱情,但是这不是警匪剧么,这不是使徒使者么,导演你告诉我,卧底最后做出的成绩去哪了,等了1个多小时的高潮戏去哪了,被你吃了么,用那么多镜头展现的高科技警队哪里去了,被你吃了么,阿蓝那一堆视死如归刚刚从追杀中救出他的保镖哪去了,被你吃了么。
可怜整部片里最爱的暴力萝莉小英,死的真不值。
作为港片里最出彩的警匪片,近年来却陷入了稳定有余,进取不足的境地,本片虽然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完善的故事背景,但最后仍然没有走出这个困境,而过多的支线与广告,又让原来十分丰满的主线剧情被剁手砍脚,让没看懂的人大喊烂片,看懂的人暗叫可惜。
为煽情而煽情的戏份完全靠主演的演技支撑,却把这类题材片里最重要的逻辑合理性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使徒行者这部影片远没有达到答主心中的期待,导演用了丰富的镜头语音,却没有强大的统筹能力。
Ps:张家辉演技越来越好,黑古也算在线,但是他们真的老了,看到他们和张慧雯同屏,真的有父女的感觉,皮肤上的皱纹在电影院的高清大屏上藏也藏不住,略感心酸。
第一次觉得有些电影,或许电脑上看会比在电影院看更好。
使徒行者没看完的我来看这部剧其实还挺有意思,主要是剧情知道得不多,还留点悬念。
张家辉全身都是戏啊,太有味道了,看着张家辉演的相当出神入化。
古天乐相比之下逊色了点,而吴镇宇略带精神分裂的感觉还是挺好看的。
欢喜哥一贯的喜剧悲情人物,那场跟bose的对戏实在有深度。
另外,角色的细节处理其实不错,包括张家辉的不动声色和古天乐的深藏笑意等,可以深掘挺多东西的。
剧情的反转有点出乎意料,脑洞大开了一下(多亏没看完使徒行者啊……)。
结尾有点烂,因为细节处理不好,一下子把结尾赶完了,没有高潮点。
这是本片的缺点。
《使徒行者》是今年暑期档最闷声发大财的一个片子。
它有警匪片的形,却毫无神采,全是香港脚熏人的套路。
《盗墓笔记》和小鲜肉话题被恶狠狠骂出了十个亿,这片子一声不吭又莫名其妙地卖了六个亿。
没有人知道,《使徒行者》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它再次说明,影响中国电影票房高低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票房与影片质量无关。
我看完《使徒行者》出离愤怒。
虽然知道这是有电视剧集打底,知道可能会老套昏招百出,但我实在找不到理由说服自己——在电影院看完一部TVB还不能吐槽。
香港电影之不求进取,已经彻底沦落到与内地市场沆瀣一气的水准。
看看韩国人的《新世界》是怎么拍的,看看《釜山行》是怎么翻新的。
这边的香港警察,卧了十年底也没有整出什么新鲜玩意。
至于佘诗曼的存在,真是电视剧到不能再网络直播视频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可怕角色。
把佘诗曼、张家辉、古天乐和吴镇宇四个人岁数加在一起,都要两百岁了,但《使徒行者》非要整出青春无敌、生死兄弟之类的戏码,真是不能忍。
还有张家辉和古天乐,一年到头反复在港片中同框混搭演出的伪劣CP感,已经严重到拉低银河映像的水准了——反正我是一看到古天乐就要出戏了。
他为电影咖努力了二十年,但最适合他的,一直是这种不费力的电视剧。
近年,TVB熱衷於把過往的高人氣劇集拍出劇場版(電影版)。
學警狙擊、潛行狙擊、衝上雲霄,雖然票房上賺得盆滿缽盈,但是與劇集口碑出現了南轅北轍的兩極分化,口碑方面,劇場版幾乎全軍覆沒,過度消費劇集IP也被Fans批得體無完膚。
使徒行者作為2014HK收視冠軍劇集,IP具有超強號召力。
林峯、佘詩曼、苗僑偉、許紹雄等主配角的精彩出演,也讓此劇錦上添花。
也許是出於讓更多觀眾走進戲院的商業原因,可能是林峯與TVB合約到期不續約的因素,製片方在劇場版裡用一線電影演員替代了超一線電視劇演員。
儘管如此,今次,使徒行者劇場版一雪TVB前恥,擺脫了過往節奏拖沓,陳舊劇情及劇情無中心等低級BUG。
劇集監製文偉鴻(港劇中監製等同於電影中的導演)被原味保留為電影導演,這也是監製文偉鴻初次執導電影,是TVB邁出巨大的一步。
佘詩曼作為超一線電視劇演員,在大銀幕上的發揮遊刃有餘。
電影演員均正常發揮。
除了多次植入「太差了」(TCL)廣告和不協調的李光潔及片尾曲,這算是2016 TVB交給Fans和觀眾的一份滿意答卷!
没有爆seed、没有卓sir是我没有去电影院看的原因。
这种东西挺奇妙的,说是夙愿落空了于是赌气了也好,说是一种不能阻碍其生发只能兀自成长的情结也罢。
我不是个tvb痴迷者,事实上唯一能记住看过的,也就《使徒行者》一部。
可是这恰恰意味它对我有多重要,因为它承载了很多印着“我”的标签。
它是我第二个熬夜的暑假、第一个熬夜看除了美剧以外的剧的暑假里的第一(到目前为止打破“唯一”的是《深夜食堂》和《孤独的美食家》);它让我从对林峯无感,到把林峯作为好演员、好歌手、“一个被tvb辜负了,所以活该tvb堕落的男人”铭记,同时被供在心里;它让我爱上苗侨伟,并且发掘出内心的大叔控倾向;当然,它还是让我长草了tvb剧,但是以它为起点,我就看不了其他剧了……后来被没看过使徒的朋友安利了,最近又闲得慌,就在网上随便找了个渣画质片源看看就看看了。
想着“反正豆瓣六点几分,还能在上面黑一击、吐槽一发,爽极!
”结果最后就哭死了。
原来没去电影院是因为上天看我要是在影院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餐巾纸一张连着一张,遑论无法自控的哭声和擤鼻声震耳欲聋,不知道要“感染”多少人,才阻止我去的呀。
这就跟上次的《模仿游戏》一样,本来想去看的,结果被姐姐强行发了高清片源链接,结尾处捂着被头就是一顿面部抽搐的痛哭。
不过这次学聪明点了,对着垃圾桶狂抽餐巾纸,起码不用洗被子。
说回电影我说不回啊,因为除了影帝的演技实在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明明情节不算激烈,把它和好莱坞类比服装,作为一件正品的高仿也最多给四星;明明自始至终没懂阿钉上司跟她毛关系,只觉得吴镇宇再popular,在我心中跟林峯苗侨伟都没法比;明明古天乐的脸看了厌了还在无耻刷屏,还又被同框男演员抢了风头……明明如果我机灵点儿,之前看剧《使徒行者》周边的时候就看到报道说打算弄悲剧,结果搞了个欢天喜地大车震(而且还跟我爸妈一起看的结局,尴尬癌晚期了TAT),就应该猜到有电影一定搞个悲剧赚赚眼泪和票房的。
当然导演还是编剧一定想再赚点分的,不过你们这群给低分的铁石心肠的人们不买账啊。
然后先前想剧透被我一巴掌拍回去的朋友还是被她讲了一句:佘诗曼在里面也没演什么角色。
以后万一有什么“凡事抓住了开头是不是就赢得了一半”的辩论赛啊,对付什么“我开篇 我主宰”的自大狂啊,电影里阿钉的角色就是个强有力的反驳论据。
不知道导演有没有看之前剧的评论,已经有一帮人叫嚣着阿钉她凭什么能混卧底啊,她除了吃、贪小便宜、耍嘴炮、靠爆seed救之外,还干了什么事?
架不会打,枪不会耍、关键时候针也不会用,鬼知道当初卧底测试她怎么过的。
然后我就苦(duo)口(guan)婆(xian)心(shi)地回复:不是每一个卧底都需要打斗的技能,每一个卧底都会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比如爆seed的强项是打斗、算计,而阿钉的强项就是伶牙俐齿。
可是这次不是在打我脸么,电影里阿钉除了爱吃、贪小便宜、嘴炮、靠被别人救的特点被完整保留并且放大,顺便推出一条后来跟她毛关系没有的卧底线(还是主线)之外,就没了。
而且做卧底的片段里身材也没露,敢问所以这个片段用处何在?
愉悦观众都没有所以骗骗观众?
最后连误导误导机智吴镇宇他是卧底都没有所以强行增加点看片时间?
本来和原剧的牵引点就两个。
一是阿钉。
嘴炮自始至终都没升级为技能,论其原因就俩,要么是露脸时间太短,来不及,要么是露脸时间不对,在正剧、主线不在的开头或结尾。
结果钉姐一个人全占了,想必爆seed哥都要替她心疼了。
二是欢喜哥。
这没能大篇幅我能理解,欢喜哥一出来,那些主角都滚吧,还犯得着牺牲?
那么深究起来,其实还是从一开始,角色塑造的力度就没把握好,于是就跟肥皂剧里把男主塑造得太完美、抗日剧里把主角塑造得太伟大是一个道理,好是好,矛盾没法展开了。
(不过其实爆seed哥、卓sir以及这部影片里的张家辉……我也没想出缺点来……可能是张家辉不需要救阿钉?
(ಥ_ಥ))那我为什么还要给五星?
一是看豆瓣分太低,嗯。
二是观影的终极目标,其实不就是图个感受么。
泪点设在末尾是很科学的,乘着热度,人就会像吃热烤鸭一样啧啧称叹,过后会发胖吗会后悔吗在那一刻都不重要了。
所以我还是不写下去了,越写越想改低分……估计改改,四次降分的机会都不够的。
我很努力地写一篇影评是因为看过的都太烂使徒行者就是和电视剧没半毛钱关系我也不想整理我的思绪了对于特别好看的电影我的思绪都是飘忽的已经准备再去看第三遍那些觉得不好看的人我才不在乎你们怎么看不好看就别看咯家辉哥留给我在你看之前请先接受这个预定说实话看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这个问题因为在之前选定张家辉和古天乐一起演的时候,就已经忽略掉了这个问题林峰和张家辉古天乐没有可比性的张家辉是个自带痞气、蔫坏的男人,内在力量又常常爆棚,虽然南方小男人的小身板,爱穿白色西装扮白马王子,仍挡不住很man的一面。
怎么界定一个人man呢,剧中的大反派给了我们很好的对比,李光洁就是一个长相算是粗犷,但是即使是留胡子也没办法让他变得爷们的一个演员。
戏虽极力向港产演员靠拢,无奈这种黑社会的理解力是要靠风吹雨打的一部部的戏堆积的,紧靠画形贴皮还是差了很多。
还可以对比下曾经在黑社会电影里出现的大陆演员陈道明、胡军,全都一概地水土不服。
喜欢穿白色西装带草帽的张家辉带着一种喜剧的无奈。
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好多次他在电影中颁奖礼上穿的都是白色西装,脸上总是写着无奈。
即便是演变态,你也能猜到他有苦衷,即便是使徒行者这么弯弯绕的剧情,你也不用想就知道他肯定是正面角色。
一个男人的担当不是写在脸上,也不写在身板上,多数时间是积淀在眼神中,还辅助一些肢体动作。
比如抽烟,比如一个带着鱼尾纹和褶子的微小,比如一个向上抛遥控器的动作,在这部戏里,张家辉一个人撑起了所有,有人说古天乐的演技真是里见高下。
但说实在,他角色的定位到了这里其实也就只能到这里了,毕竟,只是个配角,比较负责的是兄弟情的部分。
而且谁能说最后兄弟并肩作战的一场戏不好看呢?
在这部戏里,是达到了化学反应和一加一大于二的。
这个故事最扯的部分反而是佘诗曼的戏,硬要和电视剧扯上关系,非常多余。
吴镇宇这几年开始不演变态了,可能是觉得没突破。
还是对他的变态比较怀念。
但如果让他演李光洁的角色,可能确实有些意料之中,不够惊喜吧。
反观,这一次铁三角没有聚齐。
没有刘青云的古天乐和张家辉,似乎缺了点什么。
就像一个桌子缺了一条腿,变得稍微有些单薄。
很想看到谢天华和张家辉演一部电影。
这两个不说话,往那一坐就自带港片feel的男人,风格丝毫没有被大陆电影影响。
是仍旧纯粹的港影人。
就像奥运会一样,他们年纪都不小了,应该珍惜他们保存完好的风骨,而不是让大陆电影制作、导演掺和,事实证明,真正的影迷还是希望看最纯粹的港片,听最纯粹的粤语原音。
看这部电影骂娘的观众我不怪你们,国语配音确实听起来很智障,严重影响了演员的演技。
他们从心理上没有理解港片的感觉,如此地矫揉造作让人肉麻。
我想张家辉应该演一回真正的坏人干脆利落那种在戏里把好人虐待得一塌糊涂他在魔警里戏份不多是有点坏吧但还是让人出戏可能这只能是个妄想了我倒是期待他演一回真的坏人那才是最大的反转还有就是从杜琪峰开始一堆人一起作死好人没好报这种剧情设定最终一定要肝脑涂地实在有点对不起公义虽然悲剧才有力量对于演员来说去翻翻张家辉好好演戏以来所有的电影有哪一次不是不得好死可惜电脑不带感不然真的想手动剪辑一部片叫做张家辉的10种死法配上一段惨烈的音乐就华晨宇的片尾曲吧也算是对辉哥电影人生的祭奠
整个故事结构从流畅度及结构来说都差了不少味道,看完以后总觉得大脑有些乱,剧情并没有多少增分的地方,印象深刻的还是全靠几个演员硬撑起来的一台戏,张家辉全身上下都是戏,一个眼神就能让观众陷进去。
整部戏的重点并没有放在故事情节上,而是突出了两个CP基友的默契感情和兄弟的激情,最后一抱陷身车底的一瞬眼睛瞬间红了。
全程尴尬…………
算近期好看的娱乐片
几个主演的演技都不错,剧情嘛。。。呵呵
张家辉和古天乐飚戏好看,不是寒战那种激烈对决,只要静默的眼神,让你各自体会。装卧底也是走出那么一丢丢难得的新高度。把一个成熟的ip重新讲了新故事。你不听,讲一万句也没用。没有林峰苗乔伟甚是遗憾,张继聪很串。发现自己很喜欢佘诗曼和汤唯演绎那种拜金又独立又讲义气的女子。8.12 with sky
没有康sir,Yan还有我Kobe,都是不够完整的使徒。所以倒头来,也就是挂了一个原版剧集的空旗子(当然得承认它比《冲上》好一些)。片尾草蜢翻唱的《行者》(终于没有《越难越爱》!)和古张奇妙的化学反应加了不少分。(想好了电视剧第二部:反正古仔还欠三色剧,所以就赶紧回巢拍剧吧!)
剧情还是很好的,演员也非常棒,结尾就太悲情了。配乐真是吐槽无能。PS:引发我回想议题:暴力电影的意义。
中年夫夫的情感危机与爱之献身,佘诗曼要是能真被欢喜哥那一枪爆头就好了
很好看啊 虽然没看过电视剧
张家辉和古天乐,塑料兄弟情。张慧雯给了多少赞助进去演这个女杀手…不得不说,只有阿佘是我继续坚持的理由了。这个《使徒行者》和电视剧版的《使徒行者》除了名字一样,没啥一样的,总之,挂羊头卖狗肉,当传统港片看就好了。
电影结尾 后排小孩一直在大声询问 小英到底有没有死啊?
渣渣辉的演技还是够厉害,佘诗曼太二皮,感觉人物断层的厉害。结尾太……二
整个戏只有家辉哥的鱼尾纹和佘小姐的双下巴看上去是真实可信的。
张家辉古天乐吴镇宇,阵容真不错。反转来反转去,爽是爽,只是过于强调卧底的强大,逻辑有点太扯。
说话战斗,装备回收。大渣好,我系渣渣辉,我系古田螺。
张慧雯最让人出戏!!!给了她那么多戏份演悲情!后台很硬啊!剧本棒,本来港片就甩大陆片十年,现在大陆开始拍狗血青春片后,港片已经甩大陆片十五年了。[微笑]张家辉和古天乐那叫兄弟情,铁血汉子兄弟情!!!最烦网络傻逼说什么基情基情,基你妈!为他们哭成狗[流泪]
广州看电影,体验非凡。
前半段的脱节混乱,让后半段的步入正轨显得于事无补,不出意料成了一个平庸的乏善可陈的香港警匪片。
张家辉选片请慎重
古天乐、张家辉、吴镇宇,三个男人一台戏。究竟哪个更帅呢?讲真,我选的是吴镇宇哎。和梁家辉一样,眼角眉梢都是戏。佘诗曼也不错,独挑搞笑大梁。短发的她,活泼灵动卖萌耍赖全无包袱,喜欢!2016年8月12日@美罗城
自扫毒之后看过最好的港产警匪片,好在哪里?情节构思,有出乎意料,有意想不到;演员表演,张家辉神级演技;制作虽不算完美,但至少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