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片往往很难拍出惊喜,因为观众早就对其各种元素谙熟于心,一切人物、动机、情节、高潮等元素都被限定在条条框框之中;必须将不同类型的元素混合对冲,才能擦出抢眼的火花。
意大利导演卢卡·瓜达尼诺的新片《骨及所有》似乎就是一种惊喜的示范,它以青春成长结合公路电影的模式,重新唤醒了观众对食人族这种血肉模糊的暴力类型的关注与理解,也融入了他对社会边缘群体的亲密观察。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部经典爱情片,而这部新片《骨及所有》标志着导演瓜达尼诺与“甜茶”再次携手合作;不过,相信也有观众被他的《阴风阵阵》吓坏,导演对暴力血腥的刻画,足可媲美他描绘同性爱的浪漫程度。
这两种南辕北辙的类型标签在这部新片里融合自然,既浪漫又惊悚,小清新夹杂着重口味,却丝毫不见违和感,足以见其高超的驾驭力,在威尼斯电影节拿下最佳导演奖可谓实至名归。
食人族这种惊世骇俗的题材,自然回避不了那些重口味的吃人场面,然而导演并非将这对青春恋人刻画成“汉尼拔”那样的嗜血狂魔,而是被社会排斥而陷入孤独的边缘人,伴随着他们的是挥之不去的饥饿感,以及一种即便幸存下来仍羞于启齿的道德耻辱。
这更像是一部人物个案分析,全片焦点就是泰勒·拉塞尔饰演的女孩,她在公路之旅中不断成长:学会了食人族的基本生存能力,见证了同类相残相杀的行为,练习压抑与释放本能;在她找到生母后,更领悟到食人族对个体命运的艰难抉择。
这个角色真实而感人,堪比“甜茶”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的表演,再次证明了导演挖掘新演员的精准眼光和出色才能。
虽说这是瓜达尼诺第一部在美国拍摄的电影,却异常准确地捕捉了美国中部城镇、乡村、郊外的荒凉感,将一对青春恋人流离失所的孤独感衬托得极有感染力。
镜头瞄准了美国 80 年代里根繁荣时代的末期,这里有着心怀鬼胎、不值得信任的成年人,而这两个四处游荡的青年食人族已被家人遗弃,他们绝望、内心挣扎的状态与社会边缘人的身份特征不谋而合。
他们唯有彼此放下戒备而互相依靠,而这种血腥的食人行为不仅有着叛逆、边缘化或身份的隐喻,更有着贫穷、无家可归、生存残酷的弦外之音。
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德斯风格的公路片画面,也体验到拉里·克拉克《半熟少年》的那份青春迷茫(当年的女主角科洛·塞维尼在本片也有重要一幕),自然也有马力克《穷山恶水》中那对受命运逼迫的情侣身上的无望感。
再配合上瓜达尼诺风格化的空镜头(不时掠过空荡荡的建筑物、清洗过血迹的房间),既浮现出欧洲哲学的沉思意味,也勾起了迷人的诗意。
这个血淋淋的结尾也许满足了类型片观众的期待,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似乎让观众想到更多:年轻一代不惜打破及摆脱上一代的教条局限,重新定义自己的新生活,而这往往意味着要付上血泪的代价。
巧合地,这段以悲剧告终的爱情也遥相呼应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结局,虽说成长中难免遇到撕心裂肺、没有结果的爱情,但这很可能就是瓜达尼诺对自己感情经历的自我投射。
首先它给这个定义了一类特殊的人群,在公路片的大背景下表现爱情,又或是爱。
可以看到文艺的感觉很重,弱化了惊悚的追逐又或是法律的紧张等因素,用一些细致的长镜头和特写,呈现在大家眼中的成片很安静,甚至让我有些忘记这是一部惊悚片,远没有《生吃》带给我巨大震撼的二分之一。
当食人跳出公序良俗,不再仅仅作为一个犯罪特征之后,被赋予了一些新的特征——孤独,选择,遗传。
孤独,是所有角色给我最深的感受。
sally 和maren 的相遇,他们各自都是独自一人,lee 的出现也是形单影只。
我们不再代入已有的认知里,仅把他们当作一种特殊人群看待的话,人物的整个命运是很悲凉的,这种欲望的不可控让每一个个体都只能单独行走,因为无法确保下一秒的自己会做出什么事。
这是绝对性质的孤独,是无法改变的,是一但改变后就不可控的。
sally 这个角色无疑成为了最敏感的对象,他会叫自己的名字(可能是感觉自己有伙伴?
我猜测啊),把信任付诸出去后,就会偏执的强制对方同意,这是孤独的极致。
而在sally 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他的观点是“绝对不吃同类”,这是他的选择。
选择,其实是整个故事的主线。
整个故事就是在摸索或者说逐渐确认maren 的选择,是不停的吃别人,还是自杀,还是和她的妈妈一样把自己关起来。
她自从被爸爸抛弃之后才有了选择的权利,而lee sally 一路遇到的这些同类都构成了对她选择的影响因素。
可是,在这里我其实有很不明白的地方。
在电影的各个地方其实有表现主题其实是爱的表达,所以就主要关注了一下,在这样猎奇的设定下,爱是什么?
围绕女主有三段情感。
一是妈妈的,是一种亲情那封信和后来的表现很明显,妈妈认为最好的解脱方式是吃掉maren ,让她摆脱现在的困境,成全自己对女儿的爱;然后是sally ,可以算是友情(因为毕竟sally 一直想说的是一个伙伴),他希望maren 可以和他一起并肩行走,互相体谅分享食物,而他表达爱意是极端的,是现在的呆在一起,而更有可能是未来的吃掉,如果没有死掉的话,他的想法会和妈妈一样;最后一种是lee ,是爱情,是对maren 影响最大的情感。
他们有很多阶段,有一开始的遵守原则,只吃单身的没有社会关系的,到后来一起做普通人,到最后献出自己。
可以说lee 是对于maren所有决定绝对迁就的人。
可是,三段关系摆在这儿要表达什么呢?
maren 的选择其实一直都是想做一个普通人,而这种不可控的欲望有时候又会干扰她的决定,所以她选择尽自己最大的毅力控制,直到最后都选择不吃sally和lee。
可是结局却是达到了对lee 的 bones at all,这是对自己决定和行为的背叛吗?
我就很迷惑,所以要表达什么呢?
难道是爱一定要是成全欲望吗,我以为爱情会在这段关系里呈现出主题,可是只是把吃和被吃的对象交换了而已。
就很不理解,希望有人懂了可以和我聊一下。
最后,就是遗传。
很明显,这个癖好具有遗传性,而爱在这个遗传性癖好中起着变本加厉的作用。
无法选择,不可控的欲望只能让结局变成相互成全。
我真的有些许不理解这个电影的内核,有着文艺公路的影子,又来了点惊悚的设定,找了一些新颖的角度来表达感情。
完了,给我整不懂了,我属实孤陋寡闻了🥲🥲🥲
开始一度怀疑cmbyn是不是卢卡瓜像霸王别姬之于陈凯歌那样灵光乍现,少男少女在牛棚亲嘴那里又让我感觉他确实是拍暧昧如空气般的“情愫”高手,可是这样的话要这个食人族大背景除了像初中生割腕一样增加一些病娇气息之外还能干什么呢,尤其是煞有介事的两段家庭背景交代完很难不让人觉得是无病呻吟,最后如果变态老头不出现俩人是真的要退隐江湖做所谓正常人的,那你们上一辈在纠结啥呢你们之前在痛苦啥呢,毕竟你俩亲个嘴拥个抱看个风景就往事一笔勾销了。
进行了一整部电影的自我身份认同到最后也没交代个所以然来,为反抗而反抗,为病娇而病娇,为彰显而彰显,带着违法犯罪家破人亡的生存还是毁灭式痛苦其实只为了结尾那段浴血的食人奇观和“我爱你所以请你吃了我”的爱情(这里导演完全把戏眼给甜茶了或者说整部电影都如此)更体现他创作的酷儿属性,或者说是男同性恋属性。
让老头来对着女主性侵犯中插入绝美的甜茶进门面部表情中近景,你.....我......哎......何必呢
一、生理不适这里都不谈血腥不血腥,吃人一定要生吃嘛!
优雅的吃,把食人当作一种品味,或许都能让观众感受到一丝变态的优雅,至少人是高贵的,有理性的,克制的,有品味的。
拜托!
不求你舔一舔泡一泡了,用点餐具,用点火,煮一煮、烤一烤、切一切不可以?
非得拿嘴像野兽一样生啃,觉得这样吃很酷吗?
老实讲,牛排跟人排如果用同样的切割手法,并用美丽的餐具摆出来,用刀叉细嚼慢咽,仅仅只会是口感不对罢了。
人类比动物高级在于人会使用工具(来制造餐具)二、逻辑奇怪,矛盾又双标男女主一直在说克制克制,回归正常生活,也没见男女主少吃一顿啊靠!
三、无法共情,违背社会法则和自然规律吃人就是好恶心!
恶心!
恶心!
就是生理不适!
你杠就是我对。
1、你身处一个和平的物资充沛的资本主义社会,你吃什么都是能活下去的。
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人吃人的案例,我能够理解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相残杀,比如西欧和中国的几次大饥荒。
但是这个历史背景必须是走投无路。
你身处一个以靠劳动换取食物的资本主义社会,你去跟我谈吃人,说什么天性使然,真的不能接受。
因为你毕竟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里,你不是一个独居仙人,你没有遗世而独立。
这个社会背景就是一般人尝试下的不符合吃人设想。
2、别洗自己不能控制。
至少影片展现出来的是:你吃其他东西也能活下去,而且你有意识的想控制自己的欲望。
所以,每一次的吃人都只是你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3、完全游离法律之外,充满任性和自私的残忍。
不论什么理由,你吃人,就是杀人,就是践踏法律,践踏普世的道德!
凭什么剥夺别人的生命!
凭什么由你来剥夺!
就凭你天生有特殊的癖好?
你是救世主吗?
凭什么别人要因为你的问题同情你放弃大多数人的利益。
4、少说什么天性使然。
放屁!
我接受真的有人天性喜欢杀戮、天性喜欢吃生肉,但我真的没见过有人喜欢吃同类的生肉。
好,就算我孤陋寡闻,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天生喜欢吃人的,抛开社会因素不谈,你还是不能洗你自己。
整个社会敞开了把活人当作鸡仔,放开了吃,因为站着基因延续、多元营养不足、病毒传播等角度,同类相残就是会有一些副作用的。
这种食人族群天生是带病的,短命的。
早就优胜劣汰寥寥无几了。
故事大概发生在1988年左右,18岁的玛伦是一个有食人癖的孩子,在她成人的时候父亲抛弃了她,于是她踏上了孤独的寻找母亲的路。
她遇到的一个同类是一个自称萨里的大叔,玛伦觉得不舒服逃了,而第二个则是李。
玛伦选择和李结伴而行,他们又遇到了其他同类,但都无法同行…渐渐地他们出现了分歧,在最后玛伦找到母亲的时候分开,又在一个月后和好决定真正的在一起去尝试正常人的生活…但最终的一切毁于萨里对玛伦畸形的喜欢…说实话刚开始确实有点吓到我,设定出来的第一个瞬间确实是令我害怕的。
后续有很多血腥的画面和他们作为同类的镜头,以至于这个电影多少会有点血腥。
但剔除掉这些镜头意外的片子,格外像一个爱情公路电影。
绝美的风景和有点浪漫的日落,年轻的男女一起开着卡车一个州一个州的探索,会约会也会接吻,几乎所有的镜头都在极力渲染浪漫。
所以或许电影并不在讨论这一个残忍甚至有点魔幻的病症,它可能只是一个“瘾”或者“不同”的表象。
在表象后面所呈现的是即使大家可能有一样的病症,所追求的也是不同的,而一直结伴同行的人,愿意去做出改变的人,好像都是因为爱。
相似的人会结伴,爱可以治愈。
年轻的他们也曾经尝试过去回归正常的生活,但或许萨利就是那个拖人下水的恶魔和瘾一样,缠着你,打乱你,折磨你。
那么最终可以选择的是爱,即使它依然血腥残忍,但意义或许是不同的。
不得不说摄影真是太牛了!
光影,特别是夜晚的打光真的令人拍手叫绝!
配合电影80年代的复古氛围和胶片感高噪点,这画面绝美!
最爱的就是自然风光和晚上在车里的画面,每一帧都美到爆炸,又迷幻又浪漫!
夜里太好看另外加分的就是甜茶的脸,这颜值就是电影屏幕上的核武器。
每一部他的电影看见脸都觉得是上帝的偏心,真的太美了,也感谢导演和摄影,用光影将这个脸的魅力和吸引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演技也超好,接近结尾的一滴泪真的落尽所有人的心里!
太美了 帅一脸血个人觉得这个主题包裹在这样的设定下,多少有点疯癫也有点过于血腥,但我想这也是导演想要的,用一种极其极端的方式去讲述爱与瘾,确实会让人更深刻。
食人族的公路爱情,亦是身份认同、自我和解的治愈旅途……导演没有过分异化他们,而是向内探索,展示隐匿者的复杂情感……爱我,就把我吃掉……从最先的排斥到忘我,吃这一动作,包含了身体的原始本能,也流露出美好的感觉……最深的苦恼,藏有明媚的答案,当你不再怨憎其为致命的缺陷,它就成了天赐的礼物……而惊慌失措,横冲直撞,踉踉跄跄的奔向未知的过程,乃是命中注定…… 只要坚定美好,便可在午后慵懒小憩……
感觉就这个故事本来可以处理的更好。
确实题材与《生吃》相似。
但是整体走向与《生吃》截然不同。
《生吃》整个的都在处理强烈的本性欲望与文明中的人性之间的搏斗。
而这部最后似乎是走向了一种血腥的恐怖美学,直接将那种被原始欲望所占据,达到高潮般的快感呈现,没有做出评价。
但对于那种食人欲望的呈现,《生吃》确实处理得更好一些。
就好比贾斯汀第一次尝到人血,邪典配乐奏起。
那种禁忌与欲望间的张力被体现出来。
但这一部eating的场面尽管血腥但其实并没有给人那种震悚。
估计所以 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一种相互慰藉的纯情和那种食人的欲望没有关系,那最后结尾的处理有些突兀。
但结尾处血腥吃人场面与平静的原野的并置那种感觉很妙,并不觉得冲突
我不管电影想说什么,或是隐喻现实里的什么。
我还是觉得食人这个设定好变态好恶心。。。
故事也不完整,两边都有创伤,然后呢?
要彻底沦陷还是决定走向救赎,中间两个男的也要点出来要救赎的是李,然后没延伸。
还有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你也不能杀人吧。
你也不能觉得自己挑坏人,觉得自己是做了好事,挑错了杀了好人了然后开始假装忏悔整个电影两个多小时你可以在中间加快节奏选个方向。
而不是一会食人的烦恼,一会又是青春疼痛文学,一会又是演公路片,最后5分钟突然心血来潮,给个结局。
最吸睛的还是变态大叔sully的演技。
看着就是个变态最终想说,甜茶太瘦了然后又是各种裸体的特写也是够了。
⭐ ◀ ▶ ⭐ ⭐ ⭐幹巴巴且單調的照著「公路類型」模板來拍的「食人題材」,深具普世情懷的「逃亡」與「追尋」的核心寓象;封閉、獨立、孤寂的敘事中並沒有加入更為骯臟與獵奇的「性」元素於其中,橫向比較算是「公路逃亡」類型中較為新穎與反傳統的;將殘酷的「身體恐怖」與腥甜的「青春情愛」相融合,頗為詩意的乘著自然美景環繞的荒野公路旅行;前半部分是於自我認識中「千裏迢迢尋母」的追根溯源,後半部分言簡意賅的說就是於千思萬緒中的妥協、釋然與成長;「人性」的道德矛盾同內心難以克製的「獸欲」生理本能的較量與反抗,於寓意的象征之內,「食人」只是萬千癮欲和冷漠的社會偏見表達的一種代表;父母與生俱來嗜血本能的遺傳「缺陷」和原生家庭的心靈創傷之痛;唯「愛」能翻越彼此內心藩籬,達到瞬間亦永恒的自由,有意「逃離」的末路人拖背負著落魄靈魂一路尋求內心歸屬與依偎;「人」一旦脫離社會,久而久之的孤獨就容易心理變態;「怪癖老頭兒」就是其主旨的表述核心,由歷來被殘食者的碎發編織而成的緊密相織的「馬尾辮」正是其對於親密人際關系建立的渴望喻示;結局同根一體的於曠野赤裸相擁與甜蜜纏綿,所有的茫然皆於此刻朦朧的短暫瞬間化為烏有,徒留真摯與熱烈的愛意的凝聚!
盧卡·瓜達尼諾 ★ 男 🔥 51 R 🔴 2022 🔵 意大利 🟣 2024 ▲ 1月 🟣 ➊ 🟣 24 🟢 55🟣 Ⅱ ≈ 131分鐘 🟣 原聲音軌 ★ 中文字幕 🍁 0 0 0 4 7 🍁
作为纯爱片爱好者 看腻了常规情节 这种将纯爱与怪异 与恐怖 与血腥的结合 还挺喜欢的 食人这一主题觉得只是作为一种非正常行为的映射 只不过确实有些超过 其实在爱情关系或是生活中 很多人都有看似不正常的思想和行为 从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只是选择不同 就从爱情来说 有些人需要一段关系 有些人要关心 有些人要她不爱他 如果爱情的欢愉只有一个终极目标 那太无趣了不是 每一份“奇怪”极大几率是找不到相同的人的 但其实我们所渴求的并不是相同 却也不是合适 而是相宜吧我觉得 舒服就行 双方都舒服 关系即存在 但就是这份舒服 也是无处找寻 再涉及在感情中每个人的自尊、洁癖、自私等等等等太多了 所以我们都在渴望着 不指望存在 只是热烈的渴望 在渴望的过程中 尽量寻找瞬间的刺激与满足 指望着感情中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控 Bones and All看到最后我是有那种在电影里看到渴望之事成真的喜悦感的 食人绝不是正面的行为 而我知道我对于感情的认知也绝不正面 但它绝对可以存在 可以让我快乐 这其中的刺激所能带来的满足感是无法比拟的 我也更信仰自己的感情观 很脏 但又那么美丽还有就是片子出现其他食人者的形象还都挺负面的 应该是为了凸显主角的出淤泥而不染 刨除这个主动因素 主角这个人设还挺有意思的的 有道德的食人者 一种矛盾感 还有片子的空镜 音乐都挺好的 很喜欢女主听磁带父亲描述她第一次食人的那段 台词很好很露骨 想象空间给的很足 还有父亲那一句怕女主刮到嘴 又是一种矛盾感 道德的冲撞 同时又让人感觉很生活 仿佛食人者就在身边
还算中规中矩的青春公路片,却被“食人”这一设定打回原形,无趣且没必要,白瞎了两位主演的演技
重口纯爱片,已经比近期看过的大部分都要有意思
有著極為中二的浪漫,並且,非,常,血,腥。千萬不可抱著看少年少女談戀愛公路電影的期許進場。預告太藏了,但正片是噴血吃肉如家常便飯。男女主角雖是賞心悅目,但真正刻進你腦海裡的都是配角,例如Michael Stuhlbarg、Chloë Sevigny以及超強的Mark Rylance。到底要怎樣把令人戰慄、憂傷、古怪,甚至帶著一層淡淡幽默的特質融於一身,看Rylance這本行走的表演教科書就對了!
破烂片
甚至不如《生吃》
#BFI #Preview 公路片,结构感觉是《英雄之旅》,大量空镜闪回和独白让风格透着马力克那种诗意,声效是阿基多那种电子乐和强音效输出情绪,单个角色看是身份认同及找寻自我,两个角色放一起就是活在自己世界中的纯爱,整体看就是太不纯粹。都无法达成《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情绪是因为后者有很大程度对于所处世界的描写,而此影片完全摒弃了这些,我感觉我所生活的才是非常态…感觉自己回家路上不吃点儿人都对不起我坐电影院里的俩小时。因为没有对比两个世界二人的身份就被抛远了,而丢失身份的二人所形成的羁绊就弱太多了,还有剪辑和构图看着也难受。要说亮点可能是大叔的演技和弑父的达成。
哈哈哈哈 服了 《造梦之家》是满满的烂 《骨及所有》是空洞的烂
INS风《恶土》?《阴风阵阵》把浪漫散布在故事的隐秘之处,通篇写爱情还试图讨论社会议题的《连骨带肉》则变成了尴尬的浪漫主义鸡肋。
导演很喜欢拍这种另类感情嘛!但是这次真的不行。就谈恋爱的戏稍微提了点劲儿,吃人的戏份总是突如其来。没有节奏,甚至没什么内容,也不是光中二,就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3.5,风格差别非常的大,它可以往清新纯情片上靠,也可以往血腥惊悚片上靠。“食人族”的设定其实换成哪种边缘群体都可以,而本片两种相差较大的风格也对应了边缘人的两个极端,他们有普通人的生活与爱,却因身份的特殊而无法被接受和理解。那么本片所给我的不太舒服的感觉似乎可以以“边缘人两个极端的融合而产生的畸形状态”作为理由,就像海报里带着尖刺的黑红爱心一样,也略微感觉不舒服不过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这部片的,只不过剧情太好猜了,除了见母亲的那段给我一种意料之外的感觉
血色童话,人类摆脱孤独处境的严肃探讨,但非得拍出来就有种哗众取宠的感觉,很难接受
四星半偏五星。什么变态青春疼痛小文学啊。小清新恋爱故事很甜啊,很招人喜欢啊,情人节一定可以大卖吧。甜茶能接大制作真的不是没有理由的啊。
0/10 #NYFF 是灾难性的,且令人发指。不仅将“食人”这层 - 本可以被更灵活/更多元地运用为“非人”或“超人”的特征以叩问现代社会或即存观念 - 的主题全然剥削为一种奇情或者视觉吸引,并将其与最老套的类型手法(惊悚/悬疑)所绑定,最后并非去寻求一种不同于“人”或“文明”的路径,而是运用那些最商业最可被消费的图像风格(高饱和的色彩与“甜腻的”自然空镜,和与其完全无法共存的惊悚,和怼着“明星”面孔的特写)和滥用的音乐(甚至吵闹),将此部完全物化为一种契合新自由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消费品。剧本并不先锋甚至毫无新意,将整体结构塑造为“寻根”或“揭露过去”的路径,并通过充斥着刻板印象的州与州之间的“公路片”形式展现,老套至极。某种意义上是“跨类型”的,但实则是无比混乱不成体系的杂糅,与过度的设计感。
边缘人解边缘梦,风萧萧兮飘泪吻。浪迹天涯比翼飞,血肉生死两相人。
不知道该说导演糟糕还是这个故事原著本身就糟糕,观影体验很灾难。有点像把超能力执念极度弱化之后的斯蒂芬金故事,织辫老者的人设真的很像睡梦医生里的房车族。中段有些末世公路片的味道,警察+偶像组合那段惊悚感刚起来就没了。设定没展开真可惜。但最大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在这样的设定里看成长阵痛啊?
一个特别好的题材,切入点让人想到《尸鬼》,遗憾的是同类相食的戏码来得太早了,这个戒不要破那么快,才会更好看。
两人情感没铺垫到位就很难入戏,除了几个内脏镜头让人犯恶心其他部分就平淡如水,血腥程度不如生吃,情感深度不如生人勿进
当时看完赶场忘了写短评 昨天回巴黎的飞机上面和隔壁大叔大聊特聊 然后我听到了最搞笑的影评 大叔说他十分钟离场了 因为他是个素食主义者😂
《骨及所有》,卢卡的新作。之前看过卢卡导演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和《阴风阵阵2018》,他的个人风格是剧情稍弱,而注重视听,画面的色彩极其丰富。这部像是两部前作的结合体,既“脏”,又“清新”,节奏很快,这部是纯商业类型片。老毛病,剧情肯定有一些问题,但不大,色彩运用还是一流的,好看(指色彩),而且好看(指娱乐性)。看到结尾很难过,可恶啊,为什么要把马克·里朗斯的角色写死啊!老爷爷演得多好啊!
代表了某种欲望的克制,在撕咬吞咽满身血污这样一种引人不适的视觉冲击之下更能直观反映主流价值观对此种欲望的反感与驳斥,一贯小清新的甜茶污了,大方针是公路,摆脱父母,逃避同类,小心思是直面过去,去做一对正常人,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