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女贞德
Jeannette,圣女贞德的童年(港),摇滚少女圣贞德(台),Jeannette: The Childhood of Joan of Arc,Jeannette
导演:布鲁诺·杜蒙
主演:莉莎·勒普拉·普鲁多姆,珍妮·沃伊辛,露西尔·高蒂尔,维多利亚·勒费布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7
简介:1425年,法国百年战争期间,少女贞德只有8岁,她在一个小村庄多雷米生活,每天照看羊群。有一天,她告诉她的朋友奥维耶特,她已经不能忍受英国军队对法国人民的摧残。然而修女太太热尔韦斯却试图跟这个年轻小姑娘讲道理,告诉她不要试图去抗争。但是贞德已经准备好拿起武器,跟英国军队对抗到底,带领法国走向解放。详细 >
贞德唱金属
【B-】笑死,注定是两极的作品,但在这样的组合中居然正中了我的恶趣味。不过密度太低了,填充的不够完备。
7.8“野蛮生长”的忠贞
不论切入角度抑或表现形式似乎都是前无古人,聚焦了法国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贞德早期坚定信仰的片段,采用重金属摇滚歌剧加摇头尬舞的形式来表现圣女内心从挣扎到感化坚定的过程,杜蒙放飞自我蔑视观众无视规则的疯狂自嗨作品简直让人目瞪口呆,观影过程是煎熬的,但部分片段又爱不释手。(63)
杜蒙这十年找的演员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神经质又偶尔突然正中核心。和宽宽对应,交叉拍摄大概也意味着什么。这部感觉还是更像玩的实验品,半成品。
意料之外
看着真是尴尬,唱腔、舞蹈,Rap真是醉了。讲的是贞德童年立志终止战争的过程,全程甩头看着都难受。
杜蒙让摄影机充满了自我意识,构图与运动对角色的禁锢或追随是驱动着整个贞德故事的关键,而杜蒙所谓的飞,所有的甩头飞踢重金属,也即是对固定摄影机位的反抗,并在最后将其臣服。
很笨拙 又有点酷
通过亵渎,来确定神性——悲伤 恐惧 痛苦 它们同根同源 无穷无尽
大型宗教摇滚实景musical。导演是个奇男子。小演员非常惊艳。
写了长评!
形式创新,用后现代主义完成对经典宗教形象和故事的重述,摇滚、rap、吟诵、侧手翻,色彩鲜活,歌舞尴尬,甩头甩得人也快要抓狂,有种巨蟒圣杯的感觉。
童女贞德,看完了。没有表演哈哈哈哈,特像小孩上台表演唱歌和诗朗诵。从根本上我就无法认同贞德,说的非常难听的话这不就是一个愚信又自大的民族主义战争贩子加保皇派吗?所以基于此,让贞德唱摇滚(况且也不怎么摇滚,我还以为是死亡金属那范的呢…)没什么颠覆的,只是新瓶旧酒,把这个又臭又长的老故事又讲了一遍。这个故事的现代化改造应该是新版西线无战事那样的,英法战争和一战有什么本质区别?唱的也非常傻逼。镜头非常凝视,让我不适,长大后的贞德极其高高在上,最后骑马那段看垃圾一样的厌恶眼神是干嘛呢?这是演员的厌恶,还是角色的厌恶?2.5分。
这大概是我看过最尴尬的音乐剧电影,原来是奇幻金属摇滚加说唱。羊群的叫声赞,Jeannette离家的镜头棒,其他无法评论。有时候太痛苦,不如就唱歌跳舞。
6/10。杜蒙打了一记由旋转舞者混杂滑稽戏的组合拳,它以孩子气姿态关注灵与肉的不安,时刻笑场的间离感所带来童真的奔放生命力,正如小姑娘仰望天空、踏步林泉和沙丘虔诚祈唱着愿救世主降临,不能理解抽象的圣灵就唱出来令精神永不止步,宽银幕取景将贞德离开农舍前信仰与世俗(叔叔)间的冲突寻到出口。 @2018-01-26 20:35:59
相较于之前的面向观众划清界限,这次的杜蒙选择了背向观众,用流行乐和现代舞引领着众人冲向画面,结果,大部分人都重重的撞在了银幕上,他却轻盈的穿了过去。少年部分好过青年部分,主要是小演员太可爱了。
一言不合就尬舞,中世纪金属,杜蒙的脑子被驴踢了吗?
很有趣的前史,不仅仅是摇滚历史歌舞剧,还透出书写肢体书信的渴望,以及各种音乐性的具象化表演,当然是一场"观看"的祈祷、赞美"革命",会莫名想到美国喜剧片《修女也疯狂》,打破传统的条框,呈现真挚、投入的流行主义,只不过杜蒙是精神层面的,这必然是抽象的
不知道仅仅是中文字幕翻译得好还是法语台词也写得好,那种短促、流畅让人难忘。表演很好看,装腔作势被减到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