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其实是个哲学问题,即什么才是真实?
你所看到的听到的,你所笃信的,乃至于你的整个记忆,你的人生,你的观念,是真实的么?
面对不同的解读,怎么样才能确定你所谓的真实?
类似的问题,不妨对照《Animatrix》黑客帝国动画版里的一个故事:Kid Story。
里面的Kid,坚信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不真实的,是个幻觉,每天都都在迷惑和痛苦中辗转反侧突然间情节就像激流一样变得停不下来,Neo的启示、特工的追查、逃亡,乃至最后的大结局。
他绝然的选择相信Neo,相信另一个自由的世界,纵身一跃!
片中的结局,是他清醒了过来,在“真实”的世界里。
但是片尾的另一幕,却充满了亦真亦幻的哲学问责-在他原本世界里,他的“葬礼”上,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孩子总想从这个世界逃离,于是总觉得有另一个不同的世界,其实不是的也就是说,完全的反转也是可能的,所谓现实世界不真实,另有真实世界,不过是个幻觉。
这个令人汗毛直竖的问题,在原作里面,也摆在了阿诺德的面前。
原作科幻小说篇幅似乎不长(尚未拜读),但是似乎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个责问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核心问题了。
人类心智,没有办法去验证类似于“缸中之脑”一类的猜测,也就等于从逻辑上彻底断绝了对这个世界真实性作出判断的可能性。
怎么办,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原作给出了一个近乎于宗教般的回答什么是真实,基于你的选择。
你选择相信什么,什么就是真实的!
于是一个类似于小市民YY人生般的故事,一下子升华了!
从真真假假的疑问起始,到你个人的抉择为终点,在平凡中突然间醍醐灌顶一样的给出了天启。
不愧是CyberPunk的祖师爷。
所谓GIS、Matrix不过是后来小字辈了。
原作中,阿诺德的身份,三重间谍的三次逆转,是故事的表象。
本相则没有标准答案。
你可以对故事作两种完全不同的解读,而且两者都是可以解释得通的。
一个就是故事的主线,所谓小市民的人生是编造的,火星历险是真实的;另一个则相反,小市民的苦闷人生是真实的,火星历险不过是Recall公司的产品。
这个核心Idea在本作中被完整保留,但有趣的是,结局却和原作反转了-原作结局暗示火星历险的真实性,但是本作最后几个镜头,却暗示历险的虚假!
这也是本作仅有的几个亮点了。
其他的梗,都讲述的过于仓促,因而缺乏力度。
为什么说原作的讲述更完整呢。
关于你选择什么,什么就是真实这个理念,其实无所不在。
无论是阿诺德特工身份的多次逆转(到底选择哪个身份?
),还是变异人的站队(选择变异人弱势群体一边艰苦奋斗,还是站到强势一边跟着喝汤?
),乃至于最后变异人头目临死都要嘱咐阿诺德,听从你的心,你的人生“只”基于你的“现在”选择,而不基于你以前是谁、做过什么?
不禁令人想起《Serenity》里面牧师的临终,也是一样的对船长吼:管你相信什么没所谓,你至少给我信一种啊!
宗教在西方文明中,实在是深入骨髓班的存在啊,连个科幻小说,转来转去,都TMD的转角处突然碰到上帝。
相比之下,本作的叙事实在仓促,搞来搞去,变成因为爱而抉择的故事了-你没看错,本作其实可以总结成“二女争夫”(汗)。
吐槽的解读如下:各位苦闷的男淫,即使艳若桃李、毒如蛇蝎的美女老婆,也无法把你从枯燥无聊的生活中解救出来了吗?
你的春梦没胆子向老婆坦白是吗?
没关系,去Recall公司罢,心想事成,你的所有梦想,即使限制级的,也一定可以帮你实现。
现场操作、无效退款,不必担心自己不够帅、不够坚挺,YY的世界里这都不是问题;不必担心象起点网文一样烂尾挖坑,保质保量,一切YY,尽在Recall、Recall、Recall于是,在有S特征的凯特.周芷若.贝金塞的温柔乡里面,觉得自己抬不起头的男主,具备M特征的科林.张无忌.法瑞尔,不顾一切,跳进了婚外恋的深渊之中(对,这个深渊比地球直径还深)。
另一个S女王(但是可以偶尔客串M假扮清纯),杰西卡.赵敏.贝尔,和凯特.周.贝金塞,上演了二女争夫血溅华堂的瑰丽篇章,二(母)虎相争必有一伤,且看鹿(夫)死谁手,请关注新版《Tocal Recall》PS,结尾反派BOSS身为总理居然相当能打,至少黑带一个啊,是要cosplay什么普经VS杰森波恩之类的吗?
《全面回忆》里,费首领对主角说:It is each man's quest to find out who he truly is, but the answer to that lies in the present , not in the past. As it is for all of us.The past is a construct of the mind . It blind us .It fools us into believing it. But the heart wants to live in the present.(每个人都想寻找真正的自己,但答案是在当下,不是在过去,我们大家都是如此。
过去的事构成了成人的思想,令我们盲目,蒙蔽我们,但内心想活在当下。
——这是电影的翻译。
我觉得这里不妥,不应该说是构成了“成人的思想”,而是成人“明辨是非的能力/思维体系”。
)。
站在电影角色的角度说,费首领在不知道被算计的情况下,说出了依然成立的哲理。
当然编剧让他这么说的,这就很难考证这句哲理的合理性。
从电影的剧情,我精炼了这句话,就是马克思哲学里很基本的一条:实事求是。
主角被篡改了记忆,他唯一能确定的是即将又一次侵略行动,现在的他想阻止。
这就是当下他的内心。
说到这让我想起了《三个火枪手》里的一句台词:做你想做的吧,大不列颠(记不太清,好像是法国,管他呢)自然有神保佑。
这不也是内心想活在当下!
豆瓣还是高人多啊,从普罗米修斯到TOTAL RECALL 都不入法眼啊,苦逼的自以为比导演还牛X的二星三星青年们啊,呵呵
按最后的画面,手臂上没有印记来看,貌似是肯定的告诉我们,他仍然处于REKALL中。
影片中也确实有一些支持这种结论的佐证。
首先是棒子的猜测未免太过准确,双面间谍,各种密码,何况导演用的着增加这段台词么,可能是一个暗示。
然后液体很明显的输进去了,棒子也说等你回来讲故事,说明程序完全有可能已经启动了,至于后来说还没起效完全可以是梦境中。
之前就先检查了他的记忆,如果检查不出来,不可能在出事之后又突然肯定的说你是个间谍。
至少应该是非常奇怪,被政府洗脑的人应该不多吧。
手部的穿孔,被灌输的记忆不太可能详细到去解释一个伤疤怎么来的,而且这个解释肯定是有可行性的,如果整个工厂里没第二个人被电击成这样,他那么教别人,肯定也会被人提出质疑。
剧情里一直只有老婆在追杀他,而没有别的特工,可能也隐含着他想获得梦境是一定程度受困于漂亮老婆给他的心理压力。
就像老婆起床时说的。
然后,如果这些都是梦境,那么最初连续做到的梦是怎么回事?
可能唯一的解释是,男主以前就去过REKALL,而REKALL是一个很恶劣的公司,他们灌输的记忆在一定时间后会遗忘,或者故意使其遗忘而留下片段,让顾客反复的上门。
所以高丽人能准确的知道他要的东西。
前台问“第一次”的时候,也有点试探的口气。
于是之前的梦境也是一次虚假记忆。
黑人有说过有人被割了脑前叶,脑前叶负责记忆,说明REKALL有可能破坏记忆。
而东方人推荐REKALL时,也有点兜售毒品的感觉。
还有一个矛盾的地方。
打入反抗军内部到底是不是男主的计划。
如果不是男主的计划,为什么他要告诉自己有黑盒子和密码这个虚假的情报。
如果是他的计划,哈蒙为什么要救他不让他拿回记忆。
如果是可黑根的安排,那哈蒙也必然是他们的一员,也不可能放他。
比起那部北美一片好评但看下来有点言过其实的《环形使者》,我觉得新版《全面回忆》是更好看的科幻大片——后者好比一位身材姣好的泳装少女,纵然脸庞不太精致,但前凸后翘真材实料;《环形使者》则像明明身高一般,偏要穿起10厘米的高跟鞋扮模特范儿自以为很酷的小女生。
《全面回忆》的画面风格性十足,延续了导演在《黑暗传说》中那种炫酷、黑暗、华丽的风格,整个场景颇有《银翼杀手》遗风,充满了塞伯朋克味道:未来世界触摸屏无处不在,到处是高科技,但殖民地混乱阴暗,人们住在贫民窟一般的狭小窝棚中,天上总有雨水和飞行器……除了《银翼杀手》,你还能从电影中辨别出《终结者2》、《星球大战:克隆人的进攻》等科幻经典的基因。
作为一部科幻动作片,它完全可以让你度过愉快的一个半小时:影片节奏紧凑,帅哥美女各司其职,动作爽快火爆,场面惊险刺激,高潮不断;片中横穿地球的“坠道”、磁悬浮汽车等科幻概念也算相当亮眼。
但影片的问题也在于此。
影片故事讲得太快,几乎没有文戏,基本节奏就是:打,跑,打枪,交谈两句,继续跑,更多打,更多打枪……整个故事、人物和设定都被平面化,缺乏深入展开。
《全面回忆》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电影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与之前的《未来战警》、《时间规划局》等科幻动作片没有什么区别——如今好莱坞科幻片的同质化倾向比十几二十年前要严重得多!
影片故事来自著名科幻小说家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记忆大批发》,原小说是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星际阴谋故事,最大看点就是主人公的身份迷局,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迷离感。
1990年,荷兰导演保罗·范霍文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故事概念和世界观设定得都非常成功,星际阴谋、身份迷局、诡异气氛和冷峻的黑色幽默一样不少。
当时的《时代》周刊曾对这部快节奏,充满悬念、动作,还有新奇的布景和特技的科幻电影评论说:“导演保罗·范霍文似乎认为观众有着数以兆计的领悟力,而他还再疯狂地使这领悟力超负荷。
” 老版《全面回忆》尽管成本高达6500万美元,但B级片和Cult片的气质浓厚,色情、暴力、星际阴谋、变异人、身份悬疑、外星奇景等全面袭来。
影片中变异人首领现身、阿诺用假人头化装过关、主人公从脑中取出跟踪器、带枪过X光机等片段都令人印象深刻!
主人公男女在火星上缺氧到眼睛凸出几乎爆裂的镜头更是噩梦般无法忘记。
那种梦里套梦,真真幻幻决于意念回旋间的心理紧张感在新版电影中全被热闹的动作戏取代了。
新版全面CG化,看起来华丽,反而少了点质感。
影片也缺乏remarkable的细节片段(可以详细比较下新老版中劝告奎德回头一段戏,高下立见),让人看过后转头就没了印象。
近年来的翻拍电影,特别是科幻片的翻拍,似乎都落入了一个窠臼:画面极尽华丽绚烂,世界观设定新奇但不扎实,故事平面空洞,情节多有牵强之处,bug遍地都是……它们往往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让人感慨老版为什么那样独特有魅力。
新版《全面回忆》也许没那么糟糕,但这旧瓶里的新酒也说不上多么香醇。
来谈谈现实世界的他 现实的他就是一个屌丝很普通 但他显然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 无论是物质条件 工作 还有他妻子 也许他很爱他妻子 但显然他妻子整日忙于工作 ( 早上急忙走了 晚上回来就很累 直接睡了)早就对妻子有怨言了 他所生活的世界很单调 每天除了工作 就是新闻上出现的那些政治斗争 其实他早就希望自己能是一个特工 而非屌丝 这样长时间的压力和心理暗示有可能让他总是做梦 梦中自己是有美女相伴的超级特工(我也不觉得杰西卡贝尔美)所以终于有一天他就去了recall 想做全这个梦刚开始看那会儿觉得是科幻温情片,看到后面变成枪战拯救世界片,女一跟女二还是看到女一第二次出现才分辨出来,外国女人长得真他妈的像没注意看都分不出来。
好吧其实我是嫉妒女一拥有男猪的大胸肌跟看起来很诱人的身材,这样讲会不会表现的太明显,总比跟纯爷们似的总是在自己在那拆电脑搬电脑修电脑神马的女人一点吧,嗯哪,就是好像看起来有那么点不矜持,矜持几毛钱一斤?
不值钱嘛,是吧,怪不得嫁不出去哈哈哈。
电影剧情说的是奎德终于在市郊的一处地下室见到了家长,老头子很开明,表示既然女儿不嫌弃你已婚,我也不好反对。
但是你好歹要有套房啊。
奎德说我有啊,老头说那也叫房?
怎么也要有个联体排屋,好让我去颐养天年吧?
奎德说,你放心,我现在的岳父超级有钱,是搞房地产的,等我干掉他们父女俩,我要踏着七色彩云来娶你的女儿。
我始终觉得主人公奎德是自己选择活在改变的记忆里。
先将一些要点和分析他在记忆里的理由,最后在穿起来说。
引子:1、奎德和黑人朋友交谈的时候,黑人就已经说了,你不要把自己的脑子玩来玩去。
2、去绘忆的时候,公司的人告诉他,心里有这种真实秘密的人如果和植入记忆冲突、重叠,容易造成事故。
奎德一直在做梦,梦里事情是他的真实秘密。
3、奎德遇到反抗军首领时,首领告诉他,过去是谁并不重要,它只能误导你以为自己是谁,你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我觉得这一句很关键。
(补充)4 、奎德为什么要逃避她的妻子。
按照解梦的原理,一个人在梦中奔跑,确实是有逃避某种东西的心理暗示,而罗芮说了,是不是我束缚你太紧了,你要逃开?
这就为最后,她妻子唤不醒他留下了伏笔。
5、奎德生活十分窘迫,工作努力而得不到回报,向往更好的生活。
理由:1、奎德说过自己特别希望能弹钢琴,但是不会,在植入记忆里,他发现自己会弹钢琴了,而且笑出了声音。
说明他是在记忆里。
2、奎德和黑人朋友冲突时,黑人说了,我是他们送进来了,要带你走出记忆,只要奎德杀了梅琳达就可以走出来。
这时候奎德混乱,或者说是犹豫了。
当梅琳达开枪射向奎德时,奎德并没有死,黑人也说了,你看在记忆里她杀不死你,只要你杀了她就可以了。
这是给了奎德选择的机会,你是要走出记忆,还是继续在记忆里。
奎德选择了杀死黑人,跟着记忆走。
3、奎德被联盟首领抓住后,要被重新输入前期备份的记忆。
奎德再次选择了反抗,坚持自己选择的记忆。
4、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结局的时候,奎德妻子罗芮在奎德昏迷是完全可以杀了他,可是非要等他醒来,难道就为了说句话吗?
这个真世界的逻辑不符合。
5、结尾,再次重复了奎德和黑人的对话,你不要玩自己的脑子。
以及出现了绘忆公司的标识,充分说明奎德选择了活在当下,活在记忆里。
补充:正如这篇文章里提到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34127/奎德太想要摆脱的他现在的生活了。
总串:奎德是一个普通人,他出身低微,生活窘迫,其实他心里觉得对不住她的妻子(他在记忆里的时候,妻子说了,你以为我这样的人怎么能看上你呢?
其实他妻子挺爱他的,大家也看见了,妻子说晚上回来要好好的伺候他),但是他经常做一个奇怪的梦,他深深的觉得这个梦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什么依据,他很好奇。
这一期间,正是联盟和反抗军重冲突的时候,他获取了很多相关的信息。
同时,他也在这时候看到了绘制记忆的广告,他更加期待能走进记忆,并且和好朋友黑人探讨了这个问题。
可是,黑人坚定的告诉他,别和自己的脑子玩。
这新基础的信息,成为了他梦境的基础构成要素。
也正是这种现实和想法的冲突造成了他对现实逃离的期望!!
奎德来的绘忆公司,公司老板告诉他,你选择了最间谍,很好,做一个双面间谍更好玩,你可以参与联盟和反对派的战斗,这很合奎德的心意。
但是老板也告诉他,你必须把你心底的秘密都说出来,不然会造成事故,最后走不出来!
可是奎德没有彻底交待。
HY公司的人很有意思,他们的系统很好,留下很多能帮助客户走出记忆的方式,有他的潜意识(那个第一个和他视频通话,他被联盟抓住,最后又来帮他的那个人)、备份记忆、他的妻子、朋友的唤醒等。
程序开始了,奎德开始了自己的游戏。
他发现他很牛B,他能打,能开枪,见到了梦中的美女,自己还会弹钢琴了,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他高兴的笑出声音了都。
他觉得这一切很好,他想要。
在他做梦的期间,HY公司的人发现了奎德原始梦境秘密和现在植入记忆的冲突,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事故。
通过各种手段联系到了他的黑人朋友,想以一种缓和的方式把奎德唤醒。
可是奎德选择了拒绝回到现实。
在遇到反抗军首领后,首领告诉他,你之前的记忆只能误导你的现在的认识,你必须活在当下。
这其实应该是奎德在记忆里对自己的选择一种肯定,让他自己坚定的选择活在当下。
他必须掌握记忆的主动权。
HY公司的人发现这种缓和的办法不能唤醒奎德, 于是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要强制输入奎德的记忆备份,就是被联盟抓住,要输入记忆的那一段。
可是奎德的潜意识——他的卧底朋友帮了他,因为在记忆里他自己仍是主动的,他选择抵抗记忆的植入。
在拯救殖民地的战斗中,奎德重伤应该是死了。
就是奎德在HY公司这时候已经发生了最大的事故,他的本体也快死了。
HY公司最后只能用奎德的妻子再来赌一把,试图唤醒他。
奎德依稀中醒来,他发现唤醒的他的不是梅琳达而是她的妻子,他再次阻止了这次了唤醒。
直到他在这次事故中死去,他选择活在当下,活在自己的记忆里,而放弃了真实世界的身体。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可以讨论,可拍勿骂,文明交流。
今年哥伦比亚成了重拍专业户了,有个蜘蛛侠还不够,还要来搞这部当年这么邪恶,这么激情,这么智慧的cult 片。
新蜘蛛侠因为有了小清新的Marc Webb与加长加萌版的Andrew Garfield 以0.3略微优势在IMDB领先原版,但其票房还是不及当年,如果加上10年的通货膨胀率应该说是远不及当年。
可见名门正娶的大房要比添砖加瓦的二房在观众的心里领先优势。
无论什么事情第一次在我们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往往最深,虽不一定却好。
再看这部全面回忆,改编自Philip K Dick’s 短篇,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士兵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该哄骗。
Philip 说,我们不但要哄骗,我们更要对他们进行洗脑。
剧情基本是”全面抄袭”当年施瓦辛格1990年的版本。
一位蓝领工人被自己惊心动魄梦惊醒,醒来发现自己只是一介草民,幸而有娇妻一枚安抚劝慰。
次日在工厂流水线上经同事启发决定去一次rekall, 让自己的大脑冒险旅行一次。
结果引发了血战,发现妻子原来是被派来监视自己的特工,而自己则是独裁政府手下头号特工,因为叛变而被洗脑。
怎么说好呢,电影拍得没什么不好,虽然Colin Farrell 不如阿诺德那样威武,但打起来一样敏捷, Kate Beckinsale 不如Sharon Stone 那么美艳,但多年的Underworld 经验也不乏那吸血鬼们邪恶的性感,倒是Jessica Biel 作为正义善良的大房出现时,少了许多两小无猜的铺垫,表演显得僵硬又生疏,眼泪流得机械又程序化,像是他的战友而不是爱人。
导演Len Wiseman 把场景全部设计在了地球上,一头是United Federation Of Britain, 坐落在貌似伦敦的某城,一头是The Colony ,是在澳大利亚。
一头是文明现代化的大都市,一头是光怪陆离的唐人街,像极了银翼杀手中的洛杉矶。
作为特效专家的 Wiseman用尽苦心的让Colin 跑啊,跳啊,滚啊,撞啊,打啊,再跑,再跳,再打,然后是飞车,电梯,飞船,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武器装备先进了自然不用说,跑龙套的也美观了许多,如那三乳女。
如果Wiseman 要委屈地问为什么只给他6.3, 人家Paul Verhoeven拿了7.5,我想擅自代影迷们的回答一下:1.抄袭别人的作业 要扣1分2.没有融入自己的想法地去抄袭别人的作业再 扣1分3. 小新一般的Colin 完全没有阿诺德那种Cult 气质好不好 扣 0.5 分4. 严重超标的特技,Colin 跑啊,跳啊,滚啊,撞啊,打啊,踢啊,毫发无损。
这样的标准即使是人家Diehard Yippee-ki-yay也得死上好几回了吧,何况Colin 这样的小册老 扣0.3分5. 让传奇的Bill Nighy出来5分钟就死掉,没有充分利用他的才能 扣 0.3分6. 让Kate Beckinale 穿得很性感得追来追去却给Jessica 始终穿一身军服,偏心 扣 0.3分7. 把大英帝国重塑为日不落殖民帝国,严重缺乏战略眼光,严重缺乏想象力,如果是我肯定搞一个刚果共和国或者中华帝国,扣 0.3 分好吧,Wiseman你不要再郁闷了,还是去拍你的 Underworld吧。
如果有人要翻唱老歌,那就需要融入新的元素加入自己的情感,你的重拍只相当于卡拉OK水平,在家里唱唱吧,伤财劳命的。
施瓦辛格基本给美国典型动作片定了一个基调。
肌肉男、冷调女、公路追逐、直升飞机爆炸、定时炸弹、黑乎乎的街道里巷战、电梯一开门砰砰砰扫射、一男一女一直跑一直跑、“啊我是在做梦吗?
”、“放手你先走”“要走一起走”、boss一边说“哈哈哈”一边拍手从幕后走出、第一个被打死的是黑人、坏女一是boss的情人并且打不死、boss一脱衣服就是一级杀手、一打开电视就是你想看的新闻但是一群人拿着枪到处扫射也不上新闻……在80年代,你拍部动作片好意思没以上镜头吗?
要是没以上镜头,那不是60年代动作片吗?
同样的,都21世纪了,你拍动作片好意思全用以上镜头吗?
那不成了80年代动作片吗?
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不满就是陈腔滥调。
《盗梦空间》都出了,还好意思用“是梦是醒”的桥段吗?
蝙蝠侠和劳拉早打到亚洲了,还好意思用唐人街巷战充数吗?
(前面评论者都提到唐人街风格的问题,不觉得这也是动作片的一种陈腔滥调吗?
英雄住在唐人街里,打开窗子就能往下跳。
)这部电影就是80年代动作场景大串联。
但是唯独没有经典式动作片必须有的感情铺垫。
作为一个动作片主人公,你可以是各种性格,但是必须让动作片主流观众——15至35岁男性,认同你的道德观。
得让观影者认为,如果他们在场也会做同样的事,英雄的暴力行为才能合理化。
这部片子里没有那些虚套,什么正义邪恶啊,老子就是来打架的。
从头到尾,观众不会有任何感情压力,对主人公没有感情寄托,对坏人不会恨之入骨,对女主没有保护欲望,对男主没有英雄崇拜。
这可能会是本片最为人诟病的地方,不过我觉得还好。
看A片也不用认识女优才带感啊,这片子明显是动作A片,拖着看重点就行了。
多加一星,为了未来城市的设计。
虽然整个氛围仍然是《银翼杀手》以后动作片的陈腔滥调,不过地球穿梭车、双面高速公路、电梯网还挺好看的。
关于下面对于“陈腔滥调”的意见,引用《飓风营救2》下面的一个评论(那部电影就属于不值得写评论的):有些东西是值得重复的,有些东西一重复就乏味了。
比如救少女、拯救一个村庄后默默离开、被打趴下后学艺归来……重复了几亿遍都没人抗议,因为这些情节都和英雄主义息息相关, 无论看几次都能激发肾上腺素。
但是一些东西如打电话的时候被绑架、“我们以前就相爱啊快爱我吧”,有说服力吗?
你是他,你真的愿意和女一组队吗?
你没有期待大翻转吗?
感情薄弱到很像一个阴谋啊有没有?
动作片不讲剧情也有个极限,007的剧情一向很弱,仍然让观众认同主角的立场,央视武侠都能做到这一点,这要求不难啊。
还有,为什么你喜欢的电影我不喜欢,我就必须喜欢文艺片呢?
为什么不干脆说我叛国呢?
或者打成反革命吧。
“凡是不同意我的人都是背叛祖国并且追捧文艺片。
”——你的签名就这样写吧。
大家又没有想过,从来好莱坞电影主场地都会选择美国,比如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
但是本片为什么联邦国家选的是英国为主场的。
因为如果选的是美国,地球穿通列车直接就是中国了,对政治刺激太大了。
但导演还是不能割舍美国殖民中国的想法,所以才在澳大利亚看到那么多中国元素:脏差乱,人口密度大,房屋密度大,污染严重,更重要的是,中国是美国的廉价劳动力工厂,工作强度大,薪水低。
完全是中国的真实写照。
一群二三流小明星拍的二三流小烂片
比想象中好看,世界观构造饶有趣味。豆瓣评分居然这么低...你们这群要求高的混蛋。
猜到结局了好吗,实在不能说好。。
一分给好久不见的杰西卡贝尔,一分给剧情闪光点。其他各种不合理。
太砰砰砰 男女主各种bug各种不死小强 对于对错真假方面给人思考的不够深刻
我一直觉得翻拍是最不讨好的一件事,你原封不动拍一遍,大家会说你只会复制粘贴,但你大幅改动原作,像本片这样,人们会觉得你删去了原作的精华。的确,这部硬伤无数,杂糅了银翼,第五元素和机械公敌风格的伪科幻片,的确比不上原作的亮点无数。虽然本作的场面设计是很优秀的,但也掩盖不了平庸的本质
没啥剧情,瞎打
肌肉男、冷调女、公路追逐、直升飞机爆炸、定时炸弹、黑乎乎的街道里巷战、电梯一开门砰砰砰扫射、一男一女一直跑一直跑、“啊我是在做梦吗?”、“放手你先走”“要走一起走”、boss一边说“哈哈哈”一边拍手从幕后走出、第一个被打死的是黑人、坏女一是boss的情人并且打不死、boss一脱衣服就是一级杀
原来是翻拍片啊!通篇打来打去真是太累了,张弛有度这个成语导演怕是没有学过。直到最后我都坚信这其实就是一次Recall回忆植入而已,但是它居然就这么结束了。。。真的没有彩蛋么?没有彩蛋么?没有么?
游戏感过重。回想最近看过的几部美国片,全都和游戏的工艺和美学越来越近,格斗、跑酷、解谜、益智,就差没有连连看和消除类的了。
这导演跟《白鹿原》的导演一个德行。。。最出彩的角色果真要给自己老婆!不同的是,贝金赛尔把大反派女演的真好!场景和动作戏不错,但是从头打到尾有点儿审美疲劳了,张弛无度。情节有点儿糙,像个四肢发达但不懂风情的猛男,所有的料桌面上一摆就算了,全然不知怎么取悦观众呀~
请不要随便糟蹋斯瓦辛格的电影
三奶!上次看到你我可还是个小孩!
真实与虚幻。harry出来劝降的那一段着实让我迷惑了一下下。不过最终结尾ms还是在rekall里面没出来。
比最近其他几个片子靠谱多了
设定不错,动作场面不错,就是情节太薄弱了,本可以讲得更好的。。。
乱打一气,还不如老版
想学《盗梦空间》玩局中局、梦中梦,最后把自己搅晕了。这只能算一部三流科幻动作片~倒是那辆穿越地心的地铁1号线蛮酷的~因为小说出自同一作者之手世界设定上和《银翼杀手》蛮像的~
总体还好 跟施瓦辛格版的结构几乎一模一样,就是换了个背景 刚看开头的时候我还以为改变很多的,特效比旧版当然强了n倍,去掉了旧版丑陋的变异人,却保留了三奶妓女,搞得不伦不类(这个国内影院估计和谐了),旧版的色情要素要多一些 本片在特效进化的同时,剧情却倒退了,原版反倒相对合理
本来我指望结尾是男主醒过来还在recall company的。但仔细回味莫非导演是暗示男主宁愿永远活在虚假的rekall里面,宁愿做虚假的大英雄也不愿醒过来底层的螺丝钉乐。其实我们和男主何尝不是一样。去电影院看电影就好比男主去体验幻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