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lent! 开头爆笑,thank god I didn’t turn out to be a male “伪”记录形式谈到很多话题-sexual assault, fake orgasm, domestic violence, depression 虽不及深刻但足够触动。音画失调再同步,油画质感运动镜头,回忆如梦境穿插其间 I am not a woman, I am a person// 比死亡值得恐惧的是衰老,在自然的侵蚀下尝试舔舐岁月累积下来的创伤,that’s alive,即使这是中产阶层的梦幻泡影//自慰那一段拍的太美了
7.4分左右。这是一首名为“女性”的诗歌,她们历经一切,爱了一切,最后发现只有自己才能爱自己。影片的拍摄方式非常新潮,打破了时光隧道,借用一个女人这一生的几个重要时刻形象进行讲述。她多么希望老年时的自己可以照顾那时被家暴的新婚时的自己,她多么希望少年时的自己可以像中年时的自己一样可以有说不得勇气。她多么希望一生,可以重新来一次——可惜她领悟时,涅槃重生时,自己已垂垂老矣。
#HIIFF2024#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几组人全部放在同在一物理空间里展现,好像是一种非常有质感的表达—不管你是谁,这就都是人生。
当女性作为性欲望满足对象时,性产生,女性由此获得存在意义。我们正视性与欲,它相同的与情绪波动生命幸福一样。人物声音重叠,打破线性时间叙事,俨然戏剧一幕。到死亡,想到邵宾纳《每一个女人》,讨论死亡是好的。
观影沦为看字幕的体验 关键好巧不巧我前面男的大头挡完了所有英语字幕
HIIFF 05/ 电影节看到目前的最佳,非常动人、精巧的叙事。限定空间内记忆的交织,四散在房间:在窗外、在床底、在绿叶的阴影里。人要如何似水流年的记忆的重压?你觉得你有罪,你恨,却逃不开。这不是一个仅仅关于女性的故事,她只是因为是女性而变得更加复杂、坚韧和慈悲。
办公室。非常出彩精巧的叙事,非常真诚的自剖自白。关于时代与群体、女性身体与记忆永远拍不完也永远不嫌多。
意外的好看。小场景里面的类似于舞台剧形式,加上自叙旁白,独居老人的一生就这样缓缓铺来,讲叙了一个普通女人的成长史。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作品。
《燃烧身体的记忆》伪纪录长镜头,女性口述的集体回忆。从被性侵的童年,到早婚的青春,再到家暴与二胎裹挟的婚姻……
.女性视角,一段私人生活史
个体故事很感人,但让他们强行发生在同一个空间就显得有点刻意炫技了。我们其实不需要在其中找共性,个人的故事讲好,观众自己自然感受得到。总体还可以,但通篇的旁白真的很容易分散精力,也很累。
将各个场景片段压缩至同一个空间内以达到模糊时空的目的,好像是《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那招,很可惜流于表面了,影像上缺少表现力,听字幕足够,以至于到最后变成强行升华主旨
女性身体纪录片
6.8分
女性的集体回忆,交织成时代的编年史。从被性侵的童年,到早婚的青春,再到家暴与二胎裹挟的婚姻,她们忍受、怀疑、妥协,直到离婚,才将警世箴言“不要结婚,不要生育”宣之于口。影片以三位女性的自述为骨架,以身体记忆为主线,在非线性的时空切换中,交织出一个时代的女性身体经验。极致丝滑的转场分享着对身体的认知,对欲望的直视,对爱与自由的追寻。几个写实又荒诞的片段!丈夫插入到结束只需3秒,女主角疑惑却小心地问:“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为什么我什么感觉都没有?” 最终她选择沉默,违心地说爽,这一演就是好多年。成为二胎妈妈的她忙着照顾孩子,拒绝了丈夫的求欢,男人恼羞成怒,甚至把她的鼻梁打断。她醒来时,重症监护室里只有她的女性朋友日夜照顾。女性们被燃烧了一生,直到大火熄灭,才发现灰烬下埋藏的是自由。
-
80分。
好美 电影节美美收官
Excellent! 开头爆笑,thank god I didn’t turn out to be a male “伪”记录形式谈到很多话题-sexual assault, fake orgasm, domestic violence, depression 虽不及深刻但足够触动。音画失调再同步,油画质感运动镜头,回忆如梦境穿插其间 I am not a woman, I am a person// 比死亡值得恐惧的是衰老,在自然的侵蚀下尝试舔舐岁月累积下来的创伤,that’s alive,即使这是中产阶层的梦幻泡影//自慰那一段拍的太美了
把个体经验杂糅起来进行普适化虚构处理也不是多么新鲜的手法,反而看起来像是受限于采访对象要求匿名和疫情期间拍摄困难的无奈之举。是的,所有女性或多或少能共情这盘伤痛记忆大杂烩中的几种材料,但脱离了个体化的语境,也就失去了言之有物的可能,注定只能是浮光掠影式的浅显陈述。
戏中戏的电影很考验导演的能力,这种回忆现实交织的形式很有意思但是我真的不理解一个半小时的时长导演过于纠结外婆性生活的重要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