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的片名,超长。
可是故事的结构,超短。
看看导演,陈果,好像就是喜欢玩概念。
电影里头,好像是为了要为“香港没有科幻电影”正名,所以,这部电影应该是归到科幻题材的。
这辆小巴开着开着,就把周围的人给开没了,中途下车的几个大学生,惨遭变异。
这究竟是小巴开进了什么未知时空,还是在忽然之间,小巴成为了唯一的避风港?
故事里头其实都没做很好的交待,因为小巴里头的人,还是下了车,该干嘛干嘛,晃悠了一个晚上后才又聚到一起,所以说小巴外的恶性感染好像也无法自圆其说。
再后来,又出现了一帮“黑衣人”,对小巴车上的“影帝影后率领的一帮人”进行了围追堵截,这是为啥呢,也没完全搞清楚。
反正这些谜团,想要找个合理解释,导演是绝对不会让你得逞的。
得先吓着你,逻辑的事儿,以后再说。
而至于小巴上的一帮人,如何寻找“真相”,也是足够的无厘头,感觉是冲着“怎么荒诞怎么来”的节奏,在这方面来看,好像很符合陈果的风格。
或许,故事本来就没准备讲一个“科幻”的故事。
陈果需要的,只是一个需要将一帮人聚集在一个“绝境”里头的场景。
当危机来临,当道德和法律缺失,人性究竟是什么样子?
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有色厉内荏的任达华,有神神叨叨的惠英红,有好勇斗狠的林雪,但最后凶残起来,好像都抵不过文弱的文咏珊。
这或许就是绝佳的讽刺。
之前就很想看这个片子,一看豆瓣评分只有5点几,抱着防烂片于未然的心就一直没看。
昨天随便看了一下开头,就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的看完觉得很爽,本来想给四星,但是看到评分这么低,就打了个五星拉拉平均值。
看了豆瓣的评论以及在这个页面的撕逼,大概明白低分的原因可能是这些。
1、虽然气氛不错,但是没有给我一个答案啊?!
究竟怎么回事?
感觉像没拍完一样。
槽点:导演确实没拍完。
而且从我个人而言,觉得这种在充满希望的歌声中戛然而止,也是不错的处理。
2、导演没钱拍下部就别拍上部。
槽点:你爸不是王健林,所以就不应该生你。
3、影片乱七八糟,突然在茶餐厅里唱歌,杀了人之后又讲笑话,白粉男插了把刀又活过来了。
槽点:这些难道不是电影的精彩之处?
3、因为电影里影射了zg,所以这就是自大香港人的烂片!!
槽点:太让人震惊了,排名前几个的影评下面都在吵。
无非就是香港人自以为是,我堂堂天朝上国不接受你们这种弹丸之地的揶揄。
看了三水提供的原著背景,小说中确实把这些归为ZF的阴谋和过失。
但是我个人认为电影的ZZ立场还是很中立的。
借司机之口说了普选,但也讥讽民选特首也是烂脸。
发叔还根据内地的习惯创造了“春代”一词,听着亲切。
我知道网友的民族自尊心非常敏感,尤其是这两年对待香港问题上。
只是不知道豆瓣也沦落至此了╮(╯_╰)╭
没想到任达华能接这片,不惧步H秋生后尘,够勇。
简单说说片中隐喻,多了肯定有问题。
但另一个角度看,随便发发影评都要回避这么多字词,难怪港人想法多。
我没看过原著啊,只评电影。
首先片名就藏了包袱。
坐上了红色小巴,小巴不重要,重要的是颜色。
从旺角开往大埔,旺角是啥地方?
大埔啥地方?
所以再看看片名: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有趣吧?
全车乘客就是港各色底层人物。
一个个混吃等死,各安其事。
从后面英文水平差,普通话说不好,甚至J尸能够看出来,除去4个大学生,其他人普遍受教育程度很低。
似乎一切的源头都归结到一场爆炸,大亚湾出过事么?
反正我是没见过报导,姑且算是影片假设吧。
反正你上了这个颜色小巴,不管有意无意,早晚出事,所以英姐说注定的。
最开始下车的一对男女,就出事了,全车人都看到了,但都觉得跟自己无关,旁观心态。
第二波下车的是4个大学生,他们的学校这几年很出名,因为啥不用讲了。
大学生嘛,出了事会做啥?
到处找人帮忙呗,奔跑呼吁喊救命。
然而现实是,找不到人帮忙,见到人喊救命又被无视,最后只能咕哝着见死不救炸成碎石。
这里反映了路人的冷漠,学生空有热血却白白牺牲。
直到确认满街无车无人,这一车小市民终于略有警觉了,主动留了联系方式建群自救。
注意,第一对男女的死和学生的死,都没起作用,真正让这车人警觉的是每个人感受到了恐怖的氛围,每个人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安危了。
全片不时的逐个交代了这一车人的背景。
老古惑仔追债不成反受辱;美女拒绝骚扰被辞退;lv姐无戏可拍曝尸街头;英姐散布谣言卖保险;小媳妇丧夫悲喜交加贷款不用还;眼镜哥为财帮北韩特工破密码。
这一车人生活都不易,小日子过得艰难。
人命关天的事儿,密码破不破解?
不能破。
可是有1000万啊,那真不少,韩元?
也不少啊,死不死人关咱啥事儿。
反正看着这群港人真的觉得好惨,怎么混到这步田地?
捉到了害死lv姐的凶手,真是义愤填膺。
犯罪的一段过于恶心,泯灭人性。
这群人还抱有幻想想通过法律制裁,最终还是意识到了他们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伸张正义。
这一段又把普通人的懦弱描绘的淋漓尽致。
突然出现的面具Japan人很搞,给出了要救他们的承诺,但是实际的表现不过是围观和跟随。
后来发现他们要开车上山发信号求救又翻脸要整死这一车人。
这里有点乱,这伙势力真的是Japan人么?
还是电影打了个擦边球?
最后结局算是留了点希望。
漫天下起了血雨,又是个颜色隐喻,这个都能看出来。
一车人终于团结起来,开着破碎的小巴回头奔向九龙。
发信号没用,求人不如靠己啊。
几个片段:1 普选,不像前面几个内定的,真想知道新TS是谁。
有趣吧?
2 Google翻译一点不照顾香港人,得说普通话。
3 X港孤岛?
说啥呢?
4 难道真的要离开了???
没看懂的地方,yuki怎么一会儿美女,一会儿女鬼?
最后也没个交代啊。
又是一部豆瓣评分低迷且好朋友完全撑不下去的片子 但每次安利他们的时候我都能get很多新梗 整个故事应该是很简单的 一群人在海底隧道突然人间蒸发 乘客陆续暴毙 幸存者逃亡的同时努力寻找生存线索 最后在一阵红色大雨中成为彼此唯一的依靠 可能不是导演的意图 也可能只是我擅自曲解 一辆破旧的红van 一群失智之人 一个空无一人的红磡 一座腥风血雨的港岛 确实让人想起很多不可诉说的香港往事
个人觉得故事可能是这样的(咱不讨论它在映射什么友好的做朋友吧,而且我看书少没有看过原著最近准备看看完后会补充的请别打我)背景是:2012年大亚湾核电站爆炸,导致整个香港的居民都迁出。
于是整个香港变成了一座空城。
多年之后出于理(xie)性(e)的科研目的,想要知道现在的香港环境是否适合人类的居住,于是就派出了十七个人去香港做活体生存实验,而这十几个人在多年前都在同一辆红van上相遇了(这个可能是记忆的篡改,也可能是恰好选中的就是这一车人),实验之前科学家们将一车人的后半段记忆都抹除掉了,所以一车人都只记得几年前上了一辆红van之前的事情。
然后就产生了后来的一系列故事。
阿池出现的各种精神污染似的幻觉,白粉仔的清醒,和后来整车人的类似记忆的画面的突然闪现,给了我脑部的空间。
总之我觉得此片倒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以上均为个人脑补。
找时间,看书!
4月19日晚看完金像奖直播后,马上找这部片来看。
原因有三:第一,当晚的颁奖礼上,丁太和其他两位男司仪谈到这部电影时的用词是:“灾难片”;第二,当晚颁奖礼上几次插播的电影片段很吸引我——飞奔的红VAN、最后装甲车撞碾红VAN的场景……也就是电影本身悬疑、恐怖的元素;第三,冲着林雪和惠英红还有李灿森去看;第四,就是这个片名本身,同时也是小说原名。
以上是与这部片相遇的原因。
在看完那120分钟之前,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会是一部政治寓意如此深的一部电影作品。
先说说电影的大致剧情。
因为各种原因,主角17人(包括港中大的四名学生)上了这辆“亡命红VAN”。
穿过狮子山隧道之后,主角17人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只剩下他们17人的世界。
最先下车的四名港中大学生,其中一人下车之后立马出现肚子不舒服的症状,其余三名同伴在扶他回宿舍之后马上外出求救。
但是完全状况外的三人无法找到任何的援助,等一齐回到宿舍之后,惊恐地发现那名同学已经焦透。
被吓坏的他们又立马跑到公路上求救,正好撞见骑单车去女友家的阿池,可惜阿池没有认出他们,所以选择了加快速度逃离。
就这样,三名大学生也纷纷离奇死亡于公路上。
(顺便,他们死亡的形式都很艺术xD)当红VAN驶到大埔之后,车上的人纷纷赶到不对路——出了隧道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自己的朋友们,而且一向夜生活丰富的大埔居然静无一人,更神奇的是,一辆车也没有。
…………好了剧情我不想回顾了,因为我已经记不得了- =。
一般我会习惯看完电影马上来写评论,因为那个时候的记忆和感觉是最清晰的。
但是看完这部片,我却没有办法马上写下观后感。
因为看到最后一分钟的我,即使没有很明白,但是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在影片最后的半个小时里,导演想表达很多很多很多东西——很多不能明说,只能暗喻的东西——我都感觉到了,但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在观影之前,我没有去查过任何关于这部片的资料,所以自然没想到这部片的意义这么深刻。
而我也不是一个电影发烧友,那天晚上在颁奖礼上才第一次知道“陈果”这个名字。
我想如果之前我就对他有所了解,看过他以前的影片的话,我应该就能在看《红VAN》之前大致猜到他的套路。
在我观影过程中,第一次感觉影片与政治有联系大概是 众主角坐在茶餐厅里调侃2018年特首的时候。
接着就是之后的红雨……红雨一下下来,我马上想到VAN仔是红的,阿池的耳机也是红的,现在连雨也是红的 那时候我已经大概能猜到一点政治含义。
再后来,就是红VAN被“防毒面具人”的装甲车围攻那里。
装甲车罔顾车上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全速撞击碾压红VAN。
这是什么?
八的平方。
最后,本来集体同意前往大屿山(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山,真的不太记得了- =)的全车人,突然让阿池改变方向——掉头回九龙。
对于这个结尾,我的理解是:九龙大概象征着香港,以前的香港。
那是一段全港人都引以为豪、息息相关的过去。
大家在不确定前路和未来的时候,表露出更多的是怀念和珍惜。
然后荧幕上的一句:“随着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时,我们有否已淡忘了曾经光辉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虽然觉得很生硬很煽情)给全片画上句点。
这是一部承载过重的红VAN。
它承载着香港的过去和未来;它承载着香港人的缅怀和期待;它也承载着香港人的不安与惶恐……所以最后,在冲破装甲车重围之后,即使只剩下框架、满目疮痍的红VAN还是摇摇晃晃地驶回九龙。
大概因为那是香港人最美好的记忆。
整部片姑且可以看成一个香港人的呐喊,其中有不满、有愤怒、有无奈、有叹息、有憧憬,还有念念不忘。
导演想告诉香港人,或许香港以及光辉不再,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它当初的样子。
而将它变得更好——“靠嗮你啦!
春代!
”更多的隐含意义不再过多讨论,作为一个纯看客,我想说说这部电影的好与不好。
好:第一,林雪和李灿森的演技绝对让“司机”和“道友”这两个角色超出本身设定的意义,而惠英红的角色却限制了她演技的发挥,有点失望;第二,“阳痿毒撚”的space oddity绝对是全片最闪光的地方,没有之一;第三,片中高潮——全体对“奸尸潮童”讨论并实施私刑的一段,在展现人性之余也暴露出当前香港面临的社会问题;第四,整部片的对白以及黑色幽默都十分地道并恰到好处。
不好:第一,就电影角度来看,剧情没有交代完整:妖魔化的Yuki、防毒面具人、全世界只剩下他们一行人的真相……还有很多不记得了;第二,电影后半段纯表达政治隐喻,没有衔接和解释,隐喻义也全部混杂在一起,很乱。
很多不懂背后文化的人看完整部影片会觉得没看懂,而对我而言,是觉得导演想诉说想表达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据说这部影片在香港打出的海报中,有四个大字:“还我港片”。
我想其中隐含的意思也不仅仅是电影。
那么我也希望,这部红VAN能真正冲出重围,带给更多人希冀。
?
两个小时我完全没看懂到底是什么,神婆就是个中二神经病,面具人到底干嘛的 为什么阿池看女孩女孩是恐怖的形象???
这电影是给人看的吗还有那个捅人 一人去捅一刀 最后那男的没死硬恐怖感觉,电影还有拍前半部分的???
我真是头一次听说啊啊啊啊啊啊啊好气影评还要140字 我真的吐槽够了!
上次看的港片且有印象的是《一路向西》。
与其一样的,该片也是来源一部网络小说。
先不说这部影片,先大概把小说讲一下:2017年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发生严重核事故,近邻香港难免受影响,当然了少不了中央政府指导下港府一起掩盖真相的桥段:各位亲民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会影响生活的耶。
但是事故的严重性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因为辐射而产生了世纪超级病毒,就是片里的“紫斑”祸首,后面不得不撤离疏散港民,最后在海南建立了新香港。
日本经过几届选举已经几乎完全右化,盛行军国主义。
一个与政府勾勾搭搭的邪恶组织“黑川社”老大是原某大学的教授,脑洞大开,一座空城且辐射刚刚的香港是绝佳活体试验的场地,一来利用这个超级病毒开发生化武器,二来针对开发疫苗抗体。
然后就找了些日本的无期徒刑或死刑犯,植入2012年香港狮子隧道失事大巴遇难的17个人的记忆,然后分批次的把这些植入记忆的人放到红巴上,被辐射 中超级病毒死光光后再换下一批次。
所以片里的人穿过隧道前“看到”了热热闹闹香港,一穿过去就荒无人烟。
其中一个死犯爸比是大领导,没能阻止儿子死刑最后只能参与该活体试验延续生命,但是注射了初步研究的抗体。
应 该男要求 其同为死犯的女友女也参与了,他们就是主角自行车男游梓池与阴沉女Yuki。
别的试验体都会死,他们不会,然后bug之类的,就会时不时的出现个幻觉(其实就是原本自己的记忆)……香港,中央政府,普选,这些元素都有后,怎么能少了阴谋论。
中央政府也实行了类似的棱镜计划——MajorTom,因为香港的此系统开发总监喜欢美国老牌歌手DavidBowi的歌就用了这个名字。
这个人工智能系统是不但能监控网络,还能日常生活 水电煤气 交通之类的(什么轿车地铁飞机不在话下,但是老土 红巴智能化不够,是不能控制的),更能检测核辐射超标后自动启动应急救援模式,疏导交通应急抢救(看到没,这么好的系统中央给了香港!
)但是,大亚湾事故时居然不知怎么了,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火上浇油……最后被政府关闭掉这个系统。
有坏的日本鬼子就有中日友谊万岁的好榜样——日本“盖亚”组织,细思之后他们发现想办法启动MajorTom,恢复被停用的诸多功能,就能挽救。
盖亚组织里,就有一个原男主的小学同学 胎记男,想方设法挽救男主,最终被试验体们误会被杀。
————我是佛与魔的分割线————在影视作品里,亚洲基本上算是和平的,没有什么外星人入侵,最多也就变形金刚喝着舒化奶来打打酱油之类的。
亚洲影视作品虽没有发展出欧美的大片,但是逐渐在讲故事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但是20年来港片坚持坚决不进步,乱乱糟糟打打杀杀的惯性思维仍未摒弃,当你看成龙童鞋的所谓第100部动作电影《十二生肖》……你就知道了一个所谓国际都市的影视作品是怎么坚持20年不进步的,不说也罢,哎。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 明明是一个电视剧,非要给截些片断出来说是电影,然后“票房超过一千五百万就拍续集“。
小说讲完了,你就知道了片子是怎么截的了:小红巴也不知道怎么的穿过隧道就香港空空的了,然后有人相继死去,紫斑的之类的,中间穿插个扰乱你判断的卖保险的女神什么天狼星之类的,还有对强奸犯的”民主“宣判,几个生化服的黑衣人,似乎有好有坏,然后是应该会开去大帽山吧,血雨腥风,The End!
这是悬疑?
这是流浪汉在垃圾桶里捡了一副扑克牌打斗地主,你只看了一个人的牌且最为主要的是扑克本来就缺20张!
拍续集的电影多了去,不说各种三部曲,就上下部的港片经典《大话西游》也没有这么样。
下面来说说槽点:1.大亚湾核电70%电是送给香港的,占香港总用电量的1/4,都TM荒废了还灯火通明的,超市冰箱餐馆的似乎都还好好的,仅仅是没人而已,电哪来的?
有必要这么拼吗,灯泡们?
2.日本的死犯们被植入的失事的17个香港人的记忆,人还是日本的吧?
那怎么这些人用着香港人的记忆回到了”家“里,照片之类的竟毫无违和感,他们看镜子里的自己与脑子里的自己一样吗?
3.写不下去了……电影的时间如此宝贵,却浪费在大量的所谓”推断“讨论上,能不能演的真一些,导演们,演员们,别拍了。
一部题材不错的小说,要糟蹋也拍电视剧,轻一点儿糟蹋吧。
4.本人实在不爱写些类似”到此一游“样式的影评,看着豆瓣里还是有评论的,看来误入歧途的还是有的,给其他人的忠告就是看看我的标题。
P.S这么长的片名,得配个长的标题。
5.一句话,评论香港、评论香港影片:有太多心,而又缺太多的力。
一直觉得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告诉了人们什么,更应该启发人们自己去思考些什么,这部电影最让我喜欢的是结尾,虽然听人说这只是原著的一部分,还没完结,但是结尾的感觉真的很好,有好多情节也引人深思。
我没看过原著,但是能感觉到作者的标新立异,香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真不错。
让我想到了我们大陆拍的《无人区》,虽然二者形式完全不同,但都让人感到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
有很多没有看懂的地方,请教有识人士帮我解答,谢谢啦。
一.盲辉:1.最后上车后说,这么多董太太,这句完全不懂啊。
2.还有他先说自己不认识大家,后来给阿池耳机,人家问他,他又说我不仅认识他,还认识你们每一个傻逼。
二.阿信:1.自以为是,以为懂得比别人多点就无所不能了,人前佯装自己心善不忍杀,人后为了自保可以撒谎偷袭,而且最后他杀死飞机时下手狠绝,毫无面改之色,所以这种阴狠之人最为人所鄙,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他不杀死飞机,飞机就会出去杀更多人。
三.Yuki:1.Yuki拿刀的时候,第一次拿的大刀,第二次拿的小刀。
虽然她原本想拿中号刀,但是怎么也拔不出来。
2.在提议杀死飞机时,她表现得最狠,可是和阿信比起来,她更率真,不会在人前掩饰自己的恨意,她之所以那么恨飞机,因为自己也受过侮辱,而且她平时表现得沉默少言,胆却恐惧,都是因为她内心真正所恨的是身为一个女人,天生的弱势,她恨自己不能保护自己和父母。
四.阿池:这是主角,但不解的地方很多。
1.他幻想陪Yuki回家,老是看到邪恶飘发的Yuki。
2.他见到马路上几个喊他的大学生,为什么不停下来。
3.他女朋友怎么可能可以给他打通电话,而且已经失踪六年的男朋友还会打给他,这不是也很奇怪吗。
4.他和那个日本人是同学好朋友,说明什么,那个日本人真的是为了救他们吗。
5.他最后开车时没踩油门,车自己开了。
五.司机1.司机大叔虽然看起来粗俗不堪,但是也是个仁义之人,从他在车上给很多人打电话问朋友老婆生没生来看出来的,一般人对别人家的事都不会太关心,而且他知道说话声音大影响到别人还会道歉。
其实,我个人觉得司机大哥人很好。
他刀砍盲辉也是逼不得已,但他光明磊落回到餐厅就告诉大家自己杀了盲辉,不会掩饰自己的恶行。
这种人看着没有文化,不如阿信那种人表面斯文,但是内里确实正直磊落的。
2.杀飞机时,虽然表现的很镇定,说自己没有亲人,没顾虑,但刺下去时紧紧闭上了双眼,不像英姐杀人时好像在做游戏,让飞机配合下,还说找到了,然后开心地笑笑,再刺下去,刺完心满意足地走开了。
六.飞机飞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始终不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杀死他的全过程最为搞笑无厘头。
他演的也还不错。
七.英姐在杀飞机时显得很兴奋,好像终于能逃脱法律的约束了,肆意妄为,她相信那些未知的世界,相信自己能得到新生,可是自己却不知道自己的杀人欲望有多浓厚。
八.夫妻二人组妻子Pat在红雨中回忆和丈夫Boody一起看球的场景是最令我感动的,也就是那一刻,我开始觉得这部电影真的很好。
我们虽然已经失去了,可是谁叫我们曾经拥有过呢,即便一刻拥有,也会永生难忘。
就好像我们曾经在母体里活过,这一辈子都在渴求母爱的满足,因为那般温柔和温暖我们尝过,我们忘不了。
九.四个大学生这四个死得最没劲,毫无预兆,毫无声息,甚至都无人惋惜地就死了,好像在隐喻现在大学生的悲惨命运,他们在大学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和关爱,在社会上也得不到任何现实的地位,等他们一出大学,照样是没钱没工作的穷贱货,无人知晓,谁的脸上也不会写着有文凭高人一等的字幕,而且谁也不会因为你上过大学就看得起你,愿意帮你,给你机会。
最后死的那个人说了句“见死不救”。
可不是吗,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处于被判刑处死,面临着见死不救的现实生活。
凌晨,一辆从旺角开往大埔的小巴,经过隧道的一瞬间,世界发生了变化。
人全部消失了,小巴上的17人成了幸存者,在找寻真相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死去,最后在经过一系列的荒诞故事后,剩余的9个人终于逃脱,带着对大埔的恐惧、感伤以及痛苦,去往九龙。
该片的导演陈果,是香港导演中一个异类,一个怪才,他的作品多通过边缘草根的宿命来描绘当下时代种种群像。
敢于调侃政治,他的电影是那么的荒诞以至于那么的写实。
他足够的独立,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作品中不经意流露的诗意像是信手拈来,有一种带有醉意的轻巧,使得影片大放异彩。
他是类型片中的王家卫。
当尔冬升、杜琪峰、彭浩翔也北上发展之后,纯正港片值得期待或许只剩下陈果了。
故事的大概背景是福岛核电爆炸,病毒波及香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弄的人心惶惶。
整个社会失序,犹如世界末日。
导演只是以小见大,缩小到一个小巴里的人,审视在这样一场瘟疫发生的时候,人性的原形毕露和残存的光辉及温暖,是在彻底无序的社会形态下,对人性的一场演练,在社会法律、道德伦理都不存在时,对人性的荒诞和混沌一次写实。
这是一部惊悚而荒诞的剧情片,而于普通的此类电影相比,此片中不经意流露出的诗意和故事本身对人性的拷问与演练都使得该片尤其出众。
我想这大概就是有情怀的导演与没有情怀的导演之间的区别。
影片中欧阳伟演唱大卫•鲍威的歌曲,不管从拍摄还是演员的演绎角度都令人叫绝,恍若一场幻觉。
发哥去要債,却被人拖出来,一万块,对方送了橙一袋,他无奈。
坐车去大埔,看女儿。
路上朝窗外吐了一粒橙子,隧道里的车都消失不见了。
电影里时不时出现阿池的潜意识里Yuki飘扬的长发和诡异的笑容,盲辉肩膀上的大刀、红色的雨水、小巴上飘扬的小旗子、每个人最后说的一句话。
都为本片增添了不少诗意的色彩。
当世界末日来临,社会法律、道德伦理都已不存在,人们可以为所欲为,年轻的小伙子飞机昱在大街上强奸丑女,丑女核变致死。
飞机昱发现她的龅牙和假发背后是个美女,就又抬起双腿奸尸。
染上病毒也全然不顾。
当他们的小团体知道这件事情后,一时对于如何处置这个男孩犯了难,女人们一致认为应该刺死他,最后当大家决定一人一刀杀害这个生命时,又都开始互相推让,开始刺的时候又谁都不刺中要害,不想负主要责任。
对人性的描绘淋漓尽致。
这又是一部展现群像的作品,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可名状的情感。
每个人的境遇都极具宿命感,盲辉是到处骗粉的穷鬼,小巴司机是无人关心的小人物,发哥家庭破碎,一事无成,卖保险的神婆想念大埔的妈妈,被老板骚扰的yuki寻求男友的安慰,阿池则是约见自己的女友。
影片还对大陆进行了调侃,发哥说大陆喜欢用简称,春节晚会,简称春晚,神州七号,简称神七,所以他们将片中的青春时代的年轻人简称为春代。
影片最后由春代阿池代替小巴司机开往九龙,在我看来,这是一代香港老戏骨,在带香港年轻的演员,对他们寄予期望。
就像发哥在香港金像奖颁奖礼上给谢霆锋颁发影帝时所说的那样:霆锋,我挺你,香港电影靠你们了。
“随着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时,我们有否已淡忘了曾经光辉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陈果这个忧伤的胖子,最后还是不忘感伤的点题,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发展,港片已死。
毕竟电影没有那么神圣,不过是商品罢了,拥抱大市场寻求更好的发展无可厚非。
这也使得陈果的坚守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他用一部部充满诚意的作品呐喊:还我港片!
我看的全程吓尿,别人看得全程笑尿
“当我们17个坐上这辆红VAN时,一切都已经注定了。”虽然混乱但是还挺有趣的,陈果还是那个陈果,概念玩得很溜,讽刺拉满。谁说香港没有科幻?
这是讲环保的吗?
不知所云
2022.09.18 改四星 因为「那夜凌晨,我坐上了贵阳开往荔波的“红色”防疫大巴。」
急转直下。
遗憾的是谜底竟未揭开,简直是烂尾
睇完覺得中咗伏......
吹嘘到如何如何·········把荒谬当荒诞~~~~跟那些净系识埋怨政府、埋怨社会的人有什么分别,想为香港发声,口口声声还我香港,却只拍出这样的质量,自己却都不尊重香港电影,叫人地点样支持香港电影!!!小说背景很庞大,但电影呢,完全感受不到戏剧张力,情节松散,代入感极差!
纯正港味的陈果作品,演员很出色,尤其是林雪和任达华。在凌晨的香港看这部影片真是很特别的体验。
补,陈果又一被证实的政治预言
说实话我觉得很一般,但是结合时事就。。。
这特么是个什么片?城乡结合很眩目么?
像是一个讲了很久很久的笑话,处心积虑的埋了N多伏笔,就只等着最后的开会大笑了,才发现根本笑不出来,而好笑的只是前面的伏笔本身。故事开头非常像样,悬疑主题都非常上档次,而后就像是以每分钟为单位的匀速降落,一分钟不如一分钟。到后面与其说是主题的升华,科幻的运用,还不如说是胡说八道。
一开始我以为讨论的是“究竟消失的是这个世界,还只是我们自己”,觉得这个命题很有趣。故事讲到一半过后,我看到一群人捅一个人,又以为导演要讨论人性的恶,虽然没什么新意,但勉强还能接受。直到两个小时过去了,电影该结束了吧,但导演啥都没有讲!!所有的铺垫都是逗你玩儿呢,陈果你个死扑街!
太特么扯了,离嗮大谱。
✈️香港-旧金山|想到2022恐怖现实版
狠cult,狠b movie,有点烂但又有点迷人;香港亚文化众生相;香港科幻片(尝试?);政治隐喻;惊喜听到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歌曲的改编和融合
个人认为不错,陈果能看的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