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范霍文的电影是关于“血与肉”的布道,那么昆汀·塔伦蒂诺则是血肉模糊的。
他成名于一部《低俗小说》,一夜成名给这个野路子出身的导演带来了好莱坞级别的荣誉。
纽约是个熔炉,来自田纳西州小镇的昆汀绝对不止是个熔炉。
非科班的出身使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掌握他所喜欢的拍摄技巧,一个爱看电影的,变成了一个拍电影的。
在录像带租赁店的工作经历使得昆汀的电影血统混乱不堪。
戈达尔的新浪潮电影、梅尔维尔的黑色帮派电影、意大利西部片、香港动作片等,年少的昆汀就是在这些不上档次的B级片的包围中习得一身独步天下的武艺。
昆汀从来不会标榜什么,某种意义上他被看做独立电影的典范。
但是,这个男人从来不隐晦自己的趣味,即使它低俗。
《杀死比尔》就是昆汀用来向意大利西部片、中国功夫片、日本武士电影和动画片等那些自己从小喜爱的类型片致敬的。
在《杀死比尔》中,致敬的地方俯拾即是。
或许,在我们正常人的想象中,图兰朵绝对不可以用流行唱法来唱,但是在昆汀那里,混搭也好,乱炖也好,一切都并不突兀,当然,除了他套用张彻的惯用伎俩用避孕套装满假血来制造的一幕幕鲜血飞溅的场面。
好吧!
这锅被称为“暴力美学”的东北乱炖虽然用了450加仑的血浆,一场戏中“新娘”狂屠57人,以及破天荒第一次少于100次的出现“Fuck”(该片只有17次)等等一切暴力指标,但是这个低俗的男人还是传达了他的高尚趣味。
你肯定会不同意这血肉模糊、断肢横飞的场面下有丁点儿高尚,不好意思,你错了。
难道你没注意最后的结尾是多么的温馨么?
难道你没注意杀人成性的“黑曼巴”是为何突然在一瞬间放下屠刀的么?
难道你没注意比尔是为何要杀死自己最爱的女人的么?
如果你像我一样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你就会发现,这部血肉模糊的暴力盛宴中的原动力——母爱和爱情。
我想没有人会认同我,因为你觉着暴力大师昆汀不可能去拍这个。
的确,他或许没想去拍这个,但是,这是他确实地拍出来的,重要的是,你、我都看到了。
其实,这才是昆汀·塔伦蒂诺,用最低俗的暴力与最伟大的母爱和最美的爱情混搭,形成严重的反差,但你又不觉着突兀。
我只能说,他是个疯子,不过,有趣的是这个世界就是由疯子创造的。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是结尾部分:女主角 Kiddo (Uma Thurman 饰)和 Bill 之间那段有关超人的对话。
当时的感觉是,大家都是看漫画,怎么 Bill 就有如此深刻的洞察(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编剧的洞察)。
为什么我看漫画就只是看个热闹。
Bill 和 Kiddo 之间的对话原文见下。
当时的情况是,Bill 使毒镖打伤 Kiddo,然后慢条斯理的开始讲他有关超人的理论:美国有一系列有关 superhero 的漫画,比如蝙蝠侠,蜘蛛侠。
而其中,唯超人与别者不同。
举凡 superhero, 都是有本我和超我之分。
如蜘蛛侠,其本我是 Peter Parker. Parker 是个正常人。
他需要穿上蜘蛛侠的外衣,才成为具有超能力的 superhero. 而超人正是在这一点上与众不同。
超人自生而来便是超人。
他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帮助(比如道具,服装)帮助他成为超人。
恰恰想反,超人是穿上常人的衣服后,伪装成为一个常人,一个懦弱,胆小的常人。
超人的本我是个 superhero, 而他的“超我”反而是有着种种缺陷的,与你我同的人。
当年 Kiddo 因为怀孕(是Bill的孩子),而决定洗手去过正常人的生活。
她到一个小镇,准备结婚。
而Bill 尾随至,出手杀掉 Kiddo 未婚夫全家。
Bill 想告诉 Kiddo 的是,Kiddo 的本我是一个杀手,这是她无法改变的。
她可以隐姓埋名去尝试普通人的生活,但她内心中,杀手的本性不会改变。
Bill 所没有说,而电影也没有给出结论的是,如果 Kiddo 真的隐姓埋名开始新的,普通人的生活,相夫教子,她是否会快乐。
Bill 的意思似乎是否定的。
我理解这也是为什么 Bill 要出手灭门她未婚夫的动机 - 而并不是因为 Kiddo 的背叛。
Bill 仿佛有替天行道的意思。
或者,Bill 其实是出手解救 Kiddo 于一个她自己并不会开心的生活,仿佛我曾经(不成功的)劝说朋友不要去投行工作。
======[Bill 与 The Bride/Kiddo 之间在对决前的对话. 来自 imdb]Bill: As you know, l'm quite keen on comic books. Especially the ones about superheroes. I find the whole mythology surrounding superheroes fascinating. Take my favorite superhero, Superman. Not a great comic book. Not particularly well-drawn. But the mythology... The mythology is not only great, it's unique. The Bride: [who still has a needle in her leg] How long does this shit take to go into effect? Bill: About two minutes, just long enough for me to finish my point. Now, a staple of the superhero mythology is, there's the superhero and there's the alter ego. Batman is actually Bruce Wayne, Spider-Man is actually Peter Parker. When that character wakes up in the morning, he's Peter Parker. He has to put on a costume to become Spider-Man. And it is in that characteristic Superman stands alone. Superman didn't become Superman. Superman was born Superman. When Superman wakes up in the morning, he's Superman. His alter ego is Clark Kent. His outfit with the big red "S", that's the blanket he was wrapped in as a baby when the Kents found him. Those are his clothes. What Kent wears - the glasses, the business suit - that's the costume. That's the costume Superman wears to blend in with us. Clark Kent is how Superman views us. And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rk Kent. He's weak... he's unsure of himself... he's a coward. Clark Kent is Superman's critique on the whole human race. Sorta like Beatrix Kiddo and Mrs. Tommy Plimpton. The Bride: Aso. The point emerges. Bill: You would've worn the costume of Arlene Plimpton. But you were born Beatrix Kiddo. And every morning when you woke up, you'd still be Beatrix Kiddo. Oh, you can take the needle out. The Bride: [does so] Are you calling me a superhero? Bill: I'm calling you a killer. A natural born killer. You always have been, and you always will be. Moving to El Paso, working in a used record store, goin' to the movies with Tommy, clipping coupons. That's you, trying to disguise yourself as a worker bee That's you tryin' to blend in with the hive. But you're not a worker bee. You're a renegade killer bee. And no matter how much beer you drank or barbecue you ate or how fat your ass got, nothing in the world would ever change that.
比起第一部,《杀死比尔2》才真正配得上是昆汀的作品。
前者拙劣的武打场面和夸张的残肢断臂曾让我很失望,只有音乐是经典的,但到了这一部片子,前因后果的扩充,对片中人物的深入刻画,弥补了前作中的很多不足,这使得女主角的一系列复仇行动不再是单纯刺激感官的血腥暴力,而是深深地带有了一种错爱的悲剧感在里面。
昆汀式的穿插式剧情叙述,昆汀式的暴力,昆汀式的看似漫无边际的超长对白,昆汀式的出乎意料,在这部影片中都有着比较不错的体现。
话说这电影里的那位中国高手白眉……还真够臭屁的啊,不过显然,在本片中,东方风格的武打场面虽然少了很多,但也精良了不少,不像第一部里的剑道拼杀那样虚假难看。
俩人都不沟通,长腿妹怀了就随便找个老实人嫁了,野汉子来了,把老实人亲朋好友团灭。
野汉子弟弟厕所刷得挺好的,结果长腿妹非得找人报仇。
野汉子弟弟早就设了个套,一开门双管鸟铳直接干长腿妹平胸上。
长腿妹刀不赖,野汉子弟弟赶紧联系独眼龙护士小姐姐。
野汉子弟弟贯彻野汉子指示,想起之前看过一部活埋的电影,于是带棺材埋了长腿妹。
长腿妹也是有故事的女同学,早年来华留学,跟白眉大侠学过李小龙的截拳道,轻轻松松打破棺材,冲出地面。
独眼龙护士小姐姐为了绝世好刀开车心爱的小车急忙来找野汉子弟弟,野汉子弟弟得意忘形,拿了钱哈哈笑,一条毒蛇突然咬了野汉子弟弟,护士小姐姐开启叨逼模式,一会野汉子弟弟挂了。
可护士小姐姐也跑不了了,谁让她不直接拿刀跑路,非得叨逼不停,被长腿妹堵了正着,还把她唯一一只眼扣了下来。
长腿妹百般打听,找到了野汉子,原来野汉子正和她当初怀着的女儿一起愉快地玩耍。
长腿妹和野汉子都想要女儿的抚养权,俩人开厮。
原来长腿妹当初怀孕觉得野汉子给不了自己真正的性福,于是背着野汉子找个老实人嫁了,也是她玩够了。
可野汉子觉得自己还不赖挺负责的,俩人没有沟通。
最终俩人为了女儿的抚养权开始死逼,野汉子刀枪起用,比不了获得白眉大侠真传的长腿妹,长腿妹最终用七伤拳的升级版五步穿心掌打了一掌野汉子。
野汉子本可以坐着永远不死的,非得站起来走五步,结果挂了。
长腿妹开心地带着女儿走上了光明大道。
故事告诉我们: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当然前提是你要有足够实力,能让对方耐心听你的演讲。
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就不要胡乱发表自己的建议。
1.画外音交代前情,然后开车直视镜头,打破第四堵墙2.第六章 双松镇屠杀,回忆当时女主怎么被杀的,在场的是她的所有朋友,爱人,和爱人的朋友(这样剪的话让第一次看2的人也能看得懂)出门透气,看到了比尔,他dom感好强哦笑死,女主介绍他给自己未婚夫是fatherbill一开始是同意她结婚的,她说thank you ,下一秒四个人冲进教堂(这样好有拉扯感)3.bill找一个男人聊天,这一集节奏慢好多4.第七章 这哥们现在当保镖,被老板骂 戴着牛仔帽 老板不让他戴,经理让他去洗厕所 他曾经也是一个比尔喜欢的杀手(?
)牛仔的窘境女主在移动房车下面等他 结果这时候有条狗(这里好紧张)一推开门结果人家拿枪对着她,原来之前放音乐啥是守株待兔5.原来这哥们是比尔弟弟(诶这是一开始那个警长吗),他没杀她,而是把刀卖给独眼女(艾尔)艾尔说要把她折磨致死把她活埋,手上还有催泪瓦斯,能直接把眼睛烧了 主观视角 被活埋6.第八章 比尔给她讲少林寺故事 倾斜画面 教她顺从他带女主来拜师学艺,这个师傅好怪……还是说是邵氏电影风格?
好无聊师傅当时教她怎么用拳打穿木板okay 白眉 here I come7.艾尔(独眼女)来了,给巴德的钱里面有条黑曼巴毒蛇她一推开门就是女主来打她8.艾尔说他之前宰了她师傅,她找到了巴德的刀,两个人拿着武士刀打有把枪就一切结束了9.她把她眼珠抠出来了,然后踩爆怎么每次打完,女主都跟没事人一样笑死10.终章 决斗找到比尔干爹问比尔下落,墨西哥 各种地点切换满足猎奇 女主原来叫碧翠丝 第一部为什么要消音她的名字11.到比尔家里,看到女儿,她们在玩游戏,她瞬间配合女儿倒在地上装死她对小孩的爱,孩子爸爸妈妈相互仇恨 变成狗血感情了笑死了12.女儿从小就踩死了金鱼,看的电影也是杀手类的,她陪女儿看电影听到the zombies的歌了 she's not there🥰13.回忆她当时为什么会怀着比尔孩子离开它,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当时她在执行一次任务,对方派出了杀手,对方也是个女性,确保她怀孕后两个人决定各回各家14.比尔说他当时以为她死了,难过了三个月,然后后面发现她活着 还要结婚,反应过激了两个人打 女主使用白眉教她的绝招击败比尔15.她在厕所里哭,然后说谢谢 啊我有点没懂原来一切是误会,他是因为她的背叛,但她也不能接受他的背叛 变成狗血剧……
如果非要给《杀死比尔II》的剧情和结构做一个总结的话,我想到的唯一的一句话就是:诚意不足,中规中矩。
很多拍续集的片子很难避免一个毛病,就是容易与前作所遗留的主题相混淆,老调重唱,缺乏创新和进步。
《杀死比尔》系列倒没有在这种常见的陷阱里栽跟头,但是也免不了受到一些其他文化的干扰和冲击,对影片自身的意识形态缺乏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
在影片《谍影重重》系列中,第一部主要讲的是男主失忆之后寻找记忆和过去的过程,这一部里面大部分都是描述“现在时”,而在第二部里,则将重心转到了关于过去记忆所引发的冲突上面。
而这一部,则主要开始描述发现在过去的故事。
电影的可塑性非常之高,人物立体化了,其本身的历史背景、儿时记忆、家庭背景、学历、工作经验和社交人群都可以作为故事延伸的一个角度,或是一种思考和一次任务。
同样的,在影片《杀死比尔II》里也是如此构建影片大框架的。
正文故事开始于对双松镇结婚教堂的一段闪回,也就是将第一部中所提及到的“历史背景”做了一次非常详细的介绍和重新演绎,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让观众对第一部中所提及到的历史背景有一个完整回顾,第二则是对整个事件做一次相对完善的总结,从而为之后的“追杀”做铺垫。
电影是一种类型杂糅的艺术,每一部电影都会以某种形式来形成一种电影类型。
没有一种电影独立于电影类型或者文艺运动而存在。
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影片已经开始走“类型杂糅”的形式了,这样的形式可以说相当于是一种变相的创新,同时也是对一种旧事物的新的思考。
比如影片《杀死比尔II》中,在女主新娘被比尔的弟弟——比尔的贴身侍卫巴德抓住之后,被投入棺材里等死的时候,影片插入了一段闪回,而正是女主的这段经历救了她自己。
影片中的这段记忆,其实也是起到和第一部中关于“日本武士”的武士刀一样的作用,通过将女主的经历进行重新演绎,来解决女主当前遭遇的戏剧性冲突(被关在棺材里动弹不得,只能等死)。
熟悉这一段情节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影片在表现白眉道长的情绪变化的时候,全部都是通过快速的镜头拉伸来完成的,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向港式功夫片致敬的一种行为。
港式功夫片最经典的,也就莫过于对镜头语言的创新,通过运用镜头的快速拉伸和转换来造成心理蒙太奇的桥段,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几乎成为了港式功夫片的一种版权标志。
如果非要与第一部的那个片段对应的话,女主和白眉道长修炼的这段经历,其实就是对应着在影片《杀死比尔I》中所出现的关于日本杀手“尾莲”的童年回忆的动漫片段,两者都是通过探讨过去对当前人物的影响这个主题来进行影像上的表达的,不同的是,前者是描述“一个人的战斗”,而后者则是描述了“父与女”的对抗,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女主和白眉道长学武的过程中,其实恰恰对应了在卡尔荣格在总结“角色原型”是所塑造的智慧的耆老的原型:代表了英雄必须整合父亲角色或智者的需要。
同时这种整合的过程也是女主(女性英雄原型)成为智慧的耆老的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所以,最终,女主通过在白眉道长那儿学到的“寸拳”,将棺材板打碎,从而获得了新生。
这应该是影片中所表达的最简洁明了的一种因果关系的情节,也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观众可以对过去的人物经历和当前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一种主观的连接,组成相对简单的思维导图,同时也解释了剧情。
)但是这段关于白眉道人的情节因为涉及到视听语言和港式功夫片中意识形态的借鉴,使得影片整体的意识形态开始朝着一种模糊的方向发展,因为类型之间差距太大,两种镜头语言的组合并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也造成了观众对本片中所表现出的“致敬桥段”主观上的排斥,使得观众产生质疑。
而如何去准确定义影片中意识形态的传播,这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中式非常重要的——这点意味着观众将不再质疑电影呈现的方式,而是更加不知不觉的沉浸到电影中。
这样的电影思想才能够被有效地传播出去。
比如在影片《杀死比尔I》所表现的动漫片段,虽然与真人电影之间差距仍是非常大的,但是因为这是属于两种艺术间的结合,所以并不会对剧情理解和沉浸有太大的干扰。
并且虽然是利用了另一种艺术载体来介绍个人故事,但是其本身的意识形态仍是属于昆汀个人的,他是一种将真人抽象化的暴力美学的展现方式,所以其主题仍旧在昆汀的把握之中的。
在女主与杀手艾儿的对决之中,影片镜头的处理方式以上两张图,电影中是如何表现人物情绪变化的呢?
和港式动作片不同,这一段的心理蒙太奇片段式通过镜头的缓慢拉伸来表现的,而其镜头的拉伸可以这样描述:全景(艾儿)——全景(碧翠丝)——中景(艾儿)——中景(碧翠丝)——近景(艾儿)——近景(碧翠丝)——脸部特写(艾儿)——脸部特写(碧翠丝)——局部大特(艾儿)——局部大特(碧翠丝)。
在影片进行的过程中,除了省略了中景的两个镜头外,其他的都展现在观众面前,通过镜头的不断逼近,来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立冲突,而这种冲突到了眼睛大特写的发展到最大,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影片中的不归点,人物必须要做出一些动作来完成冲突的向前或者是冲突的解决,否则就会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本片中,碧翠丝(在此我们已经知道了女主的名字叫做碧翠丝)抠出了艾儿剩下的一只眼睛,通过这样极端的动作来解决之前建立起来的戏剧性冲突,自此,四个杀手都已经死亡,只剩下了最大的大boss——BILL(比尔)。
但是在杀死比尔,为过去的债做了断之后,碧翠丝却躲在卫生间里哭的不成样子,为什么?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是关于“爱情”的桥段,比尔既是碧翠丝精神上和生活上的父亲,同时也是她的爱人。
在此之前,女主碧翠丝其实是一个非常平面化的人物:冷血、暴力、复仇、理性,而在结局之后,女主这个人物已经成为立体化了,最形象的展示,就是女主成为母亲的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女主与母性本质的结合,同时也是与女性身体、女性感情、女性热情和情绪的再结合(参考自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所以说,最后一个镜头中,碧翠丝和女儿坐在一起的画面,其实也是在表现这样一个主题。
但有一个瑕疵:这样的表现方式破坏了影片前半段所营造出来的传奇色彩,将影片强制性的附加上了“和平”和“温暖”元素,使得片子整体结构呈片段式组接,并不能说是一种完整的思考的结果。
如果前期能够加深对结局概念的植入,那么对结局氛围的营造可能会更好一些。
至此,《杀死比尔》两部曲就解析完了,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部非常独特和刁钻的电影,昆汀的野心很大,尤其是在将故事影像化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但这仍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影像结构和形式,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让人致敬的行为了。
在测试条变成蓝色前,我可以从摩托车跳到高速飞驰的火车上,为了你。
但测试条变蓝以后,我再也不是以前的我了,不再是了。
因为我要做妈妈了,你能理解吗?
老早以前的电影了最近看完七剑不知怎么想起了他,于是翻出来利用四天晚上零零碎碎的一点时间观赏了一遍,头一次见识了昆丁的风格,果然不一般。
这部影片的血腥已经不能用鲜血淋漓来形容了,喷溅起来一米多高的血液,砍掉的人头,肢体四处横飞,抠出来的眼珠子,削掉一半的脑袋出现了不止一次。
开始看得时候真是小小的恶心了一下,不过还好,我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很快的爱上了这种暴力美学并且可以一边端着饭碗享用美食一边和豆包质疑着真的砍人会有这么好看的血浆喷射出来么,艺术果然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感觉一比二好看,从头到尾都很紧张,几乎没有超过五分钟是看不到血的。
中间插的一段长达十分钟的动画精彩程度绝不亚于胶片拍出来的电影,放在这里交待这种情结真是恰到好处。
乌玛·瑟曼有点老了,不过还算耐看,我看到最后也觉得她比开始好看了。
外国人眼中地道的金发碧眼美女应该就是她这个样子吧。
拍这部电影一定让她遍体鳞伤,她从坟墓里爬出来灰头土脸的样子和凶神恶煞的表情真是像从地狱回来一样。
复仇真的可以让人有死过去又活过来的力量。
说到底这部电影讲什么呢?
暴力?
复仇?
爱情?
人性?
我在这里冥思苦想电影主题的样子就好像小时候上语文课学完一篇文章老师总要我们提炼个中心思想一样,其实作者也未必就有那种初衷要把中心上升到什么高度,只是一时感怀留下些文字而已。
倒是我们这些后来的佣人偏要去给人家戴高帽。
现在满街的影评不管骂的赞的差不多都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啊,大多数都是编剧突发的灵感,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曲折了几次做成一个蓝本,再由导演根据自己的品味增减删改随意发挥,最后用一连串的镜头语言说故事给我们听,只是说故事而已。
若非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品评,非要弄出个所以然来那这电影就没法看了,肯定漏洞百出。
职业相同,乐趣相仿,郎才女貌。
先天条件100分。
他们更是灵魂的伴侣。
在精神上的共通在影片中多次有前后照应。
其一:bill啥也没说就决定了要进行大屠杀,我特么不仅恨你,还恨那些见证你幸福的人B啥也没说,就做了离开的决定。
虽然后果是惨烈的,但是温柔是相似的。
我爱你,但不愿告诉你。
如果不是B起死回生,他们还有机会再话家常吗?
他俩都把决绝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不过也难怪,都是杀手。
其二:B把混血美女扔到医院前,特意声张了一句:我不仅要知道,而且要让他也知道我知道了。
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心里好像在嚣张地说:就算这样,不信我干不掉你们。
Bill也在暗中安排,帮助B找到自己。
正如“中介”所言:如果不让你找到他,Bill又怎么能见你一面呢?
以及在独眼龙动手的时候,Bill打电话终止行动,“偷偷潜进房间然后下手实在太Low”。
不管这个原因是否真实,但是能说出这般言论的人,多半有傲骨。
他们不管在什么地方,处于何种境况,面临生死也不会动摇的是杀手的“正气”。
我记得有一个当警察的伙伴说,自己的母校从来都很纵容打架,哪怕是和对面学校的人打架- -唯独不能容忍小偷小摸等等有损警察尊严的事情。
并不是说警察在气质上靠近这帮杀手,只不过大概血气方刚的人身上都有侠义梦想,换句话说,那是被视如生命般重要的尊严。
切回到电影情节再开个小差。
全篇最没有侠义精神的就属独眼龙了,坏得透透的,是昆丁侠义梦想的反面,在Bill让她停手的时候依依不舍还下了毒咒,花钱买武士刀却放了毒蛇害死昔日的伙伴,还在决斗的时候得意地声张自己当初毒死了白眉真人,(是有多缺爱&歹毒才能这样啊)也只有她,在昆丁塑造的坏人形象中,是一点可爱之处都没有的人,所以最后的结局——不仅喝了一马桶的水,还被戳掉了剩下的一只眼睛,在厕所里发疯似的喊“我他妈要杀了你你别跑”。
嗯,挺不体面的。
Bill和B的第二个共同点就是:光明正大。
而Bill在此基础上,更是有着海洋般的胸怀,丢下面包屑等B来复仇,和女儿演了一出可气可笑的装死戏码,手里有枪,却射向了水果盘,飞镖明明可以沾点鹤顶红,却只是暂时的麻醉。
杀手头子难得的温柔,是因为B是他的爱人吗?
是因为B说过Bill最好的一面就是他nice的那一面吗?
还是因为在等着一场平等的武士决战呢?
Bill绝非低估B的实力,他是在B身上是看到了超越年龄的智慧的那个人。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像海洋般宽广的男人会再4年前对心爱的女人下毒手?
大概是因为平静的大海也会有海啸吧。
我真的曾经有那么一秒钟在幻想昆汀能给我们一个温暖的结局。
可是,终于还是不可能,结局有关爱情,只是有关而已。
昆汀那样轻蔑的告诉我们,多年前在教堂的惨烈,原来是为了爱情。
好吧,我愿意这样去相信,可是,我又看到,片子里看似唯一言之凿凿的复仇新娘,在鲜血面前,早早就忘记了自己是个一为女儿报仇的可怜母亲。
当BILL问她在杀人的时候是否得到了快感,她痛苦而扭曲的脸,仍不得不承认:YES。
她们仍然爱着对方,她们仍要杀死对方,昆汀,把他亲手交给我们的爱情又一次死死的踩在脚下。
那么,还有什么是重要的呢?
本性吗?
他们生来注定残暴的本性?
只要你看到影片最后的幸福场面你就会知道,杀了我的爱人,我仍可以如此圆满的继续。
当然,你要把母爱也当成一种本能。
换作别的导演,完全可以让这仇恨融化在女儿的笑容中。
第一眼见到女儿的场面,可以让任何人的心都柔软一万遍。
可是他是昆汀,他总是要血淋淋的告诉我们,这就是你罪恶的灵魂。
我是会蜷缩在浴室的地板上痛哭失声,可是我仍然可以站起来,抖落干净身上的灰尘,继续生活下去。
这就是我们罪恶的灵魂。
原来杀死比尔,是个爱情片啊!
喜欢合并同类项的我觉得这对cp真的好像拔杯啊,爱你就要杀死你,不过拔杯还好点,杀来杀去最后不杀了,这对是啥上瘾了(我在进行什么糟糕的合并同类项)。
杀死比尔2真的就是现实版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一个女人连死都不怕,活埋都不怕,那还有什么事能战胜的了她的呢?
在看到女儿那一秒,我傻乎乎的幻想了一下,他们放下仇恨选择在一起。
然后一分钟后,果然,这一切是幻觉。
这两个人追求的并不同,从一家三口吃三明治聊天那里就能听的出来。
比尔习惯了腥风血雨,或者说他享受腥风血雨,所以他不介意自己的伴侣,不介意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过着这样的生活。
如果你被别人杀死了,我给你报仇。
但是你不能离开我,去过不属于你的日子。
(这是一种超脱的境界啊)。
可是女主就不一样,在最后时刻,她也承认了。
她也享受杀戮带来的感觉,可是,她更享受爱。
这是一个太过清醒的女人。
在她的世界里,永远有些东西是比那种好纯粹的感官享受而重要的,就是爱。
在她的价值观中,爱凌驾于杀人的快感之上。
所以她为了比尔出生入死,打打杀杀,此时的她目标与比尔一致,正好享受。
但是当她的生活中出现了比比尔更重要的爱——亲情之爱时,她头也不回的离开。
这个女人真的太清醒了,有了孩子之后,她愿意为了孩子选择安稳。
既然你无法给孩子安稳,那我就选择离开。
可她的选择,也是比尔最最接受不了的。
比尔宁愿杀了她,也不愿意放手(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情啊)一个享受血腥,一个追求安定,可惜了这对CP,注定无法在一起。
我爱你,所以我要杀死你。
我爱你,所以我要杀死你。
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两个人不了解彼此的想法所产生的误会。
而这个小误会,导致了这四年间发生的所有事情,造成了太多太多的死亡,更造成了现在这个无法挽回的局面。
现在我在想,如果一切能重来会不会有转机呢?
如果女主当时直接回到男主身边,男主会不会为了爱,选择隐退等等等等?
只是一切都是未知数了,毕竟生活没有如果。
最后看着女主喜极而泣的样子,我心里也在默默为她祝福。
这个了不起的女人,终于迎来了自己期待已久的生活。
和她的女儿平凡、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可怜比尔啊,唉。
也不是可怜,可惜啊。
三观不一致是硬伤。
昆汀真的绝了,白眉那段要笑死我。
不得不说乌玛瑟曼的打戏真的很流畅了,第一部我就没看出什么苗头。
但是等到第二部,她和专业的武打演员放在一块,归根到底还是差那么一点意思,就是软塌塌的。
果然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啊。
完全没有一好,不知道是因为这两种风格的差异呢还是别的,我不推荐这部……其实看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要看个结尾,但是我们谁都知道,结尾就是杀死了比尔,至于怎么死的无伤大雅吧。快结尾处也就是电影的高潮部分似乎他想用中国文化来影响观众,但似乎是墨迹了些,没有前部的紧凑……
【B-】动作不如第一部,剧情不如第一部,血腥不如第一部,甚至连配乐也不如第一部.........
完全没什么印象啦,看在第一部还算不错的份上,给个三星吧。。。
很好看,风格和第一集一样,气氛,节奏均很棒。但比一差不少,背景音乐,拍摄手法均不及一,电影还唠里唠叨的。白眉那段实在雷人,美国人或许不觉什么,中国人看,实在太囧。
差远了比起第一部。
西部片里面套了个邵氏片,残片时期的玄幻造型搭配邵氏功夫片,天啊!昆汀不知道看了多少,只得其形不得其神,结尾还拖沓得很,那套关于superhero 的理论我可去他的吧。
视听做得很扎实,昆汀的两把刷子是非常电影的。剧作结构其实非常爽文,但是昆汀融入的一些独特的个人趣味,还有对一般爽文范式的小调整(比如最后的决斗前那些bullshiting形成的结构上的张力)又让它跟爽文片有了区分。这些小特别是欣赏他的作品的主要乐趣。但是话说回来,虽然这个系列的故事内容看似非常女权,但在结构和形式上又无处不充斥着霸道的男权影子。这种有些反讽的矛盾结合体,也让它最终能引起的文化上社会上的影响力打了不少折扣。说到底还是局限于一个影迷的精彩自嗨。
节奏慢了,不如1好玩,白眉那儿各种出戏哈哈。没有音乐的昆汀会逊色多少啊~好奇3会讲什么...
第二部真的是莫名其妙啊……讲到什么五雷催心掌的时候我都快不行了,那老道演的也未免太假了吧……结局也很令人诧异
尼玛,这是玩爹呢吗。你们两口子都去死吧。
1.原来是一个爱比死更冷的故事。看完好想回到蒙在鼓里的感觉。2.有一天痞子昆说他想要有所表达了,咱就该预料到他惹人爱的东西会少成渣了。3.话说比尔死的跟炸鸡叔居然是一个范。4.昆汀我懂你,可是好难过,因为你他妈说好的高潮没给我。5.我滚回第一部瞅我的栗山千明去了。
这么不文艺的东西显然不是我的风格!我是在别人家被强迫看的
这两个星给Shivaree的那首歌《Goodnight Moon》,为那句“Well you're up so high How can you save me ……oh what should i do i'm just a little baby ”
老样子,上一部还有场秒杀一群日本人,续集连这个场面都没了,打女反派挖眼直接KO,打大反派一击穿心掌KO,老美拍功夫片真是呵呵
女主与独眼女对决的时候,她戳掉独眼女的另一只眼睛的那一刻,笑死我了!
白眉囧爆全中国人民!!!我感觉 昆汀同学你这次没有认真做作业!
第二部确实没第一部好看,不知道第三部拍不拍,希望可以给我个惊喜!
白眉那段跳过了,恶心死我了……………………所以西方人对中国的理解就剩80年代港片了吗????
开着汽车的武侠片,有时候方向错了,使的力气越大会偏离得越远。
1.第一部刀光剑影了一整集后,第二部一开头就有人知道可以用枪,我太欣慰 2.一部以"爽"为卖点的片子最后搞成了真心换绝情的爱情片,不太对我的胃口 3.演好了"夺命书生剑"就可以去演昆汀的片子,刘家辉的经历太励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