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部片子的逻辑分析:这是一部宣扬脑部潜意识的科学的惊悚片,还是一部神叨叨的教育“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教育片?
前情铺垫:李心洁因为痛失爱女所以把跟女儿的所有记忆都抹去了,于是她记不得那个童话故事的结尾,因为那个结尾是她的女儿编出来的;后经警方提醒,李心洁又回忆起了这些。
梦:1.梦中出现的坏掉的电话和埋尸的荒地,树上的风筝这两个都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场景,后面催眠师帮李心洁催眠,她都有再现这些场景;2.李心洁穿白色睡衣红色高跟鞋出去,被霍思燕看见这应该是某次梦游又去了荒地3.醒来发现手黑的2次之前只是看看荒地,看看风筝,情况渐渐严重之后,把对荒地下埋着尸体的想法付诸了行动,开始挖尸体。
4.发现箱子里是男孩子经过警方因为其前夫失踪的案子来找过她之后,提醒了她女儿被绑架撕票的过去,重新想起来女儿的她继续梦游,在梦游中挖尸体发现不是她的女儿,而是一个男孩子。
梦游中是可以看见东西的。
5.带着摄像头去拍摄为求证据,用摄像头绑在眼镜上去拍摄梦游挖尸体的过程。
后警方去挖尸体的时候,一个镜头切到树上破旧的风筝。
6.催眠催眠师催眠了李心洁,除了电话机,荒地,风筝这些她曾经见过的场景出现了以外,李心洁看到一个男人藏在她的家里要杀死她,并且看到了凶手的脸。
7.凶手的梦根据口述,凶手总是梦到有个人在挖尸体,于是潜回香港的埋尸点,刚好看到5中李心洁在挖尸体,于是转移了尸体的位置。
至此,电影中所有推动剧情的梦完结了。
需要解释的有3点:1.李心洁为什么会挖到男孩的尸体如果李心洁梦中梦到的是她2年前跟警方认尸体的时候碰到的大树,荒地,风筝这样的场景,那她回去挖的地方,必然是当初发现她女儿的埋尸点。
在那里却挖出男孩的尸体,可见凶手两次绑架撕票,都把小孩埋在了同一个地方。
但是,风筝是在李心洁带警方去挖男孩尸体的时候给了一个镜头闪现,而李心洁在回忆女儿被挖出来的时候的场景时没有提到过风筝。
也就是说李心洁去挖尸体的地方不是当年女儿被发现的地方。
2.李心洁为什么会看到凶手的脸唯一的解释是,李心洁在5中其实看到了凶手,并且把他代入了6中。
3.凶手的梦凶手莫名奇妙的梦到有个人在挖尸体,这个梦毫无根据,当然如果说是因为压力过大总觉得有人会发现他的秘密,这个解释也无可厚非。
综上所述,有两点有疑问。
凶手可能会两次把小孩埋在同一片荒地,但是会埋在同一个地点么?
那个挂着风筝的树,到底是埋着小女孩的埋尸点还是埋着小男孩的埋尸点呢?
如果这两点无法解释,那我们来看看第二种分析。
那就是,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麻麻李心洁因为痛失爱女变得和凶手心灵相通,因为对凶手的痛恨的力量让她的脑电波侵入凶手的大脑知道了他埋第二个被害人的地方并且挖出了他,而且还通过凶手的大脑提前知道了他要来她家杀人灭口的计划,于是带着警察提前在家埋伏终于抓到凶手的故事。
PS.李心洁在公园抢人家的菇凉当女儿的过程应该是真打,血都不像假的。
杨采妮在警局里和霍思燕的对话自己后来都不记得了,原本以为这条线和李心洁那条是在这里交叉的,到后面才知道杨采妮是李心洁的延续。
最坑爹的是李心洁的前夫阿明!
原来是被圈禁圈禁圈禁!
电影院里就是在这里开始笑的!
再PS.片中讲了催眠师的悲伤过去,提到受到深重伤害后大脑会有潜意识的压力。
我还以为他是想说原来催眠师自己也有梦游之类的症状,没想到只是“安全带坏了要记得及时去修”的宣传片。
再再PS. 在永华看到李心洁了,低调的很啊就夫妇二人在海报前让几个观众拍了照就走了。
真人眼睛真心大,比电视上好看。
丈夫失踪的裁缝师紫怡(李心洁 饰)反覆作了同一个梦境:她站在一个荒凉的空地上,梦中她清楚知道,空地下埋着特别的东西。
Eric是一个帅气的男生,经常找紫怡修改衣服,藉机靠近她,两人坠入爱河,紫怡也向Eric透露自己的怪梦。
紫怡一日醒来后,发现床边布满泥.....碧淇(杨采妮 饰)的儿子数月前遭人绑架,已交付赎金,但儿子仍不见下落,绑匪也未落网,碧淇思子之心导致精神恍惚,更责怪妹妹沙展(霍思燕 饰),也是承办此案的警员办案不力。
最近刚看了《见鬼》三部曲,再看这部, 真心觉得弱了很多。
首先想吐槽的是演员方面,个人觉得有两个选得不好:霍思燕及那个催眠师(我不知道叫什么)。
本来还想看整部的,结果,这俩家伙的对手戏时我还是忍不住拖动时间轴了。
可能光线的问题吧,每当霍思燕在审犯人的时候,我就发现她的脸上有一个“盾牌”。
由她演一个警察总感觉要差了些什么,而且,每次看她和杨采妮站一起,总觉得衬托出杨采妮更加好看了。
那个催眠师真心不够演技不够,感觉有点浮于表面。
不过,李心洁和杨采妮的表现都很棒。
再来吐槽惊悚程度,真心觉得音乐还算OK,但整部电影基本没什么惊悚的地方(推测应该是中国坑爹的电影审核制度所致)。
对于期待了这么久的电影,真心感到失望。
ps:给的两星纯粹为了李心洁和杨采妮。
被影迷称为“鬼才导演”的彭氏兄弟近年来在内地颇受欢迎,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彭发导演带新作《禁闭惊魂》亮相,彭顺导演更是斥资50万打造《梦游3D》首款预告片惊艳登场,而自从《鬼域》就没有再与彭顺合作的“鬼后”李心洁五年后主演《梦游3D》,与彭顺再创夫妻档。
据彭顺导演介绍,“《梦游3D》是一部3D推理奇情片,影片是解读梦游的成因以及人性在打击下会做出怎样的反应的故事。
”导演也期望今年可以在内地上映。
值得一提的是,彭顺导演近日在网上首次曝光《梦游3D》剧照,一头红发的李心洁在色彩绚丽的房间中低头翻杂志,整个色调以红色、绿色冲撞为主,与《天使爱美丽》以及去年上映的《爱丽丝梦游仙境》非常类似,流露出一种唯美而魔幻的气氛。
梦游题材渐走偏锋 早在近百年前,德国表现主义恐怖片《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便首次在大银幕上演绎“梦游”概念,可见梦游作为一种发生于现实中的怪异现象,在全球电影工业的早期时代,已成为恐怖、惊悚类型的创作题材之一。
然而,恐怖片发展至今,真正围绕梦游行为出之者却是凤毛麟角,若在遵照科学根据的前提下,以恐怖/惊悚的方式包装梦游主题,更是相当罕见。
但谁也想不到的是,这个题材竟与多年来擅拍恐怖片的彭顺结下不解之缘,尤其当他十多年来,时常因梦见“一片空地埋着一个袋子,总觉得那是一个装尸袋”而被吓醒时,他便决定将之搬上大银幕,如今看来,莫不是“冥冥中自有安排”?
但梦游与彭顺过去在恐怖片拍摄中屡试不爽的“鬼”并不是一码事,如何顺利驾驭梦游题材自然成为影片在创作上最大的难题。
但彭顺借助其风格化的表现,终让《梦游3D》成为一部“无鬼的恐怖片”,从对梦游的演绎、气氛的渲染、风格的营造等方面,皆与其当年的《见鬼》、《鬼域》等代表作不遑多让,对此彭顺不无自豪地称:“过去我都是用鬼来吓观众,但这一次,我除了要把梦游变成‘鬼’,还要让观众从梦游中感受到比鬼更可怕的惊吓。
” 片头首露恐怖玄机 《梦游3D》作为今年彭顺继《B+侦探》后第二部惊悚悬疑作品,在片头便流露出别具一格的恐怖氛围。
乍看之下,影片开场只是李心洁独自面对镜头,面带微笑地讲述一个童话故事,然而不经意间,却流露出毛骨悚然的诡异气息,仿佛在向人诉说一件恐怖的经历,但从头到尾,这个故事里都没出现过任何惊吓的词句…… 当然,这个“童话故事”绝非吓人这么简单,而是从头到尾贯穿于剧情中的“核心”,观众只有随着推理进程来到结局,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含义,这正是全片最大的悬念之一。
对此彭顺解释道:“我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从一开始就将恐惧移入观众心里,让他们从诡异中发掘到一丝玄机,并带着这个‘玄机’去感觉片中每一个恐惧的细节。
” 场景设置坐立难安 在彭顺眼里,恐怖并非只有面目狰狞的妖魔鬼怪现身吓人才能做到,根植于现实生活中,并暗藏在自然环境下的莫名诡异,才能真正反映出常人潜意识下的恐惧心理,换言之,当人们察觉自己身处于一个坐立难安的空间里,却又说不出为何害怕时,感受才更加直白。
因此,《梦游3D》的每一个场景,都在力求让观众“身临其境”:看似温馨美好的家居装饰、看似宁远恬静的郊外丛林、看似平凡无奇的都市街道,在片中的亲切感都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无处不在的恐怖阴影,及让人走投无路的的压抑感,而种压抑感在梦游的情况下更将激活人内心深处的巨大恐惧,而精良的3D视觉效果将梦境恐惧引爆,带给观众“一脚踏空,坠入深渊”的惊悚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还将出现两个令人背脊发凉的场景戏,一场发生在丛林深处,另一场则发生在李心洁家中,从程度程度而言,若说前者让观众体会到荒山野岭的神秘莫测,则后者会将让观众明瞭“幽闭恐惧”下的潜在危机,至于这些场景会带来怎样的惊悚效果,进入影院观看后便可知晓。
奇情推理巧妙铺排 对于《梦游3D》,彭顺始终不愿意将其与一些“为惊吓而惊吓”的恐怖片相提并论。
“《梦游3D》不是一部鬼神题材的恐怖片,一切恐怖都是出自“梦游”,没想到能够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日本可是恐怖片大国,没有鬼的惊悚片能得到T.I.F.F组委会认可,我已经很高兴了。
” 尽管全片围绕梦游展开,却拥有众多复杂的支线情节,片中人物诸如李心洁、霍思燕、杨采妮、李宗翰、郑则仕(微博)等都各有故事,而她(她)们的遭遇在经历一系列高低起伏的变化中,最终竟交织在一起,让人发现: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在与他人相互作用!
然而,在此过程中,他们的经历究竟是怎样从各自发展走到彼此影响、互相关联的呢?
这便是彭顺在《梦游3D》中设置的另一个悬念,而观众唯有跟随剧情的铺排与推理而行,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
惊悚外表隐藏人性 谈及近年在惊悚片领域的创作方向,彭顺从不讳言自己在不断拓宽类型的可塑性:“如果让我拍一部某个神经病拿着菜刀到处追人杀人,对我来说实在太简单了,但作为一个多年来都情有独钟的类型,如果自己真的这么拍,可以说是对不起这份热情,所以,我从《见鬼》到《梦游3D》,无论有鬼也好、没鬼也好,都希望做到‘言之有物’,换句话说,恐怖并不难拍,真正难拍的是在恐怖的外衣下,能让观众有所思考,甚至有所体会。
” 《梦游3D》从头到尾都没有鬼怪出现,有的只是常人因“心魔”作祟而在无形中将自己推向极端的性情变异,因此,片中李心洁为何梦游?
杀人事件因何而起?
隐藏在阴谋背后的凶手究竟是谁?
杀人者为何杀人?
……非但真假难辨,其纠缠不清的内忧外患更使众人纷纷陷入心理恐惧,简直“求路无生”!
彭顺认为,这样安排的原因,为的就是激发演员潜力,这种状态符合《梦游3D》所探讨的在极端环境下人性扭曲变化的主题,真正的黑暗从不来自外界环境,而是来自人们的内心。
科学解梦有根有据 《梦游3D》虽是以梦游为主题的惊悚影片,对梦游这一行为的阐释与表现却非不伦不类、似是而非,反之,片中的“梦游”将会成为引发观众争相讨论的焦点。
彭顺认为:“梦游虽然是现实生活中会发生的行为,但如果要夸张,我把它拍得再不可理喻都可以,但这终究不是我要表达的,事实上我真正想要的,是通过梦游探讨人们在日产生活中心理遭遇的压力与挑战,而这种压力又会反作用于某些超乎潜意识的行为,因此我们听闻一些人在梦游期间的另类行径,其实是不足为奇的。
” 由此可见,《梦游3D》非但不是胡闹无稽地表现梦游,反而有根有据地对此作出“科学解答”,从而让观众明白:梦游虽然会让人产生恐惧,其源头却始于生活现实;而在影片中,也将有不少转折由梦境展开,因此观众将会随着一场又一场的“梦”来探究谜底。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还将出现一场别开生面的“实验”:借助现代科技仪器,配合催眠师在侧的心理引导,令李心洁还原甚至“创造”了不少已被她遗忘的记忆,是为全片最具“科学根据”的场面,届时观众大可仔细关注。
女星挂帅比拼演技 早在2002年,彭氏兄弟(微博)已凭借一部《见鬼》让李心洁一尝“四料影后”滋味,2007年至2011年,彭顺独力打造的《C+侦探》与续集《B+侦探》,亦让观众见识到他调度两大“影帝级”男星——郭富城(微博)与廖启智的功力,足见随着经验的提升,彭顺已然摆脱了对技术的偏重,转为塑造角色的举止细节与性格特征,对水准参差不齐的华语惊悚片而言,更是可喜的进步。
如今,《梦游3D》行将露面,为打造与众不同的惊悚佳作,彭顺决定以李心洁与霍思燕两大实力女星组成主演阵容,同台飚戏、各展实力。
作为影片的关键人物,李心洁在《梦游3D》中的戏份较《见鬼》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此番她照例交足功课,非但演绎出不少起伏甚大的表情变化,更主动应承素颜出镜,并要求化妆师为她画上雀斑,以最不施脂粉的形象,去表现一个身陷梦游困扰的人物作风;至于霍思燕饰演的女督察,同样在片中遭遇亲情的挑战,当压力与不信任前赴后继地向她袭来,心理的冲突与挣扎便成为她情绪爆发的“导火线”,因此,片中的李心洁与霍思燕一个要时刻表现出慌张痛苦的心情,另一个则从头到尾都难以露出笑容,对她们的演技而言,自然是难度颇大的挑战。
所幸,两人的表现最终得到众多评委的一致认可,更双双入围东京影后,但喜悦之余,两人却仍对影片的惊悚情节心有余悸。
李心洁表示:“片中有很多对于黑暗人性的诠释,是为了唤醒人内心深处的东西,传递出正面的信息。
”而霍思燕表示非常感谢彭顺导演挖掘自己演技的另一面,也非常开心与李心洁、杨采妮等演技派合作。
两大男星迷失自我 尽管《梦游3D》中李心洁及霍思燕为人盛赞,另外两位参与其中的男星——李宗翰与郑则仕同样不甘人后,皆因他们在片中饰演的角色,非常的牺牲形象!
李宗翰在《梦游3D》中饰演服装设计师外表斯文成熟、温情善良,心底却埋藏着无法告人的苦痛。
内疚中不断接近并帮助李心洁却日久生情,在万般自责和情不自禁间一步步迷失自我。
对此,李宗翰认为这是一次为他带来新鲜感的尝试:“我在片中的造型看起来很斯文,其实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很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也让我变得身不由己,干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而我的所作所为,也是揭开谜底的其中一个关键。
” 至于重量级影帝郑则仕的加盟,虽未透露自己在影片中干了什么,却表示对这样一个角色相当有兴趣:“观众很久没在大银幕上看到我这种形象,这次就让大家过过瘾。
” 3D打造“异度空间” 严格来说,《梦游3D》并非彭顺首次尝试3D技术——就在2009年,他已与弟弟彭发联手执导香港首部立体恐怖电影《童眼》,全片以3D摄影机拍摄,成本耗费不大,效果却相当出色,也进一步稳固了彭氏兄弟的“技术控”地位。
不过,《梦游3D》同样实现“先开纪录”,皆因它是首部运用3D技术拍摄、并成功于国内公映的惊悚影片。
对此,彭顺表示:“《梦游3D》每一个镜头都是用3D摄影机拍摄的,为的就是打造真正的立体效果,让观众真正投入到一个充满悬疑气氛的电影环境里,而之前无缘在大银幕上观看《童眼》的内地观众,这次必将在视觉观感上迎来一次冲击。
” 虽则如此,却并不意味《梦游3D》盲目滥用3D技术,恰恰相反,在彭顺的娴熟运用下,影片的3D效果尤显一气呵成,几乎无法让观众逃出梦魇!
在《梦游》中,当演员进入梦境,这个梦幻世界将有更为明显的3D效果来展示,充分表达灵异感与悬疑气氛,绝对令观众耳目一新,有更好的视觉享受。
“这两年来,华语电影的3D技术越来越成熟,但实际运用却并不是那么广泛,所以我再一次尝试将3D技术融入《梦游3D》中,以这种身临其境的手法表达梦境那种‘亦幻亦真’的感觉,此外,经一系列尝试与运用,我也发现3D拍摄手法颇能充分表达出那份悬疑的气氛,令观众有更好的视觉享受。
” 此言非虚,为打造真正意义上的3D效果,彭顺非但从头到尾都在摆弄那台3D摄影机,更在每一个镜头摆位、每一次场面调度上都下足工夫,力求将3D技术与场景氛围完美结合,届时,观众也将会在影院中见识到《梦游3D》“迎面扑来”的真实恐惧!
我有一个理论,就是比如说你害怕一个东西,但是假如你自己变成了你所害怕的东西,那么你就不害怕了。
好比说有人怕鬼,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假如真有鬼这种存在,那么你基本上肯定会变成这种东西,对于一个你必经的过程,有什么好怕的?
好比说有人曾经很害怕步入中年或老年,于是说自己会在30岁之前自杀以避免将来的那种老态。
但是现在我就30岁了,我感觉确实没有多恐怖,而且现代人生活越来越好,很多4、50岁的人看起来还很年轻,难道说你要把这个年龄推迟?
所以说,我不害怕梦游,因为我曾经这么干过。
但是,反过来想想,假如你身边的人看到你梦游,那么你替他想一想,还是挺恐怖的。
比如说,如果上学的时候睡集体宿舍,如果某一天你闲来无事半夜醒来,发现你的某个室友坐在你床前沉思,相信就算这人是你最要好的死党,你也会吓个半死,而且怀疑他的性向。
当然,很多人并不知道梦游这个玩意,他们以为这只是梦游者半夜醒来干的一些怪事情。
我很小就知道梦游,小学的时候看《连城诀》,半夜微笑砌墙的意象太过传神,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不过,与此相比,更早的是在知道梦游之前,我就梦游过了。
不过这种事情当事人是无法亲眼目睹的,得靠别人转述。
小时候,我经常去大姨家去玩,因为有一个大我几岁的表哥。
有一次,在阿姨家过夜,睡在2楼,她家厨房是一个平顶,比较奇特的是在栏杆的外面又用水泥浇筑了突出来的一块,大约有1.5个平方。
后来听我表哥的描述是,那天晚上半夜我忽然爬起来走到那块突出来的一块那儿,作势就要爬过栏杆站到那上面去,被尾随的表哥一把抱住。
现在想,我当初梦里没事干吗要爬个栏杆?
其实也很简单,我一向比较胆小,但是常常又不甘寂寞,看到那个突出来的一块,幼小的心灵觉得很危险,所以在醒着的时候,显性意识控制自己不去爬,但是潜意识里面又觉得要是能爬过栏杆站到那上面一定特别拉风,于是在梦游的时候就这么干了。
用这个例子来看“梦想”这个词的话就特别靠谱,醒着的时候知道那不可能,或者说代价太高,梦里面就把这些理性顾虑全都遗弃了。
还有一次有记录的梦游也是在这个阿姨家里面,不过那一次就略显平淡,而且由于资料太少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
那时上初中寄宿在阿姨家里面,还是住在2楼,有一天晚上,我走到楼下敲楼下客厅的门,姨丈在房间里面问,谁啊?
我说,是我。
姨丈问,你在干吗呢?
我说,我在睡觉。
这就是后来得知的全部信息了。
所以,梦游很好玩的地方在于,梦游者可以跟你对话,最搞笑的是比如说他明明在大街上游荡,你问他在干吗,他一定回答你他在睡觉。
因为他的显意识最后的认知自己确实在睡觉。
至于有人说,不能叫醒梦游者,否则他会疯掉,我觉得这就比较迷信,顶多就像叫醒一个正在做梦的人而已,只不过如果一个人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很莫名其妙的地方,而他又没有有关梦游的知识的话,肯定会吓一跳,会想,自己明明在床上,怎么到了大街上?
谁把自己抬过来的?
后来又看了一部印象很深的片,就是张国荣的遗作《异度空间》,这部片建构了我现在对于鬼的认知,就是所谓的“垃圾资讯”的组合。
除此之外,该片还有一个情节很有趣,就是用摄像机拍下自己睡觉的全部时间。
我一直不敢这么干。
为什么呢?
这要扯的比较远,慢慢扯。
以前看过一部片,黄秋生的《新房客》,里面有一个变态医生,用一只箱子装了一只死狗,然后一个人跑到下水道去吃烛光晚餐,光是这样一个意象就已经非常恐怖了,却还有更恐怖的。
男女主角跟踪这个变态医生到了下水道,结果被发现了,俩人拼命跑,拼命跑,结果跑了一段摆脱危险了,俩人兴致来了,就吻起来了,结果突然女主挣脱男主,嘴角还有一丝血迹,惊恐地问,你干什么?!
这时秋生哥所扮演的男主,面目狰狞地说,你就让我咬一口嘛。
(秋生哥果然不同凡响,演起这种变态来简直就是本色演出)这个场景太恐怖了,如果你还没有感觉,那么我再举一个例子,好比说深夜你和你妈一起回家,在电梯里面只有你们俩个人,忽然你有点害怕,于是你握紧你妈的手,故作轻松地跟你妈说,妈,我有点害怕。
忽然你发现你妈面目变得狰狞,凄厉地说,你叫谁妈啊?
像上面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有很多,比如说夫妻睡在一张床上面,很难说对方会不会在半夜给你来个突变。
所有的这些,想表达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当你最信任的人突变的时候,那种场景会变得格外恐怖,因为你已经没有退路,没有了任何依靠。
谁是你最信任的人?
这个人其实是每个人自己。
所以我才不敢拍自己睡觉的画面,因为害怕自己会作出某些恐怖的事情来,更加恐怖的是,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我还没有办法摆脱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就是“我”。
仔细分析下来,会发现其实我基本上是有社交问题的,不但不信任他人,甚至连自己也不信任,而且我觉得这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有时候你一个人呆久了,会把自己封闭起来,特别是我从小就喜欢自己呆着,自从92年我家砌了楼房我睡到楼上之后,除了吃饭,我总是一个人呆在楼上,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呆出毛病来了。
不过如果再回到一开始我所说的理论,如果你自己就是恐怖源,你就不会害怕了。
好比说你自己是鬼,你还怕鬼干吗。
所以我并不害怕梦游的人,因为我自己也这么干过,不过如果知道别人梦游背后的潜意识,多少还是有些尴尬。
其实本片不是走惊悚路线,因为基本没有一个比较恐怖的镜头,主要的噱头还是梦这个东西,不过所找的几个搞心理咨询的人看起来都显得很可笑,尤其是那个电脑桌面上有个“真”字的老头。
我觉得,导演只不过是因为有了几个意象,比如梦游者,荒地,童话故事里的大狼狗等等,于是就拍了一部片,但其实并没有比较完整严密的构思,所以整个故事看起来张力不够,显得很松散,不能抓住人的注意。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假如你梦游,你又不想梦游,于是你把房门锁起来,还把钥匙藏到厕所水箱里面,你猜你梦游的时候知不知道钥匙在哪里?
我没有干过这种事,因为我没有干过什么大的亏心事,而且很早就有了梦游的知识,所以梦游就随便他游,根本不去阻止。
但是我想,你防备的人是你自己,能防得住吗?
你自己把东西放在哪里自己能不知道么?
潜意识与理性,是否像黑白天鹅那样,真的是俩个自己?
现在的认知还是没有很清楚的,人还没有真的认识自己。
不知道导演、制片人、编剧到底要多么不敬业、多么蔑视观众才能端出这么烂的一部电影。
居然还拿东京国际电影节说事,不要把国人的脸都丢得飘洋过海了。
13年看的海报最好看·整个剧情挺一般的 剧情发展十分拖沓。
剧情主旨是什么? 安全教育片? (个人认为 和《见鬼》差了十万八千里,和《鬼域》都没法比……)说是恐怖惊悚片 其实没有什么恐怖之处,其实是一部警匪片吧。
女主被噩梦接连困扰 梦中尽是一些恐怖的场景,然后她梦游 自我怀疑。
另外还有绑架案什么的……
感谢影片的结尾,赐予了我这个标题,其次这是一部极其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
结尾处李心洁回忆起给女儿讲狼狗与女孩的童话,回应影片最后的审案,序幕上来的时候,我还在想象彭顺的意图,是要扼杀每一个小孩心里的纯真美好,又或是毫不遮掩的讽刺影片展现的邪恶。
-部分影评掺剧透-1,首先,《梦游》已经把港式的恐怖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彭顺成功的将恐怖片脱离了鬼怪之类的灵异元素,靠饱满的故事去呈现一个虚拟立体的惊悚空间,这一点远比那些灵异的东西容易说服观众。
2,配乐精湛。
在李心洁梦游与解梦的过程中,配乐起到了最好的视听效果,并且历数彭式的恐怖片,配乐都为其加分不少,在《梦游》中更是为剧情推波助澜。
3,李心洁独挑大梁,《梦游》中有近50%以上的戏份都是李心洁的独角戏,并且这位“鬼后”已经跨别恐怖片很多年,这次的演出绝对为影片增色几分。
片中李心洁的红发造型,加上其多部恐怖片经验,在塑造影片人物角色上堪称顺手拈来。
4,剧情饱满。
彭式的恐怖片向来都是以良好的剧情去构架全片的基础,然后加入惊悚元素,《梦游》也是如次,影片的前70%基本可以让观众买账,但是这部影片的结局未免令人大失所望,前半段的剧情在每一段的顺延上都做了扎实的功夫,但是到了结尾处,彭顺似乎故意丢失了一些铺垫的内容,直接潦草的揭幕了事情的真相,在观众还意犹未尽时就泼来一盆冷水,导致后20分钟的可看性几乎丧失。
5,在制造悬念方面,彭顺绝对是高手,并且在中国的恐怖片惊悚片领域算的上大师,片中不少承接剧情的部分,都是由精巧的悬念部分作为承上启下,并且结合影片的惊悚效果,悬疑成了很好的元素。
6,最后说说这个结局,很轻松便能理解到彭顺是为了增添些黑暗和讽刺的意味,并且是为了协调开头与中间部分的衔接。
但是就是这个结尾,让整部电影的降低了一个水准,让一部本该让人沉重的电影显得有些轻浮,以偏概全的内容往往不能让人欣然接受。
梦游3D用一句话概括是讲述梦游症患者的自救以及他救过程。
它从一开始的悬疑剧,演到悲情剧,再到后面彻彻底底转化成了一个教育片混杂警匪(其实中间还一度出现了科幻情节....)。
想来想去,彭导应该只是要告诫我们,赌博有害以及开车要系安全带。
警匪以上,悬疑未满。
不过最后李心洁可爱的小虎牙以及给孩子讲故事时温情的样子忍不住让人狠狠心花怒放了一把。
感慨一句,该女子素颜依然美丽。
与以往的彭氏出品来说,这部片没什么惊喜,有些情节过于罗嗦,以往两彭的片都是情节步步高潮迭起,气氛也扣人心弦,让人的胆子也随主角提了起来,结局也会让人料起不到这片就过于平淡,
为啥评论一片骂声呢?我到觉得还可以啊……
音乐有点故弄玄虚,情节更加故弄玄虚~
失望
感觉还是有点牵强
4D好好笑!
主角演技值得肯定,可惜剧情推敲度不高,有点牵强——梦镜破案!
李心洁的戏不错,梦游表现得可圈可点,梦到凶手那一幕全场惊叫又全场爆笑,凶手比较有笑点,杨采妮的线索去掉可以让剧情更紧凑。
小李感觉很入戏啊~肥猫啊肥猫做什么不好 偏偏要去赌 要去杀人。。
彭顺自己犯蠢 还要拉妻子一起下水!
不吓人
编剧导演是一人,电影表现的就是他的卖弄小聪明。除了床边脚印和水箱钥匙的桥段,其他都可以当做无。李心洁非常棒,眼神神态不仅入戏,还能带人入戏。催眠师设定成有感情创伤,可是有什么用!!太刻意了!每次看他都会从戏里出来。这一定和特别鸣谢杜致朗有关。
风格突变
一粒半星星给李心洁和半粒给杨采妮,太会演了
期待完整版。。。
反转什么的都没有,一开始想的全都对,没劲
首先,是个教育片不是惊悚片。然后,无论是从情节的紧凑性还是情感的细腻度来讲都不行,不过有些画面实在是美翻了,尤其是那些壁纸。结尾的衔接倒是种常见的很讨喜的手法,可惜童话故事在现实里始终没办法得到一个美丽的结局。
风格还在,总体些许失望
故弄玄虚的教育片!
李心洁一直赞
片尾看起来象法制教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