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其实有点平淡,前一个小时我都觉得没啥意思,最后的反转稍微有点吸引人但转换的略有些生硬。
演员的演技都不错,演的都及格甚至黄立行让我觉得演的算是良好了,但全电影能展示出演技的也就白百合,黄立行,明道,其余人没什么发挥空间。
剧本不行,角色塑造都不太完整,没有让人特别印象深刻的人物和点。
剧情整体上看完有点空,没有很实在的基础,看起来很浮。
看个乐没毛病,严格意义上算不得警匪犯罪片,算是商业打斗片还行。
老徐比她导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有点进步,希望以后继续努力吧,毕竟还是差的远。
这部片子的亮点在最后的反转和黄立行的表现。
黄立行最后让我有点路转粉了,太帅!
太酷!
很喜欢!
老徐导演的《绑架者》可谓是票房和口碑双扑街,在同期上映的三部犯罪题材里是最差的。
票房上映五天总共6200万,分账后还不够白百合一人的片酬,豆瓣评分5.3,不及格。
第一出品方万达至少在票房上是没赚到什么钱,万达在明星崇拜上这方面教训不少,上一次吃亏上当是姜文的《一步之遥》。
究其原因,无非是老徐这次跨界步子有点太大,老徐不好好搞自己的小文艺情调,非要混到男人圈里玩犯罪题材,导致整部电影完全流于形式,内容肤浅,唯一的亮点就是男友黄立行那个大屁股,让很多“腐女”兴奋的合不拢腿。
就犯罪题材上而言《绑架者》就是一个小孩过家家的水平,再加上老徐人到中年,也很难吸引现在的年轻电影观众,特别是男性观众。
《绑架者》:一个“摇滚果儿”老得终于可以秀秀男友带电的肉体了纵观老徐的导演生涯,早期离不开王朔、姜文等大腕的捧,譬如她的导演处女作《我和爸爸》有姜文和叶大鹰、张元的参与。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姜文参与。
《梦想照进现实》和《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有王朔参与。
而只要有她现任男友男友黄立行参与的电影,这几位捧她的主儿都“吃醋性”的回避了,譬如《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还有这次《绑架者》。
我们可以看到有王朔和姜文这样大腕参与的电影豆瓣评分都6分以上,而有她男友黄立行参与的电影则评分都在6分以下,但是票房都过亿了,除了这部《绑架者》(如果算上中国票房增长率,这部电影加权票房会更低)。
《绑架者》:一个“摇滚果儿”老得终于可以秀秀男友带电的肉体了可以说这一次是老徐为了男朋友有点得不偿失。
有人说老徐江郎才尽了,如果说表演方面老徐还算有特色的话,在导演方面老徐到底有没有才真还值得商榷。
譬如那一部获得了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大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姜文的参与,在中国有姜文参与的戏基本就没什么导演自己的风格了,不要说徐静蕾了,就连《寻枪》观众都不觉得是陆川的作品。
可以说徐静蕾的成功是靠几位男人捧起来的,当她想靠自己一己之力带着男友飞的时候,可就真的有点力不从心了。
老徐的成名史很有意思,她身上有很多标签,譬如:邻家女孩、玉女、女权主义等等,身上有强烈的现代都市女性的启蒙色彩,所以她拍一些都市白领的女人戏还是不错的。
王朔曾经在一段采访中这样描述徐静蕾:“就是北京白家庄的一个普通女孩……她是摇滚果儿。
”作为文艺女青年的杰出代表,老徐一开始是混北京“滚圈”的“果儿”,至于是不是“尖果儿”估计有点悬,否则也不会堕落到文学圈里混。
《绑架者》:一个“摇滚果儿”老得终于可以秀秀男友带电的肉体了“摇滚果儿”混得比较好的像王菲,最后成了流行天后,但是她的移情别恋也引发了黑豹乐队的第一次分崩离析。
另外一个就是几个“摇滚果儿”组成的指南针乐队的主唱罗琦,被摇滚青年戳瞎了一只眼,但是罗琦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中国摇滚女王。
那个年代混圈子一流的“果儿”一定是混“滚圈儿”,圈子热闹、刺激还容易出名。
“摇滚果儿”如果心灵受到了创伤往往会暂时躲避到文学圈或者画家村调整一下,舔舐一下受伤的心灵。
当然也有“摇滚果儿”是因为“滚圈儿”实在混不下去了彻底堕落到文学圈的。
至少早年的“滚圈儿”没有多少老徐的风流韵事,很有可能她是“滚圈儿”没混好才下嫁到文学圈里的。
而老徐这种在摇滚圈没混好的“果儿”一旦到了文学圈就立刻成了香饽饽,这也可见当年的文学青年跟摇滚青年相比境地是多么的惨了。
《绑架者》:一个“摇滚果儿”老得终于可以秀秀男友带电的肉体了老徐早年的发展也挺有意思,先是考中戏的舞美专业没考上,后来考电影学院随着音乐跑了一圈就糊里糊涂考上了,所以说老徐这种文艺气质对文学和影视圈的杀伤力还是比较大的。
我估计老徐如果考不上电影学院很有可能就去北广学播音主持专业了,那估计就没有柴静什么事儿了。
柴静和徐静蕾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所以柴静也是深得那些像老罗这样的外地边缘文学爱好者的青睐。
可是柴静的平台级别太高,那些屌丝文学青年只能看看。
文学圈喜欢的“果儿”都有一些相同的气质,譬如喜欢瞪着一双懵懂的大眼睛轻声细语问一些有情怀的傻问题,那个时候文学青年一颗心都硬了。
《绑架者》:一个“摇滚果儿”老得终于可以秀秀男友带电的肉体了老徐在文学圈跟王朔的关系有很多是是非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老徐在文学上实在没有什么造诣,跟王朔这么多年也没见她在文学领域像王菲和罗琦那样有成就,博客上的老徐似乎没展示出多少文学才华,到是当年他父亲逼她练就的一手好书法成了她最大的标签,甚至还赚了钱。
在知乎上有很多大V约炮后,往往喜欢给姑娘们这样一句非常文艺的临别赠言:“其实,才华是无法通过做爱转移的。
”从“摇滚果儿”到“文学果儿”的老徐最后转战电影圈,但是同样的一旦离开了捧她的“苍孙儿”,基本上老徐也就是一普通邻家女孩。
不管是摇滚圈还是文学圈的“苍果儿”的归宿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最后都跟了土豪或者老外,譬如王朔的《过把瘾》里刘蓓饰演的贾玲,叶京导演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李白玲,石康的《支离破碎》里的阿莱等。
她们这种行为多少带有一定的“复仇”意识,“果儿”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那些她们认为最美好的爱情和理想,但是却是伤痕累累。
最终从爱情到纯物质,从理想到最恶俗。
恶心了自己,成就了别人。
老徐在《绑架者》中也多少带有一些这样的成分,她把对王朔思想的迷恋转移到了对黄立行肉体的迷恋上。
电影中老徐不惜把自己男友的私家珍藏的健美裸体都奉献出来,她要高歌一曲那“带电的肉体”。
她要去踢男人的档,这都是一种赤裸裸的“复仇”心理。
《绑架者》:一个“摇滚果儿”老得终于可以秀秀男友带电的肉体了真不知道这部电影是给谁看的。
从理想到物质,从爱情到现实是一个文艺青年必经的过程,这就是生活吧。
当然,也许以上文字只是一个普通观众看完了这部电影的一个臆想。
一开始,我没看出男主是黄立行😂直到他剪了头发。
有点模仿成龙的《我是谁》的剧情,但是也算是在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
白百何用力过猛了,显得太刻意了。
黄立行的身材是真的很棒很棒!
看到可以流口水的那种程度,徐静蕾是真的拼!
最后的一个小镜头算是小露脸一下,没想到黄立行居然是警察。
看完了才发现原来是老徐的作品。
开场还是很能博人眼球的,可惜越看发现bug越多……首先,开场那一大段上窜下跳的追捕为啥不用对讲,这不是警察围捕罪犯的最基本工具吗?
然后就开始帮杨念找记忆的旅程~与其说是找孩子,不如说是黄立行的个人秀:澡就洗了两次,各种角度的淋浴照~还有拳击照~个人感觉杨念失忆的部分有点儿长,还有陆然是反派的情况也没有很好的铺垫,到最后感觉像是时间不够了,半碗饭全扣脸上了
经过近两年的休息,徐静蕾重返大银幕,并选择在类型片上发力,不但出演陈正道导演的最新电影《记忆大师》,还首次执导动作警匪大片《绑架者》。
据徐静蕾描述,电影《绑架者》线索繁复,女主角林薇(白百何 饰)是重案组的一名警员,某天她的女儿无故失踪,在追捕过程中,唯一的嫌疑人杨念(黄立行 饰)却横遭车祸导致失忆。
为了找回记忆,杨念决定重返黑帮,但为了找回女儿的林薇也不惜代价对他步步紧追。
与此同时,重案组组长陆然(明道 饰)也在对案件展开铺天盖地的追踪……徐静蕾透露,自己对演员的要求十分严苛,白百何、黄立行、明道在为戏中绑架案身心交困的同时,在戏外的拍摄中也要经历伤筋动骨的再造和新生。
很难相信明道是第一次扮演警察,但在《绑架者》中饰演的陆然,确实让人有久违的感觉。
徐静蕾执导的电影《绑架者》,由白百何、黄立行、明道共同主演,讲述了一个线索复杂的故事:重案组警员林薇的女人,突然成为近期儿童连锁失踪案中的一员,专案组组长陆然对案件展开了铺天盖地的追踪,在追捕过程中,唯一的嫌疑人杨念却横遭车祸导致失忆……侦破行动陷入僵局,众人一筹莫展,却又从此遁入到各种追逐、暗杀不断的巨大漩涡阴影之中,全片故事跌宕起伏,案情扑朔迷离,不到最后,很难解开最终的谜题。
在片中,明道饰演的警长陆然,是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形象立体,性格鲜明,人物复杂,故事线又足够丰满,担任此角的明道,也奉献上了足够沉稳的内心戏,和足够劲爆的动作戏,这是一个亦正亦邪的高能警察,给战台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犹记得出道伊始,明道给人的感觉都是“王子”风范,其后一直的形象也相当鲜明:浓眉大眼,麦色皮肤,英俊帅气中透露着令人信任的淳朴,轻轻一笑便带来漫天的阳光灿烂,稍微低眉又能隐藏起满腹的心事。
当然,这种天生的正义气质,也很容易和帅气警察类型的角色挂上钩,或许也是他出演的警察,让人有久违之感的原因。
身兼演员、歌手、主持人多栖的明道,近些年已经将工作的重心,付诸于表演事业,从初期的偶像王子,到之后的霸道总裁,不断在演进着一个“鲜肉”派实力演员的蜕变之路。
《绑架者》是徐静蕾导演的第一部动作悬疑大片,对明道而言,也是第一次担纲了如此多的动作戏份,片中有大量的追逐、跳跃、搏斗、枪击、爆炸,有“恐高症”的他,甚至还参演的天台挟持的重头戏,拍摄过程所带来的挑战,一定超过了明道既往的任何一部作品。
如果以“文武”来为演员分类,《绑架者》明显完成了明道从文到武的大跨越,为出演陆然这个角色,他苦练跆拳道,积极训练体能,并接受了剧组长达两个月的特训,并在拍摄过程中,亲身挑战大量高难度动作戏,其中有次拍摄过程中,不慎头撞钢板,声音巨大,吓坏了在场的众人,而明道却依然坚持拍摄,让人心疼又敬佩,由他体内所迸发的能量,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或许对于演员来说,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参演《绑架者》的明道,一定也是在“逼”自己不断的突破自我,从清秀小生到文雅绅士,再到MAN到爆的动作硬汉,一路转型而来,相当颠覆,却也是开拓出了更宽广的戏路,成为了近乎全能型的演员,令众人刮目相看。
在《绑架者》中,陆然并非一个只有匹夫之勇的警察,他其实是一个层次感极强的存在,虽然总能在关键时刻显身手,但更多的时间,是一个含蓄而内敛的人物,在片中有着许多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不经意的细节刻画,正是这些有广度有深度,又足够多角度的人物呈现,或将让陆然成为又一个让人难忘的警察形象,微蓄的胡须,凝重的表情,突然爆发力,让人看到了明道更加成熟的人格魅力。
整部电影故事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饱满,值得一看。
除了开头那段追逐动作戏,所有的画面都呈现出一种爱奇艺网络大电影既视感,情节牵强附会,背景设定要多别扭有多别扭,让人分不清楚这到底是大陆沿海城市的故事还是新马泰二三线城市的故事。
梁天那句“你造吗”让人分分钟出戏,史上最弱逼黑社会老大。
黄立行不停地挨打白百何不停地抓狂明道不停地打黄立行并让白百何不要抓狂。
结局明道的理由太过牵强难以说服观众。
90分钟的时间我特么干什么不好,非要在这儿受尽煎熬?
活着不好吗?
离开了王朔,老徐身上仅剩的灵气荡然无存,倒是向郭敬明看齐了。
一星给点点的电子表。
徐静蕾应该不算是高产的导演,但绝对算是位才女。
据报道称老徐也是首位票房过亿的女导演。
虽然都不是什么大制作的商业大片,但老徐的作品还是很有她个人特色的。
老徐的作品这几年看下来,有个小规律:“那就是流水的女主角,铁打的“黄立行”!
虽然也曾启用小鲜肉吴亦凡,但基本上能上三部老徐作品男主的,也只有“黄立行”了!
看来老徐和黄立行八成真是即是生活上的好伴侣又是事业上的好伙伴呢!
《绑架者》这部作品说实话整体看下来,槽点也是蛮多的。
故事开篇颇有《碟影重重》的影子,同样设定为故事男主受伤失忆,醒来后就被一众人莫名追杀,次次是险象环生,死里逃生的。
女主呢?
则是一位刚刚失去孩子单身妈妈(女儿被男主绑架)职业呢又恰恰是重案组女警员。
这个人设和剧情设计又和港片《绑架》很是相似(刘若英饰演的女警是遭遇弟弟被绑架的老梗)。
一个故事开篇就和两部电影剧情撞车又或说迷之相似,所以我都没有全情投入观看的心情了,总感觉有被诱拐观影的嫌疑,内心很是不爽。
不用动脑筋想都知道故事的发展是女主执意逮捕男主,势要尽快找到女儿。
而男主的失忆又为女主找到女儿设置了重重障碍。
女主好歹也是重案组女警好吧,身手就算不及男人也应该是有几把刷子,但是每每与男主过招儿时,总是被男主一招儿致胜。
不是追捕失败,就是打斗中丢枪,除了从头到尾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着要找女儿以外,似乎没体现出其职务该具备的专业度、敏感度以及身手要求。
白百何想通过此片给自己转型,估计也不是很成功,她还是饰演北京大妞来得得心应手些,想来一个神勇女干探真不适合她。
想必故事的编剧也是看了很多类似绑架题材的影片,因此在本片的剧情设计上过多的延用了太多的老梗。
前面铺垫的所有线索其最后还是归结为:警队内部出了内鬼,这样官匪一家亲的戏码真是太老了。
稍微有些亮点的就是同样是设局套出警队内鬼,但男主是卧底的身份多少还中和了一些剧中的BUG。
好不容易感觉导演把自己挖的坑多少填满了,但最后收尾时又或多或少的带出些少许的暧昧,这一点我真心觉得是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事儿。
女主和男主全篇都是在敌对的状态下过招儿,彼此的信任也是建立在因为女主找到女儿之后,那也是故事临近尾声了,怎么会结局时就各自心生小暧昧呢(不要忘记男主全程都是失忆状态,所有的精力全放在找回记忆里,哪有心思和女主风花雪月谈情说爱呢),不是所有故事都需要爱情,在这一点上丝毫没有给故事加分,反而让人更加反感和吐槽。
老徐有才不假,但不是所有题材都能轻松驾驭,还是先从自己擅长的文艺片继续精进吧,等把这块领域驾轻就熟了,再涉猎其它题材也不晚,要不真要败光自己以前的成绩啦。
据说这部是白百合的转型之作,感觉明显失败了台词太用力,而且作为一个妈妈应该是为了女儿(PS:女儿长得忒可爱)担心纠结期望快速找回来但我总感觉她一副不在状态忽视其他人的感觉,当然最大的失败应该是挑错剧本了,这部电影明显是徐静蕾送给黄立行的花痴之作。
一开始的打斗反杀追逐到那场淋浴戏展示的身材薄薄的肌肉还有屁股,亮点精彩全在黄立行,明道那角色炮灰反转的太突兀。
虽说这部电影本应该是一部严肃的影片但观众们观影过程却也笑声连连。
杨念在与林薇对话时嘲讽她受到感情影响,说“对不起我失忆了,你们人类的感情我不懂”时与剧情毫无违和感的同时,也逗乐了观众。
电影中他与林薇从敌变友,也为剧情增加了几分温情,但徐静蕾作为女导演,在感情处理上又毫不拖泥带水,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不想硬加感情戏,因为当一个女警察,作为丢孩子的妈妈存在时,她不可能还有心思与一个男人暧昧。
一直不喜欢拖沓的剧情,所以失忆梗不太接受,绑架者还可以毕竟主线除了找记忆还有找孩子,虽然失忆和恢复的时机都很恰当……剧情不复杂,个人感觉情节不是很紧凑,主要是故事渲染得这个过火啊……白百合被定位停职想误导观众内鬼周队,但是越渲染越让人明了并非如此……黄立行也是艺高人胆大,进警局闯黑帮,简直是孤胆英雄,有了白百合的帮忙就变成最佳拍档了……另外说孩子没时间了,但是这么久单独在有灰尘的货仓呆着好像也没事?
演员没什么可挑剔的,只是感觉角色本身设定有问题,明道的角色虽然猜到了是幕后黑手,但是可不可以好歹有个铺垫再崩坏?
开始以为黄立行只是良心发现回头是岸,结果发现本来就是卧底,这个前面本可以埋个伏笔为什么不?
转得太大理论说得过去但是感受上过不去。
吐个槽,电影里的白百合和黄立行上辈子回眸了一千次……个人觉得电影5分到6分,勉强及格,再强调,个人感觉,不喜勿怪。
稀里糊涂、逻辑混乱的剧本看得毫无头绪,但个人真的好喜欢白百合在里面的造型。
故事很好,只是老徐导演商业片不会讲故事。
我觉得还好啊,除了后面明道黑化的时候有点恶趣味
白百何真是災難啊....
好看,美中不足的是陆然的变节非常生硬,天台的搏斗显得莫名其妙
这拍得什么鬼呀,老徐彻底堕落了,这电影里有无数警匪片的痕迹和外壳,却里面似乎空洞无一组,只有白百何的制服和黄立行的身材。
就冲徐姐姐显摆男朋友美好肉体也值五星阿 何况还有麻吉。。。。
没有一个合理的逻辑构思,只是用套路化的失忆绑架拼凑而成的《绑架者》,很难让人从那俗套的故事中感受到何般悬疑力度可言,而电影在动作戏上虽不可谓不多,但很多时候其实都并无从去调动观众的情绪,终只不过是成了男主黄立行一场耍帅的走秀。
不理智给黄立行三星
现在不知道导演圈怎么兴起的一种说法“导了烂片之后被骂不是我导的烂,而是我被人黑了”。尤其这话从一直就没导过什么能看的电影的徐静蕾嘴里说出来,就更可笑了。看完之后影院散场,一个厅出来的大爷指着嫌疑人X献身的海报说:“诶!咱看的是这部电影吗?这电影真好看。”
其实我也是个警察,“你要记住你是个警察”,“因为我是个警察......”。警察一定是全片中出现第二多的词了。黄立行不说话时很酷,一说话就出戏,他才是绝对主角吧,主要戏份都是绕着他展开。好几场动作戏,特别是码头枪战,都挺凌厉的。可剧情实在是太弱了…有种过家家的儿戏感。
2017年6月18号看完这部电影的,黄立行身材真棒!
明道扮演的反面没有吴彦祖或是彭于晏入目
我这么多年一直没理解的事情就是徐静蕾有什么好吹捧的 她有个狗屁的才华?有一堆矫情倒是真的。
挺好的呀 怎么分那么低
神秘的城市,没有城市特征。绑架警察的女儿,黑帮确实智硬,找配型怎么就要用抢的。库里都没有,就开始自摸了?请得起黑帮,还不如直接去问问能不能买到……犯罪动机有问题之后,发现内鬼找人帮忙,答应的人也很智低吧……居然还帮忙圆谎……警察搞得很奇怪。
徐静蕾说自己讲逻辑,我简直一毛都不信!从来没有对老徐的电影这么失望过,即使炮王的有一个地方我也不觉得那么烂,然而在这部电影里,没有逻辑没有悬念,所有角色不是脑残就是神经病的电影里我崩溃了,当白百何黄立行明道三个人一块飚戏的场面,简直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场灾难,比谁面瘫和更狰狞?
徐静蕾那么爱黄立行自己在家随便看他裸体就够了为什么要安插进电影里,还有明道那句关于罪犯知道避开监控犯罪的台词简直就等于给自己额头刻内鬼两个字了。
和家人一起看的 好尬啊 逻辑 剪辑 表演都有问题 剧情的大走向都没问题 很90年代 2000年代好莱坞 很港 但是细节都好尬 说不好听就是拙劣模仿
黄立行的身材真是……看的脸红~四星给黄立行和明道,给那个几年前我曾经疯狂爱着的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