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相当纯粹的商业电影,它确实很好看。
安杰丽娜朱莉N次的证明了自己无愧于“天字头一号性感打女”的称号。
当然,导演Phillip Noyce对动作场面的精心设计在此是功不可没的。
特别是影片开场不久,安吉丽娜朱莉拼死逃脱FBI追捕的那段长达30分钟左右的戏码,紧张,刺激到让人几乎忘记了呼吸!
但与精彩,华丽的动作戏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影片的剧情部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它根本就没有剧情!
波恩在战斗!
他为生存与尊严而战!
007在战斗!
他为英国女王而战!
而Salt呢?
很遗憾,我实在是搞不清楚。
她为什么而战斗?
她的所作所为让人感到无比困惑,当那个几十年前就开始培养她的大胡子俄罗斯间谍顺利的在FBI的审讯室与她接上头之后,她居然就毅然决然的,不顾一切的,像打了鸡血的机器人一样,与美俄“交战”双方为敌!
直到影片结束!
说真的,看到过鬼扯的剧情,没看到过比这还鬼扯的剧情!
我第一次在豆瓣发帖,也不知吃错什么药了,就把第一次给皮嫂了。
其实这部片子在我这一个夏天看的电影里属于极次要极次要的。
既然起了头了就写下去了。
首先来说动作,我不像各位前辈那么专业,关于什么手提摄像机或是手摇发电机还有凌厉的剪辑或犀利的眼神之类的我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
不过有位前辈提到动作片最重要的是新鲜感,这个我万分赞同。
回想一下,小的时候看武打片,看的就是打,成龙大哥的那些电影,反过来复过去的看,就是看那些打。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麻木了,记得到了中学的时候,躺在沙发上看金庸剧,一到了武打场面,就像对待广告一样,立马换台,等到文戏了再换回来……当时觉得也许年纪大了,就不愿看这些打来打去的。
后来看甄子丹的《叶问》,说实话也没觉得有多好看。
可是他那个用手不停地拍小鬼子的脸,不停的拍不停的拍的场景却一直很难忘。
就只是那一个场景。
觉得看完整部电影,唯一的收获就是记住了这个动作。
再后来看《谍影重重》,到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伯恩在办签证那地儿胳膊扭几下就搞定了一对特警。
(后来听人说他用的是以色列的擒拿术,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指这里,欢迎各位前辈来指正)近些年看了这些动作片后,越发觉得,动作片的关键就是有那么一两个让人记得住的招牌动作。
废话了一大堆,现在才要说到正题,说道皮嫂的这部片。
很多人都提到了,我再说也不算是什么新鲜的论点,不过确实是从皮嫂刚开始逃亡,就产生这种感觉了:太他妈像《谍影重重》了。
不过救我个人而言,里面的动作场面却不如《谍影重重》给人的新鲜感强烈。
我印象深刻的就两个动作:一个是踏墙回旋踢,感觉这招就像是星矢的天马流星拳一样,要用到死,印象中打boss时就踢了两次,只能感叹这个剑齿虎哥哥(我没记错的话他是《金刚狼前传》里金刚狼的大哥吧)毕竟不是圣斗士,不然的话同样的招数就不能管用两次了。
这招虽然够猛够炫,也适合当做主角的必杀技登记一下快捷键,但是算不上新鲜,二十年来《双截龙》踢了无数次了。
第二个就是最后勒死剑齿虎哥哥那一下,真是惊艳啊!
我比较孤陋寡闻,没看过太多电影,至少救我个人而言,这个动作是第一次见,利用了牛顿不知道第几定律,就地取材,先发制人,加上皮嫂的表情,吼声,还有雷人的男人头……这一切实在结合的太完美了,就冲着这一勒,我觉得这部电影作为动作片我没白看。
说完了动作,再来说爱情。
看到一半的时候才明白,原来爱情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皮嫂做的一切全是为了被擒住的变蜘蛛侠未果老公,好不容易夫妻相见了,然后他二话没说(实际上一话都没说)就便当了。
真是“蛛丝未吐身先死,长使皮嫂内满襟”。
话说我一度还怀疑过他是幕后大boss(原谅我年幼无知时狗血电视剧看太多)。
其实看完之后想一想,还是很赞同导演的安排。
我这篇影评起了个非常纯洁的题目,众所周知,爱情动作片往往没有爱情或是有很少爱情。
虽然爱情摆在动作的前面,但大家爱看的是动作,所以爱情还是得让路。
点到为止,为剧情服务而已。
有的朋友预言续集老公会复活,我觉得不太现实。
就像《谍影重重》里的玛丽一样,这么快节奏的影片,主角的伴侣如果跟不上,就必须要被淘汰,否则就会成为主角的累赘,故事的发展也必然变得拖拖拉拉。
除非他真的变成蜘蛛侠了,不然肯定没他的戏。
然后,希望这么说不会冒犯到演员,就是觉得他的形象跟皮嫂不太配,或者直接一地,觉得他形象不佳。
一开始在人民民主主义思密达国的时候,看到剑齿虎哥哥,我不停地说“这货不是男猪,这货不是男猪”,然后等到变蜘蛛侠未果未来老公出现了,我又后悔了,觉得还不如剑齿虎哥哥当男猪好……关于两夫妻的感情,很多前辈已经分析过了,我也就不再赘述了。
有时候就是这么一两句真诚的话够了,感动了,然后就成了。
说到底,这部电影概括起来就是:女版伯恩。
拍续集的意图很明显了。
说一下我个人的意见,《谍影重重》的动作戏虽然很赞,但是我觉得他三部加一块儿都没编出一个吸引我的故事,所以看完之后感觉挺不爽的。
这部戏也差不多,很多人说影片安排精妙,所以动作场面都是服务于剧情,我非常不赞同。
我觉得无论是本片还是《谍影重重》,都是典型的重文轻武,文戏有点就成,就是为了给动作场面一个展开的舞台而已。
然后说一下一些我的疑惑,希望各位前辈能指点我一下,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首先就是,片子一开始,给人感觉皮嫂似乎并不喜欢她老公养的蜘蛛,依我之见,这样的人不应该会花大力气去了解蜘蛛什么的,怎么刺杀总统时就那么准,刚好选的是能毒的他假死不死的。
或许可以理解为爱屋及乌,又或者身为一个特工早就了解了(写的时候突然才想到:也许她作为一个特工,对这些毒物的了解远胜过她老公,所以开场时才会出于善意提醒老公把那只蜘蛛放远点,因为她知道会让人麻痹)第二点就是主角的立场问题。
影片后半部分主角活跃的冬季,是不是得知了老头的计划后她一直打算的就是要阻止原子弹引爆?
那她为什么不干脆点趁早干掉刀疤脸,跟他混在一起又变装什么的,感觉有点多此一举。
其实安吉丽娜朱莉的电影看得并不多,完整看下来的就一部《史密斯夫妇》,而看皮特的戏比较多,所以比较喜欢称呼她皮嫂。
希望喜欢她的朋友们不要介意。
我也不会用些很专业的话来评论她,只能从我角度去简单说一点,她真的是个很有魅力的女演员。
期待她能有更多好作品,也期待本片的续作能超越《谍影重重》系列,成为故事和动作都很棒的经典电影。
美国的特工题材电影大概和漫画电影一样,是存在“宇宙”的。
正如漫画中不同“宇宙”的超人和蜘蛛侠平时见不到面,蝙蝠侠也会在另一个“宇宙”中化身邪恶但一样身手不凡的猫头鹰一样,特工电影中不同“宇宙”的设定也有很大区别。
在《碟中谍》的“宇宙”中,20世纪60年代,可随意卸下的人皮面具已经是特工标配了,而且戴上面具后可随意变作另一个与特工丝毫不像的人,甚至说话生硬,行为模式都可以提前模仿而惟妙惟肖,《邵特》中朱莉的易容术就比较尴尬,像极了本人不说,撕下来还麻烦的很,而且她的声音丝毫不像一个男的。
在《24小时》的“宇宙”中,刺杀俄罗斯或美国总统这样的大件恐怖袭击,是需要一支装备不亚于政府一流反恐机构高科技武器的恐怖分子小组齐心协力,加上政府内应(甚至是美国总统本人)的协助,才有八成把握的,《邵特》则讨了个大便宜,一个被无端端诬陷成间谍并被满城追的四处跑的女子,居然简单整理了一些装备,上网下载几张图纸,就能一举攻破联邦特工和特勤组的铜墙铁壁,射杀俄罗斯总统于眼前(甚至还造了个大骗局)。
和《邵特》的宇宙比较接近的是大名鼎鼎的失忆特工伯恩,但即使是伯恩也不敢在他的追捕势力本土——美国太过放肆,他的单打独斗仅限于在印度,俄罗斯,北非,以及一些欧洲小国,一旦到了美国本土(第三集结尾),还是有一个情报局熟女内应施以援手,方能将整个组织的幕后扳倒。
而邵特在全程中完全没有助手,硬是靠一个弱女子的身躯造成了数倍于伯恩的破坏,摞倒的对手之多(注意,几乎没有用枪)让精通菲律宾武术的伯恩也望尘莫及。
《邵特》的悬疑并不新鲜,以主角身份的忠奸转换来推动剧情在弗里茨•朗的《高度怀疑》中就已经成熟,虽然朗本人并不喜欢那个结局,但当时的美国观众受用的很。
这种手法在凯文•科斯特纳的间谍片《无路可逃》中达到了一个十分出色的效果,之后就有被用烂之嫌。
而菲利普•诺伊斯这次将之设置为一个三段式的转折,虽然本质上仍脱不了传统,但毕竟还是令人眼前一亮,不至于将本片放进“徒有动作,剧情白痴”的分类中。
整个故事共有三处转折,不断叫观众疑惑邵特的真实身份。
一开场,俄国间谍到中情局投诚,邵特遭到怀疑而拘禁,随后脱逃,是一个典型的“无辜的人”式开局。
稍看过美国大片的观众都很熟悉这种套路,一个有勇有谋的主角被陷于不法,要处处逃生且找出蛛丝马迹的真相证明自己清白。
而接下来的剧情大致也是这么走的,邵特逃离中情局之后,又在四通八达的大街上上演了一场人与交通工具的精彩追逐,终于险险脱逃。
至此我们毫不怀疑,邵特是一个优秀且忠诚的美国特工,她最终将幕后黑手绳之以法,恢复名誉。
但之后的情节就立刻打乱了观众的预期。
邵特被诬陷为要刺杀俄国总统的间谍,她逃离了情报局追捕之后,竟然立刻开始着手实施这个刺杀过程。
这其中当然有一些斗智斗力,但最终当炸弹爆炸,俄罗斯总统从天而降,并最终被确认已经死亡的时候,导演的信息已经完全传达出来了“邵特正是俄国间谍,而且她已经得手了”。
无论我们如何无法相信,甚至对一个反派作为主角产生反感,这个事实都是如此的不可辨驳。
第二次转折发生在邵特和他的俄罗斯接头人会合。
他们庆祝,他们商议未来的恐怖大计,他们甚至处死了邵特的“丈夫”,导演让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邵特的这个新身份,然后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把它撕得粉碎。
邵特突然发难,一股脑端掉了所有俄罗斯间谍,然后对着丈夫的尸体凝视。
在惊讶之余,也给人释然。
毕竟邵特不是一个反面人物,她也许是俄罗斯间谍,但她毕竟还是与这群十恶不赦的家伙划清了界线,而且,她对自己的丈夫也并不是全无感情。
但是即使到了这里,我们还是不清楚她的身份和动机。
比如,她可能是美国安插的双重间谍,或者,她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对丈夫的感情才背叛了同僚(这一点也有先例《尼基塔》)?
邵特随后的行动再次出人意表,她开始进行刺杀美国总统的计划。
这里算不上一个转折,因为有之前的行为铺垫,观众会把她的行为动机归为前面的第一类,即她并不与俄罗斯间谍们为伍,但她仍是一个反美的恐怖分子。
随着邵特干掉挡路的守卫,一步步接近总统,导演在不断引导我们抱着这种思想,直到中情局高官射杀总统护卫,才揭开全片最大的第三个转折。
这以后,就是简单的正邪对抗了。
但观众已经在视觉上和智力上都得到了满足。
细细分析,这个剧情绝不能说没有漏洞,但导演菲利普•诺伊斯在不断误导观众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以环环相扣的动作场面铺垫,叫人无瑕去专心揣摩剧情合理性,即使是自始至终欲推求邵特真实身份的观众,也会因为太过专心于此,而忘记了片中至关重要的那种毒蜘蛛出现的作用,这样的效果,虽然称不上峰回路转,但也绝没有侮辱了观众的智商。
爱情在《邵特》中是着墨极少的部分,只有一些支离破碎的闪回片段,交代这两个身份差异巨大,注定是悲剧结局的男女的些许情史。
但在我看来,爱情是这部电影中的重头戏。
邵特作为一个从小受到俄国间谍训练,在美国潜伏十几年,甚至在北韩的严刑拷打下也毫不屈服的特工,必然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但这种意志和信念在爱情下完全土崩瓦解,甚至可以说她在全片中的行为动机无不来自与爱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失去爱情的复仇。
她眼睁睁看着爱人死亡时的眼神交织着复杂的感情,上一次在动作片中看到如此感动我的爱情,还是在《皇家赌场》的结尾。
动作是《邵特》中毋庸置疑的重点,安吉丽娜•朱莉从影以来,从来没有哪部影片中有这么大规模的动作,即使是她的招牌《古墓丽影》系列,也是华而不实的攀爬跳跃和耍酷开枪多过实打实的伤筋断骨,而《古墓丽影》虽然是幻想冒险片,但夸张程度还不如《邵特》。
菲利普•诺伊斯似乎有些用力过度,我们清楚的见到了朱莉是如何从一个人的角色,转变成一个几乎是神的无敌杀手。
影片开头对动作戏的描绘还比较克制,邵特首次脱逃的过程虽然长达二十分钟,但她自始至终没有和任何追捕势力正面交手,只是一味逃跑。
一边是邵特衣冠不整,赤裸双足,上蹿下跳的狼狈逃亡,甚至连内裤也要脱下来,另一边则是荷枪实弹,装备精良的武装部队,以及情报局无孔不入的监控设备。
两边实力的巨大反差,无不表现邵特作为一个平凡女人的心力交瘁。
她借助马盖先式的道具和玩命的车顶飞跃逃脱追捕时,我们赞叹的是她的智慧和勇气,也对影片的逻辑表现出可信。
但诺伊斯很快就扭转了这种局面,而且借助了一段交通工具的追逐来表现这个扭转。
在片中,邵特徒步跑进堵塞的车流中,追捕的情报局SUV顿时失去了优势,只能一边鸣喇叭一边缓缓的绕过各种车辆,气急败坏的完全追不上邵特的奔跑。
而邵特随后顺手抢到一辆摩托车,瞬间成为交通拥堵中的最大赢家,绝尘而去。
这种大与小的体积对比,又与双方快与慢的速度对比恰好相反,仿佛在暗示邵特虽然孤身一人势单力薄,但之后将化身比整个体制的武装更强大的力量,而之后的剧情也的确如此。
从刺杀俄罗斯总统一场开始,邵特俨然已是一个无坚不摧的杀人机器。
自此她的对白十分稀少,但身手却仿佛有如神助,沿途的纽约警方,中情局特工,白宫特勤组,各个彪形大汉在她面前没有能走过三招的。
邵特极少开枪,制服对手全靠擒拿格斗,100多磅的身体却每每能挥出击碎壮男下巴的重拳,或使出折断对手手臂的力量,偶尔几次,可以解释为偷袭成功,但一路上佛挡杀佛的过关斩将,即使放在一部风格夸张的动作电影里,也实在难以叫人信服。
邵特的对手被刻意描绘成极度专业的政府武装,无论是警方还是特工,在指挥调度和现场行动,互相配合严丝合缝,显示出极高的安保和反恐素质。
但一旦面对邵特,就屡屡犯下低级错误。
比如戒备森严的中情局总部,居然不对一个鞋尖藏着凶器(这种伎俩有多老套)的投诚间谍搜身;抓捕一个刚刚刺杀了俄罗斯总统的极度重犯,只是简单的派纽约警察押送,而且除了手铐,对犯人没有其他管制措施;结尾更是荒谬,已经被当做刺杀总统最大嫌疑犯的邵特,竟能在被逮捕的状态下,施以如此匪夷所思的致命一击,最后用直升机押运时,守卫更是少的可怜。
这些对手之无能,对于把邵特从人变神,可谓是功不可没。
不过好在,不管这故事有多么的不靠谱,我们总是还有点东西可以相信的,比如,这类电影中的黑人绝不可能是反面角色。
请牢记这一点,最起码在未来几十年的好莱坞电影中,大家都可以根据这个线索来推断人物的忠奸,必然事半功倍。
文/方聿南
故事大胆到甚至有些荒诞,有些地方不太符合逻辑,不过剧情很紧凑、很吸引人,配乐我也很喜欢。
很多类似于“超级英雄”片的动作类电影,不会把镜头对准女性,就算里面有女性角色,那大多数是为了衬托男主或者做提供情绪价值之类的辅助工作,基本上把她们换成一个性感的台灯都不会影响剧情发展。
而这部电影不同,女特工绍特是绝对的主角,她有爱、有恨、有完整的故事,而且武力值爆表。
所谓的“伟大的事业”把绍特从父母和爱人身边夺走,将她最后一点作为人的权利剥夺。
可能所谓的“国家大义”对于绍特来说只意味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野心,最终受益的也只是统治阶级。
从出生到长大,她只是工具而已,从来没有被当成一个真正的人,在这一点上两个国家都好不到哪去,她没有祖国。
我认为国家应该是为了保护普通人的,基本职能是让民众安居乐业,而不仅仅服务于统治阶级,平民是人不是耗材。
手机党用手机看完的,我之前就在想是不是换汤不换药的《古墓丽影》,看后至少印证了豆瓣评分也不是绝对令人信服的。
那一句简评倒是恰如其分,皮特夫人成为了好莱坞动作片史上又一位打不死的女金刚。
似乎全世界的男人们受够了007和绝色尤物表演的二人转霸占荧幕,又好像是众多腐女的YY剧本撑破了好莱坞制片们的邮筒总之…女特工系列华丽丽地诞生了。
撒花…朱莉扛过了邦德的枪,大方拿美国总统开涮,美 朝 俄…(以后会不会有天朝…)的组合,对于从小看新闻联播长大的国人来说,还是爆点颇多的。
相信随着该系列的增多,会有不少人拿007系列与之比较。
恕我实在对动作片不感冒…我这个不是很爱抠情节的人都觉得此片太不靠谱,只能打低分了。
还有一大半原因是演员,朱大妈告诉女孩们,人不能太瘦,瘦到五官夸张是很不和谐的。
女人到中年还骨瘦如柴,八成是胃病所致…还有那个在2012中成功勾搭到总统千金的家伙,这不是灾难片了,姐实在不想再看您那苦逼的愁容了,他现在很红啊貌似。
今年暑期终于来了一部比较像样的商业动作片!
既然是商业片我们评价它就要向夏日爆米花的标准看齐,毕竟它的目的是赚钱,我们看得目的是消遣,只要觉得没辜负、浪费我们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足够了可以说这方面《绍特》做到了,紧张的节奏,大气的配乐,演员们卖力的表演,不脑残的剧情(这点尤为难得),精良的制作……反正满足了我的需要情节方面可以说通篇没有几句废话,剧情紧凑的只要你稍不留神便没办法跟上下面的节奏,直接导致一头雾水(由于极其不负责任的翻译,或是没有字幕裸听充满俄腔的英语豆瓣上很多看过此片TS版的豆子都达到了此种效果)下面我为大家稍微说一下首先大家需要知道,本片中存在着一个组织,这个组织以毁灭美国为终极目的,组织的创办人是俄国一退役的顶级间谍(片头那位自投罗网,谎称要卖给CIA重要的FSB)一手创办,他们从俄国各地“收集”年幼的孩子,从小开始培养成为顶级破坏分子,之再后安插到美国各处暗中潜伏。
直到约定的“某一天X(DAY—X)”,到了那一天便开始破坏行动。
绍特便是其中一个!!!
影片开头黑暗组织老大自投罗网,便是亲自向绍特传达任务,告诉她day—X来了,该开始行动了(大家可以揣摩期间两人的对话),并且在之后的一幕(邵特在审讯室外打电话焦急的查找丈夫的下落,黑老大说了句“Ged speed”)传达给邵特一个讯息“你丈夫在我手上,你快乖乖的去执行任务”之后的情况变得有些疯狂,绍特在美国前总统的葬礼上“杀死”了前来吊唁俄国总统,然后乖乖投降,接着又逃跑,之后来到组织在东河岸的聚集点,目睹丈夫在此被杀死,之后倒戈相向杀死组织头目在内一共13人,之后将计就计,和组织的另一个人在飞机里碰头后杀入白宫有的人看到这就不明白了,绍特在这绕来绕去是干什么呢???
她到底是好人坏人???
这并不是剧本有漏洞,这每一部都衔接的极其紧密绍特的确是组织安插在美国的一员,经组织安排在很小的时候被那对为驻俄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孩子们授课的夫妇所领养,之后遭遇车祸,仅绍特生还(此处车祸可能是组织造成的),来到美国,长大之后加入了CIA,在为CIA工作过程中,为完成关于朝鲜的工作,有计划的接近了之后成为自己丈夫的德国昆虫学家,正是这位明明被利用了,但却深爱着绍特的男人在她最最危难的时候把她从朝鲜救了回来,真是这份爱使他接受力她的全部。
而绍特以上的种种行动,都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也发自她从小对组织的仇恨,是的!
绍特可能从小就被灌输了某种思想但她在内心里绝对对组织怀着一份怨恨!!!
可能之前由于种种原因这份怨恨一直被压抑着,但因为丈夫的死使这份怨恨爆发了,再加上后天的良知加上学习,使她决定做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在这里我们在说一下黑暗组织的目的,摧毁美国(当然,这是终极目的)就像我们定目标一样,先制定个远大的,再分布实施,黑暗组织也是这样,终极目标是摧毁美国,但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咱得一步步来第一级计划先宰了俄国总统(这可真舍得出来,为了搞垮美国贡献出自己国家的头头 这是为了让黑暗组织接手俄国的武装力量,导弹啊,核啊什么的)接着,第二级计划让美国向中东发射导弹,杀掉1亿穆斯林,哪乱咱挑哪整,什么脏水臭水都往美国身上泼,使美国成为众矢之的,借他人之手,大家一起把美国除掉。
但这谈何容易,可这一切都在黑暗组织计划之中,且具有可操作性(这就是好莱坞编剧们的实力,虽然故事都天马行空、极其夸张,但却让你觉得合情合理)因为丈夫在组织手里,另一方面她不知道组织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所以只能按照组织说的去办,但为了避免重大国际争端,绍特用事先准备好的带有蜘蛛毒液的子弹造成了俄总统的假死,暂且蒙混一下完成任务后绍特目睹了丈夫的死亡,但她只能强忍悲痛,从老大口中得知下一步的计划——去到指定地点的一驾型号为N182SL的北约飞机上与一位NOTO穿制服的人接头,之后的任务由接头的人传达,得知下一步行动的全部内容之后,绍特实施了一场血腥腥华丽丽屠杀,女神拿出了神来杀神、佛来杀佛的气场,一个不落的解决了目光触及范围内所有的组织成员接着在指定的飞机上,前来与绍特接头的是一位在白宫潜伏多年的安全顾问(这就意味着他了解白宫内部总统遭遇危险时的应对流程),二人此次的任务是想尽办法使美国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地点——白宫地下6层,绍特(在其他影视作品中我们就能了解到,只有当国家面临重大危险,总统人身安全遭遇威胁时,总统的办公地点才会转移到地下6层)二人来到白宫,组织潜伏在白宫的安全顾问在美国总统的身旁引爆了自身的炸弹,慌乱之中总统被一行人(包括TED和黑人警官“豆子身”)护送到地下6层,绍特并不知道接下来组织会有什么行动 ,所以她只能拼命赶往地下六层,去阻止即将发生的某种未知的重大灾难之后的剧情发生的很戏剧的逆转,原来Ted也是组织安插在美国的一员,只不过级别较高,他才是第二级计划的真正的实施者看到这,之前的一切就都能说通了,刺杀俄国总统就是为了给美国向中东发射导弹做铺垫组织之所以指使绍特刺杀俄总统,一方面使组织掌握了俄国的武器装备,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向美国发射导弹(片子中提及,已经检测俄方武器的热感已经就位),这种情况导致美方必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自卫,美国总统也就获得了使用导弹打击的权限;另一方面,Ted平时根本没办法靠近美国总统的,只有在这特定的危急时刻,作为绍特的顶头上司就能获得与总统近距离接触向其汇报情况的机会。
而接头男的任务就是,明知自己会死也要以身犯险实施刺杀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把总统和Ted一起送进地下6层,只要进入了地下6层就好办了,在那里只有一名白宫特工才能持有武器,只有绍特侵入地下,使总统的生命受到威胁,那名唯一可以持枪的特工才有权限取出武器,只要他取出了武器整个计划到这便实施完毕了;对于像Ted那样从小就接受组织训练的顶级特工就是小菜一碟,只要在总统和国防部长及副总统输入密码后找机会摆平白宫特工,Ted便能控制地下的局势,向中东发射导弹了所以本片从头到尾每一句废话,每个情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之后的情节大家都知道了,绍特本想骗过Ted,但不凑巧俄总统在这时突然惊艳的醒了过来(呸,真TM狗血!!!
),在一顿厮打之后,绍特在最后阻止了导弹的发射,虽然如此但绍特百口莫辩,她的那些英勇的壮举只有荧幕、电视屏幕、电脑前的你我知道。
没办法她被当作一切一切的罪魁祸首抓了起来,顺便提一下在押上囚机的道路上,绍特顺便把伺机在道边准备杀人解恨的Ted做掉了,这一幕又告诉了我们还是“先下手为强”!!!
最后在飞机上豆子和盐那段激烈的动作戏后,绍特说明了一切,“豆子身”警官也相信了她,放她走了,为此系列之后的无数集挖下了大坑……
茱丽在这部电影里一惯的美丽性感,身材好到可以做健身教练,身手灵活到可以和李小龙PK。
看她从高速公路上翻过栏干跳到奔驰的货车上,再从货车摔到卡车上,再从卡车滚到小车上,最后安全落地,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中情局的围追堵截,最后把一个人从飞驰而过的哈雷摩托上生拉硬拽下来,自己骑上去,一加油门,绝尘而去。
哗,太帅了,完全是一个武林高手在施展绝世武艺,气势之强,谁与争锋?有敢挡在她身前的,无一不是炮灰。
茱丽从古墓丽影开始,就走打女路线,早期的《移魂少女》里脆弱神经质的易受伤害的美少女形象无复得见。
在《原罪》中她虽然不开打,但以性感女性的魅力杀人,男人同样无可抵挡。
从《史密斯夫妇》到《特工绍特》,一步步把她推至动作片女星的最高峰。
《史密斯夫妇》还是她和皮特平分秋色,分庭抗礼,而这部片子,就是她个人的独角戏。
所有的男性角色都是她的陪衬,人人窝囊,个个熊包,打是打她不过,跑也跑不过她,安排计谋不如她,不露声色不如她,有情有义还是不如她。
最后她放过了俄国总统拯救了美国,只是因为俄国政府把她的一切都夺去了。
她的父母,她的家庭,她的童年和少年和青年,她的丈夫。
俄国花那么大价钱这么多时间这么些心血制定的这个潜伏计划,彻底败在一个女人渴望家庭需要温情上。
——女人真是不可靠啊。
看看那个脸上的有疤的男人,为了把茱丽送进白宫还是五角大楼里,自爆了;看看那个方脸方下巴的男人,一直潜伏在中情局高层,最后按下投向德黑兰的炸弹,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还有那个主动走进中情局说我是俄国间谍的茱丽他们的上司,杀起人来眼睛都不带眨的。
和这些坚定的男人比起来,茱丽真是太有负所托了。
那么多年的教育都没有成功洗脑,女人啊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还有什么大事可以让女人来做?
她们感情一旦泛滥,就是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
一,做为一名特工,这个女人真不是人,是打架机器。
培养她的俄国那什么机构可以很自豪。
二,米国人还在冷战思维乎?
没事就整个俄国人要颠覆他们政权的片子出来吓自己,吓完了让人家温情脉脉地手下留情。
三,邪恶轴心他们很害怕,片头就是朝鲜人在伤害美丽的茱丽,末尾是往德黑兰投放炸弹。
美好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
要警惕,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视米国为敌人,时刻想着要摧毁他们美丽的家园,耳提面命,时刻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四,这个片名译得不好,按照九十年代的习惯,可以译成《特工狂花》,按照港人的翻译,可以译成《乱命绝望女神谍》。
我看过之后觉得吧,不如就照片子里的那个暗线伏笔,就叫《XX计划》。
片子看过有些东西已经忘了,这个计划叫个啥名都不记得了。
德国人不开玩笑。
实用是种新式浪漫。
KA计划就是番精彩的扯淡。
她真他妈是个训练有素的骗子!
“警戒的范围有多大?
”“人员都到位了,已控制了整个街区。
这些都是我们特勤局的人,不是你们中央情报局的,放轻松点吧。
”“真幽默,你们竟然也会开玩笑。
”俄罗斯将在旷世大战的废墟中浴火重生,世界将听到我们的声音!
你本该招募他,而不是爱上他。
“还有多少像你这样的特工?
”“像我这样的吗?
没有了。
不过像他那样的,多到你我都无法独自面对。
”
发现一个小惊喜,令我对本片刮目相看,同时也发现这帮人真他妈的能扯。
那个小惊喜,是Salt在特工大楼里被怀疑然后行动起来要逃亡,这位姐姐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高跟鞋脱掉,她宁可不穿鞋光着脚忍受严寒,也不会去装酷,而回家之后她也终于挑了一双鞋来穿——令我非常欣慰的是高靴低跟,保暖,保护脚踝,最主要的是非常便于快速行动,尤其是极限运动。
已经有多少年了,终于有一个女性特工在行动中不穿高跟鞋了,对于女人来说,穿女式细高跟鞋本身都是需要训练的,而如果要做运动,即使是走路快一点如果不崴脚也会把鞋给报废,但是多少年了,这些动作片导演们锲而不舍地让女人们穿着高跟鞋,有时候还会给高跟来个特写——那种非常细非常高的跟,然后我心里的怒火就开始高涨:你他妈的怎么不去死,你自己穿高跟鞋跑两步给我看一看,这是常识,常你妈识……就凭这一点我要说导演很专业也很尽业,起码要多给一星啊!
————————这剧情啊,真的好科幻,这位Salt女士堪比女超人,而美国总统特勤处,FBI,CIA……全他妈跟我一个水平,白宫,警车,直升机,特工总部……还没我小屋安全,因为起码我床头放着一个棒球棍剧本估计是30年前完成的,现在拿出来小改了一下加上了计算机,所以只要你是个训练有素的特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世界上没有你到不了的地方,不用你懂黑客破解,所有系统都能进去……我很无语,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被激怒的女人很危险,尤其是她老公死了之后,更尤其她深爱她老公?
从小爱看武侠片。
只要一看到打斗场面立马来劲。
大了也喜欢看动作片,那车只要往路上一飙,再上个鼓点,人就精神了。
可是,这个片子的打斗场面能让我看到不耐烦,能让我觉得,怎么还没打完?
怎么还要再拐弯?
1.情节设计过于复杂,以至于逻辑上都快混乱了。
按片尾看来,说是因为她被夺去了一切,所以她要复仇。
那么她一定是深爱着她的丈夫的,可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少了个”深爱“的理由,就那么几个闪回,就算是交待了?
训练官没有必要亲自冲进CIA去下任务吧?
特工要的不就是万无一失和高度保密吗?
万一两个人当中任何一个失败了呢?
那不就暴露了吗?
而且训练官和她谈判的时候,她的表现很差劲,非常被动。
2.打斗场面过于陈旧,实在没有什么新意。
各种样式的打斗场面都来了个遍,有些走了个过场的感觉。
比如:“虎胆龙威”中的跳车戏“骇客帝国”中的摩托车戏然后还有爬窗,电梯井,地铁坑道,直升飞机跳水,驳船上面的全歼等等。
实在是:任务太多,亮点太少。
当我看到疤面男出现,她又有新任务出现时,已经开始觉得不耐烦了。
然后又打来打去老半天,要不是大家一起看的,我也要”跑了“。
谍战电影一直是观众买账商家青睐的题材,美国人拍起来更是驾轻就熟,比较有趣的是这部片子拿起两国元首开起了玩笑,虽说快餐式的电影没有什么营养,但光凭Angelina Jolie足可以让观众撑到饱,连连叫好。
Again, Angelina Jolie 神乎奇技的個人秀。喜歡為失去的東西大費周張,一面窮盡其力的殺壞人、一面保護善良的生命是不變的吊詭個人特色。
俄罗斯人已全面控制美国。朱莉用手铐杀人那一幕怪帅的
朱莉大姐真是超人啊,不但上天入地飞檐走壁外加铁人三项,那火柴棍一样的小身板跟一帮虎背熊腰的大汉玩肉搏就和吃饭一般自然,干掉俄罗斯总统或者美国总统就像捏死一只臭虫一样轻松,抬抬手就把一船的俄罗斯特工全灭了。不过看完了我就一个疑问——她到底是哪边的啊,打算来中国么?
就算是研究蜘蛛的动物学家,就算找不到跟皮特一样好看的,也可以找个深情又忧郁的呀。Salt太爽了,快出第二部吧。快点每一部要死不死的留着悬念,然后让我们一部又一部的等下去。
这完完全全就是一部女版的谍影重重 朱莉简直比成龙还厉害了 剧情太一般了
简直垃圾一样的电影,除了劳拉到处飞,没了~
一个打不死也摔不死的女金刚的故事
茱莉姐从头到尾都没杀一个米国人,啧啧。。。
看了一点点,不好看呀
女特工开起挂来丝毫不输伯恩、邦德之流,阻止核武器发射拯救世界什么的还是套路了,不过当今影坛能玩得开这种角色的女演员想必扳着手指也能数完,朱莉演这种角色从外形上来看几乎不费力,换成其他女演员来演,估计最后的效果都会和谍影重重4里的鹰眼一样了
节奏挺快的,打斗情节太多了。对于我来说看起来没多大的意思。果然我还是上升不到国家层面啊。。。不过朱莉的真的是赞的没话说了。。
就是不喜欢 看得也不过瘾 男主不帅 女主也看腻了 ending
绍特直接进化成女战神,剧情也有些bug,但是画面和场面相当震撼,挺不错的。“这片连俄罗斯都上了就天朝不能上,tie点朝鲜就要死!!继续文化封锁吧!!!!!!! ”顶啊!.7.4
这根本就是一个圣斗士小强们的故事,朱莉愈发像一个白骨精了。
每次看她的片子 总是一种年轻有力的打斗场景 这次显然 已经不是这样了 但是她脸上岁月的痕迹 留得很有韵味 当丈夫被杀的时候 她的嘴唇 让我觉得她的演技太到位了 那种恨与忍的纠葛 让我当时就在心里暗香 回去要改状态 改成看完salt 心里有种不一样的悲伤
九年后古墓丽影中的Lara变成了Salt,而Julie却仍是内副抹不开的表情,不知这算不算悲剧。
比预想中的好看很多很多。。AngelinaJolie令人大开眼界。。太强悍了身手好比男人都强赤手空拳打不死。。很帅气变装变的很灵。。特工是no future的但必须忠于目标完成行动。。感觉salt很有爱的爱她的丈夫爱她的国家并不惜一切保护她所爱的。。原来内奸是Big阴险呵呵。。
看到做炸药的Jolie的时候...不禁想,这是个何等犀利的家庭啊
超级喜欢,第一次只看了开头,觉得太写实就没看下去,没想到是越看越好看,好多小段落的创意都很新,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