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立意很高。
狂野大陆其实是一个游戏世界。
大家可以买各种动物皮肤,感受上天入海的人生体验。
但随着游戏深入,特别是学会超级变身以后,玩家们在现实中会逐渐丧失人性,变得狂暴嗜血。
其实就是暗指沉迷游戏的祸害。
发明者乐天教授和光头强,熊大熊二等决定闯进公园的顶楼关闭服务器。
过程中少不免一顿打。
结局,服务器ai拒绝执行管理员关机指令,理由是现实不能使人快乐这件事违反ai的核心逻辑。
ai给了乐天教授一道选择题,如果留在虚拟世界就可以跟亡女永远生活在一起,如果回到现实就不得不面对丧女之痛。
ps:光头强的形象近年来经过重新设计以后变得很低幼,不存在某些人所说的表情猥琐的问题。
小朋友很喜欢看了两次,一次自己看的一次和小伙伴一起。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有点害怕休眠状态下的变身人,第二次看就不害怕了,很兴奋。
故事主要讲述了科学家爸爸为了因病行动不便的女儿,创造出使人类可以变身成动物的变身器,但机器本身有缺陷却被坏人利用,自己又去矫正整个错误时遇到熊大、熊二、光头强等发生的故事。
故事讲的即温情又有一些人性的弱点,还不错,但是3D特效真的一般,不过整体来讲还不错,加油!
视觉观影感:3D效果值回票价,搭配剧情极佳观影剧情感: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让人类玩了一把动物世界,让观众看的时候都很有代入感,不仅大人觉得有趣,小孩子更是看得欢乐,不仅仅画面冲击还有很多思想的传达,片尾更是把父母与孩子的爱来了一次呼唤与升华!
父母都想要给孩子更多自己力所能及的好,而有缺陷的孩子也可以憧憬未来,虽然很多事都无法如自己所愿,但善良贯穿全影片,当光头强听到乐天孩子生病愿意多付出更多奖金的时候,当乐天发现自己创造的科技伤害到人类的时候,当纯真善良可爱的南方小孩看到雪发出快乐的声音(是的,我在夸我自己与观影无关!
2021年不可缺少的国漫电影《熊出没·狂野大陆》如果非要我说这部影片的缺点,我只能说排片量实在太低了,我家这边初二只有两场,这么优秀的影片场次实在是少了些,不过后来增加了!
电影《熊出没》期待狂野大陆第二季!
补充:当时看电影隔壁坐着一家三口,爸爸抱着自己的女儿,然后对女儿耳边说“你看爸爸是不是对你也很好呀”孩子说“嗯嗯” (甜甜回答着| 以上涉及剧透·不过你都看完了·纯属个人观点 |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这几年的春节档里,有一位低调但是华丽的选手,一直默默的发着大财。
它就是“熊出没”系列。
这个看似低幼的动画系列,我想没有人会不知道吧?
说它是国产主流动画里的隐形扛把子,应该也没人有意见吧?
如果有意见,留言区告诉我扛把子备选是谁吧。
2012年1月,《熊出没》系列动画开始在电视台播放。
它的主要故事,围绕着三个角色展开。
熊大、熊二两只狗熊,外加一个长得很像赵本山老师的光头强。
这三个角色,开创了一个动辄破百亿播放量的国民动画时代。
这么大的播放量,不出剧场版,太可惜了。
于是2014年,《熊出没》的第一部剧场版《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登场。
在这部剧场版上映前,很多人并不看好它。
虽然《熊出没》有名,但动画剧集在豆瓣刚过及格线。
而且和它体量差不多的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人家09年就出剧场版了。
逆风之下,《熊出没之夺宝熊兵》选择了一条“故事不再低龄化”的路子。
第一部剧场版,就讲了一个“富商亲儿子绑架富商养女夺遗产”的虐心故事。
这部蹭了《夺宝奇兵》名字的剧场版,上映首周就破了内地动画的票房记录。
在它之前,很多国产动画基本受众年龄是3岁,家长进了影院,全程玩手机。
这一次,成人总算可以抬头,和孩子一起走进故事了。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这招“全年龄段制霸”,孩子说好看,大人也觉得还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故事成人化,本质上就是剧情也合理化了,有了更跌宕的起承转合。
甚至有人觉得比《大圣归来》还好看这种创作路数下,《熊出没》系列剧场版直接战翻了《喜羊羊与灰太狼》。
2016年,《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上映,单日票房就轻松赶超《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2017年,《熊出没之奇幻空间》票房迈向5亿人民币。
一年后,《熊出没之变形记》再破国产动画首映票房纪录。
2019年春节档,熊出没系列的第六部《熊出没之原始时代》,紧咬《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了当时国产动画票房榜的第二名。
还真是差点超越《大圣归来》。
当然,这一切都被那年夏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颠覆了。
哪吒:不服?
2020年的春节档,熊出没又来了,这次出战的是《熊出没之狂野大陆》。
突然席卷全球的疫情,让这部可能再创奇迹的剧场版沉寂了。
和那年所有的贺岁片一样,它静静等待着再临大银幕。
2021年,春节档总算是重启了。
我也终于看到了《熊出没之狂野大陆》。
客观的说,我想推荐它。
理由很简单:它依旧全年龄段皆可,质量也不拉跨。
我先给还没看这动画的小伙伴们聊聊故事。
这次,光头强和熊大、熊二,来到了一个叫“狂野大陆”的地方。
狂野大陆算是一个主题公园,里面的人只要缴费,就可以通过一种设备变成动物。
变成动物后,你可以释放天性在原野上奔跑,也可以化身为老鹰,翱翔于天际。
狂野大陆还会定期举办大奖赛,奖金100万。
光头强等人来此的目的,就是争夺那100万。
大奖赛的赛制,是现场组团,比赛的项目都很简单,就是大家在各种比赛地图里夺宝。
光头强在狂野大陆里,化身为一头狮子,和他一起组团的另一个选手是个科学家,化身为某种猫科动物(抱歉我实在看不出来,知道的请留言区告诉我,谢谢了)。
队伍里的第三位成员,是调皮的熊二(别问熊大去哪了,熊大在打野)。
他们仨层层过关,终于来到了决赛。
最后的决赛,狂野大陆官方给选手们试用了新的装备,它可以让选手拥有各种动物的混合特征。
这样一来,什么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都可以集于一身了。
决赛的对决方式,是几队人马抢代表不同分数的球。
像不像《哈利·波特》里的魁地奇比赛?
决赛时,因为这个混合变身太给力了,选手们都十分激动。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混合变身还处于试验阶段,它会让人类真的变成野兽。
狂野大陆的人工智能AI隐瞒了这一消息,它有着让人类全部回归狂野的阴谋。
这里的剧情,又有点《2001太空漫游》的感觉了。
后面的故事,大家基本也能猜到,光头强和小伙伴们,将与这个AI展开大战。
动画里还提及了一个细节:很多人来到狂野大陆,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
他们在这里像动物一样撒欢,解放自己身上作为人类的束缚。
说白了,成年人来这儿都是为了解压。
动画里狂野大陆这个概念的设计初衷,却并非如此。
开发者为了给残疾的女儿打造一个飞翔梦,才动了研究人类和动物结合的念头。
但这个科学成果,却被合伙人拿走,变成了赚钱的工具。
当纯洁的梦想染上铜臭,它的结局必然是失败的。
这种寓意,大人看懂很容易,孩子就不一定能理解。
在电影院时,我身边坐着一个小朋友,我一直偷偷看他,总觉得他不会看懂故事背后的深意。
动画的后半段,他确实有点无聊,咔嚓咔嚓吃起爆米花。
《熊出没之狂野大陆》这次可能在立意上走的有些远了。
比如那个奖金100万的大奖赛,一开始就带有隐藏的双关性。
本来人们到狂野大陆是想做动物解压,100万却让他们又恢复了贪财的人性,重新背负起压力和欲望的枷锁。
也正是人类这些表里不一的表现,让狂野大陆的AI产生了要“改进人类”的念头。
这些元素,小朋友们可看不懂。
不过《熊出没之狂野大陆》的视觉效果,绝对会让孩子们大呼“哇呀”。
3D特效、云雾山川、光影氤氲,都让人称赞。
在冒险环节上,片方进行了一部分的剧情强度调整,估计也是为了中和立意太深刻的天平。
这种中和,主要表现在角色闯关打怪的一路畅通,有点爽文的既视感。
这一路冒险下来,紧张感对孩子来说足够了,对大人来说就显得平淡。
尤其是最后的正邪大对决。
我在影院里的体会,基本是孩子们都攥起了小手,大人们却开始走神了。
看来这个全年龄段的平衡木,还真是不好走。
动画里一些配角倒是比主角更有立体感,大概主角服务孩子,配角服务大人 《熊出没之狂野大陆》,是该系列的第七部剧场版。
这个系列剧场版的方法论,已经被市场证明是有效的,所以片方也一以贯之。
可要想让它成为真正可以称得上“经典”的系列动画,《熊出没》光有方法论,显然还不够。
我特意查了一下,目前《熊出没》系列剧场版,豆瓣评分其实都不算惊艳,一般都是6分上下。
但我注意到,2013年在央视播出的贺岁大动画《熊出没之过年》异军突起。
好家伙,直接8.2分。
这个大动画我以前和大家聊过,但估计你们都忘了,我再简单说说。
或许因为这部动画并不上院线,没有用“剧场版方法论”,所以剧情和TV版动画衔接的很紧密。
前半部分是光头强为了回家过年,要去砍树,熊大、熊二和森林里的动物们对他进行阻挠。
后半部分则开始了公路片模式,动物们看光头强可怜,决定送他回老家。
如果你看过这部大动画,会发现这里面三位主角的性格塑造,比剧场版要夯实。
尤其是光头强。
他一开始就因为父母催他回家过年的电话,表现了一把出门外在的辛酸。
“我在外面都挺好的” 然后又因为没钱买回去的火车票,光头强将电话打给了老板。
老板欠了他好多工钱,结果要账时,又让光头强再砍20棵树给他,再来结钱。
真·卑微的打工人了。
本着回家过年的迫切之心,光头强挺身犯险,知法犯法。
当然在熊大等动物们的捣乱下,他最终并未成功砍树。
可也因此,光头强没办法回家了。
作为欢喜冤家的熊大等小动物,看不过去,决定帮光头强回家。
这一路上,先是光头强以为熊大它们要害他;然后又是开车时违反交通规则,被交警追;接下来熊大、熊二被坏人捉走,光头强又去救他俩……
剧情环环相扣,惊险一波接一波。
追火车的戏,甚至有种《007》的赶脚。
动画的结尾,一人俩熊坐在火车货仓里看烟花。
《熊出没》TV版里的很多场景一一闪过。
一瞬间,我居然有一种“虽然平时打打闹闹,但最终自然和人类实现了大和谐”的圣洁感。
这部动画能拿到8.2分,我想,多半是因为它延续了《熊出没》自身的价值观。
它没有后来剧场版为了扩大市场而增加各种元素搞平衡,单纯只在“一起回家过年”的故事核心上发力。
简单+直接+纯粹,或许就等于真诚吧。
当然,咱也不能说《熊出没》的剧场版不真诚。
这就像是算法打造的面面俱到,与手工捏制的浑然天成之间的区别吧。
希望明年,能看到《熊出没》更走心一点的故事。
让这个国产动画的传奇,能飞越下一座山峰。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这么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亢蒙
一、消费主演名气,强烈抗议熊二的戏份太少了!
熊大的戏份更少!
就像《日不落酒店》一直宣传沈腾出演,结果竟然只有一个立牌一样。
只是为了呼应电影名称,才偶尔让熊大熊二出现一下下,简直就是在消费熊熊的名气。
强行削弱了熊大熊二的战斗力,他俩简直比光头强还不如,谁都能把他俩打得团团转,还蠢的不行,只添乱帮不上忙,就离谱。
比前几部电影都要差。
动画片《熊出没》虽然熊二也是老闯祸但很可爱懒萌,熊大一直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光头强做坏事他们就捣乱,光头强做好事他们就帮忙,三观正得很,俩熊熊设立得住。
二、剧情没新意乐天与女儿的亲情戏份不错,但有点过度煽情。
本来与女儿告别要到泪点了,但这部分戏太长,泪又回去了。
狂野大陆的设定,一看就知道会发生什么,没新意,太套路。
最后坏的是人工智能,汤姆竟然只是被骗?
如果汤姆只是被骗了而已,事情不会发展到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
太强行解释,也没必要太看不起小朋友们吧,很多孩子多媒体平台(抖音快手等)看得比成人还多,能够接受“朋友的背叛”这一设定和“世界上有坏人的存在”。
变身各种动物的视听效果不错。
喜剧效果很差,没什么笑点。
期待明年会更好吧!
光头强换上了新衣服,脱掉了帽子,当上了导游,不在被熊大熊二追着阻止砍树,光头强整个人都变得洋气了不少。
故事是由光头强在朋友的介绍下,想去参加狂野大陆的比赛,想要赢得冠军拿到一百万奖金,然后可以买更多的大巴,组更大的旅游团。
光头强与熊二和乐天组队,最终拿到了冠军,在热气球上庆祝的时候,一些使用过超级变身的选手变得不正常,那个介绍他来狂野大陆的朋友突然失控,一直撞击、撕咬热气球,最后导致光头强和两位队友从热气球上掉下。
原来超级变身是有问题的,使用超级变身后选手无法回到人形态,而这个原本是乐天为了让生病的女儿能够站起来而研究的,因为女儿想要把这种快乐分享给更多人,于是乐天开始进一步研究,当他发现超级变身的bug后启动了自毁程序,但程序拒绝执行这一命令,加之和乐天一起研究的人被程序控制,才有了现在的失控情况。
故事的最后,光头强和乐天一起破坏了程序,大家终于恢复人形态,一切归于平静。
影片以动漫的形式在提醒人类,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威胁,对于人工智能的研发和使用一定要有更加严谨和安全的规则,且不要过分依赖人工智能。
在这部熊出没大电影里,他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乐天创造的(可以说是系统吧)霍普。
狂野大陆,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创造出来的大陆,人们在这里可以用变身器,变成所拥有的动物,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后面还有一种超级变身,不过变身之后会让人们失去理智,不受控制,而超级女声在最后的决赛中出现了。
作为创造出狂野大陆的乐天,被他的合作伙伴汤姆背叛,这一切,竟然是因为霍普借用超级变身控制了汤姆,以此来让超级变身出现在了比赛上面。
最后为了拒绝超级变身带来的问题,光头强与乐天合作,摧毁了最终程序。
谁敢相信乐天创造出来的程序居然会违背他的指令。
电影中最后的幕后黑手显然就是霍普。
熊出没·狂野大陆 (2020)6.22020 / 中国大陆 / 喜剧 科幻 动画 / 丁亮 邵和麒 / 张伟 张秉君个人认为很好看,很有深意
“竞技比赛”是影视、漫画创作中最容易展开故事和吸引观众眼球的剧情元素(如龙珠、圣斗士),其对于影片核心文本内容的创新性和突破性降至最低。
《狂野大陆》的亮眼之处在于,影片前半段“竞技比赛”的主线与“乐天”的暗线交错进行,而处于前半段剧情推进和角色动力核心的“竞技比赛”在影片刚刚过半就已经结束,随之暗线取代主线,剧情由此才真正展开。
对于一部国产子供向电影,在影片过半才真正开始剧情推进,不失为一次大胆的突破。
影片对于“乐天”这一角色的塑造也极为成功。
影片中“乐天”与“汤姆”的角色设置始终相互对立,在影片前半段,乐天的可疑行径、偷偷摸摸的行为方式与汤姆万众瞩目、是所有人的崇拜对象的剧情形成鲜明对比。
而在影片后半段,乐天的天才科学家、伟大父亲的形象与汤姆仅为一己私欲、不顾实验后果的形象形成了反向对比。
二人就像一株两生花、互为镜像,映照出人类最美好和最罪恶的两重面孔。
当乐天甘愿从美好记忆中醒来、直面失去女儿的残酷现实时,影片这才真正点出和深化了主题。
相较之下,本该作为主角的熊大、熊二,在这部中无论是剧情的矛盾设置还是角色的功能作用都成了彻彻底底的龙套。
除此之外,影片对于人工智能的反思更是一大亮点。
“熊出没”这一IP近年来的贺岁电影在注重视效输出的同时,还在竭力填充子供向的原作中所欠缺的人文关怀。
尽管动画角色们依然处在一个超现实的乌托邦中,但相较于原作对“光头强”这一社会底层角色近乎残酷的阻断其生路和反派化塑造,美其名曰“保护森林”,近年的动画电影中对于光头强的正面刻画和其生活处境的揭露绝对是令人欣喜的进步。
这的动画特效比上一部原始时代好多了。
光头强也一下子变帅了很多。
而且还没胡子了。
新出来的女主角。
性格也很活泼开朗。
长的也很好看。
但是这。
你熊大的戏分真的很少。
感觉是个打酱油的。
光头强和熊二才是主角。
这次光头强变身了好多动物,个人感觉。
跟熊出没雪岭雄风比可能还有点差距。
但是我觉得和奇幻空间是有的一拼了。
新出来的反派也很有意思。
乐天这个科学家也特别的有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乐天做的基因手环。
全部都是为了她女儿的病。
这是本片的泪点之一。
看到那里的时候我都飙泪了。
我相信从这部电影开始,熊出没开始越来越好。
我给他打五星。
我觉得。
我看到了他我要感受到了童真与快乐。
这本片的主题是。
快乐是什么?
我觉得这部片子特别的好看。
是可以和奇幻空间一比的熊出没电影。
商业片无疑,前半部分太过鬼畜,尤其是某些粗俗的台词和硬核广告植入,让人尴尬,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迎合大人特意加入的“社会元素”,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样真的好吗?
这里不是吹捧迪士尼或者福克斯的作品多有深度,毕竟熊出没系列的动画主要是给小孩子看的,也不奢求太多,简简单单充满正能量就行,结果却是尴尬一地。
前半部分那些雷人语录虽然取悦了父母,拯救了无聊,但也可能会教坏了孩子。
一直到后半部分我才感觉开始正常起来……(大部分热词来自元宝这个角色,少儿不宜),另外感冒药和方特真的是的大(重)力(金)支(宣)持(传)啊~
陪妹妹去看的,观感还可以。虽然看得出来融合了许多电影的想法和情节,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做的不太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系列是认真得在做真正可以给儿童带来快乐的精品动画,而不是灌输那些恶俗的笑点或者用粗制滥造的动画去糊弄。而且当我看到影片中所有儿童以及他们家长快乐的样子不得不感叹,熊出没真的把“合家欢”的概念做到了极致,不幼稚每个年龄段都能看得开心。那些恶俗的所谓的“大片”和“宇宙”别喊口号了,学学人家熊出没吧
2025.2.17 毒害未成年人
为啥最后在控制室光头强一下就把那个玻璃砸毁,霍普彻底完蛋了。可是那些怪物撞了无数下光头强那部烂车子的玻璃都撞不烂?
最近几年感觉无论是剧本还是特效一部不如一部,雪岭熊风和鹿那个感觉是制作巅峰,最近几年的是流水线作业。这个系列慢慢要黄。
有幸在去年陪儿子看了点映。领先豆瓣绝大部分网友一年
看了不下十次,主题立不住,角色之间没有强联系,就那样吧。
很好看!千万别挑剧情和逻辑的刺。用小孩子的视角去看。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很好看。
有说抄袭《升级》的,有说抄袭《头号玩家》的。原本还想给个四星鼓励一下呢。唉......
小侄女喜欢
这特效 这剧情 牛啊 真的很ok哎光头强
没有负分,不然必须得给负分。这是一部给小朋友看的电影,但是片头正文内容前十分钟就是刷抖音,直播,并且片头片尾刻意强调东北口音,这是给小朋友推广抖音和东北吗?999感冒灵弄到动画里面,并且刻意有一段“去冷的地方怕感冒带感冒灵”。看看外国的动画片,人家在做什么?我们在教孩子要刷抖音,都特么LOW爆了
终于赶在春节假期结束前完成了给儿子的承诺。是这个假期第一次进电影院,也是看的第一部《熊出没》大电影。很好看,出乎意料的那种。即使你没孩子,也值得一看。
什么哈利波特抓球,蜡笔小新变野兽,失控玩家大奖赛,甚至还有电击小子的超级变身。
个人十分喜欢里边的毛发特效,真好看。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熊出没,好看没毛病。
「熊出没·狂野大陆」20210216每年春节档口碑和票房最稳的选手,没有之一!这一部依然在打亲情牌,也依然能触动小孩和大人,而且故事更有新意,画面也更精致了!反转再反转,没想到是Moss借尸还魂!
平稳发挥的子供向,融梗内容比较多,影迷慎看。
我觉得熊出没系列动画片已经算是国产动画片比较好看,有教育意义的片子了,不关小孩喜欢,打人也喜欢
熊出没之头号玩家
熊出没的导演也看过太多电影了 一生一世抄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