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豆瓣上各种说抄袭的评论,觉得键盘党们有点过了,才想说两句关于定位首先这是部贺岁剧,不是一部大师的匠心之作,拿来和宫崎骏的作品比较,那是辱没了大师。
相比其他一些贺岁片,这部熊出没已经算是有故事,有人物,有内心变化的动画电影。
我没看过宫大师的动画片,但那么多人喜欢,想来很好看,不过中国动漫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出过宫崎骏这样天马行空的大师,所以也不指望有那样的大师级作品,更何况宫大师连自己的接班人也没找到呢!
熊出没也从没说过要担起中国动画行业的未来,各位宫迷、迪迷要看好的动画片,还是等大师吧关于抄袭贺岁剧从来都是拼凑的东西,所以从其他地方“借鉴”故事情节、人物原型和设定,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至于是抄袭、模仿还是“致敬”这就是仁者见仁的东西了,毕竟没有认为《狮子王》抄袭了《哈姆雷特》。
奇幻空间确实“借鉴”了不少,比如看了预告片就知道的机器人,造型太像瓦力了,所以原本期待就很不高,只是陪儿子去看,但看下来其实不错,实际上这个机器人有自己的个性。
还有山寨钢铁侠的“新来的”,山寨疯狂动物城的主题曲,山寨幽灵公主的纳雅,以及各种小动物和织物。
然而山寨和抄袭并不是中国动画片独有的特点,有些中国电影也借鉴了很多,可拍出来依然是一堆垃圾。
关于动画片这部戏是给小朋友看的,是想赚钱的,宫崎骏的片子其实是给大朋友看的,是去评奖的!
小朋友不管抄不抄袭,他们只管好不好看,奇幻空间的上座率很高,小朋友看完之后都很满意,大朋友们也都配小朋友们看完了,制作方的目的达到了,我想方特也好,制作方都没想过要制作一部纯原创的动画艺术类作品,去角逐奥斯卡,他们只是要制作一部至少还算好看的电影。
从这一点上说奇幻空间是成功的!
结果一群键盘党在这里为中国动画行业感到悲哀,我实在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刚刚看了一遍熊出没之奇幻空间我想我会记得,光头强是一个有些懦弱的让人又恨又爱的好人吧。
最后他的纵身一跃,真的很好哭。
coco那个小小的机器人,在最后说我是“机械,钛合金,程序,我不重要的”。
但是光头强和他说,“但是我们是朋友啊。
”真的不管奇幻空间是不是儿童电影,他把朋友的这个主题做了出来,这一点就很好,虽然有些理想化,但是最起码还是有进步的。
至于片子里最大的反派,我觉得他只是一个没有童年的活在他的母亲给予他的压力之下的偏执的孩子。
最后那个镜头的回放,他和他的小猫薛定谔一起玩耍,笑的很好,就是个小孩子。
那个镜头还是挺让人动容的。
不得不说的是这部片子的特效,当海螺被吹响,大鹿出现的那个瞬间,我发现我在和他们一起期待。
顺理成章的结尾,其实故事就是那么个套路,但是这一次还是有心的。
可能是假期太无聊,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感慨?
希望这个电影的系列能做好吧。
至少不只是儿童的狂欢。
不知道写影评的有没有认真去看这个电影。
就草草的当键盘侠,随便打了个一星,接着开始吐槽。
一种对电影本身很不负责的态度。
然而对比春节的三部热片,我觉得虽然这部电影有很多可批评的地方,却也有其用心及值得夸奖的地方。
对光头强这一系列本身并不是很爱,主要是陪弟弟去看的。
总有人吐槽说中国的动画越来越低龄化了,我却不以为然。
对于这个梗,想来会引起一个口水大战。
一个伐木工总是被两只熊戏弄,合理吗?
就像灰太狼抓了一辈子的羊却永远吃不到,合理吗?
那我就问一句,猫和老鼠中的猫永远抓不到老鼠(而老鼠本身还是四害的真实纯在),合理吗?
至少熊出没的主旨是呼吁保护森林,禁止乱砍乱伐,个人觉得故事本身没什么需要过分苛责的。
难道要让孩子从小看蜡笔小新长大吗?
这是个口水战,谁说谁有理的问题,我不想说太多。
回到这个电影本身来说,先来讲一讲其优点吧。
这部电影个人觉得很出彩的地方在于画面的处理上,有些场景做的确实很美。
这是我觉得可以打到四分的最重要的一点。
里面其实借鉴了很多东西,但也有自己的部分。
比如有个夜晚场景借鉴了梵高《星空》的画作。
故事其实也借鉴了宫崎骏的《幽灵公主》,也有森林的守护神。
形象也是鹿的形象。
一个是取山神的头,一个是取鹿的角。
里面天马行空的森林想象力也是极大的亮点,觉得是值得票价的。
里面除主要人物以外的形象设置也很可爱,确实萌化了影院的小朋友。
3d的个别镜头做的也很逼真,以至于那几个场景眼前全是小孩子得手,想去摸一摸。
我想面相儿童的3d动画片这就足够了。
其次,动画片与真人进行了结合,有种巴拉拉小魔仙的既视感……真不知道应该说是优点中的创新,还是缺点了……最后,主题主要有几点吧。
第一,爱护森林。
第二,朋友间的相互信任与帮助。
第三,对于家长来说,还是给孩子更多童年记忆吧,不要让其埋葬到学习的重担里,不然会黑化的……其实后面两条算不上是优点。
因为动画的艺术本身上确实是比较值得给四星的。
但其实这部动画有节奏上的问题,在环境艺术上有了过多的渲染而对动画人物本身的渲染其实就有些欠缺了,都是有利有弊吧。
只能说处理的不是很完美。
好了,下面说说大家都喜欢看的内容。
对于这部动画的批判。
首先个人觉得这部动画完全可以换掉熊出没的主要人物换成其他的,譬如换成开头与结尾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这个动画里面人物性格渲染的不够精彩,怎么说呢,里面的主要人物不够突出。
之前拍的大圣归来其实是很好的范本。
虽然有其他人物,但对于刻画主要人物还是有其重点的。
虽然熊出没里面有一小块光头强出卖朋友偷地图的桥段,但个人觉得刻画不够细腻。
新出的小女孩刻画也不够。
可能也是人物偏多,有小女孩,还有机器人,反而有些平了。
也许是要表达光头强?前面和机器人出现的博士一行人直接就是打酱油的,后面一点儿场景都没有了,总之人物关系有点乱。
刻画一条主线反而会更好。
其次,这个电影名字起的有点儿奇怪……关于这个空间问题,其实就两点,而且也不是主线主题。
一个就是真人(据说那个女的是尚雯婕?
我没去求证……)穿越到了动画世界。
其次就是金鹿角是在异空间(其实并没有太多渲染)里。
然而主题跟森林有关,跟森林图腾鹿有关,就会感觉主题偏了。
可能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反而都表达的不够精准深刻了。
然后,有方特的广告……毕竟是人家出品的。
总之,我对中国的动画还是比较看好的。
毕竟已经有大圣归来打样了。
大家对于国产还是多多支持一下吧。
毕竟有成长的地方,大家需要有点儿耐心让它慢慢成长。
过年难得的休息,还被侄女拽进电影院看熊出没,陪着看熊大熊二,我真是中国好姨姨。
可是谁曾料到,我不仅在大屏幕上看到了熊大熊二,还看到了尚雯婕和曾舜晞,真是没想到啊,现在动画电影里,还能有真人演出,而且还后面动画片中还有真人动画角色。
动画电影中加入部分真人演出,这应该是国产动画第一次这样尝试。
抛开真人演出效果,这样的尝试还是很勇敢的,因为一旦涉及到前面有真人演出,后面的真人动画化,其中的技术难度不言而喻,起码动作捕捉技术是少不了的,而这个技术,在国外是炉火纯青,但在国内,能做出来的就屈指可数,更何况是自己做出来,所以,为制作团队的勇气点赞,而且效果不差。
不过论演技,小鲜肉们动画角色同款可能表演得更加到位。
对于和我侄女一样的小朋友,那些屡试不爽的摔跤和打斗总能吸引到全场的笑声,以前的我们也是这样吧,简单的快乐在童年遍地可寻。
令我很感慨的是,除了搞笑,故事并不单薄。
丰富的故事支线,让整部电影显得十分饱满,一场冒险旅程走下来,屏幕之外的观众仍是意犹未尽。
每个配角都很抢镜,博物馆的老馆长,奸滑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一股江湖老油条气息扑面而来。
其实挖掘人物个性和塑造形象上,虽不如迪士尼功力深厚,但国漫也是在进步的,老馆长这个角色就十分中国市井。
电影的细节很细腻,记得有一场戏是紫甲壳虫的宝宝被Coco误带入食人花丛,犹豫再三,紫甲壳虫冲进食人花从,想要解救自己孩子,却还是被慢慢被食人花粉包围,困住。
虽然我猜到了结果和过程,还是忍不住被感动。
这种细微的动作,很是触动人心。
更别说单纯善良的孩子了。
侄女最喜欢的是光头强,我最喜欢的是出场次数不多的猴头菇,喜欢得不得了。
从猴头菇就看出这次电影制作多精良,镜头拉近的时候,可以看到丝绒的猴头菇毛发,柔软细腻。
小眼睛滴溜溜,萌我一脸血。
我侄女还和我说:“姨姨你看,猴头菇很小也努力放光明。
”虽然她神奇的正能量脑回路我不知道怎么来的,但一部动画片能让孩子自己领悟到这些美好,就有他正面的意义。
这部电影技术制作很精美,角色表情自然,动作流畅。
侄女看得很入迷,也给了我不少惊喜。
总体而言,还是一部可以看到国漫在进步的片子。
一直以来看《熊出没》熊大熊二和光头强都处于一个敌对的状态,但是在《熊出没之奇幻空间》里面他们三个却联手抗敌了。
在电影中还有一个镜头是机器人coco利用光头强的光头折射光,真的是好好笑,虽然他是光头,可是也不能反光吧?
虽然觉得这个电影挺幼稚的,单数看到熊大和熊二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时候,我不禁在想,这其实也算是在教育孩子们要兄弟有爱吧!
还有就是这个电影里面的景色设计得很漂亮,不管是冰川还是森林的景色都很漂亮。
而且这些会说话的动物其实也很可爱。
总之这是一部很适合孩子们观看的电影,开心的同时也可以学一些道理。
首先先说抄袭一事。
是的,比如那个胖子的拳头,高富帅手里的球球确实像超能陆战队。
这些,放在国产动画(尤其是熊出没这样一直努力却备受偏见的国漫)里就明明白白是抄袭,但是假如放在了迪士尼或者其他美国大片里,就没有一个人会说是抄袭!
顶多说是“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致敬”。
但是不断努力的熊出没却得不到公平的待遇。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
举个例子,比如《雪岭熊风》最后熊二在get了白熊的泪之石后摔了一跤,突然从蓝色的圣境跌到了现实,好像圣境和现实之间就隔了一个面。
之后的《功夫熊猫3》里,最后阿宝从灵界回到现实也是类似的过程(不过没那么突然,特效也确实比雪岭熊风厉害),这俩俩“回现实”的过程确实相似。
然而这时却无一人骂功夫熊猫抄袭。
这难道真的是因为熊出没不行吗?
还是因为完全无视熊出没的进步与努力(包括技术上、用心程度上、特效上、场景上、音乐上、情感上、人物上等等等等一系列进步),只是歧视所致?
又或是《美队三》里小蜘蛛打蚁人的方法,完完全全和《星球大战: 帝国反击战》一个套路,为什么都说是致敬,却无一人认为是抄袭?
这是不是太偏见了??
还有些人说《奇幻空间》毫无创新。
是的,这部电影包括题材都有些陈旧,什么进入了一个奇幻的空间里寻宝,遇到了巨型生物一系列地球上没有的动植物,都是动画片的一贯题材。
但是《奇幻空间》真是可谓用良心去做这样一个“奇幻的空间”了,可谓让陈旧的题材生出了极致。
大家可能不了解,以为场景都是从其他地方随便抄袭抄袭的,然而事实是,奇幻森林和冰川的动植物、场景全都是创作团队亲自到森林、长白山里考察取景,再加以想象创作的,而且别看露面的植物不太多,实际上这个奇幻空间里的动植物多达上百种,都是以真实的植物为原型创作的。
比如孩子们爱死的小东西猴头菇精灵,就是以长白山的猴头菇为原型,最终创造的发光毛茸茸的小萌物。
试问,谁会这样用心地去创作一个“山寨的”电影?
( 其实熊出没的电影创作团队一直对长白山情有独钟,当初雪岭熊风里震撼瀚美的雪山星空也都是在长白山取景的,白熊圣池更是基本保留了长白山天池的原貌)。
插一句,比起熊出没的良心创作,我觉得更该喷的是火到爆的西游伏妖篇,西游记那么经典的题材被无数次地翻拍,特效越来越厉害,但是拍的一次不如一次,到现在完全成了谈情说爱、脏话连篇的烂作,无非就打着明星的骗子,咋的了?
挺浮躁的。
扯远了。
除了这些,我还想问问那些喊抄袭的人,纳雅是从哪抄来的?
鹿形水花是从哪抄来的?
别给我说纳雅从冰雪奇缘来的,我也是冰雪奇缘粉丝,除了都是女孩之外,谁给我说说纳雅和安娜哪里像?
我觉得最能体现原创的就是鹿形水花了。
但是说实在的,这次“借鉴”确实有点多了,原创少了,这个真心希望改进,打造一个真正属于熊的“奇幻空间”。
现在说说《熊出没之奇幻空间》这部继大圣归来和雪岭熊风后的又一国漫崛起之作。
一、技术 熊出没的电影,确实和迪士尼大片还有一点差距(其实也可以说是风格不同),但是毫不夸张,有谁发现从雪岭熊风开始,熊出没越来越注重情感(不是浮躁的三角恋爱情,而是最纯粹的友谊),越来越注重瀚美的画风?
熊出没非常擅长把大自然宏伟壮阔的色彩融于银幕,巧夺画风上的惊艳。
雪岭熊风和奇幻空间就是俩最好的例子。
就说奇幻空间吧,技术层面相比于国产片,几乎无懈可击。
我也不想说什么“堪比大圣归来”,因为这已经不是堪比,而是旗鼓相当,不相上下!
打斗特效可能还比不上(反正熊出没的本意也不是打斗),但是这不能成为诋毁熊出没的理由,去看看纳雅的战斗场面吧,拉叶挡弹后滚翻开弓射箭,一气呵成不拖泥不带水,尽显纳雅潇洒的英姿。
不过最突出的还是奇幻空间的自然风景和人物。
创作团队自主开发的技术(具体啥我也不知道)把熊大熊二还有猴头菇精灵的毛发做的清晰可见,真的有种肉乎乎毛茸茸的可爱感觉,让人想上去蹭蹭,像可爱的熊猫阿宝一样。
还有纳雅,身手敏捷漂亮可爱,崇尚自然,再也不是国产动画片生硬呆板的人物形象。
还是运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把大瀑布的宏伟、水中透明的唯美,冰川的晶莹湛蓝,森林的绚丽多彩,等等所有的奇幻场景制作的惟妙惟肖,所以谁再说熊出没属于粗制滥造的动画片,呃,先看完再说吧,被雪岭熊风和奇幻空间巅峰看法的人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
二、情节 关于这个,奇幻空间情节有点不太紧凑,不如雪岭熊风。
但是中间穿插了一些小孩子看不懂,但大人和大龄孩子能产生共鸣的情节,让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光头强回忆自己为梦想奋斗的历程,被他人嘲笑,被老板骂,自己省吃俭用,过年回不了家,就吃个方便面,却告诉父母一切都好,然后坚强站起继续奋斗。
大家认为光头强懦弱,不中用,草包一个,还有些贪婪自私,但是这是生活所迫啊!
人性的善与恶并不泾渭分明,也如幕后boss醉心偷窃背后童年的缺失与遗憾。
事出有因,这不是一群三四岁的小孩子能懂的,所以说它不幼稚,适合全年龄段。
而且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虽还不如《疯狂动物城》 那般深刻,但也是熊出没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不再是动画片无厘头的幼稚搞笑逗乐。
还有最后召唤神鹿森林复苏的情节完全是没有新意的套路,但是熊出没却把这毫无新意的场面做的极其精致震撼,这个用语言真是描述不出来,这应该是最宏伟的“森林复苏”场面了,大家一定要看这部分,群鹿奔腾(尤其是神鹿从水中跃出)的情景甚为壮观,草原一片一片自然而然地紧接过来,一点不突兀,真的超绮丽!
三、人物 奇幻空间多的俩新人,纳雅和小铁,(一会再说几个高科技盗贼)可谓赚足了眼光。
其实小铁一点不新颖,科幻片里一抓一大把。
但是事实上不是让你看机器人构造的,而是让你注意它的故事、性格的。
我倒是觉得小铁的形象塑造的很到位,它明明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机器人,而是一个高傲、知识丰富、爱贫嘴却无比忠诚的考古伙伴。
一肚子的郁闷“这不科学”,尤其是碰壁后郁闷的大喊“这是山梅!!!
属蔷薇科!
可以食用!!
”的幽怨语气很是幽默。
纳雅,这个可爱而又身手敏捷的鹿族女孩,是呼声最高的角色了吧。
她的一言一行传递着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珍贵理念。
不知道大家怎么感觉,反正我不仅喜欢纳雅的漂亮敏捷,更与她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产生了强烈共鸣!
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理念!
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热爱大自然吧。
但是纳雅出镜太少了,没看够她的英姿飒爽!
不能不说她跟盗贼战斗的场面爽炸了,厉害了,我的纳雅!
还有几个高科技盗贼。
那仨就是来搞笑的,哈哈哈,不过真人拍摄确实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片方真的用心去做了,搞得真就像一个平行宇宙,真实世界和动画世界的画感都不一样,那个boss穿越后观察衣服和手的细节挺用心的。
不像当年的《我爱灰太狼》,也是引入了真人,却由于无聊幼稚,口碑票房都不好!
幕后boss,他那个猫的名字薛定谔,真是让懂点科学的人吃惊不小,挺有创意的!
不过重点还是在他童年的缺失与遗憾,导致他成为了一个疯狂的人。
这也给家长们提了个醒,不要过度逼迫孩子们学习提分,给他们点自由和快乐!
这其实也是个现实的社会问题(看看各类辅导班里背着书包的小小孩吧),这个值得家长深思把握。
还有俩傻熊🐻。
这次他们更可爱了,其实电影版熊出没成功就成功在,不再是俩傻大黑粗的熊瞎子,暴力去揍一个可怜兮兮的草包。
熊大熊二,也是有感情、有理想、有责任的“萌熊”,而且熊二不再爱哭闹蛮横无理,而是有些贱萌贱萌的。
再加上肉乎乎的肚子,总让人想上去捶捶。
四、音乐 音乐这个东西从雪岭熊风开始凸显,想当年的白挺的《你从未离去》整哭了多少观众。
《熊出没之奇幻空间》再放大招,尚雯婕演唱追求自由风格的《鹿 be free》,希望王子李琦的《仰望》,还有不知名的插曲(尤其是群鹿奔腾气势磅礴的插曲),抛弃幼稚风格,齐心协力铸就了一个雄伟的奇幻圣境。
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毕竟人各有所好嘛。
熊出没为什么不怎么受欢迎?
因为它在宣扬纯净、纯粹、本质的一些东西,而现在社会所向的是浮躁复杂甚至潜规则。
想想《大鱼海棠》为什么如此火?
好多人不都是感动那个纠结的三角恋吗?
想想《情圣》为什么这么火?
不就是因为妹子的大长腿之类的吗。。。。。。。
唉,在这个脏话被认为成豪爽的浮躁社会,熊出没努力但是不受欢迎也不算奇怪了。
最后一点。。。。
我个人的观影感受—— 群鹿奔腾的场面很震撼,最爱纳雅崇尚自然的理念,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
不过纳雅出镜有点少。
我觉得完全摆脱了国产动画一贯的幼稚,越来越成熟,不仅有猴头菇之类的萌物让小孩开心,更有人性的善与恶,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尤其是光头强贪婪的背后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被误解后的绝望与失落,震撼了青年和大人观众们心。
奇幻空间的瀚美景色简直绝了,和雪岭熊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科学知识插入的非常巧妙,像山梅的属性,冰河世纪,薛定谔的猫,平行宇宙理论,让人耳目一新。
总之绝对满分好评,不是我追熊出没,是熊出没真的好!
有创意,制作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故事主线情感线纵深度依旧比较弱,觉得主创团队在编故事的方法上应该存在很大问题。
第一,很多人头脑风暴出来的各种创意情节是有亮点之处,但是应该在主线故事逻辑文化背景的调查研究人物小传挖掘更深,让故事更简洁但潜台词更丰富,一些有意思但对故事帮助不大的创意要果断舍弃,不然总是在大杂烩的怪圈里;第二,现在熊出没已经是一个大IP了,不应该总是再蹭其他知名动画的热度,基于各种山寨逻辑的创作注定被人诟病,更重要的是这种模仿只能浮于表面,因为那些优秀的动画之所以优秀,不仅是动画形象,关键是对现实生活深入洞察和思考的隐喻。
麦基说:“电影是生活的比喻”这句话甚至对动画电影更加适用,所以觉得熊出没团队应该放开手脚,从现实出发创作故事,而不是基于其他动画再创作,用动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美好期望。
当然啦,这并不容易,其一是熊出没被固定人设和观看受众层的限制,其二是创作团队本身文化底蕴的限制,其三是其他各种环境限制。
去年的大年初二,妹妹订了几张电影票,其中有三张是《熊出没-奇幻空间》,我和妹妹带着儿子看了。
说实话,要不是为了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我真想看看刘德华的《功夫瑜伽》。
吃着爆米花,喝着雀巢橙汁,好不容易等到电影开幕,荧屏上一反常态,出现的是孙悟空,他在找他的金箍棒,之后画风一变,由性格诡异的大Boss切入了动化主题。
世界三大盗受Boss之令,从虫洞进入动化空间,去狗熊岭寻找金鹿角。
故事很注重铺垫光头强和考古机器人的友谊,熊大,熊二反而成了配角。
光头强仍旧是一贫如洗的伐木工,他做着最底层工作,经常面临工资拖欠,过年回家连张火车票都买不起,还是在熊大熊二的帮助下回了家。
他其实代表了当今社会的一种现状,他的理想很简单,吃饱喝足手里还能有大把的钞票,他梦想自己成为富翁,不用再伐木,不用再为生活烦忧,不用再让家中的妈妈担心。
可是,这么小的愿望却很难实现,因为找工作难,挣钱难。
所以,他只能继续伐木,伐木,伐木……表面上看起来光头强内心最渴望的东西是金钱,仔细探究,他最渴望的却是情谊。
因为穷,所以伐木,伐木为了挣钱,挣到钱为了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归根结底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一开始,他想发财几乎想疯了,他觉得自己太需要一笔钱,贪念越大欲望越大,乃至于迷失了自己,他也以为金钱最重要。
他遇到熊大熊二后伐木失败,并无意中救了一个考古机器人,得知金鹿角后,便开始了发财大梦。
他名义上帮助机器人找金鹿角,实际上想利用它发笔大财。
光头强利欲熏心,盗走机器人的地图,背叛了他的朋友们,也正是失去了他的朋友后,才真正的反省自己,他错了吗?
他没有钱,他需要生活,他伐木还经常被老板训斥,拿不到工钱,他想有钱,想过好的生活,这有什么错?
朋友们一个个都离开了他,他感到孤单,落寞,无助,他有许多抱怨,许多不满,许多为什么?
金钱真的那么重要吗?
就算他得到金鹿角,他会真的成为有钱人吗?
他会过得幸福吗?
他会开心吗?
他难过着并思考着,他感觉不被理解,被朋友抛弃,世界仿佛都离他远去了。
突然间,不知从哪里飘来千千万万的白色小精灵,它们将光头强最心爱的帽子推了过来,一个个簇拥着他,安慰着他,仿佛它们就是他的大白。
瞬间一股暖流袭上心头,暖遍全身,两行热泪滚滚而下,这是友情的力量,他忽然觉得好温暖,好温暖。
他懂了,他最需要的是友情,最渴望的是理解。
小时候,妈妈逼着他学习,他贪玩,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他很想要,小朋友不给他玩,他懊恼,失望,他因为没钱买玩具而伤心,他在极度缺乏金钱中度过了整个童年。
长大后,他对金钱的渴望日益增长,因为钱可以满足他想要的一切。
他的小木屋里堆满了各种玩具,那是他对童年的一种弥补,他还想要新衣服,想改善妈妈的生活。
这一切,都来自于对童年缺失的弥补。
钱可以满足这一切。
相对于光头强而言,《奇幻空间》里大Boss对童年缺失的弥补更为明显。
大Boss是妈妈眼里的好学生,他功课好,学业优,发明了“虫洞”空间。
虽然他成果显著,但他并不开心。
原因很简单,童年的快乐没有被满足。
他有一只猫叫薛定谔,也是他唯一的朋友,这只白猫陪他一起看电视,一起玩耍,给了他无数的欢乐,它是他童年里最重要的伙伴。
在动化空间里,不同场合多次出现了薛定谔,Boss每次看它的眼神很不一样,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怀念与惊愕,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甚至他有一点点想要找回那种快乐。
当三大盗叫醒他的时候,他才赶紧收敛住忧伤,假装自己仍旧是那个无情无义的老板。
光头强有情有义,与Boss的无情无义形成鲜明对比。
故事安排了两个身份悬殊之人对童年缺失弥补的不同做法,深入浅出只戳人心。
光头强意识到自己内心最渴望的是友情,而不是金钱,他重新加入了保护金鹿角的队伍,在机器人危难之时伸出援手,他勇敢的和三大盗做斗争,在大地塌陷,生命垂危也不愿舍弃伙伴,他想弥补这份歉疚,寻得内心的平静。
Boss他年轻帅气,多次遇见薛定谔表情差异,他其实很想得到那份友情与欢乐,很想和薛定谔在一起,他想得到任何他想要的东西,可他就是得不到童年中那份欢乐,他愤怒了,他要将金鹿角带离动化空间,号角吹起,大鹿苏醒,他的计划失败了。
大鹿醒来,快速奔跑,草木绿了,花儿盛开,大鹿拯救了大地,拯救了Boss,他看到了童年中的那只白猫朝他扑来,亲昵的舔着他的手脸,他的内心终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平静。
故事到里结束了,全场一片轰动,孩子的叫喊声,与动化的歌声连为一体,灯亮了,该退场了,幕幕画面还在脑海中不停闪现,让人回忆。
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的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这句话很有道理,你掩饰什么,是因为你缺失什么,你缺失什么就会弥补什么。
因为缺失,所以弥补。
这部动画片里有两个非常可爱的主人公是两头又胖又肥的熊,一个叫熊大一个叫熊二,熊大是一支善于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的熊,熊二是一只笨笨的力大无比爱吃蜂蜜的熊,还有一个非常可恶的主人公叫光头强。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块儿故事是跳舞机,有一天熊大熊二清晨起来做早操,他们看见一个跳舞机,还不知道这是光头强设计的陷阱。
这时躲在树后的光头强自言自语地说:哈哈,这下我可以砍树了。
不过雄大一下子就料到了一定是光头强的陷阱,于是偷偷去看了看果真是光头强在砍树,最后熊大熊二狠狠地走了光头强一顿。
看了这部片子我知道了不能像光头强那样乱砍树木,要学习熊大熊二组织非法砍树爱护植物,因为大树可以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美化环境,对我们人类健康又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神龙屁屁(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027228/既然可以无脑给一星。
我喜欢熊出没也可以无脑给五星。
的时候才来找我要做一次又一次的确是的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钱包的钱包的确是的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
哈哈哈我蛮喜欢的
刚刚看完《西游》然后过来串场等小朋友 看了下结尾。真心被恶心了。
不错了
挺好看的适合带孩子一起大人也看得进去
熊二可爱 熊大勇敢 小铁和光头强好有爱 小姑娘纳雅很漂亮 毛绒绒的猴头菇精灵 好想捏一下。。。画面美 插曲都很好听 片尾看了下分别是尚雯婕 李琦唱的 。。。最最惊讶的还是尚雯婕 不仅唱了主题曲 竟然还参演了
垃圾
三星半 画功好
报看,唯一亮点是诺雅很漂亮,虽然没有任何塑造,但漂亮即是真理。整体来看,甚至不值3星。哦,对了,插曲to be free还不错
讽刺一下教育
原创性再好一点就更好了。整体与ip的结合不错,制作质量还是不错的。熊出没就不要考虑情节了。
孩子看得高兴,也不觉得有什么了
这部以前的熊出没电影我每年都在当年就看了,但这部开始之后我就没看过了,因为2017之后我童年也结束了,现在补了这一部有种梦回童年
孩子们很喜欢这两头熊,熊大熊二和光头强还要有票房和收视保障的。
今天第一场。故事挺有新意 3D效果也可以啊 好多家长都忍不住跟孩子们一起伸手去抓仿似就在眼前的稚萌小精灵 看到小铁自断其臂坠崖时竟意外地相当感动 觉得国产动画真越来越像样了。只是刚才看影评 貌似山寨了不少名作 哎 原创之路任重道远啊。
没想到还挺好看的!
又睡着了,抄袭各类作品,后来觉得总睡觉不好,勉强看了几分钟。
你们敢打一星,我就敢打五星。
和coco分别借鉴的《超能陆战队》,大地复苏借鉴的《幽灵公主》,当然借鉴只是个委婉的说法,纳雅的设定那不活脱脱就是《幽灵公主》里的珊么!本身反派因为没有童年长大去盗取动画中的宝物这个设定还挺有脑洞的,但加入了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后就很败好感了。精致的画面画出的却是别人表达过的东西,不觉得浪费么。
真的很担忧,算是被迫去看的吧,还有希望吗?
第三年在电影院看《熊出没》,技术一年一年的进步,真人3D部分,奇幻空间场景,草地的真实度,简直丧心病狂,越来越细致,很多地方都美哭。看得到的进步!故事也比去年好一些,国漫在可以鼓励的时候适当鼓励,一年一部的速率,就是日漫也不能每部保证故事质量,还是祝好。也希望故事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