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上看完了第一季,三个小时左右。
看前四集的时候,观影情绪一直在下降,直到第五集,Tony和Anne的对话,让我心生触动。
“A society grows great when old men plant trees, the shade of which they know they will never sit in. Good people do things for other people.”“Even though i'm in pain, it's worth sticking around to maybe make my little corner of the world a slightly better place.”这部剧讲了Tony失去挚爱,人生陷入无意义后,如何开始新生活的故事。
探讨了离别、失去、死亡、活着的意义以及爱。
影片最后一幕,Tony约父亲养老院的Nurse出去,结尾是一个大大的happy ending。
可是我内心却有些酸楚。
Tony没办法在心里完全放下和自己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患癌去世的妻子,也难以承受那种无法挽回的离别和永远的失去,可是他仍然听从了他妻子离世前的劝慰,也为了让他身处的小世界变得更好一点,而选择走出去,继续去爱,这才是让我内心产生波澜的动因。
Tony的爱是深沉的。
Anne的也同样如此。
人生快走到终点时,如果伴侣能够说出“He/She had a wonderful life. Me, too”,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因为深沉的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拥有,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给予。
关于活着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
这不是标榜,只是一些人意义的来源而已。
人体内刻有自私的基因,很多时候确实是本能的选择。
可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ta有违背本能的意志,并且愿意这样去做。
如果看清现实会让人成为冷峻的旁观者,那还是永远糊涂吧。
在丧中治愈,男主的情绪从第一集的最低点,中间几经波折,但总体还是在上升的,男主身边的人还是一如往常说话,做事,只是男主不再宁愿自己一个人死去的妻子存在着,他从妻子离开的巨大悲痛中走出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时间也是治愈男主的一剂良药。
男主身边的同事从始至终都给与了男主最大的理解与包容,男主的毒舌,mean,并没有使他身边的人孤立他,反而大家还是保持着与男主的沟通联系,真的是一群很善良的同事,我觉得这个是这部电视剧有点理想化的地方。
至于那个当男主的清洁工的 sex worker,与男主一起吸毒的drug dealer,最后overdose自杀而死,如果男主最终走不出来的话,男主也回自杀的。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我想这部剧告诉我的是,若是身为男主,遭遇巨大不幸想要自杀,要多发现身边的人的美好,挽留自己。
若是身为旁观者,一种是男主的同事,要学习男主同事的宽容理解,给与那个受伤害的人时间空间来治愈伤口,反例则是那个效仿故去女友吸毒过量的drug dealer ,他死了,他永远没有治愈自己的机会与可能了,人死如灯灭,不过,他的情况,失业,流浪,这个时间也没有给他治愈自己的空间,时间,或者机会,男主给他钱去买毒品自杀,或许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吧。
去年年末天天给大家安利的新剧《柯明斯基理论》,不知道大家还喜欢不。
讲了两个老可爱的故事,又欢乐又悲伤。
这两天,网飞又推出了一部风格相似的新剧。
《后半生》After Life
共6集 | 单集30分钟和《柯明斯基理论》的开头相似,《后半生》也以死亡开始。
主角托尼的妻子去世了,因为乳腺癌。
女主人的离开,让往日热闹的家里变得空虚冷清,只剩下托尼和一条狗。
这之后,托尼的性格也开始发生变化。
从原来一个和善的老好人,变得尖酸、刻薄、讨人厌,到处怼天怼地。
从路人、邮差、餐厅女服务员、到同事、小学生、痴呆的老父亲,托尼都不留情面的怼过。
甚至连打劫的小混混都不敢碰他。
托尼也曾一次次试图自杀、但一次次被家里的狗狗以各种方式阻止。
也许对于托尼来说,这个世界带走了他爱的人,与其行尸走肉地活着,不如选择报复世界吧。
后来,托尼也似乎看开了,开始放任自己:“我本该已经死了的,我什么都不在乎,这一切都算是额外的收获,要是我成了一个混蛋,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多久就多久,如果超出了极限,我可以随时自杀,就像是超能力。
”
一番话,很是苦涩。
内心里的愤怒和倔强,一览无余。
托尼的扮演者这里必须要介绍一下。
瑞奇·热维斯 Ricky Gervais
多重身份,才华无限,既是英国演员,又是导演、制片人、音乐家及作家。
金球奖拿过3次,艾美奖拿过2次,其他的奖项也都数不过来了。
知名作品有《办公室》、《临时演员》、《幽灵镇》等。
《后半生》这部剧,更是瑞奇·热维斯自创、自制片、自编、自导,又自己主演,一定程度上,《后半生》是热维斯的半个自传。
回到剧中。
妻子离世后,托尼的生活也很简单,基本上是几点一线式重复。
去墓地看望妻子,和另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聊聊天;
去养老院看已经痴呆的老父亲;
去看心理医生;这心理医生倒是一股清流,一般的心理医生都会特别认真的听病患说话,至少会假装认真,但这位却在托尼讲话时,忙着在twitter上和别人骂架。
去办公室,怼所有的同事;
去和同事一起外出跑极其无聊的新闻采访;托尼在一家报社工作,不过,这个年代已经没人看报纸了,所以,托尼外出跑的新闻大概就是一些不疼不痒的,比如:一个老人收到了5张相同的生日贺卡。
一个会用两只鼻孔吹笛子的肥宅。
一个男人家房子水管漏水,流在墙纸上的水渍很像一个老演员。
这样的生活和工作真的是极致无聊了。
不知道,托尼后来会用什么样的震惊体文学来写报道,哈哈。
还有一件,托尼每天都会做的,回家喂狗。
听起来是很无聊,但大多数的我们生活大抵如此。
失去挚爱之后如何寻找活下去的意义,天天也不知道。
如果你也曾失去人生挚爱,那么《后半生》或许能表达所有你经历过的感受。
它能让你一边开怀大笑,一边暗自哭泣,苦到心底,又甜到心尖。
《后半生》只有六集,每集30分钟,很短,但天天得承人,打动到我了,剧中描述的人物都温暖而真实,很受触动。
所有陷入悲伤走不出去的人,也许都可以看下,它或许能教会我们如何直面悲伤和心中挥之不去苦涩。
爱人离开了,但生活还得继续。
生活操蛋,但希望我们都能抱着期待而活着。
,甜到心间看美剧就来公众号【天天美剧吧】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上个月初的时候,玛妮曾经推荐过一部“丧比迷你剧”——《伦敦生活》。
从那部剧结束到现在,还经常能在朋友圈中看到小伙伴关于这部剧的感慨。
长辈们在朋友圈、家族群一波一波发鸡汤的时候,我们似乎更钟爱用丧丧的表情面对世界,比如玛妮最近钟爱的橘猫系列……
今天的玛妮不想鸡汤也不强行正能量,只想再推荐一部“丧比迷你剧”——《后半生》。
这次的主角从伦敦女孩换成了颓丧大叔,丧比程度也直线升级,打开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妻子的临终遗言:当你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说明我已经去世了。
当然就算是死了,也不忘说你几句。
嘱咐你记得喂狗,记得刷碗,别忘了关警报器。
每集的开头都以妻子的视频开场,视频里她是多么的爱你,损你,放心不下你,它成了你活着的精神食粮。
你每天在这个视频中起床,就像她从没有离开过你的生活,每天活在她的声音里,你的生活还能怎么走下去?
这就是《后半生》!
悲“丧”逆流成河《后半生》的主人公托尼,年前刚失去了自己的妻子,每天以看她临终的视频聊以度日,唯一的陪伴就是他们共同的爱犬。
他曾经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可因为看到狗的表情放弃了自杀,他跟自己的狗抱怨:如果你他妈能自己开罐头,我现在已经死了。
托尼因为失去爱妻而性情大变,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低潮,这种状态有一个流行的专有名词可以形容——“丧”:指一个人遭遇了生活中的不顺和打击,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难以自拔,却还得继续“活着”。
“丧”是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当下人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
大众对“丧”的理解,最开始来源于日本,日本社会是丧文化十分普及的国家,因为日本从古至今一直奉行凋零之美,崇尚悲感,也是自杀率非常高,蛰居族非常多的国家。
从《人间失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到《不求上进的玉子》、《啊,荒野》等等一系列日本作品都在表现丧文化。
对于日本人来说,人活着就是在不断给别人添麻烦。
而在中国,最典型的丧文化可能就是我们的葛优躺了。
葛优饰演的季春生的颓废、绝望、悲观、生无可恋,正是当下超时工作、压力大、挣钱难的大众内心状态。
就连欧美也正在被“丧”文化渗透,从美国梦的《马男波杰克》、《海边的曼彻斯特》到日不落的《去他*的世界》,今天聊的《后半生》,都是如此。
为什么丧文化能够席卷全球,追根结底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今天,百分之九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十的人手中。
残酷的现实对过去社会所推崇的励志、积极、成功学的毒鸡汤展开了全面反扑,简而言之——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很舒服!
假如生活虐待了你,那就狠狠虐回去《后半生》里托尼的丧不同于我们普遍认知的混吃等死,他已经进化到了“报复社会”的程度。
他尖酸刻薄地对待生活,对待所有人,他的小嘴像是抹了蜜一样的“儒雅随和”,有句话说得好——无牵无挂,满嘴脏话。
他毫不留情地攻击身边所有关心他的人,对待陌生人更是毫不顾忌,提醒他给狗栓链子的路人被骂“多管闲事的死肥猪”,邮差到他家门口送信到他手上,他偏要人家投进门缝里,还要投诉他。
每天迟到早退,摆明了欺负工作上照顾他情绪的小舅子不敢开除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活着嫌累,死了怕痛,在“丧”状态里把所有人拒于千里之外。
《后半生》里还有两个和托尼同病相怜的“丧文化代表”,他们都在失去妻子之后一蹶不振。
一个是托尼尝试吸毒认识的流浪汉,住在脏乱车库,天天吸毒无所事事;一个是一心想上电视的男人,自从妻子去世便不再打扫卫生,臭到垃圾堆满屋子,收集蟑螂死老鼠。
托尼认为自己和他们俨然是同路人,但他们的人生在最后都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也是独特的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你遭受了痛苦,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深刻,不易被人了解的。
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每一个“丧”的人都活在自己的痛苦中。
是有很多人试图开导你、同情你,但他们并不能给你真正的慰藉。
你还得面对铺天盖地的安慰,安排的相亲,同事的照顾,强行的聚会……托尼的痛苦根本没法消化,因为每个人的安慰都给了他更大的压力。
面对悲伤,有时候需要的只是不要过度的关注和安慰,让我们“丧”下去就好。
面对“丧”,从来都不需要害怕。
你有没有经历过几天几夜吃喝拉撒睡都在大学宿舍,假期不想出门,毕业不想找工作,工作了不想早起的日子?
生活中到处是苦难,熬过那一阵,再想起过去的经历反而还有些怀念,怀念大学宿舍被窝里的零食,半夜加班的方便面,每天路过的7-11,事后很多话可以说出口了,可当时为什么总是过不去呢?
很多人总是说,你说出来,说出来就没事了,我们和你一起分担,可能轻易说出来的还是痛苦吗?
只会是所谓平庸的烦恼罢了。
面对周遭的“丧”,不妨让我们缩在阴暗的角落“丧”下去,很多人需要的其实是用时间去消化,而不是倾诉。
蜗牛或许有出壳的那一天。
《后半生》的结尾,托尼终于找到了出口,痛苦的人走出了阴霾,废柴上了头条,被欺负的孩子重归于好,出问题的婚姻接受治疗……玛妮觉得这个结局过于理想化了,让整个故事在最后如同上了一片滤镜,破坏了原本的氛围。
因为现实中,平庸的人失败了就是失败,得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断的鼓励只会让他接着摔倒,让没有天赋的人继续前进,何尝不是一种残忍?
真实的人生不会像主角们那样有打扫卫生的妓女,照顾老爸的女看护,接收自己负能量的陌生老太太,在现实的生活,丧的尽头也不一定有出口,可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寻找出口呢?
玛妮喜欢托尼的这个回答,也分享给大家:
微博&微信公众号:玛妮的自我修养
这不是寻常喜剧来的,而是治愈剧,虽然我知道并没有这个剧种。
从这部剧来看的话,Gervais 确实称得上是喜剧大师,自导自写自演,剧集的一幕一幕,就像是文学作品的一章又一章。
主题是一个我们生活在中国的人非常陌生的话题——LOST,因为我们没有学习过如何面对“失去”,比如对于死亡这个话题,为了讨吉利避而不谈。
主角 Tony 失去了心爱的妻子,从此极度抑郁、毒舌、与世界为敌并且不在在乎任何东西,这个设定挺取巧的,由此能够对现今的各种“正确”火力全开,走向反向“正确”的极致。
所以在剧集里不断出现 R 级的元素,suicide、drug、骂熊孩子、人身攻击等,同时又辩论上帝是否存在,人应该为谁而活等等的话题。
所以说这部剧像是文学作品。
预测后面会慢慢缓和,慢慢被治愈,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到达“正确”与“不正确”的平衡处。
————————看完之后就觉得很难打 5 星了,因为最后一集又变得过于美好和理想化了,从一个极端突然到达另一个极端,没感觉到平衡,感觉到了突兀。
🍑🍑看点:⭐️英剧一贯的短小精悍。
⭐️最近重温依然让人泪目。
温暖。
2020年出了第二季,2022年出第三季。
⭐️失去伴侣后,男主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好人为别人做事。
🍑🍑启示:⭐️失去亲人永远都是令人难过的话题,如何从心理上处理好是很难的为什么一定要140字以上啊
这几天我的季节性抑郁又犯了。
真是羡慕tony和他老婆的感情。
虽然我没有去医院证明我有抑郁症,但是我觉得我本身是偏抑郁的体质。
就好像有的人天生乐观,有的人就是天生悲观。
有些人就是天生开心,然后,他劝那些天生伤心的人开心点,怎么可能成功呢。
我就是不开心啊。
但是我接受我的不开心。
我要向tony学习。
虽然自己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但是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生活的意义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说起丧喜剧,就不得不提及英国。
黑色幽默+小确丧,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比如经典的《布莱克书店》。
去年大火的《去他妈的世界》。
还有最近推出第二季的《伦敦生活》。
这些主角都有一些共性,刻薄厌世、一事无成,极度缺爱甚至还有些神经质。
他们的生活就像一团乱麻,找不到与世界和解的出口,索性就破罐破摔。
今天要推荐的这部英剧讲得也是一个丧到骨子里的故事。
只看海报,一人一狗落寞地坐着,就充满孤独感。
后半生After Life
《后半生》是网飞最近刚推出的黑色喜剧。
虽然目前追这部的观众还不多,但豆瓣评分却一直呈上升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主角大有来头,拥有多重身份,才华无限。
他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制片人、音乐家;曾拿过3次金球奖和2次艾美奖;知名代表作有《办公室》、《临时演员》、《德里克》。
《后半生》更是他自编自制自导自演;要不是不会分身,估计全剧所有角色他都可以囊括。
他就是瑞奇·热维斯。
瑞奇拥有卓越的语言天赋,多次在金球奖的颁奖礼上嘲讽好莱坞大腕和主办方。
百无禁忌的调侃功力为他博得了超高的人气,这次瑞奇更是在剧中将嘲讽高手的水平发挥到极致。
怼路人,在公园遛狗,遇到有人好心劝他让他拴上狗绳,立马开启人身攻击模式。
怼邮差,邮差将信件直接交给正要出门的他,而不是塞进邮箱里,他当即就炸毛。
怼小孩,有小孩跟他恶作剧,他立刻就调整到高级战斗模式。
瑞奇饰演的托尼颓废又毒舌,他拥有一幢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但却没有一丝温度。
凌乱的厨房里堆满了用过的碗碟,冰箱橱柜空空荡荡。
自己落魄到用凉水泡麦片充饥,家里养的狗狗也饿得嗷嗷叫。
在托尼的心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恶心、自私自恋的寄生虫,没有我们世界会变得更好,自杀是每个人的道德义务。
他去疗养院看老年痴呆的父亲时,甚至和护工小姐说——如果是条狗的话,你就会给它实施安乐死。
托尼原本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中年男子,和妻子丽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丽莎突然离世让托尼的生活堕入万丈深渊。
他也曾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离开这个无聊的世界,但自杀未遂。
生活的苦,会随光阴淡去。
但失去挚爱的疼痛,时间也无法洗涤。
看到美丽的风景,吃到好吃的东西,闻到熟悉的味道,听到好笑的笑话,甚至迎面吹来一阵暖风,你的心就会痛起来。
那个与你一起玩笑吵闹、那个你想和他分享一切的人,永远不在了。
丽莎离世前曾给托尼留下一部短片,她希望托尼能够振作起来好好过日子。
托尼每天都会反复观看影片,但从来没有按照丽莎的话生活。
处理哀痛,接受哀痛,一个人勇往直前展开全新的生活,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件残忍又苦难的事。
失去丽莎的托尼每天生活如一潭死水,遛狗、去墓地、去疗养院看父亲、去看心理医生、然后上班打诨。
尽管托尼尖酸刻薄、漠视周遭的一切,但他遇到的每个人都在尝试拉他一把。
可托尼始终停留在沮丧和绝望的泥潭中不肯出来。
老天带走了托尼最爱的人,独留他一人其行尸走肉般的活着,这还不如做个混蛋来得痛快。
托尼最终决定要继续活下去,放纵自己、恣意妄为,来惩罚这个世界。
至此,他活着的目标就是给朋友添乱,给人民添堵——我不开心所有人都别想好过!
他撕掉社交专用的面具,礼貌、谦逊、善良统统都抛弃,一心一意做个惹人嫌的混蛋。
路上有人拖着双脚摩擦着走路,他会生气;听到有人很大声音的打哈欠,他会发怒;就连餐厅里有人吃东西发出声音他都会尖酸刻薄地吐槽。
托尼脾气暴躁,刻薄毒舌,出口成脏,只不过是想掩饰内心的惶恐。
他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来疏散自己的悲伤和无奈。
外甥曾经问托尼,为什么耶稣没有救活姑姑。
托尼回答,因为他是混蛋。
他们曾经那么热爱生活,积极乐观,与人为善,可来老天居然开了一个玩笑来戏弄他们。
妻子的离世让托尼始终无法释怀,他没办法与这个他曾经热爱的生活和解。
失去挚爱之后该如何找寻生活的意义,剧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我也不知道具体措施。
可在人生这条漫漫长路上,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我们可以暂时的麻痹自己,逃避现实,但总有一天还是要面对它,接受它。
我们能够做到的——在的时候用力爱,珍惜当下;即便是某个人先离开,告别时也不留遗憾。
最近在追芒果台的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袁咏仪和张智霖这段真的是太好哭了。
结婚18年,袁咏仪第一次没有跟老公一起去旅行,她喊话张智霖——我不会再一个人旅行,要么我跟着他,要么他跟着我,他跑不掉了!
这样的爱情让人动容,可也正如张智霖说的:没有什么是常在的,总有一天要一个人去旅行。
面对生死,张智霖显得更理性。
之前看《一路上有你》时,张智霖说如果最先离开的人是他,他更担心袁咏仪的钱够不够用。
当袁咏仪说钱够用的时候,他也就能安心走了。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程,很多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我们终究要一个人旅行。
那个可以和我们相互搀扶的人只能陪我们走过一段,但他一定会在我们身上留下他的印迹。
虽然接下来的路没有他们的陪伴,但这些印迹永远不会泯灭,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走完这段旅程。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带上爱人的印迹,收拾行囊,再度出发。
后台回复“后半生”,有资源
T:我不想来咧,不想再心理咨询咧。
不明白这样有啥意思。
P:心理治疗是安抚你情绪的方式。
T:咋么个安抚?
P:你看你这么问出问题了,就代表你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了。
T:真的嘛?
有呢么?
P:我们在这里做的就是改变造成你困扰的负面行为。
T:我的负面行为是啥?
P:你说你因为自己的失去从而想惩罚整个世界。
T:对,有些人该被惩罚。
包括我。
我以为我可以决定谁该被惩罚。
但我错就错在,我以为所有人都是Q人。
但不全是。
有些人就不是。
有些人挺好的。
难就难在,咋鉴别谁是Q人,谁不是。
因为Q人都挺聪明的,他们会装好人,会假装对你好。
这些人…你就是个Q人。
P:所以我挺挺聪明的。
T:对。
P:所以你想惩罚我吗?
T:不想。
P:不想?
T:不想,我就是不想也不需要你咧…我不需要你咧。
P:好吧。
T:你不是有多恶贯满盈。
你不是HTL,你就是个L货,你是个L人。
P:你这让你感觉好受一点了嘛?
小汤?
T:嘿真的,这么说还真好受点儿咧。
啊,继续。
你个D人……你个D,你个B。
P:其实推荐你来的是你的姐夫小马,我们都觉得你来接受治疗可以帮到你……T:没错,我也就顺势而行咧一阵子,我也不知道为啥,这个感觉就像揉一颗松掉的牙齿一样,我也知道你是个Q人……但我想这就这么试一下说不定……P:至少这帮到他的忙了因为他的婚姻关系最近是一片狼藉。
T:……啊?
啥?
'so how are you?.' 'same' 'bad then?' 'i've honestly nothing to compare it to anymore.''no, i do accept my unhappiness. i know exactly why i am unhappy. and i also known the only thing that would stop me being unhappy. is impossible.''i would rather be nowhere with her rather than somewhere without her.''all i'm saying is that. i think that deep down. that you still think life's worth living. it's nowhere near over for you. you're in pain. but the thing you lost. is the same thing that can stop that pain'
人到中年,只剩哀悼。开篇丧得刚好,结尾忍不住走向阳光了是败笔。好希望他从头丧到尾。
是网飞的水平了(贬义),开始还以为说这不是网飞那个味啊,结局圆回来了,自我救赎是吧。。。。网飞功力还是不够啊,虎头蛇尾的优点还是有的,男主的悲凉感刻画的很好(但是后面突兀),群像也刻画的很好,但是后面难免落俗,属于是不会太深刻让我记住的剧了。。。等我看完第二部再补充。
happy ending版的基努里维斯。失去挚爱之后如何寻找活下去的意义。其实日剧也常有这种调调,但不知道为啥总是有种小心翼翼、故作乐观,还是英国人才能这么透彻地悲伤。这也许就是民族性吧。
最后突然温情了令我意外
EP1那位谁关心你弃不弃
影视城感太强了,当作情景脱口秀看还不错
真的很喜欢ricky,所以哪怕他自己吐槽这剧一看就无聊,我还是来看了,但是这个剧真的是巨巨巨巨无聊
又想要真实又想要鸡汤
呸,破鸡汤。没看完就别他妈嫌弃不够善良了吧。看得爽歪歪结局忽然刹车,阳光得很措手不及。所以为什么没能下手,很敷衍。
Ricky Gervais 再毒舌,角色和剧的质地也柔软得惊人。
“如果你是好人,去做你想做的事就等于做好事。”我现在是宁愿看三部这样短小精悍的英剧也不愿看半部又长又臭的美剧了。
看完Ted Lasso的代餐,被每天去墓地的女士感动到。Happiness is amazing. It's so amazing it doesn't matter if it's yours or not.
一个丧偶的中年男人变得愤世嫉俗。Ricky Gervais自编自导的剧集,其实就是他的脱口秀的电视剧版本,只看了第一集就让人感觉“专业人士”拍的喜剧果然厉害——如果喜剧也是一门专业的话,瑞奇·热维尔无疑是大师级别的。
还好。但没那么好,EP05直接写明主旨。但值得在自己遇到痛苦时看一看。“我之前想自杀,当我下不了手或还没下手的时候,我就想:好吧,如果我要继续活下去,就得按照我的条件,我要随心所欲。反正随时可以自杀。一开始,我以为这就像超能力, 我什么都可以做,谁管呢,最糟能糟到哪儿去,没有什么能伤害到我,因为我总是可以自杀。可然后,我意识到你不能不关心那些你关心的事物,你不能自欺欺人。尽管我很痛苦,还是值得坚持下来。或许让我所处的这个小小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幸福很美好,太美好,属不属于你都不重要。社会变得美好是因为老人们在不停地栽树,尽管他们知道他们并不会享受到这些树荫。”
只有失去挚爱亲人的人,才能理解鳏夫男主的“丧”。我妈刚走100来天,从男主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比如说话变得刻薄看谁都不顺眼,比如从兢兢业业的员工变成“去他🐴的吧我和那些混日子的员工同薪同酬的话我干嘛这么卖力”;还有开始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因为自己唯一还在乎看法的人已经死了,就算我们自杀吸毒发裸照和人大打出手谁他妈在乎其他傻逼怎么看我呢。人到这份上,才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对了还有就是整天研究着各种花式自杀法,但是一看到宠物的眼睛就怕自己死了宠物会饿死...还有,心理咨询师真的是最好赚钱的骗子职业之一了吧!这生活没意思透了
看了第一集,我又爱ricky了。。
You Can’t Feel Sorry For Yourself. You’ve Got To Keep Going.
丧了5集半,然后he,这就是英剧啊。
一个叫Tony的男人去看心理医生的故事。。。
克制又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