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爱上一个人其实并没有太多道理。
开始我们心动,然后不知所以地相爱,那时候我们希望那个人就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完美无瑕,就像是童话故事中所说的那样。
但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如果两个人在生活中完美契合,那可能在事业上就无法完全理解对方;如果两个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那可能性格又会有摩擦。
而更多时候,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一开始为什么心动。
可是如果心动变成永恒,那它就不叫心动了。
我们预设的爱情是永远充满热情与心跳,让我们感到充实,但我们往往忘记了生活不止爱情。
亲情让我们受伤,也让我们感到安全;友情让我们神伤,也让我们心跳不已;探索自我让我们痛苦不堪,却也更能让我们充满信心。
并不是所有的美好都要从爱情中汲取。
我们迷失,我们心碎,我们找寻……世界瞬息万变,就像我们自己; 世界灿烂永恒,就像我们自己。
随着第四季的完结,《性爱自修室》系列剧集最终还是迎来了与观众告别的时刻。
这部剧的名字让人浮想联翩,内容也像一根香蕉,外黄内白。
从2019年1月到2023年12月,5年的时间里,每一季新的剧集总是能带给观众很多惊喜和感动,在它“很黄很暴力”的外表下,隐藏着很多人性的光辉和友善的思考,深刻探讨被人们羞于提起却又至关重要的话题。
虽然这部剧的官方男女主角是Otis和Maeve,但是实际上这部剧里的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立体的性格和迥然不同的人生,观众可以在每个角色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拧巴、纠结、自卑、自我怀疑。
这也是一部非常包容的剧,囊括了所以形式的性,男女、男男、女女、人与物,自慰、双性恋、无性恋、也包括所有形式的性别,男、女、跨性别者等少数性别群体以及各种形式的与性相关的身体和心理疾病。
更难道可贵的是,从第一季到第四季,可以明显感受到剧中的很多角色的成长。
因为遇见Otis,Maeve封闭、自卑的内心得以打开,勇敢去追寻自己梦想;Aimee从很傻很天真的富家小姐成长为忠于自己、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艺术家;Ruby从刻薄、不可一世的拽大姐逐渐变得成富有同情心;只会表达愤怒情绪的“钢铁直男”Adam找到了自己柔软的内心,并勇敢接纳自己是个双性恋的事实;在这部剧里,成长的不仅仅是这群高中生,还有他们的家长,如Adam的爸爸和妈妈、Eric的爸爸、Carl的妈妈,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需要学习和成长。
总之,这是一部不仅有性,还有很多很多爱的剧。
对性的探讨是这部剧的主题。
对于青春期性知识几乎为零的80后90后国人来说,《性爱自修室》这样的剧集无论在感官上还是思想都有强烈冲击。
抱着猎奇的态度接触这部剧,最后深深羡慕英国的性教育。
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以及和他们的父母都可以在自由友好的氛围中直接正面的谈论性,这在中国是无法想象,也不可能发生的。
很多国人的的性教育可能都始于日本的AV女优和小视频,这些视频里只有性、暴力、发泄、对人的物化以及人作为动物最原始的欲望的刻板演示,却恰恰没有体现出性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爱的表达形式,导致很多人把性当做是不能启齿、无法直视、最隐秘、最黑暗的罪恶,形成了一种畸形的观念。
尽管《性爱自修室》中的一些性自由和性解放超越了我能接受的边界,过于激进,部分内容可能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无法被认同或接受,但把性放在阳光下光明正大地从科学的角度、从人的角度去直视它、讨论它,已经到达了国内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剧中,对我影响最深且最喜欢的两个角色是Maeve和Aimee。
她们两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
Maeve成长于污泥般的环境中,不知亲生父亲是谁,妈妈和哥哥吸毒,很小年纪就要靠自己独立谋生。
她身上有这个年纪女孩常见的羞涩与矜持,相反是远超年龄的成熟与独立。
我很喜欢她,在她白眼和X手势之下,是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而Aimee代表的是自我探索。
与Maeve极度糟糕的原生家庭不同,Aimee来自富裕的家庭,拥有富家女孩的大部分特质,轻松、殷实的家境为她的友善和同理心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也因此很少有烦恼,也很少思考人生,但也正是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无需考虑生活和现实的焦虑,有更多的自由进行自我探索。
她探索了让自己舒服的性方式,发现自己隐藏的天赋和才能,从第一季的傻白甜成长为第四季自信的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寻找我是谁的答案,将自己的意愿和感受放在第一位,学会真正的爱自己。
追剧这5年,看着每个角色的成长与进化,心情就像看着他们长大的家长,很欣慰,但也知道离别终有一天会来临。
尽管不舍,但就像最后Maeve给Otis的信里写的那样,I will carry a part of you with me wherever I go,这部剧对我的影响也成了我的一部分,即使告别,我也将带着这部分的影响继续生活。
新的一年,希望能活在当下,活出真我。
如此自由地谈论性、向世人表达自我身份以及性向认知,让人惊叹之余略显羡慕。
毕竟生活在一个大多数人从众的社会中,我们习惯于按部就班,完成不知道谁布置的任务列表。
我们羞于谈论性,哪怕阴影中有各种渠道的信息以及交易;我们被告知婚姻中性并不重要,甚至在结婚必要条件中忽略了性这个选项;我们不被教育性的相关知识,多的是被PUA后苦痛人生的性暴力或者性压抑等等等等。
回归剧中,第四季的各个主角们感觉都鲜活了起来,他们都变得勇敢且自由,Maeve面对嗜毒成瘾母亲的逝去,显得真实又宽容,她说了,即使这样的母亲,也有美好的回忆,也依然爱她,会在心里想念她,这很不容易。
很多的鸡毛蒜皮就让亲人们变得支离破碎,“原生家庭”越来越被当做可以随意批判评论的借口,而纯粹的爱,成为了奢侈品。
当她在洒骨灰时,我突然真切体会到了人没了就是没了,骨灰洒了,你就只能在心中想念了。
(有报道说,人死后,体内微生物会经年活着分解人体成适合土壤吸收的营养,那么,我们是不是只是自然界小小地随机地意外呢) Aimee在经历创伤后追寻艺术而自拍时,有让我感觉到艺术是赤裸裸地剖开自己的心给世人看。
有的时候你总是拍的照片不好看,也许只是因为拍照片的那个人没那么“爱你”,或者你不够信任他。
每个人都有美的一面,只看你能否找到了。
做个牧师,纠正自己的身份认知,原谅伤害自己的人,勇于承认错误,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都是努力勇敢活出自我的证明。
青春,很多人和事多是转瞬即逝,无疾而终的。
但是,仍然无法抹去她灿烂的星星点点的璀璨。
PS:1.男主26岁居然就开始发福了,这和小时候的颜差别实在太大了。。。。。。
2.第四季的配乐很好听。
只有男女主都四季了还是没什么成长,令人倒胃口,一看着男女主出来我就想两百倍速。
反倒是其他角色都挺出彩的。
都第四季了,男主这人设本来就不讨喜但是总得有点成长吧?
没有。
男主还是个巨婴自己mess up all的情况下怨他妈,真就离谱,真的要竞选了,一点儿也不上心跟回来的女主谈恋爱去了,扯犊子去了还需要Ruby给他做准备,把竞争对手的个人隐私曝光当做竞选筹码真的符合他下流幼稚无耻的人设,脚踏两只船犹豫不决,ruby和女主他都配不上好吧。
面对最好的朋友eric呢,他真是不闻不问啊,完全不听朋友说他的处境也完全不关心不支持,成天想着自己那点儿破一亩三分地儿。
结尾呢和女主打完分手炮了,女主走了,他想起他朋友来了,给Eric发短信啊。
他妈引导女主,女主做了正确的选择拍拍屁股和他分手跑美国读书了,居然埋怨他妈,男主这个高分贝大喇叭比吧比吧得冲他妈叫喊得我脑仁儿都要炸了。
女主也烂了,人家ruby在校园里看着她稍微关心她一句,她搁那儿杵倔横丧阴阳怪气儿的,你跟谁发的火儿呢?
是你的亲亲男朋友上去贴人家的。
先不说Aimee那么全心全意的支持关心女主哈,女主你之前对Isaac也不全心全意啊,现在人俩有好感你心里不得劲上了,合着给人家戴绿帽子潇洒甩了Isaac的不是你是吧?
你有什么资格不让人家两个在一起呀?
后面在男主他妈那里打了一针鸡血,回来又跟他俩说,哎,我觉得你俩好配呀,你俩凑一对儿吧,你算老几呀你?
还有最后女主居然是给男主写信说,啊亲亲是你打开了我的心扉,让我不再孤独,我以后再也不会关闭我的心门了。
天杀的,在你难过的时候支持你帮你的人,说你们可以互相做对方妈妈的人,难道不是你闺蜜吗?
你闺蜜跟你处这么久,也没说能打开你的那个高贵的心扉,是不是?
这男的到底做什么了呀?
天杀的这男的不就跟你打过炮吗?
Huh?
哦懂了你的阴道别称叫心扉,是吗?
不是三就是第四季,Aimee偷偷给女主垫钱一起去学校旅行,女主你有自己安排不领情能理解那也就算了,你还甩脸子给人家,人家都说很抱歉了只是想和你一块儿出来让你能开心一点,女主还要高高在上地去diss她秀优越感,你俩到底处了多久啊?
你凭啥老拿人家撒气,你闺蜜该你的啊,啊?
过后跟闺蜜的道歉也真的就是轻描淡写一句就过去了,真的是服了。
意外的是,这四季看下来Aimee真的太棒了,接受意见乐于学习一直在尝试着治愈自己,给朋友全心全意的支持照顾朋友感受,宝宝也终于学会反击了,骂了那几个调笑的男的。
很鼓舞人心很坚韧也逐渐变得勇敢。
Aimee其实是第一季我最无感的角色,成长到现在真的太感动了。
还有就是青少年变性人这一块儿,反正我个人是真的无法去公开支持青少年在他们那个鸡毛都不懂的年纪看了点儿相关东西就去做变性手术的。
这个结果的代价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以及这一季呢基本上就没有在讲什么比较接地气的比较实用的性教育相关的事儿了,更多的是偏向于那种比较形式化的LGBT的话题探讨。
不过这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你知道啊,你生了孩子当了父母的话,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的时候你会有多操心。
还有就是很多时候生男孩儿就是会有报应,尤其是当妈的。
剧中好几个角色线不明不白,一些人物关系也模糊不清。
首先我不懂为什么已经第四季了Otis还是感觉毫无成长。
从强调他是“原创”治疗师开始就一直在embarrassing himself,看得人血压高。
他和Maeve闹矛盾,践踏Ruby的好意,对Eric不管不问,朝着他妈发泄情绪,似乎前三季的成长都毫无意义。
Eric的宗教线也很突兀,明明很写实的风格突然加入了神秘元素,而且让人感觉剧组想要为LGBTQ赋予宗教正确性,与整体基调略有出入。
反倒是Adam和父亲这一条线拍的比较好,毕竟他们的父子关系从第一季贯穿到最后,两个人的成长也确确实实地体现了出来。
我很喜欢《性教育》制造冲突的过程。
有一个时间点重要主角都变得拧巴,然后互相交织在一起,直到一个结被解开,然后大家都与某些事情和解。
可惜总感觉剧本欠打磨,好多转折都很生硬。
比如Otis和欧辩论那段,凭什么欧只要说她是无性恋者,她过去犯的浑事就可以被原谅?
而且英国是没有直男了吗?
感觉过于聚焦LGBTQ让剧的重心有点偏移了,从“性教育”变成了“LGBTQ教育”,过于包容反而感觉不如前几季多元。
最重要的,Otis和Maeve的感情线太虎头蛇尾了,明明都爱彼此,为什么最后非得强行be呢?
我真没看懂为什么不说话对他们来说是更好的选择,明明全篇都在强调交流的重要性。
我本来期待最后Otis能给Maeve打一个电话,可惜到了片尾也没能看到,他就像个小男孩似的固执又懦弱,总感觉让人不爽。
这一季Otis的人物塑造有点垮,本身男演员就发福形象下降,剧情里又没有展现出他前几季的闪光点,几乎都是在犯傻事。
总之作为最终季无疑是令人失望的,也不知道编剧在想什么。
我觉得简中观众挺搞笑的,他们的心理预期都是白男白女全部完美身材的青春剧,那你们为什么不去看同是网飞出的名校风暴呢?
而且每个观众的价值观都是觉得男主女主最后一定要忠贞到最后,你为什么不去优酷看国产古偶剧?
这么保守我真的劝你们别看。
这部剧如此友好耐心地跟大家普及性少数群体的心理和残障人士的需要,我们谁关心呢?
从第一季到第四季全部主创都致力创造一个性的乌托邦校园,无论身材、外貌、性向、身体缺陷大家都得到平等的对待。
对,平等,我们本应该最重视的价值。
现在只要跟大家的刻板印象不符合就是政治正确,你们说这个词的意思不就是觉得这是符合西方主流价值观故意这样编剧本吗?
我当然承认有这样的影视作品,但是大家仔细看剧,主创们不是在作违心的表达,你们应该感受得到吧?
谁会这么费劲吧啦地从性心理学的角度上这么深入地写这些角色?
这是虚伪地收集资料写出来的吗?
那不真诚的人根本就不会做那样的专业知识收集!
大家快点换换词吧,之所以现在是政治正确,恰恰是因为以前政治不正确,或者说性多数人群对边缘群体的打压、漠视是需要改正的。
尤其是Eric和本身作为基督徒和同性恋的身份间的冲突是非常激烈的,这一季甚至点出了他作为黑人基督徒同性恋与otis白人异性恋无神论者的间离。
这个剧本真的太满到最后有点像《瞬息全宇宙》那样几乎玩疯了一样。
这部剧最后一季在豆瓣真的是恶评如潮啊,我真的想大家用心体会里面人物的成长历程,稍微代入一下每个人,能不能共情呢?
其实,某种意义上,性爱自修室这部剧真的是拍给简中的保守观众看的,大家接受一下冲击,也挺好。
无论如何,反感也好,喜欢也罢,故事就这样结束啦,现实世界的观念进步和社会进步离自修室的乌托邦还太远啦。
地球上有70亿人口,一定会有人愿意为了你爬上月亮。
—《性爱自修室》第一季第6集开始渐入佳境,曾经的梅芙想要逃离莫戴尔,是因为母亲吸毒,没能给她一个美好的童年。
直到母亲的葬礼我们才知道她有多深爱她的母亲。
她以为没人会来葬礼,但艾米把她认识的所有同学都叫来了,包括曾经的老师。
莫戴尔中学大团聚
回归的科林和艾米丽老师第7集在珍的开导下,她知道没有人能阻挡她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她选择返回美国继续学业。
珍开导梅芙每个人在这一季中都或多或少的经历了蜕变,不仅是自我的开导,也有和家庭关系的转变。
埃里克在教会表达自我,让教会获得了改变。
受洗礼上的自白
教会开始做出改变艾米烧掉了那条被侵犯时穿的牛仔裤,意味着她浴火重生,不再畏惧。
时隔三年,艾米跨出了那一步三年前她在朋友的鼓励下坐上了那辆公交,而三年后她在火焰中起舞,亲吻着她爱的人。
艾米鼓起勇气克服自我
与艾萨克亲吻对残疾人士的帮助也在剧中体现出来,电梯问题从开始就被指出,直到第7集爆发。
艾萨克向管理员提出次更换电梯的意见,但全都被敷衍了事,艾莎在火警报警时被抛弃,最后导致全校学生的抗议。
艾萨克的请求被无视
艾莎被丢下
学生集体抗议“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残疾身份而自卑,但请不要让我们感觉自己被忽视”。
亚当和父亲的关系也让人印象深刻。
他出柜时怕父亲指责,他成绩不好时怕父亲指责,就好像做什么事都是错的。
他以为父亲不理解他,恰恰相反,父亲最担心的就是他。
父亲知道自己的错误,也会想抱抱他,和他和解。
第8集梅芙给欧蒂斯留了一封信,感谢他打开了自己的心门,让自己不再孤独。
梅芙的转变
或许他们很久之后才会再见,但“无论我到哪里,我都会永远记得你”。
没有谁的青春是百分之一百圆满的,但我也很庆幸我的青春能有你们的陪伴。
再见了,《性爱自修室》;再见了,我们那年少无知的青春。
看了第一集还是很赞,有9分水准!
唯一不足是Otis略显发福了,最后两人的电话love很真实。
ruby那条线还是让我很触动。
第二集也有8.5分,最后Ruby和Otis戏份又要大大的来了吗?
期待第三集9.5分!
M is coming home另一个M崩溃了,还要多好才配得上九分!
第四集还是9.5分!
结尾三个人的友情让我羡慕,但没想到让人险些泪崩的是,马丁和他前妻的重逢。
第五集8.5分。
Otis最后的操作有点莫名,可能真的是不配吧。
梅芙是真的对好朋友生气吗?
应该是高兴吧,为什么不说清楚第六集8分,就是觉得混乱,最后不让主CP更进一步有点鸡肋。
但男主跟男二之前友情的分歧很真实,很加分。
所以还有8分第七集9分。
一是我很喜欢梅芙跟Otis母亲聊天的段落,很动人。
二是我追了四季,主CP终于成功搞上了!
第八集8分。
虽然每个人好像都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只有Otis罪有应得落单了,但总觉得不够好,最后梅芙给Otis的信也无法打动我。
追了四季,角色们都像是我某位朋友了,再见,s 教育。
总结来说,第四季把Otis和ruby两个人物写崩了,都变得不讨喜。
但是小黑和梅芙都写活了,算是功过相抵。
我之前很喜欢ruby这个角色,但第四季第五集以后,她开始帮一个二打六竞选,这个人物就已经废了。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被第一季大尺度的猎奇吸引开始追这部剧,《性爱自修室》改为过《性教育》,不成熟的自己也真正有被“教育”到。
到后来第三季感觉质量(感情处理上)有所下滑,再到现在最终季把主题从青少年的性教育与成长的烦恼拔高到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层面,有好也有坏。
跨性别,同性恋,泛性恋,无性恋,环保主义,霸凌现象…所谓的“zzzq”本身就是真正存在的,而把同性当作禁忌的我们也不必如此双标。
坏的是过多的元素杂糅,导致剧情整体上略显平庸,观感也较为无聊。
一些副线处理的很仓促,小薇和他的pua控制欲男友,选举主线里突然蹦出来的“第三者”,还有杰克逊因生理问题延伸出的“寻找生父”,O和ruby之间结仇与原谅,来的快去的也快,情节很具有目的性,为大家能迎来一个最终的结局而去设计,就显得很儿戏的感觉。
而otis在这一季里遭受了爱情危机与友情危机的双管齐下,不同身份间的无法感同身受。
产后抑郁症和变性手术带来的生活压力,eric幻想的“黑人耶稣”,在教会,社区带上面具还是做真正的自己中抉择并决定做一位牧师;adam在爱情与亲情中接受自己,与曾经的“恶魔”父亲和解并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ruby在过往爱情与现实的友情中的进退两难,那句回绝otis的话又凸显出那作作的女王范;aimee在那条燃烧的牛仔裤前酷酷热舞,回怼男人勇敢做女人的她很让人感动…其实大家都在同自己“抗争”,渴望在外界的束缚下做真我。
而结尾选择牺牲maeve和otis的爱情来成全所有人的合家欢,以一次无性障碍的分手炮结束这段情,这段跨越四年的爱情长跑也最终伴随着青春的逝去而结束,从此我们爱人爱己,各自安好。
结束不是人生的终点,往后的生活会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 梅芙:“你说我不是写作的料。
”— 老师:“我只是想督促你做得更好。
”— 梅芙:“我觉得不是。
即便确实如此,你的话真的把我打垮了。
因为你,我差点没回来。
与这间学校多数学生不同,我从小没有人一直说我聪明、一直夸奖我。
如果我冒险没有成功,没人能够救我。
你以后还会遇到我这样的学生,我希望你知道,作为老师,你的话有很大的影响力。
我回到家里,重新告诉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想要去哪里。
你无权阻止我追求理想。
”— 老师:“好的。
我接受你的意见。
”……— 老师:“看着你们在起步的时候有时候会不太容易。
”—梅芙:“嗯。
课上见!
”
还是有点失望,Otis配不上Maeve,各方面
那么多没有讲清的人物和感情,还要介绍新学院制造矛盾,起码要两季以上才能讲好吧!怎么能急急忙忙地给所有角色仓促安排好归宿就戛然而止。男女主角之间最后搞得毫无火花,配角剧情也严重割裂,加上男主破相严重,一度让我以为是在看什么粉丝搞出来的劣质番外。什么疫情影响,以这样一种狼狈的方式作结,编剧还有哪怕最后一丝对作品的尊重吗?
终于结束了,这无聊且走偏的烂尾剧。
这一季是怎么了 为什么全是LGBT群体 普通人是上不了台面了吗 就非要带上LGBT才行是吗 就一个性别搞出八百种出来 稀奇古怪乱七八糟的 没人想一直看蛋蛋的放大好吗 有病就赶紧治 无语 再坚强的女人生孩子之后都变垮了 本身最后一季就应该把故事好好讲清楚完结 加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角色进来不知道要干嘛 最后一季还要熟悉新角色 没有关注老角色的成长 新角色占了绝大部分的篇幅 拍不好就别拍了 停留在之前几季挺好的 艾米好样的 women shouldn’t be scared!整部剧就是证明otis不行 宗教不是接纳所有人吗 还歧视gay
完全是凑集数拍出来的最终季,很无聊
想写的东西太多,剧情太散了,新角色没有一个喜欢的,为什么不能把熟悉的那些人写写好?中间只有一小段把原来的这些人聚在一起。Adam线几乎可以完全单独看,依然是我最喜欢的角色,除此之外就是Ruby了,还是很心疼她。
OT左拥Ruby右抱Maeve 我的嘴角不禁流出了眼泪 还多了个小妹儿 没有爸管 亚当太想了 最后这上帝给我干麻了 这个buff亚捏叠啊
没之前的感觉了。
看了前两集,感觉这一季有点尬啊!演员换了不少,新角色增加了不少,但是都没有吸引力,导致想看的角色戏份减少了,另外男主发福真的很影响观感…
when did it become so boring?
热评的那些吐槽形容词我看了之后真的就是怜悯诶,热评者要不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是多恶毒的人,是多不幸的人生才会在这边讲这种话。这剧真的给人带来力量的。btw 这世界真的很大,觉得离自己生活太远的人应该意识不到这件事,不用看这部剧没关系。
的确不如前几季轻松愉快,剧本也略显平庸。但这一季明显着墨于成长的阵痛以及更严肃的一些成长议题:抑郁,变性手术,宗教与自我等等。但故事又讲得不够流畅有深度,所以略显无聊。人物也不那么可爱了,最可爱的居然是Ruby,这可能就是越长大越不快乐所以其他人都不可爱了吧,所以是时候结束啦。
到了最终季,各位配角的弧光终究还是闪瞎了OTIS的眼。
等了两年 等来了发福油腻的Asa和这稀碎的剧情 最后结局简直无语 十几分钟内所有问题全部解决 皆大欢喜(。
越看越是皱眉头,好诡异的学校!终于看到展示未成年吸du嗑药的镜头,果断给这追了4季的这部剧打1星并果断皮裤。下水道产业,政治正确已经取代了这部剧最初的内涵,很失望。
完结🎉撒花🎊再也不care asa的圆脸圆身!校园越是高科技和多元,烂片的味越浓。全季最动人是鬼家人pat弹唱的with or without you,编剧对待旧角色的态度好像也是这样,最后一季还引入那么多奇形怪状的新角色,把旧同学的戏份都分薄了。好可惜,第一季真的很不错,每一个角色都像朋友。
作精otis,走过路过都应该扇一巴掌,作为全剧有限的直男,拔尖似的丢人显眼,除了道歉没干别的人事,出了诊疗室只有自私。就把他关在心理诊疗室然后插管养活吧,用来职业共情。
LGBTQ种族残疾校园暴力单亲母亲穿衣自由心理疾病PUA环保动保一个不落…WTF?
躲在厕所里吃午饭的前校长,和前女神Ruby看起来好心疼Ruby, Eric跟Amie都太棒了,真心美丽,也变强大一起陪伴心碎的人,入眠早饭救命恩人,也需要得到救赎他从哪里来,这其实并不重要,他是最好的人,就已经足够诉求必须得到回应也勇敢的说出来,去面对每个人都找到了萦绕心头已久的答案,并且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I can live, with or without u.let it b原来也没有那么多坏人请大家努力把误解一一消融
剧情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