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根据香港女作家林咏琛的小说《共生》改编拍摄的,这其实是一个充满悬念,引人入胜的故事:听琴竭尽心力,治疗精神分裂的沈流霜,反过来被她牵着鼻子走,走进三年以来一直不敢涉足的过去,接受治疗的,竟然是她自己。
三年以来,听琴悔恨于不懂处理自己的懦弱,亦遗憾不懂挽救因此变得畸形脆弱的夫妻情。
一直无法释怀的她,亟需一个说法去抒发心中郁结,于是具象化的“平行世界”将她和阿凛拯救出深渊。
看完电影,我有些不知所云,毕竟这最后二十分钟的剧情只能等电影上映后才会知晓。
于是,在回去的第一时间翻出了林咏琛的《共生》来慰劳我在放映厅被勾起的好奇心。
一个多小时后,速度浏览完最后一页,不得不给她十个“赞”!
第一次读她的著作,没用心看进去,的确很难去捕捉作者的想法和书本的灵魂是在干啥。
之后,当我慢慢被这书摄去自身的灵魂后,就全情投入进去了。
加上影片的立体视觉,渐渐地,很快就能明白个中奥妙。
故事以爱情悬疑为主线,加插魔幻和科学元素,剧情高潮迭起、绝无冷场,既娱乐性丰富,也有不少感动位,最重要的是惊喜处处,最后来一个漂亮的结局作收笔,以整体表现来说,近乎完美。
电影虽有瑕疵,但毕竟相对于小说要来的更直观些。
感谢导演拍片的真诚,个人认为这样的电影胜过那些只有华丽特技却缺乏营养的爆米花电影。
不得不承认,作为对比,小说更胜一筹。
电影的片长有限,而留给观众的思考却是无限的。
多重世界论里的“平行世界”是书中提及一个非常迷人的概念,原来“每一个被舍弃了的人生抉择,都没有被舍弃,仍然与我们共生”。
在多重世界论中,每个不同的世界与现今众生存在的世界平行发展,彷彿为千千万万个做错决定而懊悔终生的众生提供思想上的万灵药:一时做错决定不要紧,因为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会完成没有选择的路。
从全宇宙的视界来看,每个人所得的不多也不少。
人的一生中处处都是抉择,可以是自己意志的选择,或是命运为人所选择,可惜往往到最后才知道是对还是错。
人越大,选择错误的悔恨与遗憾只会越来越多,耿耿于怀的,就会像听琴一样走不出深谷,无法自顾。
我相信多重世界论是一个形而上的观念过于科学理论。
虽然多重世界论能放松世人对选择与改变的执着,但也不要盲目相信,知道为何采纳观念才是重要。
相信多重世界论却从不反省,不停重蹈覆辙而从平行世界苦苦追寻另一个(或许)比现在更幸福的自己,是捉错用神,徒增困扰。
人能够妥善处理自己对遗憾与悔恨、过去与现在的观念,已经可以活得自在。
尽管阿凛的人生观是向前望,永不回头,听琴所受的创伤却使她滞留在过去。
她未能康复,是因为仍未处理好过去的伤痕。
原来人不能一古脑儿地向前冲,撇下过去未还的债不管,只有画上完美的句号,才能没有遗憾地直视未来,她做得到,才是复原的关键。
解铃还须系铃人,搬出多重世界论,其实是逼使她面对自己的药引。
当戏剧治疗完结后,沈流霜将多重世界论遗留给自己扮演的角色,听琴亦以为这个观念不过是台词,戏完了,彷彿不应该再傻傻的继续相信。
为甚么不?
在信念的层面并没有对与错,只要自己诚心相信,能令自己心安理得,可以解释人生中科学不能解释的事情,何需在意这是不是一个已被世人肯定的科学定理?
最重要的是:可以心灵健康的继续活下去。
最后用书中本人最喜欢的一句话来做结束:“无论走到哪儿,无论你和我存在于哪一个世界,只要我们产生了牵绊,就会永远共生。
”PS:现在比较焦虑的是,这篇博,究竟要算是一本书的书评、一部电影的影评、还是一个人的胡思乱讲好呢?
有点类似一部比较喜欢的港片《惊心动魄》,本片与之相比,画面太像电视,对白没有莎士比亚式的宿命感,应采儿还是走可爱路线比较合适,神秘路线,或者说神棍路线比较适合她的老公。
本片锉在哪里呢,主要就是导演觉得一本正经地讲一个心理创伤的故事没有噱头,所以加了很多流行的元素,比如内衣秀,比如武打(。。
),这样就把一个比较有意思,比较严肃的题材搞成了山寨杂烩,显得有点随意。
最后结尾也是囧的,又不是拍童话,大团圆做什么?
如果是话外之意是女主其实还病着倒是有点意思,不过这个表达太不清晰,有点牵强。
假如觉得本片的心理剧的玩意儿还算有意思,可以看下之前提到的那部片,比这个好。
至于医患倒置的拍摄法并不新鲜,可以说已经被用烂了,就是人鬼倒置方法的移植,不可能有新鲜感了。
这绝对不是一部单纯的电影,我愿意用它将自己前半生三千余部观影生涯作结。
这是一次类型片历史的革命,multi-genre已经不足以概括它的内涵,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部anti-genre(或者更准确地说是ultra-genre)电影,在此之前,我无法相信90分钟的电影可以拥有如此大的内涵容量。
从未见过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在科幻、情色、玄学、动作、浪漫、悬疑、推理、同志等诸多类型间自由切换,游刃有余。
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制作者并未投入更多的喜剧元素,但影片制造的喜剧效果却足以令人战栗。
它让我在观看时恍惚想起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这种stoneface风格的黑色冷酷喜剧手法,才是真正高级且直抵人心的艺术表现形式。
很少有这样一部影片,让我无法概括影片的内容。
它是一部建筑在平行空间虫洞理论之上的科幻电影,却能以市井生活的小视角切入故事;它是一部充满精神病理的悬疑推理电影,却又时时闪现同性启蒙的先锋气质;它是一段感人的爱情疗伤治愈系电影,却又充满穆赫兰道式的诡异奇思,身份转换与人性迷宫。
尽管没有看到结局,但我保证至少影片前90分钟的真的是如梦似幻,看得人如醉如痴,这不是一部一次就能看懂的电影,它的先锋实验手法奇诡构思,让它绝对有实力问鼎年度话题之作,它能够带来的反响和震撼,必将振聋发聩旷日持久。
华语悬疑惊悚片的剧情大部分都并不复杂的,着力点在于营造直接简单的视听感官刺激,最多在结尾玩个“多重真相揭示”来让观众的脑筋转几道弯。
但是像《异空危情》这种剧情几乎从头到尾都在“挖坑”,悬念套悬念,迷离复迷离的悬疑片,在华语片中还真是前所未有。
而且导演也不仅仅满足于制造悬念,更拼贴进动作、情色等商业元素来丰富影片的娱乐性,因而使得本片在惊悚片里最能打,悬念片中最敢脱,也算是颇具个性的看点吧。
《异空危情》的悬念格局之能扯,就算同好莱坞影片相比,也找不到比它更能忽悠的。
本片能从心理医生给病人进行心理分析,扯到心理医生的情感危机,再从情感危机骤然跳到虫洞理论,然后迅速完成平行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数次穿越,让心理医生体验几种不同的人生,进而再揭示出心理医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往事隐痛,最后真相还要再经历几次反转才能大白,不看到最后十分钟,你绝对猜不到导演的底牌,看悬念片喜欢猜谜的观众可以在智商方面跟本片导演较较劲。
虽然本片的悬念世界观涉及到了科幻性质的虫洞理论,还把爱因斯坦、霍金等知名科学家拉出来一通神侃,时空穿越的幻境也用电脑特效渲染得格外迷离诡异,但穿越戏的剧情作用点还在于唐一菲扮演的女主角的爱情纠葛上,于是看点就来了。
《未来警察》里唐一菲演的那个蛇蝎女还真没让人感觉有多惊艳,但她在本片中的扮相就养眼得多,姣好的容貌身材和吹弹可破的肌肤,标准大美女一个。
无论是职业女性的造型还是生活休闲的装扮,都能让她穿出性感的味道。
导演使用这个尤物也一点没浪费,给她安排了连场香艳之极的脱戏和床戏,爽爆男性观众的眼球,有个她双臂环抱胸前的镜头甚至有露点之嫌。
执导本片的香港导演张海靖虽然毫无名气,但上世纪90年代可是拍过元彪和张敏主演的武侠片《新碧血剑》,动作戏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在本片中也展现出对动作戏的偏爱,专门给片中的一些角色设计成功夫好手,就连娇柔的唐一菲和应采儿在片中打起泰拳来都很拿手,尤其是应采儿挥拳踢腿虎虎生威,跟身材健壮的型男彭静慈交手,气势丝毫不落下风,在一部悬念惊悚片中还能看到精彩的功夫对打,实在让人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喜。
打一星不太好意思,就打个二星吧——还是改成一星了,如果有的话,应该给负分!!
当初还是在影院门口看见海报的,感觉海报做的不错。
可见海报和预告片之类,实在是很能糊弄人的。
幸好没买票进电影院,那样就不止是浪费时间了。
冯帅哥表情十几年如一日地不会变化。
剧情拉大旗扯虎皮!
临去华夏放映厅之前,我特地瞅了一眼《异空危情》的一百字剧情,以为是和《异度公寓》一样借张国荣的《异度空间》来制造话题的惊悚片,还纠结着电影散场后都夜深了,一个人走夜路纠结惊悚情节会不会害怕。
谁知道这部影片竟然完全跳出惊悚片的框框,大谈空间物理学、精神病原理、婚恋情感论,看似无趣,却偏偏堆积了大量对当下观众有致命吸引力的元素与桥段,如情色、血腥、动作、灵异、科学奇观,这些原本很正经的元素和桥段,全部被处理得很异样,明明是想吓观众的,最后却发现创作者的本意可能是想逗观众。
最有趣的是,影片出现了三次左右的外空间场景,处理得非常像八十年代的科普片或者九十年代的《小龙人》《封神榜》,有时还会配上字正腔圆的解说。
这对演员来说可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开场就是冯德伦环抱双臂翱翔在外空间,我想导演一定是要他按照当年拍《北极雪》MV的感觉去演,才会让人有这种穿越的感觉。
其实,有些对外空间的描述或者主人公们所受的心灵煎熬,不一定非得放到某个空间里去演才能让观众感受到。
如今《盗梦空间》都誉满全球了,这样不动脑筋地拍真的会让外国人笑话咱们的,除非换《日和》的中文配音组代替那些字正腔圆的旁白来解说生活大爆炸,噢不,是宇宙大爆炸的情形,或许能更吸引各方面都正常的成年观众。
曾经有一位香港的电影前辈对千里迢迢前去拜师的年轻人这样说,“想当成功的电影导演吗?
回去把香港十年里票房排行榜排前三的片子全看了再来找我!
”后来这位年轻人总结的是,要么找成龙拍打片,要么找周星驰拍喜剧片,要么找林正英拍僵尸片。
这位年轻人我就不透露是谁了,但他并没有按照他总结的去拍。
《异空危情》却将打、乐、吓三招表现得淋漓尽致,应采儿除了打坐就是打泰拳,唐一菲除了面无表情就是突然瞪大双眼尖叫着奔向观众,但最蛊惑人心的还是逗乐观众这一招:我猜不透《异空危情》的导演、编剧们对影片所做的处理,究竟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
谁会没事给一个辛酸初恋故事的男主角取名叫做继旅(妓女)啊?
谁会没事让一个如此端庄而且受过严重精神创伤的女医生不论面对多么危险多么愤怒的情况都能字字押韵地说话啊?
而且句句经典,尤其是那句“我不是你妈,撒娇去找她”,这根本不像是脱口而出的创作,分明是编剧反复斟酌过的。
可是,为何要用这么多心思去做些破坏情境的台词创作呢?
创作者的心思真的很难捉摸。
可是反倒来想,观众的心思更难捉摸,不是吗?
《嘻游记》的水准跟《异空危情》差不多,也就是特技强点,但票房就是能冲上去,莫非《异空危情》也想“离经叛道”地堵一回?
据说《异空危情》最早的名字叫做《分身情旅》,后者听来更靠谱,一个美丽的女孩在好不容易平复初恋的伤痛之后,却在新婚之前先后遭遇未婚夫精神出轨、自己野外被奸,精神受重创的她在丈夫的悉心照顾下,最终克服了精神分裂带来的各种恐怖效应,守住了美好的爱情与婚姻。
估计就是从改名的那一刻,这部片子的空间就开始移向了错误的方向,而那段十分悲剧化的爱情故事也变得让人啼笑皆非。
!
脱了!
脱了!
唐一菲脱了!!!。。。。
可惜了,没脱完。。。
如果脱完我一定给满分!
唐一菲的小脸一出,应采儿相比都如同大饼。
害得我一直在查看唐一菲的整容痕迹。
胸也不错,乳沟很细,双乳饱满。
就她整个体型来看,也应该有填充物,不知道是从什么部位填充进去的。
总的来说这片子非常不错,比如反复的看唐一菲脱衣服;参观唐一菲的内衣柜;观赏唐一菲的自摸、他摸以及幻想摸。
片中被她扔在一角的内裤如果在首映式的时候现场拍卖,一定能救助很多贫困儿童!
奇怪的是为什么我记不起影片的具体情节!
我的录音日记呢!!
在电脑上敲内刊的文章,算起来快憋了一天了,最后还是个草稿,虽然有一定的思路,但是还是比较杂乱,对着乱七八糟的一堆文字,实在写不下去了,准备写点别的。
就写昨天浏览的电影吧。
我总是没有耐心把一部电影完完整整的看完,坐在椅子上总是觉得有什么在催逼着似地,急切的想站起来做点别的事情,但实际上是我根本没有要做的,就算把电影关了也是在网上瞎逛。
我只能说我是在浏览电影昨天浏览的是《异空危情》,唐一菲、冯德伦、应采儿的戏。
冯德伦基本上是在打酱油,就不说了。
应采儿的印象源于一堆王晶的赌博戏码,夸张而浮躁,尽管在这部戏里他想表现出一个能知过去未来类似巫女一般的神秘女孩,但显然最后失败了,完全没有我心中巫女的感觉,同过去一样,浮于表面了。
主角是唐一菲,她的脸应该算是瓜子脸,但是整个给人的感觉就像给人打肿了一样,本来应该是刀削的线条,却在脸颊部位鼓了起来,配上有点浮肿而细长的眼睛,像是戴了一个面具一般,令人很不舒服。
看了一篇影评,叫“1/5的乳晕”,我能把这电影拉完也就是奔着这1/5的乳晕去的,可惜影片画质不是很清晰,反反复复拉了好几遍,还是没看到唐一菲那1/5的乳晕。
不过乳沟跟时间一样还真的是可以挤出来。
唐一菲裸着半身抱着胸的画面还是蔚为可观的。
其他的镜头还真的吸引力不是很大,现在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都进入了无裸不欢,无床戏不潮的时代,看多了,唐一菲和冯德伦的床戏也就没有多少吸引力了,更何况时间还那么的短,就算再怎么重播也就那么一会儿。
瞄了一下,兴味索然也就算了。
倒是唐一菲穿着小裹胸,露着小腹的造型还让我瞩目了一下。
有的时候,有吸引力的女人不一定是要有胸的。
剧情是什么我也就不赘述了,因为没完整的看完,这片子本身又有点意识流,我实在不能完整的描述出来。
虽然评分不高,但是如果大家和我一样闲得蛋疼的话,又不是大胸控的话还是可以去看一下。
异空危情,真是垃圾中的战斗机,足足浪费了我宝贵的2个小时不说,还有100元的RMB。
此部电影非常适合,有钱,无聊,又向往精神错乱的脑残人士观看,谢谢。
一般电影讲述的不外乎都是爱情和死亡的故事,其它的悬疑、动作、惊悚、科幻这些元素无非都是调料,加什么调料用什么方法烹饪就决定了电影的口味,好比不同菜系,川菜偏麻辣;湘菜色浓味重油多;浙菜则清鲜嫩爽;而粤菜味美色鲜。
这样说,最简单的纯净的爱情,当然是《山楂树之恋》,爱情加科幻加悬疑那是《盗梦空间》,爱情加警匪加枪战就是《线人》,爱情加推理加古装加动作就是《狄仁杰》。
很少有一个影片会使用太多的调料,因为多数电影导演不是爱搞口味实验的厨子,一锅口味奇怪的菜很可能会影响到食客的评价,当然,口味奇怪和口味独特本来没有太多的界限,全凭个人喜好,一个保守的厨子也许一辈子就只会那一两道拿手菜,正所谓不喜欢当搞口味实验的导演不是好厨子,《异空危情》的导演想必是一个喜欢搞实验的好厨子,这部电影口味奇怪,成功了融入了爱情、悬疑、科幻、惊悚、动作、喜剧,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脱戏床戏等文艺片商业片都必不可少的多种元素,该片虽口味奇怪,但却色香味俱全,并且做到了让每个品尝过该菜的食客都思索良久,从这个角度说,无论食客们喜欢与否,这个导演都已经是一个让食客们印象深刻的好厨子了。
作为一部奇情科幻悬疑惊悚青春偶像喜剧片,《异空危情》可谓横空出世,基本上可以说是填补了华语电影史的一个空白。
当然,如果有影迷愿意把这部电影划归到Cult片,也未尝不可,因为根据对Cult电影的定义,《异空危情》确实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并且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部影片的传播占尽了优势,由于影片涵盖的类型太多,所以在影迷们在淘碟BT时,任何一个标签都能够出现该片的身影。
片中几次提到了是史蒂芬·霍金以及平行世界与虫洞,使得我认为导演肯定是个天体物理学的爱好者;而唐一菲、应采儿以及蒋雅文三个女人与一个冯德伦这个男人的爱情在不同平行世界的心理纠葛又使得我相信导演对心理学也一定有很深的研究;唐一菲与冯德伦相识想恋的一段恋情拍的如梦如幻,我也深信导演不仅是个实验派的电影导演也是一个实力派的广告导演;当然最让我佩服的是导演对影片悬念的控制,无论是迷失在《穆赫兰道》上的大卫·林奇还是迷失在《盗梦空间》里克里斯托弗·诺兰,《异空危情》的导演都毫不逊色。
影片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配着和反主流的声光效果与独特的人物设定,使得看片会上知名不知名影评人们集体时而大笑时而惊讶时而迷惑时而感慨,没有一个人可以凭借这一秒看到影像猜测到下一秒的剧情发展,而看片会上导演有意保留的结局也使得影片无意效仿了《盗梦空间》的开放式结局,导演称影片有四个不同版本的结局,每个不同的结局固然都值得期待与探究,但是窃认为影片放映中嘎然而止的停顿以及停顿前胶片刮伤痕迹的快速闪现使得影片的实验性忽然加强,瞬间实现了超现实主义与意识流的完美结合,使得影片的内涵也无意间得到提升,更具备文本解读性,也更契合Cult电影的实验精神,但是我想说,这部电影需要观众有耐心看下去。
一切故事都是爱情与死亡的纠结,一切问题都是心理与物理的对垒,一切影像都是现实与超现实的幻影,在一个虫洞的穿越后找回那些原本已被遗忘的记忆,我们是否也会在不同的世界遇到不同的她或者他呢?
叶小凯/文
平行世界
为了一句我爱你,穿梭来穿梭去,回来一看自己病了
就是为了看小三来的,结果忍了近2个小时,不容易啊。本片可谓融会贯通,集百家之大成。宇宙虫洞理论宣传片+可乐青春广告邂逅片+公路安全宣传片+各类片花随意错落不按时间排序集锦。不服都不行,佩服导演。还有一帮群众演员的演技,让我看惊悚片也这么欢乐,人间充满爱啊
5星力荐的理由是,在我二十多年的观影生涯中,狗血的电影看了不少,可是这样一部漫天撒狗血的片子实属罕见啊!不推荐我怕我也幻化到平行空间去了…怕…
平行空间虫洞穿越草雅各布莫雷诺等高端科学理论令人目不暇接。大波美女唐一菲从头脱到尾。周启生周小君高杰伦等人制作出的慕容晓晓风格的电影歌曲。蒋国权一唱三叹的神剪辑。《盗梦空间》的陀螺是对这部电影里蝴蝶发夹和刺青戒指的拙劣模仿!如果2010年只看一部华语片,千万别错过《异空危情》!!
昨天我不小心看了个豆瓣评分3.1的国产电影,我雷了一天......今天我又不当心看到这部......mb的,最近心情十分的不平静呀!!!
有吓的地方。。。不过其实还好,主要是音乐配的
唐一菲挺好看呀。冯德伦眼距宽。
2B
45分钟有一只印度星龟!不过话说回来,这片子也太2了。。喜欢恐怖悬疑的话,建议看一下,2的有一定境界。。
导演编剧都是个烧饼~这坑爹的,是抄袭《禁闭岛》的吧?~
大烂片~~看不下去~
两星因为有冯德伦
有采儿就不错了噻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表示,他是看了这部片被雷瘫痪的~
我还可以再看一遍 ,。
其实吧 还没看懂
彻底颠覆了对电影的认识 国产电影发展真是举步维艰
10.10.27.5.4(星感觉)
喜欢应采儿+冯德伦似乎比以前有味了+看完这篇我真的很放松很欢乐了,剧情、导演、演技、科学理论神马的都是浮云,浮云,不过虫洞理论居然冒出很多虫虫恶心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