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是朋友送的,当时看完实在是差评 ,但不好意思发,只能写在备忘录,今天突然翻到,还是发出来吧省的浪费。
——————分隔线——————#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抱歉如果想看的朋友可以跳过,下面涉及剧透。
其实看之前出来的宣传物料就隐隐有不好的预感了,抱着一丝丝希望还是去影院看了。
看完了真的觉得,什么叫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这个就是……节奏非常的崩,完全不要谈什么流畅了,拖沓、混乱,抱歉我真的没有燃起来。
本来苏沐秋是亮点的,结果三分之一就没了,还是巨老桥段的死法……另外苏沐橙的身高我以为是小学低年级,结果学生证是中学生?
请告诉我女生长个子是什么时候?
难道中学不都长得差不多了么???
制作方面,电影版之所以叫电影版,我以为大家都默认的制作要比剧版有升级的,结果真的是我想多了。
再说优点吧,打斗动作的确是比较流畅的,但是也仅此而已了,作为一个主要讲电竞的动画,打斗场面少的可怜,神级操作活在游戏解说的嘴里,战斗场面基本是慢镜头和摆pose,打之前一堆废话,就像很多影视作品里坏杀你之前非要啰里八嗦一个样。
都总决赛了,战队其他选手竟然比赛过程中频频停下来齐齐看向队长问怎么办?
我也想问怎么办?
我看电影一直忍不住想吐槽想叹气怎么办???
决赛了,正激烈战斗呢,至少插了两次回忆!!!
第二次我从后面都能看出前面两排的人在很大幅度叹气了……真的想问一句,全职IP阅文你真的在有用心开发么?
这个啊,就感觉还是可以的,不过我觉得非常有可能是因为我看过原著而且比较喜欢看原著的原因,所以对立面的情节还是记得比较清楚的,所以我在看这个番的时候还是挺能看得下去的,但是我也记得当时有同学和我一起看,她就说过看的不是很懂,有一些情节跳的非常快,所以有些是看不太懂的,当时我看的入迷所以没觉得,后来想想确实是这样的
这是在侮辱这个ip,侮辱中国动漫电影,侮辱那些画手,侮辱被噱头吸引的观众,编剧用自己cp文里的剧情替换了真正的前传,令人作呕。
叶修变得不强大不坚定不闪耀,相反地,苏沐秋变成了那个为了梦想熠熠发光的人,叶修成为了苏沐秋遗愿的附属品。
叶修在荣耀里是不需要成长的,他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是完美的,从技术到思想【作者盖章】。
为什么有人就是见不得这样的叶修,非要把他变成一个平庸之辈才满意?
这样能满足你卑微可笑酸楚嫉妒的心吗?
这部电影是在给书粉喂屎,给路人喂纸。
就算抛开路人不了解的一切原剧情原人设不谈,整部电影就是一部披着热血电竞皮的青春疼痛作品,夹杂着大量编剧cp文的私货,许多情节就是从编剧cp文照搬过去的,看得人心生疑惑【这段为什么这样,有必要吗???
】仅仅从电竞动漫的角度来看,里面的情节简直不知所云,这是谁,那又是谁,这是谁的角色,现在谁和谁在打?
这个游戏到底哪里吸引人,联盟赛制到底如何,谁和谁要打比赛为什么又打了一场,比赛到底如何计分,叶修执意空出位置等的人到底哪里厉害?
团队赛为什么五打六也可以赢?
团队赛的战术在哪里?
……一段乒乒乓乓的打斗场面再加一段慷慨激昂的音乐,就哇塞好热血了?
到底哪里热血啊???
整个比赛的逻辑都很奇怪啊喂!
诸如种种,不一而足,这部电影完全不值得一看,它打着电竞动漫的幌子纯属是在圈钱,它没能开一个好头。
当然,我表达的只是我个人想法,你自己非要去看不关我事,也别说给我听,我之所以发这段话只是因为,我不想给这种不尊重观众的电影贡献一分票房,我买了票,我后悔了。
自己作为一个并不专业的观影者,无论看什么电影,观影体验向来是不差的。
也许是因为并不深究其内涵,只是看个热闹,享受一下。
但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没法忍受(遂写了第一篇影评)。
全剧都意在突出热血与温情的交织,却又过度拘泥于同样的东西。
其中之一的典型就是激烈的打斗中总莫名其妙的开始“冠军之梦,一息尚存”的回忆杀。
完全不符合逻辑的情节,有谁会在激烈的全国决赛中回忆与兄弟们的情谊?
问题很多,还有一个明显的就是人物和情节太过一厢情愿。
作为运动片,男主先输再以主角光环赢下比赛的剧情让人不要太熟悉。
尬吹电竞和主角也让人闻到电竞宣传片的味道。
虽说看该片的人大都奔着情怀而来,但就算是看过动漫的也会摸不着头脑。
人物方面,最大的败笔就是苏沐橙。
谁家的中学生说话这样奶声奶气?
如果说这样的配音意在表现苏沐橙的天真,那哥哥去世后比大人还清晰的头脑又是怎么回事??
至于画风方面,3d画风是从动漫延伸的亮点,刚看时会有点头晕。
细节大致也能把握住但还是略显粗糙了,令人尴尬的"HOTEL"变成了"HDTEL"便透出一股子廉价的气息。
还是很后悔因情怀没有选择去看哪吒,单从此片来看,国漫崛起之路说远不远,说短也不短。
不仅要在画质和细节上把握,剧本也更要抓住观影者的心。
革命尚未成功,国漫仍需努力。
待你踏过险峰暗礁,眼前便是繁华盛景。
14年刚完结入的坑,这么多年想起来就会回坑看一眼。
19年刚上映那会正好现充没太关注,而且我本人对改编确实没什么期望,直接就没看。
大概知道差评很多,觉得这也就是又一次资本魔改吧,之前出电视剧我就对衍生ip失望了。
六月底有天晚上兴起把动漫翻出来看了,正好连播到大电影就顺便看了。
怎么说,气的我那晚上没睡着觉。
整个剧情,不管是看没看过原著都要说一句稀烂。
资本喂shi就算了,作家自己下场搅shi我是真没想到。
如果蝴蝶蓝说我没有分寸感,那他说得对,真情实感喜欢全职这么多年,天醒写了七年还没写完我还在看,乐乐呵呵说了那么多年的虫爹,确实是我僭越了。
不要再给叶修庆生了,王冬,无所谓如他都会嫌晦气的,他人生里不需要第二个陶轩。
面对在动画中同时再现游戏和现实的难题,电影采取了将游戏和现实分离的形式设计,比照托马斯·拉马尔的理论,可以称之为"电影主义"的游戏再现和"动画主义"的现实再现。
这种分离策略本身颇为有效,但是因为影片现实内容的设置过于空洞苍白,"动画主义"的潜能没能得到发挥,全片显得较为失衡。
优点:1.打斗场面和比赛地图很精致,七万张原画发挥出了它的价值。
2.配音很自然,这个没的说。
3.有一些笑点加的不错。
问题:1.卖腐。
除了一直被人诟病的那个大喘气,还有许多地方,我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这个,反正伞哥的一些出场很刻意,包括叶修所谓的“成长历程”。
2.叶秋的人设。
叶秋觉得叶修应该多考虑爸妈,还说出“你去做你想做的,家里有我呢”这种话,帮助叶修坚定去打职业。
而原著中的叶秋我不作评价,具体见叶修被逐出嘉世之后的那个除夕。
3.嘉世的第六人。
1)暗无天日缺席了一部分常规赛和季后赛,嘉世在只有五人的情况下进军总决赛。
原著中提到只要报名时六人即可,只有五人上场也可以,但我不认为少一人的嘉世,还能进入总决赛。
2)决赛团队赛打到一半,第六人匆匆赶来进入比赛。
请问这种临时上场能符合规定吗?
4.角色和技能不符合设定。
1)斗者意志是五十级之后的觉醒技能,通过打出连击让战斗法师在战斗中不断进化,提升自己的战斗状态。
每一阶达到连击数时,都会有攻速力量和移速的加成,并非如电影中直接达到最高阶后,突然“变身”。
原著中的描写详见叶修和义斩在刚进神之领域时,对阵嘉世职业队那段。
2)嘉世的神枪手在团队赛中,将枪收回,用体术与皇风拳法家博弈许久。
3)元素法师释放技能为牧师开路,技能时间非常长。
4)牧师的治疗术居然只一招,就回复了一叶之秋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生命值。
不妥当:1.苏沐橙的身高。
第一赛季时的苏沐橙是15岁,而电影里表现出来的大概12岁左右。
如果是为了明显区分他们的年纪,那么还可以理解。
2.各种称呼。
1)原著中有说过苏沐橙称陶轩为“陶哥”而非“陶叔叔”。
2)苏沐秋和苏沐橙一直都知道叶修这个名字。
3.团队赛的刷新位置。
第十赛季霸图和兴欣的四强团队赛是第一次不对角刷新,电影里皇风和嘉世一个刷在二楼,一个在一楼,这段我有点迷惑。
4.小沐橙在嘉世决赛陷入劣势时突然高呼加油,而比赛席的叶修居然如同听见了一样。
综上,电影的确有优点,但我们的那些期待,它真的配不上。
两颗星全部给画面🙃剧情是一个槽点接着一个槽点。
1. 都让叶修戴口罩坐在观众能看到的地方了,为什么不能让他去赛前握手????
是害怕对手突然把他的口罩撤吗????
2. 比赛中,观众能看到三个屏幕,然而三个屏幕的画面一模一样????
观众没了上帝视角,跟皇风同时发现暗无天日,难道是为了突出打了对方个措手不及吗?
书里面好多场都是拥有上帝视角的观众为选手急得要死....观众也没有上帝视角这个设定简直了....3. 团战的关键时刻所有人都望着叶修一人,你们是等着被团吗????!!!!
别说什么慢镜头,旁边叶修操作都不带断的。
4. 叶秋买了直播权????
黑人问号.jpg5. 苏沐橙在观众席激情开麦还加油,坐在选手席的叶修居然听见了????
那岂不是整个吵闹的会场都能听见?
不会影响比赛吗?
尤其现在还是没有禁语音的赛季....6. 整部电影很多地方都在强行煽情,真的是受不了,仿佛是在看一篇极度ooc的同人文。
主题是煽情,而比赛却成了煽情的工具。
《全职高手》这部小说之所以好看不仅是因为里面的情怀,不仅是为了荣耀,出彩的地方还有那些垃圾话以及心脏但是精彩的战术!
但是电影里的打斗看得我跟朋友都是云里雾里的,解说少的可怜,只能通过雪条来判断,哪怕只有李博文的也好,这种时候无比想念黄少的垃圾话,最起码能让我知道用的是什么招式。
而且120连击????
在职业赛场上的团队战里????
这也太夸张了吧!
7. 哦还有叶修就是为了玩游戏🙃 虽然作者在微博上表示支持电影,但是我依然要说电影太垃圾了!
骂之前先替没看过文的观众问一下全职高手是哪个请问叶修在电影里哪里全职,哪里高手巅峰是哪里的峰,编的这是疯了吗和挚友玩游戏—组建战队挚友意外去世—找到配角替代加入比赛—比赛受挫纵容配角出走—配角回来全队牺牲助叶修打赢比赛全片只有主角浮在表面的口号和指挥对荣耀怎么有的兴趣不知道后面动机更交代不清楚口口声声荣耀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又口口声声是电竞不是游戏团队怎么合作不设计怎么成长的不交代没有一点细节没有任何训练的镜头到了说有秘密武器,我想这该闪回一下了吧结果秘密武器就是鸡汤就是几句鸡汤团魂怎么有的就是全靠鸡汤就是配角和队员内讧,可以一直出走离队就是喊着理解配角,理解他不想被放弃喊着信任,然后根本不作为,少一个照样打别的职业队还跟吃素的一样放着缺人的队伍打到了总决赛说着团队配合的叶修就负责纵容这个配角纵容他离队一直离到决赛中途溜进座席并继续口号鸡汤是正在打比赛回过头对他鸡汤谁放他进去的我请问他居然还有脸进去叶修居然也有脸回头这居然是电竞体育比赛的情节而这么久一点配合训练都没有居然能打下去地图是隐藏开启的地形是随机利用的判断能力怎么来是不用交代不用训练的堂堂职业联赛总决赛居然是用献祭全队让队长单挑这种手段来渲染所谓团魂并逃避设计团战的顶尖选手的最终对决居然是谁武器长,谁就能赢的“走位是不可能走位的,只有把武器拉长,谁先戳到就能打死这样子”是顶你个肺的顶尖吧以为反转设计会有点脑子结果是用一个突然冒出的非职业技能绑住了对手伸长的武器好我听到邻座无比响亮的呵呵声叶修研究全职业,了解技能的前提一丁点儿没讲过就冒出一个非职业技能的反转突然打开金手指可以,没问题估计捋清楚逻辑不是改编的职责改编要做的就是搞烂电竞ip文并大卖情怀和cp然后靠粉丝的脑补能力把逻辑补全去给他们洗而且叶修带这个最后要反转的技能居然在场没任何人知道叶修带了居然没一丁点儿铺垫居然在场那么大三个屏幕观众瞎,解说瞎,连观战职业选手都瞎连队友知不知道都没交代过太强了,果然不是一个人的游戏这个游戏可能没人玩比赛规则里有没有技能限制不知道铺垫吗开场技能栏展示不知道铺垫吗整场比赛打那么半天操作页面最后有什么技能亮不知道给个特写铺垫吗想有悬念隐晦点都行突然冒出个技能这叫反转吗台词自嘲主角光环还非要自证一下吧什么东西啊这到底?
一个武器谁长决定胜负的脑残决战加一个编不下去开金手指的反转这样打完还渲染全场欢呼还渲染冠军和荣耀为什么而欢呼为把观众的智商踩在脚下反复碾压而欢呼吗为了衬托层出不穷的bug和溢出银幕的尬吗这居然是电竞题材大ip的动漫电影气的我把卸妆水当水喝
图源来自网络,出处见水印。
2012年末,我和朋友在夜幕和飘雪中走进网吧,那天,WE在IPL5总决赛上以3:1战胜Fnatic,为中国LOL赢得了第一个世界级冠军,英雄联盟国服也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庆祝活动。
然而,活动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了服务器的承载能力,有太多玩家的排队时间一度显示“超过十年”,其中也包括我。
曾经的老WE百无聊赖之际,朋友突然凑上来问:“看过《全职高手》吗?
还在连载,写游戏的。
”就这样,我知道了《全职高手》。
那一整晚,我都在看这本小说,因为直到活动结束,我都没能进入到游戏中。
如今六年过去了,电子竞技行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主流舆论的认可和支持——游戏不再等同于“电子海洛因”,职业选手也不再被看作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坏孩子”,但偏见和敌视仍然存在。
《陪你到“峡谷”之巅》《全职高手》等国内知名的电竞题材小说,也因电竞行业的崛起而再次受到大家的瞩目,但和披着言情外衣的伪电竞剧《陪你到世界之巅》不同的是,《全职高手》的IP一直致力于推广电竞文化、传达电竞精神,以原著改编的动画剧集珠玉在前,由杨洋主演的真人剧集更是造梗无数、广为热议。
真人版《全职高手》这次电影版《全职高手》也在这方面做出了行之有效的探索,通过片中角色之口,观众得以了解到真实的电竞行业环境,那句“为什么电竞在你们看来就只能是游戏”,更像是对银幕前仍抱有偏见之人的最好质疑。
另外,《全职高手》创作于快十年前,那时MMORPG游戏已见颓势,现在更是日渐式微,无论是一日爆红的《绝地求生》、《刀塔自走棋》,还是受众面越来越广的手机游戏,都在见证着玩家口味的变,快捷方便、短时易操的游戏比“打怪升级”的游戏更能吸引到大众的目光。
如何让《荣耀》跟上时代的脚步,似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片沿袭了动画和真人剧集中的创新做法,即让《荣耀》这款虚构的游戏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心理预期,添加更富有时代感和科技感的元素,这在画风精良、细节到位的电影版中更显成效,真实而不失味道。
说起“创新”,电影版《全职高手》其实要比动画和真人剧集更加大胆。
蝴蝶蓝原著(番外前传)的字数并不多,但内容满满,将时间拉回梦之伊始,跳跃性的讲述了叶修从接触《荣耀》到《全职高手》之前发生的所有故事。
出于创作需要,创作团队不得不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取舍之中,他们选择了“嘉世战队获得第一赛季冠军”的段落。
现在来看,这似乎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选择,文中这部分只是一笔带过,创作团队需要重新构想故事、勾勒细节,但也正是这样的选择,让本片不仅仅是一部改编的电影,更成为了原著的延伸和发散,让这个年轻IP的内容更加丰富。
调侃上海龙相信每一位热爱电竞的人(从业者、职业选手、普通观众)看到片中15岁的叶修和其他努力奋进的角色时都感触颇深,我们见证着这一切的发生:见证着人皇SKY一步一个脚印为中国电竞和无数后来者踏出第一条路,见证着“八届Ti,三冠四亚”的传奇和高达九位数的赛事奖金,见证着“八年无一冠,IG终称王”的瞬间和超两亿的人气热度,同时,也见证着上海龙之队42连败后的首胜。
这一路上,我们记得那句“cn DOTA,best DOTA”,记得在世界舞台上高呼“China NO.1”的OMG战队,记得齐声喊出“我们是冠军”的解说wAwa和米勒(二人也在电影中参与了解说的配音)。
Ti9上,LGD不敌Ti7冠军李逵和Ti8冠军OG,遗憾落幕每一个瞬间都是一块勋章,见证着中国电竞的荣耀和背后的辛酸历程,而电影版《全职高手》中的故事,就是一直在发生的故事,也是电竞精神的最好体现:英雄落幕,黑马崛起,没有永久的王朝,只有不断地超越。
如果你问我:“朋友,你知道《全职高手》吗?
”我会回答:“十年荣耀,一如既往。
”
一部潦草幼稚向的动画电影,浪费原著浪费配音演员浪费观众感情。
剧情是叶修离家出走,以弟弟叶秋的名字伪装自己,从一个网吧服务员逐渐成为荣耀电竞联赛冠军的故事。
流水账一样无趣的叙述使得原本克服困难重重最终赢得胜利的一个励志故事变成了小学生周记里的无聊鸡汤。
首先是剧情的平乏,叶秋和苏沐秋是嘉世网吧的管理员,经过一番操作变成了荣耀职业选手,问题在于想要表达“努力了这么久”终于实现梦想,完全看不出两个人努力在哪里、辛苦在哪里。
荣耀要举办职业联赛了,网吧老板就拉人参加比赛,两个人轻轻松松成为职业选手,生活有吃有住,平日里就在网吧里打打比赛,工作好舒服的样子啊。
苏沐秋的死亡原是一段高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年早逝梦成空,但动画电影的呈现方式却是如此地轻猫淡写。
能够感受到苏沐橙的孤苦伶仃,却丝毫感受不到苏沐秋的人生悲怆。
动画电影只让苏沐秋不断甚至是聒噪地表示自己对荣耀的热爱,但热爱在哪里?
为什么热爱?
荣耀对他的意义在何处,与吃饭睡觉、网吧打杂的差别在哪里?
无法对他的热爱产生感动产生共鸣,也就无法悲感于他的悲剧人生。
打比赛的过程只是蜻蜓点水地略过,介绍一个比赛背景、比赛规则,一群人就从网吧服务员成为了总决赛的夺冠黑马,什么过五关斩六将都只用一两句比赛结果就匆匆略过。
其中唯一的一个困难就是其中一个队员因为输了一场比赛就撂挑子不干了,结果也不吸收新人作为替补,只是一直等着那个队员回来以表示对团队、对队员的信任,这是在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
想要塑造人物的坚韧的品格,就用这种三脚猫一样的困难是逗人玩的吗?
然后是人物的空洞,叶修源源不断、刻薄毒舌的垃圾话可是看小说的一大乐趣啊,现在这个人居然变成了一个三讲四德五美的阳光青年,说着一句又一句听了耳朵都要起茧的正能量废话,“家人的认可”、“为了自己”、“秘密武器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一起的力量”,简直让人想把白眼翻上天。
主角叶修是单薄扁平,需要推动情节发展的暗无天日是敏感变扭小孩脾气,嘉世中的其他队友则是一片模糊,甚至谁是谁、谁在比赛里面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什么印象,更不要说什么人物的性格特点了。
口头上说荣耀是一个战队的荣耀,实际上无论是队长和队员,都沦为了机械表达“相信自己”、“为了梦想奋斗”、“团结就是力量”这种口号的功能性NPC,煽情显得刻意做作,励志变得廉价塑料。
反倒是对手战队中甘做影子的郭明宇,有人物的悲凉弧光,即便出场次数不多,也能恰到好处地戳中观众。
动画电影中的电竞没有体现博弈艺术,也没有什么谋略智慧,更像是一次角色扮演游戏。
啥几把玩意儿! 奇葩剧情,全职高手的同人吗这是 我擦! 战斗场面还不如第一季好,电影里每次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这部大电影有消费书粉之嫌,一部动画大电影竟然没有比真人版观感更好,如果你没看过小说不了解剧情,估计人物都傻傻的分不清楚,人物画的一般,细节处理的也不好,有些粗制。前半段拖沓,中后段略热血,但整部片子下来,情感太平了。心中5分左右,多半星,给配音。
什么样的都要进院线
这个分打的真是纠结死我,很喜欢全职,虽然没看过原作,但自从出了动画之后就激情入坑,特别爱叶修特别爱这个作品,知道前传要出电影版一直很期待,但是……整体给人感觉就是很单薄,从故事情节到每个人物都很单薄,如果不是了解叶修,真的不觉得这个人物有什么特别大的魅力,苏沐秋也是,挂的毫无铺垫莫名其妙,其他队友形象也很单薄,仅仅因为游戏打的好,就能打职业吗?仅仅是一群游戏打的好的人走在一起,就能组成职业战队轻轻松松拿冠军了?这真的是会给未成年人造成很不好的示范,真正的职业战队根本不是这么轻轻松松的,顶级的天赋,非人的枯燥的训练,完全都没有展现出来,这成功来的也太容易了……多一星给杰大吧,杰大真的已经叶修本修了😂
嗅到了一股圈钱的味道!刚从影院而归,作为没有群众基础向粉丝收割之作,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是也经不住你这么堂而皇之的蹂躏与贱卖。从小说、漫画、动漫、周边、游戏、电视剧、电影,这个IP已经将其价值开发到了极致,深度开发、极度透支、迅速收割,资本的贪婪从来是不遗余力!如果说《流浪地球》是开启国产科幻大片的大门,那么《上海堡垒》的上映给关上了;《大圣》打开国漫大门,《哪吒》锦上添花达到新的里程碑,那么《全职》的上映也把国漫的大门也给关上了!好在《上海堡垒》上映6天就草草下映,不知《全职》能坚持多少时日?2019年惊鸿一瞥的一年,你能看到最好的,同时也能看到最烂的!在你刚尝到国产大片的甜头为之振奋,下一秒你就不知能舔到什么让你恶心的东西!!!
剧情一般,有时感觉节奏拉的很快,剧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改进。比如剧里的电竞规则和现实中不符合(只有人齐了才能参加比赛,人不齐开不了比赛),而且电竞选手在开始比赛前都有交流,而剧里没有一丝交流,我认为这些地方处理的不好。总的来说这剧一般
想想认识王东也有15年了?这场电影出的时候好像大家一起去影院捧得场,然后估计就是一地的房子,但其实剧情也还凑合吧,看全职主要不就世纪看这么一群人么,总归是好的呢。
没看过书,只看动画,游戏还是可以的。
还是喜欢视美画风 小说好多记不清了 皇风这么狂劲啊
你能想到的狗血烂俗全都有,本原著粉不买账
非书粉,看得很开森~某人玩着游戏都被吸引过来了哦哈哈哈
为了杰大和边大来看的片子,剧情有点儿水,画风偏日系。
彩铅确实水平有限
这剧本水平,竟然和《上海堡垒》惊人的相似。
画质还是欠缺
路人粉觉得还🉑
故事不过关,技术好也遮挡不了,ooc过于严重。可是没办法,还是会看的。
走的还是运动片的老套路,男主角想赢,最后就真的赢了,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局。其实运动片几年前就不这么拍了,比如《飞鹰艾迪》《我,花样女王》《恋爱回旋》等等,主角往往得不到冠军,因为冠军不等于一切,得不到冠军也不等于一无所有。把主角对运动/游戏的强烈热爱拍出来就足够了,不一定非要拿冠军。无论是职业赛事,还是打游戏,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收获的乐趣,名次是次要的。又要强调团队合作,又执着于把叶秋拍那么强,也很矛盾。既然叶秋那么强,还要其它人干嘛?还有那些大量的闪回,没有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反而暴露了导演的水平,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闪回,什么时候没必要用闪回。前面多次说到叶秋的父母反对他把游戏当成职业,本以为是为后面得到父母的肯定做铺垫,结果也没后文了,导演这是拍着拍着就忘了?
作为粉丝向的国产动画电影可以说相当好看了!比这两年看的好多日本动画电影都强,嗯嗯PS幼年苏沐橙简直萌化了!另外戴头套的一叶知秋也非常的……嗯……
一个从来不了解全职的路人,被朋友拉着看大电影,结果发现并没有什么知识断层,从画面、声音、剧情、到人设把我看的津津有味,尤其是看到沐橙有个这么暖的哥哥时超羡慕,沐秋出车祸的时候还默默留了几滴眼泪,看到最后荣耀之战的时候,被叶修燃到不行,虽有没有游戏这方面的知识,但看完莫名的就被安利上了,决定有时间恶补一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