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青春片层出不穷,风格各异但形式千篇一律,很难找到极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此时饶雪漫作品的影视化显得格外吸引眼球。
其实很早的时候饶雪漫的大批作品便有了影视化的趋势,随书附赠的光碟,有着青葱面庞符合年龄设定的演员,以及那些故事里凛冽的少男少女。
从《左耳》上映开始,饶雪漫派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实这部作品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共鸣,它太过波澜起伏,角色之间关系复杂,校园中社会气息太重,如果一定要强行带入某个角色只能是小耳朵,青春期里带着书卷气的少女暗恋着那个不经世的纯洁的少年。
但为何饶雪漫的作品推广性那么强?
一方面这种风格的确是存在其受众的。
另一方面,在拿捏人物情感,那些敏感细微的小情绪小烦恼,饶雪漫可以说是到了一个极致。
而一点最强烈的体现其实是在《秘果》中,这部作品中没有轰轰烈烈我可以为你去死的爱情,四个人物的关系网构筑起了整个情节。
于池子一直喜欢青梅竹马的段柏文,同很多认识多年的好友一样,相处方式是小打小闹但又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体现出那些暧昧与悸动。
早餐多买一份,铅笔多带一支,什么东西都习惯性都为你多备一份但我就是不说“我喜欢你”。
因为太熟络,因为我早已默认你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段柏文早已把这一切当成了理所应当,他选择去喜欢另外的人,却在于池子消失后开始惴惴不安。
对于这一桥段我第一反应是渣男,或者如同那句我们早已听厌但却始终无法完全苟同的道理“人都是在犯贱,你对他太热情他反而无法察觉你的好,你对他冷淡了马上来回舔你。
”可青春期时喜欢一个人不就是要百分百对他好,我们都懵懂而莽撞,理性被感性一层层覆盖,无关那些冰冷的大道理。
饶雪漫笔下有太多过于凛冽的女孩,她们有的最终获得了幸福,有的却无法挣脱所处的深渊,还有的甚至死于那个最美好的年纪。
但所谓少女就是,内心本质永远是单纯善良的,无论有怎样让人瞠目的经历,经历伤痛后仍旧以一颗虔诚的心面对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人。
这大概也是为何饶雪漫的文字、影视风格充满伤痛却让能让人豁然开朗吧。
小耳朵与吧啦是两种类型的女生,但她们成为了朋友,因为吧啦看似狂傲不羁却有一颗敏感期待他人保护的心,她为所爱全心全意付出,遵从自己内心用尽全力去守护身边每一个人,她虽然嚣张却也与小耳朵同样的温柔与单纯。
《秘果》里的斯嘉丽也是他人眼中的问题少女,在电影中充满了各种对她讽刺的评价,但那些谣言的发起者,那些甚至连镜头都没有的路人甲乙丙又有多了解她?
有时候大家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太过片面,一句话里充满了太多恶意的揣测,言者无意但听者有心,这样的话语对女孩子的伤害太大。
从这里看,我也欣赏斯嘉丽,面对谣言她只是释然一笑,仍旧潇洒做自己,仍旧全力追求自己爱的人,她比于池子勇敢。
正如小耳朵老师说的那样,这个年纪的烦恼原来都是一样的,我们纠结敏感,想捕捉关于喜欢的那个人的一切信息,对于未来迷茫,但也逐渐清晰自己不想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的青春充满疼痛与伤感,但只要心中有爱,我们都能成为主角,嗯,很正能量的那种。
所作所为和言语都不是用常人的思维能够理解的他们把一些爱恨有时候看的特别重,有时候又看得轻如鸿毛。
看完整场电影,觉得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陈飞宇的声音很好听,欧阳娜娜长得挺好看。
😅😅😅于池子口头禅就是“段博文,你再不帮我就死定了!
”“去死!
”第一次是要他修自行车,第二次是要段博文顶替她去见网友横刀。
于池子和段柏文两个人的关系,前期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相互依偎,段柏文一直会在于池子家吃饭,于池子也会耍一些小女孩的脾气。
1、于池子和段柏文之间一开始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但是经历了段博文和李尔之间,段柏文和斯嘉丽之间,于池子和王大柱之间,到最后于池子说如果段柏文是我哥哥就好了,这样我就能名正言顺,拥有他的宠爱😅,so到底喜不喜欢他呀?
于池子做的事情如下:a要段柏文顶替自己见撕逼网友。
b自己妈妈主动照顾段柏文,但是又觉得段柏文抢了自己妈妈。
c当着段博文和他爸爸的面,把妈妈的日记拿出来在地上踩。
对妈妈毫无尊重可言。
d要横刀去花蕾剧院上舞台上面对说于池子,我喜欢你,还要他主动亲自己。
明明你不喜欢他呀,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了自己追求刺激,享受被捧在手心里面的快感把他当成玩工具人吗?
e举报段柏文斯嘉丽去酒吧。
你自己也去了。
f照片被发现之后,把责任推到横刀的身上。
缺乏责任感,这个甚至可以说是没有道德,缺德。
自己不能承担自己所做的事情被发现之后的后果。
g横刀在被段柏文误会被打之后,没有得到如此此任何的解释和道歉。
于池子只是自己对着湖泊一个人大喊,道歉发泄了几句,她自己得到了解脱,但是横刀什么都没有得到。
2、段博文和李尔之间李尔是一个已经有了男朋友的老师,就算段博文不是自己的学生,也不应该和她有太过亲密接触的行为,居然还会要段博文主动她左耳边说话。
先不说这个举动是否符合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就说你这个行为的合理性在哪里?
你左耳本来就是听不见的,就算段博文在你耳边说了话,听不听的见也是你自己说的,即使你听得见,你可以骗他说你自己听不见。
这段情节的目的难道是想对应电影左耳的结局告诉暗示段博文和李尔之间不会有结果,即使段柏文在她左耳边说话,李珥也听不见他的感情。
但是这个暗示做的非常非常的差劲。
不符合逻辑,不符合情节常理。
3、段柏文做的:a老师要写作文,结果画了一个画像在上面。
b在李珥家换衣服的时候偷了张漾一个打火机,最后和李珥她男朋友说再见的时候都没有还给他。
c鱼池子说把相机借给了横刀,完全不经过思考,没有沟通就直接冲上台去打乱演出打横刀,最后把舞台布置的木板弄塌了。
d更让我无语的是,他最后说自己知道相片不是横刀拍的,他打横刀是有别的原因,我能想到除了仇恨之外的唯一原因就是嫉妒横刀抢了鱼池子,但是就特么是鱼池子举报了你呀!!!
4父辈的感情于爸爸的爸爸同时被段妈妈和于妈妈喜欢上,于妈妈使下作手段,最后得偿所愿,跟自己喜欢的男人结婚生了于池子。
结果结婚两年之后老公就死了,段妈妈好心帮忙照顾于池子和她,于妈妈就内疚了,段妈妈死之后就帮忙照顾段柏文和段爸爸。
这还算有一点良心。
5、横刀(王大柱)一个字形容惨,但是这个人又非常分裂,崩溃。
一边可以是对于池子百依百顺又能够控制自己不完全迎合于池子的要求去亲她的老实少年,一边又是在网上组团撕逼,私联于池子的二流子。
这不是人性多样化,这是整个人物形象的崩塌。
看见有一个人说的一句话,所有情节概括下来就是打着青春不懂事的名义,做着犯贱的事情。
不知道为什么,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的我,莫名的伤感!
而且还总想到一句话:爱而不得是常态。
这部电影主角们其实大多都有人品缺陷,作为影视作品大多都是要传递端正的品行,其实这部电影不属于很好的。
但换一个角度来想,其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也不可能不犯一点儿错,所以我又好像能理解女主,也能原谅。
唉,可能有时候命运就是会不公,可能一出生,就会被决定你是主角还是配角。
太多太多的配角都是很努力很好却得不到自己想要。
那么折射到生活中,我也见过身边一些朋友,她们可能很轻松就能获得我所梦寐以求的东西,我羡慕很多他们身上所有的东西,可我又能怎样呢?
有些东西,羡慕也是得不到的,更何况,我更不是很好很棒的配角 !
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十七岁,也没有什么青涩的爱情,十七岁的我倒是有了很大的自我转变。
也许并不相信,高二我选择了“乐观”,在学校尽可能地开心,面对父母经常的吵架,我经常要躲在被窝里害怕,然后还要去上学,上学便开始默默准备离家出走的物资,有一晚爸爸要赶妈妈和弟弟出去,我受不了了,我先走一步,一个人在灯火通明的小镇里毫无目的地走着,走上天桥,我发现我并没有想死,我只是觉得生活很痛苦,想要去镇里唯一一间基督教堂,可是也关门了,最后妈妈说她只是吓唬爸爸?
等我回来后,大家各自回房间睡觉了。
我实在是无法理解,每晚喝酒吵架,我很害怕,但是却又无能为力,那时候我只希望有个家,因为从小没跟爸妈一起生活。
后来,我意识到,如果一个家没有爱的话,有跟没有是一样的。
再后来我意识到,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要自己强大起来,17岁的我挣扎着生活,又何来青涩的爱情,错过便不再,只希望以后能遇到有趣的人,带来这样的感觉。
《秘果》伤痛文学改编的青春电影。
不少独白都是少年时期的青春感悟,有句深有体会:“很多事情我们在心里认定了很多遍,自以为对它了如指掌,却从来都不知道它最真实的样子。
”男女主的镜头来回切换,用各自的视角讲述了一段误会。
确实有的时候多一句解释就少一个误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认知,少了言语的解释很难互相理解。
影片整体节奏过快,情节处理得不够细腻,本应能够引起共鸣的情感却让人感觉缺少代入感。
主演较青涩,缺乏表演经验,节奏掌握不好,情感表达不够精准,导致观众会有些跳戏。
相较男主陈飞宇,男二角色的诠释更到位,表情也更加丰富,抛开造型来讲,男二阳光帅气,颜值不输男主。
陈飞宇的颜和欧阳娜娜的舒服感满分,其他都不重要了。
陈飞宇这耐打的颜和欧阳娜娜的感觉挺让人入戏的,至少全程不跳戏,还是有那么一些些起伏点的。
要是能来吻戏就好了,没有哎😣不过画面还是美的。
不管怎样因为这部电影爱上了陈飞宇,啊~上一部还是不喜欢吴亦凡,因为他演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彻底圈粉,然后因为他的音乐电音好玩。
扯远了,反正终于又遇见一个陈飞宇,喜欢喜欢喜欢😍
很少看国产电影。
但是这部电影却有较多共鸣,也许我身边的故事都这么糟糕吧。
先说槽点 1溺水故事表现不够真实。
女主找到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想在男主面前假装腿抽筋溺水。
男主一边看书一边心知肚明女主要干什么。
居然不是先嘲讽或者欣赏对方演技而是很谄媚的直接跳下去。
(太脱离现实) 现实中,经常去水边玩耍的青梅竹马彼此水性知根知底。
男主的想法是,今天这货不脱衣裤鞋袜就泡水,与平常不同(平常玩水肯定脱衣的,不然回家会被骂)脑子又抽什么风,其实男是喜欢对方并愿意配合对方的,但是必先嘲笑她再镇定的入水。
之后的剧情。
在女主家里是兄妹,在校内是同桌,男主为了不引来流言蜚语也很真实。
爱慕年轻女老师,真实。
男主和斯嘉丽过招,真实。
男友跟老师吵架,没有拿花道歉,只是在车里坐等,女老师更生气要去淋雨去作。
跟踪心爱的女士,真实,下雨上去搭话,钦佩(有指导意义)。
不该遇到就就偏遇到,真实。
妈会偏单家庭缺失的男主,真实,引起女主不适,真实。
女儿能翻出老妈封藏的秘密?
有待商榷。
上天眷顾男女的话,彼此有一次偶遇机会,真实。
可爱但有点犹豫的女生快要结婚前向周围还过得去的男性示好,真实。
经历冲突,等时间让心情平复,男主有了成长,学会主动洗碗,男主在BGM里帮女主擦完脸上水渍,双方没有亲在一起!!??
(过于真实。
没有指导意义) 由于读了太多圣贤书,男学生2号不甘心自己只是被利用,自尊大过喜欢就没有亲过去。
男主为何要去台上闹,而不私下找男学生2,离谱。
20岁半 考试熬夜我对演技没有那么敏感 虽然有那么几个地方觉得主演有点出戏 但是在看这部片的时候我没有把注意点放在演技上 而是想去尽力理解编剧导演的通过这部剧想表达的东西 单就这部剧 不和其他剧做比较 我打6分 刚刚及格 因为我无法情不自禁的代入我自己 总是需要尝试地代入 但是当我通过努力代入之后 我还是有点悟到了一点感觉 但仅仅是在旁白的时候 旁白比演的有力 也许是因为编剧台词功底稍好一点吧 这才让我想到了几年前的我的那点小秘密小情感小惋惜 也就到此为止了 主旨没有特别深刻全篇内容对我而言最深刻的是男一关于写作的片段 结合了我的和我周围人的实际 发现 写作 最大的情感来源和素材 并不在于你积累的多少写作片段 背诵了多少华丽词藻 而是在于你写作之前的生活经历 也不是说有经历就能写出好的文章 经历和阅历是一篇打动人的文章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除此之外 还需要有大量的阅读 在阅读中做到长时间的慢思考 才能在写作时轻而易举地转换成快思考 才能文思泉涌 如果从情感上来说 长期低沉情绪的爆发 是最能感动人的 这又和经历有关了 就像古人的诗词 总是在失意时爆发的更多 这里讲个我的故事 高几的时候 有一篇作文题目 具体写的啥也记不清了 但是我依然记得 我边写 泪水就止不住地掉 那次是我写作最快的一次 老师在班上也念了那篇文章 唯一的毛病就是 作文感情太充沛 导致内容有点虚 飘起来了 也许是我从小不爱阅读的后果吧 因为我没有一个合适和足够多的载体 去承载然后传递感情第一次写影评 也不能说影评吧 我就是想没次看完一部电影之后 能有所输出 表达表达自己的心里真实想法 锻炼锻炼逻辑 不能看完蒙头睡去 如果能对过去和将来的生活还能有所总结和思考 那再好不过了我知道我水平还很低 所以从现在就要改变不改变 就不会有改变 记录一下现在这么low的样子 买上要考试了 不要浪费每一分钟了
演技剧情什么都就不说了,就说说人设角色。
我真是快被这群神经病气死了。
别用青春年少无知张狂来洗白,颜值高也掩盖不了角色人品上的硬伤。
这毁三观的人设和剧情被追捧,对现实中青少年的价值观会造成多大的不良影响真是细思极恐。
下面一一来看。
1.女主于池子。
从一开始就觉得男主帮她都是理所当然的,成天嚷嚷“不帮我你就死定了”!
but后面被怼到家里撕逼的时候,冲男主大喊“我买铅笔本子汉堡可乐都有你一份,求你别和我抢我妈!
” WHAT??? 不是你妈叫男主天天来家吃饭的吗?
不来了还问要人家怎么回事?
不是你自己每天上赶着给男主送早饭的吗?
人家哪里抢你妈了?
你给人家买的吃的用的是自愿的又不是男主逼你的,合着你这平时送东西都是为了让人家拿你手软? 你嫌自己妈管别人家管的太多,你可以私下和谈内部解决家庭矛盾,然而你竟然当着男主和他爸的面把自己妈妈的隐私翻出来砸地上还拿脚踩,教养呢?
对男主有爱慕和占有欲,平时也没少让人家帮忙,摊上麻烦了(何况本来你家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开始骂人家全家是拖油瓶,说自己家倒霉被连累,就问你双标不双标?
OK,被人家追到家里欺负还有生命危险,情绪波动大太一时冲昏了头脑,口不择言控制不住自己,可以理解。
那我们来看看女主平时正常状态下都干了些啥。
一、平时爱好在网上和人组队撕B,结果和队友横刀撕出感情来了,自己不想面基可以拒绝,但女主的做法是不经男主同意就把男主的名字报上去欺骗横刀。
这幸好横刀是个好人你也没惹啥大事,如果是在网上当喷子被人揪出来要来揍你,那你这不自己瞎作还陷害无辜吗?
事后也没和男主道歉,反正男主当然选择原谅。
二、在网上偷窥李珥和斯嘉丽空间,还把老师的隐私作为挑逗男主的资本,跟踪老师和男主,“捉奸”男主和女二。
好吧类似的事年轻人几乎都干过,没有伤害到别人自己知道知道满足一下八卦的心也就行了,可你特意背着相机去酒吧是想干什么呢?
一看见女二就想马上拍下来,就想搞臭人家才带相机去酒吧的吧?
看见男主女二拥抱了以后,发照片把他们举报给学校,理由是:行为不检,混迹酒吧。
你举报早恋还可以理解,你自己不也深夜去酒吧了吗?
这么遵守校规咋不把自己也写上呢!
而且不是交给班主任而是直接发到学校邮箱里,为了自己的报复快感完全不替发小和女同学的前程考虑,人家段柏文勤工俭学还要准备作文比赛容易吗,因为一个误会,男主参赛资格取消了,女二犯病退学了,女主还在问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
人家俩就算真谈恋爱了怎么了,你和男主又没正式在一起,公平竞争怎么不行?好像他俩都对不起你一样。
你喜欢段柏文平时你俩有那么多独处的机会你怎么不表白,都是单身人家还不能交别的异性朋友了。
三、从横刀角度看完全是绿茶b本茶了。
先用假名骗人家,在食堂被段柏文挑破后不仅没有道歉还冲横刀大吼大叫把人家撵走,你害羞你恼羞成怒你怎么不自己捂脸逃走呢,考虑过别人的面子和感受吗?
空窗期把横刀叫出来陪自己,收了人家礼物又否认是在约会,让人家不要多想。
那么在花蕾剧院,你先让人家在台上喊你名字对你表白,又让人家亲你,你TM在干什么呢?!
对人家没有意思就不要给人家希望引诱人家啊,为了气男主,让自己不喜欢的人亲自己也没关系,最后还是横刀主动停下的。
三观震碎!
这既不尊重他人,也不爱惜自己。
约会表白亲吻,下一步你打算干啥呢?
要不是横刀是个有分寸的好男孩,你可能都要怀孕堕胎辍学自杀了,难道你追求的就是无疼痛不青春? 呵呵更无下限的事情还在后面!
之前横刀为她做了那么多,没有感恩没有珍惜没有愧疚,偷拍照片被男主发现后反而撒谎把锅甩给横刀!
男主当时就放话了要收拾他了,你稍微有点良心你也好歹让横刀先躲一躲别演了或者下台后绕道走吧,她居然在开演前找横刀想让人家帮她背上偷拍照片的锅!
看到横刀心心念念的演出被毁了还挨打,气的我真想打爆女主的狗头!
四、最后女主所有的道歉都是对着湖喊的,当事人全都没有收到,但是女主自己心里解脱了好受了成长了,好开心觉得自己好棒棒,和男主一起岁月静好。
大概横刀和斯嘉丽上辈子欠他们的吧这辈子才这么倒霉遇上这两朵大奇葩。
2.男主段柏文。
喜欢自己的老师,引起老师注意的方式是在作文本上画漫画说老师出的题目太无聊,以及跟踪老师然后自以为是的当面脑补并BB老师和闺蜜抢男人友情破碎,小兄弟,即使你是17岁的男主,你这种行为依然是妄想+跟踪狂+职场骚扰,拜托你有点数OK?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埋怨老师男票没照顾好老师,穿着人家衣服,偷拿了人家的打火机(在别人不知道未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拿走别人财物这就是偷东西不要辩解!
),还让人家别在厕所抽烟,请问你算老几啊管这么宽!
李珥不愿意张漾能有那么多东西放她家吗?
就想问一句你这么暖男又正义,人家替你爹酒驾赔的钱你还了没?
吃完老师男朋友的醋又去吃横刀的醋,还踹门发脾气,小伙子这是学校不是你家哎,破坏公共财物你讲点基本素质好伐,再说你之前先不理女主一心追老师的,而且女主也不是你女朋友你发个鬼脾气?
想起来就撩一撩,生气了就推一边,只许你去招惹李珥和斯嘉丽,不许女主交往横刀,双标渣男鉴定完毕。
无脑又自私。
看到酒吧照片不问清楚是谁拍的,直接问你是不是把相机借给别人了?
女主是第一嫌疑人啊就直接把她跳过了!
在完全没有石锤的情况下就下定决心要找横刀算账,你好歹忍到演出结束私下解决行不行,非要演一半冲到台上 对质都没有就直接打人,简直就是校园暴力霸凌同学!
而且因为你整个剧团同学的心血和观众的心情都被毁了,节目黄了布景坏了,人家不仅承受身心损失还要承担经济损失,都是被你搞的你赔了吗?
三观歪到爪哇国去了。
不喜欢斯嘉丽还不避嫌不干脆拒绝,明知道她对自己有意思,还在她孤单失落时上去安慰她,拥抱也不推开;知道是女主举报的他和女二以后,不仅不生气 还一副了然于胸 云淡风气的死样,说我打横刀不是为了照片(潜台词因为他喜欢你我吃他的醋),真想把他推湖里淹死!
对于这种不自爱满口谎言还一再二再而三的陷害别人的女生,不远离还选择原谅,还很有发展感情的趋势,只能说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吧,希望你们俩永远别分开 别再去祸害别人。
3.斯嘉丽。
每个青春故事里都一定要有一个叛逆的、敢爱敢恨的、喜欢“清纯”女主和“好学生”男主的坏女孩,戏份太少看不出啥来,也没怎么作妖。
我觉得她不正常是因为她说于池子是天中唯一单纯天真傻傻的女孩...只能说有时间去看看眼科吧,挑的这俩朋友都什么玩意儿,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4.横刀,王大柱同学。
现实中如此单纯憨厚的人真想不到你为啥喜欢在网上和于池子组队撕B。
你最大的错就是爱的盲目,失去了自我判断和自尊,没有及时止损。
真不知道你喜欢于池子什么。
她拿假身份骗你,谎言被戳穿后还打掉你的手吼你走开,你就应该看清她的真面目离她远远的。
结果你还更喜欢她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让你干嘛你就干嘛,你是看不出她和段柏文有一腿还是看不出她只是在利用你的感情?还是你都明白但是心甘情愿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虽然我很同情你当了备胎背锅侠还挨打,但也只能说是你识人不清,自作自受。
5.李珥。
她这个角色在《左耳》里就不太正常。
本片中学生故意捣乱她不教育,反而给自己随便写的特权;把淋湿的男同学(他不是小孩子了好吗)带回家,紧挨着同学坐下还让人家对着你的左耳说话,“我的左耳听不见,不信你可以试试”,你说这句话目的何在啊?
你左耳是真听不见还是装听不见能试出来个毛啊,你听见了装听不见人家能看出来吗?
不知道你心里到底想听人家说什么东西;想请假就请假,想辞职就辞职,你带的是高二的学生耶,好歹交接好工作再走吧?
真是洒脱又自我,怪不得办公室都没人送你。
6.孙萍,于池子的妈。
看了你就知道为啥女主那个德行了,有其母必有其女啊!
自己年轻的时候耍手段和闺蜜抢男人嫁给女主爹,闺蜜死了你又天天上赶子去照顾人家老公儿子,不怕你闺蜜被你气活了吗。
段老爹没新娶老婆吗?
你知道段老爹的下落你告诉人家新老婆一声不行吗?
段老爹酒驾不省人事你只给未成年儿子打电话,你当他老婆是死的吗?
还扶回自己家,段老爹自己没家吗?
而且看他老婆伤心到要去女主家闹和最后留下自己全部积蓄自己走了,并不是对他爹没感情啊!
老公不争气,欠债跑路不回家,一有事就还别的女人,儿子不回家天天去别人家吃饭还对自己冷言冷语没大没小,把全家都给一个女人担着,要我我也不想管你们了。
所以说孙萍家被砸真是活该。
而且,男主女主都17岁了,还让他们单独在屋里关着门,这不是想歪不想歪的问题,这是性教育和自我保护的问题好吗?
爸爸去哪儿夏克立怎么教育夏天和诺一的?
老夏还是思想开放的外国人呢,人家俩还只是孩子还录着节目那么多人在场呢,“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可以单独在一起把门关上,你们结婚以后可以”。
7.男主的爹,无力吐槽了。
看他儿子也差不多知道他是什么人了。
欠债就自己跑路,丢下老婆儿子不回家成天借酒消愁,有困难不找自己老婆给别的女人打电话,还违法酒驾。
新老婆留下钱走了他浪子回头了,也回家陪儿子了也振作了,真是醉了。
总之这部片子打着青春美好的旗号,给青少年做出了诸多错误的示范:普通的男孩子喜欢我我就可以随意利用他的喜欢,做错了事也不用当面道歉,反正我喜欢的人也喜欢我就够了。
对人不用有礼貌,想吼就吼,想查隐私就查,想跟踪就跟踪,想试探就试探。
我这么做可以,别人这么做不行,我喜欢的男生,谁也喜欢他谁就等着被我报复吧,人与人之间不用遵守界限,大家关系好就可以什么事情都掺和在一起。
作为演员,不仅要有演技,还要有挑剧本的眼光。
你接了这个角色,就代表你认同了这个人的价值观,或者说你展示在镜头前的就是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不要只负责美美美,别人指责了就拿人设说事。
观众对剧本对价值观和深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希望演员和导演们也是。
所见所闻以为即是真实,殊不知还有所思所想不可窥见,而所思所想才是真相背后的真相。
先入为主的思想让我们去臆测,去猜忌,去自我填补真相的空白,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
再说那段青葱岁月,我们不谙世事,不懂世故,不懂成人世界的悔恨、遗憾、无奈、救赎。
更没法及时发现自己的内心,去认清自己的想法,于是生出许多无端的误会、怨憎。
所以我们要做的,多点耐心去了解,多点时间去沟通,多点勇气去表述,多点真诚去待人,多点坦荡去处事
陈飞宇稳住啊,呜呜呜
这故事里描写的高中生活就是看《少女恋爱养成记》、早恋、各种三角恋、泡老师、混夜店...:“你大学想考哪啊?我准备考复旦”......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左耳的后续
意外觉得是好看的。戏剧冲突没有『左耳』那么狗血,但是处处透着左耳的世界观,这在青春电影里还是少见的。新的男女主也讨喜,欧阳娜娜也没有很尴尬,至少不会要人跳戏。
虽然豆瓣评分低吧,但是我觉得还蛮好看。青春片不就是要有颜值嘛,然后也不会有什么大格局,十七岁不就是那些简单的小心思,小秘密。
其实,相比于《左耳》,正常很多。起码一开口的台词,不会让人觉得很搞笑。
女的毫无演技,还能一部接着一部来,男的一上来就是IP电影男一,女二也来头不小。这些人都把社会当他妈了,以为人人都有责任拿最好资源陪着他们成长和不断试错,你们就惯吧,种下一个欧阳娜娜收获不了一堆欧阳娜娜,但种下一个鹿小葵绝对能收获一堆鹿小葵!这不就又来了一个!
两位长得真是好看,剧情还行吧,可能是预期太低了,所以居然觉得还可以接受(笑),大概是来源于小说,台词内容都没有落入俗套,可以啦。
左耳的后续,好了,现在请不要回头看,请回答本片的片名叫什么?
吴亦凡的粉丝会不会走错场~
摄影不错
一星给欧阳娜娜的齐刘海。男主也太丑了吧,面瘫脸死鱼眼,娜娜你擦擦眼呀,你的齐刘海比男主好看多了。
我觉得还可以,看得挺能进入这个电影的意境。我喜欢欧阳娜娜,也喜欢陈飞宇。全片我觉得演技最烂的人是李珥,说话没有语调,像读课文。有些情节很奇怪,比如段柏文淋湿了,老师居然不是叫他回家而是让他去自己家换个衣服?李珥说自己左耳听不到,居然说不信你在我耳边说话试试??这也太暧昧了吧??不喜欢女二的长相……
大陆青春电影评分怎么这么低。饶雪漫的作品本身就很狗血,但也很甜很走心。两枚17岁的小鲜肉(和另一枚19)演自己年龄段的故事,而编剧和原著站在成人的眼光去诠释青春本不该有的荒谬的疼痛。比电视剧好太多,调了滤镜陈旧的色调有着对往昔的怀念与不舍、还有结尾的释然。很完整。很可爱。
饶雪漫的故事还是挺狗血的。。。就电影本身还说得过去吧。。。陈飞宇声音真的像吴亦凡。。。
演员和导演的问题都不是最核心,问题都在饶雪漫女士编造的枉顾社会秩序于不顾的剧情!男主衣服湿了,女老师主动让男学生去家里换,既然换完了就赶紧走啊!非不,女老师左耳听不见,就说我听不见,解释一下就好了,她哐就坐人旁边,大腿挨着大腿,“来,对着我的左耳说话”!你自己看看,有多荒谬!!
一直比较喜欢青春校园剧,自动带入自己的年轻岁月,怀念自己的校园生活。娜比台词功力,演技真的需要练练了,男主角没有电视剧版的帅气。三星鼓励吧。
画面挺美的,配乐也不错,欧阳娜娜在这里扮相挺好看的,有种日系少女的感觉,演技还是尴尬,男主有点面瘫
每当这种时候 很想豆瓣有半星或者零星 因为这种片一星对别的一星片不公平
绝对是一部高出预期太多的影片。真·好看再被国产青春荼毒太多后的我们,很难想象居然还可以有这样真正悸动的存在。淡淡的不浓烈没有声嘶力竭,可以说静逸清甜的镜头下充满了近乎呢喃地细碎聒噪,每一句都平常不过每一句都恰好是你我年少的青春。青柠混薄荷味的棉花糖?反正就是17岁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