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三角恋,堕胎,绝症,家族矛盾,学习的沉闷中带着些和同学们嬉笑怒骂的沙雕,这才是真正的青春。
感谢毕鑫业导演为我们带来的这部良心青春剧,犹记得当年初中第一次看的时候这部剧豆瓣评分才8.3,现在我已经在大学摸爬滚打了,剧集也又默默的涨了分啊。
偏科,艺考,死党之间的相互支持,同桌间朦胧青涩的小小情愫,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冲突与毕业后看开一切和解,这都是我们自己见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啊。
如果你看过,你会明白我说的话,如果你还没有看过,反正只有三集,去看看吧,你会回来感谢我。
对于毕导的喜欢是从《一起同过窗》开始的。
然后一路跟着豆瓣的推荐来到了《腾空的日子》。
仿佛是从中窥探出了导演的拍摄历程。
有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人物,两男一女就够了。
女孩子有的时候叫张珊,有的时候叫钟白。
一定要是这种AB的格式。
她一定要数学很好,一提到文绉绉的语文就头疼,性格大大咧咧,喜欢男一号。
男一号有的时候叫蒋百川,有的时候叫路桥川。
一定是个出口成章的才子,却一定是个善良却怂到不能再怂的男孩子。
男二号有的时候叫姚天成,有的时候叫任逸帆。
要学西班牙语,是个浪子,喜欢带个假面生活。
在《腾空的日子》 里我们足以看见毕导的灵感来源,鬼迷心窍的台词,王家卫版的告白,学霸同桌的一个小动作。
但确实张珊前男友的人设真是过分奇怪了,所以在之后的作品中再难看到的他的印记。
无论是腾空还是同窗,所想表达的都是个人的成长和三人友谊的珍贵。
张珊可以不再躲藏,面对自己的前男友,挥出漂亮的一拳。
蒋百川可以不再屈服于老师,捍卫了自己的自尊。
姚天成可以真正像水浒中的人物一样,不只做一个旁观者。
对于三个主角的塑造,毕导多多少少致敬了自己喜欢的《野猪大改造》,也许他们并不需要成为情侣,但他们都能够依靠彼此的温暖,开始腾空。
感觉被过度美化了,《一起同过窗》前传,艺考时对于三幅照片的解析说的不错,最后姚天成的话也很有见地。
另有三点,不吐不快。
其一,也许是我没有参加过艺考,至少我身边的人高三时候不会没事和别人前男友打架,上学的中午不休息,写作业,而是打台球以致中午迟到。
被作业、考试、上课和补习充斥的高三,下课铃一打,教室里就会趴倒一片,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搞些有的没的,也不会在艺考的早上跑到车都打不到的地方买答案。
被夸是真实的校园生活的原因难道就是没有失恋,堕胎,兄弟反目狗血三部曲吗?
买答案,和傻逼前男友打架,集体怼老师这事难道不狗血吗?
其二,剧中人物对于高考的态度一点都不真实,主角参加艺考,高考后查成绩以及集体怼老师这几件事,完全让我看不出来他们是高三学生,表现的就好像高考只是随意的一次高中月考,连高三模考都算不上。
更多的学生即使并不寄希望于高考考个好学校,不在乎考多少分,对于高考的态度要么是端正的,要么就不好好学。
主角三人一边将高考视作普通考试,平时插科打诨怼老师一个都不少,就是没见他们好好学习,一边又希望通过高考考个好学校,这点从他们艺考打算作弊就可见一斑。
往难听点说就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典范。
其三,蒋百川因为收到球杆作为礼物,和别人对垒的时候不停的擦枪粉,可以解释为人物性格就是这样得瑟;张珊在查高考成绩时和查询的工作人员吵起来,可以解释为人物性格就是这样耿直;张珊前男友和蒋百川之间莫名其妙的追逐,可以解释为人物就是这么智障。
那张珊把手机当作手雷扔出去的玩梗情节,可以解释为什么?
单纯???
槽点简直越写越多,还是点到为止。
笨蛋二缺、普通二缺和文艺二缺,三个普通准高考生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日常。
接地气,剧中的状态让我想起自己高中生时期,抄作业、偏科、罚站、晚自习等等,不是一味地追求校服要时尚,高中生纠结于你爱我我爱你,三个二缺的友情让人羡慕。
当然也有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细节,买答案被骗那段,莫名搞笑!!!
挺好的一剧,但真的太短才3集,我看完后找了好久还有没有。
姚天成和班主任说的这句话太有道理了。
看了一起同过窗才来看腾空的日子,我觉得张珊的人设要比钟白好很多。
蒋百川这个名字在一起同过窗的第一集就出现过,可能遇见张珊以后得蒋百川变得更优秀了。
蒋百川不是怂,是他不乐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张珊勇敢直接,他们俩简直天生一对。
我蛮喜欢洒脱通透的姚天成,会七国语言,认真帮助朋友,想做什么就去做了。
母校不断闪现,和毕导毕编剧相比,我算哪门子文字工作者。
的确很中二气息,并且很确定是《一起同过窗》的前传。
第一次感受到了胡冰卿的颜值,真的好好看。
终于有一部剧,不是那些段子的复制,原创度很高。
从第一集到第三集,那样短,却让人觉得渐入佳境。
反转再反转,是层层推进的情绪与感动,太会拍了。
这算是一部较为成功的校园情景喜剧了吧。
而且这个剧名取得太好了,用剧中的一句台词解释:“很多时候我们如果低着头,却无法抬头看到天空的美丽。
”怎么这么会取名啊。
我有多羡慕这样的友情、校园,它不需要刻骨铭心的情感渲染,而是我们一起嬉笑怒骂、一起共同经历和对彼此忠诚,成就了最好的关系与回忆。
补充,第二集关于“手机”“手雷”的混剪很魔性也很巧妙,天成回忆与学姐的故事的拍摄与台词仿佛在致敬什么,一定藏了梗,但我没看懂。
还有三个人在艺考考场的答题内容,编剧好会写啊,真的很精彩和动人。
第三集结尾“班会”与“班会后”戏份,也是在结尾处响惊雷的力道。
总之,按道理是四星,因为有些密集的台词还是很爹味。
男人永远无法理解女性。
但是加了许多感情分,五星吧!
这部剧真的超好看,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这部剧的片段,所以特意去搜,看了之后真的超有感觉,这就是我们高中时期的样子啊,让我特别有代入感,三个人的小分队,不同性格的三个人,真的就是青春时期我们的样子了,这部剧的集数太少了,之前一直在等更新,结果后来发现结束了,桑心,希望以后这样的接地气的青春剧可以多拍一些!
让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的青春时代!
一开始看到这个片名第一直觉讲的是飞行员,第一集讲的就是蒋百川是个差生,次次考试都是零分,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差生逆袭考上飞行员的故事(最后一集告诉我,所有第一直觉都是错的),老师每次都让蒋百川拿着试卷绕着班级走,老师认为这样会激励蒋百川不再考零分,结果当然是没有用的。
张姗的到来打破了蒋百川和老师直接的平衡,她会为了蒋百川维权,为他抗议,差学生不应该收到冷眼相待,不应该与好学生之间不平等对待,人与人直接都是平等的,包括老师与学生直接都是平等的,老师的权威第一次受到了打击,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求学期间我们或多或少遇到会用实际行动区分以及对待学霸与学渣的老师,从前的我们有多少人敢提出抗议呢,去教室外罚站的时候是失去了听课的权利,发抄写的时候是增加了额外的课后作业……时间上被牢牢控制住,其实不是所有学渣都没有学习,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往往在这些学渣身上提现出来,不是我们不学而是我们掌握的慢,但是高中教育三年的课程我们要在两年学完,最后一年用来复习,可是我们的那两年什么都没有掌握好,什么都是一知半解,之后一年的复习又能怎么样?
张珊是一个平衡力的代表。
姚天成就是那个违反应试教育的代表,英语一沓糊涂却精通其他多国语言,在和一个问路的韩国人交流毫不费力,对答如流,然而这样的姚天成单单依靠高考成绩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任何天地,班主任为了保持自己的升学率逼迫他们三个人艺考。
张珊的前男友这个小插曲也是助攻一枚,每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个困境,他就会出现,虽然往往带他们进入一个新困境,最后也算是协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最后我们才发现班主任没有那么坏,虽然是为了自己的升学率可作为老师还是希望他们可以有一个完美的前途,老师最后明显还是偏爱他们三个的,故事的最后三个人去了同一所大学,姚天成选择了擅长的外国语言西班牙语系,蒋百川和张珊选择了新闻,这里与一起同过窗的故事有一个衔接的故事,看起来他们三个人的名字是蒋百川、张珊、姚天成,但是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三个就是路桥川、钟白、任逸凡,就是最好的朋友的样子
挑在五月的第一天,突然想起来这部一直念着但却没看的三集电视剧,确实很短,但因为在《一起同过窗》毕导的影响下确实充满期待;作为颜控看到爱情公寓里的张伟我笑了。。。
三集中最印象深刻的是第二集他们仨艺考面试的那个片段,三个人里面的回答里姚天成的言语最让我深刻,“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于我们会不会错过某个人,但纠结也没什么用,在选择纠结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被刻意选择的错过叫什么呢?
叫路过。
”这部只有三集的青春喜剧片,给人的感觉是淡淡的,却绵长的。
写这篇影评是我刚看完时。
我表示自己太上火了。
毕导确实人才,在自己编写的“后学生时代宇宙”中,把剧情捂了个严严实实。
我一直期待能在《一起同过窗》中看到铁三角的前传,现在才知道我太天真了,毕导真是坏得很哪,藏得太深了。
这还期待个头,我估计跟我一样傻傻等剧情回溯的人,等到海枯石烂也只有等来个毛了。
但有一说一,这剧看得我……怎么形容呢……汗毛战栗,太义气太年轻了,太想要这样的青春了,就算青春的时候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可青春就是要这个样子才动人呀。
我看到很多同好写的评价,也说不出点别的了。
相较于《同窗》的模式,这部剧有一种按着快进键的感觉。
一切恍恍惚惚,仿佛,回到那个青春的时节。
在纠结中错过,在等待中路过。
居然是胡冰卿演的,好漂亮啊。天成是真天成啊,游乐人间
李佳航扮演学生不太合适,有点老,很凌乱,找不到重点
整体还挺欢乐,虽然有些情节还是觉得有点尬和生硬。想起了一些当时校园里逗比的时刻。回忆为什么总是美好的?因为回忆总是选择性的。
7我遗憾的高中
实在搞不懂怎么回事
乐一下还行 有点短 最近看张益达有点顺眼
比《一起同过窗》差远了
胡冰卿不行
挺逗
还不错。
一起同过窗的前传吧~姚先生活脱脱就是任先生啊~讨厌女主,太讨厌了,和讨厌钟白一样讨厌。蒋百川比路先生帅。但没了其他感情戏只看这仨,实在无聊。
8.8分???注水了?
一起同过窗“前传”
“大学在我心中是个游乐场,不是什么读书圣地,至于那个个场景的设施如何,我一点都不在意,关键是有没有人愿意陪你在这座游乐场里玩,我已经找好了玩伴,所以无论如何,得买一样的,门票。”
好尬的剧,怀疑真的是一起同过窗的前传,因为这两个剧节奏都不喜欢,段子也不好笑。同过窗第一集打开好几次也没看完
《一起同窗过》的亲妈,很有趣,和毕导之前的几部高中生活作品一样生活化戏剧化。
胡冰卿好好看
对冲一下
4/10 导演有自己风格,但也不必,感觉拍的都好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