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记录一下我看过喜欢的好剧
虽然想到了,但还是不愿意相信是真的。
林义阳牺牲了,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我真的瞬间崩不住,痛哭。
大结局两集,两天终于看完了。
通过剧集知道了,在台湾,消防员的任务不仅仅只有救火,还有救护、捕蜂捉蛇,甚至还要处理街边酗酒的醉汉。
但其实,任何地方任何职业,总有上级永远只顾自己表面的光鲜,让基层受苦受难,依旧有苦说不出。
这部剧虽然没有主讲消防救火,但是却给我们展现了消防员背后的一面——辛酸、血泪、挣扎。
他们是打火英雄,同时也要知道,他们也只是普通人。
他们有家庭、他们也有爱情、但是他们在这现实中该如何生存?
一次着急的破门被投诉,还要自掏腰包赔偿;一次紧急的救护却因没有收到医生同意而被投诉;一次因家属的无理取闹导致的车祸为避免麻烦还得消防员背锅;即使因为一次救援的失败而患上ptsd,消防局却不能安排专业的心理咨商;甚至消防设施不合格背后有权有势,也能消除罚单......他们知道工作的危险,被家人误解,被亲人劝退,他们自己愧疚,怀疑自我,却从未退缩过。
娱乐城大火,消防员牺牲,上级领导仍旧推脱责任,甚至让英雄背锅,掩盖真相,乞求随时间流逝人们日渐淡忘,永远不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真的好吗?
有人牺牲,新的消防设备紧随而来,真的,这真的是用义阳的血换来的,难道真的像剧中国胜学长所说,只有死了消防员,才能改变这一切吗……打火亦救心历经火灾,感受过死亡的恐惧的王议员的改变,让他愿意为真相说话,我想也是义阳用命换来的。
最后消防改革的进程应该也在继续,虽历程必然艰辛,但我想义阳应该会开心吧,牺牲的消防员们也会开心吧,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责任,救一个人,那一个人又能救五个人,五个人又能救更多的人......但是我真心希望这种改变,以后,不需要再用血、再用命来换了。
这样真的太不值了,一个个年轻生命的消逝,即使功勋加身,又有什么用呢……就像每一位牺牲消防员家属说的一样“我希望我的孩子,是最后一位牺牲的消防员”。
消防员的社会现状,值得每一个人关注与深思。
现实社会必然会比剧中呈现出来的,危险一百倍一千倍,消防员遭受的不公与辛酸必然更加残酷。
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也值得好好思考。
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应该被我们敬佩,理应受到支持。
火神的眼泪,Tears on Fire,他们是逆行的英雄,是大众眼中的“神”,同时,也许在某个黑暗的角落,他们也会偷偷落泪。
请别再歌颂完他们之后,再次伤害他们。
在看时的点评:看着看着就想流泪,太感人了,从第二集就开始哭…适合一个人在家独自观看…太温情了吧!
当时在看第二集,剧情已经不太记得清楚了,但就觉得这些消防员在一起很团结,互帮互助。
一些小细节很戳我!
但接着的就是他们无端受到民众的指责、辱骂、投诉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
捕蜂捉蛇、拯救醉汉、校园宣讲、楼道宣传、报假警,甚至小孩只是普通的擦伤都可以打消防电话,这大大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
他们总是在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可是部分无知的市民却对此不屑一顾,只有当危险真正来临的时候,那时恐怕也只是追悔莫及了。
民众的无知指责,上层的克扣官僚,让基层的消防员真的承受了太多,后三集简直是连环催泪弹,最不能让我接受的就是羚羊的殉职,之前不小心看到了一个疑似剧透,所以从第八集开始我就隐隐担心,很多伏笔都指向最后羚羊的殉职,比如本来不该他当值,却因为国胜学长在大号,先替他顶班;自己又先把好的无线电机给了别人;又被点名带了一个不是自己队的新手,人家因为浓烟走散,把他一个人丢在里面;在进去之前,叫子玲注意安全,好好等他出来!
哭。
其实选择这个人物殉职也是有道理的,他家境一般,只有一个孤母,不像志远家地位显赫,家人肯定不肯善罢甘休。
只是不知道他弟弟最后还会选择消防员这个职业吗?
邱sir这个角色其实也很矛盾,自己喜欢的职业既有危险又很忙碌,而且无法同时兼顾到老婆和孩子。
他老婆真的也蛮可怜的。
他们两个人都很矛盾,感觉可能正像结局那样的,才是最好的安排。
老婆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娘家,而邱sir继续带着兄弟们重整士气。
还有分队长和国胜,分队长就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领导、好朋友。
不管是和羚羊争锋相对后的那盘饺子,还和他讲起了国胜学长的往事,可能在最后国胜为羚羊游行抗议,不仅是羚羊因他牺牲,可能同时他更看到了昔日自己的身影;还是虽然气呼呼,却还不忘在后面补一句对国胜说别忘了带上口罩和墨镜好好保护自己,国胜也是个嘴硬心软的人!
议员的发言和转变也很催泪。
他说:希望不要再侮辱这些救火英雄了。
希望政府能多拨款,让消防员们可以有新的防护服、无线电、咨询师ptsd。
不明白为什么最后林义阳死后,在媒体上被污蔑,没有真相的时候,除了子伶和那个老师兄站出来为他的真相奔波努力,然后同一个局的其他同事都没任何反应,连所谓的游行都没参与,媒体面前也不曾为他说过一句话,真的很难理解,一丝也没有为他鸣不平,这点也太烂尾了吧,明明林以阳那么暖,对每个人都很好,结果他死后,他所谓兄弟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说一句话,一直很不爽这点!
第一次看到這種特殊的題材,接近完美連視覺效果也做得很不錯,有電影的張力,不但娛樂還有教育社會的使命在身後。
很多生活中的兩難,都好難解。
溫昇豪的家庭與工作的問題,看起來好像女方是壞人,但有經歷過的人,一定能明白,老婆一打二是很難的,我甚至更站在老婆那一邊,唯一解就是收入提高請幫手,所以責任還是錢發的不夠多,你要人家幾天回一次家,卻給不夠多的錢。
社會上賺錢的還真的很多都是類似這種賣健康食品的,你要跟客人說要長期吃啊,一下子不會有效果,多買才划算啊,陪老人家聊天,然後有沒有效果只有天知道。
BBC的紀錄片有不少戳破超級食物的片子,但民智未開,不夠普及,像我媽現在還是認為酪梨是仙丹,更年長的更容易被洗腦,然後這些賣垃圾的賺錢賺到爆,該賺錢的工作卻只有基本的薪資。
小隊長也是好兩難。
缺點我覺得是臉譜化的太嚴重了些,吃單的壞人自己的建築物著火,這種惡有惡報的設定像小孩故事書一樣,太理所當然了吧。
然後這麼想要兒子彈鋼琴,繼承衣缽,好像也不太符合現代社會了,而且那個鋼琴老爸失望的表情特寫多到靠杯,演的也太過。
想一想這片跟「我們與惡的距離」有點像,前段和中段都極端完美,結尾的時候,硬要來一個政治正確。
不過已經非常非常棒了。
從小,我們各種教育體制下都喜歡把軍警醫護貼上「英雄」的標籤。
殊不知這個標籤看似榮譽的背後是用多少乏人問津的血淚硬撐著強顏歡笑而來的。
《火神的眼淚》並沒有太多後坐力很強的情感元素在交織劇情,甚至這方面是很薄弱且平淡的,但諷刺意味極強的那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根本是間接告訴觀眾其實都是真正發生過的案例⋯⋯反而更耐人尋味了。
各大媒體討論區的留言下也證明了事實沒有誇張,只有更誇張罷了⋯⋯一開始我以為分隊長也是個官僚主義,看到後來才發現他之所以看似官僚主義是因為他早就看破了這官僚體系。
有時候你會覺得你的主管無能其實他不一定真的無能,而是他被迫無能,無能之餘也只有無限的無奈,甚至要假裝無能才可以生存⋯⋯但至少看到他還願意盡力而為,用自己最大限度的微薄之力來保護底下的隊員和反其道而行之的去面對上級的壓力,這點還是比較令人敬佩的,畢竟這個社會不是非黑即白或能直線解決問題的環境。
也正值疫情擴散期的現在,看完這部劇再和實際情況來相映,很多地方也算有異曲同工之妙了,心情真的很差,但願這波低氣壓後人們不要忘了這些辛苦的軍警醫護人員,也不要再浪費各種社會資源了。
雖然我覺得這種人根本不可能因此而覺悟吧🙄🙄🙄當然,最難過的絕對是羚羊殉職後的劇情,終於把整部劇最重要的主軸給演出來了⋯⋯反正死的都不是你家的孩子,又怎會理解呢?
那些官官相護之下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簡直了。
但我相信這是劇情需要所以已經簡化、美化了現實中的狀況,我相信現實中只會更不堪入目⋯⋯而完整或砍半的撫恤金或入不入宗烈祠根本不重要,家屬就是想要一個真相。
殊不知為人父母的真的永遠只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罷了。
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讓這些社會基層卻偉大的百工百業能得到真正該有的權利與尊重。
沒想到從小師長們所說的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但長大後才知道原來尊重根本是飄渺的呢⋯⋯
2019年《我们与恶的距离》至今观看人数231951,评分9.4,拿下了当年的最佳华语剧。
时隔2年后,出品该剧的台湾公视筹划三年的重磅新剧,同样是揭露现实,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取材自真实事件——火神的眼泪豆瓣:8.9
看片名我们不难猜出,这是一个讲述打火英雄的故事,但有别于以往英雄、光鲜的消防员,这部剧中的消防员可以说是实惨。
我们的报警电话是110,火警119,救护车120,但台湾报警电话是110,火警和救护车是119,也就意味着消防员不仅担任救火工作,在台湾消防员还负责防护,包括于医疗救助、灾害救助、紧急救助等等。
可消防员也是人,也有脆弱和劳苦的一面。
该剧开始,就提出了一个比较犀利的问题:“病得不能走路的奶奶,房子烧了,人受重伤,以后会瘫痪拖累儿女,消防员应不应该救她?
”也就是,救人的意义。
把奶奶救下来的是个叫张志远的消防员,他出身音乐世家,和哥哥从小受父亲熏陶喜欢弹钢琴,但一次火灾夺走了哥哥的生命,张志远也险些葬身火海。
从此后张志远性情大变,变得孤僻不和人往来,再也没碰过钢琴,和父亲的关系日渐冷淡,他决定当消防员,而哥哥的身影总是伴随着他挥之不去。
火灾当天张志远拼命地趟着火海救老奶奶,他没想那么多,只觉得如果奶奶想活下去,就一定要救她,也许在救奶奶那一刻,张志远内心浮现的是没来得及道别就去世的哥哥。
有时候救援不仅是救一个人,而是救整个家庭。
少年古仕煌茫然地朝着湖中央走去,越走越深整个人淹没在水里,母亲不断呼唤着他,等到消防员赶来少年早就不知所踪,送到医院时他已奄奄一息。
原来少年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被父亲痛斥丢脸,不配做自己的儿子。
一时想不开的古仕煌选择轻生,此时少年的父母才缓过神,从没有给过少年一次赞美的父亲,没有好好珍惜亲情相处的父亲 ,就这样错过了弥补和道别的机会。
母亲执意要器官捐献,但父亲不同意,但母亲认为这样可以救更多的孩子,让儿子以另一种方式活下来。
父亲在医院遇见一个女孩,等了三年却没有等到心脏捐赠而去世,看见她的家人的遗憾、痛哭,这一刻父亲才转变了想法。
身体器官捐赠是为了挽回别人的家庭,正因为感同身受,才更明白失去亲人的痛苦。
医院门口排满了等待古仕煌身体捐赠的救护车,每一辆都饱含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父亲目送着每一辆救护车离开,就像最后一次和自己的儿子道别。
我们需要好好道别才容易接受再见,否则突如其来的离别,只会成为亲人心里永远的伤疤,就像再也回不去欢笑的张志远家。
这部剧叫火神的眼泪,火神是消防员的象征,而眼泪取自“观音垂泪”。
意为从神明的眼光看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怜悯人的悲痛。
这虽然是一部关于消防员的剧,但实际上也在观察世人,众生百态,从火场,医院,到单个家庭,每个都和这社会分割不开。
消防员是人,救助者是人,路边的醉汉也是人。
形形色色的人,就像月亮的两面,不止有光明也有黑暗。
消防员不仅是救火英雄,砥砺前行,他们也有脆弱孤独,家人不理解的时候。
因为没搞清楚状况屋主人不在家就破门而入的消防员,被屋主投诉要求维修大门还要赔偿8万块钱的精神损失费。
而相同的状况需要破门而入,吸取教训的消防员,因为屋主人不在需要走流程等里长签字,在门口干站一个小时,里长也没出现。
等到报案人赶回来时,屋主已经在家上吊自杀。
这时,铺天盖地的媒体,网友纷纷指责这是公务员行为,没有担当地走流程。
可是有民众投诉没人保护消防员需要他们个人赔偿损失,走流程又被大众批判指责不积极,体制不完善,每次被中伤的,都是处在体制内最底层的消防员。
因为浪费公共资源导致本该得到救助的单亲爸爸去世,而救下的是整天烂醉如泥瘫倒在街边,无所事事的酒鬼。
此时心怀愧疚急脾气的消防员义阳抓着酒鬼的手,一腔愤恨用针管刺向他嘴里愤懑着,下次你在浪费公共资源不要让我看见你。
可医院护士说起酒鬼老吴,才知道他因为化工厂污染,妻子女儿得癌症去世,只剩下他一个人,化工厂倒闭求救无门才喝酒厌世。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过是受伤的灵魂。
所以哪有什么英雄,消防员也是人,会因为自己的感受有情绪地救助,而施救者也未必心存感激。
说到底这部剧痛苦且现实,扎在人心底正是没有那么多歌颂宣扬的光辉形象,而是普通不能再普通消防员的日常,机械作业,背光面,民众不理解地指责和批判。
但正是这些普通人,却拯救了一个个家庭,平凡而脆弱。
五星评价。
好剧。
台剧一如既往地接地气,体民情,足够真实。
难能可贵地,以消防员的视角,讲述基层民众的生活遭遇。
有日常烂醉街边的大伯,最后一遭去看海的老伴,刺痛人心的坠楼女子。。。
硬生生、赤裸裸地呈现,一件件真实的事件,撞击人心,犹如一出消防员版本的纪录片《人世间》。
有俊男小伙,却没有卖弄帅酷的镜头,有cp,却只有转瞬即逝的浪漫,有冒险救人,却没有歌功颂德的赞歌。
一群苦逼的消防员,不被家人理解,日复一日地,顶着民众的埋怨控诉,在上级的官僚作风下,坚持着这份平凡而伟大的工作。
相比较国内浮于美好滤镜,修饰颜值披着职场外衣的言情偶像剧,纯粹的人物和叙事,才是最真实的现实世界。
最后,致敬义阳,最帅的消防员。
年纪大了,看到这样的好片子是打从心里的珍惜。
片子的好在于他的真实。
每个消防队员都只是一个普通人,背负着自己的故事,以血肉之躯保护你我。
消防员遇到大case,那是用生命与火神搏斗;遇到故障的对讲机、破了的消防服,那是用生命与体制妥协;遇到追讨破门费用的屋主,是自掏腰包满足刁民。
同样还是破门,第二天你遵守着sop,要等屋主同意才开门,结果迎来的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当你觉得倒霉透顶了,长官还开你玩笑说你已经是上辈子烧了好香,才被媒体放过。
剧中各个消防员都有血有肉,普通得和你我无异,只是面对着生活、工作的烂事更多。
汉成心中有使命的火,可是保护不了自己的家庭。
志远为了心中的秘密,不断的自我怀疑,也要坚持下去。
从小受妈妈“重男轻女”言论影响的子伶作为一个女消防员,不愿意被男同袍比下去,自然是加了百倍的努力。
义阳的死是全剧的高潮,一步步的铺垫,娱乐城消防不过关,义阳每次去复查,店家都各种推脱。
宋小要检查气瓶的,可是硬被拉去灭火。
义阳进火场本来是为了带着学弟,可是一转眼就被漫不经心的学弟抛弃。
分队长和白科长心里都疼出血了,但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你以为国胜学长只是喜欢偷懒,却不知道他为体制吃了我多少苦。
义阳的遗书里写到:“如果你收到这封信,那我一定是救人牺牲的,是最帅的死法”(原话记不住了)但他的死,不是单纯的意外或不幸,是体制加人祸。
如果我们不追查,还有多少消防员白白牺牲。
当然,这剧的意义不是让我们集体悲愤,而是我们可以怎样变得更好。
结尾的体质改变还没发生。
但是或许我们可以先反思,自己有没有像里面不可理喻的刁民一样,自以为是,看轻帮忙自己的人,以为自己懂得比谁都多。
少指责,多关怀,爱人如己。
这是我能做到的最伟大贡献
推荐推荐,强烈推荐😘,台剧《火神的眼泪》,如果不好看,取我这颗项上人头😭职场剧就应该按这个标准拍😍,吊打国内大部分职场剧,要么套着职业外壳谈恋爱的,要么就是像打怪刷本一样,机械的工作流程🤔国内派剧能不能多请些专业的编剧,挑一些好剧本,不要动不动就IP改编🤔这部剧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形象即使不一样,依旧超级饱满,每一个情节都能前后呼应,都没有刻意的煽情,又能恰到好处,哭死了😭😭😭把社会问题刻画的淋漓尽致😢。
充满戏剧性,但又很真实。
戏剧性表现在把所有的社会、家庭等问题,全部集中在了一起,真实到我心肝脾胃疼。
⚠️给个建议:心脏不好,千万千万不要看,看不得BE的,最后也不要看。
看来之后超级难受,心超级超级堵😭😭😭
如果台湾的救护车像大陆一样超贵的,就不会有人乱占用医疗资源了。
湾湾的消防好卑微啊,在大陆消防就是你大爷,年底消防检查一个不高兴就罚你三万、五万的,走到那里都把他们当爷爷供着。
制度造成的结果,当民主变成民粹,底层的人们互相伤害,当专z让人挥起权利的指挥棒,收割百姓,谁都不想看到,孰好孰坏,各有难处吧。
看着弯弯仔们嗲声嗲气的勇闯火场还挺怎么说呢?心生怜爱?//上上下下竟然都让手指挥脑,指手画脚的手。
可以说是华语职业剧天花板了,叙事效率极高,每个人物每条线每个点都卡得清清楚楚,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力度不输《我们与恶的距离》,前面铺垫的各种漏洞顽疾最后都总爆发了,涉事各方包括消防单位、受灾者、媒体、官员、看客都值得反省。反观这边,《山海情》之类名为社会问题剧实则舔屁沟按头跪谢感恩的,呵呵。(刘冠廷再次以群戏主演最末番位成为最闪亮最揪心的那一个)
除了描述消防员的工作本身的危险与困难,除了“正能量”的催泪,还有突出表现来自制度和系统的压力,很敢,很好。
华语剧的未来在台湾。
陈腔老调
台湾的男演员是一个比一个帅,那种帅是一种明亮的,干净,不夸张,不造作的,属于男人的帅。总之,赛过任何偶像男团那些娘精!!!
没有威武的救火英雄,只有一群疲惫的人,靠心底的理想坚持和工作着。但是当一个消防局长,都不能正确判断火情和坚持正确的流程,真是大无语。以及,是个人都能跳脚的指责和指挥消防员做事,简直离谱,真是全程都在生气。
永远检讨我们基层,说我们基层有问题,但指挥系统永远没问题,这根本是制度杀人…
不必呆蛙一出部就跪舔,我还以为是什么神作,结果就这
湾湾拍的剧真是越来越行
10分钟弃,开场就直接来个火灾现场,让人完全没有带入感,比起以前的港剧职业剧叙事差了十万八千里,看这个我不如去看纪录片还更真实,或者老港剧,故事性强多了 现在的9分剧我是真不理解,仿佛只要不是无脑恋爱剧都能莫名其妙9分
三星半 相比大陆的行业剧 更真实、真诚、真挚 关键是比火更凶险的东西是可以明说的
严格说剧本挺程式化的,矛盾呈现过于集中化了,好象消防员只剩下不被各界理解的委屈。无奈人家能做此地做不了的东西,还有林柏宏大治愈的笑容加成,给打5星。看好多评论里批评“刁民”的,不禁失笑,那边人家好歹可以理直气壮做“刁民”,此间倒是顺民多多,自己日子过的啥样自己有数吧。
不是针对这个伟大的职业。民众可以干涉参加救火计划、议员可以追究门被破坏、消防员去接病人?这些难道不是制度的问题?
“每次检讨报告出来,每次都说‘大火瞬息万变、消防员训练不足,不然就是意外’。检讨的永远都是基层,被追责的永远都是基层,说基层有问题,厂商有问题,但指挥系统永远没有问题,这样子要如何避免下一次悲剧的发生?越大的火灾,当场指挥的官职越高,从外单位调来的领导,一样是领导,这种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什么时候能够停止?”上面这段台词,熟悉吗?还记得“逆行者”这个称呼最早是给谁的吗?是给天津港大爆炸中的消防战士的。当年天津大火的时候,新闻歌颂消防员走山路去扑火英勇行为,但是镜头里他们只有普通防护衣服,一个背包,一根长打火棒,就像看到穿草鞋的川军一样,有去无回…我们宣扬为人民服务,可是那些冲锋在最前线的人,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吗?下次发生灾难的时候,还会有人挡在我们前面吗?台剧写实,够甩大陆歌功颂德几条街了
台剧真不错
消费员问题太单一突出消防员的被动地位了。
看了一点,目前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这玩意分到底为什么那么高
各位演技都好好,剧情看的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