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碟中谍5:神秘国度

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碟中谍5,职业特工队:叛逆帝国(港),不可能的任务:失控国度(台),碟中谍:失控国度,Mission: Impossible 5,M:i 5

主演:汤姆·克鲁斯,杰瑞米·雷纳,丽贝卡·弗格森,西蒙·佩吉,文·瑞姆斯,西恩·哈里斯,西蒙·迈克伯尼,汤姆·霍兰德尔,延斯·赫尔腾,亚历克·鲍德温,张静初,马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中国大陆,奥地利,英国,摩洛哥语言:英语,瑞典语,德语年份:2015

《碟中谍5:神秘国度》剧照

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1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2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3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4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5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6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13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14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15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16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17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18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19碟中谍5:神秘国度 剧照 NO.20

《碟中谍5:神秘国度》剧情介绍

碟中谍5:神秘国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资深特工伊森·亨特(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也有百密一疏时刻,他在接收最新任务时遭到神秘组织“辛迪加”的暗算落入对方手中。辛迪加是一支由全球各地前特工组成的秘密组织,此前一直被CIA视为空穴来风。在对方成员伊莎·福斯特(丽贝卡·弗格森 Rebecca Ferguson 饰)的帮助下,伊森逃出生天,并及时向威廉•布莱德(杰瑞米·雷纳 Jeremy Renner 饰)汇报了辛迪加确切存在的消息。然而此时布莱德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负责的IMF机构因俄罗斯核弹头等事件遭到CIA指控并责令解散。在得知该组织密谋刺杀奥地利总统时,伊森联系上了老搭档班吉·邓恩(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饰)展开行动,并于谜样女郎伊莎再度相会。 接下来的一连串事件中,辛迪加的真面目逐渐揭开,而他们也终于显露出真实的目的……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这不是喜剧九龙城寨之围城圣母在上忍者2:撕裂的暗影你的名字是玫瑰检阅日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家有父母C3-魔幻三次方王牌剑客世界巨星苍狼之绝命行动内特的梦想剧院谁可以这样爱我血腥姐妹会天师钟馗这就是英格兰乒乓小子斩·赤红之瞳湾区儿女在切瑟尔海滩上马背法庭之阿巴嘎黑马女人不哭花儿与远方猛虫过江魔法少女与恶曾是敌人。逆天奇案2美人与美人人鱼缚粉色天空

《碟中谍5:神秘国度》长篇影评

 1 ) 关于《碟中谍5》你应该知道的16件事

欢迎关注公众号“电影彩蛋堂”(movierush),专注分享电影彩蛋。

1. 拥有飞机驾驶员资格证的汤姆·克鲁斯,为了感受在机舱外飞行,主动请缨为片中的“徒手扒飞机”场景亲身上阵。

这个片段一共拍了八遍,拍摄过程中他和飞机之间仅仅只用了一条非常细的绳索相连,在1500米的高空中被悬挂了二十多分钟。

2. 汤姆·克鲁斯和西蒙·佩吉在追车戏中没有使用替身。

特技指导表示汤姆·克鲁斯亲自完成了所有驾驶戏份,理由是找不到比他更专业的驾驶员。

3.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汤姆·克鲁斯一共受伤了六次。

4. 本片剧情承接前作,在上一部《碟中谍4》结尾处,伊桑·亨特接受任务调查神秘组织“辛迪加”(Syndicate),它是1966年电视剧版《碟中谍》中的常驻反派组织。

5. 在本片中,IMF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在前作中出现过的“老脸孔”,其中只有汤姆·克鲁斯(左二)和文·瑞姆斯(右一)参与过《碟中谍》系列全五部作品。

6. 女主角丽贝卡·弗格森的形象与同样来自瑞典的英格丽·褒曼十分相似。

她的角色名字Ilsa Faust,是对褒曼在《卡萨布兰卡》中的角色Ilsa Lund致敬。

7. 宝拉·巴顿(曾出演《碟中谍4》)和Maggie Q(曾出演《碟中谍3》)原定将回归本作,但由于档期冲突陆续退出。

8.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一开始是出演反派的第一人选。

9. 影片中所有好人开的车都是宝马,而反派则开奥迪或奔驰。

10 影片中,伊桑从录音唱片上获取了他的新任务,这是《碟中谍》电视剧中最早的获取任务的方式之一。

11. 影片中,伊桑·亨特的团队代号是"Bravo Echo 1-1"(BE11),这也是他在第一部《碟中谍》中使用过的代号。

BE11是1138的水平镜像,这个数字比较有名的来源是乔治·卢卡斯的早期短片《电子迷宫THX 1138:4EB》。

12. 伊森在水中需要打开编码为108的舱门。

这个数字曾在Bad Robot公司制作的多部影视剧中出现,其中最为人熟悉的是美剧《迷失》里的108计数器,108是著名数列“鲁索基因镜象”(4, 8, 15, 16, 23, 42)的总和,该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一个双胞胎存在这个世界的某处。

从机率和自然定律推断,你永远也不会遇见这个人。

13. 为了拍摄潜水镜头,汤姆·克鲁斯需要训练在水下闭气长达6分钟之久。

14. 在影片里,一辆灰银色的阿斯顿马丁DB5出现在伦敦拍卖所的停车场中。

这是著名特工詹姆斯·邦德的经典座驾,曾出现在多部007系列电影中。

15. 这是目前为止第一部大反派没有死亡的《碟中谍》电影。

文 | 彩蛋君KL本文部分内容来自IMDB,图片来自网络及截图,侵权请联系。

拓展阅读:《碟中谍1》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碟中谍2》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碟中谍3》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碟中谍4》中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了解更多关于电影不为人知的花絮与彩蛋,欢迎关注「电影彩蛋堂」(movierush)。

「电影彩蛋堂」 专注分享电影彩蛋

 2 ) 谍战片何去何从?

算是少有的续集这么多部依然精彩的谍战剧了。

先说说情节上的小问题。

一个是在摩洛哥拿到数据之后,女主没必要击昏班吉,他其实没有对伊森撒谎,确实是把数据拿给她上司,完全可以行动前就和伊森讲好拿到后给谁,如果伊森也那么就讲好复制两份,然后几个人联手把骑摩托的那些干掉走人~那段公路上的追逐根本不会发生。。

这是有钱没地方花或者为了凑时长吧。。。

另一个就是反派boss前面那么强大,最后居然这么轻易被骗关起来了,不太合理,于是全片高潮并不在最后和大boss的对决,整个片子就有点头重脚轻,最紧张刺激的部分在摩洛哥偷数据那一篇幅,后面从去找英国首相开始就有点走搞笑路线了,这部分的幽默轻松掩盖了不够高潮迭起的问题。

这些小问题当然不太影响我观影。

动作戏酣畅淋漓,情节足够紧凑。

开始跳飞机的场面和打斗飙车的场面都让我遗憾这片子咋没拍个3D版。

人物设定也很精彩,加重了女主的戏份,不再是阿汤哥带着团队走的独角戏。

女主不是男主团队中的伊森领导的队员,但也不是花瓶,对剧情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没有太多的接触和沟通就能默契合作互相帮助,这种合作战斗的氛围感觉真的很好我很喜欢。

最后潇洒离开也不落俗套。

总的来说看的很过瘾,爆点笑点都有,惊险刺激也够节奏也好。

感觉整部片子都控制得非常好,轻车熟路。

然而最大的问题也是剧情套路太熟了,每个情节基本没有猜错,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了,缺了点出人意料的新意和惊喜。

(所有情节都猜对倒是也有点成就感)感觉碟中谍系列已经进入了某种瓶颈,所有元素已到极致,诚然经典的元素看起来还是很过瘾的,但没一点新意还是略感失望。

下一部是不是该考虑做点创新和突破?

p.s.1.美国英国谍战片总是处于互黑状态啊。。。

女主的问题上司身居要位就那么轻易被伊森乔装去接触首相。

2.张静初这么气质英文又这么好的女下属多给几句台词多露几下脸嘛,作为中国观众表示没看够啊~3.这集伊森的固定女友一点没露脸,伊森也变得谨慎保守了啊,最后和女主居然只是拥抱,没有kiss~俩人并肩战斗的感觉还是蛮搭的~

 3 ) 此系列不会在第五部后自动毁灭

好莱坞动作片通常把最棒的动作序列摆在结尾,次一级的放在开头,剩余的星罗散布。

而《碟中谍》系列却从不按理出牌。

比如第一集最宏大的火车追逐和中情局偷情报两段,分别出现在高潮和半程,再比如第三、第四集的压轴打斗,远没有中途的大桥狙击、爬迪拜塔来的扣人心弦。

到了《神秘国度》,又破天荒地把最让人惊掉下巴的一幕,海报上最显眼的阿汤扒飞机一幕放在开头。

在那炫耀派头与不用替身的短暂开场之后,电影进入了一个非常古典的场景。

我们那个很爱飙范儿的伊森•亨特就像IMF的老前辈一样,规规矩矩地走进接头店家,见联络人,对暗号,甚至用上了第一代交代任务的产品——唱片。

尽管阿汤哥不忘自吹自擂,借店员之口表达了对演员-角色一体的倾慕之意,整体来说,看得我心头一喜,莫不是被《王牌特工》熏陶的,要回归冷战年代的经典范本。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场面很快急转直下,接任务是个圈套,五秒后自毁的程序也成了套中最迷人的一环。

把任务录音带变成陷阱,这一招曾经被其他变节特工用来刺杀菲尔普斯(就是第一集自己也变节被伊森弄死在直升机里的那位前组长),如今他的接班人伊森也未能幸免。

其实整套接任务流程的那句“如果你选择接受”已经被人吐槽了好多年——如果老子不接受呢,你们就看着世界毁灭吗?

电影把它变成来自辛迪加的提议,让接不接受真正变成了一种选择,一本正经又天衣无缝地开涮了传统。

而我们很快会发现,反传统几乎成为这一集的主旋律。

艾尔莎的兔子脚钥匙环向《碟中谍3》致意,把此前的麦高芬变成了实体;伊森死里逃生后在电话亭汇报的段落,与《碟中谍1》如出一辙,只是结果相异;反派采用协助逃跑来取得信任,此前这可是IMF屡试不爽的经典招数;冷战年代无往不利的面具和模仿玩不转了,电脑侦测的存在使得毫无意义,迫使伊森进行一次CIA空悬、迪拜塔蹦极式的全新玩命。

如果你足够熟悉《碟中谍》世界,可能会萌生这样的念头:要不是从头到尾气氛严肃,这俨然就是《王牌大贱谍》那样的恶搞电影嘛!

《神秘国度》不止于拿本系列开涮,也从其他间谍电影取经。

眼尖的观众已经从预告片指出,班吉戴的眼镜与迈克尔•凯恩扮演的哈里•帕尔默(60年代经典银幕间谍)是同款。

就像导演麦奎里所说“这是写给那些来自冷战时期间谍们的一封情书,也是我想唤回的情怀,它们已与当今的间谍片渐行渐远。

”最早曝出预告片时,我就狐疑,把辛迪加性质大改,真的大丈夫么。

辛迪加在冷战时代就存在,当时布鲁斯•盖勒分身制作了一套警匪剧《无声行动组》,并将剧中名为辛迪加的犯罪组织被移植到了《碟中谍》,让IMF小分队时不时与辛迪加旗下的犯罪大亨展开较量。

本片的辛迪加实力大增,作为英国政治高层培育出的毒瘤,接收了各国前谍报人员后自行其是,狠狠黑了一把英国人。

说起来,银幕上的英美情报机构似乎总在合作之余互相较劲,《量子危机》黑了中情局,《王的男人》黑了美国文化,《女间谍》吐槽英伦间谍,而《神秘国度》继续火上浇油。

剪辑大神完全可以出个视频,把片中的辛迪加换成王的男人,所罗门就让科林•费斯来演,绝对是间谍界的世纪大撕逼。

上一集中濒临解体的IMF,此番遭到了彻底裁撤,一度沦为CIA旗下的小部门。

此举更像是来自银幕下的吐槽。

IMF是冷战的产物,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的精锐尖兵,最擅长神不知鬼不觉的渗透、操控和撤退,他们曾经依靠的是滴水不漏的策划,对对手心理的精确算计,而非拳脚枪炮。

现如今为了不断挑战视觉震撼,编剧习惯了每每让潜流暗涌的行动横生出一段追逐打斗来,拿《幽灵协议》举例,迪拜塔掉包后接上一段沙尘暴追逐,新德里的美人计演变成停车场大战。

但我们不能忘记,IMF区别于其他银幕间谍团队,就在于其深藏功与名类型的行动风格,不像某位英国花花公子间谍一样喜欢搞大破坏大爆炸,几乎无需劳烦上级来disavow他们的行动。

因此《幽灵行动》先是把俄国皇宫付之一炬,又让导弹在纽约乱窜,高层表示无法忍,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大多数动作片的英雄主角都要仰仗运气,可如果IMF的标准仅限于此,与流水线大路货又有什么区别。

《碟中谍》之所以为《碟中谍》,就是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

《神秘国度》开宗明义的指控,反映的是制作团队的自省,也暗示了该集的风格变迁。

假如冲着视觉效果的规模而非内在惊悚而去,这回你可能会感到明显的落差。

就像班吉和伊森的对话:—“说好的大场面呢?

”—“我们尽量保持低调。

”这次IMF不再炸掉、撞烂和砸毁很多东西,肉搏、刀战、攀跳、潜泳和近距离枪战的比重大大增加,全片最大的火球也就是炸飞一辆汽车或摩托车。

高潮制敌一段,纯然回归到古典格局的心理制衡和设计围困,动静极小,与充斥着速度与火药的任何一部都大相径庭。

亚力克•鲍德温扮演的CIA主管是这一集的全新人物,开篇不久他有一段慷慨陈词,极力主张取缔过时又失控的IMF,并声称辛迪加是编出来为了让IMF合理继续存在的,编剧借该角色之口表达了一番自嘲。

这个主管不是典型的《碟中谍》角色,因为IMF向来与政治保持距离,而他的存在——远程操控精准军事行动,应付恼人的官僚主义——使得影片的基调靠拢一部杰克•雷恩电影。

伊森团队的部分也变了味,像是《火线警告》(USA频道的间谍美剧)的一个剧场版:被炒鱿鱼的特工,组织一支信得过的精锐小团队,试图找出他下岗的原因,并为了世界和平以及朋友的安危而战。

《神秘国度》吸收了各种新式谍战作品的元素,以保证持续走在时代前列,但它距离原初的《碟中谍》已经太远,除了调侃和颠覆,再无他法来有效地继承那些引以为傲的经典元素。

当然,任何以科技产物为噱头的影视作品都很难避免这一点,除非像盖•里奇的《秘密特工》一样,仍让故事在冷战年代展开,不论如何,观众总希望看到主创更多积极的尝试。

也许《神秘国度》的最佳打开方式,就是脱离对于一部《碟中谍》的期待,将它看作“伊森•亨特大冒险”的全新章节。

(文/方聿南)

 4 ) 挫败辛加迪恐怖组织,恢复特工局往日荣光。

前几部剧情简介:第1部:男主的上级偷窃特工局潜伏特工名单出售牟利,诬陷男主顶包,被特工局追捕,阴谋被男主破解。

男主是训练有素的小特工,跟组干活,挖出了为钱叛变的上级。

男主爱上上级的老婆克莱尔。

涉案资金300万美元第2部:叛徒特工安伯斯抢夺解药、毒药,打算用传播毒药,在售卖解药赚钱,被男主和队员成功破解。

男主开始组队行动。

特工的日常工作。

男主爱上特工安伯斯的前女友。

涉案资金7500万美元第3部:特工局的某个高管,放任毒枭售卖武器给中东国家,在以此污蔑中东国家,然后美国出兵镇压维护和平,殖民、重建。

男主自己组队,私下破解高管阴谋,赢得上层的重新信任。

男主已经是特工局的教官,培养过很多年轻特工,男主重回职业行动。

未被授权的任务也已经上升到国际级别。

男主与妻子茱莉亚结婚。

涉案资金:十几亿美元。

第4部:俄罗斯的核武器顾问自毁克林姆林宫诬陷美国特工,然后发射核导弹攻击美国称是报复。

男主被诬陷是恐怖分子,特工局部长被杀,男主接到遗命组队私下破解阴谋。

男主已经是非常老辣的特工。

开始在外国展开行动。

男主与女队友卡特配合默契。

涉案资金:就是个核弹。

第5部剧情:男主小队在俄罗斯拦截了一批生化武器,发现运送的人是阿尔及利亚的恐怖分子,但他们的能力不足以运送购买这样的武器。

男主决定追查背后的操纵者。

男主在碟片店接任务,遇到卖碟片女孩,是自己的强力迷妹,男主发现背后组织辛加迪,而且辛加迪熟知特工局的流程并侵入了任务系统。

男主被迷晕被抓,英国特工在辛加迪组织卧底救了男主,因为前几部,男主惹出不少事,部长也死了。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上级汇报取消了特工局,还认为男主是恐怖主义,到处爆破。

男主偷偷调查辛加迪6个月,发现辛加迪的成员有很多已经被判定死亡了的前特工并且发现辛加迪的组织首脑名为:莱恩,他所到之处不是内战就是恐怖主义 。

男主联系班吉来到奥地利歌剧院调查,发现辛加迪谋杀奥地利首相。

男主再次遇到女卧底特工伊尔莎,伊尔莎称莱恩有一个记录所有成员和资金由来、幕后操纵者的账本被一名特工偷走了在一个被军方管控的发电厂,男主组队和伊尔莎一起拿回了一个U盘,但U盘被上锁,只有英国首相才能开锁,男主遇到瓶颈,队员班吉被莱恩抓住要挟,男主团队和伊尔莎只能去劫持英国首相,获取密码,发现U盘里面有几十亿资金是准备让莱恩运营辛加迪组织的资金。

男主毁掉U盘记住资金码找莱恩谈判,后破解莱恩阴谋将莱恩抓获。

原来英国军情处长艾德礼曾跟首相提议创办辛吉德组织,网罗招募其他国家退出的特工,提供几十亿资金用以运营组织,工作就是对抗国内和海外的敌人。

但被首相拒绝了,处长还是偷偷的创办了,但后来莱恩不受控制,处长只能极力掩盖。

后来中情局又建议上级恢复特工局,局长自己做了特工局的部长。

曾经32岁的女主现已39。

漂亮的女主这一阶段的男主再次被污为恐怖分子,男主只能私下行动,在英国卧底特工的配合下,瓦解了辛加迪恐怖主义的阴谋。

男主的行动让已经被取消的特工局再次恢复,像国家证明了特工局的重要性。

此时的男主已经成为特工们的传说。

男主跟伊尔莎互相配合搭救破解敌人阴谋产生了感情。

对于莱恩,此人大脑硬核处理器,大脑太过强大,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控制范围内,他抛出假消息,有一个装满辛加迪证据的U盘在军方保护的发电厂。

诱使美国特工、英国特工帮他偷到红盒子U盘。

但解锁需要密码,莱恩不在乎女特工是不是自己身边的卧底,他的计谋足以让女特工去心甘情愿的帮忙,只是特工们都不知道U盘原来是莱恩的钱匣子。

莱恩抓获班吉要挟男主俘获英国首席打开U盘锁。

对于男主,偷到U盘,留了备份,要救班吉,只能挟持首相,但知道自己没有理由这么做,假意让勃兰特投诚联系中情局局长前来抓捕自己,在局长面前挟持首相,说明了阴谋,既能为挟持首相的事全身而退,也能让局长相信辛加迪的存在,还能恢复特工局。

男主为了救班吉,将U盘毁掉,自己记住取款码,能够让班吉全身而退,莱恩为了要钱还不敢杀自己。

对于女主,原本是监视辛加迪组织,得到证据后向上级汇报,没想到上级在掩盖,觉得自己被上级背叛,不愿留在辛加迪,没有了梦想,后来追逐男主行动,破解了阴谋,但她已经心灰意冷,不在留恋特工。

第五部和上部的联系:大黑回来参加行动了。

卡特不见了。

勃兰特还在、班吉也还在。

本部特点:更加高科技,投影任务系统,特工局电子服务器,虹膜、指纹、步伐,乐器枪支、口红U盘、书本电脑、麻醉实话枪、3D人品面具打印、液态平衡炸弹、楼顶绳索下滑、汽车摩托追逐、潜水安保系统。

地点:奥地利、英国、俄罗斯。

这部涉案资金:40/50亿美元。

 5 ) 大英帝锅站撸不哭——评《碟中谍5:神秘国度》

开篇一上来就是预告里播过无数遍的扒飞机,拍摄时阿汤亲自上阵,全部身家性命就只系于一根安全绳,高片酬不是白拿的,真豁得出去啊!

看时我在想,如果这场戏再加一个主视角镜头,伴随着飞机起飞,那临场感的体验就更完美了。

见面会上导演特别提及自己最钟爱的歌剧院刺杀那场戏,也是我最喜欢的。

涉及多个人物,行动目标各一,镜头转换剪辑流畅,完成度一流。

尤其出彩的是将动作戏紧张肃杀的氛围与歌剧院内正在演出的《图兰朵》背景声巧妙结合到一起。

于无色处见繁花,于无声处闻惊雷。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追车戏上演速度与激情,大量航拍+主视角镜头,配合古城异域风情背景乐,强烈刺激的感官冲击。

而最后一场伦敦街头枪战戏,在经历过以上一系列视听轰炸之后,反而感觉上稍显平淡了些。

女主角丽贝卡弗格森,北欧瑞典人,演文艺片出身。

在片中不光身材性感,身手了得,那一份亦正亦邪贯穿始终的神秘气质也平添了不少吸引力。

西蒙佩吉依旧笑料担当,这回动作戏份也有不少。

不要小看我们IT宅男,出个外勤什么的照样手到擒来。

杰瑞米雷纳这次有点沦为背景,且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跟CIA局长斗嘴上。

正确酱油示范:胶碟店女服务生,短短几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违和酱油示范:静初MM,这存在感……唉……剧情设定上,大英帝国被甩好大一口锅,结尾处那段搞笑戏份更是把大腐国从首相到军情六处(MI6)整个黑成了渣渣!

特喵的,邦德先生看到这里你能忍?

《碟中谍》(MI)系列下一部就拍到6了,幻想中届时如果能来一次MI6与MI6的串联,伊森亨特大战詹姆斯邦德,哎呦,想想就激动咩哈哈哈……IMF先斩后奏的行事风格是典型的美式价值观基因,片中CIA局长始终猪队友般的存在也狠狠讽刺了一把行政官僚主义。

然,目的正义是否可以抵消程序不正义,这是在一片插科打诨谈笑风生过后,留下的一点点思考……

 6 ) MI5完胜MI4,因为Simon Pegg戏份更多了

看MI的有两种人:喜欢Simon Pegg的,和不知道Simon Pegg的。

我认为MI3完胜前两部,因为前两部没有Simon Pegg。

我又认为MI5完胜MI4进而完胜MI3,因为第五部里Simon Pegg戏份更多了。

认可这种强盗逻辑的请和我握个手,然后继续往下围观我全程舔有Simon出场的屏。

————剧透,警告,二次警告————0.第五部从Brandt的夺命连环call开始:“Benji?

”“Benji?

”“Benji?

”不知道你们怎么样,反正我瞬间就炸了,一秒进入状态。

看过太多众里寻他没找到,看完卡司才认得的角色,这么直白、堪比读心的出场方式,实在是业界良心!

然后伪装成草垛的Benji开始各种划拉PDA,和各种谦虚“不行”“这也不行”“那还是不行”,最后在心焦如焚的“你到底行不行”的怒吼中——成功开错了机门。

不!

不要嫌弃Benji坑队友!

要知道,没有他,就没有阿飞哥,不,阿汤哥的1200m高空无替身246°花样耍帅,就不会有这么拉轰的片头!

每一次成功的阿汤哥背后,都有Benji这样萌萌的Piggy队友!

1.然而纵使阿汤哥是如此拉轰,Brandt是如此嘴炮,MIF还是(又!

)遭遇了信任危机。

由于历次任务的不低调、太拉轰,怒刷了存在感,导致CIA头头屡觉被打脸,这个本来只想静静地活在传说中的组织被取缔了。

知此噩耗的阿汤哥开启了潜逃地图,铁骨柔情的Brandt被消化进了CIA,重情重义的黑硬汉子怒炒鱿鱼,而Benji——在用3个Dell屏玩Halo 5:Guardians。

不,你要相信,身为一个被盯梢的外勤特工,这个游戏绝对不是Benji普通的消遣娱乐,从它的名字,你就可以看出玩家选择它时倾注的情怀。

同样,被Benji嚼了又嚼的口香糖肯定也是他对当前工作之枯燥无味的一种用以泄愤的隐喻。

果不其然,在随后的测谎环节中,Benji.Guardian.Dunn充分胜任了守护者的角色。

就像他自己说的,“让我在每周的测谎环节中又多吹几个牛皮。

”你说,这样的人,怎么不值得维也纳国家剧院奉上的图兰朵赠票呢!

2.上一秒钟,Benji还是那个办公室开小差电游男。

下一秒钟,Benji就穿白衬衫黑西装系上了领结。

没有一点点防备,我就这样被Benji帅到世界的尽头。

第11任时间领主所言不虚:“Bowties are cool!

”古人诚不欺余!

“Nice suits.”就凭这一句话,我确信阿汤哥读了我的心。

简而言之,一袭黑装,一副黑框,加黑科技,Benji一路黑进了剧院的监控系统。

于是我想,此行不虚,能够看到Benji这样一个技术流特工又称邋遢不碍事特工盛装出席,足矣。

但是Benji永远在超乎我的期望,他,这样一个技术流特工又称外勤必碍事特工,居然在阿汤哥分身乏术之际,选择勇闯监控室怒斗狙击手,险些中弹。

听到他飞车去接空中滑索二人组时的那句”Get in!

“,我明白了,Benji,其实有着外勤特工的情怀。

3.听完Benji的怒吼,我发现我错了,原来,他本来就是一个外勤特工。

阿汤哥也知错了,虽然Benji还是一紧张就话唠,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组员,但他更是自己在险境中为数不多的朋友。

好的朋友,招之即来,挥之不去!

于是哥俩开始循着本片最明显线索——的载体——口红小姐,跑去了摩洛哥。

在使用(从MI4里Benji就一直很向往的)面具的提议被否决后,Benji开始了本片第三次坑汤哥行为。

“哦,你尽管放心,闭气3分钟的同时还要在湍急的水流中避开冷凝机械臂兼更换安全档案?

他当然行的啦”谁人能敌Benji充满信任的小眼神呢?

阿汤哥只能微微苦笑,开始完成又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Friend like Benji,坑你至深,而不自知。

4.Benji外勤有三宝,电脑、外语、加现充——现场以假充真,简称现充,又名唬人。

在随口切换阿语模式,徒手(机)旋开密码锁,随手(表)看了看倒计时后,Benji深吸一口气,走进敞开的玻璃过道,步入了步态分析仪的扫描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Ethan正挣扎在湍急的冷凝水中。

虽然我是闭着气看这一段的,但我敢说,Ethan的压力,我连十分之一都感受不到,Benji的紧张,我更连百分之一都难以想象。

但是我知道,Benji必是怀着对Ethan的全然信任,相信他能及时更换安全档案,相信他不会让自己终老于摩洛哥监狱,才能有勇气踏上那条走廊。

如果我是Ethan,肯定会想:得友如此,之前坑我又如何。

5.如果你到现在还没看出来,Benji是在用生命信任着Ethan,那导演的下一把友情牌可以直接甩你一脸。

根据法律或者常识,你不会把驾驶座让给一个醉酒的朋友。

但是Benji,却忽略了常识的警告,把驾驶座让给了一个“嘿,你一分钟前还半死不活呢”的朋友。

当副驾驶位上的Benji半小时后也被颠得半死不活时,我想说,Ethan,他只能帮你到这了。

如果我是Ethan,肯定会想:得友如此,之前坑我三次又如何。

(友情提示:以上动作均由专业人员在相关指导下完成,请勿轻易模仿。

)6.事不过三,在Benji坑了队友三次之后,一句得意的”Of course!

“,让我相信MIF终于时来运转,却也让人想起自己不曾备份的憾事,流下悔恨的眼泪。

事实证明我太乐观了,Benji耍帅卖萌还没一分钟,就被骨科医生拐走了。

尽管Brandt种种为大局考虑,Ethan还是决定去救深陷(捆绑play)险境的Benji。

Ethan,值得你信赖!

最后阿汤哥是如何扳回一局我会剧透吗?

当然不会!

我只能说,在最后的最后,Benji深藏功与名,融进了伦敦的夜色之中。

7.很难想象你不是冲着Simon Pegg来的,却一路看到了这里。

但如果你真的属于看MI那两种人中的后者,那我要说:你用一张mission impossible的票钱,就能看到戛纳影后Bjork复出,而且还是首度挑战动作片,在大屏幕上打打杀杀——嘿,这也太值了吧!

 7 ) 神勇阿汤的不老神话

一般的电影系列,拍到第五部总会让人有点审美疲劳,但《碟中谍》系列却总是能给人以新鲜感,可能是因为每一部都会更换导演,真是铁打的阿汤,流水的导演。

第一和第二部碟中碟分别由大导演德帕尔马和吴宇森执导,都各自打上了鲜明的导演风格烙印。

第一部碟中谍如今看来已然是悬念丛生的谍战片佳作,只是曲折深奥的剧情烧脑程度已经超过了一般暑期大片的极限,本来就是来看打打杀杀爆米花电影的观众直呼”逼格太高“,于是第二部的吴宇森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剧情薄弱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影片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展示吴式暴力美学上,超慢镜头展现动作场面,烈火中飞舞的鸽子,一股浓浓的港片即视感。

而阿汤哥在影片中风流多情的花花公子样,又活脱脱是一个美国版的007。

眼看《碟中谍》就要沦为詹姆斯邦德的廉价模仿秀,却从第三部挽狂澜于既倒,全片节奏飞快让人肾上腺素激素狂飙,而阿汤哥奋不顾身的搏命演出也让只会喝马蒂尼泡美女的邦德汗颜。

到了第四部,把第三部的超快节奏再次升级加速,全片狂奔毫无尿点,而那场阿汤哥勇攀迪拜塔的场面又把无数观众给”吓尿了“,看来真是和观众的前列腺有仇。

懒得看文字的朋友,可以点击观看视频版。

(有很多阿汤哥小鲜肉时期的画面哦)http://v.qq.com/page/x/y/v/x01629huiyv.html而这回的第五部真是”奋四世之余烈“,把前代的诸多优点来了个合体升级:第四部的爬高楼好评如潮,这次就来个更狠的,万米高空爬飞机,这回阿汤哥依然是不用替身亲自上阵,而且来来回回拍了八次!

八次!

用生命来拍片这种陈词滥调实在不足以形容阿汤哥了,或许对于他来说,拍片就是生命?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估计下部碟中谍阿汤哥只能爬火箭了。

第二部评价两极分化,但是追车戏还是被吴宇森拍出了不俗的水准,这回第五部同样有精彩火爆的追车戏致敬前作,而同样没用特技车手,阿汤哥亲手操控手到擒来,对此影片动作指导给出的原因是“没有像阿汤哥车技这么出色的特技演员”,嗯,阿汤哥可以考虑到《速度与激情》里客串一下了。

其实阿汤哥的车技早已获得专业认可,几年前就曾经玩票F1赛车,单圈最快成绩仅仅落后F1著名车手库尔特哈德两秒而已,所以就电影里这点追车戏,对他来讲真是小CASE,在开车之余还有心情整人,他身边陪他出生入死的战友,西蒙佩吉就不幸中招。

而全片最让人惊喜的是,影片的剧情继承了第一代高度悬疑的优点,只是照顾了部分观众的智商,下调了烧脑程度,但几个重要角色忠奸难辨,剧情也由足够的张力,不再只是用来放置动作场面的理由。

而且故事对间谍特工的生活黑暗面有着超越前作的深刻描写,记得当年007上映时,英国情报机关还要特别登报声明真正的间谍工作绝不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华丽潇洒,本片就绝不会让人产生那样美好的幻觉,孤独,绝望,频繁的被抛弃,被遗忘,被当做权力机关的砝码随意牺牲,这才是间谍工作的真相。

这境界,都快赶上《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了,那可是一部奥斯卡级别的影片呢!

碟中谍历代的优点精华在这一带得到了汇聚升华,然而不幸的是,系列一贯的缺点居然也被发扬光大了。

与其他长盛不衰的系列电影相比,碟中谍系列的致命伤就是反派的存在感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除了最后出场被阿汤哥KO一下,其他的时间都主要负责在后台打酱油。

这次的反派更是创下猪对手的智商新低,几次可以轻易杀掉阿汤哥的机会都被他一一错过,而且最后大决战终居然被阿汤哥的并不高明的心理诡计轻易欺骗,乖乖束手就擒。

回顾前几部碟中谍的反派再不济好歹也能在最后把阿汤哥逼得狼狈不堪,让其斯文扫地满身是伤才能堪堪获胜,这回可倒好,阿汤哥轻轻的动动嘴皮,就KO了一个BOSS,没留下一道伤痕,你这是逗我吗?

影片的宣传语“绝望的时刻,极端的方式”, 这么弱的反派,哪里看出绝望了?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据说本来这回想请卷福来担任反派,但是因为档期冲突只能作罢,也难怪前几部的大BOSS不是奥斯卡影帝就是各国国宝级影院,这次的反派居然连台词都说不清,原来是个备胎!

相比于大草包反派傻瓜般的表现,本作的女性角色们则绝对光彩照人。

本判官在之前的节目中已经多次强调了,现在的暑期大片,没一两个女汉子,上街都不敢和人打招呼。

丽贝卡弗格森扮演的女主角真是能文能武的现代女性,影片里既有性感比基尼的福利镜头,练舞蹈出身的她演起打戏来也是毫不含糊,使用各种武器也是游刃有余,而且居然在阿汤哥面临最“不可能的任务”生命垂危之际,上演“美女救英雄”的好戏。

有传言说随着阿汤哥年事已高,他有退居幕后由新人来担任主角的想法,如今看来,新碟中谍的主角不如干脆就是这位女特工,是不是更有看点呢?

本片其余的女性角色虽然人数不多,出场镜头也屈指可数,但是总体颜值绝对是系列的最高峰,对比现在越来越不堪入目的邦女郎,堪称业界良心。

值得一提的是,张静初居然也出现在本片中,还扮演了CIA内务部的工作人员,美国最机密的中央情报局居然请中国人作内务工作,也真是醉了,你能想象中国国安局里出现金发碧眼的歪果仁吗?

估计也是因为中国市场实在太过巨大,现在好莱坞大片总是免不了放几个中国脸孔讨好一下我国观众,可是这也做得太没诚意了吧?

从头到尾张静初就十几秒的镜头,台词就一句还是配音,下次能别这么忽悠中国观众了吗?

今年虽然是好莱坞的超级大片年,但是对于许多老牌影星,这个夏天实在有些冷飕飕,乔治克鲁尼的《明日世界》、施瓦辛格的《终结者:创世纪》、亚当·桑德勒的《像素大战》都是口碑一塌糊涂,票房不振的失败之作,甚至在美国互联网上最近热炒的话题就是:好莱坞是不是到了改朝换代,明星大洗牌的转折点了?

但汤姆克鲁斯却能逆市上扬,《碟中谍5》目前口碑票房双双飘红,续集的拍摄也立刻提上了日程。

阿汤哥能永葆票房吸金力的秘诀,就在于他总能用超人的意志力改变自己的戏路,来适应市场的新潮流。

看着现在上天入地的阿汤哥,有谁还记得他当年也是枚演青春偶像片的小鲜肉?

但是不同于众多昙花一现的小鲜肉,汤姆克鲁斯抢在观众厌倦自己颜值之前就果断转型,通过《义海雄风》《生于七月四日》等几部奥斯卡级别的影片把自己慢慢打造成了演技派新秀。

冲击奥斯卡屡屡未果,再加上私生活上的几次闹剧让公众开始厌倦了阿汤哥,尤其是他在2006年奥普拉秀上向霍尔姆斯示爱的夸张举动,直接把自己沦为了小丑,在美国观众心中的地位直接跌至谷底。

阿汤哥不得不开始专攻国际市场,毕竟相比起喜新厌旧的美国观众,海外观众则要忠心的多,不管在美国如何他如何受到争议,在海外观众眼里,他依然是那个完美的阿汤哥。

这也让阿汤哥坚定了走起了动作片硬汉路线,因为海外观众最爱看不就是子弹拳头乱舞的好莱坞大片吗?

于是《碟中谍》到《俠探杰克》再到《遗落战镜》,阿汤哥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成长为了为好莱坞动作大片代言的打星。

相比于史泰龙和施瓦辛格,阿汤哥没有变态的体格,但却有着变态的执着。

电影中的英雄们总是可以无数次的突破自我的极限获得成功,但是现实中能像阿汤哥挑战自我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冲着阿汤哥的这份拼劲,本来本判官是应该给出5道令牌的,可惜想到片子的反派,实在掉价的厉害,人家反派都是来搞破坏的,他纯粹就是是来搞笑的,实在忍不了,只能给四道令牌了。

 8 ) 千万不要看枪版,一定要去电影院挑好影厅,音效太赞。微软大法好!

之前在台湾看的。

忍不住还是想写一点。

1.全戏的平板电脑都是微软的surface pro 3!

微软的surface pro 3!

微软的surface pro 3!

2.全戏的手机都是微软的windows phone!

windows phone!

windows phone!

而且给了特写是诺基亚!

片中有一幕是把手机往桌子上摔过去,记得当时看的时候大家都笑了,诺基亚你懂的。

3.全戏音乐全部是正统交响乐,没有电音,热血沸腾!

尤其是开头,重音啊,整个影厅听的超级爽,回去很久都意犹未尽。

求原声!!

求原声!!

求原声!!

4.硕大的“电影频道”“阿里影业”片头在台湾看到太有特别的感觉了。

剧情已经不太记得,只记得音乐和微软大法好了。

————————2015/9/13更回来在上海影城刷了一遍巨幕。

可是真的没有我在台北美丽华的IMAX音效和屏幕给力。

星美正大的买不到好位子才去上海影城看的,才知道原来上海最大的imax也比北京小了太多,实在是遗憾。。。

上海影城的天空音效,声音能开大一点吗,板桥秀泰小厅的ATMOS也比这个给力啊。

开头最震撼的重音主题曲我在上海影城感到超级遗憾,根本不是我上文描写的感觉。。。

怎么能这样。。。

沙发都不带震的。。。。

实在真的是非常失望的二刷。

 9 ) 必须为阿汤哥喊一声赞

实话说看的时候并不知道扒飞机是真的飞着拍,当时已脑补出来了绿屏和大功率风扇之类设备,所以得知汤哥亲身上阵且在一千多米高空吊在飞机外面,还是很震撼的。

不过大片的气势就是,预告片你看到如此惊险特技以为是高潮,结果发现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

动作场面还是很多,个人最喜欢的是公路追击那一场,但要说猎奇和新意的话,其实也没有比扒飞机更稀罕的了。

有朋友评价在动作大片里面女主与南竹能站到同等高度是非常罕见。

我倒认为根据剧情女主的武力值跟气场应该是不输南竹,但实际呈现出来的效果来说,女主一看就不是打星。。。。。。

反派这次气场还不错,但没有露身手,全靠打手出面,自己幕后操控。

情节按一贯风格是迷雾重重,错综复杂,但好歹看明白了,最后真相大白也合情合理。

无激情戏无吻戏无血腥。

阿汤哥看样子再拍个两三部不是问题,期待。

 10 ) 【MI5】无逼格人士的评价、简介、延伸和吐槽。

MI5盼了三年,熬过了整个高中和难产的保护月终于在趁中小学生上学的今天,赶上了滨州市的首场。

我回去肯定要在豆瓣上说些什么。

短评由于字数限制只能写140字,要给这样的电影写评论,靠短评根本不够。

同学得知我要写长评时,他的心情是接近崩溃的。

他不敢想象一个作文奇差并且因此导致高考失利连写短评都要分条的家伙到底该如何操作。

从《摇滚年代》之后开始,每一场靓汤的电影我都没有错过,我想我也有资格写,那么这篇长篇,我将以分条的形式将观影过程中想说的话、想吐的槽逐一呈现。

①流水的导演,铁打的阿汤。

前五部的导演分别是布莱恩·德·帕尔玛、吴宇森、J·J·艾布拉姆斯、布拉德·伯德、克里斯托弗·麦奎里,所以整个系列的特典就是每一部的风格都是独立的,属于每位导演。

吴宇森和艾布拉姆斯是其中玩的最高兴的,第二集的吴宇森贡献了擅长的慢镜头暴力美学和心爱的白鸽,第三集剧情不再重要并且被艾布拉姆斯炸了个底朝天。

看MI5之前,可以先看看靓汤和麦奎里合作的《侠探杰克》熟悉一下其风格。

Christopher McQuarrie,编剧能手,代表作《非常嫌疑犯 The Usual Suspects》(第68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首执导筒是2013年的Jack Reacher,而靓汤之前主演的《明日边缘 The Edge of Tomorror》他也是编剧。

这次已经是第三次合作了。

②LOGO(龙标除外)。

二十四颗星伴随着即将紧张起来的节奏飞过了雪山,熟悉的派拉蒙就在我们眼前。

这次乱入了电影频道和阿里巴巴,虽然我没有黑的意思,但这让我很不舒服……③开场。

第一个镜头是一片机场草地,观摩过预告片N遍的我秒懂,之前广泛报道的搏命爬飞机其实就是开胃菜。

开胃菜尚且如此,难道长片能满足不了你吗?

④主角们。

依次出场的是西蒙、雷纳、瑞姆斯,都是老朋友。

阿汤哥作为永远的男主角压轴出场,一跃而出。

⑤冷幽默。

这次导演麦奎里(下面简称“麦导”)将擅长的冷幽默表现的淋漓尽致。

尽管某场戏中的两个人没有很强烈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表现,但做出来的效果绝对令人捧腹。

靓汤上飞机之后和龙套卫兵的对视,以及之后靓汤淡定的按下降落伞逃脱,十分经典。

⑥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

与第四部一样,又一根导火线引燃了第五部的片名,接着闪电式的让观众预览了一下将要发生的故事。

⑦亚力克·鲍德温,上次看到他的戏是《猎杀红色十月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20多年真心发福了不少。

⑧伦敦唱片店。

与伊森接头的女特工是Hermione Corfield,参演了今年伊恩·麦克莱恩主演的《福尔摩斯先生 Mr. Holmes》。

可惜戏份不多,出场没多久就和第三部中的女徒弟一样被BOSS了结。

⑨经典台词。

“身份确认,伊森·亨特,欢迎您。

这次需要你追踪一个非常危险的间谍组织,官方不会承认这次行动和你们的存在,你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因为我们就是那个间谍组织……”说实话,唱片机接受任务的设定确实有趣,但真正经典的是上述台词,这意外的创新绝对是对之前经典台词的颠覆和嘲讽,也是代替观众对其一成不变进行了吐槽。

⑩张静初。

让张静初演了超级大酱油,她在主演的名单里还能够那么靠前,这绝对是官方的恶意。

戏份不多,有特写镜头,并且将近一半的时间作为Benji的背景存在。

就算是中岛美嘉在《生化危机4-5 Resident Evil》里客串的僵尸都比这角色有存在感吧,看到她在Benji的身后安静的样子,连我都想替她喊一句“阿卡林”好让她的戏份结束的完美一点。

不过,这一两句台词展示了她非常厉害的口语,能听出来她深厚的英文功底,但这次绝对是浪费人才。

之前张静初主演了成龙的《尖峰时刻3 Rush Hour3》,发挥很不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

-10-①大胡子靓汤。

本·斯蒂勒《热带惊雷 Tropic Thunder》中靓汤以秃顶肥臀大口脏话毁容出镜。

这次的大胡子造型一样惹眼。

②维亚纳歌剧院。

首先是如潮的好评。

暗蓝色和暗黄色交替的灯光下,伴随着激烈的歌剧,主角与刺客在吊木板进行殊死搏斗。

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而Benji神操作又时不时的戳着观众的笑点。

一张一弛,效果拔群。

下面是和谐的吐槽。

为什么歌剧院会上演中国古装剧呢,汉服、水墨画背景,演员们出场的时候我差点就以为他们要唱京剧了。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让·雅南《解放军占领巴黎 Les chinois à Paris》法国歌剧演员演的卡门样板戏。

传送门: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953306206/其实我知道这在正常不过了,这里只是吐槽而已。

迈克·李的《酣歌畅戏 Topsy-Turvy》里不也有天皇么。

歌剧的片段相信大家都在CCTV3的某节目中听过。

这段歌剧就是《今夜无人入睡 Nessun Dorma》,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歌剧《图兰朵(Turandot)》中最著名的一段咏叹调,剧情背景是鞑靼王子卡拉夫在要求公主图兰朵猜其身份。

原唱者为鲁契亚诺·帕瓦罗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现场版看一看。

于是我脑补了一下这个场面:今天的《艺术人生》特别节目在维也纳歌剧院举行,本期节目特别邀请了汤姆·克鲁斯先生和丽贝卡·弗格森女士,由他们向观众讲述他们的艺术人生。

朱军先生也以古装亮相,并以唱歌剧的形式向嘉宾进行提问。

而节目进行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汤姆·克鲁斯先生与现场的单簧管狙击枪保安发生了打斗,并误伤了观众席当中的奥地利国防部长。

部长右胳膊中枪,现场人员被立即疏散。

不幸的是,部长送往医院的过程中由于所乘汽车突然发火不幸遇难。

汤姆·克鲁斯先生和丽贝卡·弗格森女士现在已经离开了现场,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③摩洛哥。

非洲或中东地区是这两年的热选拍摄地。

比如MI4的迪拜、FF7的阿布扎比。

英剧《反击 Strike Back》也时不时的来这打酱油。

④肾上腺素猛增的高潮。

和第四集冷静的剧情走向、小高潮不断的风格不同,第五集开场即进入高潮,使人肾上腺素猛增。

水下惊魂。

本片最令人紧张的时刻。

个人认为这一段不输第四集攀爬迪拜大楼的桥段。

水下的镜头都是一镜到底(如果切了镜头就换了场景),代入感极强。

究竟是怎么样的好,还是请去影院一窥究竟。

高速追逐。

自吴宇森的第二集以来最带感的追逐戏。

汽车摩托车的切换,第一视角的极速狂飙分分钟燃爆。

和《侠探杰克》一样,电影中所有的追逐戏份由阿汤哥独自完成。

不过看到那些车下楼梯的场景,我却想笑……⑤骗中骗中骗。

编剧出身的麦导让第五集的剧情难度上升了好几个等级,炮制了女主角亦敌亦友(或相爱相杀)的身份,而剧情的神奇走向和不断引出的新线索确实需要花费下心思。

⑥流水的女主,还是铁打的阿汤。

前五集的女主角分别是艾曼纽·贝阿、桑迪·牛顿、米歇尔·莫纳汉(李美琪也算吧)、宝拉·巴顿、丽贝卡·弗格森。

除了米歇尔·莫纳汉在第四集片尾打了个酱油,前五集的女主角都是独立的。

有谁和我一样关心茱莉亚的下落吗?

⑦本吉与面具。

第五集里本吉终于如愿以偿的戴上了面具并被揭发抓获。

好吧,麦导其实算是用YY的方式实现了本吉的一个愿望,预告片里的段落其实都是脑补出来的,真正的麻烦是阿汤下水解决的。

他和面具的怨念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看有生之年的第六集吧。

⑧文·瑞姆斯。

伊森的同事总是不断变化的。

能从第一集延续到第五集的角色除了伊森只有文·瑞姆斯扮演的卢瑟。

⑨简约风格的回归。

结尾大战没有摩托追逐,没有地铁惊魂,没有停车场鏖战,没有江南水乡狂奔,只是伦敦街头枪战而已。

这段枪战由黑夜中的漆黑色调打底,靠着迷雾的衬托,极具动感。

简约不简单。

⑩狂奔的阿汤。

阿汤哥永远是在不断奔跑的帅气的浪子。

片尾街头枪战他也是一身黑夹克从头跑到尾,但是戏份不多。

还记得第三集,艾布拉姆斯特地在江南水乡铺设了长长的拍摄轨道拍摄了阿汤狂奔在江南水乡的超长镜头,让他过足了瘾。

-20-①反派。

西恩·哈里斯扮演的莱恩算是系列以来最难对付的反派,可是对主角手下留情了,最后在IMF全体的围观下接受烟熏Play,死的光彩。

最会虐主角的反派是第三集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饰演的戴维恩,肉体精神摧残双全,最后死在了中国好司机的助攻下。

②IMF的消失(其实是解散,这里套用《凉宫春日的消失 涼宮ハルヒの消失》)。

看似很严重的”解散“其实只是”执行任务的需要”罢了,无须担心。

③被删减的台词。

首款预告片中Benji的“Oh My God”和勃兰特"It's our last mission,make it count"(最后一次任务了,尽力吧)和"You wanna play an anwser or truth?"(你想听官话还是真话?

)被剪掉了。

既然勃兰特"It's our last mission,make it count"被删掉了,结尾IMF得到了正名,那就意味着……④第六集?

MI5全球票房收到7亿美元应该不是问题。

3年一集的速度,到时候阿汤还是能打的。

年届七旬的史泰龙都准备了《洛奇7》(《奎迪 Creed》)和《敢死队4 The Expendable 4》,阿汤哥是不是也考虑一下?

最后说一句,希望阿汤哥和队友们注意身体。

请期待明年的《米纳》(2017年1月6日公映,导演道格·里曼)。

标题的目的是事先说明文章水平和模式,以及避免引战和杜绝无脑黑。

希望能起到一点科普和吐槽的作用。

【MI5】无逼格人士的评价、简介、延伸和吐槽。

by国产凌凌期

《碟中谍5:神秘国度》短评

Government needs protection by someone who can work without protocols.

5分钟前
  • heng
  • 较差

老套路,各种似曾相识。不知道是不是座椅震动的原因,追车戏第一次把我看high了!

9分钟前
  • 更深的白色
  • 推荐

不喜欢看大片,口亨----

11分钟前
  • 白竹
  • 较差

这是喜剧片!and 高速路摩托追逐戏很有临场感!

12分钟前
  • Anamnesis
  • 还行

二個多小時沒有冷場,沒有虛假的CG,沒有令人噁心的3D, 風格完全延續第一集硬派風格,光看阿湯哥沒有替身親身趴飛機就超出五星了.推薦IMAX版本

17分钟前
  • kiwi927
  • 力荐

按惯例仍然呈标准段落式,然而除此外并无任何MI1风味可言,至少倾斜镜头和悬念运用无迹可寻,整体推进方式更接近成龙国际化时期的那种风格,或者说拙劣的基顿?Ethan Hunt的智商则不出意料地进一步下跌,MI1时的瞬间记忆和观察能力只是在决战时疑似用了一回。

22分钟前
  • godannar
  • 较差

编剧的胜利!再怎么看似交行货的铺陈都能嘻嘻哈哈漂漂亮亮的给兜回来。那些已经被拍滥掉的戏,还……能把人看的不要不要的完全停不下来,废话少说,请给我继续拍下去。

2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没新意,可以忍。没上床,不能忍。

2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这就是迷人的女人吧 一会帮忙一会掣肘 男主冲冲冲

33分钟前
  • 小路
  • 还行

好莱坞流水线商业片儿

38分钟前
  • 午夜浮遊
  • 较差

我看过的第一部谍中谍电影。

42分钟前
  • 方東美
  • 推荐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真是好地方。

45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靓汤已经要变成美国成龙了

50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融合了第一集经典间谍悬疑片的质感与新时代特工电影的科技感,外加英式幽默和阿汤哥一集一玩命的作风。个人感觉这部最有第一集的感觉,很喜欢那种上世纪间谍片的味道。最大的亮点当然是西蒙了,靓汤水下替换安全锁的情节是《死亡空间》引擎舱那段的实景还原。

5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汤姆克鲁斯还是那么拼命敬业。

57分钟前
  • 豆丁
  • 力荐

阿汤哥的脸已经崩了,全靠美女和simon pegg支撑完的全场无脑砰砰砰,反派那么牛b的自立门户之前就没想到资金周转吗?

60分钟前
  • ParasItE
  • 较差

剧情太无聊了😒全是打打闹闹,然后看一下妹纸秀腿,妹纸的风衣真好看

1小时前
  • 胖不墩儿
  • 较差

满脸褶子的阿汤哥真是老了,开头扒飞机的时候好怕风把假发吹掉,老年人的基调当然回归温情路线,再也不是那种一个人没有同类的气场了,剧院刺杀致敬希区柯克满不错,女主很亮。

1小时前
  • 西决
  • 还行

看点二:一是防弹玻璃做成的鸟笼,二是佩吉用一张纸质的邀请卡做电脑显示屏。阿汤哥不愧是美国的成龙,扒飞机都实拍亲身上阵。剧情背叛来背叛去的,真没什么意思 。

1小时前
  • 蜉蝣渡海
  • 还行

一部戏就爱上女主角

1小时前
  • 熊仔面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