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拍摄一流,讲了个压抑中带点希望,最后一切都破灭的故事。
里面不合理的地方蛮多,比如阿德并没有给安迪任何恋爱的暗示,为什么安迪一厢情愿地扑了上去,对一个人好也许是友情。
安迪从一个善良的人演成了傻瓜。
李李仁的演技细腻,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去观察女性的动作,研究女性的情感。
安迪的老婆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他女儿说是他害死的?
故事没有交代。
现代社会对跨性别者宽容很多,至少我个人是没有歧视的,不知道为什么安迪生活的环境如此糟糕。
安迪女儿结婚时,其实他完全可以在这个群特殊的日子选一件西服,不必非要在任何时候都证明自己是个女人。
李准基不也看起来挺媚,不一样很成功?
最后就是林心如的演技。
有人收留看不出“喜”,母亲去世看不出“悲”,圣诞节家人合照看不出“暖”,被不喜欢的男人卡油看不出过多的“怒”,背叛恩人看不出“自责”。
少的其中1星给不合理的故事瑕疵,另外1星给林心如没有进步的演技。
她当制片人还不错,终于肯演一次别人的妈妈,演技实在有些拉垮。
题材其实蛮新鲜,让人很想看下去的,但是表达的很模糊,如果想表达人性很丑恶,那和他为了凑手术费这些毫无关系,如果想表达他为了做内心的自己有多执着有多不顾一切,和后面的几条线又毫无关系,人设也有点问题,既然内心是渴望做女人的还和人家生儿子生女儿,孙女都那么大了才想到做自己?
既然觉得自己是对的,还何苦可怜兮兮做的这么憋屈还要沉默应对质疑?
都有孙女的年纪,如果真的很爱家人,就不会选择让家人难受,把内心的自己隐藏起来才对,一边让家人难受排斥,一方面又说有多爱家人,很矛盾
第一李李仁真的不能扮女装,太吓人了。
第二这部片是想表达人性的本质就是丑恶吗?
中间那段圣诞聚餐和雨中欢舞都是虚幻的假象,还有男主/女主 evonne 这种人如果现实中存在,确实也挺让人讨厌的,难怪ta儿子女儿都那么讨厌他。
永远一幅自己是世界上最单纯最善良的样子。
本来那个听障司机小哥只是把他当作同事,ta也明知道人家喜欢正常的女人,在小旅馆小哥宁愿睡地上都不愿意和他睡一张床,ta还觉得自己很受伤。
后来彩票真的中奖了,借着酒劲想跟人家发生点什么,小哥不愿意,她还委屈死了的样子。
难道ta还能指望小哥能喜欢ta?
最后知道小哥是为了彩票,ta竟然把彩票给了小哥,结果小哥带着母子二人跑了。
至此evonne才觉得自己的世界崩塌了,被这些一起有过温情时刻的人(苏荷母子儿子和阿德)背叛了。
反正作为旁观者觉得Andy/evonne这种人一点也不可怜,活到当了爷爷的岁数了还能这么蠢,只能说活该,完全是自作自受。
这部影片倒是蛮有教育意义的,这个社会的人现在就是如此,即使你帮了她/他,就不要指望人家打心里感激你。
毕竟谁也看不见谁的内心深处,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千万不能圣母心泛滥,不能当烂好人,不然受伤的势必就是自己。
电影想要展现和揭露社会边缘人的压抑生活,主角evon是变性人,苏荷算是黑户,阿德是残障人士,都是底层人士,却各有各的不幸经历。
evon为了变性,为了成为自己,失去了建构多年的稳定生活,被误解、被歧视、被辱骂,但是有句话怎么说,麻绳总挑细处断,一场意外还失去了自己变性后的好朋友lucy。
看到很多影评中的人都在说李李仁的演技不好,并没有把evon的女性形象给演活,不如Lucy的表现来的灵活生动,我反而觉得李李仁的表现非常符合evon的人设,要从数十年的的社会规劝中的性别身份中跳脱出来,五年的时间并不长,并不能让她很好的适应自己的女性身份,她就应该是那样拘谨的,不够活泼的形象,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性人都是那么自信的,大多数的变性人,并不像我们所能看到的那极少数的人一样,那么的自信,那么的坚强。
可能更多的是在慢慢的接受自己身份的转变过程中,艰难的重建自己的生活和自信。
个人来看,片中表达的不大好的地方是女儿和evon婚礼结束后的对手戏,也许导演是想要表现性格沉默的父亲无法言说自己痛苦和挣扎的情绪,但是在歇斯底里的女儿和父亲之间,总感觉给人的压抑感过于强烈,也有点不合情理,evon既然迈出了去婚礼的那一步,也许在婚礼结束后直接离去,或者是坦然的面对女儿的崩溃,可能都会比原片的表现形式更好一点(也是我个人的拙见罢了)。
还有最后结尾的时候,evon发现自己中奖了,但是苏荷和阿德却把彩票偷走,这个情节的设置,按照剧情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是说得通的,但是总觉得让人不适。
这种底层互害的情节,确实可以带来更强烈的冲击感,能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样的情节设计,有点脱离了电影本身的变性人的主题了。
我更情愿看到彩票中奖是一个乌龙,也不想要看到黑暗中簇拥在一起取火的人为了生存而互相欺骗伤害。
也许这个就是电影的魅力吧,这样的情节设计,会引起更大的讨论,但是这样的情节设计,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得劲儿。
“所以我和你的美好生活必然不能并存对吗?
”,看到电影结尾时我脑海里就冒出这句话,Evon披头散发地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镜头闪过苏荷和阿德坐在明亮精致的客厅里的温馨画面,那是Evon的幻想,我想这句话应该在那一刻,在Evon的内心里也不断地在重复吧。
这是边缘人群的悲剧,当别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会有人百无禁忌,陪着你,说鼓励的话,而一旦有了更宽敞的出路时,还是会丢下沼泽之中的你,任由沦陷。
所以即使Evon说愿意帮阿德还债,愿意收留苏荷,二人仍然选择背叛。
在博弈论里有一个“囚徒困境”理论,是说两个囚徒在认罪和不认罪得到的不同惩罚中,两人都认罪即是纳什均衡。
因为,除了自己,谁都不可能真的可靠。
这就是人性。
谁又能保证,如果阿德和苏荷老实巴交等着Evon施舍,时间久了,Evon会不会变成下一个夏洛克?
眼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爱着自己收留的女人,二人还靠着自己的金钱过上美好生活,任何人都难免产生报复心理。
原谅我比较悲观。
所以,阿德和苏荷选择了背叛,选择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再回到电影结尾,Evon看着一片狼藉的客厅,她眼里流露出的不是恨和愤怒,而是一丝释怀和向往。
那一刻,她是真的祝福他们二人的吧,她真的是个善良的人啊。
而这也是她最后被残忍地抛下的原因。
虽然我们应该歌颂善良,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我并不主张极致纯粹的善良,善极则愚。
若有朝一日有潜龙出海之日,请先独善其身之后,再考虑兼济他人。
因为,别人的美好生活和你真的不能并存。
致那些生活在底层的边缘人群。
当然,我们依然还是要相信真善美,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的友谊和爱情,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
珍惜生命和身边的每一件事,善待自己。
不被社会理解的跨性别的Evon,感情极为细腻、敏感。
Evon是孤独的、多余的、不被理解的存在。
感情的错付与莫名的怜悯注定了Evon在这几个人物关系中的收场。
旧物伴有情感的寄托,那面墙,画满了Evon身边人的成长轨迹,那些人却终究都是离他而去。
与当下相比,过去只是过去,就让它过去。
看之前翻了评论,很多人说演技一般,剧情不好,林心如鸡肋,李李仁太man,导致我对这部戏的想看程度降到了冰点,但由于刚好有点时间,就还是看了。
只能说戏剧化不等于极端化,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处处养眼。
先说大家诟病最深的李李仁,说太man太不够放开,太不像一个Trans。
但是如果说这个男人曾经有家庭,和社会牵绊时间已经很长了,他其实很难直接做到像是《华灯》的宝宝那样妖娆妩媚,也没法做到她做好朋友那样无所谓。
能够做自己,她最大的胜利是选择做自己。
在开始的时候,她带着原本对世界的认知,却遭到了这个世间从没体验的欺骗,暴力,凌辱,和漠视。
如果自洽是她要学习的首要目标。
在刚刚经历过警察的暴打后,接连是好朋友的离世,满身的伤痕更加要她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带上墨镜,遮掩度日,唯有彩票寄托自己的希望,让自己每天都带着这些日子证明自己还是自己。
直到遇到一对落魄的母子,还有失聪同事,久违的温暖让她体会到生活里的甜蜜,只是这种甜蜜的平衡关系,只是相互撕扯的糖纸,精心包裹下,却藏着难以言表的味道。
很多人说为什么要奢求更多,希望得到同事,其实无非是情感,久在世间行走,谁不希望多个人陪自己,更何况是自己隐忍了这么久,做回自己,更加希望自己认为的自己能有人接受和欣赏,一直在隐忍,试探,反复,纠结。
最终在天降大奖的时候,一切平衡就像一块玻璃板被坠下的锤子敲击的支离破碎。
很多人觉得心如的角色鸡肋,其实我觉得心如是安狄往后的人生,一开始的善良相信,向往美好生活,得到后才发现原来暗中标注的价格,付出的辛苦往往过犹不及。
就如同安狄,对世界的善良,一次次的非议,质疑,嘲笑,漠视,最终变成对这个世界怀疑,猜忌,虚伪。
而安狄在获得大奖后,她的人生并没有更幸福,反而,在一切落幕,才发现,自己人旧是那个被儿女憎恨,社会遗弃,众人不解的那个真实的自己。
就像是一开始一样,被刺裸裸的拍照,暴击。
剧情并没有大起大伏,对于中奖的反差也没有挥金如土的俗气,其实我觉得这才是真实,安狄真的想要这笔奖金吗,不见得,从听到电话的反应来看并没有常见的激动到失控,她只是认为可以把大家喜欢的家具买回来了。
可以帮助大家了。
对于李李仁的外表,我个人觉得是喜欢的,并不是因为变了,就一定是美艳动人的。
外表和性别不是他选择的,而他选择做自己,才是最难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多年前的网红,大喜哥,可能很多人都已经淡忘掉了,但是他对自己的认识就是这样,又何必在乎他美丑呢,很多人是因为要做自己,而不是做美女,评价外表的话,我觉得也不是这部戏想让我们看见的角度。
最后说一下环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恶人,知情不知情都有过,不过要清楚理解,越成长越需要看到人的本质不是表象得来的,需要我们去尊重,你可以不理解,但别伤人。
影片将镜头探向了边缘社会群体:跨性别者,非法移工,听障人士,剧情围绕这三种社会边缘人群中的个体代表展开。
影片虽然名为《迷失安狄》,但其实跨性别者在片中只是一个符号,他所代表的是不被认同的边缘群体。
不论是跨性别者安狄,还是非法移工苏荷,还有听障人士阿金,他们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最终被人性左右。
影片以安狄的视角去看待他所遭遇的一切,前半部分安狄的生活是悲惨痛苦的,中间因为苏荷和阿金的出现,他的生活出现了一丝光亮。
然而到了最后,人性被欲望左右后,又是惨不忍睹的现实,看得人既忧伤又无力,久久不能平静。
不看简介不看任何信息、单单看名字、和剧照、会觉得主旋律应该是在跨性别这件事情上、但看完之后显然、跨性别只是开头、电影并没有深挖这件事情。
有一个好的点大家都是平等存在的、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显得开头片段和露西的被害变得比较没有必要!
没有中彩这件事的话、阿德和苏荷他们会是好人的存在吗、其实也不全然、阿德和苏荷都有着别有用心吧!
只是彩票这件事情彻底激发了他们人性里的贪!
我觉得彩票对于evon来说不仅仅是一笔钱而已、而是他对未来的希望、他说他想要有稳定的收入、好好过人生!
所以偷走的不是彩票那么简单!
看着四人的合照想着样品间的当下多么的伤!
剧有好有不好、我自己觉得evon的跨性别没有讲的很清楚、就会一只在想什么时候让他选择跨出去、而家庭的变故是怎么样变化的!
好的地方演员演的还是蛮到位的、李李仁不然从样貌形态看起来都很违和、但是那种言行举止又那么温柔!
林心如满满的心事、她不用说什么、眼神全演出来了!
愿世界温柔以待善良的人吧、也许他有稍微不同、但是他真的是善良的!
1.通常马来西亚华语语系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角色习惯性的以生活在大马社会中的华人为主,但是《迷失安狄》中的几个人物身份混杂,涵盖华人和马来跨性别者,华人残疾和越南非法移工,虽然几个人物的共同特性在于是社会边缘群体,但是也体现出导演在此片中对人物身份编排的“格局”之大,即便无法上升到马来西亚国族电影一说,但它也是马来社会一隅的缩影,又或是世界国家的缩影。
2.社会→个体→社会。
人物身体一面代表社会,一面代表个体。
《迷失安狄》一面展现社会对于边缘群体的主流压迫,甚至迫害,一面又展现了边缘群体的相互扶持以反抗现状,而电影结尾最终又回到了社会层面上的阶级迫害,这种迫害依旧来自于上层对下层,因为拥有了资本就意味着阶级转变。
影片的结尾转折很喜欢,导演没有营造一个乌托邦,而是回归了现实,互相扶持也许会有曙光,但真相则是弱势既无法向主流反抗,也存在相互迫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主流或是官方社会的一种狂妄表达,即它不生产希望。
3.悲剧美学。
人物各自有悲,悲剧的命运产生了固定的节点,即生产意义。
Avon不断从拥有到失去的命运,露西选择做自己的命运,苏荷选择新生活的命运,阿德选择爱情决然的命运,整部影片从悲→喜→悲,打破温暖,回归现实的凄凉,对个体、对人性、对社会的悲引发思考与反思,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悲,产生悸动即产生美学。
4.脱离了离散叙事,也没有急于融入社会的在地实践。
每个人关注于自身,但又前路渺茫,没有希望,每个人都如游魂一般,社会的幽灵,赤裸的生命,但活着就是他们最后的坚强,“等待呼吸,自由比死亡坚强”,只能也只有活着。
可以拍,可以呼吁社会对这个群体的正常化看待,但是别动不动就买彩票中奖了,这种剧情太糟糕,
★★☆ 華語電影史拼湊不出一部好看的跨性別者電影,《阿莉芙》《翠絲》也都只是一部分好看而已,而《迷失安狄》更是幾乎沒有試圖真正去將跨性別者的生活與心理,為了賣慘而賣慘,結尾為了反轉更是不計角色邏輯了。Andy/Evon的表演難度超過了李李仁的能力,只讓人覺得他演得很努力卻演得不夠好,林心如也有一樣的問題,相反,陳澤耀演聽障人士便活脫脫就是聽障人士,鬆弛自如,甚至非常迷人,而只有幾場戲的Lucy,官有顯演得意外靈動可愛。
选角不行,TS很像伪娘,举手投足也不够女性化
你们很难理解,不怪你们,但既然不打算理解,就不要去看了。
其实这个切入点很棒,导演如果能深挖,即使拍成纪录片,都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口碑。。。但我以为,迷失安狄坏就坏在要表达的东西太多,然后就都讲不好。。。其实单单evon一条线足够了,就像闯入儿子女儿的生活那段一样,根本没必要去挖苏荷他们的。。。如果单是evon这一条,我觉得不错,当你选择与世界背道而驰的时候,就要想好会被世界所抛弃,其实一开始就说的很明白了,家人包容你的前提下都可能不会有好结局,更何况你还有一颗想要全世界的心。。。我并不歧视,也觉得可怜,但这样的安狄并不值得我们同情。。。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lgbtq想真正融入普通人的群体不容易。
当糖果摆在蚂蚁面前,贪婪就会浮出水面
关注trans
虽然很难共情跨性别者,但对人性的剖析还是蛮深刻的
顺性土直赶快死
财不能露白 最后的反转摸不着头脑 就是引狼入室吧
跨性别者是什么过错吗?反而很多多数群体的人们活得更像个罪过吧。
只看到了人性的灰暗,掩盖了所谓的城市之光。。。对于煽情的情节纯靠脑部,虽然也感动了一下,却觉得这故事只言片语,让我们以后还怎么善良。
林心如做了制片人后在演戏方面彻底放飞自己,老是挑一些吃力不讨好的角色,演技又撑不起来,被李李仁吊打,李李仁又被男二吊打,这个结局真的有够恶心,纯粹是为了让人体会到社会对跨性别者的恶意,反而单亲妈妈和残障人士得到了幸福,说实在的看完觉得不难看,最后的结尾也没有足够的爆发,看完只有一肚子的闷气。
同性
为什么结局不是那两个偷彩票的人被撞死啊
冲着跨性别题材来看的,没想到却是一部揭露人性的电影,对于trans来说我觉得有点减分,但总体还是不错的,起码剧情没那么拖泥带水,不拖泥带水的缺点是很多地方拼接起来很突兀
林心如是把电影当mv在拍吗
为啥没有3.5🌟……我觉得算7分比较合适~
这是什么鬼结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