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寻找女儿,敢于同世界为敌的故事,尽管是战争的背景,放大的却是母性的光辉。
这里先不说情节,因为确实有点问题,主要在设定上,假如护送的不是病毒,恐怕也不会引起大的争议。
单论画面的呈现,环境及色调的处理等,都很有氛围感,尤其是冰上的滑行,和平时期搞个运动,红牛都得来赞助吧哈哈。
战斗上有点像是触发类的大型单机游戏,根据指定路线,每走一段距离刷新一波兵力,沿途还有些据点可以休息调整,可惜根据主角定律,队友基本都得死完……最后我想说,培育和保护后代是生物的天性,从这个层面来看,都无所谓对错,就像那句,毁灭世界与你何干,可一旦上升到意识层面,身为人类,就要在道德和法律上做出衡量。
母爱虽然伟大,但也存在不理智性,恰因如此,有关此类的作品才会迸发情感,激荡人心。
所以编剧需要反思一下,为何要以这么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最后不还是要通过信息造假来圆场?
今天聊聊瑞典电影《黑蟹行动》。
片名Svart krabba / Black Crab (2022),别名黑蟹行动:无尽寒冬(台)。
影片改编自杰克·维尔德博(Jerker Virdborg)的科幻小说,时间设定在未来的末世,极寒地区的两国交战,主人公卡洛琳·艾德所在的一方节节败退,为了挽回颓势,军方决定放手一搏,使用最后的杀手锏。
卡洛琳·艾德和其他几名士兵因为善于滑冰而被军队选中,被安排执行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自杀式任务。
他们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将两个神秘黑罐送到实验室,据说这两个黑罐具有结束战争的作用。
《黑蟹行动》具有反乌托邦式世界的各种设定,比如没有由来的模糊战争背景,武装化的平民开始介入军事行动,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恶劣环境。
有经验的观众可以把本片中的设定替换成以往电影、游戏中的常见元素,比如把末日病毒换成全球核爆,冰天雪地的环境换成核爆后的核冬天,危机四伏的敌军后方换成如影随形的丧尸大军。
这样一看,就很能理解影片的环境了。
卡洛琳·艾德原本是一名速滑运动员,在战争中女儿被掳走,为了找回女儿,她被迫成为一名坚强的战士,深入敌后执行一次死亡任务。
她需要在冰雪覆盖的水面疾奔,将神秘珍贵的货物送到敌后,而这些冒险都是为了能够与战争爆发时被掳走的女儿团聚。
任务很好地发挥了她的速滑运动能力,一行人要依靠夜幕掩护在薄薄的冰面快速滑行。
整个行动完全取决于卡洛琳·艾德。
战争的原因从未被解释过,敌人也从未被明示。
观众也被动地参与其中,无可选择地加入这个无休止混战的世界。
推动战争的是仇恨,而推动剧情发展的则是爱。
因为仇恨发生了大范围战争,而为了终结战争需要更强烈的仇恨。
为了阻止这一切发生,则需要卡洛琳·艾德的爱。
影片中没有浪费时间的地方,从头至尾都笼罩在一种紧张气氛中。
滑冰的设定十分符合北欧环境,更是给观众增添了一些新奇感官体验。
卡洛琳·艾德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向前走,只需要一点点启动力量,剩下的就像在冰面滑行一样顺畅。
六个士兵悄然滑入黑暗,时不时发生的爆炸闪耀着他们的身影,表现主义的光影风格开启了他们的亡命之旅。
无尽广阔的冰面给人带来强烈的不安,一方面原因来自随时可能破裂的薄冰,另一方面来自敌军的突然进攻。
除此以外,卡洛琳·艾德小队还遭遇沉没邮轮和无数的尸体,这些冲击性画面都给人带来了不寒而栗的恐惧感。
凭借诸多过硬作品而成名的劳米·拉佩斯(Noomi Rapace)在本片扮演主人公卡洛琳·艾德。
本片也是这位女演员十年来的第一部回归出演瑞典电影。
这些年女性动作电影层出不穷,从年轻花旦到老妪戏骨,无数女性角色想在此方面有所建树,但说实话,能够出彩的女性动作电影屈指可数。
这些女性的动作戏要么软绵无力,要么就是剧情无法令人信服。
而劳米·拉佩斯不同,她一向以坚韧硬朗形象示人,现在扮演一位全力寻找女儿的母亲,从形象气质上都能让人信服。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她表现得远比周围男性更加坚韧,因为她要和自己的宝贝女儿团聚。
《黑蟹行动》中的战斗戏也可圈可点,处理方式完全不像其他女性动作电影中那样无限拔高女主角,而是既不降低敌人的技战术水平,也不魔改主角一方的战斗能力,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地发生。
战争即地狱,战争给双方带来的是无差别的痛苦,任何一个士兵、平民都要承受战争带来的痛苦。
卡洛琳·艾德是全片主角,理所应当得到最大的曝光度。
而其他角色的人物线就有所欠缺了。
他们工具人属性较强,除了强化艾德的母亲形象外,就是讽刺了一下掌权者玩弄权术等常规内容。
全片最后的结局无疑是一个悲剧。
卡洛琳·艾德舍命销毁病毒的理由是,万一女儿还在外面的世界活着,那么销毁病毒可以让女儿活下去。
但在影片最后一幕中,卡洛琳·艾德和女儿在水下相遇相拥,这其实暗示了她的女儿早早就已经死了。
冰上末世寻女,紧张不安痛苦。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很有想象力的末日战争电影,虽然有种种不尽理想处,但冲着远处烽火映照着结冰苍茫海面速滑的镜头,就值得四星评价,毕竟是前所未有耳目一新的开创之举。
可惜电影后半部调性突然变了,变成平庸的、千篇一律的反战片,画面也非常平庸,拉低了整体的艺术性。
其实,既然想到了速滑这个题材和末日战争结合的好点子,就应该在这个上面多作文章,比如:任务小队成员原来是奥运速滑队,用和平时期的竞赛对比战争时期的残杀,联想到冬奥会上乌克兰和俄罗斯选手拥抱,后面就传出有乌克兰越野滑雪运动员战死的消息,很有现实意义。
战场的追逐,也可以加入敌人的速滑巡逻队,甚至是曾经同场比赛过的选手;比如利用薄冰区设陷阱摆脱追兵等等,都可以围绕滑冰这个创意展开。
最后,如果电影在女主抢到病毒,却转身倒地时嘎然而止,倒也不失为神作,敌人是谁?
病毒有啥用?
未来如何?
女儿是否还活着?
万事皆休……
这部影片题材不错,剧情一开始也还行,虽然部分情节交代不清楚,例如片中的战争因何而起,战争中有几方,都是什么组织,不知为何这些重要元素根本没提;剧情开始虽然节奏比较慢,但是至少还能看下去,部分段落还有《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经典射击游戏的影子,还凑合;可快到结尾时突然拉夸,首先是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有伤)竟然可以轻松闯入生化实验室,开枪打死守卫,枪声竟然没有引起注意引来敌方增援?
还能轻易拿到生化武器,有“抗日神剧”的感觉了。
其次就是女主角的立场猛然180度大转变,从一开始的为了见到女儿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送达生化武器,到明白被上级欺骗,完成任务也见不到女儿,而女儿可能还活着,为了保护女儿又销毁生化武器,这就已经前后矛盾了;令人费解的是,最后有个镜头显示二人在水下“相聚”,暗示两个人最终都见上帝了,这样之前所做的一切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没有意义了,果断放弃!
电影情节本身不出彩,情节也漏洞百出。
但在俄乌交战的这个时间段,电影中的几个小小片段就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无论是隧道里的枪战,还是基地被攻击当晚如雨点般的炸弹攻击,或者是冰上冻死的尸体。。。
所以反战是本片的终极意义,通过一个母亲来表达则混合了亲人在战争中受到的巨大伤害--还是远离战争。
在30:32处,女主竟用刀背来割背包带子,而且还割断了,好厉害呀美国是近代以来发动战争次数最多的国家,也是在国外建立生化实验室最多的国家.母爱是伟大的---这是可利用的,女主就是被这样利用.先派人把你女儿抓走,告诉你完成任务就会找到她,但是最后发现任务是要使用生化病毒消灭世间万物,危害整个世界,于是牺牲自己销毁生化病毒解救苍生.女主的爱已然超越母爱,愿世界和平.so,美国请不要在明面或暗下发动战争,也请不要再建立生化实验室了so,用刀背来割带子这种小问题也不影响导演的立意
公路战争任务末日片。
为了找到失散的女儿,母亲历尽千辛万苦完成任务,但是发现任务是要毁灭整个世界,于是在母亲在得知女孩不在时,依然牺牲自己解救苍生。
一个国家产生叛乱,女主和女儿驾车想要逃离,但是被叛军发现,女儿被抓走,女主成了雇佣兵。
一次女主一方指挥官要求女主参与的小组通过滑冰的方式通过一片海域,将一个桶送到一个基地。
女主本来想拒绝的,因为这个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而且充满危险,九死一生。
但是指挥官告诉她,她被抓走的女儿就在那个基地,她去了就可以见到女儿。
女主思女心切,不假思考就上路了。
但是他们滑行不久,就发现冰面并不像指挥官形容得那么结实,一会儿这个小组的女组长就落入了冰窟死去了。
女主跳进冰窟抢出了要送往基地的桶。
为了让女主不至于冻死,他们跑进了一个废弃的居民区,在那里生火帮女主恢复体温。
但是就在他们在那里休整的晚上,敌机突然袭来,一阵扫射,差点将所有杀死,幸亏大家躲避及时,才幸免于难。
但是中东士兵因为被发现在用电台联系女友,被怀疑通敌,于是被监视了起来。
他们继续滑行,在下一个居民废弃点休息,在那里遇到了两个老年人。
老年人说他们是不想离开,就逃下了疏散他们的车辆躲了起来,所以才留在了这里。
晚饭时,女主蹲下身要捡东西,发现了老头桌子底下的冲锋枪。
她立即警告大家,但是说时迟那时快,老头已经开始射击,中东士兵当场被打死,光头士兵也负了伤。
为了不拖累大家,光头士兵自杀身亡。
他们打开桶,发现里面是一种毁灭世界的病毒,但是为了见到女儿,女主还是一心完成任务。
他们在一处休息,女主醒来时,上尉丢下他们自己跑了,敌军也围了上来。
女主与狙击手一起与敌军交火,狙击兵被手雷炸死,女主受伤逃出生天。
她追上上尉,并打伤了他,带着桶继续向基地进发。
最后因为伤重,昏倒在一群基地士兵面前。
她被救醒后,被授予勋章。
但是当她问起女儿下落时,女将军却说是骗她的。
女主彻底发狂了,她打伤了女将军。
女主最后决定将这种毁灭世界的病毒摧毁。
她和上尉利用自己授予勋章的威名闯入病毒实验室,抢走了病毒。
最后跳下悬崖,将病毒炸毁了。
要不是结局有点垮,我是想打五星满分的。
毕竟过程中一刻都没有松下节奏,全程高能,紧张气氛一波接一波,很是刺激。
那救生艇颠覆的冰冢,真是触目惊心。
还有那对老夫妇,要不是女主警觉,可能这个小组就要着了道了。
险象环生,惊险刺激,步步为营,真是气都喘不过来,很好看。
但是女主被救醒后,得知女儿不在以后就有点崩。
那个男子为什么要帮他,是一开始就要毁掉病毒的决心让女主看到了嘛?
另外这么重要的病毒实验室,就两个人看着大门,也太麻痹了吧。
现场反应后一群士兵,竟然连谁抢了病毒都不知道,没有监控吗?
另外把病毒炸掉就可以不让它扩散嘛?
有点不可信。
还有女主的女儿到底去了哪里?
周公解梦有云:黑色代表权利,螃蟹象征遇到对手。
古人的解释蛮适合《黑蟹行动》这部电影,故事中的女主角,护送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生化武器,在茫茫冰海上同天斗,同敌人斗,同自己人斗,还要和自己的想法斗,算是其乐无穷了。
一场内战,弹丸小国中两派打生打死,夹在其中升斗小民确实可怜,女主在战争爆发初期被其中一方劫走了女儿,随后漫长的战争中,母女再未见面,生死未卜。
突然上级调她参加一场自杀式任务,护送两个罐子穿越即将解冻的冰海,因为她曾经是速滑运动员。
她不想参加,要留下命来找女儿。
于是上级说,你女儿就在目的地,去不去?
去!
为了见女儿,母亲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在开场不久,就跳入冰窟抢救护送品,拯救了整个行动。
北欧的冬天,寒冷漫长,寥寥几人在冰面追逐滑行,敌人的直升机、巡逻队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小队内部也产生了不信任,类型片的套路都差不多,队员一个个死去,终点越来越近。
他们发现护送的是生物武器,上层的心思也不难猜,军方及部分人员在地堡中躲避,利用难民传播病毒,将地面上的人一扫而空,战争就结束了。
谁能制定如此残忍的计划,开始布置任务的少校,没有离开即将陷落的基地,大概也是不愿见到病毒肆虐的未来。
想毁掉生物武器的中尉,态度不够坚定,大有走一步看一步的架势。
成功到达目的地后,母亲发现自己被骗了,女儿不知所终,如果活着肯定还在地面,于是不顾战争英雄的身份,直接反水,拉上中尉反出基地,最后与病毒同归于尽。
小队的队员各怀梦想,却难逃一死,主角也只能在幻境里见到自己的女儿。
任务中途遇到的老夫妻,并不逃不走的难民,而是敌方的哨探,否则哪里来的补给,更不会在其乐融融情况下突然开枪。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内两派的斗争已经不是经济、领土争端那么简单,而是陷入了不可调和的种族(信仰)仇杀的境地。
乱世人命不如草,本片最震撼的一个场景,就是在漆黑的北极圈夜晚,天上极光闪烁,冰封的海面上无数平民的尸体冻结在冰面。
PS: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过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一个所谓中立国能拍出这样的末日电影,令人惊讶。
这也恰恰表现了他们中立的虚伪。
瑞典在历史上曾长期推行霸权主义,不断发动对外战争,由此瑞典曾成为波罗的海沿岸最强大的国家。
但也在后期因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样的代价也让瑞典痛定思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宣布中立未参战。
也就这样成为了永久中立国。
瑞典的南部扼守着苏联北海舰队的重要航道,是冷战双方眼中的战略要地,因此瑞典需要小心防范苏联从北方来的陆上进攻 ,他们是北约的伪成员。
故事其实一直没搞懂的是,母女俩在出事之前一直是在一起的,然后被带走了。
是谁带走了她们,是自己人还是敌人,故事没有交待。
但不管怎么样她们是在一起的,可是镜头一转,母亲变成了战士,女儿却下落不明。
这个疑问,一直没有给出解释,当然,如果要硬拗,总是会找到解释,甚至可以衍生出另一个故事。
比如,这对母女被敌人带走了,被带走后母女俩就分开了,母亲想发设法逃脱,为了寻找女儿,投身军营,于是有了这个故事。
故事的背景,其实也不太清楚。
如何发生的战争,战争双方是谁,都没有交待,在这个苦寒之地,战争就这么冰冷的发生。
故事里最令人触动的,大概是这个镜头。
好多人的人生,就此埋葬在冰面以下。
黑蟹小队,能做的,只是继续前行,绕过去而已。
黑蟹行动,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行动的开始,上校说——告诉他们真相,别搞宣传。
这话说说,你可别当真。
因为,上校并没有说出真相,甚至还编织了谎言,他也没“别搞宣传”,搞宣传,他还是很厉害的。
此后的行动,其实中规中矩,这种绝地反击的套路,最终肯定是能成功的,一点也不需要担心。
能维持女主走下去的,只有“女儿”,这让女主的行动有了合理解释,哪怕,在行动中他们早就知道“黑蟹行动”究竟是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行动还有继续的必要么?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女主的上司没有骗她,她的女儿就在基地,她成功的完成了任务,成功的和女儿相距,那“上头”发动的“生物”战,她是不是就不会再阻止了呢?
女主最后阻止“上头”的唯一理由是,她的女儿还有可能在外头,她阻止了“上头”,她的女儿还可能活着。
这个理由好牵强,一点大公无私的奉献也没有。
一个——怎么说呢——组织,为了赢得战争,会无所不用其极,至于伤害,只是连带。
这终究是一个丧到底的故事,升斗小民身处其中,只是不幸。
唯一能做的,大概就只有做梦。
男主形象不错,滑冰 冻尸 极寒环境 这些形式感还可以,就是明显越往后烂尾的节奏就明显了。
乏味
全片美工摄影很出色,月夜冰影拍的很美,冷色调的天空景物凸显末世风格,剧情略平,人心险恶亲情动人这些展示的还不多,有特色的电影。
没多大意思。但是,有几场戏,在黑暗中的冰面上悄无声息地滑行,有种冷冰冰的浪漫。(时隔多日再补几句:印象最深的一场戏,卡罗琳执意独自出发,冰面太薄,划着划着有了裂纹,即将破碎,吓得她赶紧趴在冰面上不敢动。广袤空旷的冰原,只她一人,身下是将要破碎的冰面,再往下是漆黑一片的冰冷海水……那一刻,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孤身一人,如履薄冰,蜷缩在脆弱的冰面上四顾无人,徒然等待,等待大厦将倾,等待万劫不复。)
故事的主题太过单薄,但是在冰海上滑冰突击这样的创意点子还蛮新颖的
害 所有不交代世界观和冲突逻辑的战争片都在浮于表面。
单纯从中间故事来讲,这个影片并不算差,一个小队为了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历经艰难险阻,队员一个个地牺牲,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然而整个电影的背景是模糊不清的,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社会崩溃了,为什么要打仗了,一概不知道,就知道小队从冰面穿插过敌占区,遭到了围追堵截。而且女主角完成任务总要有点动机,拯救国家不行吗?保护安全区的亲人不行吗?非要让她为了见到女儿,然后告诉大家这是个骗局。小队真的终结了战争不行吗?真的拯救了人类不行吗?干嘛非要设置一个毁灭人类的任务?不得不画蛇添足地加上一段女主角拯救世界地戏码?只能说北欧人民承平日久,缺乏相关的经历,靠想象力弥补不了现实的狗血。
说平庸都算是客气的
疫情,被关在家一周,看这个电影觉得意境很棒
怪怪的片子
女主竟然是龙纹身的女孩!死尸冰湖无比震撼!斗不过敌人就放病毒祸害全世界,很符合现实!
不知所云
泡面头挺喜感
关于生化武器,欧美迟早自己玩死自己(灭绝)
也是在西班牙看的,一般般吧
愈发的喜欢这种冷峻风格的北欧电影了。深夜里面,一组小队,穿着溜冰鞋,在寂静无声的冰面上面划过,没有灯光,没有声音,只有冰刀划过冰面的嘶声,几个黑影在半反射的镜面上面流过一串痕迹。战争的残酷在极寒的环境下显得更加凸出,同时感情在冰雪面前也变得难以表达。5分是给了这个电影的摄像和艺术设计,回到剧情上面确是老调常谈了,例如用儿女作为主角前进的动力,例如特意组织一个小队前往敌后送死,例如发现小队人到了最后全部战死然后发现他们本来就是送死了。如果这些老套的剧情就算了,但是最后20分,即在基地内的剧情过于平庸,降分不少。
剧情很过时的好莱坞设定,但是欧洲人玩点这些还是要学习的
毁灭啥都无所谓,只要找到女儿。母爱是伟大,但这有点太偏激了吧?
还不错,
这个逻辑实在没法说通,飞机一大堆,随便就送过去了。找几个人步行去送生化武器,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