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的梦幻岛好番当赏。
第十一集,台词:接受绝望就能放松下来了。
请放弃掉,让自己放松下来吧。
当时看的时候完全被艾玛的人格魅力折服,正是因为有爱玛这样的人,所以世界才会改变吧。
她真的很有领袖气质,在要不要带叛徒走的时候,她选择了带走。
她是精英一样的人,没有选择达尔文主义,选择一起逃走。
也正是这样有领袖气质的人,领袖周边才能汇集诺曼和雷。
其实深入思考一下他们俩的形象,是偏向于独自逃跑的。
诺曼真是隐藏疯批,唯艾玛主义者。
伊莎贝拉的塑造也好。
Op很好听。
第11集和第12集很震撼。
艾玛天真却不放弃希望,团结大家。
能力强悍,是大女人。
没有所谓乌托邦,当时伊莎贝拉提出愚蠢而幸福地活着比清醒而无法解决问题而感到痛苦强。
我想到了那句经典的采访语句。
我宁愿清醒的痛苦,不愿平静的麻木。
好几次因为题材想看,点开看到封面画风,又算了。
后来听说女主很厉害,而且不是挂件工具人那种,所以来补一下。
第一集,看见主角三人组出来时,突然记起我看过的一部很喜欢的老番《萩萩公主》里的王子,公主,骑士三人组。
画风虽然不同,但是人设的感觉还蛮像的。
(话说回来,突然发现我最喜欢的几部番,大部分画风都不符合我平时的喜好。。。
)
除了左下角的露羽,右边的雅喜儿和中间的谬特,法奇亚真的很像哇。
尤其是角色的发色和角色定位,以及看女主角头顶翘起的呆毛都辣么像。
前十分钟有点枯燥,还以为是慢热型的叙事节奏,没想到高能来得这么快。
其实一早就猜到离开的小孩死了,但是没想到突然冒出个异形来?
一直以为是现实背景,原来是带着鬼怪元素的。
看完第一集,只有一个想吐槽的点:哪怕女主是绝对的主角(听说是这样),但是三个11岁的孩子里,女主的某项评分依旧是三人中最差的,还真是。。。
女主在第一集中的表现不算出彩,好在也没有特别明显的降智行为。
☆插个题外话:是真的怕了很多作品中女性“情绪化”“心软(圣母)”“天真(没脑子)”这类刻画了,男人有时候叶公好龙的程度不要太离谱,二次元刻画自己满意的女性,总喜欢带着这一类标签,觉得这才是好女孩,即使她会拖后腿、耽误事、帮倒忙,也觉得无所谓。
然而现实中这种女人根本就是绝少数,并且一直处于被男人嫌弃的地位。
他们喜欢的是自己笔下那种女主角吗?
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这种女主角可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大男子主义罢了。
所以别看他们作品里刻画所谓的“理想型”,现实中遇到,第一个躲得远远的~为什么呢?
因为三次元的他们,根本没有他们幻想出来的二次元男主一样的兜底能力呗。
++++++++连续看了五集,剧情展开还是挺精彩的。
捉迷藏游戏的套路猜到了一点,但是没想到是用来锻炼,本来以为会是借机寻找更多岛上的隐秘场所。
这几集,除了主角三人组,又加入了两个小伙伴。
当诺曼指出五人中雷是卧底时,我还没觉得特别意外,但是当雷说他6岁开始和妈妈交易,并且从那时起就为艾玛和诺曼打算好了一切,我……神童原来就是酱婶儿的?
而且雷这种大长老气质是怎么回事?
就是那种,为了部落传承和种族延续,以一己之力周旋于强敌,操控全部族,只为了把最有前途的两个孩子送出必将覆灭的部落,既视感。
雷只比另外两个大几个月吧,这种成长进度,真的合理吗我说。
一想到这几个,大的11岁,小的10岁,都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给人类平均值拖后腿了。。。
看到现在,总的来说还是喜欢的。
虽然岛上的小孩子智力开发程度远高于常人,但鬼怪元素都有了,这一点也不算很难接受。
再说,我要是喜欢看无能的普通人,照照镜子或者走出家门就好了,还看什么二次元。
☆吐槽一个点:既然这群孩子两个月就要出栏一个,而最小的还不到六岁,甚至可能才两三岁,目标是尽量培养到十二岁。
这么一来,岛上的孩子起码要40~50个,才能保证岛上的孩子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数量吧?
可是岛上居然才三十多个孩子,这农场用不了几年就要被吃垮了吧,供不应求啊。
++++++++++看到第八集,忍不住想说,岛上的这些修女真是狠角色啊。
尤其是伊莎贝拉,内心太强悍了,坚硬如铁算什么,这简直是坚硬如金刚石。
养着一群叫自己妈妈,全心全意喜欢自己的小可爱,亲手把他们像猪仔仔一样分批出栏,就没有一个让她内心产生过动摇的。
时间短也就算了,十年哇,尽心尽力养了十年的崽,送去给鬼吃。
虽然她是个大恶人,还是忍不住想说,太强大了,太变态了。
小日子总是擅长写出这样的变态,还给设定成了西方国家噗。。。
而且伊莎贝拉彻底挑明之前,明明感觉主角团挺厉害的,尤其是雷。
没想到才刚跟伊莎贝拉对峙上,就被看得一清二楚了。
我果然是拉低人类平均值的那部分人吧……+++++++++++看完十二集,总觉得剧情吊在半空中。
就这样?
诺曼死了,其他人逃了,菲尔那些小崽崽留下了。
以及,艾玛变成一只耳了🆘!!
伊莎贝拉到最后终于给面子地回忆了一下生平,虽然她还没有领盒饭就是了。
然鹅,雷居然是她的崽?!
怀胎十月骨肉相连的亲生孩子!!!
有点理解雷为什么偶尔变态兮兮的了。
不过最变态还得是伊莎贝拉啊,不对,应该说最变态还得是那个组织,让亲妈养亲生孩子送去当食物。
因为还有第二季,总觉得第一季结尾留下的伏笔太多没有回收,希望第二季能有一个有效的结尾。
吐槽时间:得是多豆腐渣的门,才会被一个十岁小孩一撞就倒啊?
就算唐长得个子最高,但也不到伊莎贝拉胸口吧,而且才十岁啊喂。
难道这些人一直以来住的都是危楼吗……还有日常训练这一点,就算目光主要在几个大孩子身上,小孩子明显不寻常的娱乐游戏,竟然毫无察觉?
伊莎贝拉的反应也未免太迟钝了。
一开始以为诺曼是智力担当,雷自爆之后以为雷才是幕后军师,结果到结尾才发现,隐藏大佬还是诺曼。
明明是同伙,愣是被他们搞出了无间道的感觉。
艾玛属于执行力强的类型,会暂时放弃四岁以下的孩子挺意外的,但这样才更合理。
讲真,带着两三岁孩子能逃跑成功的话,那个组织也不用混了。
总的来说,内容没有我预期的那么精彩,但设定比较新颖,还是能吸引人看下去的。
尤其是里面明明都是些小孩,却没有特别拖后腿的存在,看多了比他们年龄更大,操作却更坑的那种主角配角,这种全员有脑子的配置,真是太难得了。
ps.ED一直都是直接跳过,就不评价了。
听了几次OP,还不错。
一个晚上把动画的十二集看完又花了一天将漫画追到最新一话,感觉作者在一步一步将视角从农场的人类中心扩展至人类世界和鬼的世界共同存在却又相互隔绝的整体世界观。
在目前动画剧情的整十二话之中,故事聚焦在爱玛等人如何发现真相,计划逃出农场,摆脱成为鬼盘中餐的命运之上,鬼和人类在此处于捕食者和被捕食者“自然关系”,一方捕猎,则一方逃跑。
这不是你死我亡的平等生命博弈,而是在“自然”法则之下的进食与收获,狼对于羊,猫对于鼠,鬼对于人。
鬼和人类力量的悬殊,在第一话就已经呈现,在之后的剧情中关于鬼的信息则是少之又少,于是在越狱篇中,鬼对于爱玛等人而言还没有达到实在意义上“敌人”的程度,鬼是死亡绝境的象徵,被鬼吃掉是既定的命运。
而谁是敌人?
妈妈是敌人。
同为人类,承载着相同命运的妈妈和爱玛等人站在了意识的对立面之中。
既然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知道真相是痛苦不堪的,既然知道现状是不可改变的,是在围墙之下度过幸福的一生直到死亡的瞬间,还是生命的时时刻刻都为那不可得的自由和自主而痛苦挣扎?
是不是无知是最为幸福的活法?
幸福和自由可以对等吗?
妈妈(伊莎贝拉)作为食用儿童出生在农场,无能为力地目送着好友离开,跳到围墙之上发现眼下是万丈深渊;她的女性身份让她有机会成为“妈妈”,也因此成为了农场持续运作的生育机器,生育之后她又回到了农场成为了管理食用儿童的饲养者,亲手将每一个孩子送到鬼的口中。
绝望的死循环。
每一个环节都将她吞噬得干干净净,她有千万个理由放弃,去编织幸福的泡泡。
温柔又体贴的妈妈,亲密又可爱的家人,简单却可口的食物,虽然困难但也有趣的学习与测试以及时时快乐的游戏和玩耍,是不是些许符合当今人类社会对一个幸福童年的想象?
无忧无虑,天真烂漫。
如今我们对于儿童的基本想象也就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或者更苛刻一点的说就是因为无知,所以快乐。
但是在约定的梦幻岛里的儿童却又迸发出了另一种力量,因为天真,所以无畏,也许没有宏大的视角,只单纯的考虑眼前的状况,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思考,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又如何去实现。
妈妈所代表的成人意识和爱玛等人所代表的儿童意识也就体现着这样的对立。
自由是美丽又残酷的,而天然的纯真让食用儿童们在绝境处没有放弃,并且不断地去思考,我想这就是越狱篇所传达的人的可贵之处。
思考,即使痛苦,也不要放弃思考,自由的星星之火会在顷刻间点燃。
动画结束之后的漫画剧情,作者做了一种主体视角上的角度切换,以食用儿童为代表的人类在鬼的社会里成为了完全意义上的他者。
在去人类中心的视角下,人类是什么?
在约定的梦幻岛的设定之中,爱玛等孤儿院的孩子有着两重身份象徵,第一他/她们是人类,有着自我意识的人类;第二他/她们是食用人类,是在饲养场出生成长专供成为另一物种(鬼)的食物。
食用儿童不是在人类世界被鬼掠夺和侵占,食用儿童生产(出生)在完整的鬼的社会之中,是在鬼的社会的运作之中的一个日常而普通的环节。
围墙之外是鬼日常生活的世界,食用儿童被鬼饲养,圈禁和驯服;完整高效的生产线,食用儿童按照既定的程序,被运输到鬼的餐桌之上,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和理所当然。
而这一切在人类社会中,将鬼替换成人,将人替换成养殖场里的鸡,替换成鸭,替换成猪同理。
也许大多数人都可能在观看养殖场的日常饲养时或是在食用过程中会产生道德停顿的瞬间反思,却也不会企图改变社会既有的秩序和结构。
人会饥饿,这样的自然需求又需要什么道德辩解呢?
但是饥饿也许是饥饿,什么会成为食物却是由社会所决定的。
只是在鬼的社会里,人类被选择成为了食物。
在鬼的社会之中,人类的自主意识(思考)可贵吗?
可贵。
它是营养与可口的标志,且思维越是活跃的人,大脑的营养价值越为丰富,是稀有的上乘食材,仅此而已。
鬼不需要考虑人的需求与情感,一顿饭而已,为了生存而已,有什么是应该谴责的?
如果掠夺人类生命作为盘中餐是非道德的,是不正当的,那么养殖专门作为食物的人类,则是可以接受的,是可以达成共识的。
人类农场的寓言在于:主体地位并非天然正当,我们应该反思当人类处于世界边缘地位的时候,我们又将如何自处。
主宰还是共存?
(虽然我看过的动漫不算太多,但是感觉jump系的漫画能以女性作为主人公确实难能可贵,且爱玛更是作为团队的精神核心,始终坚持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纯真无畏,勇敢率直,真的很喜欢了。
)
( 那一天,竹鼠终于回想起了曾一度被他们支配的恐惧)假如竹鼠们密谋策划逃出华农兄弟的控制,并且杀死使用竹鼠的人类,以此为背景拍一部据的话,那就是《约定的梦幻岛》了。
作为一部很邪性的漫画,在《jump》上已经连载了两年多,漫画曾获得2018年“这本漫画真厉害!
”男性篇第1名、“漫画大赏”2017年第6名,2018年第11名,“下一部漫画大赏”2017年第2名的成绩,被誉为台柱岛。
动画化的消息也已经放出来良久,是2019年的一月新番的霸主预定,可谓是备受期待的一部作品。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045年,动 画的标题就是时间,动画的第一话121045指的就是2015年10月12日,这在动画里面出现的日历也可以印证。
在一家名为Grace Field的孤儿院(GF之家/恩典之家),有着38名孩子和一位照顾他们的妈妈,其中年龄最大的是11岁的艾玛、诺曼和雷。
三人组2045年10月12日,6岁的柯尼被人领养,艾玛和诺曼在雷的提醒下去大门给柯尼送她落下的兔兔布偶,却发现柯尼已经被另外一种生物杀害,得知孤儿院只是用来养育食用儿童的农场,大家敬爱的妈妈也而是食用儿童的饲养者。
而后就是美剧《越狱》一样的展开方式,妈妈在知情的情况下,碍于自身的利益不能揭发艾玛和诺曼提前出货,并且在孩子里面按擦好了自己的间谍。
而艾玛和诺曼在牵制住妈妈的同时还要制定逃脱计划,并且以捉迷藏的方式训练所有人。
故事以艾玛、诺曼、雷为中心,同时前期没有任何可靠情报,全部依靠三人的智商推理来完成信息获取,对于孤儿院的秘密,对于孤儿院外的信息都是从零开始。
所以在整部的剧情推进上,前期的智斗无疑非常出彩,草蛇灰线,充满反转。
整个孤儿院被高墙包围,高墙后面是悬崖,除了GF之家以外,还有3个高级农场——GV雄伟山谷、GB荣耀之铃、GR善意山脊。
在高级农场之外,还有如同竹鼠一样量产农场,
食用人类的生物被称为鬼,
鬼
鬼高阶层的鬼才有资格享用GF之家的食用儿童,而对儿童的体能,智力的评测,则是用来划分食物等级,而鬼更喜欢聪明的大脑,故测试成绩越高,就活得越久,可以等到12岁满期出货。
6岁的柯尼之所以会被提前出货,在第一话里面也有暗示。
柯尼成绩较差的食用儿童等于被划分为次品,而没有满期到12岁的必要。
而不久就是雷的12岁生日,在此之前,如何带领所有儿童成功逃出农场,怎样在妈妈的监视和鬼的防守下逃出去,都是迫切又非常困难的任务。
如今动画的第一季已经放送一半,第一季的完结应该可以讲完农场篇的故事,相比漫画原作,动画的一些删减和优化,也各有千秋。
在前几话雷的身份伏笔里面,动画做的有些刻意,而对于一些镜头的描绘,恐怖的氛围营造也是漫画所不能比拟的。
比如第一视角下的夜晚孤儿院,第六话中克洛涅开门的镜头: 颇有恐怖游戏的感觉,也是在动画里面很少见到的。
相对于《进击的巨人》智慧巨记忆传承的设定,《梦幻岛》的信息推理就显得更加艰难和危险。
一切都是未知和艰难的。
对于《jump》这种周更漫画,在每一话的结尾都设定悬念,并且保持整体剧情的质量,《梦幻岛》的最初剧本的扎实就足以窥见。
以下涉及剧透!!!
据现在漫画123话更新的内容来看,故事的背景大致如下:鬼是一种有着不同形态的特殊生物,漫画中用了“基因突变”和“遗传基因的水平传播”两个名词去解释鬼的进化,意思是说:鬼是通过摄食进化的。
简单说,鬼吃下去什么生物,就会获得这种生物的遗传基因,以至于身体形状,大脑都会被摄入的生物影响,但是吃人的副作用是,他们如果不保持进食人类,就没办法保持如今的如今的形态和文明。
世界原本是由人类和猎杀人类的鬼组成,人类和鬼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世界一片混乱,并且人类杀掉的鬼远远多于鬼吃掉的人类数量。
在一千年前,人类的拉托利家族提出了一个协议——人类不能猎杀鬼,鬼也不能猎杀人类,鬼和人类把世界划分成两部分来生活。
并且由拉托利家族世世代代担任两个世界的调停者,继承一千年前的约定,并且一直牺牲食用儿童来维持约定。
拉特利家族的第35代当家——詹姆士·拉托利在职务和良心的摇摆之中,化名威廉。
密涅瓦,用猫头鹰作为标志给农场的食用儿童偷偷传递信息,并在农场外建立避难所和其他帮助食用儿童逃脱的设施。
大概是在2031年5月或者更早之前,詹姆士·拉托利被左右手举报,现在是由他的弟弟——彼得·拉托利接替他成为第36代当家,一直到漫画开始的2045年。
保持漫画前期悬疑气氛又要有jump少年漫的热血模式,《梦幻岛》在后期的赶工,使其出现了明显的放水现象,而且在前期故事结束之后,故事就如同《行尸走肉》一样陷入了模式上的困境。
农场篇之后的剧情,也和《行尸走肉》类似,成为寻找避难所——搜集情报——消灭鬼——寻找新的避难所的循环,而避难所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是注定的,敌人越来越强,武器越来越完备也是同步的,最后便是理想越来越远大的女主。
并且在后期作者长期连载之后,陷入了角色的取舍通病,在一个生死的战斗漫画里面,面临过分的强大的敌人——鬼,除去龙套角色,作者不再给任何一个人发便当,就使得原本残酷的基调慢慢褪去作品初载之时被夸赞的阴暗品质,而变得非常jump了,这些在GP黄金水池的篇章中尤为明显。
前期的艾玛活泼可爱,善良、富有爱心、勇敢果断,在少年漫里面采用女主本来就是很大胆的想法,而在善良和圣母的平衡上更是非常容易翻车。
农场篇和森林篇,甚至是黄金水池的篇章都淡化了艾玛的圣母形象,在一个人类被饲养的社会里面去突出纯洁的心灵也无可厚非,但是在黄金水池的故事结束之后,最新的123话,艾玛在加入更大的乐园,听完消灭所有鬼的计划之后,拥有了既要拯救所有食用儿童,有要拯救鬼的想法。
并且在农场里面连一同长大的孩子都不愿带走的雷(实则也要牺牲自己),竟然用一个奇怪的理由支持了艾玛的想法。
而热血和战斗的增加,解密和推理的部分就不得不做出让位,也可能是连载的压力使得剧情后续赶工,在宣布进入完结篇之后,前几话的伏笔甚至还未见任何说明,在从农场到森林,再到避难所,以至于对抗世界的推进中,反而有了格局慢慢变小的趋势。
而进入完结篇的宣布之突然,也印证了《梦幻岛》的后继乏力,从而也不可能突破二百话的关卡了,烂尾的嫌疑更大于它当初的野心。
这些都大大违背了这部漫画初期的优秀品质,阴暗致郁,细致认真且烧脑,但是对于漫画还有其它出路——七道墙壁,关于最终章的收尾,就看作者如何圆回来了。
但是作为一个智斗和猎奇向反乌托邦作品,纵然有不足,在番剧涌起的现下,还是不失为一部上乘的高质量作品,起码现在正在更新的第一季——农场越狱篇,的确得满分推荐的!
关注一下更无聊的我吧
开局悬疑风不错。
第一集:快乐的孤儿院孩子们的日常,因为想去和朋友见最后一面撞破孤儿院孩子们是被饲养的人肉这一真相。
第二集:三人准备逃走,因为理念暂时冲突,孤儿院新来管理和孩子。
第三集:主角团通过捉迷藏训练弟弟妹妹,发现孩子里面有孤儿院的内奸。
第四集:主角团向另外两个孩子透露真相,内奸暴露。
第五集:雷自爆自己是内奸,要帮主角几个人逃跑,但要舍弃其他孩子,最后还是准备一试。
第六:另外有两个孩子加入逃跑队,雷预定为下一次出栏对象。
第七集:孩子们和修女合作,修女找妈妈的证据,被本部处理。
第八:修女被祖母清理,孩子们被发现计划,诺曼即将被出栏。
第九集:诺曼还朋友们的帮助下出逃,发现围墙外是悬崖,绝望。
第十集:诺曼出栏(其实假死),孩子们准备出逃第十一集:孩子们利用诺曼留下来的计划,点燃孤儿院,大家一起逃跑。
被圈养的人类、包装成乐园的养殖场、冠以幸福之名的屠杀……这样的反乌托邦设定原本并不稀奇,但在漫画《约定的梦幻岛》中,被当做食物圈养着的,是38名天真烂漫的孩童,最小的尚在襁褓,最大的也只有十一岁。
整个孤儿院,都只是“鬼”的后厨房。
发现真相的孩子们与管理者“妈妈”斗智斗勇,却发现他们中间,出现了叛徒……《约定的梦幻岛》由白井カイウ原作、出水ぽすか作画,2016年开始于《周刊少年Jump》连载,在2017年斩获了“下一部漫画大赏”第2名,“漫画大奖”第6名,“这本漫画真厉害!
”2018年男性篇第1名。
在Jump头部作品相继完结的情况下,《约定的梦幻岛》在几部后起之秀中,初看起来属于很不“Jump”的邪道作品,主打阴谋智斗、恐怖悬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经典反乌托邦作品的影子。
作为故事最初舞台的农场与孤儿院,由一群名为“鬼”的生物运作,而作为孤儿院管理员的“妈妈”,曾经也是被圈养的人类。
挑选一部分人类成为管理者,将农场装扮成和谐美好的乐园样貌,是为了让这些作为“家畜”的孩子们身心健康,最终长成高级食材,被“出货”到鬼的餐桌。
在妈妈管理下的孤儿院中,全部被而沦为了名为“鬼”的异形怪物的粮食。
有三个孩子“品质”最好,不久之后就可以“出货”:天真烂漫的艾玛,心思深重的雷,温柔细腻的诺曼。
惊恐地发现了孤儿院真相的三人,表面佯装无事,私下里设法收集情报、密谋出逃。
故事便以三人组与“妈妈”的种种心理博弈为起始展开。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阅读口味日渐刁钻的读者,让《约定的梦幻岛》从一众智斗流作品中脱颖而出?
不同于智斗流漫画通常以男性为中心、女性为陪衬的惯习,《约定的梦幻岛》主角三人组不分主次,甚至某种意义上,女主角艾玛才是三人组的精神核心。
对于擅长运筹帷幄的诺曼来说,艾玛的笑容是他的光;对于理性冷酷的雷来说,保护诺曼与艾玛,是残酷世界中的生存意义。
三人的关系无关狗血的三角恋,而是支撑起世界、相互依存的伙伴。
从这个角度讲,《约定的梦幻岛》披着华美的邪道外壳,骨子里却流淌着热血与王道。
suki !
镜头切换 画面设计和角度都不错,渲染的氛围很好,很有吸引力,好奇,忍不住往下看,很久没看到这么吸引我的动漫了!
很多镜头都有一种“妈妈”视角的感觉,看得我贼紧张,这个番每一秒我都很慌…好喜欢第5话和第9话之后的所有,都好感动!
但是看着他们几个有一种安全感,都太稳太聪明太敏锐了,不会像很多动漫主角蠢蠢的,而且他们才十一岁。
艾玛是绝对感性,雷是绝对理性。
诺曼绝了,真的全能天花板,聪明理性感性温柔坚毅全备。
雷也是真的不容易,承受好多压力背负太多了。
每个人都是想活着而已,修女也是经历了一番可怜啊🥺向她致敬,最后也是选择了孩子们,留下一片善意。
最后艾玛和孩子们也是大放光彩,雷被其他人的熟练吓懵了:爷被带飞了?
每个人都好棒!
没有拖后腿的队友看着真爽!
全员在线,太帅了!
最后那个宝贝们一块带着坚定的眼神往前冲的镜头!
🥹菲尔小天使呜呜呜现在看动漫开弹幕都是慢慢的青春回忆,哈哈哈,什么写轮眼开!
什么动作指导太宰治!
宇智波!
回想起来,满多设定和西部世界挺像的,隔绝的世界,主角产生的意义,一开始欺骗的悲惨的一生,纰漏产生的主角的怀疑,发现可怕的人生秘密,认识自己,与世界抗争或者妥协,斗智逃脱,血雨腥风,各方的利益纠葛,在新的世界的生存之道,,悲剧的黑帽和对真正冒险的渴望,当然西部世界里没有圣女。
而且漫画深度还是差一些,但是依然是很棒的漫画,多年未见。
一口气看完第一季,正想缓存第二季的时候看到那个低分…产生这股冲动的原因,自然是s1收尾的太精彩了。
妈妈身世的快速闪回,将反派的塑造多维化了。
艾玛和雷战略的靠近妥协,也使漫画脱离了一味热血走向幼稚的窠臼。
可能s2还是走向了主角一味仁慈,妈妈变成忍辱负重之类的低幼化走向。
改天迅速过一遍。
关于女主”圣母”问题。
我开始看动画篇的就想到了。
我们人类并非必须要吃肉食不可。
我们吃的,不也是农场里养殖而成的。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动物也拥有了一定的智慧和情感,对人类说,不要吃我们,和平共处。
拥有绝对力量统治的你,会同意吗?
我们也不是非要吃肉不可。
至少,我没有一次是因为营养不平衡,或是体力不支而吃的。
我们吃,并非因为要活下去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过是好吃罢了。
(补充,很多人不同意这一条,请看下面更新1)人类,生下来就被包装了起来。
你吃第一口肉的时候,不可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
而即使你了解,你也从未看到过血淋淋的那些,只是自以为”知道”罢了。
我们,不吃猫不吃狗,不吃家里的小金鱼。
还有人对这样的行为进行谴责。
但我们,心平气和地吃着鸡鸭鱼肉。
其实本质上也没什么不同,只要你在吃肉类,就没有权利指责鬼。
我们和鬼,明明没也什么不同。
所以我并不赞同那些说女主是圣母的人。
在现实世界里,因为我们就是鬼。
关于立场的问题。
如果作为人类,你遭到了鸡鸭鱼牛的反对,你是会用武力压制,还是决定从此食素?
即使没有被明确得表达出来,我们都知道,他们被屠宰的时候自然都是痛苦的吧。
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与家人分离,生来就是为了死去的吧。
那你又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鸡鸭类,你会反抗像艾玛她们一样吗?
或者像量产工厂里的人类那样,麻木地死去。
其实选择从来都很简单,如果我们是食物链的上方,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杀戮。
如果我们是食物链的下方,我们就会反抗。
而之所以我们现在如此纠结,是因为我们开了上帝视角。
我们想要兼得鱼与熊掌。
在现实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包括现在写下这篇文字的我。
而我想表达的,不是我们从此都该怜悯苍生,心怀大爱,从此转而食素。
而是说,我知道我确实是自私的了。
关于这部作品的主题,是赶尽杀绝还是和平共存。
鬼不会放弃吃人类,就像人不会放弃吃肉类。
鬼还拥有绝对的力量,就像人对于动物压制力一样。
人因为吃了肉,就该被灭绝嘛?
作为人类的一员,这似乎说不出口吧。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平静湖面下,掩盖的真实。
我们每天都在屠戮。
只要你吃肉了,你和鬼其实也没有区别。
大家都在这场谋杀中,补上自己的一刀。
所以艾玛小天使给出的是,留下特殊的鬼,人类回去。
这是唯一的出路。
两个生物链上紧紧相缠的种族,是没有共存的未来的。
而唯一的变数,是小天使。。。
关于战争和标签我们总爱贴标签。
这是一个几乎可笑的,常见的想法了。
每个群体里,都有一些好人,也有一些垃圾。
人也好,鬼也好,都是如此。
我们总习惯以偏概全。
有些坏人做了坏事,所以就觉得这个群体都是坏人,于是在报复过程中,又伤害了一些好人。
恨得毫无根据,又自以为正义。
杀了那些孩子的人是恶人的鬼,救了那些孩子的人是善良的鬼。
可是却因为他们都是鬼,所以就因该被绑定,应该被标签成一个群体嘛?
这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想象的共同体”。
(我真的特别希望大家百度一下这个词,了解一下什么意思。
)战争就是从这样的集体主义出发,团体就在这个基础上构建。
我们拥有相同的敌人,我们拥有同样要保护的人。
即使我们的敌人的一部分,可能未曾伤害过我们。
即使我们想保护的人也曾深深伤害过对方。
然后仇恨就开始循环,伤害就没有止境。
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的讨论也好,微博上汹涌的仇日情绪也好,我们根本分不清是谁伤害了谁,只是觉得“他们”都欠“我们”的。
那“我们”都是些谁呢?
我不知道,我只不过是恰好在国境线的这一边的土地上出生罢了。
最后。
生活大爆笑饰演Amy的女演员是个素食主义者。
她说,她知道那些工厂,那里的环境,所以她决定做一个素食主义者。
我很佩服像她这样的人。
从价值观上,我明白,我也是鬼,是这场屠戮的一员。
可我做不到。
我是个喜爱吃肉的人,但与此同时我也是个见不得杀戮的人。
这种矛盾的伪善,融合在我的身体里,一直被我选择性忽视。
前两天看综艺,想让讨厌吃鱼类的孩子们喜欢上吃鱼,以减少浪费。
主持人做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们亲自去看捕鱼,亲自去看它被捕,被切割成肉块。
我觉得这一步,做得太错了。
如果是你是那些小朋友,你吃得下吗?
我可能当场吃不下。
但是走出那块地方,出门转角找一家寿司店,于是我又可以毫无障碍得进食了。
因为当我装作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是多么得心安理得啊!
更新1: 人不可能不吃肉很多人说人不可能不吃荤。
我也不想从理论上研究这个问题啦。
只有两个根本问题: 第一,你知道维持身体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肉类摄取是多少嘛?
第二,你有遵守这个最低限并努力不超过这个下限嘛?
(不以”你觉得你想吃了”为标准)。
或者,你有单纯因为心疼动物,而长期克制自己尽量不吃肉嘛?
我只是想表达,能做到这两点只是少数罢了,大多数人吃肉,并不是出于身体机能上的原因吧。
更新2: 动物没有智识,没有文化 这时候,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下智力有缺陷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或者植物人。
有一些人类的精神患有疾病,对这些人我们都是温柔的,绝不会施以暴力或者虐待。
为什么?
因为他们能感觉得到疼啊。
共情让我们能感觉到,如果这些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的亲人身上,我们是有多么悲伤难过。
我们能感受到有缺陷的人类的疼,被捕的鲨鱼,鲸鱼的疼,象牙被断的疼,皮毛被扒的疼,我们能感觉得到所有长得可爱的动物的疼,但是感受不到鸡羊牛猪的疼。
你今天吃饭的时候感觉到悲伤难过,心里不安了嘛?
我没有。
我只是很愉快得享用了它们,忘记了它们曾经是有感受的。
7.0.前三集的悬疑、恐怖氛围做得相当出色。不过后程相对乏力。但个人认为不是动画制作的问题,而是原作本身就没能带来过多“惊喜”。动画方面整体演出和制作质量都比较出色,氛围和感情也都表现力较足。
代入感和悬疑渲染一般吧
其实挺好看的,但是我觉得不应该这么高的分,有点高的离谱了,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动漫啊,不过可能漫画很牛,但我没看过
运用了许多愚蠢,包过鬼、不真的表情、天才幼童、虚乏的言语等等,以及着重的脸部,后面虽然很平常,但比前面好很多。楼梯移动的镜头我很喜欢。 ——12——
2.5星,最后几集很精彩。第十集诺曼要出货离开艾玛飞奔过去阻止他的时候看哭了,留了好多鼻涕。诺曼对艾玛献上了自己全部的无私的情感,为了她什么都可以牺牲吖。而且观之,他们三人,人人都那么有奉献精神,大无畏精神。诺曼希望其他人能顺利逃亡而选择接受出货的死亡之路,雷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自焚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关心的人的生命,那个头顶翘毛总以为是男生的艾玛,选择果断的割下自己的耳朵而逃亡。一个个都很有自残精神,很有奉献精神。妈妈的小男友用琴弹的那首歌很好听,配合着动画的情节很伤感。其实自己不喜欢很燃很快节奏很核爆的那种op或者ed,更喜欢温柔舒缓安静而哀伤的音乐。
最后几集反转太突兀,超大铺垫最后就这么个玩意?
10話的三人組尊爆了,絕望的現實痛苦的連鎖放棄和妥協,果然這種才是jump式的醍醐味。「本当の自由などない ならばこれはそれを否定する為の旅」。不過也是典型的第二期不會再關注系列,見好就收吧
并不喜欢这种。
漫画5星,动画心理活动推理过程删太多,导致主角的智商显得过于梦幻
这很好看吗?
魔改……
即使是让孩子们互相照顾,只靠一两个大人就能运营一个三十多名儿童的孤儿院,其中包括数十名婴幼儿,鬼妈妈各种意义上挺厉害的
成人向的设定,低幼的表演,各种自以为是的人设。
逻辑紧密的斗智斗勇 没有拖泥带水 不过反过来看大多数有点杞人忧天 真希望全是逃生系列 没有圣母情节
这就是动漫文艺复兴后的神作???
NB大发了。
已经很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了
看过前两集是觉得这个设定太极端了,再看看这两天的新闻,又觉得没那么极端了。。。
故作黑暗,故作高深,故作烧脑
关于 爱、守护之力、残酷和希望的 怪物番。继 魔法少女小圆 之后,日系纯爱番的第二个 顶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