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孤独摇滚!

ぼっち・ざ・ろっく!,Bocchi the Rock!

主演:青山吉能,铃代纱弓,水野朔,长谷川育美,间岛淳司,末柄里惠,和多田美咲,内田真礼,小岩井小鸟,千本木彩花,天城莎莉,河濑茉希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2

《孤独摇滚!》剧照

孤独摇滚! 剧照 NO.1孤独摇滚! 剧照 NO.2孤独摇滚! 剧照 NO.3孤独摇滚! 剧照 NO.4孤独摇滚! 剧照 NO.5孤独摇滚! 剧照 NO.6孤独摇滚! 剧照 NO.13孤独摇滚! 剧照 NO.14孤独摇滚! 剧照 NO.15孤独摇滚! 剧照 NO.16孤独摇滚! 剧照 NO.17孤独摇滚! 剧照 NO.18孤独摇滚! 剧照 NO.19孤独摇滚! 剧照 NO.20

《孤独摇滚!》剧情介绍

孤独摇滚!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原作漫画于2018年开始进行连载,故事讲述在视频投稿网站拥有人气与知名度,被称为「吉他英雄」的后藤ひとり,是一名只对吉他敞开心房的孤独少女。她在某日与寻找吉他手的伊地知虹夏相遇,并加入她们的乐团「结束バンド」,因而走向新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狂喜地球百子第五季救火英雄麻痹忌怪岛拼贴幸福异人之下第一季犹太女孩在上海秋天之前魅妆上海正午2:上海骑士Single8天灵盖天下有情之火太阳即兴爵士星河长明小加速世界弓元特攻队张礼红的现代生活完全和平手册十年带球跑冰冰冰淇淋君第二季小欢喜嘿!你大事很妙单身狗奇遇记玉贞姐姐星期一的硕果如果我爱你一家子儿咕咕叫正确的卡多

《孤独摇滚!》长篇影评

 1 ) 孤独摇滚与龙族:热爱,是打动人心的关键

零、为什么《孤独摇滚》能够成功:一.不是那么典型的二次元爽文模板+阿宅(或者说内容创作者)的极致共鸣和代入感二.漫画+动画团队极致的热爱一.不是那么典型的二次元爽文模板+阿宅(或者说内容创作者)的极致共鸣和代入感1.二次元爽文模板:现实受挫的主角(一般是学生)偶然情况下得到了金手指开启了冒险之旅,利用金手指,激发了自身的优势,收获了很多伙伴最终众望所归,获得成功,或是失败但壮烈的谢幕2.在这个基础上,很多作品或偶然或刻意,或多或少的加深了代入感:方向是更贴近受众真实状态,或者是更贴近受众生活

3.比如异世界番剧中:re0男主486的废其实算是比较现实的,正常阿宅哪能刚穿越就社牛,超常发挥啊某个口碑不太好的异世界番也是,男主其实就是很典型的一种肥宅,里面主角的成长给人更多的真实感——比如对父母其实没太多感情一开始。

且制作确实是顶级异世界舅舅则是一种取巧+翻转的路子,和本作类似,都是厨力满满的类型4.还有一类就是更真实的背景:比如就是现实世界的学生,做游戏,做音乐,画漫画,写书,社畜生活等等等这一类是更有代入感的,因为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更容易有共鸣。

还有一点,二次元群体。

其实是有很强的创作欲、分享欲的,有一部分是很想要别人认可的。

但是这一类作品,往往写的是:主角是一群阿宅的领班人,主角克服了自己的问题带领群体走向成功主角是一个阿宅,但是被某些人拯救了主角认识的人有很厉害的阿宅,主角和阿宅一起走向了成功......具体例子我不说想必大家脑子里也会有具体的番剧了这一类番剧的主角人设,问题在于还是不够贴近受众——虽然往往是受众层级想象过的自己,一些理想的情节。

5.孤独摇滚的非典型人设+剧情

先说波奇的人设:本质上波奇是一个普通但很可爱的女孩个性阴沉、有沟通障碍,没有朋友——一个极端化的阿宅人设因为觉得玩音乐能出名而苦练吉他并成为“吉他英雄”——很多创作型二次元的路子颜艺程度决定了神游天外的程度——出圈点,但是动画角色的吐槽,会让人感知到是动画,算是meta元素动画本质上是波奇的成长故事波奇的金手指:美少女:嗯,真这么好看的,很难是真正的阿宅音乐才能:自学成才,成为网红。

因为视频月入百万(不是这两个金手指,其实都很自然而然,不刻意想不会觉得这些是金手指波奇的奇遇:遇到虹夏并拉她入团但是这是个很自然的奇遇,虽然有很多巧合——波奇恰好背吉他装x,吉他手恰好跑了。

但一切都很自然——其实还是因为波奇自己的努力,机会总是会给有准备的人。

但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奇遇的情节,其实很经典:普普通通陷入低谷的主角,被一个天使般的角色从天而降拯救了:龙族的路明非,和nono相遇的情节;罪恶王冠的主角,遇到了楪祈,也是他的金手指边缘行者的大卫,在最低谷,遇到了露西......孤独摇滚的剧情:本质是波奇成长的故事但和角色间感情关系进展不是很快,作者访谈得之是有意为之波奇一直都是社恐,只有在极其极限的情况能正常发挥被同伴发现是吉他英雄,并回收标题最后的剧终表演,因为自己的想象画面,让演出意外终止——一切都很合理,很自然,且充满意外和戏剧化。

但依然合理6.孤独摇滚和龙族——共鸣和代入感是怎么来的先说龙族:龙族的校园背景、现实故事,以及路明非的衰仔人设其实是很有代入感的路明非的出身让人很有代入感——虽然是借鉴哈利波特路明非艰难的成长也很有代入感路明非拯救世界也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江南在新修版,更新了很多这些年的新游戏新设备,备受嘲笑——但其实反而说明了江南对于代入感、共鸣的刻意塑造再说孤独摇滚:波奇的淡人设、meta元素,反过来让观众更容易带入波奇的音乐动机,符合我前面说的“获得认可”,属于那种不会随便对外说但内心就是有的动机波奇通过网络走红,但线下还是没有朋友——嗯,很贴吧大神,知乎大V。

而且确实就是很多二次元大佬的混圈方式。

线上重拳出击,线下唯唯诺诺波奇始终都是社恐,团队成员推动她成长。

妈系角色、社牛选手、冷漠伏黑的成员推动。

但每个成员都有缺点,既是互补也显得更真实,或是通过再外层的角色互补——虹夏的姐姐即是推动机也是见证者,对于虹夏是补充的,对于凉也是(凉坑波奇钱就是姐姐处理的)波奇虽然拯救了乐队,也成为了一些人的吉他英雄,但波奇的成长无疑是困难的,同时她的成长也是在于不想打工,或者负罪感等一系列很现实的动机。

而不是我就是要拯救乐队这种动机推动的,这些事件都很自然,很巧妙,很真实最后一集,我想的是一场完美的演出。

但是波奇在断弦危机后,却来了那么戏剧的一幕结尾——还是很符合人设且真实,不完美反而更让人印象深刻其实说到这,反正我是想明白为什么孤独摇滚成功的要素之一了。

那么,龙族为什么不行了?

本来龙族是真正有机会成为顶级ip的作品——江南的创作离不开得不到学姐的青春,这很二次元。

龙族的创作是他和编辑,借鉴哈利波特开启的ip——非常懂用户,懂代入感和共鸣江南是以写文学作品的速度写一个网文般的爽文——有网文的优点,也有一定的文学性和高度但是,江南对于大长篇的驾驭能力有限,对于路明非的成长一直逃避。

但最重要的可能是:成为了商人的杨治,少了江南对于创作的热爱。

这也是下面的重点二.漫画+动画团队极致的热爱这部分了解的背景来自一位b站up的节目,我只是概述,详情请看视频:【孤独摇滚】幕后趣事:本作诞生的起因竟是《钢之炼金术师》?

_哔哩哔哩_bilibili漫画的诞生:作者因为钢炼入坑漫画、且因为钢炼OP4爱上音乐不想画少女漫,和编辑一起商定了方向。

但滨路晶老师有很多自己的坚持,也是漫画成功的要素为了避免和KON撞车,调整了一些设定对于漫画、音乐的热爱,致敬很多——比如乐队的四人的名字对应钢炼OP乐队ASIAN KUNG-FU GENERATION的四人。

同时选择的背景也因为一些玩乐队的大佬,上学时都很老实封面遇到了对的人,滨路晶老师坚持了CD样的封面滨路晶老师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挑战了怎么平衡专业性和趣味性最重要的,还是滨路晶老师对于动漫、音乐的热爱动画的诞生:作画监督是孤独摇滚狂热粉,关注信息,拿到了制作的机会,并亲自选了总监制作上充分在代入感,共鸣上发挥,注重波奇的内心戏刻画对于颜艺的把控,作画上的突破厨力满满的各种要素、彩蛋,各种致敬最重要的,也是对于漫画的热爱最后本来是不打算写这样一篇回答的,因为我本身不是很懂音乐,也不懂各种动画的文化历史等,只能算一个爱好者,但是我有热爱hhhh。

一系列巧合下,特别是今天看到了群友发的图(就是第一张),才知道今天是波奇的生日,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篇回答。

创作是孤独的,改变是痛苦的,成长是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走什么路,怎么走,是自己选的。

谢谢你,波奇酱

 2 ) 三刷孤独摇滚,小波奇其实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最近刷到不少索尼和孤獨搖滾聯動的內容,不由得再重看了一遍孤獨搖滾,在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最開始認為這就是K-on那種萌萌噠沒幹啥的內容,正如K-on紅的時候,其實我有點不理解,誰的青春裡都有這樣的一場夢,我也渴望過站在臺前帥那麼一分鐘,讓全場為我歡聲雷動。

直到我長大了,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了,你剩下的只有生活的苟且,再也沒有詩和遠方,我似乎變成了小波奇想象中中年後的自己:失業家裡蹲,房間被垃圾塞滿,沒有朋友,也沒有未來。

我感覺長大就是一個不斷對你曾經熱愛的東西望而卻步的過程,我曾經也像小波奇一樣去問,我是為了什麼去堅持做一件事?我又是為什麼去追逐一個夢想?我總能堅持很久,我也可以追逐很久,我甚至可以孤身一人,但越到長大你就越會發現,這一切變得如此的難,你會在不止一個瞬間懷疑自己,厭惡自己,或者在前進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夜夜失眠,任由自己墮落下去。

我真的很少在某一個瞬間清醒的告訴自己,我到底應不應該繼續前進,我是不是又一次對著夢想望而卻步,我追求的東西是否是有意義的,但很可惜,有些時候這裡的每一個問題都沒有答案,只會變成一個又一個夜裡讓你失眠加重的理由。

動畫總是拍年輕人的故事,卻總是讓中年人淚流滿面,起碼今天這部作品的某個瞬間,讓很多身處孤獨、身處追逐的人知道,你們並不孤獨,有人和你們一樣孤獨,他們仍在前行,這裡的很多問題沒有答案,正如小波奇一樣,她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玩樂隊的理由是什麼,但她想要樂隊裡的四個人一起持續演奏下去。

 3 ) 十五岁那年,只是她遇见了救赎

从小就很社恐,从小学到初中,朋友不超过一个巴掌。

上了高中之后觉得可以尝试社交,但是直到如今高三,手机里还是只用一个聊天软件,甚至打开软件常用联系人不超过5个。

全年下来线上聊天超过10句的算上家人亲戚不超过10个,每次想和人说话都要打一大串字草稿然后又删掉觉得不太合适。

非常的自卑非常的社恐,但同时又不肯承认自己就是这么黯淡的一个人,感觉真的和早期的波奇很像。

尝试过节庆晚会表演节目,但是发挥很烂被群嘲,初中还被拍成视频发到年级群社死,尝试过参加演讲比赛之类的,但是发挥也很烂,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五六天改了三四天的稿子,明明台下背的很流利了,上台之后就背了一半。

超低分被薄纱。

自那之后就再也没想参加过任何要在人前展示的活动了,遇到要录什么演讲视频或者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是能躲就躲。

总之参加集体活动肯定会出丑被嘲讽的那种,遇到陌生人也不是很敢搭话,看到朋友身边有其他人就不太敢上去突然插入话题,每次一到活动时间就去学校食堂一个人吃饭。

体育课上到一半就会偷偷溜到班上睡觉。

吃完晚饭一个人去买饮料,在贩卖机前面慢慢地把零钱投进去。

真的相当自闭,也很久没有接受过什么认同。

一年没和异性聊过几句天,跟班上的女同学借书都会被一堆男同学骂普信男是不是想吃天鹅肉。

和男生讲话经常被开玩笑,一般刚开始都不会反抗,然后大家放开了之后说的玩笑就会比较重,直到我自己主动退出话题。

经常装作很阳光的样子去学校,在座位上看书之类的,然后被骂说装文艺装熟。

没事的时候就看推理小说,想说话了就只好和周围人讲话,但是周围人的话也很少有愿意耐心听你在说什么的。

生日没人记得,帮助别人的事也干过不过也没什么人记得,反正就是边缘人一坨。

高中生活灰暗得简直像一滩烂泥,被网暴或者暗地里被骂过几十几百次。

写书卖出去之后很高兴地试图和同学分享但是差点被敲诈稿费。

总而言之十五到十八岁这三年里就没有过什么值得在乎的人或者被人在乎的时候。

所以真的很羡慕波奇能够一下子遇到三个小天使,可能这是只有霓虹二次元少女才会拥有的特权吧。

我这样的现实渣滓是不会有这样的奢望的。

说真的,喜多酱这样看上去有活力的人真的太宝贵了,能体贴到你心里,有这样一种阳光气息的,拜托我每天做梦都想有这样一个朋友的。

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还请务必珍惜啊。

 4 ) 非常失望

12集过去了,不仅大部分涉及演出,排练的部分直接生硬跳过,最后连完整的吉他独奏也没有,除了日常就是日常,这真的是音乐番??

12集过去了,不仅大部分涉及演出,排练的部分直接生硬跳过,最后连完整的吉他独奏也没有,除了日常就是日常,这真的是音乐番??

12集过去了,不仅大部分涉及演出,排练的部分直接生硬跳过,最后连完整的吉他独奏也没有,除了日常就是日常,这真的是音乐番??

 5 ) 她戳中了社恐人的心巴,看完又想买吉他

本来是被社畜表情包骗过去看的,看的看的,眼泪流下来。

它其实讲的不是社畜,而是社恐。

二次元人群应该是社恐含量最高的人群,十个人随手一抓,有九个社恐。

《孤独摇滚》戳中的不是社畜的心巴,而是我们社恐的心巴啊。

女主后藤一里就是合格社恐,一里的日语谐音是“孤独”,她的外号叫做小孤独,从小就是个边缘人,吃便当都只有老师愿意跟她交换。

不敢请假,如果请假一天不去上学,像她这种人会立即被同学们遗忘。

平时睡在壁橱,一个人孤独练习弹吉他。

她渴望朋友又不敢迈出第一步,每天都绞尽脑汁“吸引”同学,背着吉他去上学,希望找到自己的同好,但从来没引起过别人的好奇心。

去打工,甚至完全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最初连站在客人面前都做不到。

去演唱会弹吉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出现在人前,只能躲在芒果箱里弹吉他。

好不容易被人搭讪,但是因为太久没跟人说话,说不出话。

社恐人真实写照,明明到了目的地却不敢进去,在内心做建设,五分钟就要进去,十分钟,十五分钟,不敢进去……

因为社恐,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所以去了距离家两小时的高中上学。

明明内心想拒绝,却无法把拒绝说出口,因为社恐人根本不会拒绝人!

只要跟人社交一天,就会想要火速逃离现场,因为耗光了电量,实在是太累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社恐严重患者,却爱上了摇滚乐,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社恐搞音乐,那不是闷骚吗?

她搞音乐的原因也很简单,原来阴沉的人也能在摇滚乐中发光发热啊。

弹吉他是室内运动又很酷,还有机会变成名人。

虽然是幻想,但一里为了这个梦想加倍努力。

为了想要在台前演奏,所以三年来每天花费六个小时刻苦弹吉他,终于在网络上混成了圈内大神,拥有3万粉丝。

然而随着她刻苦努力,自己希望的并没有到来,毕业没演奏,没朋友,没有乐队成员,啥也没有。

玩音乐的初衷是想成为一个更酷的人,但因为社恐,她只能成为网络上那个很酷的虚拟人。

在现实中,她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终于有一天,机会大门在眼前打开,有人找她去做乐队的支援吉他手。

她有机会加入乐队团结band,有机会上台演唱,也交到了两个朋友虹夏和凉。

虹夏,绝对的社牛,乐队鼓手,大多数时候都充当着鼓励人的角色,也是她拉着一里加入乐团。

凉,冷面富婆,有钱大小姐,把所有钱都花在买贝斯上,她是乐队最酷的贝斯手。

平时没事干喜欢一个人去废墟探险,或者逛二手商店,但她不是社恐只是喜欢一个人待着。

这两位好友可以耐心地引导自己,不会嘲笑她,会包容她,帮她解决问题,也鼓励她变得更加强大。

乐队成员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家人,她们彼此相处的机会比跟家人相处的机会更多。

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紧接着困难接踵而至,最大的问题是,她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

因为乐队跟独自演奏不一样,需要跟人有交流,但是她有社交障碍,甚至不敢跟人对视。

虽然自己演奏很厉害,但是完全无法跟人融入乐队,甚至只能套着芒果箱上台演出,导致演出失败了。

她知道,如果想要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必须要克服社交障碍,这是一个神级吉他手,不幸被社恐封印住真正实力的故事。

《孤独摇滚》被网友称为十月新番里的最强黑马,得益于这一圈表情包破圈,关于它的讨论度甚至不比《电锯人》差。

本来以为它是靠表情包搞热度走了捷径,真的看下来发现,《孤独摇滚》并不敷衍,相反它非常精致,要素齐全,豆瓣评分也不是虚高,它是真的有点东西。

它真的完完全全细致刻画了社恐人群的内心写照,去搜《孤独摇滚》的实时广场,一堆网友表示这就是自己。

社恐作为动画主角也不少见,之前就有一部《我不受欢迎,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但《孤独摇滚》不是一丧到底的,反而她丧的非常“热血”。

女主之前的生活只有孤独练习吉他,但自从加入乐队之后,她的生活充实了。

她需要和团队成员练习,需要演出,需要在livehouse打工,需要组建新的团队。

对社交健全的人来说,每一件事都是非常正常的小事,但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是一道坎。

你能看到她每次都想解决问题,每一集都在缓慢进步,虽然距离正常社交还有段距离,但你能看到她正在一点点变好。

有一种说法是,社恐的人本质是不喜欢人类的,就像猫和狗的区别,狗这种物种天然对于人类有好感,狗狗见到人类就会热情扑上去,社牛患者同样,看到人群会很自然融入。

而社恐人群更像是猫,他们没那么喜欢人类,大多数时候都更喜欢独处。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严谨,就算是这种说法,猫咪也是需要人群的,社恐人与其说是不喜欢人类,不如说是闷骚。

他们渴望人群又害怕人群,羡慕热闹又能享受孤独,有一种又想靠近又想远离的微妙感。

《孤独摇滚》最妙的一点是社恐嫁接摇滚乐,这两者嫁接在一起有一种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也是燃点所在,对于一里来说,克服社恐打破自我,就是最摇滚的。

一里最大困难不是音乐才华,而是社恐,解开封印的那一天,就是她成功完成自我成长的那一天。

你会非常期待跟一里一起成长,真正站在舞台上,发挥自己全部实力,去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而很多人把《孤独摇滚》当轻百合番来看的,乐队主要成员都是女性,全番没有一个重要男性角色出现,我甚至没看到男性多说几句台词。

店长是女性,乐队全员女性,哪怕是在家里,也只描绘一里和妹妹之间的相处。

漂亮女孩子之间互相鼓励,果然没有人比芳文社更懂美少女贴贴。

而且《孤独摇滚》真的很好笑,有一种脑回路很奇妙的好笑,被问当初为什么玩吉他。

女主内心想的是,因为很酷,因为想出名,说出来的是:因为世界和平。

前吉他手落跑,凉没有生气,反而以为这位妹子去世了,真心实意地为她上香祷告。

一里害怕上台,两位好友安慰,正常女高中生根本听不出演奏的好坏啊!

平均五分钟一个笑点,观看模式轻松而快乐。

当然说了这么多,《孤独摇滚》既然沾上了摇滚,主题还是讲音乐的。

作为一部音乐番,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如果音乐难听,这番就失败了。

《孤独摇滚》音乐绝对不差,虽然我没有什么专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看完三集之后让人忍不住哼主题曲,在脑内不断循环,每次不自觉哼歌的时候还会想到团结band,这不就是一部音乐番的成功吗!

网友的评价也很高,不少人表示,这就是第二部《轻音少女》啊!

《孤独摇滚》有一种很奇妙的魔力,你明明是看着社畜表情包入坑,然后因为社恐主角的心理活动而共情,接着因为社团友情露出姨母笑,最后竟然能够被音乐本身吸引。

它唤醒你莫名其妙的想要去购买吉他弹吉他的心,你知道也许吉他买来不到半年也会落灰,上次因为《轻音少女》买来的吉他还在闲置,这次又因为《孤独摇滚》蠢蠢欲动。

但你如果看完了有那么一闪而过的念头,去把家里落灰的吉他拿出来也好,去买一把新的吉他也好,去看一场livehouse也好。

可以再去试试,再给自己,或者摇滚乐一次机会。

PS:小小声说,我真的不是卖吉他的托啊,我怀疑《孤独摇滚》才是。

 6 ) 摘自pdb

Who is Nijika? For the blind, she is vision. For the hungry, she is the chef. For the thirsty, she is water. If Nijika thinks, I agree. If Nijika speaks, I'm listening. If Nijika has a million fans, I am one of them. If Nijika has ten fans, I am one of them.If Nijika has only one fan, that is me. If Nijika has no fans, I no longer exist. If the whole world is against Nijika, I am against the whole world. I will love Nijika until my very last breath.

 7 ) 孤独摇滚

一里完全演我本人,不敢与别人交流,但是又期待别人和我讲话,所以把周边挂在书包上,希望有同好来找我聊天;但是当真的有人来搭话的时候又会很害羞,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会幻想自己成为大明星,让以前看不起我的人都惊讶;社恐的时候,恨不得让自己马上蒸发;喜欢阴暗黑暗的地方,喜欢躲在衣柜里,偶尔看着天空也在想,要是第二天就是世界末日就好了…网上有自己的小天地,看到别人给自己点赞会很开心,但是看到一个恶评就会立刻反思自己做的是不是不够好;突然的,也会想自己以后的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感叹自己真是没救了啊……感觉导演把边缘人的想法真的诠释地很好,比如突然降维,蒸发成空气,画风突变之类的,让我知道,就算是边缘人,也有闪光点,也会闪闪发光啊而且,在追梦途中遇到这么多善良的人真的太好了,郁代,凉,虹夏还有菊理姐,在一里又陷入自己小世界的时候能及时把她拉回来,鼓励她。

 8 ) 好理想化,我好爱

天啊,每个角色都那么可爱!

不只是说外形的形象,而且也是每个的性格,都不带重复,很互补呢,每个都很有自己的特点!

还是我喜欢的摇滚,我真的还蛮喜欢日摇的。

我喜欢他们练习吉他,我喜欢她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就为了更好的表演,我喜欢里面那个短暂的街头表演,太理想了,好乌托邦的场景啊。

而且里面的人生观,完全和我相符嘛!

只要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路上就一定会遇到伙伴的,而剧里也是这么发展的,简直是我心中的理想人生的呈现啊。

而且主角们还那么小,就做到了,我好妒忌。

画面太美好了,我也太幸福了555

 9 ) 孤独的人,愿你迎来黎明

毫无疑问纽带乐队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存在:波奇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导致的孤独,喜多向往着和他人一起朝一个方向前进却总是一个人(指她的心灵状态),凉在前乐队成员不理解的困境里孤独地坚持着对音乐的热爱,虹夏心怀梦想却无人诉说。

在孤独中,纽带乐队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纽带乐队是这些孤独的人摆脱孤独联结彼此的“纽带”。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所有人团结一致协和地朝成为乐队的方向努力,也体现在各个成员彼此的心灵共振间。

波奇通过纽带乐队逐渐从孤独阴暗里走向光明,喜多和他人一起朝着一个目标的向往在纽带乐队的前进中得到了实现,凉在纽带乐队里坚持着自己对音乐的追求,虹夏也通过乐队一步步地向梦想进发。

正是纽带乐队的存在,使得四人的愿望拥有了被触碰的可能。

《孤独摇滚!

》制作最神的地方在于一一真实。

这不仅是背景上的实景渲染的真实,还有对人物动作流畅度的把握,对乐器演奏,乐队演奏的细致追求,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失误的情绪状态,对于喜多的吉他从入门到学会弹曲的时间把握,都令人疯狂共鸣。

除此之外,人物的形象也十分立体真实:波奇惧怕人际交往,但是却拥有很强的行动力和意志力去坚持一件事;喜多是外向开朗充满活力的,但总是容易冲动行事,不过喜多的冲动总是成为故事推进的重要因素;凉是在音乐方面很可靠的前辈,没有架子,对乐队的事很上心,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乐队出力,为大家着想,虽然总是很屑,但是总有虹夏麻麻拴着;虹夏与喜多的开朗不同,她有种早当家的感觉,是一种懂事的成熟(在家里边煮饭边练习架子鼓),这是隐藏在体贴温柔背后的心酸。

她们不是扁平单一的性格形象,她们在复杂中彰显着自己的个性,因而才显得鲜活又真实。

真实的成长着,波奇在第五话中有一段独白:“成长这东西,说实话很难判断,跟努力又不太一样,最近的变化真的很剧烈,我开始打工了,现在偶尔敢跟别人对视了,但我感觉这不是乐队层面的成长,我只是刚脱离了水蚤和眼虫藻的等级,终于站上了人类的起跑线”贯穿始终地成长着的是纽带乐队演奏的进步和成员的联结。

最明显地成长着的是波奇在人际交往上的成长,但同样伴随着的是喜多吉他水平的成长,这点在live的细节对比上都有体现。

最后一场live上波奇也明显地关注到了喜多的成长,与第八话波奇救场喜多的目光相对应的,最后文化祭上波奇断弦时喜多扛起了波奇的吉他部分,波奇向喜多看去的目光。

这是成长之线交汇之时!

番剧的最后,后藤正文的《翻转岩石,晨光洒落你身》,背景是一个又一个被晨光沐浴着的熟悉的波奇常驻地,是波奇从走向黎明的见证。

那天夜里我藏匿于黑暗笼罩的角落里,咀嚼着孤寂与无人可诉的痛苦,MP3里循环到了这首歌,脑海里浮现出这些洒满晨光的场景,内心感慨了一句:波奇已经走向黎明了啊。

眼泪流了出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想起自己,恍惚间发现自己和过去的波奇一样孤独,喜欢待在无人的角落,将自己的内心封锁,没入黑暗,蜷缩着,独自承受一切。

没关系,总会过去的。

黑夜是孕育希望的土壤,所以孤独的人啊,在这漫长的黑夜过后,我们终将迎来黎明!

 10 ) 简直是社恐人士的翻版

孤独摇滚特别特别特别好看社恐们可以看看,每个片段都戳中我这个资深社恐的心,简直是我的翻版,现实中我连食堂都不敢去(太多人了)每次都麻烦同桌帮忙带饭。

一般人走路都是挑近的路线走的,而我是挑人少的路线走。

我也会在跟不熟的人说话时声音发抖脸红(不分雌雄都会脸红)。

一次在班里做中考前放松小游戏轮到我时全班都看着我,我想保持微笑但脸部肌肉太僵硬就开始自己抽搐抖起来了(不堪回首的黑历史)。

我也会因为第二天要当众讲话(做课前分享、演讲啥的)前一天洗冷水澡吹空调拼命想感冒发烧躲过去。

我想过看心理医生,但是因为要和医生交流害怕就没去,也想过紫砂,这样的人生太窝囊了。

总体来说这部番特别真实,心理描写也完全符合社恐的特征,不过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好友会帮助你克服社恐,只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孤独摇滚!》短评

看完意识到,原来年轻人还是想交朋友的啊,我们中年人选择和享受孤独。女主角的成长太依靠外界的助力,现实中的我们多半没有这么幸运。另外女主角家庭美满,在网络上有3万粉丝,靠视频广告获利30万日元,外表没有缺陷,实在不像是孤僻、社恐的小透明啊。有一些有意思有创意的动画表现手法。

4分钟前
  • 晓晓一
  • 还行

说是孤独摇滚,我想看到的孤独和摇滚全都没有,有的只是疯狂脑补的自闭社恐消遣和无聊的卖萌互动。这应该不是音乐番,同样是女孩子玩音乐,轻音少女和上低音号秒了,连音乐和live都不好听算什么音乐番呢。甚至同芳文社其他作品比都不算好,除去自我心理过剩塑造过火的女主无尽的内心独白小剧场混沌表情,剧情单薄到令人发指,相比于属于我最讨厌类型的女主性格,最让我作呕的其实是不停的消费社恐,充满了对社恐人格的高位凝视。难道真的有人对女主产生共鸣?我只能感受到对我的折磨和侮辱。看看人家丧女是怎么拍的

6分钟前
  • nwei
  • 较差

每个女孩都很可爱,尤其是凉,实在是过分可爱,制作也很精良,但确实有点低幼,能看下去但吸引力不够,也没办法太共情(虽然我也是个社恐宅)。

9分钟前
  • 路人甲
  • 还行

莫名无感

14分钟前
  • 木³
  • 还行

把社恐描写的太生动了,社恐不仅仅是逃避社交,症状还包括各种比较思维,拖延症,慢半拍,对视恐惧,完美主义,想一口吃个胖子...简直我的翻版好么

17分钟前
  • 东方卍太极
  • 力荐

实在不喜欢女主的性格,现实里也有又做又孤独又想获取别人关注的时刻,但女主内心戏实在太多,我只觉得聒噪,也变相理解了这样的自己有多令人讨厌

20分钟前
  • FH
  • 还行

反响超级两极分化,能出现这样的作品也不错。我是自一开始就觉得作品有在“消费”对“社恐”的刻板印象,自然难从这种戏谑的表现中找到共情角度。不过到后面,让本作更有趣的是追番的共时性——波奇酱后来不再需要时常打开视频平台看评论,因为我等真实的观众取代了虚构的粉丝,正注视着“吉他英雄”。

21分钟前
  • 屠龙侠912
  • 还行

玩抽象你们还是太强了!渐入佳境(作为摇滚知识入门篇是不可能的,高中生日常励志是可以的)

25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聊多了没有,好看好听才是真。

27分钟前
  • Joywhen
  • 力荐

创造力在有限区间的题材内做到了卷积般的延展和填充!乐队题材的任何作品可能在我看来都是雾里看花,差强人意。当然 BTR 的美好和有趣与音乐无关,与乐队更无关,任何摇滚乐或者 band 模式的音乐不需要也不可能通过艺术形式的转变而得到超过其本身价值的展示,音乐本体就是直通最高维度的存在,不需要歌词甚至不需要嗓子这种人肉工具。但 BTR 的精彩和闪光之处是人之内心,弥散于聊赖的角落里,折射在晨曦的露珠边缘。它作为作品有缺陷但独一无二,更不提 #BTRbandparody 这个 hashtag 标签下大家乐此不疲的玩梗和二创,追番还能追二级衍生文化同好交流 2333

32分钟前
  • wangzhy
  • 推荐

跟摇曳露营差不多吧

34分钟前
  • 芝麻小虾米
  • 较差

画的很好看,演出也很有创意,12集用酒蒙子的酒瓶当滑棒更是让人感动的飙出泪来,但依旧没法掩盖剧情有点无聊。

39分钟前
  • Logic
  • 还行

為什麼動漫總是要把女的畫成這樣?

43分钟前
  • 无处遁形
  • 较差

无趣

47分钟前
  • 神权在我手
  • 很差

这里有一首歌能算上好听?

52分钟前
  • ne一泥
  • 还行

呃呃呃呃,真的很无聊

53分钟前
  • 咸鱼漫游中
  • 还行

字数装不下了见影评。

57分钟前
  • 你啊抖
  • 较差

你的下一部kon,何必是kon

59分钟前
  • 朱长
  • 力荐

太尬了,这股浓浓的中二味儿我真的捏鼻。孤独二字从主人公嘴里说出来那是最低级的表现手法。

60分钟前
  • electricblues
  • 很差

很神奇的番,除了女主爸爸和另一个livehouse老板之外,就没出现过男性角色。一个讲摇滚梦的番,几乎没什么不良行为(除了嗜酒的菊里前辈),甚至大篇幅讲如何拍摄艺术照片和制作乐队周边产品。一句话说就是不装逼。不愧是女性作者且真人真事改编,一点那种“男的想当然画的幻想美少女组乐队”的感觉都没有。全女子乐队是最酷的!!!!!!!!!!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