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角的搭配无可匹敌。
无论是君臣斗,忠奸斗,都非常之经典。
多少刀光剑影,政治纷争都在嬉笑怒骂中,让观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
多年以后重温,也可以熬夜到早上七点才舍得放下手机。
唯一遗憾的是,遇到杜小月和佟掌柜演的那个格格都要快进,实在是有点麻烦。
其实不仅仅是这部电视剧,很多国产影视剧作中,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总是差强人意。
一类是“全世界的恶意都被我赶上,但我仍然逆来顺受”的白莲花,一类是拿着无知与蛮横当情趣的“刁蛮女”。
无疑,杜小月的人设就是第二类。
看过圆桌派关于“烂片”那一集对于影视剧价值观引导的讨论。
圆桌派里有一位剧作家汪海林,说是有点不能理解,现在的大部分的90后里,男主角不能对别的女生多看一眼,以前的三角恋套路用不上。
男主角只能对女主角关怀备至。
确实是这样。
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对的。
一旦男女朋友的关系确立,男主角不再撩别的女生,这是正确的两性关系,也是理想中的两性关系。
难道像这部《铁齿4》里面杜小月对纪晓岚一样吗?
杜小月,一个两度婚姻皆告失败的寡妇,服装和妆容怎么艳丽,怎么少女怎么来,完全看不出一点新寡的气质。
心花怒放地勾搭笔友,对于纪晓岚,嫌弃了又嫌弃,但是占有欲却极强。
主不主,仆不仆地,客居在阅微草堂,却完全是一副主人地气派,鸠占鹊巢,喧宾夺主。
完全不承认对纪晓岚有非分之想,但是大搞暧昧。
完全是教科书级的绿茶婊对备胎的态度,高兴了,有求于人的时候逗一逗,平时就颐指气使。
忠心的建议编剧万一有5,就扬长避短,专心致志的塑造男性角色就好了,女性角色没有也真的没关系的,
为了迁就观众对小月的喜爱,为了让她怎么着也要回来,祝君豪二号也在开篇就一命呜呼了。
编剧就这么硬生生的给了小月一个克夫命,也就纪晓岚命里带文曲星挡得了她吧。
XD为了迁就老纪、和二的对手戏分量,堂堂乾隆皇,就这么被两臣子在私底下在明面上玩弄来嘲弄去,毫无帝皇尊严可言。
也苦了乾隆了,谁让你手下就这两人呢?
没有刘墉,没有阿桂,没有文臣没有武将,有也是跑龙套的,你就只能靠他们俩。
是为了迁就年轻一代的观众么?
留言笔谈跟帖灌水都来了,唉,就差没来个纪晓岚的粉丝大吼一句,“我要沙发”了。
是要彻底发挥佟掌柜的风韵吧?
姐弟恋也就算了,发嗲吃嫩草也就算了,连装可爱都装得那么到位,如此葛松儿,不爱太难,那您就给个真正的潘安配得上呢?
来个鼠头鼠脑之辈,愣是让我对葛松儿的喜爱没有一个着力点,难受死我了。
我知道杨千嬅的笑容好看,可再好看她又不是金龟子姐姐对着8岁的娃娃,“单纯可爱的少女”这种角儿,就一定非30好几的她不行么?
42集完了之后自是被雷的不轻,不过俺们甘之如饴呐。
就像某豆友说的,他们仨什么都不干就这么站一起我们也开心。
水准不弱于前几部, 并且更显成熟老练,也就不失望了。
今年国庆节,刷B站的时候发现了纪晓岚1的解说,看完以后不过瘾,便在蜻蜓FM充会员听完了纪晓岚4的音频版。
我觉得这一部的前四分之三是最有趣的(最后一个小故事“忠义祠”略显无趣)。
这部剧首先该被贴上“童年回忆”的标签,尤其是对于我这样的大二党而言。
片头曲第一个镜头是一扇朱红的大门,随之是一声狂狷的“谁说书生百无一用”,紧接着便是剧情的开展。
有许多个暑假便是在刷纪1-2中度过的。
但这次刷4的经历很特殊,因为2022年10月,是精准防控疫情的最后一段时间,也是最疲惫、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被封在寝室里,外面的阳光却很好;百无聊赖,只能听书解闷。
结束了下午的课程后,我就拿着水盆去接水洗头、洗衣服,一边带上耳机(浴室没人的时候就扬声)一集一集地听着,听主角们的嬉笑怒骂,听BGM的京腔京韵,其中有一段扬琴/三弦/大鼓我特别喜欢,一边默默在心里学着角色们正宗的京腔。
有时候也看一两集电视剧,这时候室友经过就会说,“哟,看纪晓岚呢!
”最大的惊喜是这部剧将“庙堂”与“江湖”完美结合。
既有聚焦乾隆、和珅及其爪牙的谋略戏,纪晓岚为民伸张正义的“样板”戏(非贬义,指正面的戏码);又有小月、人草木、芊芊等一帮草根角色的戏码在。
剧情由帝王、高官、百姓、侠盗构成,像一幅浮世绘。
第四部的人马很齐味也很正,个人最喜欢第一部和第四部。
现在的国产剧再也拍不出以前那种轻松的感觉了。
从第三部开始就可以走下坡,引人剧情勾魂破案狡诈官场消失的一干二净,剩下3个小丑嬉戏打闹,卖弄嘴皮,矫情做作的剧本实在让人失望,以前是70%案情+30%诙谐幽默,现在是90%恶俗打闹+10%的案情,看了本剧你就知道我所言不虚。
是配音吗?
效果极差,没有现场感。
最让人感慨的是小月老了。
仅凭以前对本剧的喜爱,勉强3星。
我那么激动下了好几天 结果就出来个这!
题目叫铁齿铜牙 可是剧中的纪晓岚几次三番被人问的哑口无言有理说不清 不懂得就计谋 反而一次次犯忌看的我起急上火的 这不是演员的错 这是导演编剧的问题 本子写的太没有水平 那个睿智 机警 幽默的纪晓岚 变成了一个罗里巴嗦的老疯子那个九五之尊的皇上变成了看耍把戏的看客那个贪婪 狠毒却体君的和珅变成了在皇上面前的哈巴狗至于杜小月 再次克死了她男人 体面的回到了纪晓岚身边也不知道算个什么样的人 无性格特点人还是那些人 脸还是那张脸可是 人物再也没了血肉剧情苍白 对话低级 情节拖沓 漏洞百出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无所谓的剧情上明明一句话能表达的 非要讲二十分钟一场场本应精彩的辩驳成了闹剧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成了你对我错的简单句子这仅仅是为了拍而拍 为了写而写的电视剧各位 都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了不要再出什么纪晓岚5 纪晓岚6以如此的速度下滑还不知道以后再拍出来的电视剧要糟糕到什么程度
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能看出人间温情。
别的先忽略,就说皇上,和珅和纪晓岚三人之间的感情。
先说皇上和纪晓岚,一个是明君,一个是忠臣,君臣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此处不作细说。
再说皇上和和珅之间的感情,有的人说和珅在皇上面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为的只是做好自己的贪官,哄好皇上就是巩固自己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位子,而皇上呐,留着和珅是为了听一车车的好话,为了在关键时刻有人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为了在自己也做了什么错事的时候,有人帮自己圆谎。
看似有道理的话语。
可是在看了本剧之后,大家都不愿这么想了,以和珅在大清的地位,谋权篡位不成问题,可是他为什么没那么做,为什么偷偷摸摸的做点坏事,每天藏着掖着,因为他对皇上是有有主仆之情的,剧中的各个情节都透漏着和珅对皇上的惦念,关心,有些真的发自肺腑。
再说和珅和纪晓岚,他们是公认的一对冤家,每天从日出东山到日落西山,两个人没一刻时不吵着的,纪晓岚最了解和珅,清清楚楚地知道和珅是天下第一大贪官,可他从来没给过和珅一条死路,处处留活路,纪晓岚每天嘴上说着和珅做的坏事,却从来没在一个严肃时刻真正的揭发他。
而和珅,一向在遇到自己升官路上的绊脚石时必除掉,心狠手辣,杀人从没眨过眼,他嘴上再怎么说恨纪晓岚,却从没动过他的一根毫毛,留着他的一口铁齿铜牙跟自己斗。
在看到剧中“人在草木中”一话时,甚至被和珅感动了,他在面对一个单纯的姑娘时,也透露出了常人该有的真情,他每夜冒充纪晓岚,给姑娘讲故事,把她当做是自己的女儿,还说如果芊芊瘫痪了,他愿意养她一辈子,和珅并不是什么铁石心肠的人,他也有一肚衷肠,也有一腹温情。
也许说这样的话,有些可笑。
在理性的人眼里,这番感性的话不可理喻。
但这却是我在看完这部剧之后,真真实实的感情。
13年前的剧,重温儿时经典,还是要看。
但是一言难尽,前两部印象深刻。
堪称经典。
这一部完全风格变幻,感情戏太离谱。
没有灵魂了。
编剧还安排和珅经常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吐了。
而且小时候无条件支持纪晓岚,现在岁数大了,看这部戏感觉有点恶心,尖酸刻薄。
相反和珅演的云淡风轻,戏如人生吧。
张国立儿子不就溜果子被抓了么,上梁不正下梁歪。
给三分吧,随便看着玩儿这个嬉笑怒骂的戏份只要讨观众喜欢,三观没有太大问题就过得去的但是杜小月这个角色就。。。。。
处理的一言难尽又不和纪先生好,又到处争风吃醋,还啥事儿都管,这就有点儿过分了这个身份有些拎不清啊,不知道到底定位在女主人呢还是寄宿的外人呢,还是单纯的格格私访呢好像都不是,又好像都是纪晓岚家里过于寒酸了,上上下下就一个丫鬟,虽然不用考虑在史实上抬杠,但是也不要太过分吧
真的是小时候经典啊,喜欢小月的直脾气,虽然感觉有点虎😂喜欢纪晓岚的睿智,虽然也吃亏😂喜欢和珅说话的语调,但是就他坏😂,皇帝么……对他印象不太深😜这部剧可是我的经典啊,小时候有些剧看的挺好,现在想想觉得看那些言情傻白甜玛丽苏太幼稚,尤其看情深深雨蒙蒙时跟着哭跟着笑,那时候特喜欢何书桓,现在想想那个何书桓最差劲,渣男一枚,哪有这部剧有意义,经典就是经典,经得起时间考验。
这戏是不是借古喻今啊我怀疑。
和珅是奸诈是贪官,但能办事;纪晓岚为民请命只能进政协起个监督作用。
是宣扬帝王术么?
道德楷模要树,国家大事更要和珅这样的去办。
明年就辛亥100周年了,还宣扬这,这TMD是不是全民族的悲哀?
王刚老师是不是因为老来得女,演得越发卡通,带得纪晓岚也二乎乎的,哪里像冤家。
古往又今来,故事里能让人记住的不都是坏人么……一脸正气的只能当旗杆或电线杆。
纪晓岚4很IN的一部古装剧,皇帝让大臣回帖,才子佳人聊QQ(笔谈),邹静之无愧身价最高编剧。
袁立喜欢纪先生!袁立到底有没有演过其他的片子 抠鼻
张国立你弄够了没
无聊的时候看两集,其实也不错。就是别在把它当正剧,或者历史剧看待了;或许它从来就不曾是。现在的风格有点儿像武林外传。。。
前段时间某脱贫县400万(?)拍宣传片,层层转包,最后实际拍摄者就有5万资金, 还被拖欠。然后我就觉得这部纪晓岚真是绝了。
慕名去看,扫兴而归,有些所谓的经典就是时代滤镜
太重复了 没看第一部时那种乐趣了
除了杨千嬅那部分 其他都还不错 很老到的剧集。
我和老爸老妈晚饭后的新宠~
这配音听着都想吐
越来越傻 全剧看点就剩杜小月了
x
Mark
这些天终于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在这些日子里。它就是我的鸦片。每天浑浑噩噩地生活,只能用它来麻痹自己。它是我的酒,陪我走过最艰难的日子。看它的时候,我能忘却一切烦恼,当然,这两天的政治课也逃了。
剧情有太多不合理,不过挺搞笑的。
编剧是黔驴技穷了,一听和珅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就郁闷
纪晓岚和杜小月????
这一部真不该出现.. 第三部已经在走下坡了. 这部直接毁了系列..
父王開個PPS天天看 小的陪看
还不赖~
这个系列还是有很多美好回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