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符合我的心声啊 你们能理解留学生语言不好且被扔到班里只有我包括在内的两个中国人的班里想说话又不好意思说想打招呼也不好意思打招呼只能默默玩手机的心情吗 其实卤煮从小到大都是一个活泼开朗勇敢自强从早上睁眼到晚上闭眼一直嘴就没停过一直说说说的童鞋 不管是从幼儿园还是出国后到语言学校 卤煮都能凭借着良好的交际才能与口才第一时间第一天交到臭味相同的盆友 记得卤煮高中的时候 热爱说话的习惯依旧持续着 并且严重干扰到周围同学的学习效率 于是卤煮的班主任就开始以极快的频率更换着卤煮的座位 从班里最不爱说话的男生的同桌到讲台的前面也就是第一排的位置 卤煮统统坐过 可是 卤煮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能 仍旧秉持着走到哪说到哪嘴巴无时无刻不在BBB的状态 之后 卤煮走出了我们的大好祖国来到了尼轰国 进了语言学校 但卤煮依旧可以凭借着烂到家的日语和高水平的汉语成为班级的第一名嘴甚至交到了一个泡菜国男盆友 可是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卤煮迈入大学后变成了一坨翔 尼玛卤煮的班级里只有五个留学生 且只有两个说中文的 且其中一个是马来西亚人 和她对话的内容就是你问她一个问题然后她要望天30秒才能回答你 尼玛卤煮的班级里都是小姑娘 你们能理解日本女生说话的速度吗 那简直快的和天边的流星一样了 卤煮又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 于是 卤煮就和小丧一样 练就了一个内心在无限吐槽表面却面无表情的本领 不是卤煮不想和日本妹子聊天啊 是卤煮不知道怎么开口啊 卤煮其实一直在心里想要不要和她们打招呼 可是卤煮又一想根本就不熟 那还要不要打的时候就已经凭借着本能面无表情的从日本妹子面前飘走了 你们能理解一堆日本女生在你面前快速的聊天 你的脑子勉强跟上他们的聊天内容就已经精疲力竭了 更别说见缝插针揣着卤煮烂到爆的日语像她们阐述自己的思想有多难了 你们到底能不能理解卤煮的心情啊 真的只有小丧可以和理解卤煮啊 卤煮真的好担心大学四年交不到男盆友啊 卤煮真的很担心大学四年的狐朋狗友都是中国人啊 卤煮真的极度担心不久的文化祭卤煮真的要和小丧一样没事找事看手机只能和中国盆友臭贫的度过啊 你们到底理不理解我啊!!!!!!!!!!!!
真的只有小丧你可以理解我了啊!!!!!!!!!!!!!!!!!!!!!!!!
怎么办 这已经不是一篇影评了 已经变成吐槽我的悲催蛋逼的大学生涯了
嘿嘿,短评中的很多恶评,正是很多人对于我们的真实看法。
虽然面对面并不会说出来,但是天涯的帖子、知乎的匿名回答和朋友圈的对某人不可见,都充斥着鄙视和厌恶。
对此我并不想向他们解释什么,客观来说他们这么想并没有错,毕竟我们作为少数,实际上是这个世界里的异类,而且我们身上积聚的负能量,的确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困扰。
当然也没必要羡慕他们,与其希望小丧变成现充,还不如让她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特一面的人。
强迫自己做不可能的事是很痛苦的,为何不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呢?
五年前第一次见到小丧时,我也一直想着获得所有人的认同。
而如今,我选择了一个孤独的职业,并不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但是我能很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至于大部分人怎么想,我已经不再关心了。
希望所有小丧们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
对待文艺作品我的偏好一直是悲剧高于喜剧的,虐的越厉害越能打动我,譬如米兰.昆德拉,譬如托马斯.哈代。
这番由于第一集就中枪中成筛子,因此后续不管剧情发展的多恶心也没弃,还是把12集都给看完了。
丧女必须是小众作品,因为主角在社交经历中所体会到的那种绝望感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经历过。
没有经历不说,而且很难理解,更不要说共鸣了。
我直到本科3年级以前社交依然很成问题,遇到不熟悉的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在外面迷路了宁可用手机查地图也不愿意找人问。
EP01里智子在餐厅里碰到了同学,为了避免尴尬的对话而设计路线躲开对方。
这种情节在旁人看来或许荒谬,是夸张是杜撰。
然而类似的事情曾经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身上——故意放慢步速避免赶上不熟悉的相识,看到对方进了电梯就改走楼梯,等等。
这种事情说给旁人,简直像奇闻异事一样,讲笑话罢了。
然而当事人心中的那种不适感,大概也只有动画里的马赛克变身能够表现吧。
丧女每一集的套路就是主角试图用各种方法改变自己丧的命运然后可耻的失败了。
Anime不能指望他剧本有多精良,因此重复套路也还可以接受。
问题在于如此的桥段反复多次之后对于主角的同理/同情心,无论开始的时候有多强,也被削弱了,进而开始感到一切的问题都是主角自己作出来的。
不作死就不会死。
然而我们说着这句话的时候有谁遵守过它呢?
作死是但凡对生活还有些许希望的人的本能:渴望改变。
我的社恐倾向大概处在需要心理治疗和普通人之间,虽然有些影响生活但还不至于让人疯掉。
而智子基本就是需要心理医生的节奏了。
真不知道主角是如何在这样的状态下还能每一集都热情满满要去改变自己的人参的(明明是因为不这样就无法开展剧情吧)。
主角陷入这种“不受欢迎”的死循环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信息交流机制。
必须承认智子每次试图让自己受欢迎的企图都很扯淡。
她没有存在感,因为她从来不和别人交谈。
她不和别人交谈,因为她做不到。
如此就只能从另一个方向努力,试图用各种方法引起别人注意。
然而引来的至多是异样的眼光罢了。
最可悲的是即使是异样的眼光,也并没有标识度,不能使她从人群中脱离出来,不论怎么作死,还是“不爱说话的奇怪同学”而已。
如果我们接受社交恐惧症的根源乃是太过在意他人对自己看法的理论,那么就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他人对于我们的看法到底有多重要?
说实在的,我觉得如果声称我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只是声称而已。
你倒试试所有人都不喜欢你包括自己的亲妈?
人生活在社群之中,如果没有来自外界的肯定,也只有叔本华那种节奏才能继续自娱自乐吧。
智子最后一话那一呵呵,我倒没觉得什么。
放弃了罢了。
退回自己的壳层中,找到自己的occupation。
乙女游戏也好,学术也好,为生活找个重心。
真能跟叔本华似的,也不坏了。
有宅过或自闭过的人会懂那种心情灰暗、相貌平常、不敢与人说话的感觉,心中想要有所改变却走不向前甚至倒退,智子一直想改变却一直脑子抽风,所以全剧的笑料大多集中在这位空气同学的黑暗吐槽与不得其法。
即使现在的我也是半宅半外,所以不管有没有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去看黑木智子,每次看到有点悲伤的音乐响起,智子开始反思时想改变时我都是怀着希望的,对于今江给她的拥抱我想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但最后看见今江的内裤却伤心地跑走了,所有走马灯的丢人的过去竟然对她一点儿激励效用都没有,只能说我失望了。
所以呢,结果全剧只是她自己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关于丧女的故事么,故事要重演一下么!
一开始有些地方会觉得“啊中枪了!
”比如说自己一个人总是没有勇气进咖啡店、商场、内衣店等等和朋友去的话会很羡慕朋友能完全融入环境 而自己却格格不入最喜欢的还是去图书馆 见到陌生男生搭话 会内心很雀跃 反映到表面的就是完全的手足无措和脸红假期永远是自己一个人过 但是相比女主 自己的情况更趋向于“就算朋友来找我玩也懒得出去”其实就是个阿宅而已 而且是个不思进取的阿宅看着看着觉得 相比女主 自己显然更单纯一些 没有想到那么多JK必须要做的XXXXXX 盒盒盒盒盒算是优越感么死宅这就是所谓社交恐惧症吧 但是发生这种事情 怪我咯?
整体评价的话 这部番还是略显无聊的日常向 女主最后的选择和自己本身的轻微强迫症是我看到最后一话的动力OP碉堡 尤其是B站上的空耳君简直了ED喜欢!
一开始看到评论区说很好看,最后因为无聊居然看完了。
看的时候无数次对女主的羞耻play看得心服口服。
虽然我也平时会偶尔yy一下,但是打死都没有她那么严重啊·。
她这些妒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已经看得我尴尬症犯了n次的地步了。
小时候她明明很可爱啊,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说句实话,我这么在意,确实有在她身上看到自己影子的原因,我想起了很多不想去回忆的东西,这些事情也很多次折磨过我,偶尔还让我感觉到抑郁过。
但是那些都已经过去了,我不去在意,不去回忆,都没有人会想起的。
而我现在,能为我的不作为找出n个理由,例如原生家庭啊这种。
但是那些真正在努力的人,听到我的理由一定会感觉很疑惑。
因为她们是不会有时间去考虑这样的事情的。
而且,你有努力的理由啊,不想继续过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生活,可以自己走出去不就是你现在最有动力的事吗?
挺喜欢小丧的。
想起自己初中时也有一年半处在相似的状态,直到朋友出现将我搭救。
唉,那日子可真难捱呀。
看完后一直在思考反复折磨着我和小丧的究竟是什么。
受友邻的启发,有了两个想法,一个关于价值,一个关于两性。
假设价值是指一切人之所欲者,其中似乎又可再分成两类,一种是相对价值,一种是绝对价值。
相对价值基于人和人之间的比较,绝对价值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协调。
相对价值常见的类型有权力、金钱、知识、魅力;绝对价值则有健康、敏捷的思维等。
一种区分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方法,是设想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人类,此时某一事物如果还对自己有意义,那就是绝对价值,反之即为相对价值。
显然,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权力、金钱、魅力都变得毫无价值,而健康的身体依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存活。
知识的情况有些特殊,是指和生活常识相对的,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那一类我们所崇拜的知识。
知识的价值,很大程度来自于其被极少数人掌握的相对性。
另一方面,人尽皆知的常识就没有相对价值,只有绝对价值。
如果我们把这一方法扩展一些,除了个体,也可以适用于二元关系。
对两个人而言,设想我们是世界仅存的两个人类,不难看出,所谓般配、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之类的都是相对价值,而两人间的信任和默契则属于绝对价值。
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很难说孰优孰劣。
相对价值衡量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的能力,绝对价值代表我们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二者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幸的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严重失衡的社会,追逐相对价值,忽视绝对价值,使大多数人都活得很压抑。
每一个人都变成了相对价值的狂热囤积癖,试图保有远超自己生活所需的相对价值。
而相对价值,由于其基于人和人的比较,别人的相对价值上升,就意味着自己的相对价值下降。
这恐怕就是我们被动态的来源。
除了动画中被别人定义、被别人评价之外,还有我们兜里的100元钱,即便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当馒头从1元涨到2元的时候,其价值也会被动地下降一半之多。
对相对价值的追逐已然演变成一场失控的军备竞赛,将我们所有人都裹挟其中。
在这样的社会中,内心阴暗扭曲的只有小丧吗?
相对价值,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极端富有和匮乏的都是少数,中间的占大多数。
小丧的自怨自艾是病,中产的谨小慎微、患得患失,富人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又何尝不是病呢。
就好像动画中,小优第一次和小丧出去玩时坦承,和小丧在一起才感到比较放松,可以聊一些宅女喜欢的动漫话题,在自己的高中都不敢聊这些。
小丧和小优的区别,仅仅在小丧得的是罕见病,小优得的是常见病罢了,但常见病它也是病呀。
有趣的是,片头曲中有一句“看我的心灵有多美”。
我想,小丧并不真的那么在乎相对价值,向往成为一个所谓的bitch,她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懂她的朋友啊。
另一个想法是关于两性的。
小丧表现出对男性的极度渴望,却并不让人觉得里面有任何爱的成分。
渐渐理解了就像男性物化女性一样,女性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物化男性。
在小丧那里,男性如同勋章,不过是自身魅力的证明。
进一步想,这个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很多时候正是彼此痛苦的来源。
男人恨女人,女人也恨男人。
女人被男人剥夺了所有资产,被迫依附男人生活;而男人终生处于对交配权和资产无休止的争斗中。
按《凯列班与女巫》一书所描绘的,历史有点像是,男人首先把女人推下了悬崖,女人则在最后一刻抓住了男人的脚踝。
男人开启了这个仇恨的循环,而历史在经过许多世代后早已面目模糊,社会变成了一个冤冤相报的死结。
你把我当工具,我就把你当资产;你把我当精虫,我就把你当便器。
真正爱男人的女人恐怕很少(不是那种爱上某个“优秀”的男人)。
古怪的是,当遇到女生对男生说“给我坐着尿”的时候,我依稀感到了一种女性对男性的爱……细究起来,其原因可能是:女生愿意和男生共用一个厕所女生会对男生说出她的真实想法把男生当成一个有大脑的人,可以共情、反思并改变自己的行为希望我也能做一个爱女人的男人。
嗯,第一篇崩坏影评,大概,求抚摸哟亲*POINT 1 丧女的自我觉醒:你不是丧女谁是丧女*黑暗的房间,电脑屏幕上只有这段话闪闪发光昭示着它的NB闪闪的存在感:丧女的定义,被称作为丧女的定义是:1、没有和男性交往的经验(搭讪算么)2、没有被告白过(这个还真没有,说不定有被暗恋哦)3、还是处女(嘛嘛说贞操要保存到洞房)这么定义的话,那丧女的比例应该还算蛮多的吧!
我就不信在美女没那么多又有一堆男人去搞基了的情况下,单身女人的比例会很少。
不过,就算我是丧女,我也没有女主那么悲催吧!
(?
)但是,从第一集看到第五集后,看着猥琐女主展现出的这种自我感觉良好过头、一个人也能自娱自乐、熬夜太久的浓重黑眼圈、总以为自己很可爱(大雾)、自以为高人一等其实只是中二病患者、狂热爱好耽美工口、自己的好友是美少女还超受欢迎、看起来很阴郁但其实很想求交往、被母亲大人逼着打扫卫生...........这种既活该欠虐蠢毙了又可怜可笑可悲可叹又难以言喻的感觉......啊咧,等等,这种就要破茧成蝶的就要接近真相的感觉。
啊咧,等等,难、难、难道,我就是传说中的丧女?!
啊咧,等等,难道我真的有这么悲催?!
(你真相了)于是乎,这个整个高中都没发现自己是丧女没觉得自己多可怜的白痴终于在大学的时候,在看《丧女》的时候,在看到丧女第五集的时候,察觉到自己是丧,女,了(喂,你是有多迟钝啊!
一定是我生活的方式不对!
)。
很好,在拥有了宅女、腐女、废柴女的标签之后,我又获得了丧女这个标签(喂,这没什么好得意的吧),很好据说在集齐了七个标签之后就能召唤出神龙实现一个愿望(大雾)!
我现在已经有四个了,还差三个。
*POINT 2丧女的自我解析:丧女也有少女情怀*“就算只有一次也好,想被男孩子温柔的对待啊。
”少女撑着别人送的伞在下着小雨的路上嘀咕着。
“是啊,我并不只是想看烟花,跟谁一起看一样的东西,只是想快乐的度过这个时光。
”(话说,真人XXOO跟烟花哪个比较好看呢?
)少女趴着顶楼在别人的陪伴下一起看烟花(大雾)。
在如此猥琐的《丧女》中也有一些闪耀着青春光芒的温情瞬间(大雾)。
唉,谁在年轻的时候没点少男少女的浪漫又幼稚的情怀呢,想要变得受异性欢迎变得花容月貌英俊潇洒什么的,对坐在旁边的少年(少女)同桌或者坐在身后的班草(班花)有点幻想什么的,紧张的时候语无伦次结结巴巴,看见校草(校花)就心跳加速什么的,一起床就春梦了无痕只因为异性相吸什么的,这绝对是正常反应。
虽然女主对少女情怀的表现方式从第一集开始就如野马脱缰般的向着猥琐变态的道路狂奔着,但这不妨碍她散发着泛着油污的粉色青春荷尔蒙(如果她有的话)。
*POINT 3丧女的自我安慰:就算是丧女也没关系*虽然女主是个丧女,还是个很没有自知之明很喜欢YY很爱面子很游手好闲的丧女,都更新到第九集了初吻还没一个男主成迷(其实男主是她弟吧),但是这也没什么关系嘛,因为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平淡无奇充满各种BUG还没有补丁,种马后宫逆后宫神马的都只存在YY的世界,《兄弟战争》这种变态的逆后宫绝对只存在于欲求不满的女人的脑洞里啊,白马王子黑马王子斑马王子狮子王什么的全都是浮云,性感成熟邪魅一夜七次郎又菊花不败的大叔受只存于二次元(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只有竹竿样的青涩小毛头和中年大叔的秃头、啤酒肚在视线中充满存在感。
其实,有个傲娇(?
)的弟弟用他别扭的方式在关心你就很幸福了,有个白嫩的萝莉妹纸觉得你其实也很可爱就很幸福了,有个性感迷人的好友跟你聊天就很幸福了,有陌生的男孩子在雨天送雨伞就很幸福了,有只猫咪(还是公的!
)在流星划过的夜里向你求抚摸就很幸福了,有沉默的父亲在深夜把你抱上床(原谅我想歪了)就很幸福了,有个老妈只是偶尔让你打扫一次卫生就很幸福了,有那么多零花钱用来买18禁game就很性福了(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你怎么还不知足啊,魂淡女主。
至于受不受欢迎嘛,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人是受欢迎的,明星和粉丝的数量绝对相差很大,少数人负责光芒四射普照大地求仰慕求崇拜,多数人负责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求抚摸,是植物的话永远也变不成太阳和月亮,是植物的话就乖乖去大战僵尸吧亲。
所以,我想女主到最后也不会变的受欢迎,虽然这个现实大概会很让她受伤(谁让她那么迟钝),就像她想找人一起看烟花享受一下花前月下,最后却只能和两个小男生趴在顶楼看对面旅馆的男女现场版AV还不带马赛克,虽然这个结果和她想象的相差甚远,但起码她也看的很愉快很荡漾。
SO,她不受欢迎怎么想都不可能是我们的错嘛
我不算一个动漫迷只是喜欢看喜剧今天在YouTube 上搜索anime comedy在某个十大排行榜上找到了这个动漫 。
很多人都说喜剧往往都是有一个悲的内核。
确实,因为喜剧一般都是描写生活中很琐碎的细节 ,通过揭示生活中的荒谬来制造笑点。
以我的理解这也是幽默的一种原理。
举个例子来说,射门的时候一个足球踢到门框上然后反弹到球员的脸上,那就成了一个很搞笑的视频。
那这个视频有什么意义呢?
没什么意义,就是荒谬,结局与观众的期待造成一种反差,然后就产生笑点。
我看喜剧的时候也在想它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呢 ,然而喜剧在很多时候都是在表达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就很丧。
这也就是现实啊,因为现实就是这么丧。
喜剧就是这个样子的,把很悲惨的事情用一种搞笑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个俗套的故事比如热血类动漫一般它的情节就是主人公追求他的梦想,冲突都是外在的,包括友情啊爱情啊,都在围绕得到与得不到之间展开。
显然丧女不是这样,所有的冲突都是主人公内在的冲突。
如果主人公追求的目标最后得到了,那么也就不丧了,那这样也就俗套了,这也正是我喜欢它的地方。
喜剧的作者往往都是对生活观察很细致的人,有了一些灵感马上就要记下来,整天都要思考,不断的剖析自己,所以喜剧其实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喜剧作者也有很多得抑郁症的。
我看这部动漫我觉得作者的心思一定也是很细腻很敏感的,否则抓不住这个点。
Ellen degeneres在粉丝来信环节说到关于孤独的问题,是我听过最励志最不矫情的。
如果你花更多的时间独处你会更明白你是谁,你想要的是什么,最终你会比别人更擅长沟通。
如果我回答说"我也很孤独啊,每个人都很孤独啊"或者说"都是这个世界的错!
甚至"你得改变一下你的性格"那有个卵用。
是宅人就去宅人圈混嘛,以后也可能会很受欢迎呢。
所以说不管怎么丧,总是有一些温暖的小细节,希望总是有的吧。
莫名的沉默、焦虑、惶恐,与人对视时来自内心深处的颤栗和紧张,说话细声细气,讲上两句话就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一般,感到自己被人孤立,没有存在感,几乎没有朋友,整日和漫画BL游戏在一起,偶尔骚扰一下自己高帅富般的弟弟和上了高中后咸鱼翻身的闺蜜,茫然的试图改变自己的处境。
这是关于黑木智子的高中故事,也是一个类自闭症患者的故事。
说她是类自闭症患者是因为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自闭疾病,而是社交焦虑综合征,也和她莫名而沉重的自卑感有关,这种种压力交替在一起才造成智子当下的处境。
事实上智子很多时候她所面临的窘境都是自己亲手造成的,但智子并没有理智的去分析其中的症结,而是单纯的将问题推给别人,造成满世界都充满了恶意的错觉,以至于自己身上出现具象化的黑色空间领域,旁人不得寸进。
自卑是智子痛苦的根源,而自负是智子徘徊在痛苦之中不得寸进永世不能翻身的祸首。
这是适用于很多人,但很多人不愿承认的东西。
智子所面对的悲惨的人生境况其实很多人都碰到过,只是程度和频率不同而已。
所以很多人看到这部作品总是怀着一颗悲悯的心看到智子被虐的欲仙欲死抬起鼠标想关视频的时候总是又放了下来情不自禁的还想继续看下去。
智子的痛苦带给人很多欢乐,但也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影子,动画也是故事,故事总会反映到人的身上。
智子所映射出的是很多人身上都曾出现过的东西,让人不愿去面对的一些东西。
比如自卑,比如自负。
说道这里,其实这个短文已经和这个动画关系不大了。
其实我写这篇短文也是因为我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能够感同身受的缘故,因为我以前高中的时候曾经有那么一年的时间所体会到的跟智子很类似。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我并不知道宅是什么,也不怎么打游戏,当时只是比较中二,又单纯又傻的文学青年而已。
(就是现在贬义的那个文青,天天抱着书看,闷头写东西 非常二 我开窍晚 )当时我碰到一些事情,心理状态非常糟,在学校接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说话。
因为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上学,彼此都不认识,直接被排挤成怪人、性格扭曲之流,只不过我不在学校吃饭也不住校,个子高身板壮学习也不差,所以在学校里也没什么人过来找我麻烦。
一年之后才从那种状态中走出来,人也开朗了许多,但还是因为这些事情被周围的人定下了标签,整个高中下来没交到什么朋友,直到进入大学头一年才彻底学会怎么和一群陌生人迅速交际。
虽然我并不支持其他不适应群体社交的人强迫自己学习强制性社交,但我自己是这么做的,我认为这种社交方式必须迅速掌握,因为当时我被父亲拉去谈话,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可能很多人觉得我听到的那些话很做作或者老生常谈,但我认为这些理念是很有道理的,有时候人脉比知识更重要,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我一直觉得人经历的越多,成熟的越快。
很多时候回首看自己初中高中的那段时间,都觉得很羞耻,二的不行,尤其是当时的自己还写下什么日记小说之类,更是巴不得直接烧掉,但真拿到手里又有些舍不得,人都有这么一个状态。
我一直认为智子的这个故事其实是作者本身一方面的写照,我也相信智子总有一天会从这种尴尬无比的境态中走出来,把自己收拾干净,穿上好看的衣服挺胸抬头的走到服务员面前面带微笑的说出:“给我一个中杯拿铁,不要糖。
”那些唯唯诺诺阴暗潮湿的心理状态终究会消失,因为我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已经隐隐看到那个作者面对智子时那张满怀恶意,不虐个千百遍绝不罢手的笑容。
(这个作者就是在虐以前的自己。。。
这个混蛋!
让智子打扮一下带个眼镜会死?
(╯°口°)╯(┴—┴)
不是爱,没共鸣~
今年最虐番无疑 小丧你为什么要放弃治疗
膝盖疼…… 要有第二季啊 要跟小丧一起成长 啊哈哈哈哈哈
排句弹幕...小丧至少还有个弟弟。【
泪
(7/10)感觉挺复杂吧,这片外向的人会觉得是狗屎,内向的人会觉得是圣典。感觉作品放大了社恐症者的缺点,虽然在智子身上看到了自己过去的某些身影,但智子某些“白痴行为”我是不会去做的,而连续一年无法和老师打招呼也感觉不太真实。然而从结果来说,我却和智子一样:几乎没有朋友。
剧本烂到极致,所有角色的性格全部都是单面的,反应得社会现象也被夸张得脱离现实…若没有代入感自然会觉得讨厌,若有代入感的话看这片子如此看笑话似地嘲讽自己的人生岂不是更应该感到愤怒和厌恶?另有诸如“不经过就不会懂”的神论,黑木有此下场完全是由于自身性格的内因,何有不经过就不会懂之理?
好虐【以及追这番最超值的是听到miku的夏祭り٩(●˙▿˙●)۶
一女自言自语心理活动日常番,偶尔看下还ok,应该不会追下去。弃。
这种微妙的共鸣感是怎么回事,明明我当年是个现充!
有点烂尾
6/13 漫画都看了 动画攒的太多了 不敢食用那么多负能量 不补了。
朋友介绍看的,无感。不管我怎么去想你不受欢迎这件事都是你自己的错!
绝对的黑马 虐的你想不看都不行
没错,我是丧女,怎么样啊!!
本季top3
恶意满满。智子不是社交恐惧么,你们干嘛把她整成个心理变态总想着报复社会的猥琐色情女呃。鉴于制作还不错,给三个星星,其实三个都嫌多。
我连俺妹都看不下去更不用说俺姐了。话说这么高的分是什么情况?
我喜欢那个一直努力想蜕变成蝴蝶却努力错了方向的你
…[明显烂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