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这部谍战剧算是一部大制作,整个谍报战线的群像戏,开天辟地头一回。
人物角色之多、真实原型之多、地域变化之广,在谍战剧里都算头筹了,就凭这做到了这点,加一星。
说到欠火候的地方,主要还是几个女性角色选演员失败了,过于精致和油腻(妆容过于精致),表演也缺乏时代的沉重感,这里主要是指女一陈玉婷、女三琳达、女四庄媚娇 ,尤其是女一号,整天就知道插个裤兜摆pose,神烦!
而女二沈洁、女五郑群的表演,则都认为是比较出彩的。
另外,本剧大量男性角色的表现,普遍比较有张力,看着自然顺眼。
最后说下本剧最大的收获,就是下面这张图:淮海战役后的总结会,只来6个人,4个是共党,另外两个背景未知。
树倒猢狲散,留在光头身边的,只剩下对面过来挖情报的人咯,颇具讽刺意味。
这也是影视剧里首次用真实会议画面的形式,诠释了KMT军系被“渗透成筛子”的盛况。
全剧秒杀所有角色的存在,女性的温柔细腻坚韧完美表现出来了。
克制的深情,缓缓的渗透力让角色丰满深刻,含泪的双眼一闪而过,在角色之内又在角色之外,多么凶狠的人物塑造。
没有一丝夸张,沉稳而不沉闷,丝滑而水润的角色塑造。
这么厉害的演员真是不敢轻易用,太压主角的光彩了。
她一出场感觉她就是主角。
☞ 《信仰》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谍战大剧,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之间斗争复杂微妙,这就是《信仰》的背景。
故事从这里展开,赵云飞一个原本效忠国民党的军统局军官,他的一生在这一刻开始了巨变。
赵云飞最初负责审查共产党宣传品,在此过程中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革命真理逐渐感召他。
这不是简单的转变,而是一次灵魂洗礼,从迷茫到坚定,每一步都充满挣扎。
他不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有思想、有信念的人!
李克农是我党的情报专家,对赵云飞影响深远,这个角色不仅引导着赵云飞找到自己的方向,还帮助他成功渗透到国民党内部的重要部门进行间谍活动。
这是一场智与勇的较量,也是对人性和意志力的考验,剧情设计紧凑激烈,一切看似顺风顺水,但总会有意外插曲打破平静。
当你以为主角要暴露或任务即将完成时,总有新的危机出现,让观众目不暇接、心跳加速,《信仰》凭借这种巧妙设计堪称谍战剧中的天花板!
演员们表现出色,秦俊杰将赵云飞从迷茫到坚定的人物转变演绎得淋漓尽致;阚清子饰演善良坚韧的陈玉婷,是那段动荡岁月中的一股清流;郭涛饰演沉稳睿智的李克农,则赋予角色深厚智慧与担当。
他们不仅塑造了角色,更带来了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验,为了真实还原历史,《信仰》剧组多地取景,并精心复刻道具服装,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年代。
不仅如此该剧通过细腻描绘主角之间真挚感人的爱情故事,为整部作品增添浓重的人性光辉!
冲突设置也非常巧妙,高度紧张刺激,如同智勇较量一般,每个高潮部分都能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让人看得过瘾又惊叹不已。
这些冲突不是无谓制造紧张氛围,而是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网友评论纷至沓来,有人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谍战片,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另一位则表示每次看到关键时刻,我都会跟着屏息凝神,这种感觉太棒了!
这些反馈无疑证明了该剧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和共鸣!
这不仅是一部影视作品,更是一种精神传递,《信仰》展示的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改变命运、指引前行方向的不屈信念,而这种力量不仅存在于荧幕上,也应该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如果你也是喜欢谍战题材,那么千万不要错过这部精彩绝伦的大作,通过观看《信仰》你会体验到那份惊险刺激,同时也能感受到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牺牲之伟大精神。
这种震撼与感动,不仅源自于英雄传奇般经历,更来自他们坚定执着追求正义道路上的无畏精神!
★
李星文的影视独舌2019-11-11娱评人,优质娱乐领域创作者文/铁皮小鼓提到情报战,最先映入你脑海的是什么?
是《暗算》中在牺牲之时,也不忘用身体传递情报的钱之江?
还是《潜伏》中以假扮夫妻为掩护,在密战中成长的余则成与翠平?
又或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为革命工作牺牲爱人、痛失儿子,自己也最终就义的共产党人瞿恩?
斗争、信仰与牺牲是情报工作的底色,也是谍战剧耕耘的一亩三分田。
但情报工作的真正使命,不止于此。
如果细读战争史,我们总能在硝烟弥漫的文字间隙看到一条暗线:那就是配合军事行动,为正面热战抢先机、寻转机的情报战。
不过,跳出零碎的潜伏、暗杀,鸟瞰情报战大局,这往往是战争史诗剧才有的操作,并非谍战剧所擅长。
能不能用一部作品,打破谍战与史剧的隔膜,把情报斗争的险、为信仰牺牲的燃和情报战史的宏阔融为一体?
10年前,《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家国史诗的体例下,勾勒了数笔隐蔽战线的对决。
5年前,《北平无战事》则用情报戏点化了北平城解放前夕的波诡云谲。
如今,取材真人真事,表现解放战争时期国、共情报体系大对决的《信仰》,则调转重点,以情报战为基本盘,配合史剧编年手法,又踏出了实验的一步。
《信仰》由凤凰传奇影业、北京东娱影业、北京文化中心基金、深圳泛娱国际、浙江小山传媒出品,阳光和硕、尚申文化、北京文心房山基金、天悦影视、昌鸿文化联合出品。
秦俊杰、阚清子领衔主演,郭涛、李乃文、种丹妮、甘婷婷、马雅舒领衔出演,众多实力派明星加盟。
蒋浩担任总制片人,曾经在情报战线长期工作的著名编剧张丽、耿连友联手执笔,著名导演花箐执导,目前正在紧密的后期制作中。
这部剧从1945年讲起,以国民党将勋子弟赵云飞(秦俊杰饰)、陈玉婷(阚清子饰)的信仰转变为主线,用50集的篇幅,串联了诸如双十事变、胡宗南闪击延安、三大战役以及解放大西南等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国、共情报系统的高级别博弈,首次揭秘了地下斗争对解放战争局面的多次扭转。
谍战“名场面”,这里有最真实的版本《潜伏》《悬崖》让“假扮夫妻”成就了情报战线上的信仰与浪漫;《黎明之前》《人间正道是沧桑》则用兄弟对决催化了谍战戏的情感焦灼;《风声》《红色》以悬疑推理的缜密计谋为谍战的惊险加码......十年间,谍战的情感、谋术在编剧们的想象中花样翻新,可谍战剧本身与情报工作却越走越远。
回溯中国谍战影视的源头,《永不消逝的电波》给我们留下最大的经验并非“假扮夫妻”的套路,而是“真”字要诀——最惊心动魄的,永远都在情报一线的事迹里。
《信仰》也走了一条返璞归“真”的路。
从人物上数,剧中主角十几位,有台词的角色上百个,却没有一个离奇的“混混”“草莽”特工,也没有想象中的密电“天才”,不仅主角赵云飞取材真人真事,其他红色特工们也个个有原型。
情报人出身的两位编剧,走访了大量老一辈隐蔽战线工作者的后代,找到了数十位原型人物,梳理了上百个真实事件,遵照现实主义的艺术规律加工,才有了今天《信仰》中的情报英雄谱。
在当代眼光下看似传奇的信仰转变之路,其实是赵云飞原型人物之一——国民党军官出身的地下工作者赵炜的真实人生轨迹,他因为阅读中共印制的进步资料发生思想转变,最终在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的电令下“电波入党”,成为中共中央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一张王牌。
这些情节在《信仰》中都会详细表现。
除此之外,剧中前赴后继的地下工作者,比如像为保护妻子安全发报壮烈牺牲的萧奇(邬立朋饰),为守住情报投江自尽的王震川(李乃文饰),以及以舞厅老板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的琳达(甘婷婷饰),全部都取材自隐蔽战线真实事迹。
从情节上看,“假扮夫妻”“密室甄别”“秘密计划与名单”……这些谍战剧中的经典桥段《信仰》里都有所表现,但它的演绎却不同以往。
同样是“夫妻”上阵,《信仰》里的萧奇和珍珍,少了余则成和翠平之间的调教意味,多了一份心领神会。
他们在斗争中想出的逃脱术、智斗招,不再有“走一步观三步算九步”的老谋深算,却是情报人员们在危急时刻真正想出的应急法。
同样是“密室甄别”,和以往奇观化的酷刑展现不同,《信仰》中的测谎仪、催眠术、手摇发电机等,全是依照当年美国支援给国民党的真实技术复原。
同样是“秘密计划与名单”,《信仰》中的“红狐组”并不是一份空穴来风的虚构名单,而是戴笠主导下的延安潜伏计划。
当年,捣毁这个特务网曾是延安锄奸工作的重中之重。
最重要的还有真实的青春。
与那一代情报人的真实年龄同步,《信仰》里活跃在一线的情报英雄们大多是年轻人。
没有刻意设计的套中套、局中局,《信仰》里的情报斗争是年轻人的青春迸发与冲动,是洋溢着青春光彩的理想追求。
中共情报斗争的胜利,靠的并不仅仅是“谋”,还有信仰感召之下的前赴后继。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总理如是说,那一代情报人如是做,《信仰》也如是书写。
史剧手法拍谍战,揭秘解放战争隐蔽斗争史《暗算》的7号楼围困始于一次叛变终于一份情报;《潜伏》的波起源自一次暗杀终于一份名单;《麻雀》的悬念因一次失联而生,又因“归零”计划的捣毁而平复……回看谍战剧发展之路,微观地写一次情报行动,是绝大多编剧的选择。
如此选择,一来是因为隐蔽战线的故事搜集难度大、改写限制多;二来,也是为了用虚构的高设定,追求类型化的传奇性。
微观笔法,出奇难出势。
于是,在不少谍战剧中,中日的对抗、国共的斗争等时代主要矛盾被平面化,沦为让主角产生“对抗”的背景板。
用编年手法创作的《信仰》却没有选择在历史夹缝中写故事,而是用更宏观的视角纵览解放战争情报战的全局。
重大历史事件中,隐蔽战线工作究竟如何与整体战局配合,对军事行动产生影响?
《信仰》中一切微观的间谍战术、中观的情报行动都与解放战争的宏观战局密切相连,勾勒了一部平行的隐蔽斗争史。
比如,在标志着内战开端,由国民党发动的中原围剿中,党中央究竟如何凭借情报战的上风,保存军事实力,粉碎蒋介石的战略意图的。
再比如,在胡宗南军事集团闪击延安时,共产党又是如何靠对国民党军事部署的提前掌握,把握宝贵的战略先机,挫败蒋介石围剿延安的计划的。
又或者,在辽沈战役时,共产党又是如何凭借密电,判断先攻锦州再下沈阳,从此打通东北和华北之间胜利之门的。
还有,在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进攻大西南的攻坚战中,情报战线的工作者是如何通过策反、反特配合部队的进军步伐的。
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情报密战,《信仰》都将首次在电视荧屏上揭秘。
可以说,剧中表现的每一次情报的获取、信息的传递,都关乎着惊心动魄的历史走向。
真实事件的曲折、震撼超出常人想象,真实情报战的格局宏大打破普通人的认知。
用史剧格局创作的《信仰》,将打破谍战剧中的小惊险、奇悬疑,将观众对隐蔽战线的认知带入更宏阔的史诗层面。
“谍战”升级“军事情报战”,《信仰》考据先行《信仰》这部剧很难用“谍战”二字概括。
就叙事格局而言,无论是在顶层建设、中观布局还是微观情节上,《信仰》都不止于“谍”。
顶层建设上看,《信仰》从四个层面透视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共谍战系统的大对决。
从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最高领导核心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博弈,到李克农与戴笠、毛人凤之间的暗战对决;从中共地区领导人与国民党中层头目之间的针锋相对,到一线红色特工与军统、保密局特务之间的直接对决。
解放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军事情报战争史得到了最全面展现。
中观上说,《信仰》中的叙事模式不止有敌明我暗的“谍战”。
从国统区到苏区,剧中还表现了延安雷厉风行的锄奸行动。
从解放前到解放后,《信仰》还描写了解放全国进程中的反特风云。
微观上说,《信仰》中不仅很多重要的中共地下工作者不是“潜伏”人员,还有很多情报不是靠“谍”获取的。
在表现情报工作时,也不只有截获情报时的心惊肉跳,还有情报传递时的动人心魄。
以历史为线索让《信仰》彻底跳出了“谍战”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局限,成就了一部书写军事情报战的鸿篇巨制。
就美学风格而言,编、导、演、制对真实性的整体追求,让《信仰》一反如今谍战剧造型化、夸张化的走向,做到了考据先行,真实优先。
从导演风格上来说,花箐导演在拍摄《信仰》时强调以运动镜头为主。
为此,在场景搭建时格外强调空间的通透性,陈设的细致化。
如此,演员能在不受限的空间中真实表演,观众也就能在流畅的镜头调度中体验真实。
场景道具上,曾在《风声》《老炮儿》等电影中有出色表现的美术指导杨浩宇为《信仰》定下了考据的调子,但同时又不失艺术化表达。
比如,用冷调子表现军统、保密局,暖调子表现苏区延安,无论是险恶局势还是红色浪漫都视觉先行。
再比如,保密局的重点场景,做了上下层分割。
上层办公空间不仅对地板、墙面做了全面改造,还购买了多台当时用的咖啡机,修复了几十部当时使用的电台作陈设,做到严谨有序。
下层审讯密闭空间,做了十几间幽闭的审讯室,所使用的审讯工具全部根据资料复原,甚至连桌椅雕花都要符合年代要求。
服装妆化上不求夸张的造型,使用的4000多套服装全部以史为据,包括国民党45、46年间从中正式到美式的换装,解放军在延安从灰蓝军装到黄色军装的换装,都严格按照时间线来展现。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关于情报斗争的戏,也是一部关于信仰的戏,更是一部关于青春的戏。
如果要作比,《信仰》里既有《北平无战事》中梁经纶的幻灭、崔中石的隐忍,又有《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瞿霞的壮烈、瞿恩的信念。
信仰的力量,并不停留在纸面上、口号里,而是藏在一代——而不是某个——年轻情报人迸发的青春中和让人动容的牺牲里。
谍战剧需要升级。
从局部暗战到全盘格局,从类型化的虚构到以真实为师,从惊险刺激感的追求到承载信仰之光的悲剧美学,《信仰》跨出的也许是一小步,但却是情报题材剧的一大步。
编剧导演,我佩服你的天马行空叙述方式!
男主在那种环境里有这么高的觉悟而且时时刻刻不要命的表现出来,我真是服了!
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明知道还无脑的帮助他,我也没话说了!
老公为了掩护老婆在城里发长时间电报,约好半夜十二点他在城外佯装发报,把监视他城里家楼下的监听车吸引过来,老婆同时在十二点开始发报。
居然国民党的监听车放弃面前的电台信号跑到这么远的城外追信号,脑子是不是坏了?
女的在发完报知道马上敌人到了,还笃定的整理行李再稳稳的撤退,厉害!
编剧导演喝高了?
导演不知道自己拍的是什么狗屎一样的东西么?
他们有什么脸还拍了四十多集浪费我们时间?
就是因为什么曾对谍战原型人物采访?
看得出里面很多熟悉的先人桥段、也真的很为先辈们感怀。
但就这些情节既像猫屎里的咖啡豆一样无论怎样都会让人品鉴,同时也像那样随机、毫无联系地散布在一堆屎里面,更加显得这剧屎得那么正宗…😤
男主赵云飞是一个博学多才、英俊潇洒、有勇有谋、会弹琴、能绘画、懂照相、留洋海归的将门之后。
不管在哪里都能招蜂引蝶,在办公室里,有对他主动投怀送抱的女同事,还有对他暗送秋波的女上司,就算去歌舞厅也有因为英雄救美对他颇有好感的女老板。
还有一个他怜香惜玉救了的女大学生,照这个情形发展成为他的倾慕者也不会让人意外。
而且为了塑造男主即重情又重义的形象,他还有一群知心好友,就连审讯室的组长也快成为他的好友了。
如果一定要吹毛求疵地从男主身上挑一个缺点的话,那就是太优秀了,说他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也不为过。
即使说这是一部爱情偶像爽剧,也毫不违和,只是这个故事刚好发生在1945年的重庆而已。
剧本采用的多线叙事的方式,赵云飞在军统工作是一条线,萧奇夫妻在重庆潜伏是一条线,李金平在后方卧底一条线,陈玉婷查父亲案一条线,负责重庆防备的黄司令一条线,我方联络站和敌方军统机关不算在内,就有这么多条线。
多线叙事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多线出彩、齐头并进、层层交错、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散是满山花,聚是一幅画。
用不好就是结构松散、主题模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分散观众注意力,显然这个剧本多线的功底是不成熟的。
不过不影响编导注水。
多线剧本的好处就是方便注水,观众不容易察觉。
故事内容也是颠覆了以往的谍战剧。
比如传统谍战剧里的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斗智斗勇、时时提心吊胆、处处如履薄冰、常常命悬一线。
在这部剧里完全感受不到。
编导轻而易举的避开了所有的谍战剧关键元素。
这部剧的镜头语言也是堪称一绝。
无时无刻不在动,当剧中人物坐定时、站定时,本来固定镜头捕捉画面就行了,可是镜头偏偏在做没有意义且多余的晃动,仿佛是单手拿着没有平衡功能的手机录影的,让人很不适。
这种摇头晃脑的镜头语言,配合勤快的剪辑师碎片化且毫无逻辑的剪辑方式,让本就零碎的剧情更加面目全非。
配音方面的情况也是一言难尽,我如果开高音量听的话,会被摔耳机的声音、开关门的声音、脚步声、摔书的声音、拍桌子的声音、有些用力的台词吵到,如果开低音量听,有的台词就听不清了。
如果在找不到合适音量的时候再加上无规律的晃动镜头,真可谓是一场让人抓狂的视听体验。
不管是同期声、还是后期配音,一个适中的音量是基本要求,我可以接受没有任何的背景音乐,只希望听的清演员在说什么。
演员演技方面,目前来看李乃文还可以,别的乏善可陈。
这部剧还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加了纪录片片段、大量的旁白、观众看了不明所以编导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闪回,台词跟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剧情老套没有新意,逻辑不严谨,情节禁不住推敲,节奏过缓不紧凑。
真希望这是一部成功的谍战剧,可惜不是。
——————————————————————————————————————————后补:
随手截几张图给大家品一下,大家都是拍过照片的人,会拍去掉头皮的照片吗,更何况赵云飞还那么懂拍照。
日常生活随意的拍照尚且如此,要搬上银幕的电视剧怎么就这么敷衍呢。
这部剧里的镜头基本都是这样:拍人的时候角度过低,让人费解。
在镜头构图上,我也不奢求什么九宫格、三分法、黄金比例。
起码让人看着舒服不突兀。
其实 只要把摄影机的角度抬高4.75°或者把镜头拉远1/10圈,就可以矫正这么奇异的畸形审美了。
如果说是摄影师长时间举着手机拍,手难免会酸会累,不由自由的放低角度缓解酸痛,那我就能理解了。
谍战剧也好,任何剧它得有起码的正常思维吧。
二愣子男主在国军的审讯室门口对刚认识的长官说,你们刑讯犯人,是白色恐怖。
晚上,二愣子男主从特工总部把共产党给放走了。
帮手是两个刚遇见的,今天没有挣到钱的轿夫。
第二天,过来调查的人,听说他们都不承认,然后报给长官,就不查了。
接受过九年义务制教育,或者说,看过几部不错的谍战片,都不至于这么离谱!
历史年代剧,不能迎合当下某些人口味而忽略了特定的时代背景,那就失去了該剧本来的意义。
主线不明确:剧中事件人物太杂乱,主人公不突出,看似一个主人公却好似个个主人公,像以往潜伏、风筝、黎明之前、伪装者……个个主线都非常明确,主人公非常突出,这部剧不明确,至少我看到第五集还没有看出来。
现在的抗战片假得很,里面的美女帅哥个个衣着靓丽,当今才有的衣料款式和发形,全在抗战片里出现,烂片无数。
看了五集弃剧了,近年最差的最烂的谍战剧,没有之一,雇水军咋洗都洗不白的电视剧!
一个为国民党工作的军统,竟然天天在那明目张胆高谈亲共言论,一个人也就罢了,带着两个同事在街上唱《国际歌》,我尼玛导演,你特么的吃人饭能干点人事不,要国民党组织这么涣散,思想这么进步,那共产党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打赢了!
男主人公救走共产党,就找了两个抬竹竿的过来堂而皇之的直接抬走了,军统真是菜市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一点审查都没有?
那以前的电视剧都是假的吗?
没想到那两个抬竹竿的还是共产党,早就知道能让他们把人抬走?
😂😂没有祖传的脑溢血编剧都不敢这么写,这特么的是什么神剧?
这烂怂电视剧看几集都是在侮辱人的智商,近几年最烂的,谁看谁后悔!
我天阚清子的演技和我半斤八两吧
剧情值得观看,了解新中国解放的历程,就是感觉地下工作者无处不在,结局总是让人猜想到,为什么要用最后的牺牲来换取胜利的结局。
追到15集了,开始以为萧奇是主演的,不想这么快就牺牲了。看完了,五星好评
230131 开播的时候追着看了几集 后来跳着看 因为这个题材一直还挺感兴趣的 终于在年后补完了 这剧其实卡司还挺强的 各种熟脸 就是这个剧情…拖了接近一整部剧才终于在一起的男女主 最后一集女主居然下线了 什么鬼- -阚清子那个刘海真是看着难受 瞳孔颜色很漂亮 全剧最有作用的王老板一家 也是 带着孩子一起跳江了 领便当如此突然 还是蛮喜欢这条线的 郑群真是不错 高大福也挺逗 性情中人 还很喜欢陈炎和他妻子秀英 好漂亮 好配!不太喜欢沈洁那条线 看着好矫情啊 基本上遍地都是地下工作者 各种超级有用的地下工作者在下线的时候都是突然降智 一下就拜拜了 不过出场角色很多 而且各种人物介绍 就总觉得好像还挺根据史实的?演员演技也都还行 看完就 嗯 不深究的话能及格
什么垃圾剧情啊,看吐了
在写东西的时候看到信仰二字,出于好奇,想着看看这部剧。一开始演员的形象确实震撼到我了,尤其是周总理的扮演者,以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尤其是看到出品人之后,更是充满了期待,不可否认,期间我被台词深深的吸引,尤其是沈洁被捕之后的台词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剧情是否有点不合理,有着清晰的故事线,但是男主是已经上过抗战前线并从国外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回国之后前往军统,本应该是成熟稳重的,但是我屡次看到男主的圣母心,做事不计得失,不知是当时在战场未得到锻炼还是怎么样,明明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更妥善的处理,却像是刚刚涉事的懵懂少年,我个人不是很理解。不过剧情在其他方面还是写实的,只是个人的一些浅见,谈论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都能想象到陈玉婷告诉赵云飞自己真实身份的时候赵云飞脸上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搓手手期待着
剧情漏洞比较多,剪辑有些问题不连贯,好在节奏比较快,另外群像做的可以
陈玉婷真的有颗豆腐心,虽然嘴上无情,但是行动比较温情,这种好姑娘值得被赵云飞珍惜一辈子!
鲜肉满屏,头型新潮,发胶坚挺,风衣的小腰收的很到位,军统都这样的话,戴笠不得气死。感觉就在过家家
补录
一星给卖力出演演员们 一星致敬先辈 编剧不行啊
一星都多了
剧情很一般
女主好像颈椎不太好,从来都是梗着脖子怼人。从没见过发刀片这么随意的剧情,就算要突出信仰无价也不必这样随便安排人物命运。全部演员都不知道在演什么,是的这是扫射;完全没有任何入戏或是CP感,最后时刻周围群众站桩欣赏男女主生离死别给我看笑了。陪着妈妈看完真的心梗。。。
看了两集弃了,神特么谍战剧,下一部~
真是…但凡有脑子就不会这么瞎编
整部剧很平淡 没什么起伏 结尾很拖沓 我以为演到解放就结束了 结果还有 感觉都没有效的剧情
铁门的音效兼用卡真的难绷我草
果然啊,我就知道wuli玉婷姐姐肯定也是要回归正统的,早晚是要走上这条正确的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