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2-3倍速看完,全靠潘老师撑着,要不然根本看不下去。
首先就是短评提到过的脸谱化,人物好坏全写在脸上了。
你一眼就能看出好坏还有什么悬疑可言?
除了潘粤明演的副局,其它人感觉都是工具人,而卓越和梅雪怎么说呢,全程拖后腿。
卓越在看守所的时候,问的都是关于案情的问题,我没记得错的话是不允许透漏给其它人吧!
其实在第一集就有问题,既然工地挖出了头颅,明明可以继续施工却被孟川生拦下要求调查,看到这我就不明白了,这是为了什么?
整部剧看上去是哥俩斗智斗勇,实则各种降智,孟川生既然一步步的做大,首先就要毁掉曲江河,因为他知道,只要曲存在一天,他终有一天会被抓。
所以一开始出了问题,第一时间就应该继续施工而不是曲调查,这样只会引火上身。
再一个就是记者,看过台剧的都知道,悬疑剧中记者往往起着很大作用。
但毕竟这是内地,别说十年前,就算二十年前也不可能让记者参与进来。
所以这个设定相当无语。
卓越各种拖后腿不说,最后自己作死了,是的,即便没有卓越最后的录像,靠曲局手里的证据加上其他人的证词一样能定孟的罪。
至于他背后的人,一样能顺藤摸瓜查出来。
梅雪查抚恤金的时候,被各种耍,哥长哥短的叫着,拜托,你是警察好不好?
我真的无语...
最后卓越挂了最后孟说了一段话,我觉得有点意思
结局后面还弄个彩蛋,潘粤明跟刘天佐的搞笑对话,怎么不让姜超来啊,演完你俩一块盗墓去...
每次一有行动,就是大檐帽常服穿着去现场抓人,皮鞋西装裤穿穿,你以为你是上台领奖呢?
还打着领带去开枪抓人,现在的警匪剧能不能现实一点,能不能正常一点接近基层一点。
最后一幕,几个打手上山去抓罗江,警察来了,结果一看全是皮鞋常服领带大檐帽,拜托,你们是去抓人搏斗的,生怕帽子不掉下来了么?
生怕姿势不够帅么?
还有市局局长,你一个政法委副书记,天天和刑侦一起开会?
副局长都是不干活的?
现在的编剧导演有没有基层经验的?
深井之下的草菅人命和新闻里那个衣冠楚楚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看的时候真的惊呆了,不仅是对剧情,也是对导演的巧思。
这样的善恶对比难道不比那些直接的叙述有用的多吗?
导演并不把这些直观的展现给你,而是让你自己去感受那种区别和那种冲击力,我觉得太难得了,要的就是这种言有尽意无穷的感觉。
真的是有些让我意外
剧中的滤镜恰到好处,不仅把演员真实的皮肤状态给显现了出来,也营造了一种很好的氛围感,你能看清演员的肤质和微表情,也能感受到整个剧情发展的那种氛围,这种审美我之前只在电影里看到过,能在电视剧里有这种感受,太绝了!
每一个镜头细节都值得反复细品,难道不是吗?
这灯光确实很不错,和剧情推进配合的很好。
一开始,导演从高处航拍那些密密麻麻移动围观的工人小黄帽,就像是那些用鄙视不屑的态度去看这些渺小如蚁一样工人的高位者。
我看了之后都觉得心里一凉,明明是众生平等,怎么小人物的生命就像蝼蚁一样呢?
这种命运的悲凉感不需要什么大张大合的情节,仅仅只需要这样一个镜头就能展现出来。
真心不错太好了
刷完前八集,这剧不太行啊。
第八集,曲江河被下放,众同事不约而同为他送行,这种尽在不言中的送别戏,我的内心毫无波澜。
当然,观剧感受大家见仁见智,我不否认,会有人对此景热泪盈眶。
我没有被它打动,是因为我很难代入曲江河。
在此之前,他是金川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而他长期穿便衣,工作状态也像是刑警队长的角色,类似于《狂飙》中安欣或者李响的角色。
市级公安局副局长是管理层,他的主要工作应该是队伍建设,而不是扑在第一线。
我也不能自作多情地认为曲江河是新官上任,没有进入副局的工作状态。
毕竟严鸽建议过,曲江河可以转正,他担任副局极可能有一段时间了。
曲江河的业务能力没得黑,但他的级别和工作状态是割裂的。
形象不成立,这就是我很难对曲江河共情的主要原因。
除了曲江河的形象可疑,剧中反派也不够看。
剧中大反派是孟川生,曲江河一母同胞的好哥哥。
正反派之间有深厚兄弟情,这个设定与《狂飙》的设定很相似。
事实上,《消失的十一层》确实像极了《狂飙》。
《狂飙》的正邪对立,就是人情社会的既得利益者高启强和法治社会的捍卫者安欣之间的PK。
《消失的十一层》中,曲江河会大义灭亲,与一奶同胞的哥哥孟川生智斗勇,剧中的戏剧冲突和《狂飙》一样,同样是人情和法治的碰撞。
就前八集的内容来看,我们难以get到孟川生像高启强那样,邪恶形象也会有的魅力。
高启强的魅力在于,他作恶是希望高家人过上好日子,家人是他的软肋。
而孟川生的形象更黑暗,更邪恶。
他为了掩埋罪恶,亲手杀死了小舅。
孟川生不具备高启强那种反派角色的邪恶魅力,就是因为他缺少为亲人牺牲的奉献精神。
孟川生对曲江河的好,更像是一种居心叵测的人情投资,而不是一种兄弟间的深情厚谊。
比如说,第五集,六一儿童节,孟川生主动陪伴曲江河的女儿七月。
乍一看,孟川生陪伴侄女是一种善,但这也会让曲江河的父亲形象更加尴尬。
七月就吐槽曲江河,“你还没有大伯了解我。
”
对七月来说,再好的大伯依旧是大伯,再差的父亲依旧是父亲。
她更需要父亲的陪伴。
有个明显的事实是,但凡孟川生真的对七月好,最优解是提醒曲江河,让他回家陪伴七月。
然而,第五集的剧情是,在七月爷爷的提醒下,孟川生才主动给曲江河发信息了,而不是他标榜的打电话。
再比如,七月爷爷需要换心脏支架。
孟川生又是让老爷子住高档病房,又是主动提出用进口支架。
他口口声声标榜这是兄弟情分。
然而,背负着惊天命案的孟川生知道,田江河对他逃脱法律制裁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他对曲江河的投资越多,曲江河被他收买的可能性就越大,他逃脱法律制裁的可能性就越高。
就前八集的内容看,曲江河代表的正派形象,孟川生为首的反派形象,两者都难以让人产生共情,《消失的十一层》恐难大爆。
能否让观众产生共情,是创作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漫长的季节》的导演辛爽改编《坏小孩》,发现原著中张东升的杀人动机是钱。
他改成了张东升为了个人尊严而杀人。
我们觉得为钱杀人会让观众不喜欢这个人物,对他不能产生强烈的共情,人物就会变得很平面。
“影视剧和小说不一样,我们看小说其实是更沉浸的一种方式,但电视剧必须在一开始就让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共情才行。
”除了让人难以产生共情之外,《消失的十一层》的叙事效率也不太行。
第一集,卓越和梅雪在野人山发现野人,也在这里发现失踪多年的邱社会偷袭野人。
他们非常关注邱社会的行踪,野人这条线似乎被抛弃了。
卓越智商在线,他应该能意识到,邱社会偷袭野人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野人线被抛弃,完全让人无法理解。
这部剧的时间线,做得非常草包。
主要的时间线有两条,一个是2007年,一个是2013年,然而两条时间线混成一团麻。
第二集开头,鑫发矿业发生械斗,明显是2007年的事,警方的车却是2013年的标志。
械斗发生后,警方通缉邱社会,通缉令上是2007年。
两条时间线搞乱了。
2013年这条时间线,做得也是乱七八糟。
第四集,赵明亮给曲江河发信息,手机时间有特写是2月25日。
这个时间线肯定是错的。
第五集明确提到六一儿童节。
第七集中,曲江河取头骨那天是6月5日。
头骨发现到修复时间是十天,也就是说,赵明亮逃跑被杀的时间应该在5月27日到6月5日之间,不可能是2月25日。
我要认真对待这些时间细节,因为《消失的十一层》本来就强调了时间的紧迫。
曲江河争取10天修复好头骨,孟川生答应停工十天,就是人财两空的大冒险。
一旦头骨事件被揪出来,在2007年9月19日消失的十一层就会重见天日。
我说了这么多,也是对国产悬疑剧爱之深,因此责之切。
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不用太多才华。
时间线的紊乱,足以看出主创们多么不用心。
这些时间细节都是有特写镜头,有些刷剧经验的观众,都能觉察到这些漏洞。
我应该依旧会追更《消失的十一层》,曲江河被流放,明显是扮猪吃老虎,孟川生开始用各种糖衣炮弹,他的拉拢是真的拉拢,我希望是在考验。
否则的话,孟川生的智商也太让人意外了。
最后,求求《消失的十一层》少用一些自作聪明的双关语了。
第八集中,曲江河与孟川生在波涛汹涌的海边钓鱼,孟川生吐槽曲江河,“你拴个铁片子,能钓上鱼来吗?
你以为那鱼傻啊,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曲江河回答他,“现在就流行这种钓法,能不能钓的上来,那就看手艺了。
”这种用弦外之音的双关语,就像“不要抱怨,抱我”这样的土味情话一样,真是让人尴尬死了。
第一集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前几分钟为了吸引眼球倒序结果一塌糊涂剪的跟屎一样,我怀疑剪辑师就是瞎剪。
然后接下来十几分钟就无数bug,副市长就公安局副局长颐指气使,结果接了个老板电话立刻唯唯诺诺。
警员见到拿弩的第一反应不是让他放下武器而是转身看证件,对面先开枪第一反应不是还击让对方丧失能力,而是扑倒队友,你反应那么快你开枪啊!
酒驾司机被抓第一反应竟然是“我就喝了点酒不至于抓我吧”,你赶紧不至于你跑什么,酒驾不是犯罪啊?
之后看不下去了,剪辑混乱,质感极差,剧情毫无吸引力
1、剧情方面:故弄玄虚,这种知道底牌的案件,编剧真是要点实力的,可惜这戏的编剧差点意思。
其实哥哥打BOSS,弟弟警察,这个设定挺有看点的,可惜没有玩明白。
而且不知道是篇幅的原因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漂亮姐姐”的下线太仓促了,很多事情都一笔带过,而且前后人物完全崩塌,非常可惜。
还有就是这个所谓的“无间道”是不是过于儿戏了。
反正就是用了一个可以封神的设定写了一个勉强及格的故事。
2、演员方面:几位主要都在线没什么好说的,可惜配角方面,这几年有点走偏了,这部也是,那个叫卓越的,这个角色明显就是个工具人,可是戏份明显过多,而且很容易看出来是强行加的,特别突兀,如果真要加能不能加好一点,明显到了他这点就有很明显的割裂感。
估计又是谁都儿子。
还有就是那个“自媒体”的。
戏份突兀跳戏不说,台词也让人听的“如鲠在喉”。
现在是不强推资方“女朋友”,改推“星二代”了?
如果没有这几个玩意儿,可以给个及格分,可惜这些个玩意儿太恶心人了,还一直恶心到最后收官~~确实给不了及格分。
《消失的十一层》拍的跟屎一样!
从故事开始就知道坏人是谁就不提了,中间的情节多没劲也不说了!
黑警就比卓越早一点点时间走,开车去的,车藏哪里?
枪响的时候警察们都到了,他还在擦痕迹,怎么擦的完?
他会遁地术?
…各种逻辑bug!
简直了!
关键大家都怀疑他好几集了,都查不到黑警蛛丝马迹?
后面还又杀了个人!
简直了,最近几年见过的最差悬疑剧了!
有啥悬念?
一集弃。
混乱的剪辑、无意义的对白、降智的操作、魔幻的剧情,还有脸买这么多水军打五星。
我就说两点,现实中哪个傻子会做。
1、警察拿枪指着罪犯,第一时间不让他放下武器?
两把枪对着一拿箭的还差点被反杀。
2、自媒体记者怼脸拍刑警,毫无证据敢诬告警察。
你刚发完马上就顺着网线把你抓了。
潘粤明你赶紧把白夜追凶2拍了再去恰烂钱吧,路人缘都要败完了。
消失的十一层,已弃剧,感觉编剧刚整完大纲就开拍了一样,推进的毫无细节
其实国内应该认真把犯罪片(扫黑除恶),警匪片和悬疑片做好分类。要不然纯粹在浪费演员研读剧本的能力。演都演不到一块去。本以为是演员加持下的高水平悬疑犯罪片,原来是开局即明牌的反黑宣传片。whatever 第一集开始毫无保留地暴露出这个导演没救了 拍地跟淘金一个德行,毫不反思自己的原因。做作水时长,空洞无力的对话把观众当傻子的留白。总想用电影的质感展示拍摄的实力,根本不考虑影视作品的叙事能力,犯罪片中的黑白灰的分界,悬疑片里悬疑色彩主导的紧张氛围。你一个开局即明牌的大反派团伙还有搅屎棍一般存在的卓越,梅雪。演技差就算了,这部剧里他俩是真烦人。有什么资格自称悬疑犯罪片?
细节禁不起推敲,刻意的蒙太奇也比较多,为了所谓的「悬疑」而悬疑。+1星只能说还能有点小小的亮点
悬疑部分就跟闹着玩似的,但潘老师和果老师演技没毛病。
能不能先把白夜追凶2出了再搞别的?
剧本表演按快消论也不及格。
烂!可惜了演员阵容,导演叙事水平太差,天一脚第一脚,看了这么多集没一个明确主线。
啊,为什么我觉得还可以啊……虽然不是悬疑,但是挺下饭啊。
盛丽娅下线后可以不用追了
好故事又被糟蹋了。
第二集没看完,烂片,毫无吸引力
过分相信潘粤明之后的反噬, 白夜追凶2到底还有没有?? 我都怀疑盗墓和烂剧要带着潘粤明一起江河日下了... 这剧一开始搞的有模有样,惊悚吓人与狼共舞, 这最后一集直接彻底摆烂?? 一个搞笑劫匪配上死个徒弟, 查询导演的精神状态.
给七月讲爱丽丝梦游仙境那里我好像看懂了,温馨的剧情里藏着暗线,我猜曲江河在思考之后的探案策略,接着往后看,我觉得我肯定猜对了。
卓越的这个角色是最大的败笔,毫无逻辑,现在的编剧和导演不愿意深入思考,一些惯性的设定很让人无语,比如警队新人就一定是无知与莽撞与热血的,为了表现这些设定,导致很多无脑情节没法看
看了几集,感觉讲得很平,就弃了。一看开分,幸亏弃了……
虽然不好看,其实也不难看。能够理解想要翻案需要铁证,因此才有了这一系列展开,但是太拖沓了。恭喜唐小虎在涉黑老大的得力手下这一赛道上继续前进,在这里很出彩。
潘粤明+探案扫黑题材,很多老戏骨,演技都不错
阵容强大,剧情不行,所言非虚。
主旋律的一塌糊涂
潘老师后面几集神隐了吧还是男主角吗,配角戏份比他还多,好讨厌那个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