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做过一个梦,大概是在我上高二的一个夜晚。
我梦里出现了一个人,梦里的情节很曲折但足够有意思,醒来后那个梦境已经模糊,所以隔了这么多年,我已无法再描述那个梦的任何碎片。
但是我却依旧记得,梦里出现那个人的名字。
他叫蔡荡。
一个从没出现在我生活中,也没出现在我看过的小说里的名字,就这么铿锵有力的出现在我的梦里。
醒来后我始终觉得好玩,然后上网搜索蔡荡,发现他是一个地名。
再后来,我搜索到一个叫蔡荡的QQ,我忍不住给他留言说做梦梦见这个名字,没想到真的有这个名字啊。
那时候我还是个少女,脑洞很大的少女。
故事还没开始,我便已各种脑补故事的后续。
或者我和蔡荡从此认识,梦里的故事并不只在梦里。
然而那个蔡荡始终没有回我的留言。
现实世界总是这么刻板无聊,什么都不会发生。
打算看《命中注定》的时候,我有点小犹豫。
毕竟对于我这个还没从坑里爬出来对世界充满怨念的人来说,这种一听就知道男女主肯会遇见肯定会相爱肯定会有误会但最后肯定发现彼此才是真爱然后肯定在一起的电影,过度密集的幸福会让我黯然伤神。
但我还是充满勇气的去看了,而且是选了第一排的第一个座位,旁边没有任何人。
《命中注定》的开始让我觉得太扯太做作,方圆仅仅是因为算命的说她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叫宋昆明,在结婚前一怒之下追到米兰,找宋昆明。
一定是遇见爱情的过程太吃力,编剧才偷懒给人物制造这么省力的遇见方式。
可是当廖凡以宋昆明的名字骗得方圆的片刻甜蜜,最后摊牌说自己不叫宋昆明而是叫冯大理的时候,我终于在大理离昆明不远的包袱里笑着安心的看着这个故事。
命运是什么?
命中注定又是什么?
能吃么?
当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的时候,当爱情发生的时候,他们说这是缘分,这是命中注定。
当一个人告别一个人的时候,当爱情褪去的时候,他们说这是没有缘分,一切只是美丽的错误。
紫霞笃定的认为能拔出她的紫青宝剑的人就是那个命中注定的人,方圆迷信的以为那个一直不出现的宋昆明才是对的那个。
《苏州河》里说——两个不认识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
《卡萨布兰卡》里说——世界上有那么多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酒馆,你却偏偏走进了我这一家。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些刚好太让人开心了,像孤独多年的心灵终于找到了另一个孤独的心灵,它们太过相似,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
就像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终于发现了开普勒-452b,彼此的存在就是最大的慰藉。
爱情开始的时候总是被巧合催化膨胀,开出绚丽的花。
爱情消亡的时候总在挑三拣四里露出端倪。
小到你挤牙膏的方式不对,大到一句我们世界观真的有差异。
所有巧合全线阵亡,所有剧情开始转向。
握在手里的爱情这么易碎,生活的步调这么乏味,听听《命中注定》这样的故事也好。
冯大理是个足够有趣的人,他给他的车起了个名字,叫匹诺曹。
我今天在地铁里刚好看到一个女孩在打电话,联系人上显示的是“暖被子君”,顿时被这个称呼逗乐了。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句话——有趣则是一个人骨子里深藏的趣味。
生活都会用平淡沉沦我们的热情,唯有情趣能让你跟强悍的现实打个平手。
有趣的人,一碗粥也能喝出玫瑰的气息。
电影的最后方圆又来到了冯大理的身边,《不见不散》里李清最后还是没错过刘元,《甜蜜蜜》里李翘和黎小军十年后终于又在街头相遇。
这些happy ending 甜得让人嫉妒。
然而现实版本的经历,更多的像黎耀辉跟何宝荣终于丢了彼此,像小静还是从蚊子生命里溜走,像莉香在人群里最后喊着丸子然后笑着离开,像《almost lover》里唱着——Should've known you'd bring me heartbreak,almost lovers always do。
《命中注定》有句特别能安慰人的话——毋庸置疑,好的事情总会来临,而当它来的时候,不失为一种惊喜。
那,为了这种未知的惊喜,先准备好备胎的心态,甘心认了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都与自己无关并且永远无关,孤独而忘情的活着。
然后,然后再偷偷的、小心翼翼的期待着,期待着有天奇迹会发生,惊喜会来临。
这部电影几乎就是翻版的only you,只不过Tomei换成了汤唯,Downey换成了廖凡..冯小刚虽然不是导演,但是影片处处透露着非诚勿扰的感觉,廖凡饰演的角色性格和葛优的秦奋如出一辙,可能只因为葛大爷老了..汤唯的女神范彰显得淋漓尽致,从开场的一袭复古旗袍就艳压全场,从头美到尾..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随着汤唯的感情越来越深,她身上的红色元素越来越多,高潮部分的大红连衣裙真是美不胜收..影片整体故事线交代得很清晰,只是老太太送钟,闺蜜接电话等几个情节似乎有些生硬且没什么用,一细想又容易想多了..总之,这是一部挺文艺的电影,我们走进电影院,与现实脱离120分钟,好好谈一场异国情调的恋爱,想想还是挺好的..
先说这部电影的好首先我喜欢这个电影的题材《命中注定》我始终相信她是我的命中注定
电影开始就提到了宋昆明这个人,即将结婚的方圆为了寻找宋昆明,直接飞去意大利,可是在路上却遇到了一个伪装成宋昆明的“冯大理”,他始终说这“大理距离昆明不是很远”这句话可能有点深意吧,我喜欢命运的题材,片中从开始的算命提到“宋昆明”方圆又在途中与“冯大理”成为命中注定,“宋昆明”就是他们命运的牵引索,一步步带领着他们,随着剧情深入,“冯大理”为了“方圆”找到了“王小树”来伪装成宋昆明,最终全片有没有出现过“宋昆明”这个人。
其次从电影的开头方圆在接听电话接受到了15岁就开始熟悉的名字,讲他慢慢写在黑板上,心里不由得激动,最终的爱人还是“冯大理”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批判了人们的封建,电影的结尾,用了《Almost lover》作为插曲,升华整篇电影,最后的最后,谢伟似乎知道了什么,只用了几个字和方圆分别,这里谢伟的感情色调能凸现出来末尾,方圆来找冯大理,给观众留下了遐想接下来就是坏处了这个电影分数低的原因根本就是这个破电影到底是要讲什么?
要讲的是“他们”相信命运的安排远赴千里去寻找一个未曾谋面的人这到底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感情的多样性,这讲的根本就是一个女人为了算命口中的爱人而果断逃离马上结婚的未婚夫谢伟这根本就是描述了当代人们对爱情的不尊重,为什么不爱还要结婚呢?
方圆的闺蜜已经有了老公了,可还是来外面瞎混这不是对爱情的泯灭是什么?
是对真爱的尊重?
还是对一时冲动的感慨?
这个本就是讲了一个烂到不能再烂的故事了,结尾,方圆的未婚夫也放弃了,让方圆去寻找这个根本没相识的真爱真根本就是一堂笑话,真不知道到底这部电影的意义是什么电影的结局在一片风景中结束这篇闹剧也就结束了片中的《Almost lover》与影片一一对应,我其实就是因为这首歌才来看的我们总是相信命运,即使那是无缘的爱人,可结尾总是露出了荒诞的一幕
我本身是冲着汤唯+你好烦的双重保障去的,结果发现我的forever女神汤唯在里面全程神似姚晨,性格也没那么可爱。
但是你好烦居然是更加的出色!
当然这样的角色设定就是一个很讨巧的。。。
大部分女人都会喜欢的男人的样子。
又是在意大利这么一个哪里都美得不像话的地方拍摄。。。
音乐也还不错。。。
于是一部根本没法细看的片子,你也会觉得“啊看着真舒服啊”。
但也有不太舒服的地方——看完非常后悔为什么佛罗伦萨当初只待了半天!
半!
天!
(腾讯娱乐专稿)除了汤唯的红裙子长围巾、廖凡的匹诺曹复古汽车、意大利日与夜的浮光掠影、甚至清冷街道里飘落的雨滴,《命中注定》并不好看。
是的,《命中注定》注定是个差强人意、不合时宜的故事。
在把90年代好莱坞浪漫爱情电影《我心属于你》(《only you》)的故事进行时空转换和情感转译后,它不仅过于平淡无奇,甚至不足以信。
浪漫是通用的吗?
《我心属于你》的确是一部非常浪漫的电影,讲的是一个女孩一直在寻找那个拥有她命定爱情中名字的男人,等她因为这个名字爱上了她找了许久的这个人,却发现这个名字是假的。
毫无意外的,她最后当然没有选那个名字,而是选了真爱。
本质上来讲,这其实是一个稀松平常的“真爱战胜一切”母题下的故事,如果非要评价,原版电影《我心属于你》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电影,姑且算作好莱坞爱情电影谱系中常见的一部类型片的工匠之作,贵在浪漫动人。
如果回过头来看《命中注定》的故事,你会发现故事主线几乎完全一致,但浪漫还在么?
这要看我们通常情况下对浪漫的理解。
浪漫,这个意指“充满诗意幻想”的词,落在电影中的所指是女孩对完美爱情的渴望(坚持选择那个宿命的名字意味着完美的爱情)、是一见钟情下冲破身份和现实的拥吻和激情(冲破的那些是爱情的藩篱)、是对“命中注定”的一次次展示。
不过这些到了中国版里总归怪怪的,稍一不往回掰,就变成了一个绿茶女蠢蠢欲动的故事,这也难怪,和有宗教情结的西方世界比,中国人大都不怎么信命,这让汤唯因为一个名字逃婚不够有说服力,一个正常的中国姑娘也不大会在跟男人约会的时候拿腔拿调的说“这一切我好像见过,这简直就是命中注定的”,而到了汤唯和廖凡缠绵乃至要滚床单时,画风就更不对了,这不光不是惯常的中国爱情故事,也不符合一个标准“浪漫”段落的基本设定——对方是个不走颜值路线而且还爱讲冷笑话的男人,在这里,浪漫笑了场。
如果说浪漫和浪漫之间有差别,那么传统的中国式浪漫恐怕是“发乎情止乎礼”,所以《小城之春》的故事才感觉那么“合适”,即便眼下世风有变,整个世界的生活方式都往西方看齐,中国爱情也往往还要再加一层伦理,一个架空的、完全因“名字”而起的爱情之旅,实在不够典型,而类型片——没“典型性”就像讲了个假故事,谁信?
毕竟浪漫和矫情本来离得就不远。
缘分不够,段子补或许是担心这个故事不够中国,《命中注定》里加了不少段子,这些段子让男女主人公变得贫了不少,中间还混杂了若干公路囧事、人生感悟和心灵鸡汤,这让这部电影的整体基调有些摇摆不定。
如果你拿一颗少女心去看,你会觉得废话太多,如果你想带着思辨性去看呢,又会难以忍受那些过重的文艺腔。
事情是这样的,当汤唯带着少女心追到意大利,想也没想便爱上了廖凡,后来得知名字不对便掰了,那电影如何解决后来又爱上的问题呢?
原版以种种细节展示了“命定”这一关键词,男主角拿来的鞋子就是她的尺码、选择的耳环就是她要戴的首饰,没等她开口,那件要穿的裙子就递到她手上,毕竟在一个西方故事中,浪漫就够了,而在中国语境里,他还需要证明他的诚实(至少没有先骗色)、善良(永远怀念一个死去的老人)、不俗气(别总谈钱),此外必须有泪有笑,倾诉心声、互相了解……等等,这不是相亲么?
《命中注定》自带一种这样的尴尬:“命定”不够,靠谱来补。
就这样,从《命中注定》听来很多的道理,却没听来一个足够说得通的爱情故事。
平庸年代的爱情片再扯远一点,类型片是诉诸于大众心理,解决受众焦虑的武器,不同的类型片解决不同类型的焦虑。
爱情电影作为最早形成的类型之一,解决的是人们对于阶级差异的恐惧,贫富、政治立场等世间藩篱,对爱情的伤害。
我们目之所及的伟大的爱情电影无一例外,《罗马假日》突破了路人与公主之间的距离,《北非谍影》展现爱情在政治立场面前的两难,《人鬼情未了》解决此生与彼世之间的可能性。
的确,现今的时装爱情电影很难再走那种有着战争、政治、种族、观念等强情节背景推动下的复杂设定,毕竟对于一个和平的繁华世界而言,这些藩篱已然不复存在,时空趋于扁平,时代趋于平庸,《命中注定》面临的问题太少了,颜不是问题、钱不是问题、工作不是问题、订婚身份不是问题、就连名字对不上——这个原版中最重要的问题,在这里也没有被强调,毕竟汤唯是一点点通过细节重新发现了廖凡,是那些“人生况味”。
而原版《我心属于你》技高一筹之处,恰恰在于不断强调了“名字是问题”,名字代表着宿命,最后那个真正有着这个名字一语点醒梦中人,让女孩终于发现名字不重要、真爱最重要。
因此《我心属于你》仍然解决了“真爱战胜宿命”的难题。
是的,平庸的年代里,爱情的“矛盾”也永恒存在,只不过做了更加细化的处理。
诚然,有养眼的男女主角、有穿的好看的衣服、有一个个大摇臂拍出来的异国风景、有一些不同于俗气现实生活的书面语台词、还有些冷幽默的段子,已然就是一部合格的中国当代爱情电影的自我修养,但我们的确有理由要更好的。
《命中注定》是由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上海路画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幸福蓝海、合一影业联合出品的浪漫爱情电影。
影片由冯小刚监制,张皓执导,廖凡、汤唯、苏岩领衔主演。
电影翻拍自1994年出品的美国电影《我心属于你》,讲述了方圆和闺蜜赴意大利寻找命中注定的爱人,偶遇冯大理后一路成为欢喜冤家的故事。
影片于2015年7月24日在全国公映。
电影翻拍自1994年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作品《我心属于你》,讲述女主角两次算命,都被告知她的丈夫是一个叫戴蒙的从未出现过的男人。
随后,她突然间意外接到了戴蒙的来信,为此远赴意大利,最终找到真爱。
《休斯顿邮报》评价这片是——“《缘份的天空》以来最好笑与可爱浪漫的喜剧。
” 还有网友称之为“90年代的罗马假日”。
而《命中注定》基本保留原本的故事线,唐尼的角色由廖凡出演。
从评论看,观众对他那张脸是相当不满意。
原作中英雄救美的桥段,在他的演绎下活生生增添几分绑匪劫持人质的味道。
爱情片这样的画风,导演你真的不是在搞笑么?
这里没有贬低廖凡的意思,作为演员他真的是相当优秀,只是这样的浪漫轻喜剧对他而言,——不太合适。
瞅一眼原版cp,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转载}
观影杂想:△廖凡从神态到语气都像极了葛优△虽然喜欢廖凡,但不得不说:作为一部爱情片的男主,他长得太磕碜了!
爱情片嘛,还是得找彭于晏、金城武(年轻时)这样的来演。
△前半段的主旋律一直是“寻找宋昆明”,把观众的胃口都提起来了,结果最后宋昆明面都未露,有点失落。
找一个知道姓名、知道社会关系的人有那么难吗?
“毋庸置疑,好的事情总会到来。
而当它来的晚了些时候,也不失为一个惊喜。
”影片中的美景,这句话,以及男女主角曼舞的影子是这影片的亮点。
百无聊赖地和舍友在宿舍闲扯,感叹电影票价格越来越不考虑学生党的时候发现了九块九的《命中注定》点映就像是方圆大理闪电般不可思议的爱情。
买票选座奔向电影院,真真一次说走就走的电影,路上才得空查一下影片资料。
号称今年夏天最浪漫的爱情片,影院的确是一片虐狗景象。
单身汪观影请自带屏蔽装置。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电影本身。
首先,我必须要说,景色好美!
这九块九的景色不错!
估计观影后想去意大利的人数又要增加,哈哈。
爱情片,注定少不了爱情。
方圆和谢伟,方圆对宋昆明,方圆和冯大理,方圆闺蜜和她老公。
我知道一个刚到法定婚龄又没正经恋爱过的小女生没什么立场谈爱情,可是也想说一下影片中我看到的四种“爱情”。
谢伟对于方圆是一种什么存在呢,我说不清楚,尽管明白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像影片开头的方圆和谢伟那样没有心动的爱情却结婚生子携手到生命尽头,方圆终止了错误可是谢伟还是受到伤害的吧,大家关注到了方圆和大理的重逢幸福,可还记得谢伟落寞的身影?
喔,我就是想说,结婚这种大事还是不要将就的好。
宋昆明,算命的说是方圆命定的爱人。
方圆不信?
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去了异国他乡追一个梦。
方圆信了?
可她还是和冯大理在一起了不是么。
宋昆明是一个借口,是命运给方圆一个听从自己心的借口。
假昆明真大理和方圆的爱情倒是应了影片题目命中注定。
影片中虽然制造了各种巧合,但总有种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的感觉,而且剧情完全在预料之中。
无新意。
他俩的爱情我觉得不真实,简直一部狗血偶像剧。
一直穿插在影片中的方圆闺蜜和她老公的爱情反而让我觉得平淡而真实。
吵吵吵吵吵然后一句我想你了让她羞红了脸,这大概是转化为亲情的不离不弃的爱。
好了,这样一篇影评也该结尾了,观影过程中多次呵欠的我只能说,这是一部适合非学生情侣or夫妇闲暇约会的电影。
这是一部命中注定的小众电影, 即将结婚却心怀忐忑的方圆为了寻找她的命中注定宋昆明,不远万里来了意大利, 却遇上了她真正意义上的“命中注定” ——冯大理。
冯大理是个特资深的文青,不仅能说一口蹩脚的意大利语,专业还很高大上——“艺术品修复”,做的是古董生意,住的是古城堡,开的是古董车。
而方圆却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标准文青, 表面风平浪静,生活似乎也按步就班, 可是又敌不过内心的狂野浪漫情怀, 终于做了一件出人意外的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样的俩人邂逅后, 会发生什么呢?
在剧中,俩人聊着托斯卡纳,听着普契尼, 外带还能接地气儿的打打嘴仗和讨论那个至始至终并未真正出现的“宋昆明” …… 总之, 在编剧的安排下,一个文艺好男人,一个文艺缺心眼,真心很般配。
不出所料, 俩文艺青年在意大利的美景中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命中注定!
可这又是一个极其不接地气的故事, 难怪豆瓣把它划进喜剧电影的类别, 这也算是一种“命中注定”吧。
如果把拍电影比作做菜,北京遇上西雅图是一盘饭店的鱼香肉丝,命中注定就是一盘自家厨房出品的胡萝卜笋干木耳肉丝,材料差不多,少了酱香火候,那就没法当道菜卖。
汤唯和廖凡都是我喜欢的演员,演技没问题,平心而论故事也不算差,爱情故事情节不够曲折不减分,分减在哪里呢?
摄影未能发挥全程意大利拍摄的优势,色调暗淡镜头模糊画面不美。
台词别扭且无味,开头几场戏简直让我尴尬症发作。
廖汤之间也缺乏火花,毫无CP感。
或许是看客立场吧,觉得拍好爱情片并不难,画面音乐优美,台词幽默动人,男女主角站一起赏心悦目爱意四溢,配角点缀提亮,最后由一个有经验的大厨,把材料搭配得不多不少咸淡适宜。
好想看一部喜欢的演员演绎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在九十分钟的黑暗里做一个夏日的美梦。
而不是看出悬疑片的感觉,期待廖凡随时拿把刀出来把汤唯杀了分尸23333333
情侣档看完可以顺便求个婚 浪漫的让人忘记现实很残酷
感觉男主不适合这种片,看得很尴尬。
我怎么从汤唯身上看到了舒淇的影子,却没听到舒淇的声音。从廖凡的嘴里听出了葛大爷,却没看到葛优的诙谐呢。
看完〈好東西〉的夜晚去喝精釀,結果酒吧放了這部電影,真是相映成趣。合理嗎,導演你自己看這個故事合理嗎。因為湯唯忍著看完了,但每次抬頭都會被台詞的油膩撞死,全程皺眉不適。想吐。義大利拍得像三線城市仿歐建築,毫無美感。看完馬上給〈好東西〉打了五星。為什麼想要更多女導演,男導演過去拍出這麼意淫的爛片都可以上映,女性現在為什麼不能多拍點呢。數量先配平,管它爛不爛呢。
翻拍的就不说剧情了,汤唯几件衣服挺好看,有几幕想起《晚秋》。苏岩演得不错。
事实证明:大理就是比昆明坏,所以大理人人爱!(男女主角的颜值差距实在是……,其实这片换个名字叫《非诚勿扰3》也没问题)
冯小刚监制,处处体现冯氏幽默。廖凡有葛大爷的当年喜剧范儿,就是颜值差点儿。
有一些命中注定,是注定打破你所有标记和标准,直达内心!不论走遍天涯,追求相爱。总是值得的。迟来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廖凡与汤唯的演技,支撑再加一星!
我有点分不清,我看到的到底是廖凡,还是葛优。影子这一段真是绝了
汤唯让人把剧情一眼看到尾,但廖凡能挑起愉悦感和好奇心。
只有我觉得廖凡还挺有魅力吗…汤唯演谁都像汤唯,但廖凡演葛优就是葛优。还挺喜欢苏岩演的闺蜜,很电视剧生活化。
意大利风光片+汤唯的演技也太差了
我觉得很有风格,虽然有很多模仿的桥段,但这对组合总觉得非常吸引。还有艺术家气质复制不来,比那些更年轻化的靠颜值的烂片好太多
只有意大利的风光和廖凡的表演可以称道,其他不过是再一次定义了国产烂片。游览意大利的梗已经让很多团队翻船了,今天又多一部。
廖凡,汤唯,意大利,五道口3号厅。会在小情节上下功夫的导演~
看了点映场 小失望阿 不过好喜欢廖凡的角色 而且电影很可爱 但是俗(打枪
求汤唯别再演喜剧了 演的是个屁啊 廖凡你也不是吴秀波 《白日焰火》跳个舞 就一直舞舞舞 真的俩老黄瓜拼命想刷绿漆 想热闹想出喜剧效果 简直就是个多余的冷笑话
就记着那句斯托卡纳艳阳下----毋庸置疑,好的事情总会到来。而当它来的晚了些时候,也不失为一个惊喜
设定很作,但冯式欢喜冤家斗嘴的俏皮劲还是依稀看出点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的意思,细节讲的我觉得也挺不落俗套的,更是难得的没有疯狂跪舔欧洲风景,并加上假的不行的滤镜。廖凡这个角色很有魅力,汤唯有点大材小用
受不了廖凡一股葛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