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演技尴尬,黑人女秘书全程尬聊,大洪水的结局还是生硬,改变世界从身边小事做起简直空洞说教的典型范例,一家人莫名其妙吵架然后莫名其妙和好,塑料亲情了。
还有我孤陋寡闻,原来上帝是黑人?
还有你救动物就救动物,上帝老爷子你为什么把北极熊和熊猫从人家的家乡搬过来?
人家在自己家里很安全好吗,就为了完成你的大场面,千里迢迢跑来这当群演凑数,也不知道它们这些动物这些天都吃啥。
滚滚的竹子钱你出了吗?
北极熊和鳄鱼狮子狼等等一大票食肉动物,这些天莫非吃西北风活下来的?
从人类到动物都在尬演,但是看在羊驼和猴子的演技上,勉强给个三星好了。
感觉没有第一部好看,剧情比较简单,不过看完心情也挺轻松的。
第二部《冒牌天神》里面的God和第一部《冒牌天神》里的God一样,还是Morgan Freeman摩根•弗里曼演的,其余演员都跟第一部不一样了。
要是现实生活中我老公突然有一天胡子拉碴地跟我说:“我不上班了,上帝让我建一座方舟”,而且他长得越来越像诺亚,我大概率会当他是神经病……所以电影中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回来和Baxter一起建造方舟,还是挺温馨的,一家人在一起建了一座巨大的方舟。
“虾的心脏是长在头上的”,学到了🦐
期待适合我的那个家园~
原来“老泪纵横”这样翻译啊🤔
I need to get my head on straight too!
Baxter在睡前祈祷时跟上帝说了自己的愿望:change the world,所以上帝选中他建造方舟。
两只鸽子好可爱🥰
对着镜子夸自己hhh
“上帝要我造一只方舟”,太突然了……
一边开车一边夸自己🚗
这个时候God就预料到会有洪水来临,所以让Baxter造方舟保护大家,实现“change the world”的愿望
很喜欢这段台词,Baxter问God怎么造方舟,God回他:“You want to know how to change the world,son?One act of random kindness at a time.”
这是妻子不理解Baxter造方舟的举动,带着孩子离开家,他们在餐厅吃饭时,God假装服务员跟妻子说的话。
很喜欢这段台词,当我们祈祷的时候,比起直接得到结果,我们更希望上帝给我们机会去实现愿望。
生活就是这样走走停停,累了就吃个三明治~
“change the world”不需要做多宏大的事,从身边小事做起,和家人一起幸福地生活,养只小狗,也在一种平凡的改变世界的方式。
从信仰的角度看这部片子 推荐这篇影评 里面有好多动物建造方舟的超萌动图 你建造,我装载!
超精彩的《冒牌天神2》内附超萌爆笑动图 | 鱼鱼带你看电影No.2https://mp.weixin.qq.com/s/ny_bL4vD3EIZZiqjsMemvA我们常说要改变世界,但又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就像影片中上帝所说的,只要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人开始,那整个世界就被改变了。
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也和影片中一样,只要我们肯建造,上帝必然会装载,因为,如果不是上帝要装载,我们根本建造不起来
我一口气看了两部冒牌天神,第一部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有趣,第二部则是深刻。
看第二部看到一半的时候,当男主拙劣的喜剧表演时,我一度想要罢看。
很显然我一开始没有领会导演的意图,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引人发笑的喜剧,而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好电影。
电影发生在美国,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当年五月花邮轮载着第一批移民来到这片新大陆,就奠定这个国家的清教徒文化。
我常常看到文章批判中国是最缺失信仰的国家,但是在电影中我看到美国人民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每晚都做祷告祈求上帝给自己这个,给自己那个,好像很虔诚。
但当男主领着一群动物一群鸟在展现上帝的神迹时,他们都笑男主是个神经病。
甚至连男主本人和他妻子,都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压力太大,产生了幻觉,哪怕上帝亲自现身。
这比叶公好龙更好笑吧,明明口口声声说上帝,请展现祢的神迹吧。
而当上帝真的展现神迹的时候,他们却去找一大堆科学或者心理学的理由,来强行解释这种现象。
有人说这只是电影,但是电影却很好的揭露了现代人的贪婪的心态:要么就是完全缺失信仰,中饱私囊,无恶不作,比如说像郎议员和他的同党们;要么就是只是想寻求上帝的庇护,却想要逃避自己恶行的惩罚,比如说像电影中的大多数人。
而这样的人,是确确实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
以前看《圣经》,总是以无论上帝做什么都是对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里,上帝对Even说,你要知道,无论我做什么,都是因为爱你们。
真的是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电影中Even因为造方舟被停职,被嘲笑,被误解,甚至家人们都不理解他,妻子带着孩子们要回娘家。
他自己也一次次地质问上帝,怀疑上帝是不是在捉弄自己,搞砸自己的人生。
可是当大坝崩塌,Even看到自己的新房被巨浪冲毁,别墅区被洪水淹没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如果不是上帝安排他造方舟,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被滔天的巨浪冲刷的干干净净。
而那时候,他是总统又如何,身价万亿又如何,到最后还是一无所有。
而他现在,不仅拯救那么多人,还修复了家人的关系,和儿子们肩并肩相互信任,还官复原职,前途不可限量。
(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更多,他就丰富有余;凡没有的,连他仅有的也要夺取。
马太福音13:12)。
马太效应。
而这一切是上帝造成的吗?
大坝是朗议员造的,议案是商人政治家们合谋通过的。
是人类自己的贪欲毁灭了自己。
而上帝从不出来解释,祂是alpha,祂是omeg,祂知道开始,祂知道结局。
所以无论祂做什么,都是因为爱你。
1900多年前,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哭泣着大喊,父啊,请原谅他们,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1900多年的今天,我们有了汽车火车,有了智能手机,有了好像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有了探索生命的基因工程,有了探索宇宙的航天工程......我们好像有了一切的一切,我们不再需要上帝,我们就是自己的上帝。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只要有一场灾难,我们就一无所有。
而这场灾难,必定是我们人自己造成的。
主啊,请原谅我们,直到今天,我们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上帝又指定了他的人间代理人,这一次换成了Bruce的同事Evan,职业也从主播变成了更有power的国会议员。
既然是续集,不免要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较。
一个下午看的,应该没什么先入为主的观念,窃以为本片是超越前作的。
诚然,第一部有金凯瑞压阵,且先有的创意,但本片的男主角的表现也丝毫不差,何况在教化人类的同时观赏性还大大提升了。
诺亚方舟的故事,不止一次在电影中出现了,而将这个故事放到现代化大都市,不能不说本片的创意毫不输于第一部。
我惊讶于本片中的那些动物,自然是那么美丽,而人类却在不断的破坏着这些美丽,为了一己私欲。
现代人忙于追求物质,忽略了很多,家人,自然,美德等等。
在生活节奏不那么快的古代,先哲用寓言来教导世人如何为人处事。
如今,电影成了寓言新的载体。
当然,上帝还是同一个,只不过换了套行头。
不过,我对这种美国式的幽默不太感冒,太夸张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喜欢第一部的原因,没有情节的支持,整部片子就是金凯瑞的个人SHOW了。
但是仔细想来,周星驰的片子也是那么无厘头,不是一样喜欢看么。
所以,既然没有人家的文化背景和宗教知识,就不要动脑筋,让上帝给你洗脑就可以了。
上帝的话要记录一下:How do we change the world? One Act, of, Random, Kindness.
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冒牌天神2》的,看得眼泪直淌。
这可能是我看的第二部与信仰或福音相关并给我感应的电影——第一部是《阿甘正传》。
看这部电影主要是因为从异议人士王怡的福音博客上了解到这部电影,而王怡似乎是比较高地评价这个电影的。
我看的时候,也确实很喜欢这部电影。
它很好地解答了现代社会有关信仰的问题。
里面有神迹、有信仰、有爱、有哲理,有后现代。
这让我想起朋霍费尔的“上帝死了”神学:“上帝”“死”了,上帝还在。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个新任的国会议员。
他奇迹般地见到了化身为一个黑人老头的“上帝”(摩根福尔曼饰演),命令他修建一艘方舟。
他一开始抗拒,但在一系列神迹发生过以后,他不得不服从了上帝的指令,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的纽约修建一艘木头做的方舟——太荒唐了,但主人公已经领到了神谕,他相信了大暴雨即将来临,洪水就要来临。
人类需要躲避洪灾,动物们也要进入方舟。
坦白说,我看他行动的时候,内心忐忑不安,一是为主人公(被嘲笑为“纽约的诺亚”)的孤独(信仰的孤独)所伤痛——这种孤独感或许很多有某些信念或信仰的人都可以感受到。
二是我为这个电影的故事怎么发展而感到担忧。
因为前面的开头已经十分精彩,我不知道电影的情节怎么编下去才能收场,而不至于让整个电影成为一个笑柄或者夸张滑稽的东西。
毕竟这不是一个神话片,神迹并不是他所要讲的东西,而我们现在生活在地球上,也没发现也暂时无法预测会有那么一场洪水的来临。
也许是有神迹,这个故事最后还是得到了基本圆满的结局。
神迹或者灵感(随便你怎么说都可以)发生在编剧和导演的脑袋里。
最后的神迹或者奇迹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整个故事的过程中贯穿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的重要性,相信很多人会体会到。
整部电影对古老的宗教信仰即解构又建构——形式变得次要,而信仰本身得以保留。
而且,像我这样比较敏感的人,还不得不在眼泪中赞叹一句:信仰如此美丽。
跟人生遥控器有异曲同工之处,好像男主也是一个吧,如果上天再给你一个机会,你会怎样认识生活和规划人生。
就是这样的题材。
内容轻松好笑,结局给人一点点的反思,有点欧亨利小说的意味。
奇幻的遭遇加一点反转的剧情,也仅此而已了。
男主角生活苦逼,总觉得人生不如意,作为西方人眼里最全能的就是上帝了,他以为上帝可以主宰一切,肯定生活特美好,就体验了一把,结果发现,各有各的烦恼,生活中角色虽然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必须恪守本分才行,生活如果不能改变,就去苦中作乐享受它吧。
内容简介:本剧接《冒牌天神》内容,主播埃文转战他期待的政坛成为国会议员并带着老婆和三个孩子搬进了大豪宅。
但他接二连三的收到莫名其妙的快递,送来大批木材和建筑工具,上帝显灵在他面前要求他在9月22日之前建造一艘巨大方舟。
他开始不相信是上帝,但一系列神迹出现之后他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任务,他的妻子一度失望的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不过经过上帝点化又回到了埃文身边帮他建造方舟,四面八方赶来许多成双成对的动物也帮助他们建造。
最后在9月22日这天,方舟前聚集了无数人看笑话,也有警察来强拆方舟,突然大坝决堤洪水万丈,人们纷纷跑商方舟避难,洪水载着方舟一路冲到国会门前。
原来埃文曾经参与支持的一项法案是破坏公园自然环境以谋利的,上帝用这种方式告诫人们敬畏自然,注重环境保护。
该法案最终被否决。
经过这次事件,埃文一家更亲密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他们共同经历了磨难,也给予了家人支持与信任。
以下简评:本来是想写《冒牌天神》的评价,偶然发现还有这部续集,所以一睹为快,然后先写这篇好了。
一句话评述的话,只能说,差强人意,比较上一部而言。
如果上一部可以打9分,这部7分就好。
首先是本片立意是自然环保,这个主旨应该会得到观众的普遍理解接纳,得到同情支持,所以没有什么太多深思反省的空间,但过于直白讨好的价值观也比较不容易出彩,为安全起见给到及格分而已。
其次是上一部里男主是养狗爱狗的,这部里开始的时候却是讨厌狗,这种转变没什么理由,似乎只是为了最后他又接受了狗制造人为的曲折。
男主个人开始是醉心名利与成功的,穿上上帝给的破袍子之后很快就完全适应了自己“诺亚”这个角色,认真勤勉的建造方舟,对上帝的安排深信不疑,没有过渡,没有过程,也没有什么原因。
再次就是上帝对埃文采取的方式基本算是很霸道,如果他真的存在并且很有能力的话,他为什么不直接在美国总统面前显灵,那不是更省事?
还建造什么方舟,提前转移到高地就好了呀。
他对埃文的方式更像是为了传教而不是救人,就是要让埃文这样追求名利且祷告都漫不经心的人受到训诫,变成虔诚信徒。
而剧情也是比较简单,那些上帝捉弄埃文的情节更显得牵强无意义。
有一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凌驾感,万物皆在其手掌之中,小人物除了听话照做没别的路好走。
本片换了主演,为本片减色不少,据说上一部的主演金·凯瑞和詹妮弗·安妮斯顿同时拒绝继续他们在《冒牌天神》中的角色,而继任演员尽管很努力,却没办法平衡剧本硬伤。
据说该片预算超过了《泰坦尼克号》,但是显然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泰坦尼克号》不可同日而语。
但这部片子也有几个小小的闪光点,首先当然是环保主题大方向没问题,唤起更多人关注自然保护自然。
其次是强调了家人之间的信赖与支持,不仅仅是爱情,更多的是亲情,这一点也算是美国电影的核心价值观了。
再次是该片对诺亚方舟有个新的解释,有点像我们中国人说的日行一善,或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每个人对这个世界多释放一点善意包容,人类与地球生物的方舟就会更稳固更强大一些。
可能对中国观众来说,上帝传教这件事本身比较缺乏吸引力,但是家庭凝聚力和日行一善还是被广泛接受的。
家庭的凝聚力来自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支持,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而日行一善真的也比较符合当前的社会环境需求。
我所理解的洪水,不是决堤的水坝带来的,而是人生到半途的孤独迷惘,价值观妥协,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危机,社会道德沦丧,我所理解的方舟,是我们认识人性接纳人性,同时理解能创造更美好生活的不是登上别人建造的方舟,而是每个人都要给方舟加一块木板,一颗钉子,我们都要守护共同的信仰、价值、共识。
点外卖不再担心地沟油,喝奶粉不再担心大脑袋,吃青菜不再担心农药残留,推开窗户不再有重度雾霾,摔倒的老人有人立即扶起,贫困的人们能温饱生活,敌对的双方能放下武器,那才是我们共同的方舟。
(本文已开通原创保护,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咨询/合作/约稿请私信,谢谢!
)
如果有人乞求耐心,你觉得上帝会给他们耐心,还是给他们机会学会有耐心?
如果有人祈求勇气,你是觉得上帝会给他们一时勇气,还是给他们机会学会勇敢?
如果有人祈求家庭更亲近,你觉得上帝会给他们耳鬓厮磨的感觉,还是给他们相爱的机会?
这是《冒牌天神2》中上帝所说的金句了!
它让我们懂得,信仰不单只是期盼,更需我们用一生去践行。
整部影片的精粹在于,对古老的宗教信仰即解构又建构——形式变得次要,而信仰本身得以保留。
但我想,这也许只是西方人的信仰!
在他们眼中,他们的信仰远比我们中国人要来的伟大。
好莱坞所产的国际大片更多的想表达“美国人是世界的救世主”这一宏大信仰。
然而用当下一句很时髦的话说:中国人正处于“后信仰时代”!
“后信仰时代”,用最简明的方法解释就是“没信仰的时代”。
但是,有人说中国人现在有比信仰更让人执着的东西,那就是“金钱与权力”!
拜物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仰在人们心中的缺失。
也许我们是没有西方人对信仰的虔诚,然而每个民族的存在必然会有她所依托的东西。
对于我来说,我并没有西方人对基督教虔诚的信仰,我可也并不能理解藏人对磕长头仪式的执着。
但我想“后信仰时代”也没什么不好,那也许是一种务实的态度。
在我看来,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观念”早已根深蒂固。
有时,对金钱与权力的渴求,更多的是对家庭负责的一种观念,希望家人能过上好日子。
中国人早已厌倦过苦日子,有钱有权谁不愿过小康生活。
没有信仰,“家观念”对于中国就是一种很务实、很感人的精神支撑,中国人承担起了家庭责任,并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其实这也许并不比对信仰的虔诚来得轻松。
在我的家里,父母为我们的家所做的,让我觉得很伟大、很感人。
虽然他们从来不会有那么高雅的心境去追求什么信仰,但他们肩上对家的责任却无怨无悔地担着。
有时候,作为一个人,务实点也没什么不好!
我们并不是造物的主,我们只是平平凡凡的人。
我们的能力只允许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在此基础上去帮助别人,去追求我们的理想,但理想并不等于信仰。
务实的后信仰时代,我们只是去追求我们能追求的,承担我们能承担的,放弃我们做不到的,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
也许,我们不能说在后信仰时代中国人的信仰就缺失了,中国人只是在寻找一种更务实的心态作为精神的支撑。
中国人正用自己的方法去践行,中国人也承担了责任,也许中国人永远都只是默默的付出,也许我的父母永远只是默默的付出,但他们依旧是有追求的!
看到一集比上一集更精彩的電影, 沒有冷場的時間, Morgan Freeman演繹上帝, 令人會心微笑, Steve Carell飾演公事繁忙, 正在努力上位的爸爸, 作為有宗教信仰的自己,614(創世記 6:14)來得更加近, 造方舟不再是神對人的怒氣, 是你有你的plan, 但神會比更好的你, 是關於一個” love story “, 剃鬍鬚後又會立刻自動長出來, 614的Gen鐘聲會否留意呢!這一發不可收拾事一一來到時, 你會否仍然信服神的安排, 是ARK = Acts of Random Kindness 不是一件簡單順服吧!
穷极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看
又一版的诺亚方舟...我觉得满不错的。。个人看法不同吧。
主不会给所求,而且给机会。
我觉得。喜剧拍成这样。很可以给五星了。
好无聊啊前面!!!!!!!!!!就系最尾真系有水噶时候先好睇翻d
帝对Evan妻子讲的话,是看完这部片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上帝给予的是机会,我们只需要相信并身体力行。How do we change the world? One act of random kindness
金·凯瑞拒绝了这部续集,《天神2》的口碑、评分都不及1。170种类500只真实的经过训练的动物参演,以及方舟+大洪水段落是我喜欢这部合家欢电影的原因。
其实不能算是喜剧了。就像我们把福音摇滚和福音流行都划为福音歌曲而非分别称为摇滚和流行。当一部作品传达着一种世界观的时候,其他的都不是考察的重点了,不能用喜剧的标准来评判,所以还是给四星
If he prayed for courage, does God give him courage, or does he give him opportunities to be courageous?
真的很有意思!!! 如何改变世界?从不经意的每个善举开始。
非常难笑的喜剧片!
就算他是上帝他也不能让人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這種劇情,除了一些環保的話題,廉價的特效,反智的搞笑,少了金凱瑞,還能看什麼?
特效一星。其他一无是处。自欺欺人的美国人。当年真是财大气粗,什么片都可以拍。
狗尾续貂之作 毫无逻辑可言
太搞笑了,居然比吉姆·凯瑞的第一部好多了
“If he prayed for courage, does God give him courage, or does he give him opportunities to be courageous? ” ARK = one act of random kindness.
我们是怎么改变世界的呢。。好萌~~草泥马也有的啊!里面各种龙套现在都发际了啊,强【cctv6】
故事的主线变得荒诞不羁起来,不仅没有了前作的精气神和内核,而且也没有了创新的思路,只是偷懒地把诺亚方舟的故事简单化而已,完全丢失了作品本身的戏谑和荒诞,顿时变得平庸而乏味起来
有强大的草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