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事
Les Choses humaines,The Accusation
导演:伊万·阿达勒
主演:本·阿塔尔,苏珊妮·朱安内,夏洛特·甘斯布,马修·卡索维茨,皮埃尔·阿迪提,奥黛丽·达娜,本杰明·拉维赫尼,茱迪丝·谢拉,Réjane Kerdaffrec,杰拉德·沃特金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1
简介:节目主持人吉恩在斯坦福大学的儿子亚当(22岁)回到法国巴黎,亚当与吉恩的下属有旧情。亚当去母亲家,见到其文学教授男友、男友女儿米拉(17岁)。亚当带着米拉出去玩,两人酒后后发生关系。第二天早上,米拉提起强奸控诉,亚当一开始否认性交但承认口交。庭审交锋激烈,证人各抒己见,最后亚当被判有期徒刑五年缓刑。详细 >
电影前半段节奏有些拖沓,直到庭审开始。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有许多很让广大女性和男性感同身受的台词。我们不得不承认两性之间天生的力量差距,如果一个男性对女性使用暴力,那么这个女性基本是很难去对抗的。当她被要求口交、脱掉裤子、抚摸乳房的时候,她或许会因为恐惧而不敢开口,害怕受到更多的伤害而服从对方的指示,但沉默不是同意,不要不是欲迎还拒。性一定是在彼此相爱尊重的前提下,“上帝看两个人相爱无处表达,才创造了性”。
其实这就是强奸,只不过男方以为不是。有感觉不代表女的愿意。
不完美受害人拍好了的模样。近几年看多很多相类似题材的电影,但还是有很多新片不断出现,正如此类案件也在全世界不断的发生。电影的镜头语言隔着透明玻璃看到时候所有人的一言一行,却永远无从得知垃圾房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对父亲情感生活匆匆一笔的带过:实习生清晨离开,两年后抱着孩子出现在父亲家里。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血脉相传的男性身上,发生在完全陌生的女性身上。选择报警与否是她们的行为不同,可言说或不言说的女性本人,受到侵害的身体与心理都是客观存在的。
性没有真相,只有男女在两个割裂、背离和相悖的世界里滋养生长出来的满拧的刚强认知。因势均力敌而四平八稳的法庭辩论戏,看似在深化和剖白性同意的内涵外延,但性别的二元对立和真相的破产幻灭才更令人齿寒。
本来就是一件模棱两可的事,讲得也是稀里糊涂,各持一词的辩说,让人感觉有些故意制造冲突和矛盾。这种事不像那种留下明显作案痕迹或有某种意图的案件,那样侦破或辩论会更有意思,也更有技术含量。
武汉卢米埃法国电影展/事情其实再清楚不过了,那一些企图展示“事实”的录像都相当多余 在性同意这个问题上,男性再怎么仔细确认都不为过
lui et elle, deux perspectives sur une même scène. Qui est le vrai, qui est le faux?
这部电影不仅在探讨性侵事件中的性别议题,同时也是对观众的一场考验和审判,它是如此值得被探讨,以至于它如果让你一度持有怀疑态度,或能让你进一步反思制度,或者更坚定自己的立场,那都是一种进步。
“机会主义强奸犯”。
“没拒绝没反抗=默认同意”这类性侵的洗白的方法搁全世界都一样
精妙的剧本结构与人物关系,营造一出谁也无解的戏码,电影本就不该承担任何立场与责任,即便各个视角各方说辞都已经展露无疑,就算是将小房子的那一道门打开,也永远无法找到真相,因为它压根不在那里,而是始终栖息于每个人的心里。
一场值得每个人思考和探讨的“罪与罚”。关于性同意,一直属处在法理明确、实际判断艰难的灰色地带,思维鸿沟、价值判断、认知偏差和文化差异造成了两性对同一事件南辕北辙的结论。在男性天然将女性的信赖、礼节、尊重、忍让甚至恐惧当作表达好感、制造暧昧的情境中,不仅No Means No的表达相当困难,还会被当作某种欲拒还迎的调情工具。性同意在男性普遍对女性身体报以傲慢凝视的社会中几乎算作理想主义,但仍希望这种起码的道德界限感终有一天会成为普世的交往原则。控辩双方律师的总结陈词都如教科书般精彩,它让人试着在统一的法律框架下辩证而中立地思考事实的复杂性。与此同时,法庭的陪审团制、无罪推断原则、程序正义、法律的矫正功能和教育意义、司法的独立性、双方当事人的心理修复和社会修复等等议题,也是这部电影衍生出的思考。
很精彩很深刻的庭审剧。
为什么要“生硬”的设计成这么复杂又巧合的人物关系呢,为什么不简单平常一些,省却前面那些费劲的交代不好吗?
真是模糊地带。难以说清。
现实
史航事件发酵至今,看到这部片子有种振聋发聩的爽感,建议史航们吸烟刻肺一万遍。结尾的控方和辩方律师的总结陈词长镜头太有力量感,这不是一场对于真相的判断,因为事实已经发生,只有当事人才晓得真相。这是由于双方既往经验、身份、观念差异的状态下,对于“性同意”的不同认定。养尊处优惯了的亚历山大认为性同意是双方同意、顺水推舟、理所当然,女生是因为害怕受到暴力而选择了顺从。嘴上不说no,不代表性同意,不代表心里不说no!我们可以看出米拉一开始对于亚历山大是欣赏的,亚历山大但凡尊重她一些,她不至于感受到“被强奸”的屈辱,诚然,这是灰色地带。喜欢这部片没有呈现一个完美受害者,米拉也撒了一部分谎,但她用献祭自己让世界听到女性的声音。
2024,标记第31部
程序正义还是结果正义?道德还是法律?一个人还是一群人的电车难题,我还在琢磨,估计这辈子也琢磨不到真理。但我知道只要万劫不复的人类还在,我还在其中之一,一个最保底良性的社会就应该让绝大多数人有生活而不只是活着的朝气,有反对而不只是妥协的勇气,有不断向上追求而不是无止境向下兼容的生机。
也是法国才会出现这种判决,在天朝早三年起步,最高死刑了,犯罪事实存在还敢做无罪辩护,还有一个就是女生17岁,未成年人保护法和考虑到女生青春期心里不成熟容易被诱导判决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