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得懂影史,我不懂,但我懂人生。
好,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国王的全息图》
IMDb评分 6.1,豆瓣评分 6;得分不高,的确是烂片的评分。
主演是 汤姆·汉克斯,是那个曾经出演过《阿甘正传》的拿过两座奥斯卡奖的 汤姆·汉克斯。
导演是《香水》、《云图》的导演:汤姆·提克威。
这片子真的是烂片吗?
答案很简单:不是烂片,还是部严重被低估的好电影。
电影的名字很重要,特别重要,对于好片而言,名字即线索。
“国王的全息图”按照字面理解的话,应该是说的是一个国王的故事。
本片改编自同名小说《A Hologram for the King》,如果直译的话应是“献给国王的全息技术”,台译版为“梭哈人生”。
那为什么要翻译成“国王的全息图”或者“梭哈人生”呢?
很简单,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不仅是一个把投影技术卖给国王的故事,而是借这个故事,折射人生。
在这个角度上而言,我觉得中译版比台译版好多了,“国王的全息图”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全息图是人生的一段缩影,它反映的便是人生。
但是,从商业或者传播而言,台译版更易吸引人观看。
话说回来,人生是什么,有谁真的懂的人生呢?
大家都是似懂非懂呀!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经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
世界那么大,人是怎样的孤独。
还好,我们可以看电影。
好片,推荐观看,对于本片的剧情就不累诉了,说几点吧。
一、关于原作。
原作“A HOLOGRAM FOR THE KING”,指的是主角Alan试图将一套3D立体投影技术销售给国王的过程。
本书入围2012年美国国家图书馆奖小说类决赛、纽约时报和亚马逊网站2012年年度十大好书。
大部分认为本书像是《等待戈多》与《推销员之死》的结合,藉艾伦的经历侧面反映美国如今产业萧条、中产阶级经济危机。
主角Alan名义上是团队领袖,实际上是推销员,他一直在等待似乎不会到来的国王,像极了《等待戈多》与《推销员之死》这两部经典文学剧本的人物与主题设定。
二、隐喻美国,希拉里要上台了;同样是 汤姆·汉克斯 主演的《阿甘正传》其中充满着各种隐喻,尤其是片头的那片羽毛,巧妙优雅,简直就是灵光爆发。
好的电影充满着隐喻,“国王的全息图”与《阿甘正传》一样,同样是在隐喻美国。
“阿甘正传”叫好又叫座,“国王的全息图”则不然。
时代变了,在这个时代,电影似乎只有好与坏,黑与白。
电影更像商品,而非艺术,那么灰色的东西,需要时间去咀嚼的隐喻,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呢?
可惜了。
总的来说,本片的价值观还是蛮有意思的,感觉美国已经破罐子破摔咯,因为一个女人改变生活的轨迹。
有趣!
这好像是在说希拉里。
三、文化帝国主义与中国威胁论,把枪放下;好莱坞一直是一个文化输出的平台,本片把造成Alan前往沙特阿拉伯谋生的原因推给了中国崛起,同时Alan之所以留在沙特,因为中国人用一半的价钱提供了同样的技术。
对于中国的威胁的刻画,像是闯进羊群的狼。
那么Alan的态度是什么呢?
最终Alan没有射击,把枪放下了。
这个把枪放下,没有射击相当妙。
美国不禁枪,Alan和万千美国人民一样,自然会用来复枪。
在小说中关于上山猎狼一段,描写详细精彩,算是对沙特的地理、文化、甚至社会缩影的介绍,但是电影中只是粗略带过。
书中艾伦对那头狼开枪,但其实那是一个小男孩,还好没有命中,这个环节使得艾伦与尤瑟夫之间的关系却因此产生变化。
电影中将这头狼的影子,作为艾伦自身的投射。
不得不提起电影中的另一个片段,开跑车的沙特负责人问Alan:“如果能选择重来,你会怎么做?
”Alan回避了这个问题:“这个很复杂。
”艾伦有思考过如果一切重来,怎么选择会更好?
这时候镜头拍到了一个吊着的,摇摇欲坠的,高空擦窗着。
为什么文化帝国主义的美国,把枪放下了呢?
的确,这很复杂。
四、爱情不讲道理,与命运一样;Alan和沙特女医生Zarha的爱情,这段很妙。
我想我不用过分啰嗦,爱情是无数必然下的巧合,也是无数巧合下的必然。
这便是这个世界有意思的地方,这便是这个世界让无数想要自杀的人留恋的地方。
在圣城乔装教徒,在禁酒之地痛饮,在碧蓝海底热吻,在绝望之后找到希望,这便是这个世界让人留恋的地方。
————"You're strong and young, and You Have Time."好好活着吧。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事业家庭健康均失意的中年美国人,来到异域他邦,意外地结交了一段不一样的“友情”,还邂逅了一段夕阳红恋情,混乱的人生仿佛又回到了正轨的故事。
主要冲着汉克斯去的,就像是重逢一位多年的好友。
但是这片汤姆汉克斯可能就没打算拍给青年人看,也没打算赚多少票房。
剧情向文艺片?
所以整部电影的节奏特别温吞。
其实生活本身就没那么多戏剧冲突。
电影也拍得平淡如水。
但是随着电影也让我们看到了阿拉伯的沙漠,还有有钱任性的沙特国王打算在沙漠中凭空建起来的一座现代化城市。
让我们跟随主角一道去了沙漠深处去打狼。
让我们看到了穆斯林的虔诚,到点就跪…… 最后的海底镜头也拍得很唯美。
当然有槽点了,50岁大妈,丑得可以…… 就不能请个40岁出头的徐娘来拍?
还可劲黑中国。
导演的细节过度很好,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拿捏到位。
就比如一个脂肪瘤对心里的影响以至于影响到他的工作和人生观,没有一定经历人是无法体会的。
至于异域风情和文化冲突之类,其实不关心国际政治的人未必很明白一些无关痛痒的对话和情节,美国人导演的自然是以美国人的视野看阿拉伯,但也反应了阿拉伯不愿意让我们看到的那一面,贫富分化,君主专制,男女不平等,以及导致这很多问题根源的宗教,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司机真的相信他不是CIA吗?一部电影容纳这么多而没有太违和感,真的很难得。
实话实说,我没看懂,所以不想打分,但是豆瓣必须让我打一个分,暂时三分,不予置评。
有两个在我眼里的关键问题电影里都没有明白的告诉观众,而是让观众自己去理解。
一个是司机的身份究竟是什么,他和汉克斯去猎狼时说的那番话有什么寓意,自己汉克斯为什么没有开枪打狼,以及最后对女医生讲的那个故事有什么寓意,为什么女医生听完流了眼泪,我不懂。
看豆瓣的剧情介绍和一些影评都写到,本片是部寓言之作,影射了美国现在的国际处境等等,也许有一些,但我从这个故事中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如何跨越危机走向新生。
Hanks大叔初出场时,人生被自己走进了绝境:离婚、破产、失业,新的工作建立在一个虚张声势的许诺上,岌岌可危,在异国的生活充满困惑,同时他的健康还出了问题,这让他焦虑、不自信,失去掌控感,怀疑周围的一切。
本片片名叫作《国王的全息图》,这是Hanks本来要推销的东西,是他紧锁眉头、每日灌满一鞋沙子想要实现的大买卖,事情成败与否关乎他在前妻、父亲等人眼中的形象,关乎他给老板的承诺,关乎他对女儿的责任,这是他紧抓着硬撑着不愿放弃的目标。
但是全息图这种东西,就是个幻像,就像Hanks人生此时感受到的重压,都是头脑里创造出的产物。
然后有两件事带来了转变,一是他后背上可疑的肿块被发现只是个简单手术就可根除的脂肪瘤,还有就是月光下猎狼那一幕,当看到狼转身走开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伤害时,Hanks的表情里也释放了长久以来的紧张。
故事最后,国王的全息图项目失败了,但放下这个目标后的Hanks,人生行入顺境。
不过,就影片的表现来说,还是有点散了,不管是节奏还是细节的选材上,看完感觉是平淡的,评分三星半。
真要说类似寓言题材的话,2021年的《静水城》,拍的要更好些。
这是一部拍给美国人看的文艺片。
它从头到尾在讲美国人眼中的美国现状,或者说在给美国人敲警钟。
男主曾经是施文这个美国老牌自行车的董事。
施文自行车在辉煌的时候是每个青少年人手一把(关于施文公司可以从男主跟几人的对话中得到)。
而董事局为了削减开支决定在中国建立厂房,短期上实现了盈利增长,长期上却将技术也教会了中国。
不出意外,施文破产了,男主也破产了。
他之所以能进入现在这个公司,只是因为他和阿拉伯王子有一面之缘。
男主初到阿拉伯的一幕幕,其实并不是说阿拉伯人的不守时或者其他恶习。
而是体现阿拉伯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差异。
阿拉伯是一个漂在石油上的世界。
石油让这个原本落后的世界披上了一件漂亮的风衣(物质外观,比如漂亮的城市),却还没将来得及它的长袍脱去(糟粕文化习俗,比如公开处刑)。
所以造就了这个“里外不一”的阿拉伯社会。
说它漂在石油上是因为,这个社会就像无根之萍。
从经济上说,石油市场略有波动,带来的就是本国市场的大地震。
从文化上说,整个社会缺乏足够的文化积累,伴随大量财富诞生的不是贵族而是暴发户。
所以男主所去的那片“K.M.A.T”,其实更像是玩票性质的面子工程,而非正儿八经的民生工程(从台词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沙漠里除沙”。
这也是国王其实并不重视这个区域的原因)。
片中有一句话其实反应了阿拉伯世界各个酋长国的现实,“我们没有劳工,我们有菲律宾人”。
这句话并不只是玩笑话。
沙特我不太清楚,同样是阿拉伯酋长国的迪拜我相对了解一些。
在迪拜基本上是10%左右人口的阿拉伯人掌控了99%的财富,剩下掌握了1%的财富的90%人口都是外来务工人员。
他们抱着梦来到这里,却连正式国籍都拿不到。
其实就像男主在施工中的大楼里见到的一样,一层楼,天壤之别。
最后说说男主的爱情。
丹麦女助手,狂野,直接。
却对不惑之年的男主并没有很大吸引力。
因为对这个年龄的男人而言,他需要的并不是年轻人一般的活力激情,而是安全可靠的家庭。
所以他选择了,表达感情相对更为含蓄的女医生。
但同时,穆斯林世界是不允许穆斯林女性嫁给非穆斯林的。
这点不知道是导演的疏漏,还是一种对穆斯林世界的呼吁,就不得而知了。
纵观整部电影,男主的经历其实是世界市场的缩影。
中国的崛起让美国感到害怕。
当然现实中的美国没有电影中的那么笨。
导演希望以此电影来唤醒依旧沉迷在美国梦中的美国人。
美国梦已经到了梦醒时分,而中国梦才刚刚开始。
综合评价:4星给5星好评的原因,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想看到一部好片栽在评分上。
4星其实最适合它
出色的政治隐喻片。
前半部分男主在沙特的遭遇是对卡夫卡式荒诞的精彩再现。
其实还蛮好理解的。
有意思的是一些小细节:猎狼的时候,狼并没有袭击羊,所以男主也没有射杀狼,或许是在影射美国给自己树立假想敌的做法?
中国的形象在这里比较单一:中国医生帮助动手术,中国人两次抢了男主的饭碗,靠的都不是什么光彩的手段。
拜托,你们都在尝试理解中东了,为什么没有耐心和兴趣来理解中国呢?
女医生裸泳的那段好帅最后女医生在听男主讲camping的故事后泪流满面,没有理解是什么原因……
DOUBAN分并不高。
但与我而言,收获颇多。
结合MSL当前在全球扩张的趋势,它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得窥豹一斑。
片中各种场合下MSL的集体行为,我相信观众从头到尾一定会感受到那种从震撼转变而来的压力!
楼内贫富极端分化的两极对比,只隔一堵墙。
外面阿拉伯世界内的贫富分化,中间隔的是沙子。
到处都是道德的压力,人们不得不用各种小伎俩来掩盖自己与别人的欲望。
片中一段汉克斯对狼的态度,耐人寻味。
狼是什么呢?
是美国人?
是有自由信念的年轻辍学司机?
还只是汉克斯考虑到了当时的场景。
对中国的行为,耐人寻味。
即认可,又无奈。
另一位绝望的大楼销售商,体现出这里的商业发展模式,官方利用一个憧憬与石油资源做背书,制造一个超级庞大的骗局。
这片拍的实在有技巧,其实已经体现了美国人目前对MSL世界的世界观,一些东西因为政治正确不好明说,但从镜头与故事情节中,你可以看来他的真实态度。
最后,汉克斯放下一切,拿着高薪说,你们继续骗下去吧!
我还是过好我的一亩三分田,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
不这样结局,又能怎样收尾呢?
初看觉得像沙漠版荒岛求生记,后来发现老会有变大里的老爹视角闪回,接着逃脱癌症的阿甘火速向墨西哥裔化妆的闪米特勉强版梅格瑞恩展开了电子情书攻势,结尾,影帝终于找到用爱和酒精征服伊斯兰和女性穆斯林的幸福终点站,在势如洪荒、摄人心魄、不可抗拒的夕阳红乐曲中全剧终。
中国毫无悬念的再一次成为弘扬美式爱国主旋律的垫脚石,最惨烈的是影帝的表演依旧入木三分,深刻反衬出扯淡剧本的熠熠生辉。
开篇讲失去,状态也不好,去往沙特谈单子的路上,这段进入很快;关于自行车厂的失败也在不断的闪回,这里是男主消极的前半段;
男主不适应这里,有原来旧的惯性,也有新的环境的不适;这从兼职司机开始,到丹麦女人,有逐渐尝试,可是疗效甚微;知道遇见女医生,女医生本身具有强烈的精神支柱属性,在沙特这个背景下女性从医以及要离婚,这都赋予女医生强大的属性,所以在救了男主一命后,也在精神上或者灵魂上拯救了销售男主。
危机总是有的,无论是自行车厂的倒闭,家庭的变故,销售的困难和失败,身体上的瘤子,抑或是回忆少年时迷路林中;女医生就像当初男主的老爸一样,给予了他解决问题的精神支持和信心,使他能够觉得有意义。
反过来,他也帮助了兼职司机,兼职司机鼓起勇气和别人老公面谈表明不是小三;也给予了女医生相互支持。
兼职司机这里涉及到宗教,有些感觉是暗示,但对MSL不懂,所以不是很理解;夜里打狼当所有MSL做礼拜时,这个画面总感觉有些暗示【枪决】,男主看到了狼徘徊左右并为攻击羊,他也没有射击狼,这是为何?
麦加清真寺真的是城区非MSL不能进入吗?
穿行城区时,有两个小孩祈祷,兼职司机做出食指向上的手势表达上帝会赐予,又要说明什么?
打狼前兼职司机和男主的谈话是否在暗示男主加入极端KB组织保护他们的家园?
还有一些荒诞而又觉得可能真实的对比:菲佣在沙漠的公路里扫沙子;未完工大楼里的建筑工人和5楼一尘不染的销售处;丹麦大使馆喝酒吸粉泳池派对和保守的沙特当地环境;这些都令人感到奇特,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味?
这是一个美国外派销售(蓝)和当地兼职司(深绿)机以及外派销售和MSL女医生(绿转深蓝)的互相帮助的故事。
相比于平淡无奇,犹如流水账一般的叙事结构,我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黄昏恋总是拯救中年危机的利器呢?
确定这是汤姆提克威的电影?我以为是徐峥的沙特阿拉伯囧呢!
《国王的全息图》美国一家技术公司的员工去沙特阿拉伯国家洽谈一项生意,他们打算把一项全息投影会议系统卖给国王;他接受这个苦差事的原因之一是为了给在念大学的女儿赚学费,他与妻子也离婚了,这边项目也不好推进,焦虑的他突然发现背后长了个肉瘤;去医院治疗时,与女医生互相看对了眼,女医生同样是婚姻不幸,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5)
最后结尾那段话是很好的 我想一个真正的伴侣 就是能让你充分感受“时间”的妙
可惜了这一屋子的绿叶。花骨朵掉地上了。旅游宣传片。很蠢,但塞了不少小讽刺。放狼。中国。丹麦。酒。501。故事毫无波折。
逻辑诡异
我是汤姆的脑残粉。五星献上
本来以为是迷失东京,但是到结束时候发现还是阿甘。
神 马 玩 意 儿
温情喜剧片,丹麦大使馆那段挺讽刺的
这部电影简直可以看做美国梦“破灭”的寓言,而中国梦的出场和阿拉拍世界的复杂性,使这部电影成为全球未来的寓言。现在这个评分好低(5.9),小清新们你们会后悔的。唯一不满是两位女主都不美!!!!
小本哥好闲,来跑了这么个龙套。莫名其妙地就结束了,搞不懂是关于中年危机还是异域文化,但无论如何都被一段恋爱终结了。乱七八糟说了一大堆,结果发现都是不相干的事呢。乱埋线,不填坑,也就值两星不能再多了。
评说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文化的冲突和贸易的困境。强行插入异国恋情,整体还是很有可看性。
讲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如何在沙特找到人生第二春的故事。前半段影帝一直在重复黑人问号的表情,开车小哥是亮点,男主跟女医生是怎么就突然在一起了?莫名其妙啊,影帝你到底为什么要接这种戏,顺便我大中国又被黑了一把。
这是什么?没了就?
A.Hologram.for.the.King.2016.720p.BluRay.x264-DRONES
合作公司的作品。好莱坞的风气之一把大咖演员和异域的结合,带着西方的一些优越感和所谓的互相理解。虽然TH参与过顶尖的电影,他的这次改编不是很成功,言之无物价值观也不够开放中年危机自我救赎为主的yw style
难看
在飞机上看过的。从慢悠悠的荒诞喜剧,文化冲突,异国恋情,最后变成挺浪漫的中老年言情剧。
温吞水还有流水账,不是还行的三星,是莫名其妙的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