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烂片固有一死,或死于俗套,或死于精分!
传说在遥远的东方天朝,盛产一种独特题材的影片,这类影片无逻辑无剧情无演技,编剧导演演员抱着没什么事就去死一死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向世人呈现了一幕幕无比糟烂的影片,观众们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三观尽毁,世人称这样的影片为“精神分裂类影片”,简称精分片。
小弟我今天三生有幸跑去电影院看了第一部精分片,现在回想,仍心有余悸!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厨子戏子痞子》。
说道电影的名字,有人可能会联想到《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这部以冷战为背景的优秀谍战影片,但大家千万不要被误导,《厨子》与《锅匠》没有半毛钱关系。
《厨子》讲的是抗日题材的影片,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42年的北平,话说当时发生了生化危机,4个主人公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从日本人手里搞到药方,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按理说厨子应该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编剧和导演觉得不够娱乐,非要把他拍成无厘头搞笑的电影,于是在故事的开始我看到了黄渤饰演的一身牛仔装扮的山东籍痞子在风沙漫卷的北平街道上,劫持搭载日本特工马车的段落,很有“国产西部片”的风格,一阵慌乱的打斗与驾车疾驰后,痞子与两个日本特工滚进了一家饭店,随后他们遇见了刘烨饰演的会讲日语一身东瀛装束的上海籍老板兼厨子和他的白痴媳妇(梁静饰),紧接着又一阵慌乱过后,第三个登场的便是张涵予饰演的一身武生装扮的北京籍戏子,电影演到这里,所有的主要角色都已亮相,整个开头在无厘头式的开场、嘈杂的对白以及夸张的表演中让你感觉不到任何的笑点。
紧接着剧情突然闪回到故事开始之前的时间,重新对厨子戏子痞子和白痴老板娘进行角色阐释,原来他们4人是埋伏在北平的地下党,这四个人都是民族的精英,各有绝活,他们接到任务,为了解救被病毒感染的人民必须劫持日本特工并从日本人那里搞的解药,所以才装扮成厨子等角色演一出戏给日本人看,让日本人觉得他们是2B从而放松警惕,搞到解药。
在这段故事里,编剧和导演要告诉大家,我们拍的不是无厘头抗日电影,我们和潘长江演的《老少爷们打鬼子》完全不一样,我们很严肃很有逻辑,我们的2B是装出来的;但这只是导演和编剧的一厢情愿!
此段落一出,我暗暗告诉自己:考验三观的时刻到了!
后面的剧情也是这样无厘头似的嘈杂混乱,我先省率一万字,这一万字有没有都不影响你的观影感觉,其乱无比,其烂无比。
直接跳到结局部分,日本军队包围了饭店要解救人质夺回解药的配方,然后就有了武打动作场面,爆炸场面(话说地下党可真不是盖的,既是化学天才、会多国外语而且武功枪法也是以一敌百!
)和男女主人公分别时的煽情场面,在此我要特别说一下该段煽情戏。
无论是抗战还是谍战还是抗战谍战类影片,都存在男女主人公生离死别时的煽情桥段,观众们也都习以为常;但本片的奇葩导演在这无厘头的基调下,硬生生的插进了这段分别是的煽情戏,插得是所有观众菊花一紧啊!
按照喜剧片的贯用结尾,任务已经达成,主人公们就应该脱离险境实现大团圆大胜利大逃亡,可是偏偏本片导演又想起自己是在拍严肃的抗日电影,非得要三个男主人公在最后时刻选择牺牲来成全民族大义!
还必须和女主人公来一段生离死别的煽情!
这样狗血的煽情真是亮瞎了我的钛金狗眼!
像这样的对白“你要多小心,以后还会有比这更艰巨的任务,到时就只有靠你一个人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刘烨你干脆对女猪说:“以后困难更多,记得到时多喝水”好了!
让你想不到的还有结局,最后一幕竟然是4个主角穿着五四青年装(我真搞不懂导演对于人物的设定,反正是精分片,随便吧)站在山上撒柳絮,字幕说治疗霍乱的药物随柳絮飘落在全城各地(反正是精分片,科不科学无所谓),镜头各种特写以求画面唯美,导演敢再矫情点不?
不要以为故事结束了就算完了,导演给你留了一个更大的惊喜,他居然厚颜无耻的在结尾用老照片闪现的方法想告诉你本片可能有真实故事基础,告诉观众:我们真的是抗日题材影片,很主旋律的!
观影结束,三观尽失。
在观看本片之前,只是觉得国内好电影少,但影视圈还是努力的;看了本片之后特别失望。
虽然刘烨、张涵予、黄渤都是影帝,但三个影帝凑在一起不一定能演出《教父2》或者《让子弹飞》这样的好戏,也可能是精分片。
总结以上,《厨子》是融合了谍战、动作、无厘头喜剧等诸多杂碎的主旋律精分片,是一部18岁以上和以下都不适应观看的电影,如果你真的好奇想去看看,建议空腹或自备塑料袋前去观看。
Ps本片导演兼编剧管虎在谈及本片成因时说:“我觉得有一点点自己的特色,有一点点自己的表达,有一点点给观众的挑战感,包括类型上,我们得尝试。
”恭喜导演,你成功了!
你给了我极大的挑战感!
今天去看了《厨子戏子痞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评。
现在继续在写在拍伟光正、开挂屠鬼子戏的人,是在荼毒下一代无疑。
看电影的时候,前面20分钟,有点西部片的feel,还挺期待这些人能玩出怎样巧妙的花招,直到地下党的身份摆上台面。
其实这些,我们这种成年人,看多了就算了,一笑置之而已,最让我无言的是坐我后座的家长带了一个目测小学一二年级的小孩子来看,小孩儿还看得挺嗨。
看到枪眼割肚片段的时候,我还跟满娘说,这样的戏小孩真的能看么。
虽然在切腹自尽那块的时候,管虎是有点给日本人正名的意思,但是这就像,我杀了你再跟你说对不起一样,狗屁!
其实我挺想转过去问那个小孩,你恨日本人么,如果你恨,你了解日本什么呢?
好多自杀的人,都是停留在过去走不出来的人,继续进行这样的仇恨教育,中国,也就跟朝鲜差不多的水平吧。
一个民族的人,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小孩子去仇恨另外一个民族,当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是屎么!
当全球化进程是屎么!!
突然觉得这一切其实挺可笑的,跟民族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
我觉得,中国人没必要跟着西方人的价值观走,能先把自己老祖宗的道德修为捡起来就不错了。
管虎这一溜手,我大概八年不敢看他的片子了吧。
昨天看了《厨戏痞》,明显是想模仿昆汀的《无耻混蛋》。
抛开电影的技术环节不论,单就其抗日背景,我有很多不满。
抗战八年,中国军民伤亡总数约为3500万人,阵亡人数保守估计超过2000万。
日军伤亡80余万人,其中阵亡30余万。
数据中所体现出的中日国力军力的巨大差距,不知电影剧组是否了解。
事实上,抗日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一场大快人心的胜利,而更多的则是国家民族惨遭蹂躏的屈辱回忆。
残忍地说,我们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日本并非因为同我们的战斗而最终失败——我们甚至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战争赔偿。
考虑到这些,我觉得凡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视作品,都需要本着一种严肃的态度。
这种严肃并非是指官方话语里那种虚假和高调,而是应该体现出对于同胞先辈们抗敌牺牲乃至惨遭屠戮的敬意与哀悼。
任何以夸张和搞笑为卖点的喜剧,放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都是非常不合适的。
《厨戏痞》中的主演都是实力派,在片中确实展现出了精湛的演技。
如果编剧能够把同样的剧情移植到其他时代背景下,很可能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但很遗憾,赶上了近年来的恶俗,《厨戏痞》成为了电影版的《抗日奇侠》。
可能很多人觉得《厨戏痞》中尚未出现《抗日奇侠》中“手撕鬼子”那样荒谬的情节。
但事实上,只要对于军事常识有着一点点的了解,就能看出影片中的战斗场景跟“手撕鬼子”没啥区别。
随便举个例子:“戏子”张涵予扛着美军六十年代越战时期架在直升机和装甲车上的M134加特林机枪横扫日本鬼子。
不知当时全中国有多少7.62 X 51mm北约标准步枪弹?
皮夹克,大靴子,全套美军班用枪械,不知是要抗日还是拯救地球?
更不消说个个都匪夷所思地牛逼:北大学霸,化学家,生物学家,机械工程师,摄影师,酷吏,情报翻译,料理大师,曲艺明星,神枪手,武术家,地道挖掘工,精通日语德语,徒手掰枪管,生吞河豚肝……不知道会不会胸口碎大石,菊花开瓶盖?
竟然还隶属于土八路的领导下,难道他们是从蓝翔技校穿越回来抗日的?
须知当年我国最精锐的国民党中央军士兵,常有人拿灯泡来点烟:因为没用过电。
参加桂林会战的老兵回忆,区分烧焦尸体的办法就是看脚:穿皮鞋的是鬼子,赤脚打草鞋的便是自己人。
鬼子的炮楼和炮兵定位气球肆无忌惮地分布在神州大地,这种完全落后于时代的战术在中国战场上被大量应用,因为中国方面基本没有任何火炮或高射机枪等重武器能够投入战斗。
而与此同时,日本人正跟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打海陆空协同作战,拼航母战斗群。
二战中,他们曾一度创造了几乎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辉煌战绩。
但不知道为啥,影片中的日本人都是些没头没脑,炸个料理店还要靠一帮敢死队脱衣服光膀子上前拼大刀的蠢货。
当然,在很多观众眼中,这些历史军事常识都不重要。
杨过大侠还能单杀蒙哥汗逼退蒙古骑兵呢!
但是任何此类夸张戏谑的表现手法,放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都是非常不合适的。
这也是《无耻混蛋》在欧洲引起大规模抗议浪潮的原因:当主角像切菜一样剁鬼子的时候,事实上是在侮辱那些牺牲在鬼子刀下的灵魂。
影片到了最后,居然开始往怀旧上扯,什么逻辑?
更让人吐血的是该片号称改编自真实故事。
据我目测,故事真实程度无限趋近于0,小于被雷劈中100次的概率。
本人孤陋寡闻,不知哪位好心人能够提供影片原型人物的资料?
不过又是一次弱者的意淫罢了。
人生第一次拿工资,所以约骆大大一起看姜戈首映日,晚上排场时间特紧,傍晚雨又巨大,我在奔跑中完成购食换票之后,骆大大还没打到车过来,终于成功会面,坐在汉堡王里我边飞速往嘴里塞寿司边问了她一个以我的智商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既然姜戈已经暂时不排了,我们为什么非要今天晚上出来呢?
”难道是为了这部厨戏痞吗?!
其实,快中午时候得知姜戈确实暂停了之后,翻了百老汇的排期就决定看厨戏痞了。
影评两级很严重所以有过担心观影过程会不够愉快,骆大大甚至提出不如看杨家将这样心智沦丧的建议。
两个小时的电影,除开烂尾的后半部分,前面觉得还是可以的。
还四五分钟结束的时候,骆大大说,“还是那只狗比较可爱。
”我一边点头一边问:“哪里有狗?
”骆:“那里啊。
”影片结束,剧场灯慢慢要亮起,我对着玩枕头战的神奇四侠傻笑的时候,骆大大又说:“看,果然还是最喜欢这只狗了。
”我:“在哪里?
”散场时我仍未知道这么一只狗的颜色品种,但小动物爱好者骆大大再次重复了喜欢论。
我为主演不服,不得不回复说:“可是它并没有戏啊。
”骆:“怎么没有…………其实它也是共产党,如果夺取病菌的计划失败,它就会咬死将军。
”我:“共军果然好狡猾!
这么想来,平时它的计划应该就是卖卖萌卖卖蠢,拖延将军制定作战计划的时间吧,”“一边是日夜相对的饲养者,一边是民族大义。
心里一定超级矛盾的!
”骆:“表面虽然非常平静,但是内心戏却是非常丰富和挣扎。
”我顿时对这只我尚未知道颜色和品种的配角充满了敬意,当我从厕所里出来时,骆大大又说:“我想到了,可能它还是张涵予和日本女人的定情信物。
”我:“未名湖畔那只被人遗弃的幼犬……”想到曾经校园情侣湖边散步遛狗的场景,再次被革命人感动了,“日本女人认出它的时候,心情一定很复杂。
”骆:“总之是平淡的戏下其实很有演技……这部戏应该有续集吧。
”我:“那在这一部里它戏份比较少就可以理解了,这种伏笔,在续集里会爆发的。
”这时候已经到地铁站了,我们互道再见,心中充满了身为豆瓣影评人的喜悦。
===========可能的前传小故事,骆大大对此有贡献============人类新手村,ID为“傻子”的女战士、为“戏子”的猎人、为“厨子”的刺客和“痞子”的圣骑在打怪,“我可以加入吗?
”一个熊猫人牧师走过来。
熊猫人新手是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是BUG吧,一定是导演安排的。
可是是个女牧师诶,这么想着,大家就愉快的组起队来。
前期升级本来就很快,即便大家花了很多时间在聊天、截图上面,熊猫人牧师还是很快到十级了,“我可能要选择部落了,”这个叫“樱”的熊猫人说,“我二表舅的公会叫我去帮忙。
”四个人类点头,他们并不想为难新朋友。
然后猎人说:“走之前送你一个礼物吧,”他们在练级中偷偷私聊了很多,“前几天抓的小宠。
”他递过来一只小狗。
“太可爱了,”樱将它捧在怀里,“就叫它寿限无寿限无扔屎机前天小新的内裤新八的人生巴鲁蒙格·费扎利昂艾扎克·休纳德三分之一的纯情之感情的剩下的三分之二是在意倒刺的感情背叛好像知道我的名字我知道他不知道的不在家干鱿鱼鳉鱼青鱼子粪坑鳉鱼这个跟刚才的不同哦这个是池乃鳉鱼辣油雄帝宫王木村皇呸呸呸呸呸呸呸呸呸呸呸呸小屎丸吧。
”“那么再见吧。
”他们互道分手。
看着远去的熊猫人的背影,新手们才开始意识到这一次道别意味着什么。
“为了联盟!
”女战士说,她并不想让沉重的气氛破坏大家这几天升级的节奏。
“论坛上说,过几天荆棘谷将有一场大战。
”也就是这时候,四个人的私聊纷纷响起“叮”的一声,“你们放心,我去到那边会见机行事。
”竟然是寿限无寿限无扔屎机前天小新的内裤新八的人生巴鲁蒙格·费扎利昂艾扎克·休纳德三分之一的纯情之感情的剩下的三分之二是在意倒刺的感情背叛好像知道我的名字我知道他不知道的不在家干鱿鱼鳉鱼青鱼子粪坑鳉鱼这个跟刚才的不同哦这个是池乃鳉鱼辣油雄帝宫王木村皇呸呸呸呸呸呸呸呸呸呸呸呸小屎丸!
“啊,难道是NPC。
”痞子疑惑地回复。
“滚!
老子是德鲁伊!
”这是这位联盟卧底与他们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话。
开篇很精彩,在国产片中很少看到,一开始三个疯子折磨日本人让人看得很是过瘾,可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主旋律,这还真是巨大的转折点,不过想想也是,如果真以三个神经病一样的人物为主角,估计送审有很大的难度,可也就因为这,一部本来很出色的电影,沦为了一部只能说还可以的喜剧片。。。
很多剧情经不起推敲,不要说因为这是胡闹片的原因,因为电影中大量的主旋律因素已经表明这并不是一部胡闹电影,看影片很多人将此片和《风声》相比较,可《风声》一片成功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并没有时刻宣扬主旋律,而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用一下,本片失败之处就在于太早太多的进入了主旋律时间,也难怪很多观众会有反感,虽然电影本身还不错,可又有多少人能时刻保持客观呢?
在电影院看了这部很期待的片子,因为三位主演。
前半程看得坐立难安,十分尴尬,很想退席,太闹了,而且胡闹。
后来反转,原来是三个抗日志士伪装的,那就接着看吧。
后来又开始热血激情,原来是为了偷疫苗解救被化学武器毒害的人民,最后几个人在敌人枪林弹雨之下全身而退,站在山巅喷洒农药一样将解药随风分解了,求人民于水火。
这样的故事情节本来应该打个两星什么的,但是三位主演的演技还是有的,而且演得很放飞,居然形象鲜明,人物很立体,让我看了这么久,还记得这么烂的剧情。
最后的高潮部分,其实挺煽情的,战斗场面也挺燃,斗智斗勇,几次反转,虽然设计的有点欠智商,但还挺新鲜感动。
最后站在山巅洒农药的时候,煽了一下情,居然也让我热血一沸,很为祖国骄傲,为先辈的奋斗牺牲自豪。
从电影院退场的时候,居然也将这样闹剧的印象转成还行了。
类型电影是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形态。
比如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种类有:音乐歌舞片、喜剧片、西部片、悬念片、恐怖片等。
类型片的基本特征:1,以叙事为主导的规范化审美形式;2,是大制片厂标准化生产的产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其目的和原则;3,视听语言霸权同时带有强化政治文化的含义。
官话是我度娘来的,所谓类型片其实就是好莱坞人几十年玩儿出来的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然后到我们这师了一下这帮夷们的长技。
可惜,中国电影发展至今,追逐成为大师者云,肯踏实辛苦呆在基层者少。
如今前者们大多被毒舌的评论们黑出了翔,后者也没见几个合格的深藏功与名中国的电影圈儿,一直是个很无趣的传说,直到有了他从原先的【虎烈拉】更名到如今的【厨子戏子痞子】管虎与类型片导演这个称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基本上这是个喜讯影片前三十分钟的高频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一大考验,后面节奏逐渐趋于平顺,包袱抖的有点儿早但是干货不少,插花儿的甘草人物有点多不过节奏不拖,至于那些个奔着CULT片去的观众们,我恶意剧透一下最后会给你唱一曲长亭外古道边。
三位影帝的装疯卖傻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甭管拿金马的还是拿金鸡百花的,哥儿几个都是持证上岗的,分分钟就能人格分裂一下。
导演媳妇往死里扮丑也不如一脸听风者似的单臂举哑铃,日本子姑娘演什么都跟海角七号里一模一样,总想穿越一句“去你妈的台北”,戏眼儿都在头牌儿身上,那段儿艳舞跳的,难怪后来鬼子们集体自裁都不用介错人,简直让人想随他们去了不久前听说总菊又下发了一纸有关于抗日神剧的补丁,眼瞅着他管叔儿这边的新片,当不当正不正的却又似一部往菊脸上糊过去的大逼斗,是巧合么?
这也太特么巧了【厨戏痞】大概是目前最适宜出现在矫枉过正时期的一帖好药。
虽说舍不得血浆套不着狼心的观众,但也没搞出一刀毙命800个鬼子的玄幻伎俩,可见做剧本的还算有良心。
更何况翻一翻影史,哪国影人也没少YY本国基础战斗力值,别跟我聊你没看过变形金刚,铁血真汉子爆炸绝对不回头可不是我们发明的。
如果连开动脑筋幻想一下的权力也没有,这个行业可以行将就木了,同比于不让宅男们撸,真真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菊花儿瞅着一个BUG就打个补丁,这事儿比横店一天死上万个鬼子更加不科学。
条条框框的BUG好补,行业体制内的病恹恹姿态却非一两天能去的了,好在管叔儿开春这么躁了一回,让人感觉玩儿电影,其实还应该是件特别有意思特别HIGHT的事儿别动不动就拎起自己跟昆丁比,我们永不可能成为被解放的姜戈,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自我意淫才是正经,丫到北京也照样买盗版盘。
有看到那些电影还没出来就开始打一星的矫情的小文青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写影评其实是件利人利己的好事,自己写了可以梳理一下观影感受,别人看了不明白的也可以相互讨论。
悬疑片写个情节分析,文艺片写个生活感悟,娱乐片写点喜爱的明星等等。
但就是有那么些小装逼文青,喜欢搞得高贵冷艳,片子还没看过就开始矫情,真让人受不鸟。
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类人的常用装逼手法,以供参考,喜欢往这类人上靠的装逼潜力股,也可以当做教材。
既然是为了装逼,那就记住你的看电影宗旨就是——挑剔,挑剔,还他妈的是挑剔。
专业术语装逼的影评一般专业术语用的很多,比如说到剪辑 蒙太奇 ,必须提到前苏联的爱森斯坦,塔尔科夫斯基 ,巴赞的形式主义和格里菲斯的古典剪辑, 并且抄几句他们几位爷的观点 ,反正就是给人一种你是在北影深藏了50年的扫地神僧的感觉。
张冠李戴了也没事,或者干脆瞎掰一句,最后破折号,加个名字。
没人会为了一句破名言而去查一查到底是不是那人说的,他们只会觉得,哇你这都知道,真博学!
就是像这样。
————九筒布鲁斯对专业术语做解释时引用经典影片,随便拉出一个就是30,40年代的电影,不能是好莱坞拍的商业片,更不能是香港的,俗!
比如要说剪辑,绝不能把《谍影重重3》拿出来对比,得是《救生艇》《后窗》什么的。
语言文字必须中英文夹杂,除了必要的人名地名用影片中的原文外,必须时不时拉出几句影片中的英文对白,抄原文,或者原文稍微改一下,补上一句:“那死黑鬼声音太含糊了,都没怎么听清。
”注意抄写对白的时候要口语化,sort of得写成sorta,because写成'cause最新的米国流行语百度上搜一下,用来抒发感情时用,装逼也是要先备备课的。
最好整几句法语西班牙语, 不会没事儿,搜狗输入法随便打几句,没人会去查,真碰上高手了算你命不好经历随便开口必须是:我在美国时,高端一点的开头就是“阿姆斯特丹的风有点冷,吹得我看电影时心里的寂寞弥漫到冷风中了。。
”口音记住,装逼文青对口音有着如同狗的嗅觉一样灵敏的感知,基本上没什么是他听不出来的。
经典格式:“布拉德皮特那南方口音真他妈的受不了了。。
那北密西西比口音真他妈的难懂,我看的版本是没英文字幕的,好几句没听出来。。
”随时都给人一种 米国每一条下水道都摸的清清楚楚了的感觉,随便拉出一老鼠你都能分出布鲁克林口音还是皇后区口音。
版本装逼影评一般会喜欢扯一下版本问题,名著改编的话,忠于原著的就得批导演太死板,导演自我发挥的就得批他对原著作者不尊重。
如果是翻拍的,那就是越老的版本越好,这是永远不变的定理,哪怕是五六十年代的片子埋在电影学院资料室里堆了一层灰的,也得毫不犹豫的夸它好。
简单的说一下常规的版本装逼常规套路:“唉,这个版本真受不了,简直就是玷污原著,还是法国xxx那个拍的比较好,我看的德语原著也不错!
”态度装逼青年的最大特色就是有态度!
除了一星就是五星,总而言之,态度鲜明。
不能含糊其辞,折中打分。
国产片绝对不看,态度得坚决,但分儿要打,片子还没上映,先打个一星。
“一看这阵容就知道又是烂片!
半星!
”再头朝45度角叹口气,“唉,国产片什么时候雄起啊。。
”然后抓了把按斤称的薯条爬床上,关上灯一个人看黄教主的片子,咯咯傻笑。
打星的原则就是,看不懂的片子就是好片子。
装B就得是这样,打开《少年派》看了十分钟看不懂,直接打上5星,赞一个,把前十篇好评都给点个赞,然后用油不拉几的手拿出盗版的《泰囧》DVD塞进他那背着XP系统挣扎运行的电脑重新看了遍,笑得鼻子眉毛拧巴成一团了。
看完骂几句:俗!
真他妈的俗!
29号首映当天就冲到电影院去看了这部片子,比预期中还要好一些。
扛重狙的予叔威武雄壮气场无双,一曲送别吹得荡气回肠;黄渤流氓有文化科学家会武术全面开挂;火华社长长发飘飘小飞刀,又萌又帅。
不过最动容的可能是片尾几人在燕京大学的过往吧,可能因为我本人也是大学生,所以会更有些触动。
管虎是一个很爱玩结构和叙事的导演,迄今为止看过的几部《杀生》、《斗牛》和这次的《厨子戏子痞子》都是,穿插着各种闪回片段,间或几句独白,再加上各种大特写和碎片化快速剪辑,当真是华丽丽的华丽丽的华丽丽的……挑战观众的注意力加理解力加推理能力。
好吧,其实我想说悬疑推理剧用这种叙事手法拍在相当合适的同时也很容易玩过火,让人跟不上线索。
如果真要我说这部片子哪里不好,可能就是有点玩儿脱了吧。
虽然说不上是谁的资深影迷,看过的片子也不多,但是我觉得这种风格玩得最好的是英国的盖导盖里奇,其次美国的痞子昆,此外比较看好埃德加赖特。
在管虎的片子(或宁浩导演的片子)里其实是能找到以上几位的影子的。
但是你又不能否认在他们这种偏西化的风格下那种还是相对比较接地气的国产内核,有时候,就是成也内核败也内核。
可能这次败就败在导演心一软,成全了一次主旋律高大全,让几位义士活下来了,不然结尾的效果会更好。
说到抗日,一直是国人的一种情结,一个G点。
从小到大的历史书里一直强调强调再强调中国近现代史有多凄惨,各种抗日剧层出不穷一个比一个热血,于是最后终于变成了狗血。
近年来讲抗日的电影除了比较沉重的十三钗之外,就是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和管虎的《厨子戏子痞子》了吧,两部小人物的故事。
比较敏感的还能看到这两部片子背后那部痞子昆的《无耻混蛋》(虽然人家抗的是纳粹)。
如果要用理性思维来看的话其实这三部其实都是漏洞不少的,或者说,不现实的。
但是,咱玩儿的不就是那种不现实么?
电影本来就是筑梦的艺术,昆汀可以YY出一支杂牌把希特勒乱枪打死,国内导演YY一次就被人说迎合观众,抗日神剧之类的,真的是躺着也中枪好么。
其实抗日也不就是个引子,一个大背景,一个setting。
《黄》讲的是一个男孩在失去了种种之后成长为男人的故事,《厨》讲的是几个热血青年舍生取义的故事。
要说就这么放在抗日的背景下吸引票房也没错,谁叫大多数中国普通群众都吃这一套,都乐意花钱看打鬼子乐呵乐呵。
高贵冷艳的文青和影评人你们嗷嗷个什么劲儿。
其实电影不就是做梦加自嗨么,只不过是跟票房或评奖挂了钩,评论才显得那么重要。
一个人有了一个想法,拉了一支团队一起实现,这是一件事,之后的宣传上映评论获奖神马的就又是另一件事了。
貌似少年PI最火的时候李安导演说过,电影拍出来之后就不再属于导演了。
我觉得真正的导演要么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把片子打造得天衣无缝让人完全感受不到导演的存在,要么就剑走偏锋、玩风格玩得让人无法忽视无法超越。
管虎是后者,只要踏踏实实做电影,不骄不躁不急着求票房,总能成大师的。
还有就是我觉得吧,现代人少的不只是片尾花絮里几位主创说的那口气,还缺了一种想象力,包容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活得越聪明就缺了做梦的能力。
追求的东西越实在,就越看不到那些无形的美好的东西。
感觉就像人导演伸手邀请你一起做个梦,一起high,你pia的一下把人家手打开,抱着自己那点小觉悟小伤感不放一样。
最后说一句,其实我就是去影院跪舔我男神的,你们就当我是个花痴好了。
我跟那些「有思想」的电影观众不一样,我是属于没有思想没有想法的脑残,我喜欢看电影很简单,让我更快乐。
所以我对一部电影好坏的评价标准就是是否能让我感觉到愉悦。
这份愉悦不光是指好笑!真心讲,因为我不怎么喜欢刘烨,因此并不多期待这部电影。
但是黄渤+张涵予导演管虎,就没有不去电影院的理由了。
开始一段,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我知道痞子、厨子一定是再演,因为太疯了,戏子稍微好点儿。
可我猜不到他们在演哪出戏,所以跟那种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电影区分开了。
(不剧透了)黄渤艳舞的那一段,我激动的恨不得站起来鼓掌,那小屁股撅的,尤其是那条花裤子契合神韵到了一个巅峰地步。
他是为喜剧而生的,他没辜负他那些年的努力、积累。
这是厨子。
张涵予的话,一直觉得他有一股爷们气质我极为喜欢,所以看见他演戏子哪泼妇嘴儿,一口一针的那个贱,挺逗。
可爱的戏子。
厨子的话。
我想刘烨应该演的很尽兴吧。
挺好的演员!剧情不多评价,因为我最不喜欢把电影立于思想之境界的人。
我觉得《娱乐至死》写的好。
在我看来,电影比电视确实要有思想,但是真正想获取思想讨论的人,大多都是用书籍的。
真正能从电影传达、获取思想的人,不会跟人去争论也不会浅薄的去非议一部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会有我最近常有的感触,羡慕那一代人。
深处风云时代,他们早早的成为各种大师,各种理想、抱负让让他们才华横溢。
不像我们,物质的可怜兮兮。
跟他们那一代人比,我无限自卑!
三点五到四星的电影,但我为管虎加了一星的感情分,我爱这样的导演。这片子我自然会拿来跟宁浩的黄金劫案相比,再在这里骂一句,宁浩你堕落了。整个片子的结构很好,只是那三个笨贼本来应该要很出彩的,但管虎并没有做好这一点,剧本也没有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还有我看到了一个美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
今天看的提前点映版。管虎的电影个人风格非常强烈。整部电影都以一种很舞台、很夸张的手法来展现的。当然也有瑕疵,就不细说了。五星鼓励一下。黄渤中间一段销魂的舞蹈很赞。火华社社长难得有这么喜感的演出。
有点疯癫有点乱,还有一点无下限。花样百出,奈何功力不足。勉勉强强,尚可一看。
三人玩得太High,里面还有人知道这是在拍一部电影吗?刘烨最后的长发造型帅爆了
图一乐的电影呢。足够图一乐了。
北大宣传片?中国神奇四侠?不过确实挺逗的 开心就好
不咋地
原来是基于真实的故事编剧!!!最近给五星太频繁了~不过,这片子值这个!脑残粉又发挥神力了~
一开始以为,呦,管虎怎么开始抗日了。看完之后真的长舒一口气,不是恶俗的抗日剧,也许这是幻想这是做梦,可是青春就应该这么潇洒,明子说过革命是一件很酷很新潮的事情,那么他做到了。另外加一句,虽然两个小时,但是我一直看得很起劲,当想起来看表的时候,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就是让你笑,别装逼
二逼青年,爱国青年,文艺青年的狂欢(厨子戏子痞子婆子)
厨子戏子痞子,这部电影唯一成功的就是这个片名了。
要票房了,电影就难看了,意淫的太过了
极其对我的口味,四主演明年估计拿奖拿到手软,绝对的试验性,赞。
风格很特别
比起手撕鬼子来真是毫不逊色。
起初很闹,根本不知道在搞什么,但是越往下看就清晰。。笑料够足,故事情节层层递进。很不错
如果有负分,我真想选。。。被骗了,这就是抗日奇幻剧嘛!两颗星,有一点搞笑,美术设计不错。
2013.4.6 华影 挺好笑的,这就够了。
玩得太大了,扯了蛋蛋
想出彩 无奈太想出彩 用力过猛 本是部很好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