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墩可爱圆嘟嘟的脸蛋看上去就想捏两下,刚刚看完虎墩我想起了远在老家的大儿子,记得影片中下着雪小虎墩坐在门口盼望着爹娘回家,那一瞬间感染到了我,我也想起了大儿子会不会也像虎墩一样在想我呢?
哈哈,有点跑题了,总体看完虎墩,让我最为深刻的感触是虎墩那种渴望得到大当家认可渴望见到爹娘的那股劲,敢拼敢闯,很棒!
很遗憾想二刷却看不到排期,要到市里才有,期待排片坐等二刷三刷。
影片的开始讲述了四海镖局前辈们押镖的决心,新一代的小镖师虎墩虽然没有武林绝学在身,但是他有自己的信念,一直在等他的父母回家,就像在外漂泊的我们期待回家团圆一样,靠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小虎墩和我们一样跨过千难万险成为了一个合格的镖师。
在此感谢影片方在虎年来临之际拍出这么有意义的影片,让大家可以学习小虎墩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精神把新冠疫情尽早度过,迎来虎虎生威个的新年。
无论在生活上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要恪守本心,向小虎墩一样坚持到底。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爬虫(film5252)春节档是全年票房大盘最高、各大片方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档期,今年的春节档也不例外。
共有8部新片在大年初一上映。
毕竟,在疫情不稳定的当下,出门旅游的日子遥遥无期,吃饭逛街看电影几乎成了节假日里一家大小为数不多的消遣方式。
与以往所有春节档一样,喜剧类型、合家欢影片几乎是大众观影首选。
所以,要在这个虎年春节档脱颖而出,成为家庭聚会首选,除了要有大卡司大制作,还要有老少咸宜、契合节庆的巧妙心思。
毕竟,春节作为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传统节日,该有的年俗、年味一点也不能少,而虎年应运而生的动画影片《小虎墩大英雄》,则恰恰应景合时。
影片主角小虎墩是个马上要满12岁的小男孩,圆头圆脑戴着虎头帽,长相可爱憨萌,是二舅二姨三婶大嫂都会围着转忍不住要揉揉小脸蛋、再往他兜里塞个大额红包的讨喜小朋友。
有虎年寓意、有浓厚年味,还有一个可爱小主角,这部电影就很有合家欢调性,大人小孩都中意。
“懵萌猛梦”小虎墩,国风迎春吉祥物实不相瞒,作为一枚大龄单身青年,过年回家时,为了避免被全家围绕着催婚,本人曾经选择了帮亲戚带娃,还长辈们一个畅快八卦的客厅。
那么,什么娱乐消遣既能阻止熊孩子破坏我房间的海报手办游戏机,又能让小朋友安静呆坐不劳累呢?
自然是看电影了。
带他们往电影院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看完电影就到饭点了,亲戚们也八卦完了,我也解放了,真不愧是天才(樱木花道战术叉腰)!
下面,电影院带娃小课堂开课啦,敲重点:1、选好影片很重要,既要小朋友看得进去,又要大人不感到无聊;2、既要画面好看,也要故事好看;3、看完后最好还能领悟到一些思考启发,感受到一点熏陶,让我觉得这两个小时没有浪费人生。
今年的片单里,《小虎墩大英雄》就很符合以上三点要求,虽然我今年不回家带娃,但也诚挚推荐给各位带娃的朋友。
《小虎墩大英雄》的故事主线很清晰,小虎墩为了梦想、团圆,和师父杨镖头踏上了一趟充满奇遇的护镖冒险旅程,一路上跋山涉水、打怪升级,最终不负所托、完成使命,实现了个人成长。
虎墩这个小男孩,宛如中国传统年画上的娃娃,头上戴着一顶虎头帽。
他不仅长相可爱喜庆,性格也很讨人喜欢,一张圆脸写满了憨厚真诚,可萌可甜;身上带着冒险家精神,不畏困难、不畏强敌;心中怀揣着热爱,敢于追求梦想,勇往直前。
这些性格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懵萌猛梦”,嘿,还挺押韵。
影片充满了年味年俗,一方面在于虎墩以及“虎”这个元素,另一方面在于服化道、画面场景对于东方传统美学的尊重与传承,在画风上彰显了国风之美。
电影的背景设置在明代末期,主角的服饰严格遵守当时的设计,小虎墩穿着一身轻便的短打衣衫,其他无需上阵押镖的角色则在衣物上有所区别,细节用心。
虎墩生活的平杨镇,原型为山西平遥古城和碛口古镇,镇上的屋宅人家,处处可见斗拱飞檐的传统晋派建筑特征,古代的平遥,因为发达的钱庄曾经催生了不少镖局,主角成长的四海镖局就参考了当地的传统镖局风格设计。
不仅如此,虎墩在冒险旅程中,一路的风光充分展现了西北风情,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神秘莫测的辽阔大漠,原汁原味的古城风光,折射出国风江湖意境,视觉效果奇佳,使得影片的可看性更上一层楼。
可爱的小主角,精致的画风、优美的风光,以及适合全年龄段的好看故事,这部影片堪称虎年春节带娃首选。
侠义江湖大英雄,成长追梦冒险记其实,一开始我对于《小虎墩大英雄》的期待并没有特别高,春节档动画片嘛,大家都懂,能让小朋友不吵不闹、高高兴兴笑一笑就好。
没想到,《小虎墩大英雄》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结尾还戳中了我的泪点,甚至激发出我久违的母性自觉。
少年成长冒险故事,市面上层出不穷,为了顾及小朋友的观影感受,故事里大多数的打怪升级场面都比较儿戏,拿着激光剑流星锤和反派一顿乱斗,主角就完成了成长,得到了升华。
而《小虎墩大英雄》区别于以往这些故事就在于其动作场面一点不含糊,在沙漠飙船、在客栈混战,好几场动作戏都非常扎实较劲,合家欢动画片,很多时候就是缺少了这么一点“较劲”,有了这点劲,一切都不一样了。
其中,最让人惊艳的是最后一场决斗戏份,激烈紧张,让观众肾上腺素激飙。
杨镖头为了心无旁骛地与反派决斗,救下虎墩让他先走。
此时,虎墩内心天人交战,他一个手无寸铁、毫无杀伤力的肉乎乎小圆墩,简直是最好的人质了吧?
如果他留下来,会不会成为杨镖头的累赘?
但若是虎墩一个人跑了,万一杨镖头出事,他会一辈子活在愧疚之中。
一番内心斗争过后,小虎墩最后沿路返回,决定与杨镖头同生共死,“要回家,一起回。
”虎墩的决定,表现出了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绝不会贪生怕死,抛弃伙伴,无论沿路上再多危险,都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在决斗之中,杨镖头本来居于下风,但是,虎墩归来,两人齐心协力,用脑力战胜了蛮斗,赢下战斗。
这场决斗的精彩之处,并不在于主角必胜,而在于主角的智慧合作,三番四次在危急存亡之际扭转乾坤,最终反败为胜,令人热血沸腾。
一场决斗,既有文本扎实的文戏,也有精彩纷呈的武戏,可谓“文武双全”。
主角虎墩身上,有着对正义的捍卫、对生命的尊重、对团圆的渴望、对回家的执着,当然,他也和大多数小朋友一样,会捣蛋、会对着大人闹别扭,还会捅篓子。
影片中,还呈现了虎墩捣蛋过后进行反思、进而成长的心路轨迹。
江湖冒险困难重重,虎墩在这之中学会了担当,拥有了使命感。
从零到整,这才是一个丰满、真实的主角形象。
很难得在一部合家欢影片里,从一名12岁的小主角身上看到这种多面立体的性格,从中折射出人性的弧光,感受到他起伏不断的成长曲线,正是这种复杂变化,使得影片不落俗套,情感动人,成为一部具有启发意义的合家欢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疫情期间,主创看到了医护人员、抗疫勇士逆流直上的故事很感动,这些“最美逆行者”给了他们灵感,才创作出虎墩这个真诚善良的主角,以及这个充满希望的故事。
除此以外,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更浓郁的年味,《小虎墩大英雄》还呈现了包饺子、贴窗花、压岁钱、年夜饭等等年俗,这是中国人对过年的重视与仪式感,聚在一起,好好过年。
在后疫情时代,《小虎墩大英雄》在春节档上映,让观众在影片中嗅到年味、与主角一起冒险成长,在小虎墩身上领悟到“使命感”,以及再次意识到“一家人最重要的是齐齐整整”的重要意义,无论逆境困境,只要我们在一起,最后一定都是顺境。
新的一年,愿所有漂泊都终有归途,所有团圆都如约而至,所有梦想都得以实现。
最终海报小虎墩是一部有笑点、有泪点、有燃点的国风合家欢动画电影。
虎墩确实很可爱,他的“小自恋”还挺好玩的,表情也很丰富,为整个电影增加了不少喜感。
在他和杨总镖头的护镖路中,能让人看出一种久违的江湖武侠韵味,他们一路沿途的风景大气壮观,与各路反派之间的打斗场面惊险刺激,让人看的时候也跟着揪心。
人物动作干净利落,画面特效可圈可点,故事结尾落在师徒冒险归来一起团圆过年上,与春节整体氛围非常搭!
不得不说,在过年期间看一部这样的电影,确实是年味儿满满。
与春晚合作的乳虎啸春:
2022年春晚,乳虎啸春
虎墩同款虎头帽
送镖前得瑟人物关系谱:
细节导演有心了:虎墩扔下碗送猪去了,碗还在转,“虎墩呢?
”, “猪呢?
”一拳打了个熊猫眼,在介绍时说“我家这位伙计从不添油加醋,眼神又好” 让人大笑不已独眼龙说,“我又不是瞎子,快追”对打碎蛋和拉线捆脚那个, 很多小孩站起来叫好总的来说确是一部良心国漫, 导演用心了
武侠的内核是什么:评《小虎墩大英雄》by 乌合之子但愿君喜剧的内核陈佩斯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因为那些让人发笑的部分,要么就是小人物以异常严重的方式出现,要么就是卑劣者(无知者)以高尚堂皇的方式出现。
而观众是那个全知者,他们知晓故事内角色所处的境遇,不管是角色揭露自身的愚蠢(或残缺),还是装作自己全知全能,反差形成的讽刺一直处于整个作品之中。
角色一直处于透明错觉的状态,但观众的观看不断暴露他的无知,于是角色的优越感突然转化为虚无。
阿月的文章《符号学批判春晚小品——幽默技术对无知主体的娱乐与侵凌》则从春晚小品的幽默性进行分析,可以作为拓展阅读。
但喜剧并不是只有悲剧,在悲剧之前,它还承担着解构严肃主题的作用。
严肃主题往往以宏大叙事的方式出现,它们一般处于作品的背景,是作品内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基础,也是维系作品内世界能正常运行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
当一个能唤醒背后元叙事的作品失去了“唤醒”能力后,它的叙事就变得不重要,其被破坏之后的“价值削平”进入了后现代的语境范围。
远如改编自陈凯歌的《无极》而生发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近如艾尔平方出品的《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两部曲都是如此。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公式:正剧→(被解构)→喜剧→(透明错觉)→悲剧。
而要在喜庆节日里表达欢乐气氛的动画电影,在视觉影像上一般而言只会抵达透明错觉。
要在欢乐气氛全部结束,观众从影院出门,回到冷静的现实生活之后才能琢磨出内核的悲剧。
周氏电影风格这听起来很像一个电影人的创作风格,周星驰。
《小虎墩大英雄》的主视角是双亲不明、拥有极快速度,一心想要当镖师,然后父母就会回家的虎墩,这又是(我为什么要说又)一个借用原生家庭和幻想承诺构筑出的不在场的亲子关系所塑造的主角故事。
毕竟不管是《筐出未来》里的虎翼、《汪汪队立大功》里的阿奇、《数码兽拯救者》里的托马、《火影忍者》里的宇智波佐助,都遵从“只要我XXX,我的家人就会XXX”的动机模式。
但这个动机显然并不太适合于表达欢乐气氛。
所以在动画里,为了给足喜剧氛围,导演调用了大量有明显周星驰风格的元素进行烘托,虽然老套,但是有效。
周星驰的镜头语言和功能性角色被成熟地挪用到这部动画电影里。
画面一开始,就以科普代替旁白的故事讲出了本作设定(我们已经在《疯狂动物城》《大圣归来》《雄狮少年》里见过),但讲述者与科普故事的关联成为重点。
在本作里,虎墩讲述的故事正和他自己的身份密切相关,而他讲故事的方式,就是非常明显的《鹿鼎记》里虎头帽韦小宝的造型和动作。
不管是陈近南的故事,还是四海镖局的故事,都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宏大叙事,但这个故事被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讲述出来,形成了第一层后现代语境的解构。
虎墩讲述的故事一定会和现实境遇形成巨大反差,不管是他从说书坛(其实是算命桌)上摔下,还是故事里威风凛凛的杨总镖头现实里只是一个“酒蒙子”,而且还在绣坊绣花。
也正是这些反差,带来了喜剧效果。
不过这还不够。
拥有明显记忆点的功能性角色也是逗笑小孩子的有效法门,虽然这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冒犯和歧视的教化作用。
虎妹和大桩子,是四海镖局唯二的趟子手,一个是胖子娘娘腔,一个瘦高个话烫嘴。
这个设定是不是也很眼熟?
周星驰作品里陈百祥和李健仁经常扮演的女装角色就是胖子娘娘腔。
后面出现的红山猪和肥新娘的交换,则在歧视冒犯上更进一步。
这里并不是要苛责这部作品,因为这么设置角色确实好用,孩子们吃这一套——只要能够无伤害地羞辱别人,又何乐不为呢?
在《魔童降世》里的申公豹和太乙真人,以及两个青铜面具人就是这个设定。
同样的,在《汪汪队立大功》里韩丁那市长手下的两个一胖一瘦双保镖也起到了相似的搞笑作用。
成熟的类型叙事当然,在《小虎墩大英雄》里,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成熟的类型化叙事单元的展开。
动画电影中必然会出现的跋山涉水,在这番跋涉中,以快剪画面和插曲交集的方式给出少年主角不断成长的过程。
虎墩和杨镖头于是必须要有一个目的地,这个目的地的完成过程既是物理上的完成任务(出镖),也是心理上的欢乐时光(学武训练)。
这个过程当然会嵌进一首欢快的插曲,同时还必须夹杂部分有幽默感的动作戏戏仿,抓住观众的眼球。
《雄狮少年》的舞狮训练,《大圣归来》的孙悟空和江流儿,《筐出未来》的赛前训练,《魔童降世》的山河社稷图,《功夫熊猫》里的阿宝训练,甚至远到《狮子王》里的辛巴、丁满、彭彭,莫不如是。
如果角色的性格不允许他活跃气氛,那么可爱萌物就会随之出现——当然在本作里虎墩就已经足够可爱了。
木须龙(《花木兰》)、小猪熊(《哪吒传奇》)、小猴子(《宝莲灯》)、人参果(《美猴王》),有它没它剧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但是就得有。
欢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就像动画的时长一样。
即便动画电影的时间如此之短,但该闪回还是要闪回,之前出现的重要台词还得念一遍——虽然可能这幅画面就出现在20分钟以前,也出现在预告片里。
什么“忠义护镖、舍/使命必达”,什么“我们是守护者队,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守护的梦想”,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
如果只到这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类型片也就只是随便聊几句。
武侠的解构所以,一个疑问出现了。
武侠的内核是什么?
或者说武侠被解构之后还剩下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算上《小虎墩大英雄》,最近几年的武侠类影视作品可以说是乏善可陈,是什么东西改变了吗?
是西北的荒漠不让拍?
还是狭义精神不需要通过武侠动作展现?
是冷兵器对打不加特效就显得很违和?
还是武侠故事已经被写尽了,再写要么就是致敬,要么就是解构呢?
我也一直很好奇,如果少年英雄只需要花一首歌的时间,就能学会武功精髓,即便学不会,也会在大结局的时候突然被点醒。
那整个武侠江湖不就成了一个笑话吗?
你听说过一个失传已久的武功,叫如来神掌吗?
《小虎墩大英雄》成功地把武侠江湖变成了喜剧,而没有砸到地上变成笑话。
虎墩是天生神速,但内力和外功全无,在跟杨总镖头学剑术的时候,也并没有“真的进步”。
我一直以为他能学会盘龙剑法,但他始终就是学不会,也完全不存在突然领悟神功附体。
但没想到,他最后还是成为能够击败白面家丁的关键——将绣花针和速度相结合。
而他们的最大反派敌手,天煞会。
它有和其他武侠作品一样标配的场地、人员、仪式,甚至是挑战各方英雄的擂台,但就是没有真的武侠,而是表演。
不管是颇有雄霸风度的“天下第一”黑大王(黑大王长得很像《风云》里千叶真一扮演的雄霸),还是拦路劫镖的义子黑骨头,需要依靠烟火爆竹才能起效果黑风掌,以及从来就念不完名字的黑风十八路刀法,都是表演。
而且是非常有喜剧效果的解构表演。
我一直以为黑骨头是真的会刀法,只是被虎墩的神速频繁打断。
然而我错了,这就是喜剧,就是一开始提到的“卑劣者(无知者)以高尚堂皇的方式出现”,他甚至是以“自以为全知全能,其实愚昧无知”的状态出现。
就像我一直以为黑大王真的会黑风掌一样,而接下来的画面就是他和虎墩小孩打架。
这是一副非常好笑、非常滑稽、非常解构武侠江湖的画面,不仅能让在电影院里的孩子们笑出声来,还从象征层面宣告了武侠题材的死亡,它的重要性已经远远盖过虎墩“送镖-寻父母-拜师-大决战”这些非常成熟的叙事单元。
那么,武侠的内核究竟剩下什么呢?
这可不是一个和动画电影剧情完全无关的包饺子、吃年夜饭,然后对着不存在的镜头外的观众拜年,外加一句“虎年大吉”的吉祥话就能让人喜庆过去的。
被国漫和武侠元素吸引,去看了这部在一众大导演大公司大IP大明星加持的春节档里显得过于低调的影片。
而片子质量真的比预期高出很多,尤其是人物、场景、动作特效的亮点极为突出,在我有限的认知里绝对不输任何一部3d动画大作。
一、整个影片的内核,就是一个双向的、关于“成长”和“救赎”的故事。
「虎墩」:一开始的小虎墩,天真的相信只要自己能成功当上镖师,父母就会回到自己身边。
于是坚信“舍命”也要“必达”,于是莽撞行事,到处闯祸。
对于杨总镖头这个“酒蒙子”也是不服的态度,而刚得知真相时,更是责怪他是抛下战友、逃避责任的“胆小鬼”,此时一边哭一边发狠不愿意承认事实的小虎墩真的让人心疼。
而随着剧情推进,眼看着杨总镖头一路无私庇护自己,跟匪盗舍命相斗,他也渐渐开始理解了杨总镖头那句“不是为了护镖而死,而是为了护镖好好活着”的真正含义。
“我已经失去了父母,我不能再失去师父”。
「杨总镖头」:从一个英勇的镖头到酗酒、绣花、玩世不恭的“酒蒙子”,一边是汹涌的愧恨和自责,另一边又是消极和逃避。
也许当年惨烈的经历对他打击太大,或许他再不想有人卷进这种争斗,这时的他并没有主动想如何去惩治元凶、为死难的好友复仇等。
这点当然不能苛责,那场惨战也是他心中的痛,而他也始终活在自责愧疚的心魔里无法好好生活。
可天真倔强,又不停闯祸的虎墩,却给了他一个直面自我救赎自我的机会。
一开始他是不愿意虎墩碰镖不愿意让其面对险境的,到后来终于也被虎墩积极倔强的精神打动,开始信任虎墩,从单方面的“尽力保护”,到和虎墩成为齐心协力,互相信任的“战友”。
他也终于战胜了自己的心魔。
二、其实单线剧情略显单薄,而影片对于以上所说的精神内核的表达也有点点“点到为止”并没有继续深化的感觉。
但考虑到影片的老少皆宜、合家欢的定位,这么做反而或许也是合适的。
三、影片中人物表情动作相当传神,各色场景和特效都很棒,足见技术水平之高。
山川、悬崖、山庄、和沙漠,尤其是沙漠中那场“飞舟追逐战”和山门前与达BOSS的最终决战,极精彩刺激,印象深刻。
四、此外就是影片的萌点和笑点,密度节奏很舒服,大部分设计也很好。
除了鲁妹这个角色个人觉得有点刻意有点尬(我觉得把“粗犷外表和细腻公主心”的人设当成一个自然而然很正常很可爱的事情处理,会比刻意捏着嗓子的夸张更真实更讨喜),后面尤其是“黑大王”类似“马保国”的这个设定真的很巧妙哈哈哈五、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感觉最后战胜反派之后直接就进入合家欢了,而主角此时的心理刻画,主题升华并没有做到位。
虎墩拿到了腰牌,也知道了真相,那他是否已经能接受和如何接受父母已经永远离去的事实的,并没有给一个交代。
六、总的来说,观影体验很不错,轻松愉悦,有笑有泪有刺激,尤其看完发现全网几乎没有讨论和热度,很多春节档盘点的自媒体也都自动忽略了这部作品,很多观众也还没有发现这部片子的存在也还是挺惋惜的……
电影真的很棒!
家里小朋友特别喜欢!
这个电影特别适合家里有小朋友的去看,虎年看小虎墩,再有鸽哨声,也多次出现,象征了两人的关系。
小四顶撞师父的过程中,伴随着清晰的时代歌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当然,影片中重复最多的声响还属磨剪子、抢菜刀”及“冰糖葫芦”的吆喝声,这两个连接他童年创痛的声音“磨剪子、抢菜刀”的吆喝声,在切指之前,就已多次渲染,第一次小巷全景,磨刀老头出现在镜头深处,形象不可见,正是为了突出他“磨剪子、抢菜刀”的吆喝声。
小豆子唱错《思凡》被打,血淋淋的手的特写,配的是“磨剪子、抢菜刀”的画外音,音画形成蒙太奇效果,暗示他演旦角,等同于受阉割。
作为最初的创伤,每每在他痛苦之时,“磨剪子、抢菜刀”的吆喝声又会重回记忆。
同样,“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与小癞子的死相联系,小石头小豆子与小癞子的棺木告别,
是一部有笑点、有泪点、有燃点的国风合家欢动画电影。
虎墩确实很可爱,他的“小自恋”还挺好玩的,表情也很丰富,为整个电影增加了不少喜感。
在他和杨总镖头的护镖路中,能让人看出一种久违的江湖武侠韵味,他们一路沿途的风景大气壮观,与各路反派之间的打斗场面惊险刺激,让人看的时候也跟着揪心。
人物动作干净利落,画面特效可圈可点,故事结尾落在师徒冒险归来一起团圆过年上,与春节整体氛围非常搭!
不得不说,在过年期间看一部这样的电影,确实是年味儿满满。
小虎墩大英雄好有年味儿同款故事,春晚乳虎啸春:
人物关系:
人物关系细节导演有心了:虎墩扔下碗送猪去了,碗还在转,虎墩呢?
猪呢?
一拳打了个熊猫眼,在介绍时说我家这位伙计从不添油加醋,眼神又好独眼龙说,你又不是瞎子,快追独特的方言设计也不错
今天男朋友找了个动画片看,看得又哭又笑~主角全程就是好运开挂~动画片不就是可以有个乐就好呀!
哈哈哈~看得很爽,也有泪点~情节起专承接都非常棒!
人物成长也是立得起来的。
建模角色也是很可爱,表情生动有趣~哈哈哈~感觉我在写作文~可能宣传没有到位?
国内完全不知道有这个贺岁片呀~错过了电影院~下一部这个团队的动画片,我一定补上~
《小虎墩大英雄》真是一个很应景的虎年观影选择!
透过这个小故事,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经历过痛苦会使自己成长。
中国的动漫是越来越好了,《小虎墩大英雄》作为一个全新原创动画IP衍生出的大电影,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里,它的优势除了最应景之外,其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底蕴也让它有了更足的底气;值得一说的是,国风动漫的场景画风很惊艳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这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会有着很强的价值共鸣,是一部非常值得春节档全家人去影院观看的有深度电影!!
国漫加油!
周星驰的装扮,周星驰的梗,故事非常平淡,没啥意思。
好看
逞能
顺顺看的时候,一直在预测剧情,她以为杨镖头要死翘翘,最后却没有,是个大团圆结局。#20221204
电影完成度太低。早期看抖音里虎墩的人物形象,确实有可做动画电影的可能。但事实是制片公司、编剧和导演,对故事架构、人物刻画、推进剧情等等的技能太欠缺了。还敢上春节档,简直是太自以为是……
好可爱呀,差点意思
因为虎年?
7分,喜欢周星驰的观众,有一部分都成导演了!
这个配音过了,为了创意装腔作势。曾经还想着这么弱鸡无功夫的小毛孩怎么当主角帮杨打反派,果然还是有一些合理安排的。画风还行。
无聊
故事有点老套,情节略微夸张,整体还行。
属于快要看不下去的那种,还没有舞狮好看,虽然画风比舞狮舒服,这说明了真的不是很好看
给小孩子看还是不错的
【2022.05.31】真想给一星的,主要是画质还看得过去,其它的无论是人物剧情都很烂,也太低龄了,我都佩服我自己浪费时间看完,虽然说是两倍速看的,还是觉得浪费时间了。
画面技术需要加强,剧情老套
刚看完,人物形象很可爱,剧情轻松愉快,有笑有泪,值得一看!
虎年看虎墩,多给一星吧!
画风还可以。但是剧情弱了点
看到这主角形象。我就奇怪好眼熟,原来是周星驰,哈哈哈哈
2022-03-19 22: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