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黄很暴力》作者:张殊凡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北京学生张殊凡在2007年12月27日的《新闻联播》上向全世界朗诵她写的这首诗。
于是人红了,诗也红了。
“很黄很暴力”成为2008第一句流行语。
所以我们要相信诗歌的力量:)【风马牛评论】http://wuqing.org
《大电影2》与《疯狂的石头》之比较如果说改编自《幸福的黄色生活》是它烂的理由 ,那改编自《两杆大烟枪》的《疯狂的石头》也成了烂片了——事实上,当时很多人是这样诟病《疯狂的石头》的——可是,改编怎么也不能成为电影好坏的理由吧?
另外,这部电影里情节的不严谨也成为很多人不喜欢的原因。
其实我也知道,《大电影2》里确实有很多情节属于无中生有,莫名其妙。
比如郭涛追小偷那段,我觉得除了为黄渤的“客串”而故意设计了这一情节的原因外,就只能是向《疯狂的石头》致敬了。
再有那个找文耀做双响炮代言人的情节,除了搞笑一下,双响炮这个东西并没有对影片的发展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倒是很多人误以为这个“假药”直接导致了文耀的无法生育后遗症,那就属于胡思乱想了)。
再有就是刚开始一段一段不厌其烦的说文耀他爷爷当年的故事,实在是浪费了不少时间,导致影片虎头蛇尾,结尾太过匆忙,很多内涵由于在表达上铺垫不足,结果很多人没看明白怎么回事。
这个影片的内涵可以说有两个,一个是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悲惨,非“人至贱则无敌”不可;另一个则是一针见血的揭示了“文化是杂种”这个无情的事实。
然而,影片对前者的表达过程过于拖沓,而对后者则过于匆忙慌乱,结果欲速则不达,很多人对小于的被强奸情节尚不可理喻,对其后的深刻寓意就更遥不可及了。
所以片尾曲一叠声的“怎么办”响起来的时候,很多人早已经离场而去了。
比起《疯狂的石头》机枪式横扫当前几乎所有领域的“怪诞”现象来,《大电影2》则属于狙击枪式,精确瞄准了娱乐文化这个领域“人至贱则无敌”的“怪诞”现象,并最终将主题升华到“文化是杂种”的高度。
所以说,《大电影2》脱离了《大电影1》那种为了恶搞而恶搞的模式,恶搞情节并不多,基本都满足了情节的需要(据说拍了不少恶搞剧情,后来都删掉了),而且搞出了一个杂种文化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然而如上所述,影片的立意虽然高远,但在表达上却很苍白无力。
比如为了表达“人至贱则无敌”,影片安排三个人在阳台重复大喊,“费劲”的让观众领悟到导演的“苦心”。
所以到了后来文耀抱着刚生的儿子喜滋滋的说:我们终于有文化了的时候,观众则感觉漠然,还沉浸在这个儿子到底是怎么来的疑惑中。
而导演想表达的“文化是杂种”的思想,早已成了漂浮在空气中的浮尘,随风而散。
所以说,与其说《大电影2》是《大电影1》的续集,倒不如说是《疯狂的石头》的姊妹篇。
但比起《疯狂的石头》来,这个《大电影2》却明显出感觉到表达上的不堪一击。
从这点上看,前者的导演宁浩还是比后者的导演阿甘要强不少。
《大电影2》与《色戒》等同期大片与同时期放映的《色戒》等大片比起来,《大电影2》明显感觉制作粗糙,情节前松后紧,主题思想飘乎不定。
然而场面虽然依旧宏大,然而内容却依然空洞,却还是《色戒》们的通病。
虽然,比起《黄金甲》中的爆乳,无极中的鞭尸来说,《色戒》脱离了这种低级趣味,想必可以避免成为《妙龄女生献身革命,无奈被汉奸击中花心》之类的恶搞片素材。
但其内容的空洞仍然让人不知所云,难懂就里。
所以比起这些“大片”,小成本的《大电影2》却是内涵深厚,干脆利落的击中了中国娱乐文化的杂种本质,让艺人们无语的同时,也让观众们一时难以接受。
同时,《大电影2》不但内涵深刻,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落入当前娱乐的情色窠臼。
《色戒》中大量的,甚至“毛都能看得见”的床上戏描写,成了《色戒》迷们津津乐道的谈资的同时,则让电影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性教育片”。
如果说没有这些露骨的床上戏,就无法让李安继续安排讲解下面的故事情节的话,那我们除了质疑李安是否不是“暴露癖”的同时,也在侮辱我们观众的智商已经到了非色情不懂得境地。
而《大电影2》则实实在在“侮辱”了一把我们的智商。
影片中难得的女主角被强奸的情节,居然被导演用不到1秒钟的快速闪回白白“浪费”掉了,不能不说是这个影片让人“高智商”的观众不可理解的地方。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许多被《色戒》性启蒙后的观众,死也不相信女主角被强奸的事实,因为并非“亲眼所见”;或者另一部分“智商稍高”的观众,则认为自己所看到的,是被电影局“删节”过的不完整片。
呜呼!
我们的娱乐文化已经沦落至此,而我们的观众也早已乐不思蜀。
很难相信,我们几千年的文化,还有继续传承下去的可能。
如此下去,总会有一天,继续传承的必要性也会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挺有趣的一部电影,故事构思很有新意,对社会的有些映射让人会心一笑。
除了主演之外,客串演出的明星们,表演都非常到位。
“人至贱则无敌”的口号,在片末喊得响亮,不要轻视了这句话,它所蕴含的,是普通老百姓在无奈的现实打磨中悟出来的生活智慧。
很多的时候,人为了实现理想,不得不对现实低头。
理想实现的路,无法那么笔直的时候,适当地绕绕路也是一种聪明的策略。
真正智慧的人,知道那些应该坚持,那些可以放弃。
这部电影在时光上的评分很低,但是我很喜欢。
《大电影2》:那些被艺术搞了的搞艺术的 文/图宾根木匠1. 片名本片的完整片名是《大电影2.0之两个傻瓜的荒唐事》,用全角字符足足有十三个之多,原来入场前以为只是去年那部《大电影之数百亿》的续集,后来发现除了导演阿甘、演员黄渤和姚晨,以及制片人之一的邓炽垣,两片基本毫无联系。
说老实话,《数百亿》的剧本比较薄弱,虽然在上海租房子的我跟宁财神一样痛恨那帮温州炒房团(我租的房子的房东就是温州人),但是《数百亿》太过为搞笑而搞笑,把数个恶搞著名电影片段的场景硬生生的剪接在一起,缺乏内在的情节联系,属于强行挠你痒痒的那种搞笑方式,除了分别操四川和河南口音的两个包工头戏仿《断背山》那一场让我开怀了一阵,其余的都乏善可陈。
看完《大电影2》本来有些惊喜,但是看字幕时没注意编剧的名字,后来回家一查,原来本片是翻拍自2003年的西班牙影片《幸福的黄色电影》,原创权并非在我们,于是就有些失望。
当然为了与我们的国情相适应,编剧汪海林的添油加醋功不可没。
从我个人的观影经历来看,汪编剧似乎才是制片人真正的财神。
看来,这捣鼓过《铁齿铜牙纪晓岚》和《神医喜来乐》的编剧,文学功底确实不一般。
此外,那长长的片名也值得一提,在我印象里,似乎算是大陆最长的电影片名了。
2. 规则为了讽刺选秀,片中也来了段选秀的戏。
当然那些形形色色的选秀者极尽揶揄、龌龊之能事,但我理解这还是属于简单的笑料——当然是十分成功的——只有到了谢娜饰演的那位不择手段一心想当演员的女孩美凤出现,才让选秀这场戏一下子戳到了整个社会的某种痛处。
四川女孩美凤说着一口四川话,着装打扮大胆、低俗,仅及大腿的裙子和厚底的高跟鞋让所有男人见到这个女孩的第一面时就开始想入非非。
不过文耀和阿毛的工作态度其实还是认真的,只有一台DV机的他们也不够资格搞什么潜规则,但是美凤却迫不及待的趴在床上和两位男生大谈“体验角色”,而她也并非等闲之辈,身子在床上辗转腾挪也没忘了拿余光瞟着自己带来的另一台DV机开始工作了没有。
最牛X的是,当美凤后来看到以导演自居的文耀再次出现时,她迫不及待的勾住他的脖子,大声说道:“导演,我们就按规则办事吧!
”规则?
什么规则?
前段时间曾有不少女演员爆料,说上戏要跟导演那啥那啥才行,媒体抖出来后皆以“潜规则”称之。
全行业公认的潜规则,其实就是公开的规则了,美凤姑娘的这个用词一针见血指出了当前某行业利益交换的实质运作过程。
“美凤”这个名字固然是为了讽刺我国台湾地区的某璩姓议员,但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委实折射出了一个圈子的沉沦——以前我们叫他们“文艺界”,现在我们叫他们“娱乐圈”。
3. 导演走投无路的音像出版社负责人赵希对着前来取闹的文耀大喊:“你丫就是一傻X,一史奴比!
……推开窗户,满大街都是导演!
”这话说的在理。
好莱坞有句俗话:一个人什么都懂,就让他去当导演;一个人什么都不懂,那也让他去当导演(文耀就是黄色书籍推销员出身,买了一DV就以导演自诩了)。
用黎叔的话来说,导演其实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的,尽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往难了说,跟塔科夫斯基一样客死异乡也难挣着钱;往易了说,多摆几盆菊花盆景就可以坐在家中等着数钞票玩了。
当然这是导演自身素质的问题,一般的观众、影迷无须关心。
可问题是,一般写影评的家伙往往都有囿于内心的导演梦,据说巴赞在临死前也在张罗着个人电影的开拍,套用姜文的话,那些醉心于“谈做爱的太监”们,大都是生命不息、导心不死的。
片中的那个制片人刚从大狱里放出来,脖子里拇指粗的金链子光芒四射,而且这厮商业眼光极准,一伺认出文耀便是因跟美凤上床闹到街知巷闻的“著名”色情导演,便迫不及待的拍出一叠人民币,朗声大笑道:“这个家伙拍的,就是狗屎我也要。
”于是就有些疑惑了,这制片人的素质,咋就这么低捏?
后来想想,人家没错,导演往往不喜欢制片人,但没有制片人的腰包,哪有导演在摄影机后面的吆五喝六?
其实每一个导演都要感谢制片人。
美凤说,演员的身体不是演员的,是导演的;在我看来,导演的作品也不是导演的,是制片人的。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绝对是真理。
所以,既然是人家的东西,还那么较真干啥?
4. 搞艺术爱森斯坦说,镜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感情又将我们引向思想。
费里尼说,我是一个小丑,电影就是我的马戏团。
爱森斯坦的话没错,电影就那么回事,人们看电影当然跟感情思想什么的息息相关。
费里尼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见过那么横的小丑吗?
导演在剧组里是要说一不二的,小丑能吗?
费大师的艺术成就我不置疑,这话却有些矫情,再粗俗一点,这叫“装X”。
可文耀的爷爷就一直记着这装X的话,每每伺弄个小摄影机时就将此语奉为圭臬;后来,文耀的父亲和文耀自己都谨记不忘。
而且,这句话让文耀最终以为自己能当一个导演——在骨子里,他不过是个salesman罢了。
我在编剧圈里装X的时候,每次跟制片人导演一起聊剧本,他们最后总是以“搞艺术的”来称呼我。
开始我以为这是人家客气,后来才明白,这话意味着我在他们心中只是个傻X。
网上流行一句话,说如果生活强奸了你,与其反抗,还不如顺从享受。
我觉得这还不是最佳方案,如果生活强奸了你,你应该想办法把它变成通奸,这才是王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搞艺术的,最终难免被艺术给搞了。
毛主席说,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这话才是搞艺术的的指路明灯。
既然是为工农兵服务,那搞艺术的能凭借艺术手段来跟全体工农兵通奸,岂不快哉?
让搞艺术的被艺术搞得更猛烈些吧!
5. 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夫妻性生活不和谐是万万不行的,须知这社会乃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家庭组成的,家庭细胞不和谐,社会肌体当然要生病。
所以,患有无精症的文耀抱着妻子生下的儿子,欣然接受了“文化”这个颇有意味的名字。
我以为,文耀是爱妻子的,在医院的采精室里做活塞运动时,文耀要把墙上的美人像换成妻子的照片才弄得出来,而且一次还不过瘾,末了还想找护士要第二个瓶子。
一般来说,陌生女人对男性的刺激更大才对,但在这种时候文耀还需要妻子的照片上阵,可见他是真爱她。
爱,不是拿来说的,而是拿来做的。
文耀抱着从妻子肚子里呱呱坠地的“儿子”,不仅隐瞒了自己罹患无精症的事实,还大作感慨状的说到:“咱们终于有文化了啊!
”这样的男人,真是好男人,想必他会用一生去守护这个温馨的小家,守护这个只有他知道的秘密。
小文化在刚学会走路时就无师自通的播放起了“爸爸”拍摄的那部《新婚指南》的DVD,一时整个房间里洋溢着那温馨的台词:“冰河解冻、彩蝶纷飞、狗熊撒欢、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这是个交配的好季节……”张楚唱过,“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该办事时就得办事,季节到了,我们就没有理由枉费这大好时光。
那小孩子的名字到底是个虾米意思?
文化是个杂种。
昂得死蛋的?
6. 怎么办片尾曲很过瘾,没注意是谁唱的,好像刚开始是一些陕西方言,然后就大唱什么“怎么办?
按照我的方案……怎么办?
多吃杂粮蔬菜和鸡蛋”云云。
Rap很过瘾,音乐也不错,加点钢琴就算R&B了吧。
因为就狂吼的“怎么办”三字像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晰,索性就以为这首歌就叫《怎么办》了。
怎么办?
这是个很好的题目,导演阿甘在电影里给的回答,是通过文耀、燕子和阿毛三人在天台上大喊“人至贱则无敌”来给出的。
人至贱则无敌,这的确是条真理。
落实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里,就是要敢于跟一切不和谐的和可能变成不和谐的事物、人员作斗争。
毛主席说,“与人斗争,其乐无穷”,秉承着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
所以,首先要放下一切包袱,把自己变成“至贱”的,才有可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
》里通过一个傻瓜和一桩傻瓜的案件引出了整个故事,现在想想,文耀身上是不是有点那傻瓜的影子?
我住的小区附近有几家KTV和夜总会,有一次跟小蜜逛街时看着里面走出的红男绿女,她迷惑不解的问我:“打铃,为什么现在的社会笑贫不笑娼呢?
”我回答:“是啊,为什么呢。
”P.S.预告片里有大段恶搞《黄金甲》的场景,影院版却只保留了几个稍纵即逝的镜头,看来某导演的淫威让阿甘也颇为顾忌啊~~图宾根木匠12.24.
片头是剽窃 内容是抄袭《幸福的黄色电影》 全片除了谢娜有一段精彩表现 其他剧情全是抄袭《幸福的黄色电影》,决不是原创 就连剧照都是抄袭
大电影2.0:两个傻瓜的荒唐事好电影。
一个外国的剧本,被改造的如此本土化和现代化让我钦佩。
整个片子的精致也让人眼前一亮。
于是,一个发生在精致的破房子里的操蛋生活故事开始了。
我觉得整部片子导演想让人看的清楚的应该是,水至清则无鱼。
那么糊里糊涂的生活,你的幸福感可能更强。
但是天赋异禀的阿甘导演,在片子里处处挥洒着他不安分的灵感。
各种笑话,恶搞性质的模仿,和隐晦的讽刺,充斥在整个片子里。
片子的内容丰富了,但是故事还是让人郁闷的,看片子的时候我在想,艺术有的时候并不一定高于生活,现实中的操蛋生活或许比电影里有过之而无不及,多么悲哀。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夸张和荒唐的片子,还不是高于生活?
那我回答,一,电影的情节在编剧和导演的安排下走向一个他们需要方向,虽荒唐,却不残酷,就像给伤口帖上了卡通的创可贴。
虽然你知道那下面是一道带血的伤口,但是表面看来还算可爱。
但是生活呢?
没有人会给你创可贴,有的只是把它扒开来,还要撒盐的残忍痛楚。
二,之前看过被删减的《迷失北京》也就是《苹果》的人知道,被删剪的内容不是很黄很暴力,而是很真很写实。
就连影片的名字也要改头换面。
那是谁改变了整个片子呢?
我不说,你也知道。
而在这个电影里,导演也悄悄的竖起了中指:发行商的要求不过是另一种要求的反义词而已。
而被强奸出来“文化”,更是导演高喊的fUCK.借诗一首,概作结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感觉还不错的一部电影,演员表演也不错,感觉傻傻的,但还行吧,爱森斯坦说:镜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我们引向感情,感情又将我们引向思想,趣事乐多多,生活总是这样,喜怒哀乐成了生活的日常,有着爱人,情感成了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虽然荒唐吧!
但也有温馨和快乐,还有幸福,有些人也许可能觉得烂,但也有精华的所在,每一份演员的努力都在绽放光芒
大电影2.0经典台词 1.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将感情引向思想(爱森思坦) 2.我只是一个小丑,电影就是我的马戏团。
(费里尼) 3.你看你这个身材、气质,一看就是身材好的那种人,不然,你咋个能当导演呢?
4.这个人拍的东西,狗屎我都要。
5.你又来了,做导演?你都这个岁数了 ,还这么不务正业。
6.我就破瓶子破摔了,我就当导演了! 7.搞艺术的人被艺术给搞了... 8.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史努比! 9.演员的身体不是属于自己自己的,而是属于导演的。
10导演,你看我的表现怎么样?
客气一点说,狗屎,稀的。
11.咱终于有文化了 ... 导演是文化他爸爸,但文化不是导演搞出来的. 12.人至賤則無敵, 我們是三賤客 13.冰河解冻,彩蝶纷飞,狗熊撒欢,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这是一个交配的季节,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 14.房东:什么时候交房租,你给我一个期限吧?
文耀:如果你非要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房东:你希望是一万年对吧?
文耀:嘿嘿,月底发工资吧,再给我一个礼拜。
房东:OK OK 那没事了啊,明天你上你的班,反正我有钥匙。
文耀:三天,不变了。
房东:我警告你,不要挑战我的娱乐无极限,我是有极限的。
15.在我房间拍三级片,居然不叫上我!
16.黄渤被抓后崩溃了:"大哥你也太敬业了!
我都看了,你这里面就一百块钱!
你拼了你?
行了行了,咱交个朋友,不打不相识。
我不要了,还给你!
我真碰个高手了,我多少年了没碰上这么一个!
干一个活太费鞋了!
我得跑多少路啊!
鞋买的时候还二百多呢!
” 17.李灿森教文耀:“你要说得狠一点,像电视里那些评委一样,不把她们说哭,算你失职!
”不许你侮辱诗歌!
18. “请问导演,我有什么欠缺?
” “你欠缺的东西很多,但你主要是欠扁!
” 19. 对不起,我们不要加油傻男儿!
20. “我是处女!
” “是修复过的吧?
” 21. “你们新婚的第一夜,华灯初上人群散去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们想一想,你们坐在你们的新床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但是有个前提是,你们没有性经验!
” “哈哈哈哈,不可能,不可能!
” ROOM~~~R~~~O~~~O~~~M~~~ (哈哈~~~) 22.文耀的儿子取名叫文化:“我们终于有文化了!
” 23.姚晨:亚当,快来!
你看,冰河解冻,彩蝶纷飞,狗熊撒欢。
李灿森: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这是交配的好季节。
当人们进入青春期以后就自然有性冲动。
姚晨:古时候,把这种现象叫做思春。
李灿森:当看到异性的身体,正常人都会有生理反应。
姚晨:身体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我们不应该感到羞耻。
姚晨/李灿森:啊!
它是圣洁的,他是纯粹的。
张达明加入 姚晨:亚当们.........
《大电影2.0:两个傻瓜的荒唐事》毫无疑问,这是少有的一部有想法的国产电影。
尽管会有人指着它那张白痴与无辜的脸叫喊: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但从头到尾没去一次厕所、没挪过一次屁股地看完后,我认定这是到眼下最喜欢的一部国产电影,对它的喜欢有几处—— 1、喜欢片头和片尾的动画,温暖而有创意. 2、喜欢画面的色彩处理及场景的色彩,后现代,但不离谱. 3、喜欢导演的名字:阿甘,虽然不一定比GUMP跑得快、乒乓球打得好,但一样的黑色幽默惹人喜爱。
4、喜欢剧中演员的到位表演。
到位并非是个极至,而是恬到火候,每个人都是恶搞的高手,他们演的也很搞,但演的不过火。
很难有哪部电影能做到,片中出场的演员均标签明显、特征各异,都很出彩儿,随意拎出一个来身上都有亮点在,很难得。
5、喜欢剧情的几个段落的处理。
比如文耀把戒指吞到肚子里被警察拉去拍完X光后,不得不到洗手间排便出戒指;比如谢娜蓄意用手机偷拍陷害文耀玩潜规则;再比如姚晨和房东以及阿毛拍的DVD开头那段;以及结尾处文耀的媳妇被别人搞出的儿子叫文化。
到处,这部很搞的电影搞到了自己这部片子的小高潮。
没错,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意图、意愿都被别人搞了,搞完后还得随我们的姓,你还不能说这是别人的孩子。
显然,这不是一部为梦想而拍的电影,而是为了想法,娱乐大众的想法,或是一脚深一脚浅地摸索中国电影未来方向的想法。
一部好的电影不应该是让人从头哭到尾,也不是从头笑到尾。
时而憨笑出声,时而抿着嘴静看剧情延展,愉悦是在大脑皮层,以及看完回味时的产生许多小想法。
大电影2就是这么个片子。
期待3.0
《大电影 2》: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文/lovefaye2002也许是《大电影之数百亿》的名声太臭,以至于我对《大电影2.0之两个傻瓜的荒唐事》很不感冒,认为这又将是一堆流行文化元素和庸俗笑料的拼贴。
但如果光凭主观臆断就能决定电影的好坏,那还要看电影做什么?
只有看了电影,才能真正认识电影,所以今天我还是决定去看一看究竟。
果然,这比《大电影 1》进步了许多。
如果说《大电影 1》只是个大杂烩的话,那《大电影 2》就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当然影片并没有采用原创剧本,而是翻拍了2003年的西班牙影片《幸福的黄色电影》,但却拍出了地道的中国味道,一开始便反映了一个大城市中的小人物面对沉重生活压力的悲怆和无奈。
郭涛饰演的新书推销“经理”文耀,似乎是他在《疯狂的石头》中包世宏一角的一个延续。
三代单传的他,终于在三十好几的时候结了婚,却不得不和年轻貌美的妻子住在破烂的出租房中,还经常付不起房租。
白天他为推销新书奔波忙碌却处处碰壁,晚上疲惫不堪的他面对妻子又丧失了激情。
刘心悠继《出埃及记》后再度出演妻子的角色,老公也同样事业无成,遭遇中年危机,只不过他并没有出轨,而是“玩潜规则”成了“流氓导演”,并且后来又被检查出没有精子丧失了生育能力。
而正当他推销《新婚指南》一书倍感挫折之时,却意外地萌生了将其拍摄成影像的想法!
于是影片又和《色情男女》、《AV》等影片一样,有了戏中戏,而为了表示拍摄的专业性,爱森斯坦和费里尼这两大电影巨匠的名言又被来回引用,一会儿是爱森斯坦说:“镜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感情又将我们引向思想。
”一会儿又是费里尼说:“我是一个小丑,电影就是我的马戏团。
”但文耀既不是爱森斯坦,也不是费里尼,他只是一个继承了祖父“战地记者”遗风,会点拍摄技能的业余摄影爱好者。
但正如卖摄像机的李琦所说的那样“机子在你手中,拍什么就全靠你自己了”,选角、拍摄,剪接全都要自己来完成。
但选角的环节却出现了大问题,谢娜饰演的四川妹子想利用潜规则上位未能得逞,居然将偷拍的“激情”片断放到了网上,一时间让文耀成了“臭名昭著”的“流氓导演”。
颇具黑色幽默的是,他反倒由此因祸得福,拿到了投资人的拍摄赞助。
但正当他准备“大展鸿图”之际,妻子又因为得知他的“糗事”而愤然离开。
至此,影片才正式切入夫妻情感的主题,两段非常浓烈的戏剧冲突重新点燃了夫妻间消逝已久的火热激情,让他们俩同时成为戏中戏的男女主角。
然后两个“傻瓜”干了一通“荒唐事”,便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妙趣横生,性感火辣又不乏艺术感染力的《新婚指南》,怪不得后来那个投资人看的连心脏病都发作了!
如果说拍电影是包装,夫妻感情是内核,统统属于主线的话,那刘心悠和林家栋的那条线就属于影片的辅线。
辅线处理相对来说处理的比较弱,但却让丧失了生育能力的男主人公有了孩子,起到了一个“借种”的功能。
而文耀并没有拆穿妻子的婚外情,为了维护相互间的和谐气氛而快乐地当上了爸爸。
最后科教片《新婚指南》大功告成,文耀成了名导演,而小孩也顺利成长,一家人其乐融融,带来了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
总的来说,影片前半部分重调侃,中间部分因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显得有些悲情,最后又在不断的妥协中成就了喜剧化的结尾。
影片虽然也像《大电影 1》那样出现了不少流行文化元素,但都是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剧情中,并没有破坏影片的整体结构。
比如李宇春参加“超女”的演唱片断是出现在妻子收看的电视节目中,对网络红人、电视选秀的调侃是出现在《新婚指南》女主角的海选中,对《黄金甲》、《夜宴》等古装大片的戏仿又是出现在《新婚指南》的拍摄过程中,而讽刺娱乐圈中浅规则的桥断更是成了影片情节的推进器,让文耀成了音像商手中的香饽饽,才有了最后《新婚指南》的大卖。
这种“融”而不是“突”恰恰让《大电影 2》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远远超越只是插科打诨的《大电影 1》,从而成为一部真正的,合格的电影!
再傻一点啊?!
恩 李灿森~
是不是很好笑不记得了,和一个朋友去看的,很不安的冬天。
比第一部进步了!哈 奋斗
没那么差,结尾烂了
哈哈哈,春天来了~
每一个完美的女人后面都有一个无能的丈夫=。=
DV拍这个就够了,胶片不能浪费,咱国家还不富裕。
远远差过前一部,实在是没什么值得看的
不容易
坐在旁边的郁闷的外国友人真的给本片平添乐趣多
“没有床戏的电影不是好电影。不沾情色的艺术不是真艺术”?!哈哈11dec
哈哈又見表姐。
爱森斯坦说,镜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感情又将我们引向思想。
扯淡。
电影,生活,二者可以结合。
谢娜果然是纯情出演,哈哈哈
搞
2008杭州DVD
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