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一个国家的诞生

The Birth of a Nation,国家的诞生(台)

主演:内特·派克,艾米·汉莫,佩内洛普·安·米勒,杰基·厄尔·哈利,小马克·布恩,科尔曼·多明戈,安洁纽·艾莉丝-泰勒,德怀特·亨利,阿雅·娜奥米·金,伊斯特·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一个国家的诞生》剧照

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1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2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3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4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5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6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13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14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15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16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17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18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19一个国家的诞生 剧照 NO.20

《一个国家的诞生》长篇影评

 1 ) Creativity or accuracy?

‘The Birth of a Nation’ Is an Epic Fail转一篇靠谱的影评。

文章的观点我很认同。

进行创造的时候,作品的题材与结构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它一定是作者内心某种立场的表达。

但内特选择这个历史故事去表达黑人的抗争的时候,手段并不高明——比如黑人女性一定是受害者,白人一定是施暴者,主人公一定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才揭竿而起。

这种简单的处理,让所有的人物迎合了刻板印象,让电影变得非常的不写实、单向度、苍白。

好的电影,一定是真实的,而真实的就是复杂的。

所以我只爱绝命毒师啊。

 2 ) 政治正确

影片画质不佳,由于没有对白而比较枯燥,加上3个多小时的片长,影片不愿细看,用翻页浏览了一下。

根据影片在影史上的重大意义,感觉应该适合那些电影专业人士作为电影资料研究。

他所创造的电影拍摄技巧,早已经被后来的许多作品超越,所以仅是意义不凡而已。

如果从纯粹娱乐的角度欣赏,没有必要浪费精力。

过度的政治正确很让反感。

影片也没讨论出黑人的出路。

 3 ) 一个国家的诞生

想说《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电影精彩好看不闷实在不易,3个小时的黑白默片,仅凭文字提示,稍一留神就会和情节脱链,一个小时看下来早已是睡意连连。

它的历史意义远超于它的观赏性。

电影中唯一让我觉得提神的便是由于无声的限制,演员夸张而滑稽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在战场上犹如在舞场上一般蹦蹦跳跳、打斗场面穿帮百出、演员瞪大眼睛时不知其是在哭还是笑。

不过这仅仅是站在今天的视角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这部电影在上个世纪初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它是被称为“电影之父”的格里菲斯的得意之作,超越了“短电影”的传统,是美国电影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电影中的技术使用,例如“平行蒙太奇”、“闪回”、包括用来营造情节气氛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是格里菲斯对于电影的贡献,一直被人们模仿和称道。

另外,影片中全部使用实景拍摄,尤其是战争场面,虽然粗劣但也还算宏大。

 4 ) 让我们高唱《国歌》

《一个国家的诞生》正如谭嗣同所言,革命必须以鲜血来唤醒。

我一开始还以为所谓的特纳,就是马丁•路德•金,或者其他的黑人宗教领袖。

没想到这本来就是一个革命最初的悲惨的牺牲事件。

电影讲述了1831年由奈特•特纳领导的著名奴隶暴动故事,这也是引发美国内战爆发的最重要导火索。

放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启发的。

这样的电影,容易使我们想起我们的《国歌》。

首先,如果不想被奴役,一开始就必须保护自己的国家,不管这个国家谁是统治者。

一旦沦为奴隶,牺牲的就不只是一代人。

看着片中那些奴隶所受到的毒打,虐待,侮辱,我们绝对不想起经历那样的人生,当然也更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去经历。

其次,被努力,只能是团结起来才有希望。

正如片中,那个黑人小男孩,本来不应该去跟白人通风报信的,他为什么那样做了呢?

一个小孩子,看到黑人们在半夜里把主子拉出来砍头,就跑去报信,导致特纳的革命,很快就被枪炮扑灭。

尽管他应该看到白人如何奴役黑人,但是可能他也像特纳一样,曾经受到白人的一些恩典,这似乎让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这就是问题,革命向来就怕内奸,内讧;所以压迫者总是采用“分而治之”的手段。

因为只要有一个人会打小报告,就行了。

联系到刚看的《法老与众神》,摩西密会犹太人长老,结果就有两个犹太人去跟埃及总督告密,而获得的奖赏不过就是“不杀他们”。

再想想之前《被解救的姜戈》里小李子的黑人管家。

我一开始想到的,还是缺乏智慧,因为特纳只接受了宗教教育,没有读更多的书,尤其是革命运动所需要的历史书和军事书。

因为我还猜测后面特纳是利用“布道”,暗暗联合各个庄园的黑人奴隶,然后统一时间起义的。

最后,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

没有人想以血还血,毕竟这是违背人性的。

但是,像特纳那样,服务白人,利用宗教却约束那些黑人奴隶。

却看到种种血腥的行为(当黑人以绝食抗议,白人居然拿锤子撬开嘴,然后塞进事物),遭遇各种侮辱,妻子无辜受到几个白人的蹂躏,自己因为给一个白人施洗,就遭到一顿毒打。

最终解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革命,以血还血。

《圣经》也可以有两面的教育,因为文字承载的智慧不可能只有一面,人性的本质也不可能只有良善忍让的一面。

17.2.10

 5 ) 一个经过精心包装的民粹主义糟粕

内特派克的所作所为在这里不做讨论,电影就是电影,我们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无法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定罪,在这里只说电影。

有人将《勇敢的心》和《为奴十二载》与这部《一个国家的诞生》相比,说实话,差的还远。

镜头让人觉得单纯为了制造血腥而拍摄,最后争夺武器库的场景硬伤也很多,十七,十八世纪的枪械精度是差,排队形增加火力密度还可以理解。

但是南北战争时期已经是十九世纪,步枪的有效射程已经达到400米,南北战争列密集队形已经完全无法应对当时的步枪火力了。

白人完全用不着和黑人在院子里上演排队枪毙然后互殴,占领制高点就完全可以把黑人虐出翔来,而在白人死光后出现埋伏在制高点的民兵更是莫名其妙,有这火力,早干什么去了?

剧情方面,前面铺垫太长,却感觉抓不住重点,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以宗教的方式暗示主角将会成为一个领袖,但是在人物成长经历方面,却又没有拍出什么可以合理解释主角之后转变的重要契机,仅仅是可以识字,会读圣经,而主角从顺从的奴隶转变为反抗军的领袖这一段又太过仓促,看不出主角是因为知识而顿悟到奴隶制度对黑人的压迫,还是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而选择反抗。

而促成主角转变的事件竟然是他为一个白人洗礼,然后被主人打了。

之前看到了那么多人受到压迫,自己的妻子被强奸,都温顺的像小绵羊,自己被打了一顿就就突然忍不了了。

有人肯定会说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捆草,可是我在电影里也并没有看到主角内心的挣扎和冲突,突然一下,就大彻大悟决定置生死不顾一定要造反了。

而在决定造反的时候,他的妻子,母亲,在面对这样生死攸关的事情竟然没有丝毫犹豫,也不担心自己和亲人的安危,只是说干的漂亮,简直匪夷所思。

电影定名为《一个国家的诞生》,显然是为了叫板格里菲斯1915年的同名电影,而在电影里我却看不出来一个国家是怎么诞生的,电影通篇都在暗示主角就是黑版耶稣,为了终结奴隶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内特派克自己说这是一部一个人反抗一种体制的电影,说实话我看不出来这哪里反抗体制了,电影以肤色为标将人分成两种,黑人=好人,白人=坏人,人性中扭曲复杂的部分被电影通通抛弃,比如白人庄园主的母亲,除了给几个苍白的特写连局台词也没有,而在主角复仇杀了庄园主的部分,则直接将这个重要的配角遗忘了,至于黑人管家,除了说几句我们都要死了,然后就走了,叛徒小孩为什么要背叛反抗军?

对不起没交代,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曾一度以为自己看的是删减版。

整部电影让人感到只有黑人对白人的仇杀,对奴隶制这个制度的解读倒是一笔带过。

说起美国南北战争,无法回避的就是北方军和南方军,抱歉,双方的部队都是以白人为主,而导演好像没怎么读过历史,影片最后的北方军全部是黑人,如果说1915年的那部《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宣扬白人至上主义的话,内特派克的这部《一个国家的诞生》就是一部黑人至上的宣言。

讽刺的是,这部电影和他想要叫板的电影一样,内核都是种族主义的垃圾。

唯一值得说的是电影对奴隶制时代黑人生活面貌的刻画了,不过即便是这一亮点,也完全比不上《为奴十二载》的全面和深刻。

艺术不应该与人品挂钩,但同样不应该与政治挂钩,这部电影的私货太多,我认为作为一个导演,去拍摄一部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电影,应该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而不是一味的向观众倾倒私货。

我们不应该以一个导演的私德去评价他的作品,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他的作品,来看到他的私德,而通过这部电影我觉得,这导演真不是什么好人,希望不要成为另一个让·雅克·阿诺。

 6 ) 艺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与创造者本人无关

今年圣丹斯电影节,一部由黑人主导的电影被评价为秒杀今年奥斯卡提名影片,同时包揽美国剧情片单元评审团大奖和观众奖。

作为一部黑奴题材电影,「媒体」说,  它“比《为奴十二载》更深刻。

”英国「卫报」评价:  “「一个国家的诞生」就如《勇敢的心》那般震慑人心。

”  影评人评分上,Metascore平均分77。

  烂番茄上线后指数96%(因为某些原因拉低了分数,文内有解释);  另外媒体评论中一条差评,理由是:血腥、暴力场景太多。

  估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并不受到影响..这就是《一个国家的诞生》  

一个国家的诞生海报  电影讲述了黑人反抗白人奴役的故事。

更准确的表述是1831年,黑人牧师奈特·特纳领导南方庄园黑奴暴动,这也成为了美国内战的导火索。

  整部电影拍摄花了7年时间,导演、编剧、制片人以及男主角,都是同一个人:内特·派克。

而这个人,这部电影联系在一起,观众们也就很容易会想起发生在内特·派克大学时期的强奸指控事件;  2012在美国某戒毒所里,一名30岁左右的女性自杀了——她尸体旁,散落着两瓶安眠药类似物。

内特·派克与他妻子  4年后,2016年,死者的弟弟找到《variety》杂志,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人就此联系起来。

  内特·派克,强奸,被害白人女性自杀。

  1999年,19岁的内特·派克就读于宾州州立大学。

他与室友让·麦克詹尼·西莱斯坦(《一个国家的诞生》编剧)被指控犯了强奸罪——受害者是同校18岁白人女性,她在醉酒的情况下遭到强奸。

内特·派克被判无罪,西莱斯坦被判强奸,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

内特·派克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已经多次谈过那件事,我也会在不同的场合予以澄清。

但在这个地方(多伦多电影节),大家都是为了电影而来的,大家来到这里是为了看电影,而不是为了我。

”内特·派克表示,在这次的电影节上,他更希望多谈谈自己的导演处子作,以及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

  本有可能成为经典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现已经因为丑闻被差评,拉低了评分,甚至大部分观众有抵触心理;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梅尔·吉普森曾因为公开发表反犹太言论,被好莱坞整整封杀8年之久,没有人敢为他投钱拍电影,他也因此一蹶不振。

  他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表示:“感兴趣的电影没人敢投资,最近也没筹备什么大的项目。

”  吉普森和派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似乎拥有相同的遭遇。

  那么种族主义,或者是曾犯下的罪行,是否妨碍他们成为好导演、好演员呢?

  梅尔·吉普森有经典的《勇敢的心》,电影怕是至今激励着渴望自由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该不该抛开创作者个人道德,把目光集中在作品本身?

  现状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电影学会的放映被取消,同时取消的还有映后采访。

    同时,多伦多电影节放映场的媒体采访也被取消了。

  

在近期内,派克应该不会再出现在公众面前,而这部新片10月7日上映后能否保持口碑,票房大卖,更是不容乐观。

  到此,对你来说,这算是个让你痛快的结果吗?

   我们真要要因为一个导演因为涉嫌强奸,就要拒绝一部好片?

可以理解那些抵制的人,同时也认为,应该把作品和作者分开,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做到。

  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这样一种常识:艺术家不是道德家,在公共领域,一个艺术家的价值体现在他对艺术做出的贡献,他对艺术负责。

而《一个国家的诞生》这种绝逼的佳作,不应该因为个人道德上的问题,影响我们观众对艺术的追求与欣赏。

 【来自微信公众号:快手电影V,微信ID:ksdyvip 转载请注明】

 7 ) 国家的诞生

这是一部经典电影,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一部经典电影我都看了不下三遍了,每看一次都有一次新的理解。

听说这部电影口碑不错,于是上映的第一个周末我就去电影院看了。

这部电影还算对得起我的电影票,比较精彩。

前半段感觉非常平淡,后半段节奏突然紧凑起来了,进入了高潮,让观众看着直呼过瘾。

导演的故事性特别棒,这部片子也是用了很久拍出来的,感觉特别用心。

影片富有真情,可以看出来导演是下了功力的。

故事也超级棒,跌宕起伏,我看起来感觉超级过瘾。

这部电影让我感慨颇多,特别是结尾,总是出乎意料,但是我觉得有个大家出乎意料的结尾,恰恰能够体现出编剧的能力。

感觉这部电影的色调看起来非常舒服,一点也不花哨,特别的平静而又舒缓。

 8 ) #电光幻影# 《一个国家的诞生》,历史篆刻过所有的痛苦,但历史等待光明的洗礼

#电光幻影# 《一个国家的诞生》,历史篆刻过所有的痛苦,但历史等待光明的洗礼。

以美国历史及黑人争取自由的历史为背景的影片,多数都不太让人看得舒服。

大抵这类影片本身排出来也不是为了让人感到美好和舒服的。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选片之一。

决定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并没有查阅太多相关资料,也并不是出于喜欢,只是整体感兴趣,时间安排也合理。

真的把影片看下来了,加上时间背景的介绍与分析,几乎这是一个我非常不喜欢的类型的影片。

其实故事情节本身来说,没什么硬伤。

痛苦的时代之下,痛苦的人们。

不能平等的世界里,残忍的伤害,成为主线的都是让人感到压抑的,主创那种带着低压气温的恨感几乎蔓延了整部影片。

很难找出什么让人觉得美好的地方,除了若隐若现的性,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是黝黑的,不让人呼吸的压抑。

人的一生有时候所有的遇见都不是正面的,有时候就这么现实。

也许一辈子不曾看见正义,也许一生得不到怜悯,也许一世不能感受幸福的意义,也许一往情深就代表了万劫不复。

不要质疑,有的人就是这么面对生命的,并且,别无选择。

并不喜欢这部影片的节奏。

讲述了一个黑人少年,与主人家算是一生的纠葛。

年少时也曾有过读书写字的机会,女主人曾经带给他希望,但是希望很快就破灭了,这种机会并不一定长久,并且稍纵即逝。

因为懂得的多了,心就大了。

成年后那个跟自己玩耍在一起的白人少年成了主人的威严,趾高气昂的对待着,虽然是最优厚的一切了,透着相对算是不错的教养,可是依旧,黑白是有别的。

到了后面受到的苦难多了,看见的冤屈多了,黑色皮肤的苦楚长在了主人公的心里。

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自己和诸多黑人的命运,还要继续着这样的节奏,一天天的生活下去。

他看见白人小孩在黑人小女孩脖子上的套的枷锁,牵着黑人小女孩玩耍的镜头挥之不去。

他终于选择了怒目以对的反抗。

但是杀害他年少玩伴,后来对他尚算客气的男主人,这点我也是不太能接受。

如果想扮演好人,请扮演到底。

杀戮是为了复仇,但是复仇去选择最弱的那一个,不是源于不自信,而是本身就应该拷问一下自己的灵魂。

你善良过么,你的反抗是否为了保持善良呢。

我是不信任的。

影片看过整体感觉一般。

事后查了很多资料,据说影片篡改了很多事实,主创导演也就是影片的主演,还有诸多负面信息,包括对白人女子的不轨行为等等。

抛开这一切来讲,影片也没有太打动我。

如果煽情是为了煽情,我也会不为所动的。

普通的感受,但是对历史充满敬仰的,看看也可以释怀一下。

作者:小佛搞特

 9 ) 一分不谢,谈谈电影的价值

影视作为一种大众的娱乐文化,如今已经发展到一种更高的层次上去了,尤其是电影,它已经承载了一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观。

一方面,电影也可以对公众的价值观作为导向,比如,古惑仔盛行的香港电影时代,有很多80后、90后小青年都学会了讲义气,称兄道弟;再如琼瑶或者韩剧对一代或者几代女性的影响,可谓是空前绝后。

另一方面,公众的价值观对于电影的发展也有诱导作用。

比如近几年来,内陆主流电影的有崛起的趋势,这和公众的价值观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国民的自黑风气不再那么厉害了,公众的存在感主要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公众的国家意识有所提高,这也导致了主流电影在未来几年内会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

总之,公众价值取向和电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开始步入正题。

关于这个电影,它至少是我所不能接受的电影,它与我的价值观相悖。

导演是一个强奸嫌疑犯,被判无罪,受害少女抑郁自杀,这不算玩,因为无罪,他居然还可以站在艺术的高度上公然拍一部关于强奸的电影,全世界的人都看着,还要给他颁个奖,我不能忍受这种对生命的不尊重。

首先,不能因为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都离我很远,我就能漠视这件事的存在,至少对于我来说,虚构的电影对于一件真实发生的悲剧永远是不值得一提的。

即便法律判他无罪,即便他真心悔过,又能怎样?

人都死了,何况活着的人还活在煎熬中。

在我看来至少他一生都不能再越过这条红线,哪怕是碰一下都不行。

黑人在问白人索要平等、自由的时候,这个黑人对那个无辜的未成年白人少女做了什么?

间接夺取了她的生命,让她的家人活着无尽的黑暗中。

在我看来,即使没有这一部电影,他至少也要活在道德的谴责当中。

他以公众人物的身份出现在全世界面前,本质就是对道德的挑衅,即便是拍一部主流电影,也不可以,何况是一部涉嫌强奸、具有极其现实讽刺意义的所谓的主流电影。

对于这方面,我想说,电影审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不仅中国有严苛的审查制度,外国也有。

如果一个所谓的好电影是揭露人性最阴暗的一面,只管无情的揭露,结局全是对这种阴暗的嘲讽,给观众的只是一生叹息,给不了思考的余地,只管甩出来一个凄惨的无解的题目,剩下的全是讽刺,那么这个电影有什么意义?

容你思考三分钟,这样的所谓过不了审查的优秀电影有什么意义?

到底有什么意义?

有意义吗?

电影真的需要审核,要想挖掘人性更深处的秘密,要想洞察人世间的一切真实与谎言,我劝大家去读书。

你想要看到的东西不在那些过不了审核的电影里边,他们都在书里边。

相信大多数人的态度才能代表大众的态度,才能代表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电影看不看,我们心里有数。

 10 ) 10/10

There’s not a single “bad guy” in this movie. There’s only people doing their jobs, making their livings the way they know how to in the slave economy. So regardless of how alike a slave owner is of you and I,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slave economy, the system corrupts them. It’s not the people that’s the problem, it’s the system. A corrupt system cannot be fixed by “good apples” ie educated slave owners who treat their slaves kindly and humanely. This movie makes this important point very clear. P.S. I hate how slave owners are portrayed in 12 Years A Slave. As if all the slave owners are sadistic psychopath, and oh the lives of black americans would be so great if only all the slave owners treat their properties nicely. No! The slave owners’ human beings just like you and I! But the point is no matter how nice of a person they might be, they live in a fucked up system that requires them to act injusticely in the name of the southern law.

《一个国家的诞生》短评

压抑

5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挺好看。

10分钟前
  • 老李
  • 力荐

过分自尊了吧

12分钟前
  • 光荣与梦想
  • 推荐

不考虑场外因素(内特帕克应该以后也拍不了电影了),处处都是学为奴的影子,在加上点吉布森的宗教元素,就是一部黑人版的《勇敢的心》,放在二十年前,会让人觉得很牛逼,但是现在的话,就是黑人主旋律了。当然,音乐还是不错的,你不得不承认,反叛的时候还是很燃的。

16分钟前
  • Simon
  • 还行

看在处女作的份上,三星半。有人说这片是《勇敢的心》+《为奴十二年》,然而实际上质量完全和此二者不在一个水准,无非是故事情节太过雷同《勇敢的心》,而题材则与《为奴十二年》一致。Henry Jackman的音乐托起了影片多个高潮。总的来说还是个非常套路的主旋律影片。

17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单看电影不说影人,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处女作。

21分钟前
  • aaronparty
  • 推荐

2.5也就那样但是媒体当时的做法我还记忆犹新政治正确到好评如潮接着又政治正确到恶评如潮如果不能脱离政治运动而客观的评价一部电影那么评价则毫无意义

24分钟前
  • 风尘
  • 还行

想拍一部民权史诗,结果把个人不幸放大成种族对立,扯了一堆无辜的人进来搞恐怖主义。我从未见过男主这样的白眼狼,奥斯卡0提真是大快人心。

2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什么时候拍黑奴的历史要叫政治正确了?下次拍八国联军烧杀抢虐是不是也是政治正确??

31分钟前
  • Pop Quizzer
  • 还行

就正常水平而已,前面花了一个半小时铺垫,真正暴动也就最后20多分钟。。此类片子看太多了,什么《勇敢的心》《赛德克·巴莱》《阿凡达》之类的,套路都差不多,过于苦大仇深,除开导演黑历史的个人因素,没进奥斯卡也是合理的

32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还行

还算好看。

36分钟前
  • 夜露苦
  • 推荐

对这种黑人政治正确片真的审美疲劳,对,全世界都欠你们的。

40分钟前
  • 烈日灼心
  • 较差

我不认识导演

41分钟前
  • 阳光男孩儿
  • 推荐

我不懂为什么争议可以让大家一股脑去给1星。。一点不尊重所有参与电影制作的人的心血。至于电影本身,包括我觉得也就一般。但是很多镜头还是很不错的

42分钟前
  • 杨工开干
  • 还行

2017北影节第一场颐堤港星星CGV影城

45分钟前
  • 大盗贼
  • 还行

作为导演处女作,还不错,演的也算到位。但有些文不对题,虽然知道取这个名字是要和1915年版对比,但 nat turner 真没到国家诞生那个高度。

48分钟前
  • 我们都是孟姜女●只是大爷不曾哭
  • 还行

哪有什么绝对正确,生活里到处都是偏见

49分钟前
  • 扭腰客
  • 较差

彰显神性的至高无上以及政治正确,对于同名默片来说是一个有趣的回应;作为处女作来看显得十分踏实平稳,有几个很漂亮的画面。三星半。

53分钟前
  • 梁颂华
  • 还行

粗鄙而肤浅,前面谈情说爱异常啰嗦,时不时变成美国庄园风光大片,高潮突如其来,剧本和导演都很有问题。不是racista,但想对这类极具煽动性,动机不纯的片子说滚

56分钟前
  • HenriqueZZZ
  • 很差

的确,我担忧,只要在我的国家里,当我想到上帝是公正的,他的正义便不能永远沉睡。托马斯·杰佛逊 篇首语

59分钟前
  • 老鹰博士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