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是中文配音版,小孩子容易明白,所以电影院里提问、说话的小孩比较少。
配音团队听说国内挺知名的,质量还可以,但都是大人,童音可能略显不足。
歌曲好几首,都很好听,有两首是中文版,其它还是英文原版。
电影制作的技术水准不如美国那几家大公司,但故事主线挺符合儿童思维的,争个游戏的胜负就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事儿,雪地摔跟头永远是小孩最大的笑点。
雪山小镇的场景很美,人物形象设计审美也挺好。
没想到男女主角还有爱情线,不过也就是轻轻带过。
而且初次表白后的双方反应很有趣,挺真实的。
首先声明,我看的是国语版的,因为我们这儿没有排英文版的片。
人生第二次自己花钱看动画片。
(轻微剧透)这部电影讲述的内容,在很多地方都有简介,我就简单说说我看后的感受。
电影在开场就做了介绍,由《阻止战争的狗》改编,其实我觉得这个名字更贴合,因为现在小朋友有机会打雪仗的少之又少了,缺少共鸣感,而带萌宠的反而更容易引起大人和孩子的兴趣;一开场,诺一和妹妹还有妈妈的甜美空灵的童声跟着女主角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雪国加拿大某常年被雪覆盖的小镇(一共四首主题曲,这儿的国语版,很容易有代入感)。
想我想起我小时候的冬季。
我看着电影就回忆起了我的童年,原来全世界的小孩子都是一样的呀;自己稀罕的东西别人拿去玩耍非常不放心,借给别人玩儿还要时时刻刻的跟着;小时候的我们,对小男孩不知道哪儿来的与生俱来的讨厌,就像电影里的小女孩露露对新地方的男孩厌恶无比,比她年长的姐姐也许情窦初开,知道了异性相吸。
和男主角愿意去接受心中美好的友情的升华;小时候的拉帮结派挑起战争形成电影的冲突。
每一个团队都有一个被拥簇的领袖,每一个领袖都有一个军师,加拿大的小朋友也如此,说道这儿,你记起小时候你“挑唆”过的“头头”和冲突吗?
在我们的生活里,往往也有中立者,往往被双方拉拢,也许你的童年里有一个萌宠,遗憾的是我没有。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除了回忆杀,打动我的地方——儿童教育。
每一个家长都想走进孩子的内心,然而,虽然我们都是从童年过来的,但是,生活磨掉了我们的童心;很多时候忘了如何去和孩子沟通交流。
孩子其实本身有自己的一套与大人不同的行事准则,现在,很多时候,大人掺手了孩子的冲突,让孩子失去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整部电影没有一个大人,完全都是由孩子自行解决所有问题,没有出现我受委屈了,我找爸妈来解决的。
两支团队的冲突即描述了团队战斗也描述了个人英雄主义。
女主角在没有及时保卫城堡时,失去了大家的信任,通过自己的个人能力,重新升起自己的旗帜,重新取得团队的信任,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你是团队的领导者,不能因为个人心情而不顾团队利益,这么小就传递这种信息。
小朋友自己可能看不懂,需要大人的引导,这时候,大人们的经验就有了切入点进而引导自己的孩子,培养领导精神。
这里的大人和孩子就可以产生交叉、共鸣,儿童电影的意义不就是如此吗?
里面还有类似讲述,我不再一一讲述,不然,剧透太多。
这部电影还有描述了战争:冰雪大作战,孩子世界里的战争,以一只大家都喜爱的萌宠死亡为结局,换来了本来是一场游戏激进成战斗的和平。
告诉小朋友,小的战斗也是会有代价的,这个代价是无可挽回的。
当然,我们大人知道战斗的代价是历史课本对世界大战总结进行硬性传递的。
而这个电影通过最贴近孩子的内心,告诉孩子的代价。
整部电影不同的年龄段都可以在里面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孩子可以看到自己平时与小伙伴的口角,哦,原来加拿大的小朋友也是这么吵架的呀!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看到男孩女孩的感情是建立在互相欣赏之上的;再大一点的大朋友可以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遗憾现在没有雪仗可以打。
老朋友,看了之后更是活力满满,和孙子孙女更有共同语言啊。
说一下里面的插曲:四首主题曲改变了两首中文歌,第一首开始讲了,第二首在进攻队胜利的时候放的,The heros,中文填词非常符合电影内容,孩子们听起来也通俗易懂,very棒!
总之,这部电影除了告诉你,全世界的孩子是一样的,还让你和孩子有了共鸣。
值!
最近在追一部叫《四重奏》的日剧,讲述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小乐队,他们没有太大的志向,只为了满足自己对音乐的爱好,在演出之余,一起品尝美食,分享家长里短。
这套剧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经常一集从头到尾都像是一碗温吞水,但在国内很流行,我想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它没有煽情、没有说教,也没有鸡汤。
它演的就是几个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偶尔合乎时宜吐出的一两句生活感悟,就会让人瞬间感动满溢。
是啊!
朋友圈毒鸡汤的荼毒日盛,大家需要贴近生活的真切。
带女儿去看《冰雪大作战》,找到了和看《四重奏》相近的感觉。
影片讲述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上,一群放了寒假的孩子,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小男孩卢克和刚刚搬来的小女孩苏菲成了两个阵营的首领,约定了持续整个寒假的打雪仗。
雪仗的规模和紧张气氛在双方孩子各不相让、又有误会中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最终的结局又出乎意料的圆满和美好。
影片和近几年登上大银幕的动画片有个很大的不同,是这部作品的动画形象基本都是人类的小朋友,动物只有一条狗,在角色上不如《疯狂动物城》中的各种动物那样有趣味性,但也具备更多的感染力和认同感。
北方的小朋友对这部作品会更有感触一些,因为每到放寒假的时候都是冰天雪地,堆雪人、打雪仗是常态;南方的小朋友可能这样的机会少一些,不过看这部电影也能涨不少关于雪的知识。
电影主线清晰、叙事流畅、剧情好懂,我6岁的女儿都看明白了——对于她来说,看的就是两伙人打雪仗的热闹,有城堡做防御、有梯子攻城、有一条狗上蹿下跳、有带染料的雪球打的乱七八糟……在一次次的雪仗升级中,影厅里的小朋友们笑声此起彼伏、乐不可支。
虽然都是人类的形象,并且两队打雪仗又是“群戏”,不过不同角色的形象,以及迥异的性格,让每一个角色都有极高的辨识度,且显得妙趣横生,比如那条叫乐乐的大狗,只要一出场就会引来笑声,还有那对儿双胞胎兄弟,分明就是用来搞笑的,大壮和露露也是两个阵营中比较出彩的角色。
因为配角太出色,反倒显得主角卢克和苏菲不那么出彩了。
当然,要照顾小朋友,国语配音就显得很有必要。
这一次为卢克和苏菲配音的是配音界的“一哥一姐”张震和季冠霖,相信影院放译制版会多一些,这算是给到小朋友们的福利,不过坦白说,两个人的配音谈不上出彩,也没有太高的辨识度,反倒是露露的配音非常有意思,大家去看过就知道。
现在来说为什么有看《四重奏》相似的感觉,因为看《冰雪大作战》是一段接一段的回忆杀,它同样没有说教没有煽情,但还是能带给你很真切的感动。
作为一个东北人,堆雪人、打雪仗、玩爬犁,搓个雪球或掰一截冰溜子塞同学脖子里都是常干的事儿,而自己小时候也和卢克很像,有点孤僻。
不太合群,所以觉得电影中角色的性格设置、情绪和心理的捕捉非常精准,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样子啊!
同时,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阵痛,也让小朋友们明白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虽然电影质量靠谱,但我对它的担心还是多过信心。
因为它没有迪士尼、梦工厂那样声名显赫的厂牌,又缺少内地观众耳熟能详、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一部打雪仗的动画片选在春暖花开的4月也略显不合时宜,不过还是想呼吁观众不要错过这部作品,它是清明节和五一档不可多得的合家欢动画片。
以为这是一部《神秘世界历险记》《龙骑侠》那样普通幼俗动画,却望见一部有地域风光、有笑能哭的加拿大动画精品片。
一部适合大人带小孩去看的卡通,拥有冰天雪地的美妙风景,直抵心扉的悠扬配乐,可深可浅的合家欢通俗故事,幽默与成长阵痛皆在的微妙情感,《冰雪大作战》有太多不可小觑的地方。
协作、宽容、爱、反战等主题,内蕴丰盈,趣味盎然,具有力量感又夺人眼球,这是本片在2016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缘故,但想做到这些,其实很难。
当迪士尼、梦工厂、皮克斯、照明娱乐为代表的美式动画横扫全球时,加拿大卡通片《冰雪大作战》能在群雄逐鹿时脱颖而出,让-弗朗科西斯·波利特、弗朗索瓦·布里逊两位导演功不可没!
他将原版真人电影《阻止战争的狗》被做成动画上映,没有不走玄幻、魔幻、科幻路线,故事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通过两帮儿童们打雪仗对峙,进而演变为两方挑衅、误会等碰撞,冲突不断升级,进而演变成雪堡保卫战,守护者有投掷机器、假木门陷阱、逃脱轨道车,进攻者则屡屡被打得灰头土脸,还拿着梯子、一堆雪球,甚至率领一群一年级“雇佣兵”来袭,这样设计是奇招尽出,现实感与创造性思维兼在。
纵观《冰雪大作战》众多人物,小男孩卢克、刚搬到镇子上的小女孩索菲亚、女二号露露、莽学生大壮、双胞胎、狗狗乐乐等角色,均是萌态可掬、性格各异,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很像是邻家某个孩子的缩影,很容易有亲和力,拉近观众的距离。
那种前赴后继队伍,摔倒在城堡下战壕内,所有人被砸一身雪,还支上去梯子,更像一个小型战争的缩影。
包括女方以为他们拿冰雪球,特意设下埋伏,小狗挣脱绳索,却不幸遇难,或做是战争动作片,都是引发导火索的地方。
唱过《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席琳迪翁+加拿大简单乐队献声,其碰撞出的嘹亮歌喉,火花同样惊人,都应是片方诚意邀请到的。
本片看似回顾的是童年,欢天喜地热闹打雪仗,实则倾注的是人在成长过程里难以避免的阵痛与思考,这些并不是用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做到的,就像哀悼吹响的军号,包括曾经手绘动画记忆插叙,都证明《冰雪大作战》成功在认认真真讲好故事。
即便它有着被贴上低幼标签的危险,总归是让观众和孩子在思索故事寓意,而不只是盲目娱乐的傻笑,骨子里透出一股清流!
好莱坞以外的动画精品,究竟有多少不可思议的魅力?
难以想象!
冰雪大作战是个让人非常失望的作品,从商业动画的角度看,这片子,我能够感觉到这个片子拍的真的有严重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到底是想进电影院看什么。
下面涉及到严重的剧透,所以没有看过这片子,并且不想被剧透的朋友,可以自行右上角了。
我觉得这个片子剧本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提炼出冰雪大作战真的乐趣所在。
因为我真得没有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编剧对于打雪仗的兴趣,也没有在电影中看到“冰雪大作战”的新意。
影片的背景被设定在一个闭塞的北方小镇上面,小镇里面的孩子是一群有些厌倦眼前生活的人。
打雪仗,在这群孩子看来都是一年级的“小菜鸟”才会去做的事情。
而这群孩子的寒假马上就要到来了,他们还没想好,在漫长的寒假中,要做点什么来打法这无聊的生活。
于是前面漫长的20分钟的时间里面,编剧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堆叠这群无聊孩子的无聊生活。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女主角的出现,故事终于进入了正题,孩子们被分成了两个帮派,开始了一场“冰雪大作战”,然而这场冰雪大作战就像我之前讲到的一样,导演编剧并没有足够有趣的想法,让所谓的冰雪大作战,变得无聊而又可笑。
我真的希望导演编剧们明白一个道理,观众来到影院看电影,不是为了重复生活中无聊而枯燥的生活的,观众带着孩子们来看动画片,是希望能够通过动画片短暂的一个多小时里面,找到超越平凡的乐趣,动画片理所当然的应该包含这种独特的趣味,才能够被观众买账,但是,可惜的是,这一个多小时里面,我几乎要睡着了。
影片的最后,导演们抛出了一个非常上纲上线的话题,居然暗暗的传递着反战思想!
是的,你没听错,导演编剧们居然在这部冰雪大作战电影里面,在这部将一个打雪仗的故事里面拔高到了反战的层面!
……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先不聊趣味性的问题,我想问问导演编剧,一个小镇上,几个孩子玩玩打雪仗而已,这都可以联想到反战,那么你们是不是连小孩子这种打打闹闹的行为都要排斥呢,你让这群快被你无聊死的孩子们以后干点啥事呢?
这部片子里面有个小孩子,叫什么我完全不不记得,只知道他是个不合群,而且自命清高又毫无存在感的家伙。
如果让我给这片子找个代言人,我觉得这个孩子会非常合适,无趣无聊,满口假大空的政治正确。
很难相信这是个儿童向的动画片。
一个多小时的折磨到此为止,真的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了。
卢克、苏菲、大壮、麻杆、露露、四眼……还有一只叫乐乐的狗狗,所有的角色都很可爱。
电影主要讲述了性格各不相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为了打发无聊的寒假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打雪仗,而麻杆的狗狗乐乐在这场雪仗中意外死去。
这个意外让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得到了真正的成长~故事很简单却能够打动人心。
都说这是一部儿童电影,但每个大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孩子,所以相信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有所收获。
在动画电影中,成长几乎是不变的主题。
他们从一开始就带有负面的形象符号,如自私、贪婪、争名逐利等性格弱点,并通过非常行为导致了群体世界的灾难。
最后,他们历经挫折与磨难,获得心灵上的成长,得到真正的欢愉。
改编自1984年真人电影《阻止战争的狗》的儿童3D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同样如此,以小孩子们约定的雪战为核心,讲述了以卢克和索菲亚为首的两个群体的成长故事。
这个“成长”的欢愉写照与深度的诠释,让《冰雪大作战》提名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所不同的是,让-弗朗科西斯·波利特执导的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不仅仅建构了人在童年时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快乐与不羁的“真实”世界,还勾勒出了童年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痛”,进而通过“痛”来完成作为人的成长。
换而言之,该动画电影中卢克、索菲亚、四眼、露露、杰哥等人经历雪战后,经过克莉奥(狗)死的“痛”,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找到了那份久违的友情和快乐。
这种“痛”后的情感回归,是影片最大的亮点与情感点。
以至于,《冰雪大作战》跨越了不同的年龄层,成为一部儿童成长,成人回忆的合家欢电影。
其实,在《冰雪大作战》中,成长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作为个体的成长;第二层面是加拿大小镇上孩子群体的成长。
在假期里,小男孩卢克想以军队的方式指挥小伙伴们玩耍,却因为四眼的反对而化为两派。
然而,刚到搬到镇子上的小女孩索菲亚在卢克“部队”的攻击下,加入到四眼的队伍,并成为领导者。
于是,一场雪战游戏的攻坚战便此展开。
在片中,卢克之所以带领大家进攻索菲亚“部队”,一方面是自我英雄的标榜,这可以说是虚荣与脆弱的一面,毕竟他在索菲亚面前分不清自信和自大。
另一方面,这个没有依靠的卢克是在寻找精神上的“英雄”——父亲。
成人化的人物角色在卢克的儿童时期留下深深的烙印,只有再次经历过失去的痛(克莉奥的死)才能真正的领悟那份爱的真谛,才能逐渐的“长大成人”。
就像影片最后,卢克在克莉奥的葬礼上,吹响那动人的军号,因为此时此刻,卢克已经“长大”,既有心灵的安慰,又有小伙伴们的理解,他真正的融入到了这个群体。
其次,群体的成长,是在彼此的对立中完成的。
以卢克与索非亚为首的“部队”约定的雪战,在挑衅、误会等碰撞下逐渐演化成城堡攻守战。
也就是说,雪战不再是最初的游戏,没有了一开始设定的,单纯的快乐,而成为了打到对方的“报复”。
例如,卢克手下想利用冰球攻击索非亚“部队”,彻底捣毁他们的城堡。
“冰”与“雪”的混杂,使得这场游戏的“战场”变了性质,具有了伤害性。
而得知此时的索非亚“部队”,则制作的颜色的雪球,在深谷里设下埋伏,将卢克一伙一网打尽。
如此一来,双方的雪战攻击便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最后卢克带领大家以冰块攻击城堡,让城堡瞬间坍塌。
坍塌的不仅象征着这份“战争”式的游戏的结局,也标示着他们站在了成长的起点。
当他们面对着坍塌的城堡,面对着埋葬于此的克莉奥,他们后悔不已。
这可以是说,是群体的成长,毕竟他们最终明白了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
康德曾经说过:“美是道德的象征。
”象征正是美的承载物,有了象征才有了意义与美。
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里的故事主角个个近乎都是“儿童”成长者,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因为群体的划分,因为自信与自大的迷失,因为爱与保护而进入到真正寻找快乐与友情的世界。
纵观近年内地引进片中的一大分支——动画片,作为一门老少咸宜深浅皆可的大热片种,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受众群,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如今我们大陆引进的动画片,虽偶尔会有《你的名字》这种日系大热之作,但也仍旧是以美国迪士尼梦工厂皮克斯为代表的美式动画为主,而由同属北美得加拿大出产的《冰雪大作战》,别说是动画片了,就是真人片,我们在内地大银幕上看到的也很少,那么,《冰雪大作战》凭什么能脱颖而出,在内地引进片中占下一个名额,它自身有什么特色?
首先是本片导演让-弗朗索瓦·波略特,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而加拿大向来是电影怪杰的培育室,像是大卫柯南伯格,让马克瓦雷以及戛纳亲儿子泽维尔多兰等等等等,而这位让-弗朗索瓦·波略特,之前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部作品叫做《司机医生》,这部作品被评价为“加拿大导演 ,加拿大编剧,加拿大背景,风格也很加拿大,跟好莱坞喜剧相比明显不是一个套路,不走糊你一脸的路子,以及,原來这帮北美佬拍印度人的歌舞都已经走起了电音路线”,足以见得让-弗朗索瓦·波略特有能力赋予《冰雪大作战》好莱坞传统动画所不具备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亦能奇招尽出使整部作品具备充足的娱乐功效。
动画片,技术是绝对无法被忽视和拿来讨论的重要一环,这也是《冰雪大作战》不被许多人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你不具备和好莱坞技术抗衡的能力”,然而我却不这么看。
本片的CG作画虽然没有达到梦工厂和皮克斯般无论是任何细节都能够做到的灵动精致,却也因不同的画风和动作姿态与频率的差异而营造出了一种不同于观赏各种老美“总动员”所带来的新鲜感和新奇感,而漫天飞雪的环境渲染在我这里甚至觉得大有超越另一部同风雪相关的动画名作《冰雪奇缘》,《冰雪大作战》的淳朴,使得雪花也拥有了生命力,而不再是《冰雪奇缘》般“亮晶晶的背景装饰”,其实,《冰雪大作战》成功入围当年那届奥斯卡的最佳动画长片提名阵容也已经从正面印证了它所具备的硬实力,这种实力就连老美也感到钦佩,从而予以提名鼓励,可见本片的技术并非软肋和短板。
《冰雪大作战》作为奥斯卡系电影,幕后阵容自然也不容小觑,配音团队自然非常强大,由《疯狂原始人》的原班人马再次上阵亲自操刀,功力未减,而本片除了入围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题名,亦成功入围了最佳原创主题曲的提名阵容,可见本片的配乐也非等闲,全片的主打歌居然破天荒的有两首,一首是由过演唱过《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席琳迪翁的献声,婉转悦耳,气势十足,另一首则是由加拿大简单乐队和当红人气偶像许魏洲合作,其碰撞出的火花同样惊人,相信这两首歌会在孩子和年轻人间传唱很久。
《冰雪大作战》作为一部优秀的动画片,有着完美的寓教于乐属性,既有欢天喜地打雪仗的热闹场面,亦有对儿童自身成长的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可谓用心良苦,效果显著,是家长陪孩子去影院娱乐和学习的首选佳作。
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对我一个大学生看上去的确有点小无聊 但电影中很想表达的就是告诉小朋友们 玩耍不要太过分 从开始陪小菜鸟的攻击堡垒游戏中就是完全的陪小孩子玩游戏而已 结果大壮毁了堡垒 弄哭了小菜鸟们 而之后两对的游戏中 由于两边胜负心太强 一再升级游戏的规模与危险性 出现了两次喊“你疯了”吗 就是对于这一类超出游戏范畴行为的控诉 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可以给一些年纪偏小的孩子引发一些思考 游戏的含义是快乐 而不是过度的竞争 不要发生危险或伤害了朋友在后悔
渐渐地,2017年的中国影市步入了春季档,正式踏进一年里进口片的第一个发力月,在三月四月间,有《金刚:骷髅岛》、《乐高大电影》、《金刚狼3:殊死一战》、《攻壳机动队》等名家名作轮番上阵,好不热闹。
然而,这一系列的引进商业力作却全部都是面向二十岁以上的电影消费主力军,而儿童向作品却是少之又少,如今,《冰雪大作战》的出现,犹如一缕春风,唤醒了久久无从选择的儿童消费群体。
《冰雪大作战》取材于1984年加拿大家喻户晓的经典动画长片《阻止战争的狗》,此片堪称北美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在30年前上映时就曾轰动一时,更在全球超过125个国家公映过,总共获得达18类全球各种奖项。
而作为翻拍的新版,《冰雪大作战》还是首部引进入中国大陆公映发行的加拿大动画片,同时也是2015年加拿大本土制作的电影票房冠军,作为一部动画片,这实属不易,而接连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等国际知名影展,以及最终的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阵容,已经证实了本片过硬的质量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回到电影本身,《冰雪大作战》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加拿大小镇的熊孩子,在寒假来临之际,为了打发无聊的百无聊赖的时间,小男孩卢克和刚到搬来镇子没多久的小女孩索菲亚各自立山头成为了两大对立孩子帮的帮主,两大帮派约定了一场超大规模的雪仗来一争高下,而本来只是图一时快活的雪仗却在双方孩子们的挑衅、误会等接连而来的碰撞和摩擦中不断升级规模和时间,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攻防保卫战,进而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发生。
镇子上的大狗克莉奥意外命丧于这场雪仗之中,而由于这个变故,孩子们停止了战争,而因此所经历得一系列内在外在的反省和领悟,最终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找到了游戏玩乐的真谛,友情和快乐才是游戏的真正目的,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个过程中醒悟并得到成长,最终皆大欢喜。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此片有着完美的寓教于乐属性,既有欢天喜地打雪仗的热闹场面,亦有对儿童自身成长的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
《冰雪大作战》作为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它将友情与成长这一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通过一出发生在宠物身上的悲剧适宜适当而深刻醒目的教授给孩子,使孩子在感受到其中的深刻教训的同时又不至于背负上过重的心理负担,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可谓用心良苦,效果显著,是家长陪孩子去影院娱乐和学习的首选佳作。
连小孩子的动画片都讲述一个和平要靠牺牲换取的真相。
…………乱七八糟
传说中的通州万达影院,在等空调打孔工人的空档看了……孩子们玩起来总会玩过火,当然,他们很快就忘记了。
制作的技术水准还有所欠缺,但故事挺符合儿童思维的,原本要打三星,但配个中文主题曲真的很突兀,Fell off,扣一星。
低龄到我想拉出意大利炮…洲洲的歌好听死了
不错
还行吧
挺少看canadien動畫片 雖然看的國語配音版 小屁孩兒們臉上凍的兩坨紅好萌 喜歡這種輕鬆就為了表達孩子之間友情的故事 少來拔高英雄主義啊拯救世界拯救地球 挺好
只想说孩子喜欢的就是好动画片安静和谐的小镇自由自在的孩子(对比中国的孩子寒假各种作业[泪])故事情节简单但生动人物很多但个性鲜明感觉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比如团结有底线友善坚强激情反正🍊看完记住了喝冰奶昔很快喝完会头疼对大人来说里面的音乐以及苏菲和卢克的初恋印象深刻爱死那神情一望
以前不怎么喜欢动画电影的,现在还好
和儿子老公一起看的,还不错,挺正能量的,有和平的大主题。
本来认为这片挺低龄的,不就打雪仗吗。直到狗死了,所有指责落在男主和他的军号上,才恍然发现男主的孤独是这一众小屁该所不能理解的。貌似开心的结尾,却无法驱散全片浓重的哀伤。
带小石头去看的,整个影院的小盆友都笑的很开心
这种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我还是挺喜欢的。偶尔幼稚一下下。
故事剧情还不错,小孩子应该看得懂,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陪朋友去看的电影,里面的一年级菜鸟萌炸,还有里面的歌曲也很好听,加分不少
就是不好看啊
虽然很低幼情节平平,但是好看啊!萌啊!(戴着虎头帽的一年级小孩有没有手办可以卖啊!啊!)
这就是所谓的大平哏吧;好久没看到过这么纯的低幼向作品了,果断放弃进影院看2的冲动
之前看疯狂动物城时,就觉得没宣传的那么好看了。对比下这部,疯狂动物城简直太好看了……